西藏的般若心經
- 作者:齋藤保高(Saitou Yasutaka)、貢卻斯塔(Kunchok Shithar)、索南格西(Geshe Sonam Gyaltsen Gonta)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9-11-05
-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序跋
【作者序】以實踐為目的的佛教哲學
◎文/索南格西、貢卻斯塔、齋藤保高為等虛空眾生,施予智慧與慈悲,
於三無數劫,圓滿累積二資糧,
導三千大千娑婆世界,
吉祥大導師 釋迦族的尊佛,我頂禮。
在西藏佛教的寺院中,僧侶們齊聚大殿修法時,大多從這一節偈頌開始誦起。內容首先禮讚頌揚釋迦牟尼佛(釋尊)的功德,接著禮讚以龍樹(Nāgārjuna)為首的印度佛教八大祖師的豐功偉業。從這一點可以看到,西藏的佛教徒們是多麼遵循教主釋尊的教法,及傳承印度祖師們的教理,所以他們以印度佛教的忠實繼承者自居。
釋尊出生在娑婆世界,也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目的是為救渡一切眾生。他是一位從不間斷、堅持救渡一切眾生的佛陀。為了救渡這個地球的眾生,釋尊出生在古印度,是一位釋迦族的太子。他運用了凡夫思慮所無法想像的巧妙方法,在各種機會場合上,向人們以及一切眾生伸出他救援的手。若問在這個救渡眾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豐功偉業是什麼?答案應該是開示了正確的教法。用佛教用語來說就是「轉法輪」。也正因為有轉法輪的恩德,在遙遠後世的我們才能夠學習佛教、實踐佛教。
在菩提迦耶(Buddha-gaya)的金剛寶座上,釋尊示現開悟後,從最初在鹿野苑(Mrgadava)「初轉法輪」開始,到最後在拘尸那揭羅(Kucinagara)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的這段時間,為眾多弟子們說了各式各樣的教法。這些教法被大致整理分類為初、中、後的「三轉法輪」。
首先的「初轉法輪」,是以四諦的教法為中心,是佛教教理的基本架構。其次的「中轉法輪」,則以說明究竟真理的空性以及闡述與空性表裡一致關係的甚深緣起為主。而最後的「後轉法輪」,則以解說到達究竟真理的過程中,所必須修習的瑜伽行、如來藏等多種教法為主。也就是說,釋尊說法依照著「最初鞏固基礎,其次一氣呵成地提示最甚深的內容,最後設定達到究竟目標的路程」這樣的順序。從這點看來,也可明白三轉法輪中,中轉法輪的內容才是最究竟的──換句話說,中轉法輪是直接表達釋尊真實意的教法。
※
中轉法輪的教法中,最主要的經典是《般若經》。《般若經》是一龐大經典群的總稱,《十萬頌般若》、《二萬五千頌般若》、《八千頌般若》等是最為人所熟知的。這些都由很長的戲曲所構成,透過多次反覆的表現,來傳達用言語所無法簡單表達的甚深幽玄的教法。
將如此龐大《般若經》的廣大甚深內容,整理成極精簡扼要、極精華濃縮的經典,那便是《般若心經》。因此應該可以說,《般若心經》就是中轉法輪的精髓。但正因為被濃縮得太短,想正確理解它的內容,適切的解說或加上注釋變得不可或缺。
在《般若經》、《般若心經》中,明白顯說的是空性與緣起,而隱藏於字裡行間的是五道與十地的修行理論。這兩者是本書的討論重點,也正是西藏佛教僧院教育的中心課題,前者被整理成「中觀學」,後者被整理成「般若學」。西藏佛教的僧侶們花上將近十年的歲月反覆練習問難辯答,藉此來徹底學習般若學與中觀學。
在充分學習體會那樣的教法之後,希望進一步繼續求道的僧侶們,便開始認真學習實踐密教。密教雖然也有它殊勝獨特的方法論,但如果沒有中觀學或般若學作密教思想的基礎的話,是無法達成有用的修行效能的。而被密教視為是一切佛法頂端的《祕密集會》,也正因為有《般若經》所說的教義作基礎,才能成為真正有意義的、最高水準的密教。
仔細思維以上所敘述的,應該可以明白西藏佛教最中心的經典,確實就是《般若經》,而《般若經》的要點是濃縮了其精髓的《般若心經》。在這極精簡扼要的《般若心經》經文中,含藏著釋尊的真意。我們若從中觀學和般若學這兩方面來探討的話,應該能正確地理解西藏佛教的教理。
有了這樣的認識基礎後,接下來談本書的撰述企畫,也就是我們首先希望透過《般若心經》來學習西藏佛教,同時也為長期浸淫於佛教文化傳統中,並且熟悉漢譯《般若心經》的國人,深入淺出地解釋藏譯的《般若心經》。
※
敬告與本書有緣的讀者們,在您閱讀本書前,希望能先注意下述事項。我們在撰寫本書時,預設了下述三點主要目標。
(1)以西藏佛教的角度為基礎,來解釋國人所熟悉的《般若心經》。關心這方面的讀者,請從第一章第五節「五種圓滿」開始,到第二章第二節(三)「空與無自性」,及第三章全部為主來閱讀。
(2)以《般若心經》為題材,闡述西藏佛教僧院教育的中心課題,即中觀學與般若學之一端。關心這方面的讀者,中觀學方面請以第二章、般若學方面請以第四章為主來閱讀。
(3)對於想要學習與修行西藏佛教,特別是密教的讀者們,本書能提供您必要的基礎知識,及重要佛教用語的意義。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讀者,希望您能從頭到尾閱讀一遍,並活用索引與注釋部分。
本書的題材並非是「淺顯易懂」的,《般若心經》的內容意義是甚深且廣大的。西藏僧院的僧侶們,必須用將近十年的時間、不分晝夜反覆修習中觀學、般若學。這樣的內容,哪裡是一本書就能簡單說清楚的。因此,即使是本書各章的說明也只是「介紹此教義一端」的程度而已,所以敬請讀者們諒解。
縱使如此,我們還是「希望盡可能地陳述內容的真意,希望本書對關心此議題的讀者們能有真正的助益」,所以有時候不得不犧牲「易懂」的部分,而將目標放在充實而有力的內容上。因此,對初學者而言,某些地方的說明可能會有點難懂。
但我們也秉持著「即使是初學者,只要多花點時間,邊閱讀邊思考的話,也一定能理解」的信念,讓這本書不會變得太難。本書雖然使用了專門的佛教用語,但也一定會在書中說明該用語的定義或意思。因此,書末索引所採錄的主要佛教用語,依筆畫的順序排列,並注明在日文原書中的頁碼(即頁邊以〔〕標示的頁碼),且用黑體字標示,以方便查詢。即使如此,在閱讀時如果還是碰到不瞭解的名詞時,原則上請先理解書中所述的意義,並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效利用索引,並筆記新的用語,若能這樣稍做努力的話,本書對初學者而言,將會是滿有趣的一本書。對初學者的學習或修行(實踐)而言,熟悉本書的內容應該會很有幫助。
雖然本書的題材非常富有哲學性,但我們並無意將它撰寫成以學問為目的的學術書。《般若心經》說來雖是釋尊所說多數經典中,非常富含哲學性的一部,但它畢竟是以實踐為目的的佛教哲學,所以唯有能達成實踐基礎的任務,佛教哲學的存在才會有意義。在提升佛教實踐的質上面,本書若能盡一份心力的話,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但願與本書有緣的讀者們,本書均能回應您們所感興趣的部分和目的,也祈求大家能享受佛陀的恩惠……。如果能這樣的話,拙著若有些許功德的話,均迴向一切眾生除無明、除苦……。
藏曆 2129 年 1 月 15 日(2002 年 2 月 27 日)祈禱大法會日
內文試閱
第一章 《般若心經》是怎樣的經典?
本章說明《般若心經》的經題和導入部分,以此為內容的題材,在時間、場所、登場人物及效用等等的設定上,藉此來釐清整個《般若心經》的架構。
一 《般若心經》內容介紹
《般若心經》的經題,用梵文來說是《Prajñāpāramitā Hridaya Sūtra》,用藏語來說是《bCom ldan 'das ma sh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i snying po》。藏語的經題若直接翻譯的話,就成了《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的精髓》。在此先詳細地解說這個經題的意義。這個簡短的題名蘊藏了博大精深、深遠幽玄的意義,所以正確理解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探討「bcomldan' das ma'」(佛母)這個詞的意義。
致使我等眾生執迷苦惱的東西有所謂的「四魔」,即:(1)貪欲、瞋恚、愚痴等煩惱(煩惱魔);(2)隨著煩惱而產生的身體與心(五蘊魔);(3)怎麼逃也逃不了的死(死魔);(4)妨礙善行的惡神(天魔)。另外,在悟道修行的過程中還有不得不克服的「二障」,即:(1)因貪欲、瞋恚、愚痴等所產生的障礙,也就是所謂的煩惱障;(2)因貪欲、瞋恚、愚痴等產生的零碎殘渣(薰習)所留下影響的障礙,也就是所知障。毀壞斷除上述四魔和二障的功德,也就是具備沒有這六種不好因素的功德,稱為「bCom ldan」(壞具,即「具足毀壞此四魔和二障之功德」)。
我們在這個被稱為「輪迴」的迷惑世界中,反反覆覆地經歷了數不清的生與死。而現在的我們是在輪迴世界中,比較得天獨厚的人類境地(人道)中接受著生命。但在輪迴的世界裡,即使找到了一時的幸福,也絕不可能是能夠永遠持續的。所謂輪迴,它的本質是充滿苦惱的世界,只要生活在其中,不管是誰都無法與苦惱完全無緣地過日子。因此,唯有脫離輪迴的世界,抵達寂靜的「解脫」境地,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於是,小乘佛教以達成解脫的「阿羅漢」境地作為目標,努力修行。但因為阿羅漢的境地無視生活在輪迴世界中受苦惱煎熬的其他人,所以在大乘佛教的立場,阿羅漢的境地是被否定的。換句話說,名為輪迴的痛苦世界,和被稱為解脫卻只顧自己幸福的世界,都是被否定的。從這兩種極端世界中超脫,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都不受束縛,且為了救渡萬物(一切眾生)而來回奔走,是「佛陀」所領悟的境地。同時這個境地,才是大乘佛教的目標,這樣的境地被稱為「無住處涅槃」。像這樣從輪迴和只顧自己解脫的兩個極端中跳脫出來,就是「ldas」(超越)的意思。
阿羅漢的解脫境地,只要切斷二障就能獲得。因此,若只顧自己的解脫與得救的話,那麼「斷二障」大致上就已經達到目的了。但是,如果要解救在輪迴世界中受苦的一切眾生的話,不只是自己的事,他人的事也必須全部瞭解才行。就像去除髒東西之後還留有惡臭一般,即使把稱為無知(無明)的根本煩惱全數滅盡,仍會殘留一些因為微細薰習力所留下卻無法徹底瞭解清楚的所知障。當這些所知障完全滅盡時,才能理解佛陀大徹大悟的境地。從更深一層的意義來說,所謂的所知障,就是對應該瞭解清楚的事──即便不是因為執著實有──卻顯現出迷亂、難理解的原因。唯有滅盡所知障的佛陀,才能正確瞭解、認識一切的存在。因此,此處要「超越」的,不只是煩惱障,連所知障也必須要能完全超越。在一般西藏的佛教用語中,用「世尊」來歸納這一切,並當作是「佛陀」的同義語來使用。
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諸佛都因為學習般若波羅蜜多的內容意義,並以之為依據來修行的緣故,才能領悟到佛陀的境地。因此,般若波羅蜜多才是一切三世的諸佛之母。直譯經題的「bCom ldan 'das ma」就是「佛母」之意,這裡面包含著以上所說明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sh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i」(般若波羅蜜多)。正確領會教義及真理的智慧叫做「shes rab kyi」(般若、慧),這要以「三慧」為基礎方能達成。所謂的「三慧」,即:(1)聽聞教理教義的智慧(聞慧);(2)思考所聽所聞教理教義的智慧(思慧);(3)修習所理解之教理教義的智慧(修慧)。因為完成這三慧的修習是究竟圓滿的,所以加上「pha rol tu phyin pa'i」(波羅蜜多)一詞。「波羅蜜多」是「成為完全」的意思,所以「般若波羅蜜多」(以下本書把「波羅蜜多」略記成「波羅蜜」)是「完全智慧」的意思。這個無非就是佛陀所悟得的道。佛陀悟得的智慧是完美無缺的,所以也稱為「一切智智」(一切相智性)。它的本質是超越生死的,是無法以形狀、表相來呈顯的(無相),是遠離「常與斷」、「有與無」四個極端(四邊)立場的。
為解救一切眾生,以佛陀的境地作為目標修行的人,稱為「菩薩」。菩薩的修行大致可分為以下六項,即:(1)毫無吝惜地把自己的財物、能力給予他人(布施);(2)受持「菩薩戒」等戒律(持戒);(3)忍受苦難而不發怒(忍辱);(4)歡喜努力於修行(精進);(5)實踐正確的瞑想而集中精神(禪定);(6)學習佛陀的教理、教義而獲得正確的智慧(般若)。完成以上六種修行,就能達到佛陀的境地。因此,菩薩的修行統稱為「六波羅蜜」,即「完成六種修行」的意思。般若波羅蜜相當於第六項的修行,當然還在修行的菩薩,其智慧(般若)尚未完全完成(波羅蜜)。當修行完成、達到佛陀境地之際,才是智慧真正完成之時。因此,以這個完整的智慧作為修行目標的菩薩,實際上雖然還不是完整的智慧,但也稱為「般若波羅蜜」。
又,在佛道修行的過程上,一定要累積「二資糧」,即:(1)實踐各式各樣的善行(福德資糧);(2)增加對真理的理解(智慧資糧)。二資糧中的福德資糧是要修行從布施到禪定的五項波羅蜜。另一方面,智慧資糧則是修行般若波羅蜜。
講述這個般若波羅蜜的經典有《十萬頌般若》、《二萬五千頌般若》、《八千頌般若》等等,漢譯經典統稱它們為《大般若經》。而將《大般若經》的龐大內容、深遠幽玄本質,不但毫無損傷反而將其濃縮在極精簡扼要的經文中,除了《般若心經》之外沒有能出其右的了,因此經題中有「精髓」兩字。 二 《般若心經》的顯義與隱義
在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釋尊)對弟子們講述的眾多教義中,《般若經》在思想層面上是最高的。釋尊所說的教義,在印度傳往後世時,產生了兩個流派。第一個是從釋尊、文殊師利菩薩到龍樹菩薩的法脈,這個法脈闡揚《般若經》的顯義,也就是直接用語言來闡述教義。其內容主要闡述空性與緣起的真理,我們現在可以透過龍樹的《根本中論頌》等六論書來學習。
所謂「空性」,是指一切存在(諸法)沒有獨立的實體、沒有普遍性的本質。這是佛教的究竟真理(勝義諦)。而在日常生活的次元中,缺乏獨立實體的一切事物,是相互依附於複雜的因果關係上的。這就是所謂的「緣起」,也是說明日常真理(世俗諦)的關鍵。關於這一點,將在第二章〈般若心經的顯義──空性與緣起〉中詳細說明。
第二個流派是從釋尊、彌勒菩薩到無著菩薩的傳承,這個法脈闡揚《般若經》的隱義,換句話說,此派是闡述隱藏在經文字裡行間的意義。其內容主要闡揚五道、十地的意義,我們現在可以透過彌勒菩薩所講述的《現觀莊嚴論》等經典來學習。
所謂「五道」,是指從佛道修行開始至達成理想境地之間的階段,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分別有各自的「五道」。所謂「十地」,則是說明大乘佛教的菩薩從達成聖者之位到成就佛陀境地之間的階段。關於這些內容,將會在第四章〈般若心經的隱義──五道與十地〉中詳細解說。
在此順道說明,在西藏的僧院中,為了能更明確地學習《根本中論頌》等思想,使用月稱(Candrakīrti)所撰述的《入中論》為主要的教材,而且根據師子賢(Haribhadra)的注疏來學習《現觀莊嚴論》。另外,為了加深對此等印度論書的理解,一向以宗喀巴(Tso-kha-pa)為首的西藏學僧們所撰述的論書或注釋書為輔來加強學習。
三 般若波羅蜜的分類與定義
一句「般若波羅蜜」,有其本來意義與暫時意義。此中的本來意義,是指「果上般若波羅蜜」,換句話說,就是在已經成就菩薩修行的果位上,所得到的完全智慧。當然,這無非就是佛陀所悟之境地。另外,藉果上般若波羅蜜所理解的對象──究竟真理的空性──又稱為「精髓般若波羅蜜」。
相對地,「般若波羅蜜」的暫時意義是指「經論般若波羅蜜」和「道般若波羅蜜」。前者是《般若經》的經文,是指向凡夫開示果上般若波羅蜜的語言文字。後者是以果上般若波羅蜜為目標的菩薩行,相當於六波羅蜜的第六項。
接下來就這一點進行更有條理的整理。首先,將般若波羅蜜分為「四法」:(1)精髓般若波羅蜜;(2)經論般若波羅蜜;(3)道般若波羅蜜;(4)果上般若波羅蜜。而此「四法」的個別定義如下。第一的「精髓般若波羅蜜」,是一切的存在(諸法)是沒有實體的空性。第二的「經論般若波羅蜜」,是闡述果上般若波羅蜜的《般若經》,以及解說《般若經》的論書或注釋。第三的「道般若波羅蜜」,是為了達到果上般若波羅蜜而實踐的菩薩行。第四的「果上般若波羅蜜」,是指實踐道般若波羅蜜的修行後,所得到的完全智慧。因此,般若波羅蜜整體可以定義為「以四法為其特徵的完全智慧」。
又,與果上般若波羅蜜同義的佛陀「一切智智」,也具備四種特徵,即:(1)根據的特徵在佛陀的心;(2)應有狀態的特徵是不二;(3)本質的特徵是覺悟的智慧;(4)脫離否定對象的特徵是如幻一般沒有實體。
延伸內容
觀自在與舍利子的對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文/陳又新(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在中華文化的社會裡,相信對流傳一千多年的觀自在與舍利子的對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內容並不陌生,至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說法也常常聽到。及至現代,由於資訊爆炸,傳播迅速,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互動極為頻繁,各種版本或文字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及相關專門文章、論著,早流傳於國際社會,研究風氣盛況空前。
佛教裡有甚深與廣大的兩種法門:中觀與般若,其中般若是屬於廣大法門,而甚深的中觀法門,卻也是源自於對般若的領悟。般若法門主要是佛陀在第二次轉法輪時所開示的《般若波羅蜜多》經典。《般若波羅蜜多》文獻在印度的發展,前後經歷了一千多年之久。最古老的般若經是《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整部經典的編纂約歷時兩個世紀以上。約在紀元之初,《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開始被增編成《大品般若經》的形式,也就是今日所常見的《十萬頌般若波羅蜜多經》、《二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和《一萬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大品般若經》的編纂約經歷了三個世紀,也組合了不同時期的作品,但由於卷帙龐大以及冗長的重複,使得原本就深奧難懂的《大品般若經》,更加不易理解和憶持。因此,為了使人容易了解般若經義,而有了一些變通的發展。方式之一,就是將般若經的體裁朝精簡的型式發展,如《金剛經》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另一種方式,就是將《大品般若經》濃縮精鍊,系統地將其要義全部貫通起來,作成一部綱要性的般若經釋,如《現觀莊嚴論》。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字數約是《大般若經》總字數的萬分之一,卻是《大般若經》的精華所在。在我國歷史上,從姚秦天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出《摩訶般若波羅密大明咒經》開始至宋朝為止,可考的至少就有十一次漢譯,現存九本。其中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的兩百六十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由於字數精簡,涵括佛教的重要思想,且容易記頌,故而流傳最廣,至今仍是學佛者都能朗朗上口,甚或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皆視為一種功德或修行。同時,由於經文內容言簡意賅,想要了解其中蘊含的義理,必須藉助進一步的分析解釋,才能理解,使得歷來講解或註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專家學者非常多。儘管如此,但仍無法滿足廣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讀者的需要。主要的原因是:從一千多年前由梵文翻譯成中文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因時空環境不同,在理解或解釋上恐將產生許多衍義,這是有心了解佛教思想或信徒所不樂見的事。例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頭的「觀自在菩薩」尊稱,被以說文解字方式無限延伸解釋,卻少將「舍利子」比照說明。再如,結尾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的發音為何也引起討論。由於玄奘是以唐代的聲韻來音譯,現代人則以當代的發音或用注音本來頌讀,時隔千年,難免失準。雖說心誠則靈,但若能一開始就明白始末、唸出梵音,豈不更直接、更精準,這在藏文版裡是可以達到的。
七世紀時,西藏社會為了傳遞文化,特別根據梵文創造出自己的文字。九世紀時,更為了精準翻譯從印度傳來的佛典,甚至把西藏文字進行改革。這種精準傳播梵文佛典的文字運用,一直到今天,連在印度本土已經消失的佛典都可以從藏文的譯本翻回梵文,可見藏文在傳播佛教思想上的重要性。一般而言,藏傳佛教分為前、後弘時期。在前弘時期,主要是翻譯佛典文獻,依照藏文《登迦目錄》所列的六類大乘經典中,屬於《般若經》類,就有《般若十萬頌》等大、小經典十六種,註釋有《般若十萬頌大疏》等五十二種,已譯未校的有《般若四千頌》及《念住經》兩種。在後弘時期,有竭力提倡般若教義的大譯師仁欽桑波(Rin chen bzang po, 958-1055)譯講《二萬般若釋》、《八千頌般若》及《八千頌大疏》等。從迦濕彌羅(Kasmira)學成返回西藏的額羅登喜饒(Nor blo ldan shes rab, 1059-1109)在廣弘般若之外,更譯出《現觀莊嚴論》等許多般若經論,其後世弟子更是繼之廣弘般若經論、撰述多種般若釋論傳世。1042年應邀前往西藏弘法的阿底峽(Atisha, 982-1058)除協助仁欽桑波所譯的《般若八千頌》、《二萬光明論》、《八千頌大疏》等校訂外,後到聶塘也講解《現觀莊嚴論》、《二萬光明論》等,其弟子種敦巴(’Brom ston pa, 1005-1064)──迦當派(bKa’ gdams pa)的創祖,更是常講《般若八千頌》、《八千頌大疏》、《略疏》、《二萬光明論》等。至今,解釋佛教般若思想的《現觀莊嚴論》,仍是西藏各派寺院中所必修的課程之一,而期間學者的學習心得或著述,數量極多,令人目不暇給。
值得一提的是,般若除了是佛學中重要的思想之外,更是實踐修行成佛的重要依據。在藏傳佛教裡有以般若為主要修行法門的宗派:希結派(Zhi byed pa)與覺宇派(gCod yul pa)。希結派的「希結」是能息滅的意思,是指依般若空義對治我執煩惱,加以修行來息滅惑業苦等。此派後又分前、中、後期傳承,都是傳揚般若修行教授的中堅。覺宇派的「覺宇」是指能斷對象,即以般若空慧作為能斷我執的修行,這系又傳出男系的頗覺(Pho gCod)、女系的摩覺(Mo gCod)。雖然目前這兩派已經不存在,但他們的般若修行法門教授,卻早已遍融於全藏傳佛教各派中,至今未斷。
藏文版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對學習藏文者並不陌生,因為大多數人學完藏文字母拼音後,多會以它作為閱讀教材。一方面藏文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與中文譯本相互對照學習之外,另一方面也可了解這段般若思想發生的始末原貌。故事的場景是:有一天佛陀和他的學生們:比丘、菩薩,出家與在家眾,到王舍城城外的靈鷲山上課。大家依序坐定後,佛陀開始教授極深的禪定修習課程。當大家也依法練習時,有位名叫觀自在菩薩的同學,對修習空性智慧禪定特別有心得,另一位出身舍利族、名叫具壽的同學請教他的看法。這時佛陀也聽到他們兩人的對話,除大加肯定外,並要求所有同學們依此學習。這一段師生上課情節,在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沒有呈現出來的;因此,若想運用圖像記憶來加深對般若思想了解者,閱讀藏文版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應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資料
齋藤保高(Saitou Yasutaka)
1959 年生於日本東京都。1982 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任職於圖書館後,至 1998 年止,擔任達賴喇嘛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發言人。 現任西藏佛教普及協會事務局長兼講師。1989 年以降,跟隨上述二師修學西藏佛教,從事藏語佛典的日譯與解說。共著書《實踐.西藏佛教入門》(春秋社)。 相關著作:《西藏的般若心經》
貢卻斯塔(Kunchok Shithar)
1952 年生於西藏里拉村。因中國攻打西藏而逃亡印度。1973 年起,在達蘭莎拉佛教論理大學累積西藏佛教的傳統學習與修行。1983 年,經由達賴喇嘛的推薦來到日本,學習日本佛教,並與西藏佛教做比較研究。1992 年修畢大正大學佛教學博士課程。1998 年止,擔任達賴喇嘛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文化交流官。 現任西藏佛教普及協會副會長兼專任講師、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研究員、東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研究員。共著書《實踐.西藏佛教入門》(春秋社)。
索南格西(Geshe Sonam Gyaltsen Gonta)
1955 年生於西藏德里村。因中國攻打西藏而逃亡印度。1973 年起,在達蘭莎拉佛教論理大學累積西藏佛教的傳統學習與修行。1983 年,經由達賴喇嘛的推薦來到日本,學習日本佛教,並與西藏佛教做比較研究。1992 年修畢大正大學佛教學博士課程。1996 年,哲蚌寺洛桑林經院授與格西佛教哲學博士學位。1998年止,擔任達賴喇嘛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文化交流官。 現任西藏佛教普及協會會長兼專任講師、東洋大學兼任講師。著作《西藏密教的瞑想法》(金花舍)。共著書《實踐.西藏佛教入門》(春秋社)、《西藏密教 心的修行》(法藏館)。共譯書《達賴喇嘛 生存方式的探究》(春秋社)、《西藏佛教.佛在菩薩行》(大法輪)。
基本資料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