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佛教經典100句:維摩詰經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維摩詰經》全稱《維摩詰所說經》或《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是在中國知識分子界裡流傳甚廣的一部大乘佛教經典。《維摩詰經》旨在闡述大乘菩薩道、不二法門, 中道實相,不可思議境界, 以及大乘圓滿教義,也是解說空性般若的重要經典,尤其強調發菩提心的重要性,以及菩薩自利利他的精神。本經以維摩詰居士示疾為緣起,故事饒富趣味,尤其維摩詰大士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字字珠璣,處處機鋒,生動絕妙,極具文學價值。 胡適曾讚譽本經為「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維摩詰居士以在家居士身分,示現人間病苦說法度人,更是打破修道證果的僧俗界線,鼓勵在家信徒勇猛精進,對於中國大乘佛教的開展影響深遠。維摩詰居士所代表的「入世精神」在現代「人間佛教」的潮流當中尤具啟發價值,是初學佛者不可不讀的一部經典。

內文試閱

直心是菩薩淨土

◆語詞解釋:

  1.直心:樸實、正直、坦白無虛假的心。

◆經句語譯

  透過質直無虛假的心而成就的淨土是菩薩的淨土。

◆經句出處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佛國品第一〉

◆經句的智慧

  佛陀在這裡以「三心」告訴寶積菩薩,修行淨土應具備的心量:直心、深心、菩提心。

  直心指像孩子一般真誠無虛假的心。深心是勇猛精進的心,發廣大心成就眾德。菩提心則是成就眾生、令眾生成佛的心,這是大乘法的三要,《寶積經》也以直心、深心、菩提心為「三根本」:「復有法行,能令菩薩疾得成佛。謂諸所行真實不虛,厚習善法。深心清淨,不捨精進。樂欲近明,修習一切諸善根故。」真實不虛就是直心,心性質直,沒有諂曲,並且正觀諸法實相本自空寂,沒有種種戲論執著。《阿含經》也特別強調「質直心」;《別譯雜阿含經》卷八說:「唯有清淨質直之心,以直心故,得法得義,得親近佛。」

◆隨喜思惟讀經句

  從前有個富豪之子,他跟著朋友到印度經商,因為菩提迦耶是佛陀成道的聖地,他母親便要他回來時,從聖地迎請佛陀的舍利,讓她禮拜供養。但富豪之子在將達家門時才想起母親的交代。第二次母親再向兒子要求,他仍然忘記這件事。多年後,這個兒子又將前往印度經商,臨行前,他母親說:「兒子啊,你這次一定要記住我的請託。如果你再不從菩提迦耶帶回舍利子給我禮拜,我將死在你面前。」他被母親的堅定所攝,發誓一定不會讓她失望,然後就啟程了。

  幾個月後他要從印度返鄉,卻又忘了替母親請回佛陀的舍利。快到屋前,才猛然想起她的囑咐與誓言。心想:「萬一這次我又空手回家,她一定會自殺的!」於是他著急地四處張望,無意間瞥見路邊正好有一副乾枯的狗頭骨,他順手拔了其中一顆牙齒,慎重地用布包好。回到家中,他恭敬地將布包交給母親,說:「這顆是佛陀的犬齒,您可以用它作為三寶的歸依處。」他母親很是歡喜,且真心相信那是佛的牙齒,於是不間斷地禮拜、祈請。神奇的是,狗牙竟生出無數半透明且放射光芒的小珍珠。老婦人即將臨終時,身上遍滿虹光,她的臉龐浮現滿足喜悅的笑容,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她已獲得諸佛菩薩的眷顧。

  因為老婦人堅忍不移的具信力,使得佛陀的加持進入那顆狗牙。她的信念啟示人們,在修持任何法門時,都應以全然清淨純善的理念去從事,起心動念都是至心誠意,以這樣的修持來使內心意識清淨,如此必能有所成就。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語詞解釋

  1.涅槃:通達超脫生死,完全證悟的境界。

  2.宴坐:又名燕坐,意為安身正坐,即坐禪。此處指為了專心思惟法義斷除煩惱,自己一個人退隱到安靜無人的地方禪坐。

◆經句語譯

  不斷絶煩惱仍舊能超越生死而證得涅槃,這才是真正的獨處靜坐。

◆經句出處

  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弟子品第三〉

◆經句的智慧

  從究竟的修證來看,煩惱、涅槃是互為因果的。因為造成生死的因是煩惱,而修道證得的果則是涅槃。聲聞乘認為有煩惱可以斷絶,有涅槃可以修證,也因此「視生死如怨家,觀三界如牢獄」,不斷努力想斬斷煩惱的因,而修得證悟涅槃的果,以致最終雖然斷除了「人無我」的執著,但仍執著有「法無我」的存在。菩薩則是完全通達了解煩惱的本質是空的,當下的體悟就是涅槃,不須在煩惱之外又去求取涅槃。

  平日打坐修禪如果只息滅對心的執著,對於身體的外相卻沒有放下,即便安身形於林間靜處而修定,雖然想摒棄煩惱,反而更為顯現,越坐越煩躁。

◆隨喜思惟讀經句

  就涅槃境界而言,菩薩乘有不同於聲聞乘在見解與果證上的體悟。聲聞乘對涅槃的認知是要止息煩惱的火焰,漏盡不再投生於輪迴當中。但對行菩薩道的聖者來說,這種清淨涅槃並非究竟,甚至也不認為僅憑截斷煩惱的根源就能證入佛果。因為聲聞乘主張阿羅漢最後所證悟的寂滅道是和佛相同的,差別只在於心量大小,不過維摩詰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對於涅槃見地存有差異才會導致面對處理煩惱的態度有所不同,也就是這根本的見地差異決定了行持的態度和方法,自然也產生了不同修行境界的結果。如同菩薩因為悲憫眾生,而住於輪迴,故菩薩雖有煩惱相,但因為徹底明白主體與客體二者的本質皆為性空,實無煩惱和煩惱受,因此才能無入而不自得。

  六祖慧能於《壇經》中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維摩詰居士認為舍利弗獨處山林靜坐修行的方式,並無法對眾生予以最直接的救度。修行人並非是孤立自己於眾生之外而修行靜慮,反而是要走入人群,以親和的方便法門來宏揚佛法,拉近彼此的距離,適應不同的社會形態,再配合四聖諦、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的修持,使得即便身處塵囂,內心仍是寂靜止息,同樣能達到「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斷煩惱而入涅槃」的境界。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語詞解釋

  1.說法:宣講佛陀教法的內容。

◆經句語譯

  對於說法的人而言,沒有說法,也沒有表示;對於聽法的人而言,沒有聽聞,也沒有所得。

◆經句出處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于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弟子品第三〉

◆經句的智慧

  真正法是畢竟空的,法本性空,實無可說。所謂的諸法實相,既不是由五蘊和合的眾生,也沒有一個「我」的主體存在,無生死,也沒有時間性。沒有變化無常的諸相,更不依語言文字,沒有分別,沒有形相,沒有彼此對待,也不落因緣,如如不動,無生滅增減。這樣的法,豈能以言說形容?

  另一方面,說法者和聽法者也是五蘊和合,沒有真實的存在,說法者就像魔術師對著變化出來的幻影假人說法一樣,雖然是說法,其實無法可說,也沒有說法的主體和聽法的客體。

◆隨喜思惟讀經句

  佛經中記載,有一天須菩提在山巖中打坐,對於心中所出現的念頭不加以追憶分別,於空性中寂然而住。這時忽然從空中降下陣陣的花雨,過了一段時間,須菩提從坐中出定,覺得很奇怪,便向空中問說:「從空中降下花雨的人是誰呢?」有個聲音從虛空中傳來說:「我是梵天!」須菩提又問說:「為什麼在此時降下花雨呢?」梵天回答︰「我見到尊者善於說空性的智慧,所以從虛空中降下花雨來對你表示讚嘆!」須菩提對梵天說︰「我對於空性的智慧並沒有加以說明任何一字!」梵天回答︰「尊者沒有說法,而我也沒有聽聞,所以才是真正說明了空性的智慧!」

  如同《金剛經》裡提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法的人,不應該執著有法可說,聽法的人,也不應該執著有法可聽,以為佛法是實際的存在。如同說法的譬喻,聽法的人,是經由耳識聽到說法者的聲音,在心裡了解,而說法的人是由心裡產生的想法,透過聲音傳達給聽法的人。聽法的人所了解的法是由意識了解的,說法的人所想傳達的法也是由心所生的。然而聲音不能說是實有的,說法的人心裡想傳達的法,以及聽法的人心裡所了解的法,都無法說是實有,更何況真正實相空性之法,是無法透過言語文字、言語說明的,如同指著月亮的手指,手指並不是月亮。經文裡指的法,意謂究竟實相之法,也就是空性之法。而空性的義理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因此是無法可說,眾生也不該執著於文字。 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 語詞解釋

  1.乞食:出家人為了專心修行,所以不從事社會一般的工作以獲得報償,而是向在家人乞食,同時讓眾生累積福田。又稱為托缽、行乞。

◆ 經句語譯

  你應該以平等的心,不分貧富,依次去乞食。

◆ 經句出處

  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弟子品第三〉

◆ 經句的智慧

  佛陀依照僧團實際的需要,制定當時出家眾應遵守的托缽律儀:比丘行乞,必須一戶一戶依序行乞,沿門托缽,缽裝滿就停止,一律平等,不能跳過貧窮人家,向富有人家行乞;也不避開富人向窮人行乞。乞食既是為了杜絕俗事,方便修道,也是讓眾生得以種福田。

  大迦葉心想窮人沒有機會布施而修福因種善根,為了利益眾生,所以特地到貧里行乞,卻因此落入分別。於是維摩詰居士告訴他說,於乞食應以平等心,明白諸法空寂,世間一切事物都只是幻影,觀察一切法都是空的,而沒有外在形象、聲音、香味、食物的味道、外在境相的分別,更沒有福報多寡的問題了。

◆隨喜思惟讀經句

  《出曜經》有一則故事說:佛陀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耆域藥王邀請佛陀和比丘們應供,卻獨漏槃特比丘。耆域欲供養清淨水,卻被佛陀婉拒。耆婆不解。佛陀說:「因僧眾中少了槃特比丘。」耆域回答:「世尊!您教導槃特比丘掃地時要誦念的簡短偈言,旁邊牧羊、牧牛的人都可以背出來了,他花了四個月卻仍記不得,為何要供養他呢?」但是世尊很堅持,耆域只好請槃特比丘來應供。槃特比丘到達後,佛陀請阿難把缽拿給他,並說:「槃特,你不必起來,就從你坐的地方把缽拿給我。」槃特比丘便以神通力將缽從遠處送至佛陀手中。耆域見識他的神通,心生自責:「我實在錯了,竟然污辱了證道的聖者。」於是向槃特比丘懺悔,恭敬供養美味飲食,反倒冷落了其他五百比丘。佛陀看到了,就對大家說耆域過去世的故事:

  很久以前,耆域是個馬商。有一次,他帶了一千匹馬到鄰國,途中一匹母馬產下小馬。馬商認為那是平凡的小馬,就送給別人。到了鄰國,國王看了馬後說:「這一千匹馬是普通的馬,但其中一匹的鳴聲不同,一定是產下了千里馬,那匹馬長大後價值抵上一千匹馬。如果你將這小馬賣我,我就把其他一千匹馬都買下;如果不賣,我連一匹馬也不買。」馬販才想到小馬已經送人了。那匹小馬出生幾天就對主人說:「如果馬商來把我要回去,你就請他以五百匹馬來交換。」過了幾天,馬商果然來要小馬。於是主人要求以五百匹馬交換,馬商也只好答應。

  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後,就對耆域說:「你以前看輕小馬送給別人,後來又看重牠,以五百匹馬贖回;今日也是一樣,請五百位比丘卻不請槃特比丘,後來敬重他了,卻冷落其他比丘。你這樣的習氣,長久以來都是如此!」 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

◆語詞解釋

  1.愛見:「愛」指情感執著的煩惱,「見」指執著認知的煩惱。

  2.佛土:又作佛國、佛剎。指佛所住之處,或佛教化之國土。即不僅指淨土,甚且凡夫居住之現實世界,以其為佛教化之世界,亦稱佛土。

◆經句語譯

不以貪愛執著的心去莊嚴佛國淨土或助眾生成就佛果。

◆經句出處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經句的智慧

  《金剛經》裡說:「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所謂莊嚴,是諸佛均以種種功德,使其淨土聖人齊聚、環境美好。例如,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裡所住的都是聖人及善人,有阿羅漢,以及證到不退轉地以上的菩薩。除此以外,極樂國土裡只要微風吹動,裝飾有許多寶物的樹木便會發出美妙的樂音,連在國土裡的鳥類的叫聲,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阿彌陀經》中說,這些莊嚴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力及願力所顯現的,不是我們世俗人所認定為真實,而是由佛的悲願和修行淨土的人所累積的功德所成的。同樣的,菩薩以修行智慧功德圓滿,才能以修行的功德及願力示現淨土,以成就眾生。

◆隨喜思惟讀經句

  從前有兩個僧人要過河,一位較年輕,另一位比較年長,他們在河邊遇到一個妙齡女子,女子說:「我無法憑一人之力過河,可以請你們背我過河嗎?」年輕的僧人斷然拒絕:「我是個比丘,持守的是具足戒,因此不能背妳過河。」年長的比丘想了想,水流那麼湍急,又沒有渡船和可以幫忙的人,萬一她被沖走怎麼辦?便說:「好吧!我背妳過河。」背負妙齡女子過河上岸、與她告別後,兩個比丘又沉默地走了一段路,這時年輕的比丘終於忍不住了,他說:「我們是持守出家戒律的比丘,您剛才為什麼背她過河呢?」年長的比丘緩緩地說:「我已經放下她很久了,你怎麼還背著她呢?」年長的比丘背著妙齡女子過河時,心中並沒有執著眾生的相,沒有想著有一個真實的我正在幫助一個眾生,有一個真實的眾生需要我的幫助,幫助完後也沒有執著我剛才做了一件好事,既然對於對境不起執著,也就沒有犯戒,因為他沒有生起貪染、喜愛的心。同樣的,菩薩智慧功德示現莊嚴的佛國淨土,讓眾生在那裡修行成就。但是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並不會生起貪愛執著的心,心裡想著,有眾生要救度,因此我要如何如何地修行,以成就到達如何如何的功德,在修行的過程中,菩薩仍不忘失空性的智慧,了達一切法空無所得,無有真實的法可以執著,自然就遠離了種種愛欲知見。

作者資料

孫慧蘭

畢業於政治大學社會系,並曾於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西藏佛學組修學三年。曾擔任過的職務諸如:西藏佛法英文論書的譯者、佛教電視台的企畫編輯、國小攜手計畫英文教師、社會統計學課程助教等,目前在某佛教教團擔任研究專員一職。對她而言,佛法以及佛法實修是她生命的基石以及發動器,但願能有與佛菩薩相符應的發心以及善巧言行,是她的心願,因為她認為佛菩薩體現出了至好又真實的美與善,而佛法則是可以讓生命走出迷妄、發揮出最大力用的理境。

林常均

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現今改制為法鼓佛教學院﹚。畢業論文為〈無垢友空性思想之特徵——以《聖般若波羅蜜多心要廣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為中心〉,研究興趣以佛教典籍中空性思想為主要範圍。現今從事藏文翻譯、藏文佛典編輯、佛教雜誌編輯及佛教教義文章撰寫等相關工作。希望所寫出來的文字,能種下眾生心續中解脫的因。 個人信箱:europa0626@yahoo.com.tw

王靈馨

台灣嘉義人,佛光大學宗教學碩士,曾任職於三軍總醫院實驗研究中心,對印度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有高度興趣,曾數度探訪尼泊爾、不丹、青海、西藏等地的寺院,亦對文獻史料研究多所關注。短篇撰述有〈波若與空性〉(2007年慈光山寺)、〈探討《至尊阿底峽傳-道旅紀實法源》中阿底峽(982~1054)赴藏弘法旅途中之重要紀錄〉(2008年台灣宗教學會)。

基本資料

作者:孫慧蘭林常均王靈馨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人與宗教系列 出版日期:2010-01-28 ISBN:9789866285233 城邦書號:BR0035 規格:膠裝 / 單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