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丹青
- 作者: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
-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 出版日期:2011-12-26
- 定價:340元
- 優惠價:9折 306元
-
書虫VIP價:269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55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教導風格稱為「親證竅訣」。他曾經多年閉關,將教法與自身經驗相融而修持。因此他能夠從經驗來談,用自己所經歷的過程來說明。這種教導十分獨特,有時候開示用語也相當驚人。有些用詞並不強而有力,但總是對聽聞者的心性有著很大的助益。
「人們總以為修行禪定一陣子之後,必然會發生什麼事情;就好像求學那樣,經過十年或十五年,你就能拿到什麼學位。『我有辦法讓它發生!我可以成佛!』可是,事情並非如此。你無法造就證悟,因為證悟是無法建構的。能否了悟覺醒之境,端看是否你精進地讓不二覺性回返於自然安住。欠缺這種精進、不經任何艱辛,是難以達到證悟的。」──祖古‧烏金仁波切
「祖古‧烏金仁波切長期待在山間的隱修處,多年都在閉關,也進行了相當時間的禪修。因此,對於我們慈悲的釋迦牟尼佛所宣說之神聖教法,能給予非常精要的開示。他從本身的體驗談起,以自己的經歷說明,教導我們應以完整而無誤的方式來修持。這些開示,充滿了直接而精髓的口訣,是殊勝而獨特的。」──秋吉‧尼瑪仁波切
此書的內容為祖古‧烏金仁波切在1991至1994年所給予的開示集結。讀者將會看到仁波切概略地談到釋迦牟尼佛如何來到我們世間,以及他出於無量慈悲而宣說珍貴的教法與證法,並且讓佛法在人間興盛的故事。讀者還會特別發現,博學上師和成就上師如何在雪域西藏建立佛法,並竭力讓佛法能夠廣傳。仁波切也提及,過去有無量的善緣修行者,他們如何真誠地將法教運用於三乘的修持,並因此生起覺受和了悟。
──引自本書前言
目錄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前言
◎英文版序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見與九乘
◎第三章 三金剛
◎第四章 關鍵要點
◎第五章 虛空
◎第六章 三昧耶
◎第七章 修
◎第八章 虔誠與悲心
◎第九章 具德上師
◎第十章 觀照
◎第十一章 疲憊
◎第十二章 真實的基礎
◎第十三章 偏離
◎第十四章 合一
◎第十五章 清淨
◎第十六章 成就
◎第十七章 中陰
◎第十八章 行
◎譯者後記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前言
◎英文版序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見與九乘
◎第三章 三金剛
◎第四章 關鍵要點
◎第五章 虛空
◎第六章 三昧耶
◎第七章 修
◎第八章 虔誠與悲心
◎第九章 具德上師
◎第十章 觀照
◎第十一章 疲憊
◎第十二章 真實的基礎
◎第十三章 偏離
◎第十四章 合一
◎第十五章 清淨
◎第十六章 成就
◎第十七章 中陰
◎第十八章 行
◎譯者後記
序跋
中文版序言
◎文/洛本‧天津仁波切
頂禮 如佛上師!
無上尊貴的祖古‧烏金仁波切,即是蓮師人間化現,任何人在他座前,心自然安住於自性覺,猶勝觀照銅色山淨土。此生有幸,領受了大圓滿普賢王如來果位灌頂;距今多年,上師也已乘願再來。每當憶起上師尊容,仍會寒毛豎立。多年來,未曾一日不感念師恩浩蕩!
拜讀《彩虹丹青》一書,字字句句沁入骨髓。當年見他老人家讀誦祖師名號時,涕淚縱橫,真情流露,這一幕開啟了我心海裡的光明,讓人為之動容。一位大成就者,對上師的虔誠敬愛與孺慕,是這麼的徹入心髓;修行是否能夠超越自我、獲得成就,全賴上師的加持,實在是至關重要!
尊貴的阿諦仁波切如是諄諄教誨我:「為什麼修行者多,成就者卻那麼稀少?關鍵在於,沒有將四共加行──四種轉心向道的思惟修好。」亦如祖古仁波切的剴切教言:「你要謹記,時時刻刻向佛祈禱!」人身難得、苦空無常、因果業力、輪迴過患,這些重要的根本見地,被大多數人當成簡單的知識,完全忽略,沒有念茲在茲,故未能真正融入心續,因此難以生起堅決的出離心、成佛的菩提心。即便一開始精進,久之鬆懈,稍遇挫折即退轉,無法貫徹初衷。
只要真心修行,一路上必然遭遇重重障礙。休眠的業力因緣、潛藏的習染,猶如埋伏的敵軍,隨時伺機而動,準備給我們迎面痛擊!未修行之前,也許我們以為自己修養各方面都不錯;修行之後,怎麼各種負面染垢,就像陽光照射下的塵埃,清晰現前,翻騰如浪席捲而來?尤其從佛陀開示的「苦集滅道」四聖諦,我們知道,逆生死之流而上,無論認知與行為,都與世間法的慣性顛倒;你如何看待其間的衝突,又能正確取捨?而三乘佛法,因機立教,有時權設方便、有時直指究竟,我們又該如何遵循?唯有在上師的教導之下,建立系統分明的知見、深刻思惟、如法次第實修;復以所修經驗及心得,印證高廣知見,解行相輔相成,則明心見性,並非遙不可及。反之,恐將為「錯亂」所縛,不可不慎。這本書深入淺出、明明白白的揭示成佛要旨,切莫視如小說般看過就算了!
錯亂的迷惑,可能導致你將毒藥視為甘露而狂飲,將甘露誤以為毒藥而排拒。升沉千鈞一髮之際,唯有智慧的指引、正確的抉擇,能讓我們不偏離正道;也唯有上師的加持,能燃起壇城外環的火焰圍籬,阻絕違緣侵擾,安置你、保護你。記住,這不是一本白紙黑字的書!
修學密續,得先讓自己成為做好準備的法器。而自始至終,都必須在「調伏己心」上面下工夫。修行進步的徵兆,是貪瞋癡減輕,對上師三寶信心增強;如果起心動念之間依然沒有改變,最好從頭來過,於「出離心、菩提心、皈依」的基礎上,再修四共加行、不共加行,直至心性調柔,堪受法要;而不是以聽聞大手印、大圓滿等高深法教而沾沾自喜,或蒐集多少灌頂為滿足。過度偏向知識的堆疊,只會讓人更自大,非但無法令我們悟道,反而成為障道而不自知。
密續包含「根」「道」「果」三層次。其中「道續」包含「成熟道」與「解脫道」。「成熟道」就是成熟菩提種性,令心之本初覺性成熟之意,主要依灌頂。「解脫道」乃指「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等實修法門,分別清淨「四生」與「中陰」之染污。「生起次第」,唐朝時譯為「胎藏」;「圓滿次第」,譯為「金剛藏」。
祖古仁波切所闡述的生圓次第,為我們揭示了悟心的奧祕,以及實修的不二法門。此殊勝法教,等同佛陀金剛語,點燃無明長夜之慧炬。有心求道者,當如鷲鷹幼雛搶食母親餵食的肉一般,對上師祖古仁波切所教,全然信受奉行,毫無片刻猶豫和絲毫懷疑。唯有如此,才能釐清迷惑、洞見盲點、免於偏差,走在最安全的修行正軌。然而,在實修方面,還是得依止一位人間具德上師,當面獲得教授,切莫閱讀書籍而自行盲修瞎練(這點必須慎重提醒讀者)。
皈依的真諦,甚深微妙。不僅是修行入門,而是從發心向道,直至成佛,初中後一切時中,都與三寶緊緊相依。當年在一番心要傳授的最後,祖古仁波切懇切叮嚀我:「你要盡其所能,全然相信三寶,日夜祈禱賜予加持。」我也以此金玉良言,與大家分享。祝福本書所有讀者,乃至一切如母有情,都能生起無上菩提心,三律儀清淨,福慧增長,速證佛果!
英文版前言
◎文/秋吉.尼瑪仁波切、卡寧謝竹林寺、尼泊爾之博達那斯
《彩虹丹青》(Rainbow Painting)的內容為祖古.烏金仁波切所給予的開示,仁波切為我們的怙主和根本上師。讀者將會看到仁波切概略談到釋迦牟尼佛如何來到我們世間,以及他出於無量慈悲而宣說珍貴的教法與證法,並且讓佛法在人間興盛的故事。讀者還會特別發現,博學上師和成就上師如何在雪域西藏建立佛法並將之廣傳。仁波切也提及,過去有無量的善緣修行者,他們如何真誠地運用法教於三乘的修持,並因此生起覺受和了悟。不容否認地,過往在印度和西藏,確實曾有無以計數的博學上師和成就上師。
今日,這些完整且無誤的見、修、行法教,無論是從三乘的架構、或更詳盡地以九乘次第的觀點來看,我們都能直接由傳承上師之處領受口傳。《甘珠爾》和《丹珠爾》,包括了佛陀法語、印度祖師的論述(前者),以及藏地博學和成就上師的集結著作(後者),現今都仍存在,並且函數無量。
在所有這些上師之中,祖古.烏金仁波切長期待在山間的隱修處,多年都在閉關,也進行了相當時間的禪修。因此,對於我們慈悲的釋迦牟尼佛所宣說之神聖教法,能給予非常精要的開示。他從最基礎的轉心四思量,上至究竟成就的無上全知智慧的珍貴之境,本書涵蓋了廣博的經、深奧的續,以及大手印和大圓滿的法教等。仁波切教導我們應以完整而無誤的方式來修持。身為弟子,我們應該將這些意義牢記於心。
單靠方法或單從知識皆無法達到「雙運無上境界」。一般的方法,即是適當的行止,這點極為重要。而知識,即是見地(觀點)。以菩薩道來說,行止為六度(六波羅蜜),見地為本然的覺醒性,空性和悲心於此之中無二無別。
以續部來說,「行」必須有賴於了知輪迴涅槃之所有現象、一切顯有,皆為清淨與平等性的展現。「見」的層面,即是了知世間與有情都遍滿清淨,萬法雖可體驗但無有實體存在。「修」就是要以此為道來修行。
根據竅訣傳承,究竟的成就,普賢王如來的無上了悟,能在兩個念頭的間距中當下指出。由上師指出此無有概念的覺醒性,法身的赤露之境。經由此直指竅訣,個人便能完整如實地認識在我們之內那以自性呈現的本自狀態。修習此種認識,能使其毫不間斷且日夜不絕。
續部的教導中,談及「四時佛性平等」的竅訣。這牽涉到於日夜都定持無二覺性之境。修行者若能持續讓心安入無二覺性之境,甚至可達到在該生、即身成就珍貴無上的全然證悟。這些竅訣、修行的關鍵要點,可從持有不間斷傳承的上師處獲得。此類教導唾手可得,就等有人求法、有緣領受。對於這一點我絕不懷疑。有關領受珍貴竅訣和將其聽聞入心,我們其實是如此接近!
我們的確有此極大福報。切勿在求法和聞法之後,以為這樣就足夠而離棄了這些神聖教法。若此,則佛法便成為俗話所說的:「正如硬油皮絕無法以酥油軟化,麻木不仁的老油條行者也絕無法受佛法感動。」這就正如岡波巴大師所言:「若未正確修行,佛法便成為投生下三道之因!」他為何要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如果我們無法誠摯地將法教之言、之意融入自身,我們就無法消除相續流中的煩惱情緒。對於形而上言語和意義的膚淺知識,不能幫助我們阻擋遮蔽自心的煩惱情緒,例如自大、忌妒、競爭、惡意等。此類修行者不過是有名無實。既然佛法的真正目標是要鬆開我們僵化的性格,這麼做便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因此我們應該要融合見地和行止。
為了促使見地和行止的相融,對於我們的根本上師和傳承祖師生起更大的虔誠心,以及對於六道一切有情眾生培養慈悲心,都能夠有助於此。金剛乘中說到:「你將上師視為佛陀本人的時候將會來到;你對眾生同等慈悲、和你對雙親的慈悲無有差別的時候將會來到。」若有人對此真有覺受,便能無可爭議地證明,此人不僅瞥見且已了知真正見地,同時也於此真誠自然狀態有所成就。
反之,將自己的金剛上師視同凡人一般,對他人的慈愛還受限於偏狹與成見,就是我們尚未了悟真正見地的表徵。事實上,這是我們甚至未能調伏自心相續的表徵。要小心!正因如此,累積資糧和清淨障蔽的修行才會這麼重要。
經部和續部有許多經典都談到積資和淨障之法如何促使我們了悟究竟之境。佛陀在其中一部經典中說到:「唯有透過虔信,方能了悟究竟。」因此,對於根本上師、傳承祖師與神聖佛法要有信心和虔敬,對於六道一切有情眾生要有慈悲。這些並非只是方法,也是真諦。透過這個真諦,我們能夠幫助自身並利益他人。經由虔信和慈悲,我們能達到究竟了悟。無論我們稱呼此究竟了悟為何,大手印、大圓滿、了義中觀,它就是心的自然狀態,無誤且如實。
簡言之,莫將聞、思、修有所分離。要試著真誠地將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書中所言融入自心,我認為這一點至為重要。
吉祥如意。一切吉祥。願能得勝!
內文試閱
並非佛陀的法教在功德上有所不同,以致那些稱為「上上」者是佛陀法教中最好的,而「下下」者就是最糟的法教。佛陀一切的法教都是超凡的。法教有所不同,只是因為人們有所不同。適合於某種特定心智能力的法教,被稱為九乘當中的某一乘。並非佛陀給予了好的和壞的法教,而我們得找出其中好的法教;請明瞭,事情根本不是這樣的。這些法教乃為個別之人善巧地量身打造。佛陀以其全知,能夠曉得來找他的人需要什麼樣的法教才是合宜,並且也以合宜的方式給予法教。舉例來說,當你要找人搬運重物,你要給對方所能夠承受的包裝物品。如果你把小乘法教給予能夠了解無上瑜伽的人,就像把一個微小的包裹交給能用小指就拿得動的強壯大男人,這樣不夠。但若你把最高的金剛乘法教給了某個屬於聲聞乘的行者,就好比將大男人才能扛得動的沉重負擔堆在小孩的肩上,那個小孩就會摔跤,鐵定無法擔當。類似這樣,根據個人能力給予適當法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若是進一步分類,瑪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三內密)乃為法身佛的三法輪。事部、行部和瑜伽部(三外密)乃為報身佛所宣說的三法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則是化身佛所教導的三法輪。這些法教的傳續分別為諸佛密意傳、持明徵示傳,以及士夫口耳傳。然而所有這些,都是由覺者佛陀所給予的,也就是分別由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所傳授。
這些法教都是為了要恰巧合宜於我們自己的習性和個別的能力。當我們覺得所受法教適合我們並且能夠理解,我們便能在修習當中快速進展。例如一位菩薩乘的行者領受大乘的法教,便能藉由這些法教而快速進展。
當人們剛開始接觸藏傳佛教,他們或許會認為:「這個宗教好奇怪啊!藏傳佛教充滿了一堆不同的本尊和儀式,有夠古怪!」在其他佛教傳統中長大的人們,其成長方式可能稍有限制。這些人由於並未以較寬廣的角度來完整受教,便相信自己所知的佛法才是佛法,其他地方的都不是。這種態度好似只有一支手臂的人,或只有一腿或一頭,或只有人類身體的內臟,而其他部分都有缺失:他並非完整的人身。會有這種狹隘的觀點,就是因為未曾完整受教。若是偉大的學者或對佛教整體非常熟知的人,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他將能看到法教的各適其所,而不會落入有限的思考:「大乘或金剛乘有什麼用!聲聞乘就足夠了。為什麼大家不修持聲聞乘就好,其他的法教根本無關緊要。」另外有人可能會想:「大乘法教才是真正的法教,其他的都不算數。」還有的人會說:「金剛乘才是正確的法教,那些像大乘或小乘等較低層次的法教,有什麼用呢?」所有這些態度都是毫無道理的。我們必須具有能夠發揮功能的完整人身。
打個比方,若要建造一座完美的寺院,首先必須要有堅固的基底和適當的基座,以便讓寺院座落於此。這兩個要素就是小乘法教。沒有基座,便無法建造任何東西。其次,我們需要一個龐大而美好的結構;這就像大乘法教。最後,房子裡面應該不能空無一物,而應該要有佛陀身、口、意的精美代表物;這就好比金剛乘的法教。否則,就像是隨便一個世間的宮殿,一點真正的利益也沒有。類似這樣,我們應該把三大法教的層次組合並融合成修行的單一整體。我們的修行就能像一座完美的寺院,具有適當的基座、莊嚴的建築,並且內含佛陀身、口、意的代表物。這就是將小乘、大乘、金剛乘三層次法教融合為一的方法。
這種融合為一的方法,最重要的層面就在於正確的觀點。我們的工作是要找出到底哪種取向或看法,才能真正終結我們的無明和迷妄。哪個看法為真?哪個看法為假?端賴我們自己通徹確立。這並非意謂著我們必須像個偉大的班智達那般,研讀所有無量無數的細節,因為我們的壽命並不足以讓我們這麼做。我們即使年歲終盡都不夠用。相反的,(我們應要)專修於竅訣傳承,例如這句涵攝最為精闢要點的話:「要確立自心本性,而非確立一切法教的特性。」
※
阿底峽尊者還有另外的開示,稱為「四依」(Four Aims,四目標)。首先是要「將佛法作為自心的目標(心依於法)」,意思是你的最終目標應該要設為真實且有意義的成就,而非世俗的成就。當我們將目標指向佛法,便能得到解脫和證悟;但若我們將目標指向世俗的成就,便絕無可能達到解脫或證悟。
阿底峽尊者接著說:「將簡樸的生活作為佛法修持的目標(法依於貧)」,而非以大量的財富為目標。如果我們身為簡樸的修行者,會比較容易求道聞法;若我們在開始修行之前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便會認為必須要維持某種生活水準。要增加財富、守護財產、確定財富不會耗盡,這需要極為驚人的努力,還涉及許多的擔憂和投入。因此,最好能「將簡樸的生活作為修持的目標」。
目標之三為「將簡樸的生活作為一生的目標(貧依於死)」,而不是只有短暫的期間。不要以為「好吧,我就身為簡樸行者這樣修持佛法一陣子,然後我將會來個突破,變成富有的重要人物」。切莫如此認為,而是要一輩子都保持簡樸行者的身份,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最後,阿底峽尊者說:「將孤獨作為死亡的目標(死依於溝壑)」,意思是決心在閉關隱居處或毫無人煙處,孤獨無友地離開世間,不要有任何的侍者或同伴。這就是「四目標」。
阿底峽尊者也要我們「保持居於低位」,也就是維持低調,不要為了達到高位或身居要位而奮鬥。穿著簡單樸素,不需華美衣物,有什麼就穿什麼。更甚者,他說:「且讓食物、衣著和名聲失敗。」舉例來說,當有爭論解決,表示有一方獲勝而另外一方輸了。就讓食物、衣著和名聲「吞下敗仗」。也就是說,別讓你的心老是想著食物、衣著、名聲和要位。
阿底峽尊者進一步說道:「做自己的老師。」做自己的嚮導,不要老處於必須聽從他人命令的狀況下。找個生活方式是讓你能仰賴自己的。如果你能夠這樣生活,就有機會成為清淨的修行者。
偉大的阿底峽上師便是依照這些準則而生活,並且獲得了偉大的成就。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他的教言建議加以實行。
一旦你決定要修持佛法,就要貫徹至終,否則就如巴楚仁波切所說的:「年輕的時候,我們受他人控制而無法修行。」通常,人們在大約十七、十八歲之前,都必須聽從父母的管教,或者必須待在學校或家裡,沒辦法一走了之而修行。巴楚仁波切接下來又說:「長大成人以後,我們追求各種令人心悅的事物而無法修持。到了年老之時,我們失去了體力而無法修持。哀嘆啊,哀嘆啊!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修行,就應該立定要如何落實的方式。最好是能成為完美、清淨、全心全意的修行人。若非如此,至少也要盡量身體力行於上述提及種種的一半,或最最起碼將其中一個建言牢記在心並真正落實。 經部的戒律和修學,包括小乘和大乘,有如陶土瓶壺落於地面,一旦毀損就難以修復。
但若依據密咒的金剛乘,如果你誠心誠意想要修復三昧耶的毀損,就猶如修補金製花瓶的凹洞。銀製或金製花瓶上的一道刮痕或凹洞,馬上就能修補,但你有辦法把破掉的陶瓷瓶壺修復回來嗎?若不謹慎對待自己的三昧耶,會有極大的危險。不過,當你以歉意和決心誠意且真心地修復三昧耶,那麼毀損就會像是金製容器上的凹洞,可被輕易地修補。
最重要的是對上師的三昧耶,其次為對金剛手足的三昧耶。每個人,包括上師和弟子,都必須遵循三昧耶。若能正確且清淨持守,結果是極為甚深。祖師大德曾經說過:「我最大的敵人就是三昧耶的違犯;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上師。」真正的敵人就是三昧耶的毀損,如此將會破壞上師的健康與壽命。在親近或疏遠的金剛手足之間,三昧耶的破戒也會造成惡業和厄運。
毀損的三昧耶,對上師和弟子的確都有不好的影響,會造成不滿和混亂,讓人無法安住於三摩地定。換句話說,受損的三昧耶會阻礙三摩地的修習,也會造成聞、思、修的障礙。毀損的三昧耶絕對有害於健康、安樂,以及其他一切正面的特性功德。
「我最大的敵人就是三昧耶的違犯;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上師。」偉大的噶舉上師們所說的這句話,意思是他們唯一無法對付的敵人,就是那些受到毀損三昧耶所染污的人;而他們最尊貴的友伴,即為自己具德的上師。這不就是三昧耶造成的差異嗎?
簡言之,要完整持守三昧耶的最好方法,便是藉由恰當的見(見地)、修(禪修)、行(行止)。如果這樣根本不可能做到,忍辱(耐心)則是持守三昧耶的堅固基礎。有句話說:「遭人狂暴攻擊,莫以怒氣回報;遭人謾罵痛斥,莫以毀謗回報;遭人公然指責,莫以批評回報;遭人暴力威脅,莫以毆打回報。」就算有人真的打你,你也要耐心對待。若你能如此克制忍耐,將能戰勝毀壞三昧耶之敵。否則,若每一次攻擊總要以報復回應,若每一個傷人的話總要以另一個惡口之言相對,這個循環永遠不會終止。你或許會想:「我是對的!」並說些什麼來回嘴,但是對方也會想:「你是錯的!」並以更加惡毒的話來對抗,沒完沒了。
東藏有句話說:「話語是一切爭鬥的泉源」,這就是保持禁語閉關的主要原因。聲音是爭吵的煽動者。沒有人能知道你裡面在想什麼,除了諸佛菩薩之外。但是這舌頭,如此令人討厭,[仁波切笑]並不想保持安靜,所以便開始了各種爭吵。
因此重點就是要當自己的老師。當有人攻擊你時,不要用任何方式反擊。要像石頭一般保持安靜,這將讓你戰勝口角。別人說了什麼,哪會真的影響什麼?世間人們的方式都是以牙還牙,給我什麼就回你什麼;有人攻擊,你就反擊,這就是爭執的開端。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閉上你的嘴巴,緊閉得像是被捏扁的糌粑麵糰。
※
你需要一個堅固的基礎,這一點說再多次也不嫌多。除非你是像噶拉多傑那般上上根器的人,否則光是得到見地的引介卻不接續修持前行,是不夠的。不用說,並非每個人都是上上根器者:導師圓滿、徒眾圓滿、法圓滿,這樣的圓滿條件並不會總是發生。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可得老實地自我檢視一番。我們是平凡人等,要是我們不這麼認為,那可就錯了。如果打從一開始,四思量就是個激勵我們的動力,那麼修持佛法就一點兒也不難。若對此四者並未欣然接受,我們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我們的修行基礎,全仰賴將此四思量牢記於心。
在前行修持中,所有的三乘都可於一座修、一蒲團上修持。皈依就包含小乘法教的精要;發菩提心則體現大乘法教的心要;金剛薩埵觀修和念誦便有金剛乘法教的最精髓。如此,在一座修中,我們即涵蓋所有三乘且進行完整的佛法修持。
如果我們想要非常詳於細節地修持,你可在佛法大藏經中找到數十萬相關的法教。不過要在一生當中修持所有這些,是不可能的。蓮花生大士和其他上師慈悲地摘錄了這些法教的精髓,並收錄了所有印度和藏地學者與成就者的教言,而形成了前行修持。金剛乘的每個派別都包含這些前行修持。為何如此?因為這些是清淨遮蔽和累積資糧的極佳方法。若未清淨遮蔽和累積資糧,我們就無法達到證悟之境。與正行相比,前行修持被視為更加深奧。當你想要種植穀物,就需要肥沃的土壤:把種子栽植在石頭上,一百年也不會有收成。此四思量如果沒有深植於你的相續流中,如果你並未了解四思量的深意,你就不會領會真正的意義。金剛乘的最高法教,其基礎在於前行。
這四個思量並未超乎我們的理解之外。我們能夠領會,擁有這個人身是極為稀少且珍貴的。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一切無常,每過一天,我們的生命就越加減少。如果我們有某程度的知識,就會相信我們的行為有其業力的果報。最後,顯然一切的輪迴狀態,既無常又不可信賴,絕對不可帶給我們恆久的快樂。所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了解的事情,可是智識上的理解並不足夠,我們必須牢記於心、深深將這個了解攝入我們的相續中。
往昔的所有大師都是如此修持的。他們捨棄了對世間的一切關注,並且如我們看待吐在地上的一坨痰那般,相等地看待世俗目標的重要性。絕對沒有人會想把那種東西撿起來,對吧?我們應該對所有輪迴狀態都試著培養相同的捨離。噶當巴的老祖師曾說:「捨棄你的家鄉;浪跡無人之地;成為山林之子;穿著霧靄為衣;叢林、森林、洞穴、山隱野獸為伴。」以前的修行者怎麼有辦法這麼做?就只是督促他們忍受這些艱苦嗎?並不是。他們單純是把四思量牢記在心,清楚且真誠。當我們思惟這四個要點並真正牢記在心,那麼,以真誠的方式來修持佛法便根本沒有困難。
若是進一步分類,瑪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三內密)乃為法身佛的三法輪。事部、行部和瑜伽部(三外密)乃為報身佛所宣說的三法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則是化身佛所教導的三法輪。這些法教的傳續分別為諸佛密意傳、持明徵示傳,以及士夫口耳傳。然而所有這些,都是由覺者佛陀所給予的,也就是分別由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所傳授。
這些法教都是為了要恰巧合宜於我們自己的習性和個別的能力。當我們覺得所受法教適合我們並且能夠理解,我們便能在修習當中快速進展。例如一位菩薩乘的行者領受大乘的法教,便能藉由這些法教而快速進展。
當人們剛開始接觸藏傳佛教,他們或許會認為:「這個宗教好奇怪啊!藏傳佛教充滿了一堆不同的本尊和儀式,有夠古怪!」在其他佛教傳統中長大的人們,其成長方式可能稍有限制。這些人由於並未以較寬廣的角度來完整受教,便相信自己所知的佛法才是佛法,其他地方的都不是。這種態度好似只有一支手臂的人,或只有一腿或一頭,或只有人類身體的內臟,而其他部分都有缺失:他並非完整的人身。會有這種狹隘的觀點,就是因為未曾完整受教。若是偉大的學者或對佛教整體非常熟知的人,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他將能看到法教的各適其所,而不會落入有限的思考:「大乘或金剛乘有什麼用!聲聞乘就足夠了。為什麼大家不修持聲聞乘就好,其他的法教根本無關緊要。」另外有人可能會想:「大乘法教才是真正的法教,其他的都不算數。」還有的人會說:「金剛乘才是正確的法教,那些像大乘或小乘等較低層次的法教,有什麼用呢?」所有這些態度都是毫無道理的。我們必須具有能夠發揮功能的完整人身。
打個比方,若要建造一座完美的寺院,首先必須要有堅固的基底和適當的基座,以便讓寺院座落於此。這兩個要素就是小乘法教。沒有基座,便無法建造任何東西。其次,我們需要一個龐大而美好的結構;這就像大乘法教。最後,房子裡面應該不能空無一物,而應該要有佛陀身、口、意的精美代表物;這就好比金剛乘的法教。否則,就像是隨便一個世間的宮殿,一點真正的利益也沒有。類似這樣,我們應該把三大法教的層次組合並融合成修行的單一整體。我們的修行就能像一座完美的寺院,具有適當的基座、莊嚴的建築,並且內含佛陀身、口、意的代表物。這就是將小乘、大乘、金剛乘三層次法教融合為一的方法。
這種融合為一的方法,最重要的層面就在於正確的觀點。我們的工作是要找出到底哪種取向或看法,才能真正終結我們的無明和迷妄。哪個看法為真?哪個看法為假?端賴我們自己通徹確立。這並非意謂著我們必須像個偉大的班智達那般,研讀所有無量無數的細節,因為我們的壽命並不足以讓我們這麼做。我們即使年歲終盡都不夠用。相反的,(我們應要)專修於竅訣傳承,例如這句涵攝最為精闢要點的話:「要確立自心本性,而非確立一切法教的特性。」
※
阿底峽尊者還有另外的開示,稱為「四依」(Four Aims,四目標)。首先是要「將佛法作為自心的目標(心依於法)」,意思是你的最終目標應該要設為真實且有意義的成就,而非世俗的成就。當我們將目標指向佛法,便能得到解脫和證悟;但若我們將目標指向世俗的成就,便絕無可能達到解脫或證悟。
阿底峽尊者接著說:「將簡樸的生活作為佛法修持的目標(法依於貧)」,而非以大量的財富為目標。如果我們身為簡樸的修行者,會比較容易求道聞法;若我們在開始修行之前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便會認為必須要維持某種生活水準。要增加財富、守護財產、確定財富不會耗盡,這需要極為驚人的努力,還涉及許多的擔憂和投入。因此,最好能「將簡樸的生活作為修持的目標」。
目標之三為「將簡樸的生活作為一生的目標(貧依於死)」,而不是只有短暫的期間。不要以為「好吧,我就身為簡樸行者這樣修持佛法一陣子,然後我將會來個突破,變成富有的重要人物」。切莫如此認為,而是要一輩子都保持簡樸行者的身份,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最後,阿底峽尊者說:「將孤獨作為死亡的目標(死依於溝壑)」,意思是決心在閉關隱居處或毫無人煙處,孤獨無友地離開世間,不要有任何的侍者或同伴。這就是「四目標」。
阿底峽尊者也要我們「保持居於低位」,也就是維持低調,不要為了達到高位或身居要位而奮鬥。穿著簡單樸素,不需華美衣物,有什麼就穿什麼。更甚者,他說:「且讓食物、衣著和名聲失敗。」舉例來說,當有爭論解決,表示有一方獲勝而另外一方輸了。就讓食物、衣著和名聲「吞下敗仗」。也就是說,別讓你的心老是想著食物、衣著、名聲和要位。
阿底峽尊者進一步說道:「做自己的老師。」做自己的嚮導,不要老處於必須聽從他人命令的狀況下。找個生活方式是讓你能仰賴自己的。如果你能夠這樣生活,就有機會成為清淨的修行者。
偉大的阿底峽上師便是依照這些準則而生活,並且獲得了偉大的成就。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他的教言建議加以實行。
一旦你決定要修持佛法,就要貫徹至終,否則就如巴楚仁波切所說的:「年輕的時候,我們受他人控制而無法修行。」通常,人們在大約十七、十八歲之前,都必須聽從父母的管教,或者必須待在學校或家裡,沒辦法一走了之而修行。巴楚仁波切接下來又說:「長大成人以後,我們追求各種令人心悅的事物而無法修持。到了年老之時,我們失去了體力而無法修持。哀嘆啊,哀嘆啊!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修行,就應該立定要如何落實的方式。最好是能成為完美、清淨、全心全意的修行人。若非如此,至少也要盡量身體力行於上述提及種種的一半,或最最起碼將其中一個建言牢記在心並真正落實。 經部的戒律和修學,包括小乘和大乘,有如陶土瓶壺落於地面,一旦毀損就難以修復。
但若依據密咒的金剛乘,如果你誠心誠意想要修復三昧耶的毀損,就猶如修補金製花瓶的凹洞。銀製或金製花瓶上的一道刮痕或凹洞,馬上就能修補,但你有辦法把破掉的陶瓷瓶壺修復回來嗎?若不謹慎對待自己的三昧耶,會有極大的危險。不過,當你以歉意和決心誠意且真心地修復三昧耶,那麼毀損就會像是金製容器上的凹洞,可被輕易地修補。
最重要的是對上師的三昧耶,其次為對金剛手足的三昧耶。每個人,包括上師和弟子,都必須遵循三昧耶。若能正確且清淨持守,結果是極為甚深。祖師大德曾經說過:「我最大的敵人就是三昧耶的違犯;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上師。」真正的敵人就是三昧耶的毀損,如此將會破壞上師的健康與壽命。在親近或疏遠的金剛手足之間,三昧耶的破戒也會造成惡業和厄運。
毀損的三昧耶,對上師和弟子的確都有不好的影響,會造成不滿和混亂,讓人無法安住於三摩地定。換句話說,受損的三昧耶會阻礙三摩地的修習,也會造成聞、思、修的障礙。毀損的三昧耶絕對有害於健康、安樂,以及其他一切正面的特性功德。
「我最大的敵人就是三昧耶的違犯;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上師。」偉大的噶舉上師們所說的這句話,意思是他們唯一無法對付的敵人,就是那些受到毀損三昧耶所染污的人;而他們最尊貴的友伴,即為自己具德的上師。這不就是三昧耶造成的差異嗎?
簡言之,要完整持守三昧耶的最好方法,便是藉由恰當的見(見地)、修(禪修)、行(行止)。如果這樣根本不可能做到,忍辱(耐心)則是持守三昧耶的堅固基礎。有句話說:「遭人狂暴攻擊,莫以怒氣回報;遭人謾罵痛斥,莫以毀謗回報;遭人公然指責,莫以批評回報;遭人暴力威脅,莫以毆打回報。」就算有人真的打你,你也要耐心對待。若你能如此克制忍耐,將能戰勝毀壞三昧耶之敵。否則,若每一次攻擊總要以報復回應,若每一個傷人的話總要以另一個惡口之言相對,這個循環永遠不會終止。你或許會想:「我是對的!」並說些什麼來回嘴,但是對方也會想:「你是錯的!」並以更加惡毒的話來對抗,沒完沒了。
東藏有句話說:「話語是一切爭鬥的泉源」,這就是保持禁語閉關的主要原因。聲音是爭吵的煽動者。沒有人能知道你裡面在想什麼,除了諸佛菩薩之外。但是這舌頭,如此令人討厭,[仁波切笑]並不想保持安靜,所以便開始了各種爭吵。
因此重點就是要當自己的老師。當有人攻擊你時,不要用任何方式反擊。要像石頭一般保持安靜,這將讓你戰勝口角。別人說了什麼,哪會真的影響什麼?世間人們的方式都是以牙還牙,給我什麼就回你什麼;有人攻擊,你就反擊,這就是爭執的開端。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閉上你的嘴巴,緊閉得像是被捏扁的糌粑麵糰。
※
你需要一個堅固的基礎,這一點說再多次也不嫌多。除非你是像噶拉多傑那般上上根器的人,否則光是得到見地的引介卻不接續修持前行,是不夠的。不用說,並非每個人都是上上根器者:導師圓滿、徒眾圓滿、法圓滿,這樣的圓滿條件並不會總是發生。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可得老實地自我檢視一番。我們是平凡人等,要是我們不這麼認為,那可就錯了。如果打從一開始,四思量就是個激勵我們的動力,那麼修持佛法就一點兒也不難。若對此四者並未欣然接受,我們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我們的修行基礎,全仰賴將此四思量牢記於心。
在前行修持中,所有的三乘都可於一座修、一蒲團上修持。皈依就包含小乘法教的精要;發菩提心則體現大乘法教的心要;金剛薩埵觀修和念誦便有金剛乘法教的最精髓。如此,在一座修中,我們即涵蓋所有三乘且進行完整的佛法修持。
如果我們想要非常詳於細節地修持,你可在佛法大藏經中找到數十萬相關的法教。不過要在一生當中修持所有這些,是不可能的。蓮花生大士和其他上師慈悲地摘錄了這些法教的精髓,並收錄了所有印度和藏地學者與成就者的教言,而形成了前行修持。金剛乘的每個派別都包含這些前行修持。為何如此?因為這些是清淨遮蔽和累積資糧的極佳方法。若未清淨遮蔽和累積資糧,我們就無法達到證悟之境。與正行相比,前行修持被視為更加深奧。當你想要種植穀物,就需要肥沃的土壤:把種子栽植在石頭上,一百年也不會有收成。此四思量如果沒有深植於你的相續流中,如果你並未了解四思量的深意,你就不會領會真正的意義。金剛乘的最高法教,其基礎在於前行。
這四個思量並未超乎我們的理解之外。我們能夠領會,擁有這個人身是極為稀少且珍貴的。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一切無常,每過一天,我們的生命就越加減少。如果我們有某程度的知識,就會相信我們的行為有其業力的果報。最後,顯然一切的輪迴狀態,既無常又不可信賴,絕對不可帶給我們恆久的快樂。所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了解的事情,可是智識上的理解並不足夠,我們必須牢記於心、深深將這個了解攝入我們的相續中。
往昔的所有大師都是如此修持的。他們捨棄了對世間的一切關注,並且如我們看待吐在地上的一坨痰那般,相等地看待世俗目標的重要性。絕對沒有人會想把那種東西撿起來,對吧?我們應該對所有輪迴狀態都試著培養相同的捨離。噶當巴的老祖師曾說:「捨棄你的家鄉;浪跡無人之地;成為山林之子;穿著霧靄為衣;叢林、森林、洞穴、山隱野獸為伴。」以前的修行者怎麼有辦法這麼做?就只是督促他們忍受這些艱苦嗎?並不是。他們單純是把四思量牢記在心,清楚且真誠。當我們思惟這四個要點並真正牢記在心,那麼,以真誠的方式來修持佛法便根本沒有困難。
作者資料
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
一九二○年藏曆四月初十出生於西藏東部,被第十五世嘉華噶瑪巴卡恰多傑認證為轉世祖古,也是蓮師主要弟子之一的轉世化身。仁波切的主要寺院在東藏囊千的拉恰寺,他主要實修藏傳佛教噶舉派和寧瑪派的教法。 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加德滿都建立了六座寺院和閉關中心。其中最重要的寺院在博達那斯大佛塔附近與蓮師體現大手印持明證位的阿修羅巖穴。 祖古‧烏金仁波切以深遂的禪修了悟聞名,他以簡潔清晰與幽默的風格,傳授佛陀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他的教授方法是「透過個人自身經驗來指導」,用幾句話點出心性的本質,揭示覺醒的本質具有自然簡單的特性,使弟子真正接觸到佛法智慧的核心。 仁波切於一九九六年圓寂,轉世於二○○六年三月被認證,為涅頓‧秋林仁波切之子。 有關仁波切更詳盡的生平故事,可參考《大成就之歌》《如是I&II》(橡實文化)等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