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是房子(法國千頁獎童書大獎)
-
來去昆蟲旅館住一晚
-
無佮意!(不喜歡!獅子、大象和小老鼠陪你一起長大系列2 臺文/華文雙語生活品格教育繪本,附臺語朗讀音檔)
-
無公平!(獅子、大象和小老鼠陪你一起長大系列1 臺文/華文雙語生活品格教育繪本,附臺語朗讀音檔)
-
小矮人全書Gnomes(特價收藏版)
-
認識世界的第一本書:從天空到海底,超過4000組圖像與詞彙帶孩子探索世界
-
帕可好愛看電影(隨按即聽高音質樂曲,收錄16段音樂,全球暢銷幼兒音樂啟蒙書)
-
你很重要(凱迪克獎繪者克里斯汀.羅賓遜獻給孩子的自信與勇氣之書)
-
我也想當YouTuber:影片創作、個資保護、分辨假訊息,讀故事建立數位素養,養成媒體識讀能力(《我會自己做計畫》同系列作,附贈「一起認識社群媒體」學習單)
-
校外教學到火山(國際十一項大獎肯定《校外教學到月球》、金鴨子圖畫書獎《校外教學到海底》系列作)
內容簡介
目錄
◎孩子推薦序1 小時候的音樂課/黃河之(作者大兒子)
◎孩子推薦序2 一路上有你們!/黃海之(作者二兒子)
◎孩子推薦序3 迷路也是一種收穫/黃河之(作者么女)
◎作者序 用時間釀造幸福
◎親子守則一:尊重別人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教導孩子從小就由尊重父母做起,
因為孩子如果對自己父母都不知尊重,
怎麼可能在乎他人?
◎親子守則二:面對困難想辦法解決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不逃避問題,要學習處理問題
逃避會讓人變得軟弱無能,面對問題是勇氣,
學習如何克服困難則是能力的成長。
◎親子守則三:孩子犯錯是一種重要的學習過程
人往往是在錯誤之中得到經驗,
在犯錯中學習和成長,
孩子小時候不要怕他犯錯,因為這是成長的一部分!
◎親子守則四:愉快氣氛中的學習最有效
教導孩子不只是方法和技巧,
愉快的氣氛讓孩子學習的不害怕、不拒絕、不會累,
所以學習的效果當然特別好。
◎親子守則五:學習輸、面對輸、接受輸,是為將來累積能量
在孩子小時候就要讓他知道人生有輸有贏,
要學習贏也要學習輸,
輸是培養挫折容忍力,也在學習反省和檢討,
這才是成功的本錢。
◎親子守則六:同理心比浮濫的同情心重要
教導孩子要有同情心,孩子不容易體會,
甚至會產生優越感。
不如要孩子將心比心,
這樣的同理心是實際的。
◎親子守則七:即時的教導遠勝過嘮叨的訓話
教孩子要掌握時機,
糾正孩子的行為,
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最為即時也最為深刻,
會遠勝過平日沒事就訓勉的長篇大道理。
◎親子守則八:聽孩子說比說給孩子聽重要
和孩子的距離遠近在於傾聽與否,
多聽的父母瞭解孩子,所以親子關係融洽,
多說的父母讓孩子沈默,總是不知孩子在想些甚麼。
◎親子守則九:用故事當作溝通的管道
孩子天生喜歡聽故事,
尤其是對幼小的孩子,
大人要講道理,不如講故事,
道理在故事裡,孩子自然就接受了。
◎親子守則十:老師要因材施教,其實家長也一樣
不要偷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即使是兄弟姊妹,也要瞭解他們的不同,
使用不同的策略、方法,
所以,因材施教的起點就是用心。
◎親子守則十一:知識能力的培養,往往隱含於日常生活中
生活就是教育,
興趣、邏輯、知識、能力,
許多的學習都是在生活當中,
不要忽略了學校和課堂外的學習,
那可能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重要關鍵。
◎親子守則十二:讓孩子自己想辦法面對,學習處理與克服困難
用鞭子還是胡蘿蔔讓驢子前進?
鞭策的力量常常不如誘導,
找到誘因,設計情境和氣氛,讓孩子產生興趣。
因為喜愛而自發的學習,孩子會學到更多。
◎親子守則十三:父母就是節目主持人、遊戲引導者
孩子喜歡遊戲,喜歡遊戲的快樂,
父母親扮演節目主持人,自己設計內容,
就可以引導著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既快樂有趣又有效。
◎親子守則十四:時代社會不斷在改變,作父母要不斷的調整
時代和社會快速的在改變,
我們作父母的如果不知道要調整,
很容易造成親子隔閡,
甚至用著已經落伍的舊經驗來教導孩子,
只會顯現自己的霸道和愚昧。
◎親子守則十五:正確金錢價值觀決定人的貧富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
因此教孩子認識金錢,
賺錢、存錢、花錢,正確的使用金錢,
最重要的是價值觀,
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親子守則十六:理家不是靠嘴巴而是要動手
光用嘴吧的教育是不實際的,
最好的身教是父母親動手做,帶著孩子做,
教與學都自然的在親子合作之中發生。
◎親子守則十七:別讓電腦成了孩子學習成長的殺手
電腦是功能強大又便捷的工具,
我們使用它來工作、生活和娛樂,
但是不該讓它佔據我們的生活,
佔領我們的家庭,搶走了我們的孩子。
◎親子守則十八:透過遊戲讓學習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學習本來就是在生活當中無時無刻的進行著,
但是成天的教與學讓人疲勞,讓孩子厭倦反感,
因此透過遊戲的趣味來吸引孩子,
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係,一舉二得。
◎親子守則十九:生活中處理問題,就是在教孩子態度和方法
我們作父母親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直接又清楚地感受,
也同時在身旁觀摩學習著,
這是家庭氣氛裡最為無形卻又影響深遠的一部份。
◎親子守則二十:讓孩子學習冷靜,也學習為自己說理辯護
孩子之間爭執是成長中的一部份,
作父母的不要光忙著責備小孩,
在事件當中要讓孩子恢復冷靜,
讓他們學著說明理由和為自己辯護。
◎親子守則二十一:大方與人應對是生活與工作的基本能力
在社會上,大方有禮的態度到處受歡迎,
與人應對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
學習人與人的互動是孩子重要的功課。
◎親子守則二十二:不能自立更生就別談人生理想
能夠照顧自己是做人最基本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連自立更生的本領都沒有
那就別妄想要追求甚麼大志向和理想了
◎親子守則二十三:有捨有得,父母有時也必須放棄甚麼
我們都清楚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必須選擇和放棄,
父母要教孩子捨得,
自己必須放棄些甚麼,
不然大人做不到的事怎麼要求小孩?
◎親子守則二十四:框架中成長的孩子不會有大成就
孩子雖然是我們生的,但是跟我們並不一樣,
要孩子比我們更棒,
就不要替孩子設下框架,
那只會限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親子守則二十五:風平浪靜的港口造就不了成功的水手
在家日日好,出外步步難,
正因為如此,
孩子在外的學習會更實際有效,
作父母的不要不放手,
不要因為過度保護反而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親子守則二十六:讓孩子用腳、用眼睛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
旅行讓人增廣見聞,它和讀書一樣重要,
帶著孩子用腳、用眼睛學習,
用心認識自己生長和生活的地方,
這是最實際的。
◎親子守則二十七:孩子遲早會長大離開家
小孩不會永遠是小孩,
作父母的要清楚孩子會長大,而且一定要長大,
他們學習就是為了長大,
他們遲早會離開家。
◎親子守則二十八:小孩子也有感受、思想和哲學的思考
作父母的不要以為孩子小,甚麼都不懂,
有時孩子的邏輯和思考,
遠超過大人的想像。
因為尊重,會激發出孩子更強大的成長力量。
◎親子守則二十九:養育孩子不是自己家裡關起門來的事
教養小孩真的不是關起門來的事,
要相互協助,要互相觀摩,
有好朋友相互幫忙,
會讓孩子有更多更廣更好的學習。
◎親子守則三十:大部分的知識和能力都不是從課本裡學得
學校課程只是學習的一部份,
作父母的應該清楚,
真正有用的知識和能力往往不是在課堂上學得,
要支持和鼓勵孩子參與活動,
因為那學的更多。
序跋
用時間釀造幸福
◎文/黃登漢
當我們選擇了婚姻,當我們選擇了生兒育女,我們應該清楚「愛情」只是起點,「幸福」才是目標。我們學習著,努力著,要讓這個家幸福美滿,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到各地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演講,我看到臺下,有人凝神聽講,有人專注筆記,每一個聽眾都用心的想要知道更多養育子女的觀念和方法,想要營造他們人生的幸福家庭。
沒錯,因為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但是不要忘記,作父母的我們卻是孩子未來的關鍵。
孩子的態度是他們將來切入社會的角度,孩子的氣度是他們未來人生的高度。但是這一切,包含孩子的習慣,孩子的價值觀,都是在家庭之中養成建立,其實這也就是我們為人父母教養的產值。
而我們總是說要如何教養子女,其實倒不如直接的說,是自己應該如何為人父母,不是要求孩子成長,而是要求自己學習。要知道,做父母的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時間」,最充分的愛是「陪伴」。教養子女不是工作,是和孩子相處,是工作之餘的一種休息,一種充電,是愛,是親情的互相滋潤。
我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孩子的個性不同,老大和老三又相差了十一歲,也就是說落差很大,而且教養時間又拉的很長,看起來很辛苦,但事實上不累,因為所有的方法都在生活裡。親子教養重點在相處,因為跟孩子接近,接近才能夠瞭解,瞭解就容易溝通。因為願意花時間,有時間就不會心急,心不急就不會生氣,就沒有衝突。
在孩子小時候,為他們付出的時間越多,將來親子之間的距離越近,相反的,現在你忙的沒空跟他們講話,將來他們也會用同樣的理由,沒空理你。真的,幸福並不遠,只是我們要懂得靠近。
在孩子小時候,陪孩子玩,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學習,是我們家庭生活的主要成分。不管是平日在家,還是假日出門,一家人開心的在一起,生活事件一一的發生,一一的面對、處理,最後都積存成美好的記憶。現在孩子長大了,有了這些共同的資產,家人有許多的交集,有許多說不完的話題,就自然釀造出了「幸福」。
二0一0年十一月出版了《管教,要掌握鬆緊》,得到許多讀者的肯定,這次又出書了,想改變一種方式,讓大家讀起來沒有壓力,所以用說故事的型態,採取事件的敘述,柔軟的呈現家人生活中的互動,有的事件是啟發,有的事件是衝突,有的事件是引導,但是養兒育女的關鍵點就在這些相處之中,而父母的想法和做法決定了孩子學習的內容和樣貌。
因為是描述事件,寫的很口語化,但是也因為這樣反而更真實,希望這樣淺顯的表達,大家能夠接受和喜歡。
內文試閱
親子守則1:尊重別人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引言:教導孩子從小就由尊重父母做起,因為孩子如果對自己父母都不知尊重,怎麼可能在乎他人?
孩子們放學回家看到桌上有一袋山竹,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因為山竹被稱為是果后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旦嚐過那滋味的人,都很難忘懷,當時,山竹這種進口水果在臺灣曾經掀起一陣旋風,不只是我自己愛吃,孩子們也都很喜歡。但是山竹這種水果的外殼很硬,以小朋友的力量,徒手根本沒辦法打開來吃,於是,他們兄弟倆便很聰明地去向媽媽求援。
大兒子不失他大哥的風範,遇到問題當然一馬當先去挑戰:「媽媽,我們想吃桌上的山竹,幫我們剝一下。」
媽媽這時候正在廚房裡忙著準備晚餐,連身子都沒有轉過來看一眼,只是簡單的回覆一句:「嗯,等爸爸回來好不好?」
孩子們當然也懂得察言觀色,知道這時候媽媽正忙,要多下點功夫才能引起注意,於是小兒子善加利用他年紀較小的優勢,開口就是撒嬌:「媽媽,可是我好想吃山竹喔,先幫我剝好不好?」
媽媽知道這兩個小鬼不是省油的燈,現在不先處理,到時候他們一直來打擾,反而會弄得心浮氣躁,連煮晚餐的時間都可能耽誤,於是,擦了擦手,走出廚房。孩子們看到媽媽要來幫忙,高興的不得了,忍不住頻頻舔嘴唇,可是,媽媽只是坐在廚房的門口,用很認真的眼神望著兩個孩子。
「你們知道爸爸最喜歡吃什麼水果嗎?」媽媽很有技巧地提問。
「知道,山竹。」兩個孩子異口同聲地回答。小兒子特別機靈,猜得到媽媽話中有拒絕的意思,於是他立刻補上一句:「可是我們也喜歡吃山竹。」
「沒錯,我們家的人都喜歡吃山竹,但那不代表想吃多少都可以。」
「袋子裡有那麼多,我們會留給爸爸。」大兒子用正直的口氣說著,想要表示出他已經懂事,也懂得公平分配的道理。
「你們想想看,除非哥哥去補習,或者是爸爸有飯局,我們是不是每天都一起吃晚餐?如果哥哥搭公車晚了,又或是爸爸遇上塞車比較慢回家,我們是不是都會稍微等一下,一家人到齊了才開動?你們有沒有想過是為什麼?」
「是要有禮貌。」大兒子的想法還是很單純直接。
古靈精怪的小兒子說的很抽象卻很實際:「是因為大家一起吃比較開心。」
「嗯,你們說的都對,所以啦,如果今天爸爸回家,看到山竹已經被吃掉不少,一定覺得你們有點沒禮貌,竟然自己先吃了不等他。然後,爸爸一個人在那邊自己剝山竹,孤伶伶的吃,不是太可憐了嗎?你們還是等他回來再說吧。」
兩個小鬼頭聽到最後,發現媽媽的答案跟原本沒兩樣,不禁失望的離開。可是小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分散,兩兄弟在客廳玩起撲克牌,很快嘻嘻哈哈地笑得開懷,彷彿剛剛碰的軟釘子已經被拋到九霄雲外。
不久之後,車庫電動門的聲音響起。「爸爸回來了!」小兒子驚呼一聲。這時候也差不多要開飯了,孩子們當然沒閒著,按照慣例幫忙端菜盛飯,準備碗筷,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飯,聊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氣氛十分愉快。只是大兒子很認真的把吃山竹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剛剛吃完晚餐,就忍不住開口問:「爸爸,我們等一下可以吃山竹嗎?」
「當然可以,但是你們要趕緊幫媽媽把桌子收拾乾淨才行。」
終於,在飯後的客廳,雖然剝山竹的雙手被染得紫紫的,每個人卻都眉開眼笑,一邊閒談,一邊滿足地吃著水果,不過就是一袋山竹,卻給整個家裡帶來滿滿的歡樂。就寢之前,老婆才告訴我在晚餐前發生的故事,我不僅贊同她善用機會教育的睿智,一方面也認同她傳達給孩子的觀念,更欽佩她在忙碌家務之時,仍然能跳脫出情緒和時間壓力,專注在孩子的教育上。
時至今日,孩子都已經長大,回家時仍有著這樣良好的規矩,不管要吃什麼東西,都會打聲招呼,問問這是誰買的?可不可以吃?即便是年紀比兩個兒子小許多的女兒,也在兩個哥哥的影響之下,自然而然養成這樣的習慣。
【校長爸爸的叮嚀】
很多現代父母都認為自己經濟上沒有問題,孩子想吃點東西,花不了多少錢,所以無傷大雅,小孩想吃什麼,就讓他自己去拿、自己去找,甚至給他錢讓他自己去買。何必限制孩子呢?這是疼孩子也是愛孩子啊!
可是,從安全的角度上來看,有時候難免東西放太久而過期,或者是保存方式不佳造成食物腐敗,如果讓孩子不小心誤食,吃壞肚子還算小事,若演變成為食物中毒,那可就麻煩了。
另外,從健康方面而言,無論大人小孩,我們都得注重飲食均衡。即便是大人,都很難抗拒食物的誘惑,容易只挑自己喜歡吃的,而且一旦吃到,就拼了命的吃,更何況是身心都還在發展階段的孩子,如果太早就讓他自己決定自己做主,發生偏食或者是吃得過量的狀況,那其實一點也不好。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從簡單的日常生活中,懂得去尊重他人。在學齡前的兒童,多數時間接觸到的就是父母親,因此從小培養尊重他人的態度,應該是父母親對孩子的基本要求之一。父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總是沒有極限,可是愛並不是完全的保護和給予。人活在世界上,與社會的互動是必然的過程,如果在家裡連父母都不尊重,怎麼可能尊重他人?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孩子,在社會化的經歷中,當然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孩子嚷嚷著要吃水果,看起來只是一件小事,可是父母把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做機會教育,才能對孩子的價值觀與待人接物的方式產生潛移默化。
尤其現在生育率低,孩子生得少,不僅僅是父母親寵愛,連爺爺、奶奶都可能成為溺愛的幫兇。常常聽說有小孩子上了幼稚園或是小學,無法與他人相處,難以適應團體生活,其實泰半的原因在於父母親太寵孩子,在家裡當慣了王子、公主,對人總是頤指氣使,不懂得尊重他人,在充滿自我中心的情況之下,當然會對學校的團體生活適應不良。
學會了尊重,瞭解到並不是一切都要圍繞著自己為中心打轉,讓孩子替別人留一點空間,多一些設想,從尊重衍生到理解分享的愉悅,能夠為人著想,有一顆體貼的心,這才是將來在社會上工作、交友、生存的重要秘訣。
親子守則11:知識能力的培養,往往隱含於日常生活中
引言:生活就是教育,興趣、邏輯、知識、能力,許多的學習都是在生活當中,不要忽略了學校和課堂外的學習,那可能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重要關鍵。
因為結婚之後住得離老婆的娘家很近,所以孩子小時候在唸書之前,都是由我岳父岳母照顧,我們兩夫妻每天下班之後,都會去看看孩子,順便在那兒吃晚餐。即使孩子唸了國中,在假日,我們仍然會過去吃頓飯聊聊天,因此,孩子跟外公外婆都非常親密。
外,偶爾就是出門跟朋友打打麻將,當然,幫忙帶孫子是很辛苦的,大部分時間都得耗在孫子身上,不過,逗弄孫子之餘,有時也閒得無聊,這時他就會拿出一副撲克牌,開始玩起單人的排金字塔遊戲,這遊戲的規則非常簡單,相信許多人都玩過,只要兩張牌的總合是十三就可以解開,老K則是可以直接拿走,不過規則雖然簡單,要解開金字塔還是需要一些策略跟運氣的。
孩子每天都看到外公這樣玩撲克牌,慢慢地在心中形成對這個遊戲的概念。
有一個假日的下午,小姨子、小舅子都回來,大家在丈人家裡聚會好不熱鬧,兒子抓著一副撲克牌,有模有樣地在一旁堆起金字塔來,我偷偷觀察著他到底要玩什麼,卻被嚇了一大跳。他堆的金字塔層數雖然不對,解金字塔的過程也不合規則,可是在將牌配對的過程,卻都遵循著相加要等於十三的邏輯,這真的讓我十分驚訝,孩子才三歲多,即使口頭數數不是問題,對數字的抽象概念完全不懂,怎麼能夠就這樣學會加法呢?
「爸爸問你喔,你怎麼知道撲克牌怎樣配對可以拿走啊?」
「爺爺每次要拿走都是這樣配,我跟他一樣啊。」兒子從小就把岳父、岳母稱做爺爺、奶奶,所以我們聽起來也很習以為常。
「那你知道那兩張兩張撲克牌,加起來是多少嗎?」
「不知道,可是我會配喔。」
聽到他這樣的回答,我決定開始試試看兒子說的是真是假,把整副撲克牌攤開讓他配對,果然都能夠正確挑中,這是很不錯的數學觀念,一般小孩在配對的時候,通常只會配對數字相同的牌,因為還沒有任何觀念,只能從外觀上去認識撲克牌,所以大概都只會玩抽鬼牌之類的遊戲,要建立不同牌面的關聯邏輯,真的確很不容易。
說回來,一個小朋友,哪有辦法這麼快就學會新的撲克牌遊戲的邏輯呢?這一天的教學,當然是沒有什麼進展。
不過從這一天之後,祖孫三人又多了一項可以一起從事的活動,只要岳父或者是岳母有空,就會陪著兒子玩撲克牌,偶爾甚至是三個人一起玩樂競賽,看到小孫子的進步,兩老越是樂不可支,兒子學到的東西當然就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複雜。從簡單的排七接龍到撿紅點,甚至是十點半、二十一點,每隔一陣子他就會很高興地找我陪他玩他學會的新遊戲。
在一個照例的晚餐後,兒子又拉著我要玩牌,岳父、岳母聽見了,嘴角掩蓋不住的笑意,讓我十分好奇。
「你現在這麼厲害,那我們要玩什麼呢?
二十一點?」二十一點算是兒子會的遊戲中,數學加法最難的,他卻特別喜歡,只因為看起來很像在玩電影裡才會有的賭博遊戲。
「不是。」他搖搖頭。「我們來玩撿紅點。」他一說完,就自顧自地發牌。
對於他的回答我有點出乎意料,小孩子不是喜歡玩新遊戲嗎?撿紅點相加為十的配對方式,對他來說也不新鮮了,或許他只是想換換口味吧,我這樣猜測。玩完之後,按照慣例是我幫他算分數,想不到,他竟然自己拿著牌開始算分數了,雖然他算得很慢,進位的時候還經常倒退,四十八加六會變成三十四,還要想一想才重新計算,不過他有了超過二十的數字概念,還能一路加上去,真的又是一大進步,原來岳父、岳母嘴角的微笑是因為這樣啊。
「爸爸,我輸了,唉唷,還是玩二十一點才會贏。」
他花了好一段時間終於計分完畢,對於勝負多少還是挺計較的。
「沒關係,你會自己算分已經很厲害了,可是我可以教你一個更快的算分方式。」
「真的嗎!要怎麼算?」兒子眼睛為之一亮,又興奮了起來。
「剛剛撿紅點配成一對的不是剛好都是十分嗎?你要算分數的時候,也按照這個方式配對,那每一對都是十分,加起來就更快了,只要花時間在算那些湊不成對的就好。」
「哇!真的喔!那爸爸我們再來一盤!」
從此之後,兒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少不了撲克牌。
到後來的步步高升、十三張,甚至是後期的拱豬、橋牌,他不停的練習舊遊戲,也持續向我學習新遊戲,我只能慶幸自己還算可以,會玩的撲克牌遊戲不少,能教給兒子各式各樣的規則。
【校長爸爸的叮嚀】
有些家長求好心切,希望孩子小時候就能在數學上領先他人,於是買了很多數學練習本,有的甚至把年幼的孩子送去珠算班、心算班上課,可是年紀還小的孩子,對於正式的課程,其實尚未成熟到能好好地靜下心來學習,大多數都會排斥這樣的才藝。
一般人的觀念,總覺得撲克牌只是遊戲甚至是賭博的工具,但是在各種牌類遊戲之中,其實包含了許多數學與邏輯的概念。「抽鬼牌」學習基本的配對邏輯,「接龍」跟「心臟病」有著基本數列學習,「撿紅點」著重十進位的練習,「九九」針對百位數以內的加減法,「十點半」更是包含了小數的概念,「步步高昇」用機率的稀有性決定了牌組的大小,「十三張」刺激大腦思考各種組合的可能性。到了「拱豬」與「橋牌」,還要推測對手及隊友手上的牌組,隨著出牌的結果不停修正預測,所有的遊戲都要用腦筋思考。
知識能力的培養,往往隱含於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中,才藝班或許有著較為專業和完整的訓練,富有娛樂性的學習卻是更好的入門途徑,從「爺爺的撲克牌」開始,兒子建立了基礎的數學概念,並且從撲克牌遊戲中,一路進步成長。數學不外乎邏輯與記憶,兒子透過遊戲的訓練,在往後的數理科目拿到了不錯的成績,然而更讓人欣慰的是,他總能透過一些例子將數學跟撲克牌連結,增加一點學習趣味。而孩子能夠快樂地有效的學習,相信是所有做父母親最開心的事情。
親子守則15:正確金錢價值觀決定人的貧富
引言: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因此教孩子認識金錢,賺錢、存錢、花錢,正確的使用金錢,最重要的是價值觀,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大兒子上國中之後,就比較少讓我們幫他買衣服、鞋子了,隨著年紀增長,價值觀跟審美觀,也逐漸受到同儕團體的影響。不過他依舊不是一個奢侈的孩子,很少跟我們要求什麼,直到有一天,他舊的運動鞋已經快要開口笑,買新鞋這件事引發了一連串的討論。
「爸,我想買一雙新的籃球鞋。」大兒子在晚餐的時候提出要求,隨後說出了一款知名球星的鞋款。「這雙鞋上個月才剛出,很讚。」
我沒有太多反應,只是語氣平淡地回覆他說:「買啊。」
他聽到我的答案之後,掩飾不住嘴角的欣喜,神情都雀躍了起來,不過,他又仔細盯著我的表情好一陣子,突然覺得事情似乎與他想像的不同,於是又冷靜了下來,開口再問。
「所以,老爸,那雙鞋三千八,我可以買囉?」他試探性的問著。
「當然可以啊,我對於你要怎麼樣花自己的錢,不會有太多意見。」我靜靜地說完這句話之後,繼續面不改色地吃飯。
兒子的臉一下子垮了下來,他發現自己誤判形勢,沒想到要自掏腰包。
「老爸你不出錢嗎?」
我放下碗筷,直視著他的雙眼問:「班上同學都穿這個價錢的鞋嗎?」
「沒有。」
「那就不算是必需品囉?既然這樣,當然是要你自己出錢。」
「可是,我同學們買鞋子他們爸媽都會出錢,而且我的鞋子都快要壞了。」大兒子雙管齊下,又是舉別人的例子當靠山,又是拿要壞掉的鞋子搏取同情。
「這樣好了,不要說我太殘忍,我還是贊助你一點,兩百塊。」
我話剛說完,兒子的臉立刻漲紅了起來,用著有些激動的聲音回覆著我。
「才兩百!?那雙鞋子要三千八百塊耶!也差太多了吧!」
「我不是已經講得很明確了嗎?這種價錢的球鞋並不是必需品,平常有給你零用錢,過年的壓歲錢也都存在你自己的戶頭,我覺得你有權利選擇買你想要的東西,我也有權利選擇要不要出錢,我是你老爸,不是提款機。」
大兒子心不甘情不願地吃完晚餐,同時把我贊助的兩百塊收進了口袋。過了兩天,他帶著那雙夢寐以求的籃球鞋回家,在客廳試穿著走來走去,還一邊跟他弟弟討論,這雙球鞋有多麼的酷炫,多麼的流行,穿起來有多麼舒適,對於腳踝的保護有多麼高,雖然貴,一切卻非常有價值。
又過兩個月後,我看他在飯桌上有點悶悶不樂,於是問他到底怎麼一回事。
「我買的這雙鞋啊,上禮拜剛出紅黑色的限量版本,我同學立刻就跑去買了。」他的口氣很明顯透露出來,當初買這雙鞋,到底有多少成分是為了炫燿。
「你因為自己的鞋子不炫了,沒有同學的酷,所以心情不好嗎?」
「不是。」他搖著頭說。「我是覺得自己很笨,看到我同學又買最新款的鞋子,我才發覺到,明年又會出新的一代,一代又一代,買最新的根本沒有什麼意思。」
「咦,老爸,那如果下次我買一雙一千塊的球鞋呢?」他突然想到什麼似的對我發問。「你會贊助多少錢?」
「一樣兩百啊,我幫你買東西,你當然不用出錢,你自己要買東西,我都一視同仁贊助兩百,跟東西的定價無關。」
「那我下次去買原子筆也要申請贊助!」小兒子在一旁插嘴,大家一聽到,都笑了起來。
從此之後,贊助兩百塊就變成了我們家的一個原則和默契,三個孩子無論是買球鞋、隨身聽、手機,甚至是兩個兒子後來念大學自己買的摩托車,我從來沒有贊助超過兩百塊。孩子多少都會想買一些比較新潮,或者是比較有品牌的商品,這種購物心理還是很難抗拒,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會認份地從自己的零用錢或是壓歲錢慢慢儲蓄,直到存足夠了金額,再去選購,因為我會給的,最多就是兩百塊。
在環境的影響之下,孩子們也了解到不管是壓歲錢或者是零用錢,他們在學生階段所存下來的錢,其實都是父母給予的,當然,我給他們完全的支配權力,他們也願意跟我們討論使用的方式,尤其是各種重大支出,孩子們也會想徵求我們的意見跟想法作為參考,而不願意只是跟著同學朋友一起追逐新潮。
【校長爸爸的叮嚀】
我每次說起這個故事,朋友們總是覺得什麼東西都只贊助兩百塊,實在太過小氣,應該要照東西的訂價按比例補助,甚至是孩子平時表現好,就當做禮物送給他,聽到這樣的想法,我實在不敢茍同。平日我給孩子的零用錢,除了支應日常的開銷之外,都還會有一些額外的金額,這些錢,就是讓孩子自由支配,他可以花在跟朋友的聚餐上,或者是買一些喜歡的CD、書籍,甚至拿去吃一頓速食,偶爾為之也無妨。如果孩子是想訂閱一些好的雜誌,我總二話不說直接出錢;如果他是想要買把口琴,學學才藝,我也會立刻當作禮物送他。但是,若是想買一些非必要的東西,孩子他就該自己付出代價,即使錢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這是一種消費觀念的培養。
很多父母都有補償心態,不僅僅是補償孩子,甚至是補償自己。因為平常工作太忙沒空陪孩子,就用禮物來減少自己的罪惡感,或者是覺得以前日子過得苦,現在能滿足孩子的生活,就不該苦了孩子。但是沒有昂貴手機、沒有名牌球鞋,就算是孩子在受苦嗎?沒錯,這一代的父母,多數成長歷程都過得不輕鬆,那也不代表現在就要放縱孩子的要求,讓他享受從前父母所享受不到的。我們作父母的為甚麼在孩子價值觀尚未健立之前,就讓他恣意的享受消費奢侈品呢?
孩子必須從小培養金錢和消費觀念,有的孩子天真,以為只要沒錢,去提款機永遠都有得領;有的孩子爛漫,以為只要沒錢,跟爸媽伸手永遠都有錢拿。每個家庭都該量力而為,應對各自的家庭經濟環境,訂立適當的用錢方式和觀念,做父母親的無法永遠保護孩子,卻能夠建立影響他一輩子的正確金錢價值觀。
作者資料
黃登漢
三個孩子的爸爸 育有兩男一女。主張在家和在學校一樣,都要因材施教,因為即使是手足,個性也不會相同。 家中老大和老三相差十一歲,教養時間拉得很長,看似辛苦,事實上卻不覺得累,因為教養方法就在生活中。 對他而言,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時間」,最充分的愛,則是「陪伴」。要陪孩子玩,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學習,還要聆聽孩子,關心孩子,但必須給予他們發展自我的自由與空間。 資深教育工作者 擁有三十年的教職經驗。曾任國小老師、主任與校長,並榮獲師鐸獎等優良教師獎章。由於學識豐富且言談幽默,深受老師、家長的認同和喜愛,每年有90場以上的演講邀約,更經常受邀至電視廣播等媒體,訪談親職教育相關議題。 兒童文學&親職教育作家 透過文字將教養心得傳遞給有心父母,曾出版親職教育相關著作有《管教,要掌握鬆緊!》《校長爸爸的生活教養學》。亦著有《超級垃圾大戰》《超能力小戰警》《暑假大冒險》等多本兒童文學相關書籍。 相關著作:《管教,要掌握鬆緊【暢銷新增版】:校長爸爸的38堂民主型教養課》《管教,要掌握鬆緊:校長爸爸的35堂民主型教養課【熱銷新增版】》《校長爸爸的生活教養學【暢銷增訂版】》《管教,要掌握鬆緊!(修訂版)》《校長爸爸的生活教養學》《管教,要掌握鬆緊!》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