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校長爸爸的生活教養學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 校長爸爸的生活教養學

  • 作者:黃登漢
  • 出版社:新手父母
  • 出版日期:2012-10-26
  •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讓孩子懂得思考、提問和表達! 校長爸爸分享30則幸福教養祕訣~ 知名親子教養專家—黃登漢校長最新力作! 真正的教養就在生活中──從生活小事,明白教養大事,讓孩子在生活相處中懂得思考、提問和表達。 不要給孩子框架,不要給孩子設限,更不要逼著孩子在父母親所鋪的道路上行走,那不是教育,那不是用心,那是把孩子當作布袋戲的玩偶一般操弄著。 讓孩子自由發展接觸各種事物,他所得到的,會使父母親驚訝,原來我的孩子可以這麼棒! 【精采內容】 教導孩子不只是方法和技巧 ◎面對困難想辦法解決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同理心比浮濫的同情心重要 ◎聽孩子說比說給孩子聽重要 ◎生活中處理問題,就是在教孩子態度和方法 ◎讓孩子用腳、用眼睛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 校長爸爸與3個孩子的幸福教養祕訣 .教導孩子發揮同理心,比單純浮濫的同情心更真誠實際! .要學習贏,更要學習輸、接受輸,為下次成功累積能量! .聽孩子說比說給孩子聽更重要!即時教導勝過嘮叨訓話! .不急著責備!讓孩子學習冷靜,也學習為自己說理辯護! .教孩子大方有禮與人應對!學習人際互動是重要的功課! .大部分的知識和能力並非從課本學得,參與活動學更多! 3個孩子給校長爸爸按讚! 校長爸爸的大兒子:同學羨慕我有這樣的爸媽! 校長爸爸的二兒子:陪我度過每一段困惑的時光~ 校長爸爸的小女兒:迷路也是一種收穫! 【特別推薦】 ◎李四端(公視『爸媽冏很大』主持人) ◎吳娟瑜(國際演說家&親職教育專家) ◎吳若權(知名作家&廣播主持人) 【推薦序文摘錄】 「『陪孩子玩、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學習』,這就是黃校長身為爸爸時的生活哲學,由他信手拈來都是智慧,都是幸福。各位爸爸媽媽一定可以從中得到會心一笑的領悟並堅定信念的繼續成長。」 ──吳娟瑜/國際演說家&親職教育專家 「我以為每個人的父母都是自己的諮詢對象、自己的心靈導師,原來很多人和自己的父母聊天不超過三句話。在我成長的過程當中,我的父母不斷的培養我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從不干涉我的決定,只是從旁協助我做出正確的選擇。日子久了,我也十分樂於和他們討論事情,諮詢他們的意見,因為我知道他們的經驗能夠供我參考,或許能讓我少走些冤枉路。父母也喜歡聽聽我們家孩子的意見,因為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們總是能迅速吸取新知,並且將年輕一代的新想法分享給父母們,讓他們不至於跟不上社會快速變動的腳步。」 ─黃河之/作者長子,成大土木工程系畢業,目前在國外工作 「求學過程中,我的迷惘從未減少,一次又一次想要放棄唸書這條路。而這一路反反覆覆的過程裡,父母親對我總是支持,只要我考慮清楚,沒有什麼不能做或是不該做的。這就是我爸爸。他總是陪著我度過每一段困惑的時光,向來不吝於給我意見,即便如此,他未曾表態過任何立場,甚至是建議任何決定,因為這是我的人生,我必須做決定。」 ─黃海之/作者次子,在英國讀完碩士後,目前在金融界工作 「我很困惑,總想著為何要讀書,而將來我又要作什麼呢。爸爸告訴我不用擔心,他說在這個年齡他也不知道要做什麼,但是學習吧!不管將來要做什麼,好好的學,把握各種機會學習,不必去擔心未來。他說:『迷路也是一種收穫,因為認識了以前沒走過的路。』」 ─黃晴之/作者么女,目前就讀政大三年級

目錄

◎專家推薦序  用時間釀造幸福/吳娟瑜
◎孩子推薦序1  小時候的音樂課/黃河之(作者大兒子)
◎孩子推薦序2  一路上有你們!/黃海之(作者二兒子)
◎孩子推薦序3  迷路也是一種收穫/黃河之(作者么女)
◎作者序  用時間釀造幸福

◎親子守則一:尊重別人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教導孩子從小就由尊重父母做起,
因為孩子如果對自己父母都不知尊重,
怎麼可能在乎他人?

◎親子守則二:面對困難想辦法解決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不逃避問題,要學習處理問題
逃避會讓人變得軟弱無能,面對問題是勇氣,
學習如何克服困難則是能力的成長。

◎親子守則三:孩子犯錯是一種重要的學習過程
人往往是在錯誤之中得到經驗,
在犯錯中學習和成長,
孩子小時候不要怕他犯錯,因為這是成長的一部分!

◎親子守則四:愉快氣氛中的學習最有效
教導孩子不只是方法和技巧,
愉快的氣氛讓孩子學習的不害怕、不拒絕、不會累,
所以學習的效果當然特別好。

◎親子守則五:學習輸、面對輸、接受輸,是為將來累積能量
在孩子小時候就要讓他知道人生有輸有贏,
要學習贏也要學習輸,
輸是培養挫折容忍力,也在學習反省和檢討,
這才是成功的本錢。

◎親子守則六:同理心比浮濫的同情心重要
教導孩子要有同情心,孩子不容易體會,
甚至會產生優越感。
不如要孩子將心比心,
這樣的同理心是實際的。

◎親子守則七:即時的教導遠勝過嘮叨的訓話
教孩子要掌握時機,
糾正孩子的行為,
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最為即時也最為深刻,
會遠勝過平日沒事就訓勉的長篇大道理。

◎親子守則八:聽孩子說比說給孩子聽重要
和孩子的距離遠近在於傾聽與否,
多聽的父母瞭解孩子,所以親子關係融洽,
多說的父母讓孩子沈默,總是不知孩子在想些甚麼。

◎親子守則九:用故事當作溝通的管道
孩子天生喜歡聽故事,
尤其是對幼小的孩子,
大人要講道理,不如講故事,
道理在故事裡,孩子自然就接受了。

◎親子守則十:老師要因材施教,其實家長也一樣
不要偷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即使是兄弟姊妹,也要瞭解他們的不同,
使用不同的策略、方法,
所以,因材施教的起點就是用心。

◎親子守則十一:知識能力的培養,往往隱含於日常生活中
生活就是教育,
興趣、邏輯、知識、能力,
許多的學習都是在生活當中,
不要忽略了學校和課堂外的學習,
那可能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重要關鍵。

◎親子守則十二:讓孩子自己想辦法面對,學習處理與克服困難
用鞭子還是胡蘿蔔讓驢子前進?
鞭策的力量常常不如誘導,
找到誘因,設計情境和氣氛,讓孩子產生興趣。
因為喜愛而自發的學習,孩子會學到更多。

◎親子守則十三:父母就是節目主持人、遊戲引導者
孩子喜歡遊戲,喜歡遊戲的快樂,
父母親扮演節目主持人,自己設計內容,
就可以引導著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既快樂有趣又有效。

◎親子守則十四:時代社會不斷在改變,作父母要不斷的調整

時代和社會快速的在改變,
我們作父母的如果不知道要調整,
很容易造成親子隔閡,
甚至用著已經落伍的舊經驗來教導孩子,
只會顯現自己的霸道和愚昧。

◎親子守則十五:正確金錢價值觀決定人的貧富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
因此教孩子認識金錢,
賺錢、存錢、花錢,正確的使用金錢,
最重要的是價值觀,
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親子守則十六:理家不是靠嘴巴而是要動手
光用嘴吧的教育是不實際的,
最好的身教是父母親動手做,帶著孩子做,
教與學都自然的在親子合作之中發生。

◎親子守則十七:別讓電腦成了孩子學習成長的殺手
電腦是功能強大又便捷的工具,
我們使用它來工作、生活和娛樂,
但是不該讓它佔據我們的生活,
佔領我們的家庭,搶走了我們的孩子。

◎親子守則十八:透過遊戲讓學習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學習本來就是在生活當中無時無刻的進行著,
但是成天的教與學讓人疲勞,讓孩子厭倦反感,
因此透過遊戲的趣味來吸引孩子,
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係,一舉二得。

◎親子守則十九:生活中處理問題,就是在教孩子態度和方法
我們作父母親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直接又清楚地感受,
也同時在身旁觀摩學習著,
這是家庭氣氛裡最為無形卻又影響深遠的一部份。

◎親子守則二十:讓孩子學習冷靜,也學習為自己說理辯護

孩子之間爭執是成長中的一部份,
作父母的不要光忙著責備小孩,
在事件當中要讓孩子恢復冷靜,
讓他們學著說明理由和為自己辯護。

◎親子守則二十一:大方與人應對是生活與工作的基本能力
在社會上,大方有禮的態度到處受歡迎,
與人應對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
學習人與人的互動是孩子重要的功課。

◎親子守則二十二:不能自立更生就別談人生理想
能夠照顧自己是做人最基本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連自立更生的本領都沒有
那就別妄想要追求甚麼大志向和理想了

◎親子守則二十三:有捨有得,父母有時也必須放棄甚麼
我們都清楚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必須選擇和放棄,
父母要教孩子捨得,
自己必須放棄些甚麼,
不然大人做不到的事怎麼要求小孩?

◎親子守則二十四:框架中成長的孩子不會有大成就
孩子雖然是我們生的,但是跟我們並不一樣,
要孩子比我們更棒,
就不要替孩子設下框架,
那只會限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親子守則二十五:風平浪靜的港口造就不了成功的水手
在家日日好,出外步步難,
正因為如此,
孩子在外的學習會更實際有效,
作父母的不要不放手,
不要因為過度保護反而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親子守則二十六:讓孩子用腳、用眼睛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
旅行讓人增廣見聞,它和讀書一樣重要,
帶著孩子用腳、用眼睛學習,
用心認識自己生長和生活的地方,
這是最實際的。

◎親子守則二十七:孩子遲早會長大離開家
小孩不會永遠是小孩,
作父母的要清楚孩子會長大,而且一定要長大,
他們學習就是為了長大,
他們遲早會離開家。

◎親子守則二十八:小孩子也有感受、思想和哲學的思考
作父母的不要以為孩子小,甚麼都不懂,
有時孩子的邏輯和思考,
遠超過大人的想像。
因為尊重,會激發出孩子更強大的成長力量。

◎親子守則二十九:養育孩子不是自己家裡關起門來的事
教養小孩真的不是關起門來的事,
要相互協助,要互相觀摩,
有好朋友相互幫忙,
會讓孩子有更多更廣更好的學習。

◎親子守則三十:大部分的知識和能力都不是從課本裡學得
學校課程只是學習的一部份,
作父母的應該清楚,
真正有用的知識和能力往往不是在課堂上學得,
要支持和鼓勵孩子參與活動,
因為那學的更多。

序跋

用時間釀造幸福


◎文/黃登漢

  當我們選擇了婚姻,當我們選擇了生兒育女,我們應該清楚「愛情」只是起點,「幸福」才是目標。我們學習著,努力著,要讓這個家幸福美滿,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到各地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演講,我看到臺下,有人凝神聽講,有人專注筆記,每一個聽眾都用心的想要知道更多養育子女的觀念和方法,想要營造他們人生的幸福家庭。

  沒錯,因為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但是不要忘記,作父母的我們卻是孩子未來的關鍵。

  孩子的態度是他們將來切入社會的角度,孩子的氣度是他們未來人生的高度。但是這一切,包含孩子的習慣,孩子的價值觀,都是在家庭之中養成建立,其實這也就是我們為人父母教養的產值。

  而我們總是說要如何教養子女,其實倒不如直接的說,是自己應該如何為人父母,不是要求孩子成長,而是要求自己學習。要知道,做父母的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時間」,最充分的愛是「陪伴」。教養子女不是工作,是和孩子相處,是工作之餘的一種休息,一種充電,是愛,是親情的互相滋潤。

  我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孩子的個性不同,老大和老三又相差了十一歲,也就是說落差很大,而且教養時間又拉的很長,看起來很辛苦,但事實上不累,因為所有的方法都在生活裡。親子教養重點在相處,因為跟孩子接近,接近才能夠瞭解,瞭解就容易溝通。因為願意花時間,有時間就不會心急,心不急就不會生氣,就沒有衝突。

  在孩子小時候,為他們付出的時間越多,將來親子之間的距離越近,相反的,現在你忙的沒空跟他們講話,將來他們也會用同樣的理由,沒空理你。真的,幸福並不遠,只是我們要懂得靠近。

  在孩子小時候,陪孩子玩,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學習,是我們家庭生活的主要成分。不管是平日在家,還是假日出門,一家人開心的在一起,生活事件一一的發生,一一的面對、處理,最後都積存成美好的記憶。現在孩子長大了,有了這些共同的資產,家人有許多的交集,有許多說不完的話題,就自然釀造出了「幸福」。

  二0一0年十一月出版了《管教,要掌握鬆緊》,得到許多讀者的肯定,這次又出書了,想改變一種方式,讓大家讀起來沒有壓力,所以用說故事的型態,採取事件的敘述,柔軟的呈現家人生活中的互動,有的事件是啟發,有的事件是衝突,有的事件是引導,但是養兒育女的關鍵點就在這些相處之中,而父母的想法和做法決定了孩子學習的內容和樣貌。

  因為是描述事件,寫的很口語化,但是也因為這樣反而更真實,希望這樣淺顯的表達,大家能夠接受和喜歡。

內文試閱

親子守則1:尊重別人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引言:教導孩子從小就由尊重父母做起,因為孩子如果對自己父母都不知尊重,怎麼可能在乎他人?

  孩子們放學回家看到桌上有一袋山竹,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因為山竹被稱為是果后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旦嚐過那滋味的人,都很難忘懷,當時,山竹這種進口水果在臺灣曾經掀起一陣旋風,不只是我自己愛吃,孩子們也都很喜歡。但是山竹這種水果的外殼很硬,以小朋友的力量,徒手根本沒辦法打開來吃,於是,他們兄弟倆便很聰明地去向媽媽求援。

  大兒子不失他大哥的風範,遇到問題當然一馬當先去挑戰:「媽媽,我們想吃桌上的山竹,幫我們剝一下。」

  媽媽這時候正在廚房裡忙著準備晚餐,連身子都沒有轉過來看一眼,只是簡單的回覆一句:「嗯,等爸爸回來好不好?」

  孩子們當然也懂得察言觀色,知道這時候媽媽正忙,要多下點功夫才能引起注意,於是小兒子善加利用他年紀較小的優勢,開口就是撒嬌:「媽媽,可是我好想吃山竹喔,先幫我剝好不好?」

  媽媽知道這兩個小鬼不是省油的燈,現在不先處理,到時候他們一直來打擾,反而會弄得心浮氣躁,連煮晚餐的時間都可能耽誤,於是,擦了擦手,走出廚房。孩子們看到媽媽要來幫忙,高興的不得了,忍不住頻頻舔嘴唇,可是,媽媽只是坐在廚房的門口,用很認真的眼神望著兩個孩子。

  「你們知道爸爸最喜歡吃什麼水果嗎?」媽媽很有技巧地提問。

  「知道,山竹。」兩個孩子異口同聲地回答。小兒子特別機靈,猜得到媽媽話中有拒絕的意思,於是他立刻補上一句:「可是我們也喜歡吃山竹。」

  「沒錯,我們家的人都喜歡吃山竹,但那不代表想吃多少都可以。」

  「袋子裡有那麼多,我們會留給爸爸。」大兒子用正直的口氣說著,想要表示出他已經懂事,也懂得公平分配的道理。

  「你們想想看,除非哥哥去補習,或者是爸爸有飯局,我們是不是每天都一起吃晚餐?如果哥哥搭公車晚了,又或是爸爸遇上塞車比較慢回家,我們是不是都會稍微等一下,一家人到齊了才開動?你們有沒有想過是為什麼?」

  「是要有禮貌。」大兒子的想法還是很單純直接。

  古靈精怪的小兒子說的很抽象卻很實際:「是因為大家一起吃比較開心。」

  「嗯,你們說的都對,所以啦,如果今天爸爸回家,看到山竹已經被吃掉不少,一定覺得你們有點沒禮貌,竟然自己先吃了不等他。然後,爸爸一個人在那邊自己剝山竹,孤伶伶的吃,不是太可憐了嗎?你們還是等他回來再說吧。」

  兩個小鬼頭聽到最後,發現媽媽的答案跟原本沒兩樣,不禁失望的離開。可是小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分散,兩兄弟在客廳玩起撲克牌,很快嘻嘻哈哈地笑得開懷,彷彿剛剛碰的軟釘子已經被拋到九霄雲外。

  不久之後,車庫電動門的聲音響起。「爸爸回來了!」小兒子驚呼一聲。這時候也差不多要開飯了,孩子們當然沒閒著,按照慣例幫忙端菜盛飯,準備碗筷,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飯,聊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氣氛十分愉快。只是大兒子很認真的把吃山竹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剛剛吃完晚餐,就忍不住開口問:「爸爸,我們等一下可以吃山竹嗎?」

  「當然可以,但是你們要趕緊幫媽媽把桌子收拾乾淨才行。」

  終於,在飯後的客廳,雖然剝山竹的雙手被染得紫紫的,每個人卻都眉開眼笑,一邊閒談,一邊滿足地吃著水果,不過就是一袋山竹,卻給整個家裡帶來滿滿的歡樂。就寢之前,老婆才告訴我在晚餐前發生的故事,我不僅贊同她善用機會教育的睿智,一方面也認同她傳達給孩子的觀念,更欽佩她在忙碌家務之時,仍然能跳脫出情緒和時間壓力,專注在孩子的教育上。

  時至今日,孩子都已經長大,回家時仍有著這樣良好的規矩,不管要吃什麼東西,都會打聲招呼,問問這是誰買的?可不可以吃?即便是年紀比兩個兒子小許多的女兒,也在兩個哥哥的影響之下,自然而然養成這樣的習慣。

【校長爸爸的叮嚀】

  很多現代父母都認為自己經濟上沒有問題,孩子想吃點東西,花不了多少錢,所以無傷大雅,小孩想吃什麼,就讓他自己去拿、自己去找,甚至給他錢讓他自己去買。何必限制孩子呢?這是疼孩子也是愛孩子啊!

  可是,從安全的角度上來看,有時候難免東西放太久而過期,或者是保存方式不佳造成食物腐敗,如果讓孩子不小心誤食,吃壞肚子還算小事,若演變成為食物中毒,那可就麻煩了。

  另外,從健康方面而言,無論大人小孩,我們都得注重飲食均衡。即便是大人,都很難抗拒食物的誘惑,容易只挑自己喜歡吃的,而且一旦吃到,就拼了命的吃,更何況是身心都還在發展階段的孩子,如果太早就讓他自己決定自己做主,發生偏食或者是吃得過量的狀況,那其實一點也不好。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從簡單的日常生活中,懂得去尊重他人。在學齡前的兒童,多數時間接觸到的就是父母親,因此從小培養尊重他人的態度,應該是父母親對孩子的基本要求之一。父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總是沒有極限,可是愛並不是完全的保護和給予。人活在世界上,與社會的互動是必然的過程,如果在家裡連父母都不尊重,怎麼可能尊重他人?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孩子,在社會化的經歷中,當然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孩子嚷嚷著要吃水果,看起來只是一件小事,可是父母把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做機會教育,才能對孩子的價值觀與待人接物的方式產生潛移默化。

  尤其現在生育率低,孩子生得少,不僅僅是父母親寵愛,連爺爺、奶奶都可能成為溺愛的幫兇。常常聽說有小孩子上了幼稚園或是小學,無法與他人相處,難以適應團體生活,其實泰半的原因在於父母親太寵孩子,在家裡當慣了王子、公主,對人總是頤指氣使,不懂得尊重他人,在充滿自我中心的情況之下,當然會對學校的團體生活適應不良。

  學會了尊重,瞭解到並不是一切都要圍繞著自己為中心打轉,讓孩子替別人留一點空間,多一些設想,從尊重衍生到理解分享的愉悅,能夠為人著想,有一顆體貼的心,這才是將來在社會上工作、交友、生存的重要秘訣。

親子守則11:知識能力的培養,往往隱含於日常生活中


引言:生活就是教育,興趣、邏輯、知識、能力,許多的學習都是在生活當中,不要忽略了學校和課堂外的學習,那可能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重要關鍵。

  因為結婚之後住得離老婆的娘家很近,所以孩子小時候在唸書之前,都是由我岳父岳母照顧,我們兩夫妻每天下班之後,都會去看看孩子,順便在那兒吃晚餐。即使孩子唸了國中,在假日,我們仍然會過去吃頓飯聊聊天,因此,孩子跟外公外婆都非常親密。

  外,偶爾就是出門跟朋友打打麻將,當然,幫忙帶孫子是很辛苦的,大部分時間都得耗在孫子身上,不過,逗弄孫子之餘,有時也閒得無聊,這時他就會拿出一副撲克牌,開始玩起單人的排金字塔遊戲,這遊戲的規則非常簡單,相信許多人都玩過,只要兩張牌的總合是十三就可以解開,老K則是可以直接拿走,不過規則雖然簡單,要解開金字塔還是需要一些策略跟運氣的。

  孩子每天都看到外公這樣玩撲克牌,慢慢地在心中形成對這個遊戲的概念。

  有一個假日的下午,小姨子、小舅子都回來,大家在丈人家裡聚會好不熱鬧,兒子抓著一副撲克牌,有模有樣地在一旁堆起金字塔來,我偷偷觀察著他到底要玩什麼,卻被嚇了一大跳。他堆的金字塔層數雖然不對,解金字塔的過程也不合規則,可是在將牌配對的過程,卻都遵循著相加要等於十三的邏輯,這真的讓我十分驚訝,孩子才三歲多,即使口頭數數不是問題,對數字的抽象概念完全不懂,怎麼能夠就這樣學會加法呢?

  「爸爸問你喔,你怎麼知道撲克牌怎樣配對可以拿走啊?」

  「爺爺每次要拿走都是這樣配,我跟他一樣啊。」兒子從小就把岳父、岳母稱做爺爺、奶奶,所以我們聽起來也很習以為常。

  「那你知道那兩張兩張撲克牌,加起來是多少嗎?」

  「不知道,可是我會配喔。」

  聽到他這樣的回答,我決定開始試試看兒子說的是真是假,把整副撲克牌攤開讓他配對,果然都能夠正確挑中,這是很不錯的數學觀念,一般小孩在配對的時候,通常只會配對數字相同的牌,因為還沒有任何觀念,只能從外觀上去認識撲克牌,所以大概都只會玩抽鬼牌之類的遊戲,要建立不同牌面的關聯邏輯,真的確很不容易。

  說回來,一個小朋友,哪有辦法這麼快就學會新的撲克牌遊戲的邏輯呢?這一天的教學,當然是沒有什麼進展。

  不過從這一天之後,祖孫三人又多了一項可以一起從事的活動,只要岳父或者是岳母有空,就會陪著兒子玩撲克牌,偶爾甚至是三個人一起玩樂競賽,看到小孫子的進步,兩老越是樂不可支,兒子學到的東西當然就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複雜。從簡單的排七接龍到撿紅點,甚至是十點半、二十一點,每隔一陣子他就會很高興地找我陪他玩他學會的新遊戲。

  在一個照例的晚餐後,兒子又拉著我要玩牌,岳父、岳母聽見了,嘴角掩蓋不住的笑意,讓我十分好奇。

  「你現在這麼厲害,那我們要玩什麼呢?

  二十一點?」二十一點算是兒子會的遊戲中,數學加法最難的,他卻特別喜歡,只因為看起來很像在玩電影裡才會有的賭博遊戲。

  「不是。」他搖搖頭。「我們來玩撿紅點。」他一說完,就自顧自地發牌。

  對於他的回答我有點出乎意料,小孩子不是喜歡玩新遊戲嗎?撿紅點相加為十的配對方式,對他來說也不新鮮了,或許他只是想換換口味吧,我這樣猜測。玩完之後,按照慣例是我幫他算分數,想不到,他竟然自己拿著牌開始算分數了,雖然他算得很慢,進位的時候還經常倒退,四十八加六會變成三十四,還要想一想才重新計算,不過他有了超過二十的數字概念,還能一路加上去,真的又是一大進步,原來岳父、岳母嘴角的微笑是因為這樣啊。

  「爸爸,我輸了,唉唷,還是玩二十一點才會贏。」

  他花了好一段時間終於計分完畢,對於勝負多少還是挺計較的。

  「沒關係,你會自己算分已經很厲害了,可是我可以教你一個更快的算分方式。」

  「真的嗎!要怎麼算?」兒子眼睛為之一亮,又興奮了起來。

  「剛剛撿紅點配成一對的不是剛好都是十分嗎?你要算分數的時候,也按照這個方式配對,那每一對都是十分,加起來就更快了,只要花時間在算那些湊不成對的就好。」

  「哇!真的喔!那爸爸我們再來一盤!」

  從此之後,兒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少不了撲克牌。

  到後來的步步高升、十三張,甚至是後期的拱豬、橋牌,他不停的練習舊遊戲,也持續向我學習新遊戲,我只能慶幸自己還算可以,會玩的撲克牌遊戲不少,能教給兒子各式各樣的規則。

【校長爸爸的叮嚀】

  有些家長求好心切,希望孩子小時候就能在數學上領先他人,於是買了很多數學練習本,有的甚至把年幼的孩子送去珠算班、心算班上課,可是年紀還小的孩子,對於正式的課程,其實尚未成熟到能好好地靜下心來學習,大多數都會排斥這樣的才藝。

  一般人的觀念,總覺得撲克牌只是遊戲甚至是賭博的工具,但是在各種牌類遊戲之中,其實包含了許多數學與邏輯的概念。「抽鬼牌」學習基本的配對邏輯,「接龍」跟「心臟病」有著基本數列學習,「撿紅點」著重十進位的練習,「九九」針對百位數以內的加減法,「十點半」更是包含了小數的概念,「步步高昇」用機率的稀有性決定了牌組的大小,「十三張」刺激大腦思考各種組合的可能性。到了「拱豬」與「橋牌」,還要推測對手及隊友手上的牌組,隨著出牌的結果不停修正預測,所有的遊戲都要用腦筋思考。

  知識能力的培養,往往隱含於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中,才藝班或許有著較為專業和完整的訓練,富有娛樂性的學習卻是更好的入門途徑,從「爺爺的撲克牌」開始,兒子建立了基礎的數學概念,並且從撲克牌遊戲中,一路進步成長。數學不外乎邏輯與記憶,兒子透過遊戲的訓練,在往後的數理科目拿到了不錯的成績,然而更讓人欣慰的是,他總能透過一些例子將數學跟撲克牌連結,增加一點學習趣味。而孩子能夠快樂地有效的學習,相信是所有做父母親最開心的事情。

親子守則15:正確金錢價值觀決定人的貧富


引言: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因此教孩子認識金錢,賺錢、存錢、花錢,正確的使用金錢,最重要的是價值觀,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大兒子上國中之後,就比較少讓我們幫他買衣服、鞋子了,隨著年紀增長,價值觀跟審美觀,也逐漸受到同儕團體的影響。不過他依舊不是一個奢侈的孩子,很少跟我們要求什麼,直到有一天,他舊的運動鞋已經快要開口笑,買新鞋這件事引發了一連串的討論。

  「爸,我想買一雙新的籃球鞋。」大兒子在晚餐的時候提出要求,隨後說出了一款知名球星的鞋款。「這雙鞋上個月才剛出,很讚。」

  我沒有太多反應,只是語氣平淡地回覆他說:「買啊。」

  他聽到我的答案之後,掩飾不住嘴角的欣喜,神情都雀躍了起來,不過,他又仔細盯著我的表情好一陣子,突然覺得事情似乎與他想像的不同,於是又冷靜了下來,開口再問。

  「所以,老爸,那雙鞋三千八,我可以買囉?」他試探性的問著。

  「當然可以啊,我對於你要怎麼樣花自己的錢,不會有太多意見。」我靜靜地說完這句話之後,繼續面不改色地吃飯。

  兒子的臉一下子垮了下來,他發現自己誤判形勢,沒想到要自掏腰包。

  「老爸你不出錢嗎?」

  我放下碗筷,直視著他的雙眼問:「班上同學都穿這個價錢的鞋嗎?」

  「沒有。」

  「那就不算是必需品囉?既然這樣,當然是要你自己出錢。」

  「可是,我同學們買鞋子他們爸媽都會出錢,而且我的鞋子都快要壞了。」大兒子雙管齊下,又是舉別人的例子當靠山,又是拿要壞掉的鞋子搏取同情。

  「這樣好了,不要說我太殘忍,我還是贊助你一點,兩百塊。」

  我話剛說完,兒子的臉立刻漲紅了起來,用著有些激動的聲音回覆著我。

  「才兩百!?那雙鞋子要三千八百塊耶!也差太多了吧!」

  「我不是已經講得很明確了嗎?這種價錢的球鞋並不是必需品,平常有給你零用錢,過年的壓歲錢也都存在你自己的戶頭,我覺得你有權利選擇買你想要的東西,我也有權利選擇要不要出錢,我是你老爸,不是提款機。」

  大兒子心不甘情不願地吃完晚餐,同時把我贊助的兩百塊收進了口袋。過了兩天,他帶著那雙夢寐以求的籃球鞋回家,在客廳試穿著走來走去,還一邊跟他弟弟討論,這雙球鞋有多麼的酷炫,多麼的流行,穿起來有多麼舒適,對於腳踝的保護有多麼高,雖然貴,一切卻非常有價值。

  又過兩個月後,我看他在飯桌上有點悶悶不樂,於是問他到底怎麼一回事。

  「我買的這雙鞋啊,上禮拜剛出紅黑色的限量版本,我同學立刻就跑去買了。」他的口氣很明顯透露出來,當初買這雙鞋,到底有多少成分是為了炫燿。

  「你因為自己的鞋子不炫了,沒有同學的酷,所以心情不好嗎?」

  「不是。」他搖著頭說。「我是覺得自己很笨,看到我同學又買最新款的鞋子,我才發覺到,明年又會出新的一代,一代又一代,買最新的根本沒有什麼意思。」

  「咦,老爸,那如果下次我買一雙一千塊的球鞋呢?」他突然想到什麼似的對我發問。「你會贊助多少錢?」

  「一樣兩百啊,我幫你買東西,你當然不用出錢,你自己要買東西,我都一視同仁贊助兩百,跟東西的定價無關。」

  「那我下次去買原子筆也要申請贊助!」小兒子在一旁插嘴,大家一聽到,都笑了起來。

  從此之後,贊助兩百塊就變成了我們家的一個原則和默契,三個孩子無論是買球鞋、隨身聽、手機,甚至是兩個兒子後來念大學自己買的摩托車,我從來沒有贊助超過兩百塊。孩子多少都會想買一些比較新潮,或者是比較有品牌的商品,這種購物心理還是很難抗拒,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會認份地從自己的零用錢或是壓歲錢慢慢儲蓄,直到存足夠了金額,再去選購,因為我會給的,最多就是兩百塊。

  在環境的影響之下,孩子們也了解到不管是壓歲錢或者是零用錢,他們在學生階段所存下來的錢,其實都是父母給予的,當然,我給他們完全的支配權力,他們也願意跟我們討論使用的方式,尤其是各種重大支出,孩子們也會想徵求我們的意見跟想法作為參考,而不願意只是跟著同學朋友一起追逐新潮。

【校長爸爸的叮嚀】

  我每次說起這個故事,朋友們總是覺得什麼東西都只贊助兩百塊,實在太過小氣,應該要照東西的訂價按比例補助,甚至是孩子平時表現好,就當做禮物送給他,聽到這樣的想法,我實在不敢茍同。平日我給孩子的零用錢,除了支應日常的開銷之外,都還會有一些額外的金額,這些錢,就是讓孩子自由支配,他可以花在跟朋友的聚餐上,或者是買一些喜歡的CD、書籍,甚至拿去吃一頓速食,偶爾為之也無妨。如果孩子是想訂閱一些好的雜誌,我總二話不說直接出錢;如果他是想要買把口琴,學學才藝,我也會立刻當作禮物送他。但是,若是想買一些非必要的東西,孩子他就該自己付出代價,即使錢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這是一種消費觀念的培養。

  很多父母都有補償心態,不僅僅是補償孩子,甚至是補償自己。因為平常工作太忙沒空陪孩子,就用禮物來減少自己的罪惡感,或者是覺得以前日子過得苦,現在能滿足孩子的生活,就不該苦了孩子。但是沒有昂貴手機、沒有名牌球鞋,就算是孩子在受苦嗎?沒錯,這一代的父母,多數成長歷程都過得不輕鬆,那也不代表現在就要放縱孩子的要求,讓他享受從前父母所享受不到的。我們作父母的為甚麼在孩子價值觀尚未健立之前,就讓他恣意的享受消費奢侈品呢?

  孩子必須從小培養金錢和消費觀念,有的孩子天真,以為只要沒錢,去提款機永遠都有得領;有的孩子爛漫,以為只要沒錢,跟爸媽伸手永遠都有錢拿。每個家庭都該量力而為,應對各自的家庭經濟環境,訂立適當的用錢方式和觀念,做父母親的無法永遠保護孩子,卻能夠建立影響他一輩子的正確金錢價值觀。

作者資料

黃登漢

三個孩子的爸爸 育有兩男一女。主張在家和在學校一樣,都要因材施教,因為即使是手足,個性也不會相同。 家中老大和老三相差十一歲,教養時間拉得很長,看似辛苦,事實上卻不覺得累,因為教養方法就在生活中。 對他而言,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時間」,最充分的愛,則是「陪伴」。要陪孩子玩,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學習,還要聆聽孩子,關心孩子,但必須給予他們發展自我的自由與空間。 資深教育工作者 擁有三十年的教職經驗。曾任國小老師、主任與校長,並榮獲師鐸獎等優良教師獎章。由於學識豐富且言談幽默,深受老師、家長的認同和喜愛,每年有90場以上的演講邀約,更經常受邀至電視廣播等媒體,訪談親職教育相關議題。 兒童文學&親職教育作家 透過文字將教養心得傳遞給有心父母,曾出版親職教育相關著作有《管教,要掌握鬆緊!》《校長爸爸的生活教養學》。亦著有《超級垃圾大戰》《超能力小戰警》《暑假大冒險》等多本兒童文學相關書籍。 相關著作:《管教,要掌握鬆緊【暢銷新增版】:校長爸爸的38堂民主型教養課》《管教,要掌握鬆緊:校長爸爸的35堂民主型教養課【熱銷新增版】》《校長爸爸的生活教養學【暢銷增訂版】》《管教,要掌握鬆緊!(修訂版)》《校長爸爸的生活教養學》《管教,要掌握鬆緊!》

基本資料

作者:黃登漢 出版社:新手父母 書系:好家教 出版日期:2012-10-26 ISBN:9789866616785 城邦書號:SH0104 規格:平裝 / 雙色 / 26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