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投資理財
如何停止焦慮愛上投資:股票+人生設計,追求真正的幸福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 如何停止焦慮愛上投資:股票+人生設計,追求真正的幸福

  • 作者:橘玲
  •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 出版日期:2013-12-18
  •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股市充滿了小道消息、臆測、妄想、謊言。 暢銷書《洗錢》的作者橘玲,終於出手了——寫出他的投資心得,並且教讀者如何不再困惑、焦慮,看穿投資的真相,下一盤不會輸的棋! 許多人一買了股票就患得患失,在買進賣出之間猶豫,在低點恐慌、在高點亢奮。疑神疑鬼,最後任憑時間流逝。 日本超人氣的理財專家、《洗錢》的作者橘玲,也走過這樣的心路歷程。他是自學有成的投資者,也曾經買過幾十本「股票必勝法」書籍猛K,加上在經濟學、商學、投資學、心理學等多領域的閱讀淬煉,悟出了一般散戶如何在充滿風險、魔鬼盤據的投資市場中存活,而且能過得輕鬆而自由。 尤其在當今,實質負利率的時代,加上政府負債沉重,勞保勞退會不會破產也很難說。因此自己來保護自己的資產,更有其必要。金融知識,是你唯一,也是最強大的武器。 本書將提到以下觀念: ◎股票投資就是賭博 ◎不存在賽馬必勝法的理由 ◎資本主義的原理 ◎經濟學上最正確的投資法 ◎金融商品促銷的花招 ◎在人生的前半段,對你的整體資產影響最大的是「人力資本」,而在人生的後半段則是…… 作者強調: ◎股票投資是碰運氣的遊戲 ◎股票市場大致上是有效率的,但會產生些微的扭曲 ◎資本市場是自我增殖的系統,因此長期來看股票市場會擴大、股價會上漲 這本書是橘玲特別為: 1.想要進入股市的新手; 2.在股海中浮沉而時常胡思亂想的人 所寫的,一本容易上手、讓人豁然開朗的投資入門書。讓您不再患得患失,能夠一眼看穿銀行理財專員、股市名嘴、投資分析師、財經記者的伎倆,能夠安心投資,實現自己的財務獲利與自由人生。

目錄


前言 沒膽也有沒膽的投資法
第一章 為什麼投資股票可以把一百萬變成一百億?
  ◎「JCOM男」的傳奇 ◎有「股票專家」這回事嗎?
  ◎投資股票就是賭博 ◎關於複利與槓桿
  ◎將無限的財富拿到手的方法 ◎將一百萬變成一百億的遊戲
  ◎「人類滅亡之年」的妄想 ◎一天內賺進二億日圓,賠掉七億日圓
  ◎股票市場裡住著魔法師

第二章 從「堀A夢」的炒股案談起
  ◎超速是犯罪? ◎資本主義的原理
  ◎因為不存在市場機制,才發生了活力門事件
  ◎「堀A夢歷險記」是這麼開始的 ◎財富從天而降?
  ◎「堀A夢」正是資本主義本身 ◎登峰造極的虛擬公司
  ◎天真的孩子們將日本變成廢墟

第三章 當沖交易是一種生活型態
  ◎另一種自由的可能性 ◎不存在賽馬必勝法的理由
  ◎股票交易是一種心理戰 ◎有人賺就會有人賠
  ◎走勢圖能預知未來嗎? ◎尋找異常現象
  ◎股票市場的星際大戰 ◎就算是如此也要成為當沖交易人嗎?

第一章至第三章總結

第四章 股票投資是什麼樣的遊戲?
股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究竟什麼是投資? ◎股份有限公司的誕生
  ◎民主主義與資本主義 ◎併購基金的魔法
股價是如何決定的?
  ◎極致的答案 ◎債券是預估利率的遊戲
  ◎股票投資是預估未來盈餘的遊戲

第五章 以股票創造財富的方法
「如神仙般一出手便命中」的投資術
  ◎奧瑪哈的先知 ◎平成年間的點石成金老人 ◎唯實論與唯名論
  ◎找出小拳王阿丈或洛基的方法
  ◎結果,資本主義是殊途同歸
股市名嘴的致富術
  ◎將資產託付給「如神仙般一出手便命中的人」 ◎低PQ的人們
  ◎販售「安心」的一門生意 ◎全是「後勢看漲」與「保持中立」的原因
  ◎成為股市名嘴的方法

第六章 經濟學上最正確的投資法
速攻世上最簡單易懂的財務理論
  ◎青年馬可維茲 ◎頭蓋骨底下真的裝著腦子嗎?
  ◎風險有如波浪起伏 ◎發現有效的投資組合
  ◎財務理論的終點 ◎經濟學上最正確的投資法
經濟學家與華爾街的戰爭
  ◎對「效率市場假說」的反擊 ◎老頑固與故障的錄放音機
  ◎真的沒問題嗎,諾貝爾獎? ◎投資全球市場

第四章至第六章總結

第七章 金融知識貧乏的人們
  ◎《傻瓜之壁》金融版 ◎賭博的成本 ◎可疑的金融商品促銷活動
  ◎以削翻凱子為目的之金融商品 ◎保本型基金的花招
  ◎利用避險基金致富 ◎賣的是偽善,卻佯裝為關懷
  ◎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凱子

第八章 給超級門外漢的投資法
1 資產配置
  ◎擴大的市場與縮小的市場 ◎最大的資產便是自己本身
  ◎投資是大人玩的遊戲
2 國際分散投資
  ◎投資整個全球市場 ◎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投資法
  ◎確定提撥退休金的正確投資法
3 匯差風險
  ◎出口廠商為何因匯差而虧損? ◎將百分之八十五的金融資產運用於外幣
4 超外行投資法
  ◎「超外行投資法」的基本概念 ◎該把資金投注在哪裡?
5 全球市場投資組合
  ◎績效 ◎風險
6 超外行投資法vs.私人銀行

第七章至第八章總結

參考書目
後記 接到融資追繳令的那一天

序跋

前言 沒膽也有沒膽的投資法

  我對股票產生興趣差不多是在將近二十年前,剛好是發生神戶大地震,以及奧姆真理教沙林毒氣事件使得日本舉國陷入混亂的一九九五年。那年秋天Windows95問世,正式揭開網路時代的序幕。讀了比爾.蓋茲所著的《擁抱未來》(The Road Ahead)這本書而深受其精神感召的我,萌生一個想法,就是投資這位革命家所經營的企業。於是,我隨即前往當時上班地點附近的日本最大證券公司的分行,要買生平的第一張股票。

  與我接洽的是感覺有點憤世嫉俗的老行員,臉上裝著慇勤的笑容說道「微軟?我倒是沒聽過這家公司」、「如果要玩股票的話,稍微吸收一下知識會比較好吧」,並將擺在櫃檯旁的小冊子遞給我。因為我是個完全沒碰過股票的新手,以為只要到了證券公司,什麼樣的股票都買得到。不過令人有點納悶的是,老行員竟不知道微軟這家公司。

  當時我拿到的是「股票ABC」這樣的小冊子,封面是一休小和尚正襟危坐地閱讀日經新聞與上市個股財報總覽的可愛插畫。大致上瀏覽了一下,覺得「就這樣?投資股票不難嘛!」、「只要逢低買進,逢高賣出就可以了!」

  之後我到書店,選購了不少股票投資的入門書。利用上班通勤的時間,三天就全部讀完了,不過我仍是一頭霧水。結果,又到書店買了其他的入門書籍。就這樣讀了數十本後(不追根究柢絕不罷休的個性),我終於發現了一件事。我所發現的不是「股票必勝法」,而是為何我一頭霧水的原因。

  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資本主義或市場基本教義下「沒有投資股票?那你很難生存下去喔」的想法十分盛行。「點一下便賺了二十億日圓的二十七歲無業投資人」、「掌管市值逾一兆日圓的企業集團,卻在三十三歲的年紀身陷囹圄的年輕企業家」等,都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即使認為「股票感覺上風險很大」而敬而遠之,或是覺得「這些人到底都在搞些什麼名堂」而疑神疑鬼,許多人還是抱著研究一下的心態到書店看看。就像十幾年前的我一樣。

  不過,就算讀了股票的入門書,也不懂股票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原因在於,股票故意設計得就是要讓人一頭霧水。

  簡單來說,股票的世界裏有三個完全容不下彼此的派別,他們各說各話,亮出複雜的數學式,或秀出難懂的圖表,或念著像經文般的專業術語,玩弄著「股」和「蠱」傻傻分不清楚的股市新手。不知不覺中,不明究裏的人因為無知而成了愚昧的輸家。

  股票分析師或基金經理人等金融界的「菁英」又攪和進來,使情況變得更加混亂。他們卯足了勁讓投資人到處疲於奔命地買賣股票或基金,並自信滿滿地宣揚著有如神授天機般的股市預測。在這個充滿妖魔鬼怪的世界裏,手上如果沒有地圖,絕對無法抵達目的地。

  在日本,許多人常說「政府將因為債台高築而破產、即使繳了年金退休後也拿不回來、大多數人將來都會變成低收入戶」,以此來威脅利誘膽小的人。

  股市名嘴、經濟學家、理財顧問、財經記者等「金融專家」異口同聲地這麼說:

  「把錢存在郵局或銀行,會因為『政府破產』或『惡性通膨』而血本無歸。從現在開始,必須主動承擔風險來保護自己的財產。」

  他們並不是胡說八道。抱持危機感是非常重要的事,但無謂地懼怕或受到煽動,尚未做好最起碼的準備便出海朝向新大陸前進,並很快地觸礁玩完的人,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

  股票市場是孳生人類欲望的巨大迷宮,沒有人能預料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要是「金融專家」無法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就只有靠自己走出一條路。

  膽小鬼也有膽小鬼的投資法。如果讀了這本書之後,覺得「原來如此,股票投資其實並不可怕」的人能因此而多了起來,的確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

內文試閱

第1章 為什麼投資股票可以把一百萬變成一百億?



「JCOM男」的傳奇

  二○○五年十二月,人才派遣公司JCOM於東京證券交易所新興股票市場(market of the high-growth and emerging stocks, Mothers)公開上櫃。十二月八日,瑞穗證券公司將JCOM的股票「以一股六十一萬日圓賣出」的指令,不小心誤植為「每股一日圓賣出六十一萬股」。這樁烏龍交易讓該證券公司蒙受四百億日圓的虧損;另一方面,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並將二十多億日圓利潤納入口袋的二十七歲無業男子,則成為熱門話題。之後被稱為「JCOM男」的這名男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是把學生時代打工存的一百六十多萬日圓當作本錢,從五年前開始進行股票投資,目前的資產大約有一百億日圓」。雖然無從得知他所說的「資產」指的是投資總額還是淨利,但若一百萬果真變成一百億,代表著短短的五年內財富增加了一萬倍。

  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這是多麼驚人的事。至於到底有多驚人?若每年資產不增加個十倍,一百萬就沒辦法在第五年變成一百億。換算成年利率,便是每年百分之九百(哇!)的資產運用績效。在日本,銀行活存的年利率只有百分之○.○○一而已。

  聽到這樣的消息,不管是誰應該都想知道: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像他一樣?」

  但不可思議的是,被譽為「金融專家」的那些人,對於這個普羅大眾的單純疑問完全沒有回應。平常總是高高在上、滔滔不絕的他們,突然都低頭不吭聲了。為什麼呢?

  理由是,那些「金融專家」恨不得「JCOM男」從地球上消失。因為,該怎麼做才能在五年內將資產增加至一萬倍,誰也無法回答。光是被住在隔壁的小學生問道「明明是專家,為什麼沒辦法做到像無業的大哥哥那樣呢」,臉就不知道該往哪裏擺。

  不過,故事還沒有告一段落。

  根據雜誌的報導,雖然JCOM男從大學時代開始對股票產生興趣,卻對於本益比(PER)與股價淨值比(PBR)等股票投資所需的財務知識漠不關心。不光是如此,對於經手買賣過的股票,也不清楚那些企業到底是哪一行、或是在做什麼的。因為,在觀察股價動向的同時頻繁下單買賣的當日沖銷交易(day trading)或短線交易,幾乎用不到半點財務知識。

  這的確是相當吸引人的一個傳奇。

有「股票專家」這回事嗎?

  比方說所謂的職業將棋棋士,是小時候便進入獎勵會接受培訓,並一路在嚴格的晉級、升段考試過關斬將的人。職業棋士除了才能之外,打敗對手靠的更是徹底訓練與大量研究棋譜的成果。

  不只是將棋和足球,幾乎所有的運動競技項目,都在職業與業餘之間有一道難以越過的高牆。「職業選手」不是單純地把該競技(或棋藝等)當飯吃而已,他們已攀登至門外漢再怎麼努力也無法企及的境界。

  在金融界,操作股票的專家被稱為基金經理人。他們的績效評估基準,便是與股票市場的平均值(股價指數)做比較。就算幅度微乎其微,只要該年度的操作績效比平均股價高,年終獎金便會往上加碼,否則腰斬。因此每年光是比股價指數多或少個百分之○.一,都會引起不小的騷動。不過,與「資產運用率百分之九百」相比,只能說是天壤之別。

  那麼,到底什麼是「操作股票的專家」?

  為了理解真相,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並無專家在內的遊戲。比方說,原則上不存在擲銅板的專家。銅板會出現正面或反面全由運氣決定,二者出現的機率各半(只要不耍老千)。相同的道理,世上沒有彩券專家,且中獎號碼也是由運氣決定,中頭獎的賣場或容易中獎的數字組合等都是迷信(不過,坊間倒是有怪裏怪氣,兜售彩券必勝密技的「專家」)。

  不僅限於擲銅板與彩券,輪盤與骰子等由運氣決定輸贏的遊戲,也並無「專家」的存在。相對地,在圍棋或將棋的棋藝領域,業餘與職業之間有著難以超越的實力差距。愈是強者勝率愈高,運氣的因素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運動競技也是一樣,因此使人們總是力求「奇蹟」出現並為之瘋狂。

  股票投資的本質就在這裏。

  二十來歲的無業男子操作股票的成績遠在所謂的「金融專家」之上,幾乎無懈可擊地證明了股票並非專家一較高下的競技項目,而是近似於擲銅板或骰子之靠運氣的遊戲,也就是賭博。

  若股票與擲銅板沒什麼差別,那麼「金融專家」說好聽一點是算命仙或賽馬探子,說難聽一點就是騙子了。這的確是個醜陋的事實,而金融界心照不宣地「當作沒有JCOM男這個人存在」,不就是因為這些人一直以來藏得密不透風的真面目,眼看就要被攤在陽光下了嗎?

  不過,對於將股票投資與擲銅板一視同仁的說法,存在著強而有力的反駁(經濟學將之稱為「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會在稍後進行說明)。輸贏並不是完全由運氣所掌控,股票其實是類似於二十一點、麻將、小鋼珠等加上了技術性因素的賭博遊戲。

  二十一點可藉由記憶所有使用過的紙牌之算牌技巧,來預測特定紙牌的出現機率,得以比莊家更占優勢。麻將也有從捨牌來推測出對手的牌型,以贏面機率更大的牌來一決高下等各種理論技巧。小鋼珠雖是利用電腦來控制玩家所獲得的鋼珠數,卻可對程式進行分析導出必勝方法。

  如果技術或才能可以影響股票投資的績效,那麼有股票專家的存在,就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了。不過,金融界人士大概也不會喜歡這樣的說法。因為,這裏所說的「專家」,指的是靠玩小鋼珠或麻將為生之職業賭徒的同類。當然職業不分貴賤,但遺憾的是,就算以小鋼珠等來證明股票並非全靠運氣來決定輸贏,卻一點也恢復不了金融界人士的自尊。

投資股票就是賭博

  幾乎世上所有的人都認為「股票很詭異」,原因在於大家的潛意識中認為股票是賭博的一種。

  過去證券界與這個「偏見」搏鬥了很長一段時間,因而出現了這樣的說法:「日本經濟過去是以間接金融(銀行借錢給企業)為主,而泡沫經濟崩潰則宣告了間接金融耐用年數的大限已至。緊接而來的,是美式直接金融(企業從股票市場籌措資金)的時代。因此,有必要培養健全的股票市場與明智的散戶投資人。」以突顯自己存在的正當性。

  當然,靠著股票市場為生的人,希望能矯正世間對這個行業的偏見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他們的做法,實在是錯得離譜。

  他們過去一直以:

  賭博很詭異。

  股票投資不是賭博。

  所以,股票根本就不詭異。

  這樣的三段式邏輯,來設法說服眾人。不過,「再怎麼說股票還是很詭異」的想法早已深植人心,其效果十分有限。而且麻煩的是,不管金融界人士如何否認,股票終究還是賭博(運氣的遊戲)。

  那麼,該如何是好?很簡單,就把想法進行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承認股票就是賭博就行了。

  賭博並不詭異。

  股票投資就是賭博。

  所以,股票根本就不詭異。

  看吧,這麼一來整個邏輯就順暢得多了,因為這就是事實。

  賭博並不詭異的原因,與我們的人生並不詭異是相同的道理。沒有人能預知未來,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我們為了選擇一條成功可能性較高的路而努力。說穿了,生存這回事原本就是運氣的累積。

  賭博感覺上很詭異不是因為輸贏由運氣決定,而是在於有騙子的介入,導致總是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得利。老實說,過去日本的股市也發生過不少可疑的勾當。

  因此,關鍵便在於打造一個給予所有參與者公正、公平投資機會的透明公開的市場。這麼一來,大家對於股票投資的看法應該會有所改觀。不管怎麼說,股票具有增加社會財富,並帶給人幸福快樂的強大力量。

  不過,金融界人士以「教育投資人」為名,煞有介事地展開「股票不是賭博」的宣傳活動。這麼一來,便有人用以下的邏輯做為沉迷股票並自我正當化的理由。

  我不沾染賭博的惡習。

  股票不是賭博。

  所以沉迷於股票的自己根本沒錯。

  而麻煩的是,個性愈認真的人會愈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這樣下去,愈「教育投資人」,只會徒增愈多可憐的犧牲者。

  為了盡量減少這樣的悲劇,首先應該將最重要的原則銘記在心。那就是:   股票投資就是賭博。

  不過,股票投資不是單純地下注開賭,而是門外漢也能夠享受豐盛果實的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一種賭博。

複利與槓桿

  若股票投資是類似擲銅板的以運氣決定輸贏的遊戲,那為什麼會發生一百萬在五年內變成一百億的「奇蹟」?當中應該還有其他更具說服力的理由吧。

  抱著這樣的疑惑固然有道理,不過這麼一來本章節便無法繼續下去。

  是這樣的,假設理由是「JCOM男」擁有異於常人的超能力。這個說法非常淺顯易懂,但這樣解釋「奇蹟」的發生卻對於投資毫無幫助。就算順利揭開了該超能力的真相,我們也無法培養出那樣的能力,因為那本來就不是普通人所能擁有的。

  或者是,JCOM男可能發現了以八到九成的高命中率來掌握股價動向的祕訣。這聽起來很合理,不過就算是事實,只要JCOM男不願意將這個祕訣公諸於世,我們便無法獲悉真相。又如果有人發現了JCOM男的祕訣,那這個人也應該只顧著中飽私囊而不外傳,所以我們仍然無從得知任何JCOM男致富的方法。

  對此,我們以「股票投資是由運氣決定的遊戲」為前提,慎重地思考「財富是否有可能在五年內增加為一萬倍」。首先,必須先解釋複利與槓桿(接下來將會出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請稍作忍耐)。

  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很少有人會把利息以現金形式提領出來。這是因為我們知道把利息再次存入戶頭,好處才更多。

  為了方便說明起見,我們將十萬日圓以百分之十的年利率放進銀行定存。這麼一來,一年後便能領到一萬日圓的利息(本金十萬日圓×利息百分之十=一萬日圓)。若每次以現金提領出利息,十年便是十萬日圓之譜,與本金十萬日圓一起計算,則這筆錢應該增加至二十萬日圓(要是現金沒拿去花掉的話)。

  接著,我們不以現金提領出利息,而將其放入定存。因第一年的利息同樣是一萬日圓,加入本金後第二年的計算便從十一萬日圓起跳(本金十萬日圓+利息一萬日圓)。於是第二年結束時,所拿到的利息應該是一萬一千日圓(本金十一萬日圓×年利率百分之十)。同樣的道理,第三年的本金來到十二萬一千日圓(本金十一萬日圓+利息一萬一千日圓),第三年結束時所拿到的利息為一萬二千一百日圓(本金十二萬一千日圓×年利率百分之十)。而第四年的本金則來到……(以下省略詳細的計算步驟)。如此一來,十年後帳戶的餘額約增加至二十六萬日圓左右。

  若是每年將利息領出(將此稱為「單利」),最後只能存到二十萬日圓。但只要將利息繼續放入定存,光是如此十年後帳戶餘額便是二十六萬日圓。藉由將利息併入本金,什麼都不必做這筆錢便會平白增加六萬日圓。

  複利的說明就到此為止,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槓桿。

  所謂「槓桿」,指的是不費吹灰之力舉起重物的「槓桿原理」。投資上的槓桿操作,便是利用槓桿原理來放大收益。槓桿操作並不難,只要有人願意借給我們投資的本錢即可。

  那麼,就假設從朋友那裏借了十萬日圓,將總計為二十萬日圓的本錢放進銀行定存。

  本錢變成二倍,利息自然也跟著變成二倍。這麼一來,十年後的帳戶餘額會變成約五十二萬日圓(二十六萬日圓的二倍)。就算之後把十萬日圓還給朋友,手頭上仍有四十二萬日圓。自有資金十萬日圓的複利運用結果為二十六萬日圓,但只要再借個十萬日圓,最後手頭上便會增加了十六萬日圓之多!

  槓桿的介紹到此為止。很簡單吧!

將無限的財富拿到手的方法

  在了解複利與槓桿後,接著就來看看二者的威力應用在股票投資上會產生什麼效果。

  投資金額與投資所需本錢的比例稱為槓桿比率。以一百萬日圓的自有資金承購相當於一百萬日圓的股票稱之為股票實體交易(physical transaction),此時的槓桿比率為一倍(相當於一百萬日圓的股票÷一百萬日圓的自有資金)。若採取信用交易或保證金交易(margin transaction)可進行最多為本錢三倍的投資的話,也就是說一百萬圓的自有資金可買到相當於三百萬圓的股票,在這種情況下,槓桿比率為三倍(相當於三百萬圓的股票÷一百萬圓的自有資金)。

  在所有的金融商品當中,能夠以最高的槓桿比率進行操作的是期貨交易(futures transaction)。比方說,日經二二五期貨便可進行本錢二十倍左右的投資,也就是說一百萬圓的自有資金可進行相當於二千萬圓的投資。

  ◆ 因為一般人不做期貨交易,故不進行詳細介紹。可以想成買賣日經平均指數的交易。

  例如,二○○五年十一月日經平均股價指數為一萬四千日圓(一萬四千點)左右。在期貨交易中是把平均股價指數的一千倍算做一張,因此只要有七十萬日圓的頭款(這裏稱為「保證金」),就能買到一張相當於一千四百萬日圓的期貨。而這個期貨直接受日經平均股價指數牽動,每當股價指數上下波動一百日圓,就相當於十萬日圓的賺賠。

  買賣一張期貨所需保證金的金額每天都在變動,在此為方便起見,沿用上述的七十萬日圓。若一開始的可用投資金額為一百萬日圓,承購一張期貨只需用到七十萬日圓,因此戶頭還剩下三十萬日圓。若股價指數漲了四百日圓,便獲利了四十萬日圓。將這筆獲利加上戶頭所剩的三十萬日圓湊成七十萬日圓左右,便能夠再買進一張期貨。說得更清楚一點,便是可進行股價指數一萬四千四百日圓的期貨二張,總額相當於二千八百八十萬日圓的投資。

  在這個狀態下若日經平均股價指數持續上升,三百五十日圓的漲幅便可帶來七十萬日圓的獲利,又能再多買一張期貨。像這樣同時進行槓桿與複利的操作,會發生什麼事呢?

  結果是令人難以置信。

  在股價指數為一四、九八四日圓時,便是期貨四張。在股價指數為一五、一五九日圓時,便是期貨五張。在股價指數一五、二九九日圓時,便是期貨六張……所運用的資產,以上述的等比級數一路增加。日經平均股價指數在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來到一萬六千日圓,此時的獲利應已超過一千萬日圓。最初的一百萬日圓在短短不到二個月內便成長為十倍,若股價指數如此地持續攀升,理論上在超過二萬日圓時你已坐擁無限的資產了。

將一百萬變成一百億的遊戲

  即便理論上如此,實際上當然不會發生這樣的情形。因為股價指數不會一直往右上直線攀升,也不是經常能在所希望的時間以所希望的價格進行交易。因此,接下來以日經二二五期貨的交易數據資料,來進行較為真實的情境模擬。

  操作的起點為二○○五年的十一月一日,期貨價格的初始值為一三、六七○日圓。到了十二月三十日收盤價為一六、○五○日圓,由於漲幅達二千三百八十日圓(一七.四%),以一百萬日圓的本錢承購期貨一張,光是放著不管便能獲利二百三十八萬日圓。藉由槓桿的效果,什麼都不必做便可在二個月內使財富增加為三.四倍。

  接著再加上複利的威力,每當出現獲利時我們便加碼買入期貨。不過詳細的計算再下去便會沒完沒了,僅大致上帶出結論。

  若持續進行賺了便加碼買進,賠了便脫手了結槓桿操作部分的單純交易,到了十二月十二日獲利就會超過一千萬日圓。雖然年底前出現了兩次股價指數下挫,若能安然過關,新年度來臨時投資總額便會膨脹至五億日圓,獲利則達到二千萬日圓(不過,隨著交易時間點的不同結果會大不相同)。

  在投資上複利與槓桿的組合,就好比一級方程式規格的賽車。只要有辦法駕馭自如,在賺取財富上將會發揮超乎想像的威力。

  話說回來,這個「夢幻投資法」有幾個問題。在股價指數無預警下滑時,將會放大槓桿操作部分的虧損。比方說上述的例子,會因為二○○六年一月活力門事件爆發所引起的股價指數暴跌而突然虧損三千萬日圓,搞得傾家蕩產。

  在這個簡單的試算中可以了解,只要將複利與槓桿的操作提升至極限,短期內財富增加十倍絕非不可能的任務。也就是說,反覆進行四次這樣的操作,理論上最初的一百萬日圓在第五年就能變成一百億日圓。

  各位可能會認為「這不過是紙上談兵」。沒錯,絕大多數的人會在成為大富翁前遭到淘汰。不過,要是參加這個遊戲的有一萬人呢?當中總有一人能夠連續四次過關斬將,成功將一百億日圓拿到手吧。

「人類滅亡之年」的妄想

  人會突然被古怪的想法占據整個心思。諾斯特拉達姆士(Michel de Nostredame)預言人類將滅亡的一九九九年底,我還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當時正逢網路泡沫的巔峰期,美日兩地的股價以一飛沖天的氣勢持續創新高,而我也正滿腦子盤算著在一個月內將一百萬日圓增加至一億日圓的計畫。

  雖然自己到現在也不明白當年為何沉溺於那樣的荒誕無稽之舉,不過我想催化劑應該是因為讀了關於動能投資策略(momentum strategy)的統計學研究──「momentum」表「氣勢」之意,指的是在行情上漲時只顧著買進,在下滑時一股腦地出脫、出脫、再出脫的代表性投資策略之一。經濟學家們在驗證動能投資策略的有效性後,了解到在明顯存在行情上漲或下滑趨勢的情況下,這個策略會收到平均資產運用績效比平常高出將近百分之十的顯著效果。

  若這項研究結果屬實,在股價指數上漲時藉由大幅度的槓桿操作,門外漢應該也能以「統計顯著性」(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的機率成為億萬富翁。網路革命正逐漸改變人類的歷史,若想致富,現在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簡單地說,當時我就是做著這樣的美夢。

  美國的那斯達克股票市場,不乏微軟、英特爾、雅虎或亞馬遜等名聲響亮的科技或網路公司。而對其中百大企業平均股價進行交易的,便是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上市的那斯達克一百股價指數期貨。那斯達克一百股價指數期貨,是可媲美標準普爾五百(S&P 500,美國前五百大企業的股價指數)之全球交易量最高的股價指數期貨,更是身經百戰的專業交易員的主戰場(這段內容,即使完全不了解美國股市的相關知識也可以理解)。

  在當時,那斯達克一百股價指數期貨的倍率是一百倍(譯注:倍率為交易單位與報價單位的比例;例如黃金期貨的倍率為一千倍,其報價單位為一公克,交易單位則為一公斤),槓桿比率則是二十倍。一九九九年夏那斯達克指數為二千點左右,若美金對日圓的匯率是一比一百計算,一百萬日圓差不多可投資相當於二十萬美元,也就是二千萬日圓的期貨。

  那時日本幾乎找不到肯為散戶投資人開設期貨交易帳戶的證券公司,就算願意提供這項服務,也會收取天價的保證金,並只能以電話進行交易,可以說毫無用武之地。不過芝加哥的股價指數期貨可在網路上進行交易,且交易時間從日本的晚間十一點三十分到翌日早晨的六點十五分(夏天則會提早一小時),下班後可從容地在家裏進行期貨交易(理想狀況下)。

  不過,這並不是我選擇海外期貨交易的真正原因。我所盤算的,其實是更邪惡的事。

  假設我的投資結果與預期有所出入而造成龐大的虧損。對方是遠在太平洋另一邊的期貨交易公司,很難想像他們會專程飄洋過海到日本來追討保證金(margin call),而且就算萬一被告上法院,也因為我名下並無汽車、自用住宅等固定資產(現在也是),宣告自願破產便能簡單地將債務一筆勾銷。也就是說,獲利為無限大但虧損只有最初的一百萬日圓,這不是一樁占盡便宜的交易嗎──我當年相當認真地思考如此荒唐的事(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丟臉極了)。

一天內賺進二億日圓,賠掉七億日圓

  一九九九年,我花了一整個夏天的時間統計與分析那斯達克股價指數的數據資料,並在美國的期貨公司開設可進行網路交易的帳戶,將高速網路線拉到家裏,到了那斯達克股價暫時下挫的十月中旬首次建倉(交易者新買進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

  不過,一開始的意氣風發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煙消雲散,不得不放棄發財的夢想。倒不是因為慘賠得血本無歸,而是心理與生理狀態都消耗到了極限。

  一開始的計畫是看了開盤價後先鑽進被窩,並於收盤前起床,若獲利便加碼買進期貨,要是賠錢就出脫。由於停損(stop loss,股價超過一定的水平便自動進行反向買賣掛單)機制限制了虧損幅度,就算熟睡也應該沒什麼大問題才是。

  不過,隨著股價上升(那斯達克在一個月內上漲了將近百分之三十),投資總額也跟著擴大,「股市突然暴跌,停損機制也失靈,早晨起床時已經破產了」等的強迫觀念揮之不去。最恐怖的還是西元二千年問題,甚至在睡夢中也被「當一月一日來臨的瞬間,全球電腦大亂,社會機能麻痺,股票市場崩潰」的預言壓得喘不過氣來,根本無法一夜好眠。

  於是,我便整晚守在電腦螢幕前,像是要把即時股價指數看板和走勢圖吞下去似地盯著瞧,直到快破曉時打個一小時的盹,再準備上班。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兩個星期,某天早上在睡意朦朧中走下人滿為患的通勤電車,在爬上樓梯正要步出剪票口的剎那,原本湛藍的天空突然變成不帶半點色彩的黑白世界。想想「再這麼下去可能命都要沒了」,便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像是一場空,結果當天晚上便把所有的期貨合約清算了結。也就是說,我是個沒毅力的傢伙。

  現在回過頭想想,我沒辦法持續期貨操作的理由其實呼之欲出。當時的我,艱苦地周旋於把一百萬圓變成一億圓的魯莽計畫與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之間。同時,也是在生理與心理上難以兩全的生活型態。

  要是那天我遞了辭呈並孤注一擲於億萬富翁的美夢,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進入十二月後,那斯達克股市更出現過熱的跡象,股價指數在一個月內暴漲了百分之三十以上,是盛況空前的大好行情。若我照著當初計畫好的動能投資策略繼續進行交易,在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時間點便能持有相當於八十億日圓的二百張那斯達克期貨,把將近四億日圓的獲利落袋。最初的投資金額為一百萬,因此資產在二個月內增加為四百倍。

  不過,要十拿九穩贏得這樣的賭注,對我來說還需要二個嚴苛的條件。

  一個是直到賭贏為止我的內心毫不動搖,始終保持心平氣和,以事先規畫好的方案持續進行交易。另一個則是於年底清算所有的期貨合約並徹底與賭場(期貨市場)劃清界線,從此金盆洗手。

  開春後的一月三日,那斯達克指數上漲了將近一百點。試算結果顯示,光是這一天我就能賺到二億多日圓的獲利。再以這筆獲利加碼買進期貨,資產運用總額將會突破一百億日圓。

  接下來第二天的一月四日,那斯達克指數一下子狂洩了二百五十點。在黎明破曉時分,我應該已經虧損了七億多日圓而處於萬劫不復的破產狀態。

  這個計畫原本就只是個白日夢。八九不離十,這兩道關卡我大概都無法順利通過。

股票市場裏住著魔法師

  當逮到JCOM股票的烏龍交易機會而獲利二十億日圓的男子出現時,他的年齡和職業頭銜立刻受到世間矚目。不過,這並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反倒若不是「二十七歲、無業」,便構不成神話了。

  正因為沒有什麼好失去的,才有辦法承擔大的風險。雖然這樣的說法很不好聽,但不管在哪個時代,成功的交易員都是出自於類似在小鋼珠店門口排隊等著發財的年輕人當中。領著幾千萬日圓績效獎金的「金融專家」,應該不會去冒那些要是失敗連人頭都會不保的風險。

  與擁有家庭、工作、財產、名聲等一旦失敗便會失去太多的競爭對手相比,沒有這些包袱的人完全處於優勢的立場。只要看看被譽為「成功」的交易員都是哪些背景,便可一目了然。如果你有不能失去的東西,那麼賭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過去我所嘗試的超高風險投資,現在已是任誰都能輕鬆透過日本的證券公司進行操作。如同日經二二五期貨的試算所示,只要能搭上漲勢的順風車,對股票完全外行的人把一百萬日圓變成一億日圓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複利與槓桿是了解股票世界所必需的知識。然而,我並不是鼓勵大家去進行超高風險的投資(若想嘗試的話後果自行負責)。理由是這樣的投資持續下去,理論上到最後一定會兵敗如山倒。

  最大的問題在於,操作得愈成功投資總額愈為膨脹,當股價指數的走勢不如預期理想時,虧損也會如滾雪球般地一發不可收拾。結果便是天崩地裂,個人前途毀滅殆盡。

     股票市場裏住著魔法師。這位魔法師性格反覆無常,他能隨心所欲地將年輕並且終日無所事事的尼特族(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變成時代的寵兒,也能讓億萬富翁在一夜之間身陷囹圄。

  而且,誰也無法預料自己將會被施以什麼樣的魔法。

作者資料

橘玲

日本著名政論家、暢銷書作家。1959年生,早稻田大學畢業。2002年以《洗錢》出道,隨即備受矚目,同年出版的《撿黃金羽毛,變成有錢人》暢銷30萬冊,被譽為「新世紀的《資本論》」,2006年以《永遠的旅行者》入圍第19屆山本周五郎獎。著有《不要害怕國家破產》(講談社+α文庫)、《幸福資本論-決定你未來的「三種資本」和「八種生活類型」》(DIAMOND, Inc.)、《不能說的中國真相》(新潮文庫)等。他在Diamond Online上連載、發行名為「世界如何運作和人生設計」的付費電子郵件雜誌等,積極拓展自己的活動領域。 繁體中文著作有:《洗錢》(經濟新潮社)、《避稅天堂》(經濟新潮社)、《笨蛋這麼多是有理由的》(新雨)、《殘酷:不能說的人性真相》(好優文化)、《上級國民/下級國民》(先覺)等。

基本資料

作者:橘玲 譯者:鐘慧真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書系:經濟趨勢 出版日期:2013-12-18 ISBN:9789866031458 城邦書號:QC1056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