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植物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入圍2013年普立茲獎非文學類決選書籍 ◆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獎、李德環境寫作獎、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2012年國家戶外書籍獎 透過哈思克入微的觀察與詩人般的筆觸, 熾烈燃燒生命的短命春花、費盡心思只為遠行的種子、 暗藏禍心的母螢火蟲、搏命跳著求愛之舞的蝸牛、 大膽宣告自身存在的白尾鹿、如異形般占據宿主身軀的鐵線蟲…… 悉數化作林中的精靈,帶你進入平日見而未見的世界 生物學家大衛.哈思克以一年的時間追蹤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在這段期間,他不定期前往田納西州一塊面積僅一平方公尺的老生林進行觀察,並透過文字鮮活的呈現森林的面貌以及林中生物的情態。 他從單純的觀察著手,對象包括如疾行過落葉層的一隻蠑螈、春天綻放的第一批野花,將生物學、生態學與詩作巧妙的編織在一起。他在書中闡釋了最小的微生物與最大的哺乳動物之間的關連,並描述了數千年乃至數百萬年來那些週而復始、不斷循環的生態體系。 《森林秘境》一書文筆優美,字裡行間充滿同理心,帶領我們走上一趟壯盛的旅程,一窺大自然的美麗與複雜。 【名人推薦】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圓恩(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自然生態解說員) 金恒鑣(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張東君(科普作家)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者) 黃裕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所長)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我在《森林祕境》得到許多啟發,那就是宇宙的真實其實是「萬象森列,圓融有序」。人,如果懂得師法自然,自能安身立命。與其說《森林祕境》是本科普自然書,不如說它是哲學書,觀照出方寸之間的曼荼羅。」 ——何穎怡(商周出版選書顧問) 「一座森林,一片田地,一條小徑,一座校園……都可以是你開始第一道筆畫的曼荼羅,你可以藉此在無形的虛空中雕鑿出知識之柱,體會生命的殘酷與優雅,重點是你開始對周遭細微事物的凝神注視。」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作者筆下的每個生物我們差不多都聼過或見過,但是我們對其生命故事幾乎一無所知。這些故事內容……經作者巧妙的詮釋與連綴而成了這麼有系統而人人易懂的自然科普書,讓一般無緣接近深奧科學知識的讀者,得以讀得津津有味。」 ——金恒鑣(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大部分的人恐怕已經遺忘了每一天的晨曦、每一朵地上的小花,以及許許多多習以為常的瑣碎事物,構成了這個神奇美麗的世界。因此,大衛.哈思克以一年時間,類似修行般所示範的行動,在這個追求更多更大的時代裡,具有醍醐灌頂式的棒喝作用了!」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你可以跟著生物學家大衛.哈思克的觀察和腳步,先試著對那些就在我們身畔的平凡無奇,重新投以全新的凝望,就會聽見自然裡的各式事物、生命正不斷地訴說著各種美好。屬於生命的奧妙,無處不在,而你是否已準備好足夠的敏銳察覺,走入森林?」 ——李圓恩(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自然生態解說員) 「本書的作者選擇僅一平方公尺的區塊做為觀察的目標,將各種生物在不同季節出現的樣貌與行為詳實的記錄,而且書中的文字顯示作者對於觀察極其入微,內容充滿各種科學知識與生態行為,閱讀時猶如身處於這片森林中。」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者) 「《森林祕境》是個生物學家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觀察,用詳實卻生動的文筆做紀錄,讓我們能夠透過文字分享他的心得,以他為媒介進入森林中的祕境……只要有一枝放大鏡、一小塊適合的土地,持續蹲著看上一年,你,就已經踏往觀察家之路。」 ——張東君(科普作家)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 「看見」的祕密是高價的珍珠 吳明益
推薦序 尋找屬於自己的「曼荼羅」 李偉文
推薦序 見樹見林見全球 金恒鑣

前言

1/1 夥伴關係
曼荼羅地上的物種之間建立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關係,既有道家風格的結盟,也有農夫對作物的依賴和亞歷山大式的掠奪。至於誰是盜賊,誰是誠實善良老百姓,並不容易從表面區分。

1/17 克卜勒的禮物
我再次細看我指尖上那些晶瑩剔透、有如繁星的雪花。幸虧有克卜勒和後來的那些學者,我不僅看見了雪花,也看見了原子的模樣。在曼荼羅地上,這是我的感官和微小的原子世界之間所存在最簡單的一種關係。

1/21 實驗
我原本想親自體驗曼荼羅地上的動物所經歷的寒冬,但我發現這是不可能的。我的身體演化的途徑和山雀不同,因此我永遠無法充分體會牠們的感受。儘管如此,我在雪地上光著身子的經驗,讓我對這些動物的耐寒能力愈發敬佩。

1/31 冬天的植物
這一平方公尺的範圍內共有好幾十萬個植物細胞;每一個細胞都把自己包得緊緊的,雖然退守城池,但卻固若金湯。可以說,這裡的植物就像火藥一樣,儘管外表看起來灰灰的不起眼,但裡面卻潛藏著蓄勢待發的能量。

2/2 足印
一座沒有大型草食動物的森林,就像一個沒有小提琴手的交響樂團。但由於我們已經聽慣了那些不完整的樂曲,當我們再度聽見小提琴的聲音不斷響起時,便不由得畏怯猶疑,並因此更緊緊抓住那些我們比較熟悉的樂器。

2/16 地衣
在這潮溼的天氣中,地衣卻顯得歡欣鼓舞。它們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飽滿鼓脹,綠意盎然……上個星期它們還懾服於寒冬的淫威之下,乾枯蒼白的躺在曼荼羅地的岩石表面……如今它們的軀體已經汲取了來自雲朵的能量。

2/28 蠑螈
無肺蠑螈當真是一朵雲,因為牠變幻莫測……牠用自己的肺換來一個更厲害的嘴巴;牠的身體部位是可以拆卸的;牠雖然喜歡潮溼的場所,卻從不進入任何水體。此外,牠也像所有的雲朵一樣,禁不起強風的吹襲。

3/13 獐耳細辛
一個星期之前,它看起來還像是一隻細瘦的爪子,外面包覆著銀色的絨毛……今天早上,它的花莖形狀像是一個優雅的問號……那緊緊閉合的花苞便懸吊在圓弧頂端,嫻靜的垂著頭,被萼片包住,以防止夜間有小賊來偷採花粉。

3/13 蝸牛
當我把視線移回放大鏡底下的世界,又再次看到蝸牛生動的觸角以及黑底銀紋的優美體色。放大鏡讓我得以飽覽大自然令人驚嘆的美感。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受限於人類的視力所無法享受到的樂趣。

3/25 短命春花
上百朵花兒正在向這個世界展示它們燦爛的姿容……每一朵花下面都有一叢青翠茂盛的枝葉,從地上已經乾枯的落葉層中冒了出來,顯得生機勃勃,和曼荼羅地上方那些枯槁蕭瑟、尚未萌芽的樹木形成了強烈對比。

4/2 鏈鋸
我們唯有仔細的探究人類所賴以生存並繁衍的大自然結構,才能看出自己所在的位置,並因而明瞭自己該負的責任。當我們親自接觸、體驗森林時,會變得比較謙卑,並且會從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生命和慾望。

4/2 花
曼荼羅地上百花怒放,數量多得出奇。我試著加以計算,但數著數著就糊塗了……這一平方公尺的土地上滿滿的都是花,而它們的僕從也隨侍在側,身穿著毛茸茸的帥氣服裝,「嗡嗡嗡」的飛來飛去,忙著伺候「花兒女王」。

4/8 木質部
如果說山核桃是跑車,那麼楓樹就是四輪驅動的小客車。它們的木質部不會結冰,因此它們可以比山核桃早好幾個星期長出葉子。但到了夏天時,楓樹運送水藉以利用陽光製造養分的能力就比不上山核桃了。

4/14 蛾
男人求愛時的最佳禮物或許是鑽石,但蛾類要尋找的卻是另外一種遠比鑽石更加實用的礦物──鹽。雄蛾在交配時會交給對方一個包裹,裡面有一個精子球和一袋食物。這份食物裡含有大量的鈉,是為下一代所預備的珍貴禮物。

4/16 日出之鳥
太陽既是黎明光線的起源,也是鳥兒晨歌的源頭。地平線上的光輝是被大氣所過濾的光線;清晨的鳥語是被那些滋養鳥兒的動植物所過濾的太陽能量。四月時分的這幅日出美景,是由各種流動的能量所交織而成。

4/22 走路的種子
樹花的外觀樸實低調,沒有明顯的花瓣或色彩。這種極端清教徒式的裝扮風格,顯示這些樹木之間的「性事」和那些短命春花大不相同。後者必得用花蜜和色彩把自己裝扮得鮮豔嫵媚,才能招徠蜂蝶,但這些樹卻無須博取任何昆蟲的青睞。

4/29 地震
在不可思議的時光長河中,海洋、河流和山脈都會移位,滄海也會變成桑田。昨晚撼動曼荼羅地的那場地震,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變化罷了。它提醒我們,大地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5/7 風
樹木在與風力周旋時,是奉行道家的哲學:不回擊、不抗拒,只是彎腰、搖晃、退讓,讓對手因此而精疲力盡。但事實上,因為道家的哲學最初乃是受到大自然的啟示,因此比較精確的說法應該是「道家奉行了樹木的哲學」。

5/18 草食性
植物和草食性昆蟲雙方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的局面,使得曼荼羅地的生態處於一種彼此僵持不下的緊張態勢……葉子上的洞孔和咬痕,乃是雙方在今年這一回合交手的痕跡。這是一場可敬的對決,也是曼荼羅地生態的本色。

5/25 漣漪
鳥類變少後,像西尼羅河病毒這類生長在野鳥體內的病毒也可能會受到影響。這樣的改變就像漣漪一般在森林裡不斷擴散,或許到了某一個階段會停止,但也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在通過蚊子、病毒和人類後,不斷地往外擴散。

6/2 探索
當我們還是食蟲動物乃至爬蟲類動物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飽受蝨子的騷擾,因為蝨子在九千萬年前就已經演化成形。在遭受幾千萬年的追逐後,「聖杯」已經累了。於是,我便繞過那株莢蒾,離開了曼荼羅地。

6/10 蕨類植物
由於孢子的彈射需要靠太陽把水蒸發,因此蕨類植物只能在晴朗的日子裡發射孢子。而在這樣的日子裡,孢子也比較有機會被送到遠方。今天溼氣很重,天色灰濛濛的,不是孢子旅行的良辰吉日,因此那些彈射器也就毫無動靜。

6/20 交纏
蝸牛在求偶時會先用觸角試探對方,轉個圈,然後再慢慢的就位,這段期間牠們會隨時準備撤退或重新調整位置。牠們那漫長的求偶和交配過程很像是一場折衝樽俎的談判,雙方在婚前先就結合的條件進行協商。

7/2 真菌
這朵小蘑菇的菌傘上有著不規則的扇形咬痕,可能是一隻花栗鼠所留下來的。此刻,這隻花栗鼠說不定已經跑到許多公尺以外的地方,並且正用牠的鼻子和鬍鬚把這朵小蘑菇的孢子沾在某株植物的葉片上呢!

7/13 螢火蟲
此刻,我頭頂的天空已經全黑了。當我正準備離開曼荼羅地時,卻看到森林裡布滿了光點。這些螢火蟲都待在距地面不到兩、三英尺的地方。我站在那兒往下看,只見這森林彷彿成了一座波浪起伏並且綴滿發亮浮標的海洋。

7/27 斑光
那斑光終於越過我的右肩,繼續往東移動。在目睹這斑光移動的景象後,我發現自己的感官覺受已然變得和從前不同。此刻,當我環視這座森林,我所見到的景象不再像往日那般單調一致,而是一群群在黑暗的天空中移動的星星。

8/1 水蜥和郊狼
曼荼羅地並不像真正的曼荼羅一般,位於潔淨無瑕的禪室裡,不與外界接觸。相反的,曼荼羅地的周圍流動著一條條彩色的河流,而形成這個曼荼羅的各色沙粒會不斷的滲入,並流出它周圍的這些彩色河流。

8/8 地星
夏天的熱氣使得另一波真菌從曼荼羅地的核心冒了出來。這些被稱為「死亡的花束」的菌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朵長在許多葉子當中的地星。它那有如皮革般的外層已經裂成六片,每一片都像花瓣般往外翻,看起來像是一顆褐色的星星。

8/26 螽斯
當光線逐漸消逝時,那合唱聲愈發響亮。喳喳!喳喳!這兩拍子的節奏,是成千上萬隻螽斯在樹上歌唱的聲音……這些昆蟲彷彿正在對著森林反覆自問自答,一聲聲驚嘆互相碰撞,合成重重的一拍。

9/21 藥物
我在服用以植物做成的藥物後,學到了一件事情:我和曼荼羅地的生物在小小的分子層級便已經有了關連……透過自古以來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生化戰爭,我體內的組成分子已經讓我和這座森林有了密切的連結。

9/23 毛毛蟲
毛毛蟲的貪吃是出了名的。牠們在一生當中體重會增加兩、三千倍。如果人類的嬰兒也這麼會吃,則他(她)成年時的體重將會高達九公噸。如果這個嬰兒成長的速度和毛毛蟲一樣快,那麼他(她)出生後幾個星期就會變成大人了。

9/23 禿鷲
由於禿鷲的消化道能夠有效的摧毀細菌,因此牠們「清除」的對象不只是屍體而已。炭疽病和霍亂的細菌在經過禿鷲的腸道時都會被殺死……因此,禿鷲消滅疾病的能力沒有其他動物能比得上。清道夫這個屬名對牠們而言,真是實至名歸。

9/26 候鳥
候鳥們還有好幾個導航的方法。牠們會觀察日出、日落的方向,也會沿著縱向的山脈飛行,甚至能夠偵測到那些看不見的地球磁場線。牠們向宇宙敞開自己的感官,整合太陽、星辰和土地的訊息,有如一波洶湧的潮水般往南飛去。

10/5 示警聲波
我們就像老鷹、貓頭鷹和狐狸一般,很少能夠在不引發一波新聞熱潮的情況下觀察森林新聞網絡的運作。唯一能夠混進去的方式便是坐在低處,一動也不動,靜靜的等待時機,然後我們才能體驗到新聞被傳遞時森林裡一會兒安靜、一會兒喧譁的情況。

10/14 翅果
一顆長著翅膀的楓樹種子掠過我的面前,像馬戲團演員所丟擲的飛刀一般,劃過一道模糊的白光。它像直升機一般的降落,碰到一株齒齡草的葉子後便掉在林地上的兩片枯葉之間,卡在一顆砂岩小石子旁邊的腐植質縫隙中。

10/29 臉
當這幾隻浣熊踩著沙沙作響的落葉離去時,我意識到我觀察這座森林,就像拿起一面鏡子,從中照見自己的本性。這面森林之鏡比人的世界更加澄明。我的祖先和森林及草原上的動物共同生活了數十萬年之久。牠們之間互動的經驗,已經形塑了我的大腦和嗜好。

11/5 光
少了樹葉的遮蔽之後,林間的光線變亮了。不僅如此,光線的品質也改善了。這是令我欣喜的另一個原因。我猜想植物之所以長出新葉,有一部分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樹葉掉落之後,光譜就變寬了,使得森林之神更能任意揮灑它的彩筆。

11/15 條紋鷹
我看到一個鈷藍色的影子從曼荼羅地的中央一躍而起。是一隻條紋鷹!牠原本張著雙翼、伸展著尾巴以便減輕先前俯衝的力道,但一眨眼之間,牠便往上拉高了二十英尺。只見牠彎曲著翅膀,身子打平,瞬間便在空中拉出一個上升的弧形。

11/21 枝條
研究樹木的枝條似乎是少數專家的事,但其實不然。我在計算芽痕的數量並評估樹枝每年的生長速度時,不僅看見了本地樹種與外來樹種之間的競爭,也可算出森林對地球的空氣所造成的影響。

12/03 落葉層
這些位於表層的葉子形成了落葉層的外殼,孕育並隱藏了落葉層裡的生命……就像我們呼吸時肚腹的起伏一般,這裡的地面到了每年十月秋葉紛飛的季節便會快速的隆起,等到裡面的生命能量緩緩滲入森林體內時,才又逐漸下沈。

12/06 地下的動物
透過觀察土壤裡的世界,我們不僅看到了動物的多樣性,也看到了生命真實的面貌。人類不過是位於生命的肌膚表面的大型裝飾品,鮮少察覺到生命體內眾多微小生物的存在。因此,觀看曼荼羅地土壤裡的世界,就像輕輕的靠在生命的肌膚上,感覺它的脈動。

12/26 樹頂
有四隻灰色的松鼠正在樹頂明亮的枝椏間閒晃。其中多半時間牠們都張開四肢,懶洋洋的躺臥在陽光下,偶爾互相啃咬對方後腿或尾巴上的毛皮,看起來和樂融融。偶爾也會有一隻松鼠暫停做日光浴,跑去咀嚼那些長滿真菌的枯枝,然後再回到原地。

12/31 觀看
我繼續觀察著曼荼羅地,以外來者的身分,也以親人的身分。此刻,銀色的月光正照著森林,顯得明亮而柔和。當我的眼睛逐漸適應昏暗的夜色時,我看到月光正把我的影子映照在曼荼羅地的落葉上。

後記
謝辭
參考書目

內文試閱

前言


  有兩位西藏僧侶正彎腰站在一張桌子旁,手裡托著一個黃銅製的斗狀物。彩色的沙粒從銅斗的尖嘴裡淌了下來,有如一股涓涓細流,灑落在桌上,形成了一道又一道的線條,使得那曼荼羅圖案變得愈來愈大。僧侶們是從圓心開始著手,沿著以粉筆繪成的輪廓線向外發展,然後再根據他們記憶中的印象將成千上百個細部填滿。
  
  圖案的中心有一朵象徵佛教的蓮花,其周圍則環繞著一座精雕細琢的華美宮殿。宮殿的四座大門外有一個個塗滿顏色、繪著各式象徵符號的同心圓,代表開悟的各個階段。這個曼荼羅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之後便會被掃去,而那些混在一起的各色沙粒則會被倒入流水中。繪製這樣一個圖案具有許多層面的意涵:繪製過程所需要的專注;圖案的複雜性與一貫性之間的平衡;圖案中所包含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曼荼羅本身的無常性。然而,繪製曼荼羅的終極目的並不在彰顯這些特性。事實上,它所要呈現的是生命的道路、宇宙的樣貌,和佛陀的開悟。透過這個由沙粒組成的小小圓形圖案,我們可以看見一整個宇宙。
  
  在那兩位僧侶附近,有一群來自北美地區的大學生正擠在一條繩子後面,像蒼鷺般伸長了脖子,注視著這個曼荼羅誕生的過程。他們安靜的看著,不像平日那般喧鬧。這或許是因為他們看得入了神,也或許是因為眼前這兩位僧侶非比尋常的生活方式令他們感到訝異。這群學生剛開始上他們的第一堂生態學實驗課。觀賞過曼荼羅的繪製過程後,他們將前往附近的一座森林,各自把一個圓箍丟在地上,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曼荼羅。接著,他們會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審視圓圈內的這塊土地,觀察這個森林群落如何運作。在梵文中,「曼荼羅」有「社區」、「聚落」的意思。因此,兩位僧侶和這群學生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凝視著一個「曼荼羅」,並鍛鍊自己的心智。兩者之間的相似處,並不僅止於字詞和象徵符號的一致性。我相信一塊曼荼羅般大小的土地中,便蘊含著整座森林的生態故事。更確切的說,若要更清晰、生動的揭露森林的真實面貌,與其遊走四處卻了無所獲,倒不如對一小片土地進行仔細的觀察。
  
  在微小的事物中尋求宇宙的真理,是古往今來大多數文化都有的現象。西藏的曼荼羅藝術固然是此中之最,但在西方文化中也可見到這樣的脈絡。在布萊克(Blake)的詩作《純真預言》(Auguries of Innocence)中,甚至連一粒微塵也可以成為一個曼荼羅:「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手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這樣的嚮往乃是源自西方神祕主義的傳統,其中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基督教的靈修派人士。對聖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聖方濟,或諾里奇的朱利安(Lady Julian of Norwich)等人而言,無論一座地牢、一處洞穴,抑或一顆小小的榛果,都可以成為一面鏡子,從中窺見上帝的存在。
  
  本書是一名生物學家對西藏的曼荼羅、布萊克的詩作,或朱利安的榛果所提出的挑戰所做的回應。我們是否可以藉著觀察一小塊土地上的樹葉、岩石與水,看清整座森林的面貌?針對這個問題,我試著在田納西州山間老生林(old growth forest)之內的一個「曼荼羅」當中尋找答案。這個「林中曼荼羅」是一塊圓形的土地,直徑約略超過一公尺,大小相當於那兩位僧侶所創作的曼荼羅。我選擇地點的方式是隨意在林間漫步,直到發現一塊可以讓我坐下來的岩石之後便停下腳步,將這塊岩石前面的地區當成我的曼荼羅。這是一個我從未見過的地方,在這冬日裡顯得草木蕭瑟,看不出太多的生機。
  
  這塊地位於田納西州東南一座山坡林地上。往上坡一百公尺處有一座高聳的砂岩斷崖。那是昆布蘭高原(Cumberland Plateau)的西端。整座山坡的坡面從斷崖處呈階梯狀下降,其間交錯著平坦的長條形地面與陡峭的斜坡,到谷底時海拔足足下降了一千英尺。我選定的這塊地坐落在最高的一處長條形地面上,位於兩塊大圓石之間。這座山坡上長滿了各式各樣成熟的落葉木,包括橡樹、楓樹、菩提樹、山核桃、鵝掌楸和其他十二種樹木。林間的地上散布著一堆堆從被侵蝕的斷崖處掉落的石塊,一不小心就會讓人扭到腳。有許多地方都是覆滿落葉、處處裂縫的岩地,根本沒有平地。
  
  這裡的森林由於地勢陡峭險峻,得以維持原貌。山腳下的谷地則因土壤平坦肥沃,且較少礙手礙腳的石塊,所以先後被印第安人和來自舊世界的移民開墾為牧場或種植行栽作物(row crops)的農田。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有一些自耕農試圖在山坡地上耕作,但過程艱辛且成效不彰,只好藉著釀造私酒來賺取外快,賴以維生,也因此這座山坡才會被稱為「搖布山谷」(Shakerag Hollow)。這是因為當時鎮上的居民要召喚那些販賣私酒的人時,會先揮動一條布巾,然後在布巾上放一點錢。幾個小時後,那些錢就會被收走,而原來放錢的地方則會被擺上一瓶烈酒。當年那些小面積的農地和釀酒廠所在之處,如今已經再度長滿了樹木,不過我們仍然可以根據那一堆堆的石塊、老舊的酒桶、生鏽的洗衣盆,和一簇簇的黃水仙,看出它們當年所在的位置。剩下的林地有一大部分都曾經遭到砍伐,用來當作木料和柴火,尤其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只有幾小塊林區因為難以進入、運氣較好,或地主無意砍伐等因素,得以保持原貌。這些林區每塊大約十二英畝,長滿了老生林,散布在成千上萬英畝曾經遭到砍伐,但如今已經成熟到足以維持田納西州山林豐富的生態體系和生物多樣性的森林中。我所選定的「曼荼羅地」,就位於這樣的一處林區中。
  
  老生林林相雜亂。在距曼荼羅地不到一箭之遙處,有六棵腐朽程度不一的巨大倒木。這些腐爛的木材為成千上萬種動物、真菌和微生物提供了食糧。此外,樹木倒下之後,森林的樹冠層出現了空隙,造成了樹齡混雜的現象:幼小的樹木叢生在樹幹粗壯的老樹旁。這是老生林的第二個特徵。在我的曼荼羅地的正西邊,有一株光葉山核桃(pignut hickory),樹幹底部有一公尺粗,旁邊則是一叢幼小的楓樹,長在一棵巨大的山核桃倒下後所留下的隙縫中。我所坐的岩石後面則矗立著一株「中年」的楓樹。它的樹幹就像我的軀幹那麼寬。這座森林裡包含了各種年齡層的樹木,顯示這個植物群落的發展過程並未出現斷裂的現象。
  
  我坐在曼荼羅地旁邊一塊平坦的砂岩上,擬定了我在觀察這塊地時的幾項原則。這些原則很簡單:以一年為期,經常訪視;悄悄來去,盡量不造成任何擾動;不殺害也不移除此地的任何生物;不挖掘;也不在上面爬行。頂多只是偶爾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訪視的時間並不固定,但每個星期都有許多次。本書所描述的,就是這段觀察期間在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事情。

一月一日 夥伴關係


  新年伊始,冰雪開始融化。我的鼻腔充滿了森林肥沃、潮溼的氣息。林中的落葉有如地毯一般覆蓋在林地上,飽含溼氣。空氣中瀰漫著樹葉多汁的香氣。我離開沿著坡地蜿蜒而下的那條小徑,繞著一塊長滿青苔、大小相當於一幢房屋的蝕岩攀行。我看到一處淺淺的窪地彼端有一塊長形的岩石,凸起於滿地的落葉中,狀似一隻小鯨魚,便決定以這塊砂岩做為我的曼荼羅地一端的地標。
  
  我只花了幾分鐘的時間便越過那座遍布石子的窪地,走到這塊砂岩旁。這裡有一株高大、有著條狀灰色樹皮的山核桃。我用手扶著樹幹,往前跨了一步,便來到了我的曼荼羅地。然後,我沿著這塊地的邊緣走到另外一頭,在一塊扁平的石頭上坐了下來。在吸了幾口馥郁飽滿的空氣後,我便靜下心來,開始觀察。
  
  這塊曼荼羅地地面的落葉層是褐色的,斑斑駁駁,深淺不一。中央有幾棵枝椏光禿的山胡椒木,和一株樹齡尚淺、高度僅及人腰的白蠟樹。它們都處於休眠狀態,葉子已經開始凋萎,顏色黯淡,有如皮革。相形之下,曼荼羅地周邊的岩石便顯得光彩鮮明。這些岩石都是從上方那座日益風化的斷崖處滾下來的,在歷經數千年的風雨侵蝕後,已經變成形狀不規則、表面凹凸不平的裸岩,大小不一,體積介於土撥鼠和大象之間,其中多數有如一具蜷曲的人體。它們的光彩並非來自岩石本身,而是來自上面的那層地衣。這些地衣在潮溼的空氣中煥發著祖母綠、翡翠和珍珠的光芒。
  
  在地衣的覆蓋下,這些砂岩看起來像是一座座迷你的小山,上有峭壁危岩,色彩斑駁,飽含水氣與陽光。山頂上是一片片堅硬的灰色地衣,岩石與岩石之間的幽暗峽谷泛著紫色的光澤。陡直的山壁上閃耀著綠松石的光芒,緩坡上則布滿了石灰色的同心圓圖案。所有的顏色都很鮮明,像是剛剛被畫出來的一般,充滿活力。相形之下,森林裡的其他生物都在寒冬的鎮壓下,顯得病懨懨的,了無生氣,連苔蘚都被霜雪凍得顏色蒼白、形容黯淡。
  
  大多數生物都在這冬日裡被迫休眠時,這些地衣之所以能夠顯得生氣盎然,是因為它們的適應能力很強。它們不做無謂的抗爭(這聽起來有點矛盾),不會為了追求溫暖而消耗任何熱量,而是讓自己的生活步調跟著溫度起伏,因此得以適應寒冷的月分。它們不像植物和動物那般無法缺水。它們的身體會在潮溼的日子裡膨脹,並在乾燥時收縮。植物的細胞遇到寒冷的天氣便會縮起來,直到春天時才逐漸再度開展。但地衣的細胞卻很「淺眠」。在冬季時,只要天氣稍微暖和一些,它們很容易就能恢復生氣。
  
  除了地衣之外,也有人曾經悟出這樣的生存之道。西元前第四世紀的中國道家哲人莊子就曾經寫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老人在一座雄偉的瀑布下載浮載沈,旁觀的人都嚇壞了,趕緊衝過去要救他,誰知那老人卻神色從容、毫髮無傷的自行上了岸。有人問他如何逃過一劫,他回答道:「與齊俱入,與汨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譯注:我與漩渦中心一同入水,又隨湧出的漩渦浮出,順從水之性而不按一己的私意妄動。)但地衣比道家早了四億年悟出這個道理。所以,在莊子的寓言故事中,真正能夠「以柔克剛」(victory through submission)的大師,其實是那些附著在瀑布旁岩壁上的地衣。
  
  不過,地衣外表看起來雖平靜單純,內部卻頗為複雜。它們是真菌和綠藻(或細菌)這兩種生物的混合體。真菌在地上伸展菌絲,形成一個溫床。綠藻或細菌則安居在這些菌絲裡,利用太陽的能量合成糖和其他養分。這種結合就像所有婚姻一般,會使得雙方發生改變。真菌的身體會延展開來,形成一種類似樹葉的結構,包括一層具保護作用的上皮,一層供那些負責吸收陽光的綠藻居住的組織,以及一個個細小的氣孔。綠藻這一方則會喪失它的細胞壁,靠真菌來提供保護,並且不再進行有性繁殖,改採速度較快但從遺傳學的角度而言較為無趣的「自體選殖」(self-cloning)。地衣中的真菌可以在實驗室中單獨被培養出來,但在沒有水藻的情況下,這些「寡婦」會變得奇形怪狀而且病懨懨的。同樣的,地衣中的水藻和細菌大致上也可以在沒有真菌的情況下存活,但只有在少數的棲地才能如此。在放棄個體的獨立性之後,地衣創造出一個世界無敵的聯盟。它們占據了地表將近十分之一的面積,尤其是在終年寒冬、草木不生的極北區(far north)。即便是在這塊樹木林立的曼荼羅地上,每一塊岩石、每一截樹幹和每一根枝條上也都長滿了地衣。
  
  有些生物學家宣稱真菌會剝削水藻,對它們不利。但這種說法不盡正確,因為他們並未認清地衣中的真菌和水藻早已不是兩個個體,所以不可能區分誰是壓迫者、誰是受害者。就像一個農夫照管著自己的蘋果樹和玉米田,地衣也是不同生命的結合。當彼此已經不分你我時,硬要區分誰是勝利者、誰是受害者,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玉米是否受到了農夫的壓迫?農夫既然必須依賴玉米維生,算不算是一個受害者?要提出這些問題,前提是兩者必須處於分離的狀態。但事實並非如此。人類的生存和作物的繁衍已經合而為一。兩者不可能各自單獨存在:農夫仰賴作物維生。這種依賴始自幾億年前那些有如蟲子一般的動物。這些作物雖然只和人類共同生存了一萬年,但它們同樣也放棄了自己的獨立性。地衣中的真菌和水藻除了彼此依賴之外,身體也合而為一,細胞膜更互相糾纏,就像玉米莖和農夫一般,被演化之神的大手牢牢的綁在一起。
  
  曼荼羅地上的地衣色彩如此豐富多樣,顯示這個「地衣聯盟」中包含許多不同的水藻、細菌和真菌。藍色或紫色的地衣含有藍綠藻(cyanobacteria)。綠色的地衣含有水藻。真菌則會分泌黃色或銀色的遮光色素,呈現它們自己的顏色。生命之樹上這三株可敬的樹幹──細菌、水藻和真菌,將它們不同顏色的枝幹交織在一起。
  
  水藻之所以呈現翠綠色,是因為它裡面有一個比地衣更古老的結合。水藻細胞深處含有如寶石一般的色素粒子,會吸收陽光的能量,再經由一連串的化學作用讓這些能量和空氣分子結合,轉化成糖和其他養分。這些糖為水藻細胞和與它共生的真菌提供了生長的動力。這些負責捕捉陽光的色素被放在一個個微小的珠寶盒(葉綠粒)裡。每一個葉綠粒外表都包覆著一層薄膜,並且含有屬於它自己的遺傳基因。這些深綠色的葉綠粒,乃是十五億年前寄居在水藻細胞內的細菌的後代。這些細菌後來捨棄了屬於自己的堅硬外殼、生殖方式和獨立性,就像水藻細胞在和真菌結合成地衣時所做的那樣。但葉綠粒並非唯一生存在其他生物體內的細菌。事實上,所有植物、動物和真菌的細胞內都住著一種形似魚雷的「粒線體」(mitochondrion)。這些粒線體扮演著迷你發電廠的角色,負責燃燒細胞內的養分以釋出能量。它們從前也曾經是獨立生存的細菌,但後來就像葉綠粒一樣,為了和其他生物共生而放棄了自己的自由和繁殖方式。
  
  除了葉綠粒和粒線體之外,生物的化學結構(螺紋狀的DNA)也展現了更古老的結合痕跡。遠古時期,不同種類的細菌彼此之間會交換基因,進行基因的「洗牌」動作,使得各種不同的基因混合在一起,就像廚師之間彼此交換食譜一樣。偶爾會有兩個廚師願意合夥創業,於是兩種生物便合而為一。現代生物(包括人類在內)的DNA內仍然可以看到這類合併的痕跡。我們的基因雖然是以團隊的形式運作,卻具有兩種乃至更多種有著微妙差異的「寫作風格」。這便是幾十億年前不同物種結合的痕跡。所以「生命樹」這個隱喻並不恰當,因為生命體最深層的結構,其實比較像是一個細密交織的網絡或縱橫交錯的三角洲。
  
  我們人類是一個個的俄羅斯娃娃,靠著體內的其他生物才得以存活。只不過俄羅斯娃娃可以被拆解,但我們的細胞和基因裡面的小幫手卻無法離開我們,而我們也少不了它們。所以,我們人類可以說是大型的地衣。
  透過聯盟或融合,曼荼羅地上的生物形成了各種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但並非所有的物種都能相互合作。它們之間也有彼此掠奪、剝削的情況。此刻盤捲在曼荼羅地中央的落葉層上、置身於幾塊滿覆地衣的岩石中間的一個小東西,便讓我想起了這類較為不幸的結合。
  
  我因為觀察力不夠敏銳,並未馬上認出牠來。起初,我注意到的是兩隻琥珀色的螞蟻匆匆忙忙的行走在潮溼的落葉層上。半個小時之後,我發現牠們對嵌在落葉層中的一個線圈特別感興趣。這個線圈大約有我的手掌那麼長,顏色如同它底下那片被雨水浸溼的山核桃落葉,呈棕褐色。最初,我以為它是蔓藤植物的卷鬚或葉柄,但就在我打算移開視線,去尋找更有趣的觀察對象時,一隻螞蟻突然用觸鬚推了它一下,而這根卷鬚居然立刻變直,並開始踉踉蹌蹌的往前移動。這時,我突然看出牠是一隻鐵線蟲(horsehair worm),一種性喜剝削他人的奇特生物。
  
  讓牠洩漏身分的是,牠那走起路來歪歪扭扭的樣子。鐵線蟲體內有一股壓力。每當牠的肌肉牽動牠那膨脹的身軀時,牠便會抽搐、蠕動。這是牠迥異於其他動物的地方。不過,牠其實也不需要多麼複雜或優美的移動方式,因為到了這個階段,牠只剩下兩項任務要完成:先找到交配的對象,然後產卵。事實上,在前一個階段當中,牠也不需要用到複雜精密的移動方式,因為牠只要縮成一團,躺在一隻蟋蟀體內就可以了。這隻蟋蟀會負責帶著牠走,並且為牠提供食物。這種蟲子就像是內賊,會先把蟋蟀的家當偷光,然後再把牠殺死。
  
  鐵線蟲的生命週期如下:母蟲將卵產在水窪或溪流裡。幼蟲(要透過顯微鏡才能看到)孵化後會在溪床上爬行,一直到牠被某隻蝸牛或小蟲吃下肚為止。到了新家後,幼蟲會用一層保護殼把自己包起來,形成一個囊胞,然後便靜靜的等待。大多數的幼蟲在囊胞的階段就夭折了,沒機會走完牠們的生命週期。眼下位於曼荼羅地的這一隻,是少數能夠活到下個階段的蟲子之一。牠的宿主爬上陸地之後便死了,被一隻雜食性的蟋蟀吃掉。由於這一連串事件發生的機率實在太低,因此鐵線蟲的成蟲必須產下數以千萬計的卵才行。平均來說,幾千萬隻的幼蟲當中只有一、兩隻能夠長大,變為成蟲。幼蟲的頭部有許多尖刺,一旦進入蟋蟀體內,便會鑽過蟋蟀的腸壁,找到據點住下來,然後逐漸從原本的逗點大小長成大約我手掌長的蟲子。這段期間牠會把身子捲起來,以符合蟋蟀的體型。等牠長到極限後,牠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接管蟋蟀的腦子,使得原本怕水的蟋蟀一看到水窪或溪流便沒命的往下跳。蟋蟀一碰觸到水面,鐵線蟲便會繃緊牠強壯的肌肉,把蟋蟀的軀殼撐破,從裡面鑽出來,並任由蟋蟀沈入水中淹死。
  
  鐵線蟲獲得自由之後喜歡群居,往往數十條或數百條混成一團,同時交配。這樣的習性讓牠們獲得了一個外號:「戈爾迪烏斯線蟲」(Gordian worm)。這是源自西元第八世紀的一個傳說:戈爾迪烏斯國王打了一個極其複雜難解的結。凡是能夠解開此結的人就可以繼任為王,但所有前來嘗試的人都一一失敗了。最後是由亞歷山大大帝(他也是個掠奪者)解開了這個結。他就像鐵線蟲一樣,採取作弊的方式,揮劍斬斷了這個難解的結,得到了該國的王位。
  
  在擠成一團、集體交配之後,鐵線蟲就會分道揚鑣,各自爬往潮溼的池塘邊或林地上產卵。蟲卵孵化後,幼蟲就會發揮如亞歷山大的掠奪者精神,先寄生在蝸牛身上,然後再跑出來進行搶劫蟋蟀的勾當。
  
  鐵線蟲和宿主之間的關係,完全是剝削式的。牠的受害者並未因為受苦而得到絲毫的好處或補償。但就連鐵線蟲這樣的寄生蟲,也必須靠體內的粒線體才能存活。因此,「合作」乃是「掠奪」之母。
  
  ****
  
  曼荼羅地上的物種之間建立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關係,既有道家風格的結盟,也有農夫對作物的依賴和亞歷山大式的掠奪。至於誰是盜賊,誰是誠實善良老百姓,並不容易從表面區分。事實上,從演化的角度而言,這樣的區分也沒有必要。所有的生物都有「掠奪」和「合作」的一面。寄生的盜匪要靠自己體內的粒線體提供養分。水藻的翠綠色澤來自古代的細菌,但它卻自甘棲身於灰色的真菌中。就連生命賴以存續的化學物質DNA,也像是一根多彩的「五朔節花柱」(maypole)或一個「戈爾迪烏斯結」,包含了各種難解難分的關係。

延伸內容

【《森林祕境》推薦文一】「看見」的祕密是高價的珍珠
◎文/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人們通常必須遠離家園數百哩甚至數千哩之遙,才有資格宣稱『踏上旅程』。為什麼不從自家展開旅途呢?難道非得長途跋涉或傾力留神,才能發現新穎事物?      三年前我開始有一片田地之時,我就決意把其中一部分完全放任不管。在我汲汲營營將局部的土地依照我的意思決定發芽種子、除草與翻土的同時,也觀察那塊「被人力棄置」的土地會「演化」成什麼樣子?什麼季節冒出什麼樣的新草種,又在什麼時候獲得局部穩定?而那些在加入我的勞動力、意志與想像力的土地,與被人力棄置的土地出現什麼樣的差異?      我觀察到一些具體的現象:當我用拔除的雜草鋪出田間道路,並藉以抑制新雜草的萌芽之時,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枯死的草莖就會消失在地表上,顯然有我看不見的物理與化學作用在進行著;而最早實施不使用任何藥物與肥料的那一畦土,如今單位面積的蚯蚓數量是後繼耕地的十倍。但這不一定是好消息,因為有許多是外來的優勢種「黃頸透鈣蚓」(Pontoscolex corethrurus),牠們的出現往往壓縮了本土蚯蚓的生存空間。而我挖出來的一條引水溝,上頭先是出現真菌與苔蘚,從原本的具透水性漸漸地堵住了土壤的孔縫,已經開始能在大雨之後保留三、四天的水,成為短暫讓蛙與蜻蜓產卵的水域。此外,雖然四周也都是田地,但雲雀和洋燕只集中在這塊地的上空覓食,顯然我的土地上空有一批我肉眼不可視的微小昆蟲,牠們的生命支持著這群空中殺手的飛行能量。      我有無限多的問題隨著時間浮現,無窮的知識空白需要補充,在讀完大衛.哈思克的《森林祕境》(The Forest Unseen)後,我發現可以把這塊地稱為我的「曼荼羅」。      《森林祕境》是一本時間之書,它演化自生物學家哈思克教授時常漫步駐足的田納西州山間老生林一塊土地。哈思克教授的企圖是,藉由觀察生物群落與環境特質,去看清一座森林的面貌。      這讓我想起我曾讀過的兩本翻譯到台灣的,同樣是書寫森林的優秀自然書寫作品,一是大衛.弗斯特所寫的《康考特牧歌》,二是鈴木大衛(David Suzuki)與偉恩.葛拉帝(Wayne Grady)所寫的《樹——一棵花旗松的故事》。前者是作者重返梭羅的華騰湖,並以梭羅的文字紀錄與他此刻所觀察到的地景變貌對照,寫出一部新英格蘭地區的自然史;後者則是藉由花旗松(較正式的名稱是「西部黃杉」〔Douglas-fir〕)這個物種,以倒敘的寫作手法,像年輪一樣回溯到植物演化的最初,並穿插它與白蟻、螞蟻、蠑螈、北美黑啄木、白頭海鵰、飛鼠、貓頭鷹、美洲虎、狼……,乃至於文學、藝術、族群史、科學史的複雜故事。      《森林祕境》很像是這兩本書手法的綜合,再加上哈思克豐富的學識、踏實的資料搜集,以及冷靜、精準,情感豐富的文字,透過附加主題的日誌形式,成為一本分量十足,卻又易讀的絕妙作品。它既有磅礡大氣,也常常聚焦微景:不論是北美狼為何絕跡,蠑螈特化的皮膚,植物如何把數噸的水運到樹冠,蕨類如何受精……在哈思克的筆下,總讓我像踏進森林的腐植層裡似的,深深吸住我的閱讀腳步。      我特別喜歡〈斑光〉這一節。所謂斑光指的是因林層障蔽,因此只有局部強光會穿透而落在底層植物上。哈思克解釋,有些植物為了因應這些突如其來的光線,會讓一部分吸光分子暫時無法作用,以免短時間內吸收太多能量。這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運作機制,涉及葉綠粒的移動,哈思克把光比喻為水讓讀者較容易想像。他說:「曼荼羅地上的花草在一天當中有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一點一滴的啜飲極少量的光線。當光線如洪水般洶湧而來時,它們便趕緊用雨傘擋住自己的嘴巴。儘管如此,由於洪水的力道如此強大,雨水還是不免會潑進傘裡,因此植物還是能夠喝到一口生命之水。」      接著他筆鋒一轉,引斑光落在一種叫「姬蜂」(ichneumon wasp)的昆蟲上。      原來當年達爾文發現姬蜂會將卵產在鱗翅目昆蟲的幼蟲體中,以便孵化時有新鮮的食物可吃的寄生模式時,寫文章感嘆這種生物的殘忍行為,似乎不符合他在維多利亞時期劍橋的聖公會學校上課時所認知的上帝形象。他寫信給隸屬基督教長老會的哈佛大學植物學家阿薩.葛雷(Asa Gray)說:「我無法說服自己一個仁慈良善、無所不能的上帝會刻意創造這些姬蜂,讓牠們寄生在毛毛蟲的體內,然後活生生的把牠們吃掉。」這是自然界對達爾文的「惡的詰難」(the problem of evil),也讓他從虔誠教徒轉成「不可知論者」。達爾文當時正為病痛與女兒夭折感到痛苦,而姬蜂的存在所形成的「惡的詰難」,更讓這種痛苦成為一種無法寄託於宗教的心靈折磨。      哈思克這部令人嘆一口氣的迷人作品,正如印度教與佛教密宗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所用的象徵性圖形——曼荼羅。這個圖騰事實上同時也是宗教師在探討宇宙疑惑與真理時,所採取的一種思考模式:從簡單的線條,逐漸建立起一座不可思議的華麗宮殿。而對哈思克這樣一個深知森林演化繁複遠超過短暫人生所及的生物學教授來說,則是「在微小的事物中尋求宇宙真理」的具體隱喻。      一座森林,一片田地,一條小徑,一座校園……都可以是你開始第一道筆畫的曼荼羅,你可以藉此在無形的虛空中雕鑿出知識之柱,體會生命的殘酷與優雅,重點是你開始對周遭細微事物的凝神注視。美國自然書寫者安妮.迪勒(Annie Dillard)說:「看見的祕密是高價的珍珠。」我想這就是哈思克教授以「不見」(Unseen)做為書名的緣故吧。   
【《森林祕境》推薦文二】尋找屬於自己的「曼荼羅」
◎文/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在這個令人迷惑的年代裡,環遊世界、追尋偉大夢想容易,能夠注意到身旁發生的微小奇蹟卻很難。大部分的人恐怕已經遺忘了每一天的晨曦、每一朵地上的小花,以及許許多多習以為常的瑣碎事物,構成了這個神奇美麗的世界。      因此,喬治.哈思克以一年時間,類似修行般所示範的行動,在這個追求更多更大的時代裡,具有醍醐灌頂式的棒喝作用了!      這種對於一個小區域的長期定點觀察,正是荒野保護協會這二十年來所推動的「找自己的祕密花園」行動,不過,令人佩服的是,作者居然只在一公尺直徑區域裡做紀錄,若非具有自然學家背景以及深厚的哲學思考,是很難做到的。      這二十年來,我們要求每個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在住家附近找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祕密花園,並且定期去觀察與記錄。即使一個乍看之下平淡無奇的自然環境,只要經過長期觀察,就會發現豐富有趣的變化。這種屬於自己的「祕密花園」,因為去的次數多了,觀察久了,就會產生感情,這種與土地親密的情感連結,在個人的生命進程上,也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國西南部有個最大的印第安人保留區,納瓦荷人稱這片土地為「四角之地」,由他們神話中的四座聖山圍繞而成。納瓦荷的巫醫曾經這麼說:「記住你眼前所見,把目光停在一處,記住它的樣子。在下雪時觀察它,在青草初長時觀察它,在下雨時觀察它。你得去感覺它,記住它的氣味,來回走動探索山岩的觸感。如此一來,這地方便永遠伴隨你。當你遠走他鄉,你可以呼喚它,當你需要它時,它就在那兒,在你心中。」      在台灣即便住在都市裡也可以進行這樣的「定點觀察」,不管是巷子附近的小公園,或河堤附近的矮樹叢。在一年四季中不斷去記錄和觀察,在不同時間、不同心情裡,我們的記憶會一個一個堆疊上去,這個地方就會融入我們私密的情緒,許多的笑聲與淚水,將使這個地方變成內心的祕密花園。當我們累了、倦了、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召喚它。      除了因為觀察而與萬物有連結,這種屬於個人的生命啟發之外,以環境保護而言,定點觀察也有策略上的意義,因為當每一個人就近長期觀察自己住家附近的自然生態,若串起每個定點,那麼分布在全國的志工就可以形成一個全面的環境監測與守護網,只要任何地區被破壞了,我們就可以立刻得知並且想辦法保護。      不管我們著眼於內心深入觀照或者為了環境採取行動,都可以從《森林祕境》這本神奇的書裡得到啟發。   
【《森林祕境》推薦文三】見樹見林見全球
◎文/金恒鑣(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砂中窺世界,野花有天堂,手掌握無限,須臾即永恒。」是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的四行名詩,這樣來理解,依次隱喻著人類所面對的環境、生命、空間,與時間。   我們能否自一顆砂粒中看到這個世界?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美國南方大學的教授,為了驗證布萊克這幾行文字精練而意涵博深之詩句的隱喻,進行了一項類比的觀察與試驗。布萊克是浪漫主義時代的英國詩人,哈思克是當代的美國田野生態學家。哈思克用一座小小的樹林替代一顆微小的砂粒,來看這個世界。他要從樹林中的樹木、樹葉、枯樹、落葉、土壤、岩石、雨水,以及透空的地面,來看這個世界的生態。這裡要介紹的著作《森林祕境》便是他的驗證的果實。      為了他的驗證,哈思克在選了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座樹林,劃出一個圓形林地,直徑約一公尺(不到四分之一坪的空間),作者稱之為「曼荼羅地」。至於為什麼叫做曼荼羅地,他在書中有交代。哈思克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歷經四季與晝夜的貼近觀察與冥思曼荼羅地的生態,並勤作筆記,整理成本書中的四十三篇日記式的短文。透過這本書,哈思克告訴讀者他所看到的、聯想到的這個世界的空間與時間的環境與生命的關係。      哈思克所相中的曼荼羅地坐落在一座大樹林中。那不是一般的樹林,而是生態學界稱為「老生林」的樹林。老生林係指一百多年來未遭遇到毀滅性騷動過的樹林。不論是自然力的摧毀,如祝融吞噬,或人為的干擾,如人類的全面砍伐森林,均屬於毀滅性的騷動。老生林給一般人的印象是有點雜亂:林內長著年齡不一、大小不等的樹木;樹與樹之間的冠層沒有連成一片,因此,破空的地面處處可見;林內有許多矗立的大枯樹與倒地的腐朽大樹幹,因此,地面高低不平,且有一群多樣的生物正忙著分解這些稱為「枯死樹的大殘材」,主持大地的元素循環作用;林內連根拔起的倒樹,翻起土壤,弄得地面更加凌亂,卻增加了這個樹林的異質結構度,使其生命現象與過程也更加複雜。其實,這類樹林是生物多樣性極高、並且為許多罕見物種棲身的生態系,是受到保護的焦點地景。美國有名的現存老生林,多分布在北加州與華盛頓州濱太平洋的地區。這些老生林亦稱為「溫帶雨林」,主要由黃杉、巨杉、紅杉、鐵杉等針葉林所組成,可稱為「軟木林」。本書中所描述的密西西比州的老生林,是世界僅存的「硬木林」,也是彌足珍貴的闊葉老生林。全球的老生林,因為人類破壞的結果,已喪失了十之八九的面積了。      本書所記述的樹林雖只是發生在區區四分之一坪不到的曼荼羅地裡,這個小小的林地卻不是孤立的--它的生態乃是受到全球的空間與漫長時間的影響,同時,它也影響到遙遠的世界其他角落的生態。例如,作者指出,曼荼羅地上的樹葉是毛毛蟲(蛾、蝶等鱗翅目昆蟲的幼蟲)的糧食,而毛毛蟲又是過路候鳥的燃料。候鳥啄食了毛毛蟲,才有體力飛往三千公里以外的南方度冬,一如我們仰賴八千公里外的中東石油為燃料--那也是靠葉子製造形成的能源。作者除了近距離觀察曼荼羅地內幾株樹(如光葉山核桃)與地面枯枝落葉層的生命(如蜘蛛、蜈蚣、菌菇、蚯蚓、蠑螈等)現象,他也詮釋了這塊曼荼羅地與整個老生林生態系之間的水文與營養循環、光合作用與植動物生活的環境是如何緊密地相關。作者指出,這個老生林的環境在各種自然的騷動(如暴風雨、地震、樹木傾頹)下,創造特殊的地景,才能孕育出極為多樣的野生植物、動物及微生物。這個老生林的生命便是靠沒有人類的干擾才維持住的。唯有這麼自然的老生林,其生態系始能為林內的生命(包括人類)提供其他生命所無法取代的勞務。      作者筆下的每個生物我們差不多都聽過或見過,但是我們對其生命故事幾乎一無所知。這些故事內容取材自最尖端、最艱深、最枯燥的許多科學論文,經作者巧妙的詮釋與連綴而成了這麼有系統而人人易懂的自然科普書,讓一般無緣接近深奧科學知識的讀者,得以讀得津津有味,而恍然大悟,自然世界的生態原來有這麼些道理與妙趣。作者無論是對動物的身體結構、行為,或是生命的演化,均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形容與比方。      作者所觀察的曼荼羅地所在的森林,在人類大肆破壞自然與無度掠奪自然資源的今天,已是難得一見的闊葉樹種老生林了。這本書的出版,對沉醉在科技萬能的幻象裡,認為所有災難皆都可靠科技解決的人類,無異是醍醐灌頂。

作者資料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作家暨生物學家,擅長以精微動人的文字,融合科學、詩文與其對生命的細膩觀察。已故生物學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有「社會生物學之父」及「生物多樣性之父」之稱)曾形容其文字「為自然書寫開闢新局,既科學也充滿詩意」。普立茲獎得主黛博拉.布魯姆(Deborah Blum)亦曾形容他「或許是當今最傑出的自然文學作家」。 哈思克的作品《森林祕境》、《樹之歌》、《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以及《傾聽地球之聲》,皆流露其對生命的多姿多彩之關注,並曾榮獲眾多獎項肯定,包括美國國家學院最佳圖書獎、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里德環境寫作獎(Reed Environmental Writing Award)、國家戶外圖書獎(National Outdoor Book Award)、愛爾蘭圖書獎(Irish Book Award),以及約翰.巴勒斯獎章(John Burroughs Medal)。 哈思克生於倫敦,成長於法國,過去三十年來居住於美國各地,如田納西州、科羅拉多州和紐約州。他畢業於牛津大學,於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是倫敦林奈學會會士、古根漢會士,目前任教於田納西州塞瓦尼南方大學,並曾獲多項教學優異獎項肯定。 在這遭到重重藩籬阻隔的世界,他的作品提醒我們,生命的本質與美乃是源自彼此的連結與相互依賴。你可透過以下方式關注他的最新動態:dghaskell.com;Twitter:@DGHaskell;Instagram and Facebook:DavidGeorgeHaskell。 ※《森林祕境》曾獲2014年開卷翻譯類年度好書獎,《樹之歌》曾獲2017年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 相關著作:《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從氣味的語言了解樹木(書衣海報特別收錄12幅精緻針筆植物繪)》《森林祕境(暢銷改版):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基本資料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譯者:蕭寶森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科學新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2014-04-30 ISBN:9789862725801 城邦書號:BU0110 規格:平裝 / 單色 / 38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