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5年11月,為國內第四座國家公園,面積九萬二千公頃,地跨花蓮、台中、南投三縣,兼具高山、峽谷、溪流等獨特地理景觀,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深具歷史意義的步道系統。
本書介紹的範圍:中橫太魯閣入口處至合歡山段。按照旅遊動線來規畫,分為4區25站,每個景點除了景觀介紹,並結合自然與人文,對於地質形成原因、歷史背景等做深度的解說,使本書兼具了教學與深度旅遊的雙重優勢。
一、最佳的地質、人文教學活百科
太魯閣和原住民(主要為泰雅族)的關係密切,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和台灣其他國家公園不同之處。立霧溪水流的切割,形成了多樣貌的地質景觀,使太魯閣成為認識地質地貌的活百科。而鬼斧神工的峽谷景緻更是世界少有,讓太魯閣成為名聞中外的世界級觀光景點,每年吸引上百萬的旅客。
二、豐富的物種生態
太魯閣步道系統縱橫,國家公園處將部分重新整治為可以遊賞的步道,本書共介紹11條步道,難易皆有。由於太魯閣由於海拔高底落差大,坐擁不同植物分布帶(範圍從亞熱帶至寒帶),使得物種豐富,所以在步道沿途除了可以觀賞自然生態,亦可盡窺太魯閣之美。由於範圍較大,所以書中在物種介紹上,以生態相的介紹取代單一物種介紹,亦加強四季變化的說明及觀察重點。
三、體驗太魯閣的今昔
從二千年前的史前遺址、泰雅族的部落遺跡,一直到中橫的開發和國家公園的成立,本書都在字裏行間娓娓道來。而且一般書籍往往將自然和人文分開,也將旅遊定點介紹和文化觀察分開,但本書特別加強其間的關聯,除了地名介紹時,標示出原住民語的羅馬拼音和原意解釋,對於各景點與原住民的歷史關係也多加著墨。
四、老蓋仙的私房景點
本書作者曾任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課課長,現任管理處秘書,在國家公園任職了15年,被暱稱為太魯閣的老蓋仙,熟知太魯閣點點滴滴,所以書中讓讀者可以玩到別本書玩不到的景點,看到別本書看不到的典故資訊。而他生物系畢業的背景,更為內文中的自然解說,提供了權威性。
※本書附有1張拉頁全區圖、8張步道導覽圖、10多張地質形成圖及數十張老照片,並包括行程建議、注意事項、食宿交通資料等資訊。
※ 太魯閣國家公園2000年遊客統計為1,228,061人次(太魯閣峽谷地區),歷年最高人次達250萬人,若含合歡山則一年旅遊人次更達300萬人。
作者資料
游登良
游登良,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自然資源管理碩士。任職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及慈濟大學兼任老師。著有:《獸─太魯國家公園野生哺乳動物資源》、《國家公園─全人類的自然遺產》、《國家公園概論》等,另常有國家公園暨自然生態文章散見於《大地地理》、《台灣山岳》、《大自然》、《新台灣》、《清流月刊》等雜誌。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