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一部超越時空與宗派、宗教界限的思想經典
集百家之智慧,鎔鑄精華,開啟智慧,遠離煩惱
一行禪師:一旦你明白了《金剛經》,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樂曲,毫不費力地就進入了你心裡。
索達吉堪布:每個人的人生,都充滿了起伏不定、喜怒哀樂,這一切看似實實在在,但你若學了《金剛經》,就會明白:它並不是人生的真相。
星雲法師:《金剛經》的四大要義就是從此岸度到彼岸、達到波羅蜜多的法門,這個法門再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國學大師南懷瑾: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
美學大師蔣勳:這幾年習慣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先盤坐讀一遍《金剛經》。有人問我:「為什麼是《金剛經》?」我其實不十分清楚,只是覺得讀了心安吧,就讀下去了。
《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書闡釋般若智慧,其「金剛」二字,取金剛無堅不摧之意,用以比喻以銳利的智慧,斬斷煩惱、破除執著,脫離苦海,得到解脫。隋唐後,中國佛教以此經為主要的習誦經典,其影響力超越宗派甚至宗教的範疇。歷來高僧大德皆以註解本經,作為證明自己佛學素養與修證成就的方法之一。
本書以明朝永樂年間,成祖朱棣編纂而成的《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為本,重新編輯,加以現代標點,輔白話語譯和詞語註釋,以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經典意義,領會集註精要。同時選錄《東方聖書》中馬克斯.慕勒(Friedrich Max Mūller)的《金剛經》英譯,逐句英漢對照,俾使讀者從不同的語言角度,貼近經典原貌。
目錄
◎導讀:超越時代、超越宗教性的《金剛經》/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黃英傑博士
◎新刊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
御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集註》序
法會因由分第一
善現啟請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如理實見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無得無說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無相分第九
莊嚴淨土分第十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附錄:英漢對照
序跋
御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集註》序
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覺人,超萬有而獨尊,歷曠劫而不壞,先天地而不見其始,後天地而不見其終,觀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蓋可見矣。是經也,發三乘之奧旨,啟萬法之玄微,論不空之空,見無相之相,指明虛妄,即夢幻泡影而可知。推極根原,於我人眾壽而可見,誠諸佛傳心之祕,大乘闡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見性之機括也。夫一心之源,本自清淨,心隨境轉,妄念即生,如大虛起雲輒成障翳,如寶鏡蒙塵隨韞光彩,由此逐緣而墮幻,安能返妄以歸真。惟如來以無上正等正覺,發慈悲至願,憫凡世之沉迷,念眾生之冥昧,為說此經,大開方便,俾解粘而釋縛,咸滌垢以離塵,出生死途,登菩提岸,轉癡迷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是經之功德廣矣、大矣。雖然法由心得,非經無以寓夫法;經以人傳,非言無以著夫經。爰自唐宋以來,註釋是經者無慮數十百家,雖眾說悉加於剖析,而群言莫克於折衷,朕夙欽大覺,仰慕真如,間閱諸編,選其至精至要經旨弗違者,重加纂輯。特命鋟梓,用廣流傳,俾真言洞徹、祕義昭融,見之者如仰日月於中天,悟之者若探寶珠於滄海,豈不快哉,豈不偉哉!嗚呼,善人良士果能勤誠修習,虔禮受持,緣經以求法,因法以悟覺,即得滅無量罪愆,即得獲最勝福田,果證人天,永臻快樂,功德所及,奚有涯涘哉。謹書為序,以示將來。
永樂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奉詔譯
@集註:
【僊遊翁集英曰】金剛者,金中精堅者也。剛生金中,百煉不銷,取此堅利,能斷壞萬物。五金皆謂之金,凡止言金者謂鐵也。此言金剛,乃若刀�竣圻鹵�鐵耳,譬如智慧,能斷絕貪瞋癡一切顛倒之見。「般若」者,梵語(梵語者,西方之語也),唐言智慧(唐言者,中國之言也)。性體虛融,照用自在,故云般若。梵語「波羅蜜」,唐言「到彼岸」。欲到彼岸,須憑般若。此岸者,乃眾(平聲)生作業受苦生死輪迴之地;彼岸者,謂諸佛菩薩究竟超脫清淨安樂之地。凡夫即此岸,佛道即彼岸;一念惡即此岸,一念善即彼岸。六道如苦海(六道者,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無舟而不能渡。以般若六度為舟航(度與渡同,六度見此後陳雄解),渡六道之苦海。又西方俗語「凡作事了辦,皆言到彼岸」。經者,徑也,此經乃學佛之徑路也。
【沖應真人周史卿】作楊亞夫真讚解云:「鐵之為物,其生在礦,其成為鐵,性剛而體不變,火王(去聲)而器乃成,佛之所以喻金剛也。」又因其兄看《圓覺經》,以書示之曰:「古人有云:『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真如與翠竹一體,蓋無色聲香味觸法也;(六塵)般若與黃花一類,蓋無見聞覺知也。
【陳雄曰】波羅蜜有六,或布施(度慳貪)、或持戒(度邪淫)、或忍辱(度瞋恚)、或精進(度懈退)、或禪定(度散亂),各占六度之一。唯一般若能生八萬四千智慧,則六度兼該,萬行俱備。是故如來以智慧力,鑿人我山,以智慧因,取煩惱礦,以智慧火,鍊成佛性精金。夫植善根者,始而誦經,終而悟理,得堅固力,金剛是也,具大智慧,般若是也。渡生死海,登菩提岸,波羅蜜是也。五祖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成佛;六祖大師一夜聽五祖說法。恰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便悟,茲其所以為上乘頓教也歟。
【顏丙曰】只這一卷經,六道含靈,一切性中,皆悉具足,蓋為受身之後,妄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埋沒此一叚靈光,終日冥冥,不知不覺。故我佛生慈悲心,願救一切眾生,齊超苦海,共證菩提。所以在舍衛國中為說是經大意,只是為人解粘去縛,直下明了自性。自性堅固,萬劫不壞,如金性堅剛也。
【李文會曰】金剛者,堅利之物,能破萬物也;般若者,梵語也,唐言智慧,善破一切煩惱,轉為妙用;波羅蜜者,梵語也,唐言到彼岸,不著諸相謂之彼岸,若著諸相謂之此岸,又云:「心迷則此岸,心悟則彼岸。」經者,徑也,見性之道路也。
【川禪師曰】法不孤起,誰為安名?頌曰:摩訶大法王,無短亦無長。本來非皂白,隨處現青黃。花發看朝豔,林凋逐晚霜。疾雷何太急,迅電亦非光。凡聖猶難測,龍天豈度量。古今人不識,權立號金剛。
法會因由分第一
經文:
如是我聞,
語譯:
我曾經聽佛這樣說過,
集註:
【王日休曰】是,此也,指此一經之所言也;我者,乃編集經者自謂,是阿難也。如是我聞者,如此經之所言,乃我親聞之於佛也。弟子嘗問佛云:「他時編集經教,當如何起首?」佛言:「從如是我聞起。」
【李文會曰】如是我聞者,如來臨涅槃日,阿難問曰:「佛滅度後,一切經首初安何字?」佛言:「初安『如是我聞』,次顯處所。」是故傅大士云:「如來涅槃日,娑羅雙樹間,阿難沒憂海,悲慟不能前。優波初請問,經首立何言?佛教如是者,萬代古今傳。」若以諸大宗師言之,如者,眾生之性,萬別千差,動靜不一,無可比類,無可等倫;是者,只是眾生性之別名,離性之外,更無別法。又云法非有無,謂之如,皆是佛法,謂之是。
【川禪師云】如是,古人「道」喚作「如如」,早是變了也。且道變向什麼處去?咄,不得亂走!畢竟作麼生道,火不曾燒你口。如如,明鏡當臺萬象居;是是,水不離波波是水。鏡水塵風不到時,應現無瑕照天地。我者,為性自在,強名之也。又云:「身非有我,亦非無我,不二自在,名為真我。」又云:「淨裸裸、赤灑灑,沒可把。」頌曰:「我我認著分明成兩箇,不動纖毫合本然,知音自有松風和。」聞者,聽聞也。經云:「聽非有聞,亦非無聞,了無取捨,名為真聞。」又云:「切忌隨他去。」頌曰:「猿啼嶺上,鶴唳林間,斷雲風卷,水激長湍,最愛晚秋霜午夜,一聲新雁覺天寒。」
經文: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語譯:
當時,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
註釋:
舍衛國:中印度古王國名。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統治此國。《大智度論.卷三》載,舍衛城為佛出生地,為報生地之恩,故多住此。諸經典中,常見其名。且阿含部之諸經、《賢劫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上生經》、《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等諸會,《阿彌陀經》、《文殊般若經》、《金剛般若經》等,皆於此處說。
祇樹給孤獨園:此園乃舍衛城長者須達為佛陀及其教團所建的僧坊。精舍建於祇陀太子的林苑,因二人共同成就此一功德,故稱為「祇樹給孤獨園」。佛陀曾多次在此說法,與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並稱為佛教最早之兩大精舍。園林地勢平正,約有八十頃,內有經行處、講堂、溫室、食堂、廚房、浴舍、病室、蓮池與諸房舍。園林中央為香室,周圍有八十小房。精舍本為七層之建築,左右池流清淨,樹林茂盛,眾花異色,蔚然成觀。圍繞精舍之外,另有十八僧伽藍。玄奘於七世紀參訪此地時,該精舍業已荒廢。
集註:
【肇法師曰】一時者,說此般若時也。
【李文會曰】一時者,謂說理契機感應道交之時也。
【川禪師曰】一,相隨來也,頌曰:一。一,破二成三從此出,乾坤混沌未分前,已是一生參學畢。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頌曰:時。時,清風明月鎮相隨,桃紅李白薔薇紫,問著東君總不知。疏鈔云:「佛者,梵云婆伽婆,唐言佛。」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圓滿故,一切有情,咸具此道。悟者即名佛,迷者曰眾生。
【李文會曰】佛者,梵語,唐言覺也。內覺無諸妄念,外覺不染六塵。又云佛者,是教主也。非相而相,應身佛也;相而非相,報身佛也;非相非非相,法身佛也。
【川禪師云】佛,無面目說是非漢。頌曰:「小名悉達,長號釋迦,度人無數,攝伏群邪。若言他是佛,自己卻成魔。只把一枝無孔笛,為君吹起太平歌。」
【李文會曰】在者,所在之處也。
【川禪師云】客來須看,不得放過,隨後便打。頌曰:「獨坐一爐香,經文誦兩行,可憐車馬客,門外任他忙。」
【六祖曰】舍衛國者,波斯匿王所居之國。祇者,匿王太子祇陀樹是祇陀所施,故言祇樹。
【疏鈔云】經云:「舍衛國有一長者名須達拏,常施孤獨貧,故曰給孤獨長者。因往王舍城中護彌長者家,為男求婚。見其家備設香花,云來旦請佛說法。須達聞之,心生驚怖,何也?須達本事外道,乍聞佛名,所以怕怖。至來日聞佛說法,心開意解,欲請佛歸。佛許之,令須達先歸家卜勝地。惟有祇陀太子有園,方廣嚴潔。往白太子,太子戲曰:『若布金滿園,我當賣之。』須達便歸家運金,側布八十頃園並滿。是以太子更不復愛其金,同建精舍,請佛說法……曰:祇樹給孤獨園。」
【李文會曰】舍衛國者,說經之處也;祇樹者,祇陀太子所施之樹;樹,謂法林也。給孤獨園者,給孤長者所施之園,共建立精舍也。
經文: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語譯:
與一千兩百五十位大和尚們在一起。
集註:
【僧子榮】引智度論三卷云:「如來臨入涅(奴結切)槃時,告阿(入聲)難言:『十二部經,汝當流通。』復告優波離言:『一切律戒,汝當受持。』阿難聞佛付囑,心沒憂海。時優波離尊者語阿難言:『汝是守護佛法藏者,當問佛未來要事。』於是優波離尊者同阿難往,問世尊四條事。第一問:一切經首,當置何言?答曰:一切經首,當置『如是』;第二問:以何為師?答曰:以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此云戒;第三問:依何而住?答曰:皆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者,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法性空,四觀心無我。第四問:惡性車匿,如何共住?答曰:惡性比(音鼻)丘以梵檀治之,此云默擯(梵語,梵檀者,猶中國言默擯。默擯者,正如黃魯直云:『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百戰百勝,不如一忍。』擯者,敬而遠之之意。此處惡性比丘之道也)。如來於是付囑言訖,在俱尸羅大城,娑羅雙樹間,示般涅槃。阿難聞佛入涅槃,悶絕憂惱,不能前問四事。」
【王日休曰】梵語比丘,此云乞士,謂上乞法於諸佛,以明己之真性,下乞食於世人,以為世人種福,此所以名乞士也。大比丘則得道之深者,乃菩薩、阿羅漢之類也。俱,謂同處也。所謂佛與此千二百五十人,同處於給孤獨園中。
【陳雄曰】比丘,今之僧是也。
【李文會曰】比丘者,去惡取善,名小比丘;善惡俱遣,名大比丘也。若人悟達此理,即證阿羅漢位,能破六賊、小乘四果人也。
【川禪師云】獨掌不浪鳴。頌曰:巍巍堂堂,萬法中王,三十二相,百千種光,聖凡瞻仰,外道歸降,莫謂慈容難得見,不離祇園大道場。
經文: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
語譯:
到了吃飯的時間,佛陀披上袈裟,拿著飯缽,
註釋:
世尊:如來十號之一,意指為世間所尊重者之意,亦指舉世最尊者。
缽:梵語音譯,出家人的盛飯器具,材料主要為泥、鐵之物,物呈圓形,底平、稍扁、口略小。
集註
【王日休曰】爾時者,彼時也。佛為三界之尊,故稱世尊。三界者,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僧若訥】引《毘羅三昧經》云:「早起諸天,日中諸佛,日西異類,日暮鬼神。」今言食時,正當午前,將行乞食之時也。
【李文會曰】爾時者,佛現世時也。世尊者,三界四生中智慧福德無有等量。,一切世間之所尊也。食時者,正當午食將辦之時也;著衣者。柔和忍辱衣也。
【遺教經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疏鈔云:「著衣持缽者,著僧伽之衣,即二十五條大衣也,持四天王所獻之缽也。」
經文:
入舍衛大城乞食。
語譯:
走進舍衛大城,乞求食物。
註釋:
乞食:指印度僧人為資養色身而乞食於人的一種行儀,其原始的意義有二:一、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為福利世人,予眾生種福機會。
集註:
【僧若訥曰】寺在城外。故云入也。乞食者。佛是金輪王子。而自持缽乞食。為欲教化眾生捨離憍慢也。
【李文會曰】乞食者。欲使後世比丘不積聚財寶也。
經文: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語譯:
佛陀在城中,不撿擇富貴,不避貧賤,一家一家的乞討後,
註釋:
次第乞:不挑貧選富,依序托缽乞食。修行者藉著這樣的行為,培養平等心,以消除煩惱。
集註:
【僧若訥曰】不越貧從富,不捨賤從貴,大慈平等,無有選擇,故曰「次第」。
【李文會曰】次第者,如來慈悲,不擇貧富平等普化也。
經文:
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
語譯:
回到給孤獨園中。待飲食已畢,收起袈裟與缽子,將雙腳洗淨,
集註:
【王日休曰】乞食而歸,故曰「還至本處」。飯食已畢,收衣缽。洗足者,謂收起袈裟與缽盂,然後洗足。以佛行則跣足故也。
【李文會曰】洗足已者,淨身業也。
經文:
敷座而坐。
語譯:
把坐墊鋪好,端坐在上面。
集註:
【顏丙曰】敷,乃排布也。排布高座而坐。
【智者禪師頌曰】法身本非食,應化亦如然。為長人天福,慈悲作福田。收衣息勞慮,洗足離塵緣,欲證三空理,跏趺示入禪(疏鈔云:「三空者,三輪體空也。」施者,受者,并財等名三輪也。施者,反觀體空,本無一物,故云理空。受者,觀身無相,觀法無名,身尚不有,物從何受,故曰受空。施受既空,彼此無妄,其物自空,故云三輪體空」)。
【李文會曰】敷座而坐者,一切法空是也。
【川禪師曰】惺惺著。頌曰:「飯食訖子洗足已,敷座坐來誰共委,向下文長知不知,看看平地波濤起。」
延伸內容
超越時代、超越宗教性的《金剛經》
◎文/黃英傑博士(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
南宋楊圭在一二三一年收錄、編輯《金剛經》釋義四卷,並為之作序,題為《金剛經集解》(又名《金剛經十七家註》)。明朝洪蓮汲將該書收入《金剛經註解》四卷,以《金剛經五十三家註》刊名於世。之後,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1360-1424) 以姚秦的鳩摩羅什所譯為底本,「摒除五十三家本中傳為梁昭明太子所作三十二分目,略減註者數家,而益以三十餘種經文或註文,寫成一卷」,成為《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又稱《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註》(簡稱《金剛經集註》)。
本書《新刊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就是據明永樂刻本重新標點編輯之作。
《金剛經》六種漢譯本與其影響
《金剛經》是佛陀在《大般若經》十六會之第九會所說,全文僅約六千字,卻是承上啟下、言簡意賅的般若綱要,經藏分類隸屬般若部。自公元四至八世紀間,《金剛經》在漢地計有姚秦的鳩摩羅什(Kumārajīva, 334-413)、北魏的菩提流支(Bodhiruci, 約五至六世紀間)、陳朝的真諦(Kulanatha, Paramartha, 498-569)、隋朝的達磨笈多(Dharmagupta, ?-619)和唐的玄奘(602-664)與義淨(635-713)六種漢譯本並傳迄今。
這些譯者中,鳩摩羅什是西域龜茲人、菩提流支是北印度人、真諦是西北印度人、達磨笈多是南印度人,由此足以見證該經傳入漢地以前,於印度與中亞流佈,縱橫時、空維度之廣大。
漢譯六本的題目與文字粗有異同,若涉學派,最為通行的鳩摩羅什本,譯筆完全援用中觀派立場,其他譯本則多少受到瑜伽行派觀點的影響。無獨有偶,《金剛經》的印度釋論中也有這種差異性,例如唐朝的地婆訶羅(Divakara, 613-668)所譯的《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便是中觀派功德施所作,而菩提流支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金剛仙論》,則是瑜伽行派無著、世親所造。
據說《金剛經》從漢到唐,解註已多達八百餘家,有僧肇(384-414[?])、智顗(538-597)、吉藏(549-623)、智儼(602-668)、窺基(632-682)、宗密(780-841)等,分屬三論、天台、華嚴、唯識之教下諸派著名論師註釋的盛況。宗門則有禪宗五祖弘忍(601-675)勸進弟子一心受持本經,六祖慧能(638-713)更藉此悟入自性般若,在過去禪宗以《楞伽經》印證的楞伽宗般若思想基礎上,開衍出別具特色的南宗頓禪,留下有《金剛經口訣》一書。足見《金剛經》的影響力在漢傳佛教是不論教內、教外,不分僧、俗,並且縱貫古今、橫遍八方。歷來高僧大德證明自己佛學素養與修證成就的方法之一,就是註解本經。
《金剛經百家集註》的特色與思想骨幹
明成祖永樂皇帝在位初期,即御令編修道藏,又傾力完成中國第二部與第三部官刻漢文《大藏經》——《永樂南藏》與《永樂北藏》的雕版印梓。這位文韜武略功垂千古的傑出皇帝,同時訪購古今圖書,廣收自先秦至明初各類圖書達七、八千種,於一四○八年完編《永樂大典》。而這本《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註》,篇幅達七萬一千九百一十八字,加上籤目、原序、新序,共計八萬零零四十六字。不但宗門、教下註釋兼容,並及於僊逰翁集英、逍遙翁、沖應真人周史卿等道家的註釋。然兼收之各道家註釋,多只出現一、兩次,分量上仍是微薄。
據筆者統計,本書約收入八十餘家言,以百數稱號。扣除引用的二十幾種佛教經論與老子《道德經》,實際收錄僅及六十家。在佛門解家方面,本書編者永樂皇帝,特別偏好宋朝李文會(1100-1165)的解釋,引用多達一五一次,川禪師之說一○八次居次,王日休(?-1173)所言出現九五次,梁朝傅大士(497-569)也有七二次。這四家註可以說是百家集註的骨幹。
其中,李文會是在一一四四年底被貶,後謫居江州時潛心研究佛學,有系統的對《金剛經》進行了註解,並撰寫出《三教通論》。川禪師是南宋臨濟僧人冶父道川禪師的簡稱,生卒年不詳(僅知一一二七年受具足戒)。龍舒居士王日休則是少年專心儒學,後專修淨土……
從這四大家背景來看,本書隱約有宋明以降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思想傾向。
《金剛經》的影響力超越宗教性
漢傳佛教以外,永樂皇帝也十分熱衷藏傳佛教,曾邀請許多西藏大師赴京,從噶瑪噶舉派(Karma Kagyu)領袖——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5th Karmapa Deshin Shekpa, 1340-1383)領受無量壽佛等灌頂,實修〈那洛六法〉;將始自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賜封薩迦五祖.八思巴(Phagspa, 1235-1280)的「大寶法王」一銜改予噶瑪巴;並遣使到西藏取得最早的十三世紀奈塘古版寫本甘珠爾部(經藏與律藏),於一四一○年複刻稱為《番藏》,成為中國第一部木刻版藏文《大藏經》。
藏傳佛教傳統上將《般若經》分類為「六部母般若,十一部子般若」,《金剛經》屬於子般若中的一種,只有一種藏譯本,名稱為《聖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能斷大乘經》,別稱《三百頌般若》,版本上接近義淨的漢譯本。
八世紀前譯期的《登迦目錄》中,便列有由梵譯藏的十六種《般若十萬頌》等大小經典及五十二種註釋。十一世紀新譯派時期,有大譯師仁欽桑波(Lochen Rinchen Zangpo, 958-1055)、俄譯師.羅登謝拉(Ngok Lotsawa Loden Sherab, 1059-1109)、印度大師阿底峽(Atiśa, 982-1054)及其弟子種敦巴(Dromtonpa, 1005-1064),翻譯、校訂、廣弘般若經論,撰述多種般若釋論。
此後,談論《般若經》明白顯說之空性與緣起的中觀學,以及隱藏其中之五道十地修行理論的般若學,成為藏地各派佛學院必修的核心科目。時至今日,如第三世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3rd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1961-)、堪布索達吉(Khenpo Sodargye, 1962-)等藏地上師,曾用英文與中文傳講《金剛經》,後者用的還是鳩摩羅什漢譯本。
佛教經院教育側重之,高僧碩德潛心研究弘揚之,《金剛經》亦備受佛外儒道知識份子、文人墨客推崇,乃至普遍流傳及於道教與民間信仰。甚至當今之世如新時代(New Age)奧修(Osho, 1931-1990)等,也曾讚揚與講釋本經,即便任意裁減、未盡佛理,卻也顯示出《金剛經》超越一切宗教性,同時含括一切宗教性的甚深、廣大內涵。
《金剛經》在漢傳佛教中的傳揚與影響
雖然《金剛經》有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但本經卻也是古今最多佛子書寫、受持、讀誦、註釋的佛典之一。歷來印、漢、藏佛教徒的《金剛經》感應不斷,因此漢藏皆輯有多種《金剛經感應錄》。對大多數信徒來說,唸誦《金剛經》是簡單易行的佛事,所得功德卻不可思議,不但能增福慧、消業障、治諸病,滿足各階層俗世的願求,還可出生死、報佛恩、度眾生、生起堅信之心。漢傳佛教更衍生以《金剛經》為思想主導的佛教懺儀,如梁武帝蕭衍(464-549)的《金剛般若懺文》、唐姚和尚的《金剛五禮》(又名《金剛五禮文》、《金光五禮》、《金光五禮贊》)、遼朝通理大師(1048-1098)集的《金剛禮》,以及現流傳於南方,作者佚名的《慈悲金剛寶懺》等,都是以《金剛經》作為造懺的根本依據佛典。
唐朝德山宣鑒禪師(782-865),少年學北宗禪,著作《青龍疏鈔》,講解《金剛經》義,被稱為「周金剛」,自稱:「一毛吞海,海性無虧。纖芥投鋒,鋒利不動。學與無學,唯我知焉。」後拜龍潭崇信,在禪師引領下悟道,體會南禪本意,焚燒疏鈔。此後德山以棒接眾,傳稱「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頗有「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之風。但在懺法與禪宗藉以印心之外,歷代漢傳佛教卻未見以《金剛經》形成具體的般若修持法。
《金剛經》在指示般若見地之外,更有策勵大眾進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之深觀以自利,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之夢中佛事,「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體證「無有少法可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德。此等般若修證訣竅與傳規,藏傳佛教仍傳持未絕至今。
《金剛經》在藏傳佛教中的傳揚與影響
禪宗東土初祖菩提達磨(Bodhidharma, ?-535),曾在幾百年間多次應化印藏,其中之一是十一世紀的印度大師——帕.當巴桑傑(PhaDampaSangye, ?-1117),他與西藏女性成就者瑪紀拉准(MachigLabdron, 1055-1129)分別傳下以般若為主要修法的宗派:息結(希解,Zhije)與覺域(Chod)。
息結意為「能寂」,依靠對般若性空的認識,對治我執煩惱,息滅一切苦惱及其根源而獲解脫;覺域意為「斷境」,意即斷除煩惱。一切煩惱是起惑造業之源,故以菩提心斷自利的所想境,以空性見斷輪迴的所執境,以共道斷除四魔幻境。故此二者皆係以法門功德為教派名稱。
時至今日,息結與覺域雖未以單一教派的形式存在,然其教法已普遍融於藏傳佛教各派中。從十二世紀衛藏的直貢噶舉派(Drikung Kagyu)吉天頌恭(Jigten Sumgon, 1143-1217),到十三、四世紀噶瑪噶舉派第三世噶瑪巴(3rd Karmapa, 1284-1339)、十五世紀康區蘇曼噶舉(Surmang Kagyu),十七世紀覺囊派(Jonangpa)多羅那他(Taranata, 1575-1634),十八世紀寧瑪派仁增.吉美林巴(Rigdzin Jigme Lingpa, 1729-1798)等,都對《般若經》人無我與法無我見地的實修口訣——斷法的傳揚作出貢獻。
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Jamgon Kongtrul LodroTaye, 1813-1899)在《知識寶藏》中說:「斷法就是《般若經》中『如是行般若波羅蜜多』的實踐。」上一世巴麥欽哲.昆桑種都((Palme Khyentse Kunzang Drodul, 1897-1945)更曾於無戲勝義瑜珈境界中,為利他故寫下「斷境證三身密意義之高歌」的法教,直指「外清淨八識,內證悟無我」,用無我智慧斷除內、外、密一切魔障,圓滿獲證法、報、化三身的般若修證真義。
《金剛經》以修證為要
鳩摩羅什可說是本經最著名的漢譯者,圓寂前曾言:「若我所譯經典,合乎佛意,願我死後,荼毗時,舌根不壞。」火化時,果然薪滅形碎,唯舌不燼,弟子收其舍利,建造純玉石的完整一體舍利塔以滋紀念。
筆者昔日曾參訪羅什駐錫、翻譯之長安草堂寺,在舍利塔及舌燦蓮花井聖蹟前,感通經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之真空妙有瑞兆。今日為文導讀,也有伏線千里的因緣,願深體《金剛經》中「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諸智者,以成就無量無邊、第一希有功德故,福慧等善緣具足,速得值遇傳承清淨之具德師資,領受、實修此等殊勝妙法,悟無生法忍,彼時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法筏捨與不捨皆無礙矣。
2015.05.04敬書於空行海會
作者資料
明成祖永樂皇帝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代皇帝,年號永樂,為明太祖朱元璋四子,原受封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奪位自立。曾編修《永樂大典》,並派遣鄭和出使西洋,開創永樂盛世。於佛學方面,參考三十餘種經文或註文內容,編纂而成《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