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華文文學 > 旅遊文學
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 S. 奈波爾 解構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信仰與文化 這回,旅人成了旁觀者, 讓皈依者述說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故事…… 1979年,V. S. 奈波爾帶著對伊斯蘭宗教一無所知的狀態,為了尋找「答案」,第一次走訪了四個非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伊朗、巴基斯坦、印尼及馬來西亞。長達半年的時間,奈波爾與無數的阿亞圖拉、毛拉和穆斯林晤談,並且以訪談紀錄為基礎,探討這四個國家的常民生活與文化,以及潛伏在其內部動盪洶湧的政治激流。這回的觀察他寫就了《在信徒的國度》一書。 《在信徒的國度》以一種旅人自省式的獨白,企圖爬梳伊斯蘭宗教信仰的細節,以及因它引爆革命的能力。 時隔十六年,1995年奈波爾再度造訪印尼、伊朗、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這次重返現場,「皈依」依然是這趟旅程的主題,然而,這次旅人的角色轉移到了幕後,他刻意讓直覺帶領,找到一些人挖掘一些故事;他讓這些皈依信眾站到臺前,用自己的觀點視角述說自己的故事。 作者在《信仰之外》中揭露了一個「命題」:伊斯蘭教不只是關乎善惡、道德和私人的信仰問題,它形塑出ㄧ種專斷偏執,致使皈依者的世界觀大變,阿拉伯語成了「聖語」、阿拉伯的土地成為聖地。這些皈依者被要求從其母體中拔離,屏棄對自身土地的記憶與歷史,轉而成為阿拉伯故事的一部分。更甚者,他們對伊斯蘭教的信奉堅守比基本教義派還要更加堅毅且激烈。 奈波爾同時觀察到,在這些皈依國家的伊斯蘭教中存在著ㄧ種恐懼症和虛無主義的因子,所以這些國家要陷入紛亂沸騰狀態是再輕易不過了。作為《在信徒的國度》續篇,奈波爾坦言,這場探索之旅他看得比第一次還要清楚了解,但他並不想給予「結論」,畢竟這些故事皆有其複雜性,不應被竄改或是牽強附會⋯⋯⋯

目錄

自序 第一部 印尼     N-250型飛機 第一章 當前重要人物 第二章 歷史 第三章 皈依 第四章 聖地 第五章 村子 第六章 熔岩下 第七章 噢,媽媽!噢,爸爸! 第八章 鬼影幢幢 第二部 伊朗     阿里的公道 第一章 受迫害者基金會 第二章 賈佛瑞先生的周遊列國 第三章 大戰 第四章 鹽地 第五章 監獄 第六章 烈士 第七章 庫姆:懲罰者 第八章 癌症 第九章 兩個部落 第三部 巴基斯坦     從地圖上消失 第一章 犯罪企業 第二章 政體 第三章 在村子裡的拉納 第四章 游擊隊 第五章 懺悔者 第六章 失落 第七章 來自北方 第八章 阿里的腳印 第九章 戰爭 第四部 馬來西亞之附錄     掀起椰子殼 第一章 舊衣服 第二章 新典範 第三章 巫師的兒子 第四章 另一個世界

作者資料

V. S. 奈波爾(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堪稱是當今英語世界重量級作家,《紐約時報》書評稱譽他是「世界作家、語言大師、眼光獨到」的小說奇才。 1932年,奈波爾出生在千里達島上的一個印度家庭。1950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的大學院(University College)攻讀英國文學。1953年取得學位後,他遷居倫敦,任職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開始寫作。1957年以《神祕按摩師》(The Mystic Masseur)展開寫作生涯。此後,奈波爾致力於寫作,生平未嘗從事過別的行業。 奈波爾的作品以小說與旅行文學為主,兩者皆獲得高度評價,得過無數獎項,包括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克文學獎、毛姆小說獎、萊斯紀念獎、霍桑登獎。他在1990年被英國女王封為勳爵士。 1993年,奈波爾榮獲第一屆「大衛.柯衡英國文學獎」 (David Cohen British Literature Award);這個文學獎的設立,旨在表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家的一生成就」。多年來,奈波爾幾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終於在2001年摘下這頂代表文學界最高榮譽的桂冠。

基本資料

作者:V. S. 奈波爾(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譯者:胡洲賢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當代名家旅行文學 出版日期:2016-08-09 ISBN:9789869335812 城邦書號:MM1134 規格:單色 / 528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