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幻象:偽真實的預製時代(出版六十年媒體批判經典,第一次授權全球繁體中文版)
內容簡介
目錄
序跋
內文試閱
作者資料
翁林澄
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的客家農村子弟。鳳林,以「長壽村」、「校長村」聞名,同時也有「國際慢城」的美譽,擁有慢活與長壽的生活態度與特色。族群以客家人為主,豐富的人文環境培育出了近200多名校長,同時,也是日本人移民花蓮的主要移民村。由於自小生活清苦,成長於如此環境的農家中,所以培養了堅毅、努力的性格。年輕時,特別是在當兵期間,因為遠派至金門,已藉由軍旅生活的苦樂、名利,以及面對同袍的死亡,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青年時期已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關心社會群體利益,並獲選為優秀青年。除了藉由參加政黨活動發揮個人的影響力外,也致力於民間基層許多社會團體活動。曾於中山樓舉辦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第32屆全國年會,籌組財團法人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的成立與活動執行,隨後策劃系列大學生研習營活動,促進兩岸新一代的文化交流與互動,推動青年邁向國際化。 目前已將屆耳順之年,希望能持續舉辦青年交流活動,期許新一輩的年輕人能夠有與社會對話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高尚的品德,進一步關心社會與國家政治。此外,也希望藉由佛法的弘揚,提昇社會的文化素質,而非只是經濟面的發展,讓青年能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而當下自己的功課則是:思考現代人心靈壓抑的問題如何解決?如何改善、提昇社會思想與精神層面的正能量?
達娃拉姆
藏傳佛教徒,多年行走於安多、衛藏與康巴藏區,有一群如同家人般的藏族兄弟姐妹;亦曾到訪南印度藏人屯墾保護區。過去曾任職於兩廳院等表演藝術相關單位,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交流人員。著有《旅人‧達娃拉姆》(茉莉出版社),長期於部落格「達娃拉姆旅人日誌」發表行旅心得與文章。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