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平等與效率:最基礎的一堂政治經濟學(40週年紀念增訂版)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原書名《公平與效率》★★★ 政治經濟學的經典之作,40週年紀念增訂版! 增訂版新增: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序言、中華經濟研究院吳惠林老師推薦序 我們要經濟效率,還是要人人平等?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其中一種多一點,另一種就得少一點。 用白話文來說,效率指的是經濟餅(economic pie)的大小,而平等指的是,把餅平均分給每一個人。 把餅做大,總是富人、資本家先得利,會使得不公平的情況更惡化;但是堅持一塊餅必須公平地分成若干等分,會讓整塊餅變得更小。(請參考書中的「漏桶實驗」) 幾乎所有的社會經濟議題、政策爭議,都會歸結到這一點上:由於資源有限,我們必須在平等與效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本書就是要探討這個重要問題。 本書根據作者在1974年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戈德金(Godkin)講座的演講內容擴充而成。作者亞瑟.歐肯(Arthur M. Okun)身為重量級的經濟學者,在這本如今已成為經典的書中,有非常一針見血的描述: 我們的民主制度強調人人平等,然而在經濟制度上,我們的所得又是由市場來決定,結果,政治的民主原則和經濟的資本主義原則產生了衝突。特別是市場上的贏家,很容易利用金錢取得更多優勢,製造出更多的「機會不平等」;而市場上的輸家,時常落入貧窮的深淵,這又和「人性尊嚴」的民主價值產生矛盾。然而,為了降低不平等所採行的政策措施,極可能會斲傷經濟效率,因此,平等與效率之間的衝突,是政策制定者必須面對的取捨問題。 作者還討論到:究竟哪些金錢以外的價值也應該被保護;現今的民主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比較;貧富不均、機會不平等的狀況如何補救,並且剖析了累進所得稅制度、針對低收入者的福利政策、就業法案的成效與影響。 即使沒有經濟學背景的讀者,也可以看懂這本書。台灣正面臨經濟成長的瓶頸,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在社會議題上尖銳對立,這本書值得所有關心公平正義、政府政策、經濟發展的朋友們參考。 我們需要在平等之中多一點理性,效率之中多一點人性。當追求其中一個時,別忘了另一個。 【專業好評】 在21世紀的現時,全球陷入成長停滯、貧富不均更惡化、不公不義更明顯、福利措施使得政府債務龐大等等災難,究竟出了什麼差錯呢?是不是世人沒能「在追求平等之中多一點理性,在追求效率之中多一點人性」呢?看來還得從這本書中獲取迷津呢!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社會資源多時,可以多強調公平,仔細斟酌如何切餅;社會資源吝嗇時,值得多強調效率,希望把餅做得大些。因此,平等與效率,幾乎是人類社會所面對、恆久的考驗。這是一本歷久彌新的好書,值得細細品味、再三琢磨。 ——熊秉元,前台大經濟系教授 在所謂「經濟哲學」的問題上,我不認為這40年來有人能超越歐肯。他關於「市場和權利(人權)對整個社會來說都很重要」的討論,所有沉迷於以市場解決一切問題的年輕經濟學家都應該要讀一讀。 ——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前哈佛大學校長、前美國財政部長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一系列的演講將成為大家在討論「平等」問題時的基本教材。 ——Irving Kristol,美國知名政論家

目錄

推薦序 平等與效率,如何兩全? 吳惠林   推薦序 意外不意外?! 熊秉元 40週年紀念版前言 勞倫斯.桑默斯 初版前言 克米特.戈登  第1章 權利與金錢 權利的領域  權利的特徵  為何要維護權利?  權利的範疇 金錢對權利的侵犯  法律前的平等  金錢與政治權力 如何矯治金錢對權利的侵害 第2章 市場經濟好在哪裏? 為什麼是資本主義? 市場中的權利與自由  財產權與自由  國家對自由的侵犯 報酬的道德觀  依貢獻決定報酬  生產貢獻的來源  見仁見智的問題 歷史會說話:資本主義在效率上的表現 集體式經濟  是補償,還是充公?  社會主義下的勞力市場  生產效率  官僚成本 結論 第3章 所得與機會的平等 經濟福利的分配  所得的不平等  家戶所得和「真」平等  自助餐廳、賭場與所得分配 機會的平等  就業機會上的歧視  資本取得上的歧視 機會平等蘊藏的潛能  機會與結果  菁英主義式的種姓制度  要競爭,還是和諧?  公平與挫折 第4章 在經濟效率下追求平等 妥協  漏桶實驗(leaky-bucket experiment)  桶裏的錢是如何流失的? 桶裏的錢從何而來?  所得稅  調整聯邦支出 補助低所得者  老人津貼  非老年的窮人  就業機會  平等化在政治上的成績 結論 索引

內文試閱

第1章 權利與金錢
  美國社會宣稱,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所有公民也被承諾賦予平等的正義與政治權利:當火災發生時,消防隊會迅速處理,每個人也都有權利去參觀國家紀念碑。身為美國公民,我們都隸屬於同一個俱樂部。不過在此同時,我們的制度又告訴我們:「不工作就得挨餓」、「不成功就得受苦」。我們的制度一方面要我們在社會上與他人處於平等地位,一方面又驅策我們要在經濟上超越我們的鄰居。而且,我們的制度還提供了優厚的獎賞,讓贏家養的寵物可以吃得比輸家的子女還要好。   這就是民主資本主義的雙重標準——它一方面宣揚與追求平等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一方面又製造出經濟福祉上的巨大差距。平等與不平等的並存,有時候難免會令人懷疑這套制度是不一致,甚至是不誠懇的。但是我相信,這些制度上的安排很多時候是非不得已的妥協,而非根本上的不一致。   美國家庭在生活水準和物質財富上的懸殊差距,反映出這樣的一套賞罰制度:它鼓勵人民辛勤工作,並期望將其導向成有社會生產力的活動。就這套制度的功能而言,它創造了經濟效率。然而,此一追求效率的努力又必然會製造出不平等。因此,社會面臨了一個兩難的抉擇:我們要效率還是要平等?   諸如此類的兩難抉擇是經濟學家們經常要面對的中心課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或許是最能夠道盡經濟分析的基本原則的一句話。   甲商品生產得愈多,能夠投入於乙商品的勞力與資本就愈少。今天消費得愈多,日後能拿來儲蓄的就愈少。工作的時間愈長,休閒的時間就愈少。要抵抗通貨膨脹,經濟產出和就業機會就勢必得有所犧牲。上述種種都是我們國家現今必須嚴肅面對的兩難課題。   自我投入研究生涯以來,通膨和失業之間的兩難一直是我專攻的課題。含蓄一點地說,這個兩難問題一直沒有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是,我沒有放棄努力,我甚至還打算盡我一生的努力在這個問題上頭。不過,我在本書裏頭先暫時拋開了我一向關切的這個問題,轉而將焦點放在另一個更惱人、也更普遍的兩難問題上,那就是平等與效率之間的抉擇。在我看來,這是我們在社會經濟上最重大的一個兩難問題,而且會對我國社會政策的諸多層面造成深遠的影響。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要同時獲得「市場效率」並且「公平加以分配」是不可能的。   對經濟學家和工程師而言,他們所謂的效率是一樣的:就是從既定的投入中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   在生產活動中,可能的投入包括:人為的努力、機器和廠房等實體資本,以及土地或礦物等自然資源;其產出則是成千上萬種的商品和服務。當投入相等時,社會要是有辦法讓某些產品的產出增加(而其他產品的產出又沒有減少),就代表效率有所提升。   然而,此一效率的概念暗示了,「更多」即「更好」,只要更多的是人們希望購買的東西就可以了。如果用消費者的選擇來推估他們要的是什麼,我和其他經濟學家一樣,都認同人們的選擇相當合理地反映了什麼東西可以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當然,換一套不同的標準來看,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合理的質疑:生產更多威士忌、更多香菸或更多房車,真的會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嗎?如果不會,社會的效率究竟有沒有提升呢?   這樣的探究牽扯出好幾個有趣的問題。例如,人們為什麼會想買那些他們所買的東西?他們的選擇是否受到了教育程度、廣告或其他因素的影響?相較於消費者的購物選擇,我們還有更好的標準來評估人們的經濟福利嗎?這些都是重要的課題,但我在此將略而不談:這是我個人的選擇,希望讀者見諒。   「更多即更好」這個效率的概念,還引起了另一種批評。有人提出警告,今日的經濟成長固然可以帶來更多產出,卻可能消耗掉地球的資源,而讓未來子孫的生活水準變得更低。對於此一「末日學派」(doomsday school)的聲音,最近已經有經濟學家出來回應。而他們所提出的論證,我認為已經有效地駁倒了末日學派的悲觀預測。   除了效率的概念,經濟平等的概念也是有問題的,這一點我在第三章會有詳盡的討論。大致而言,經濟平等在這裏的意思是指,不同家庭在可維持的生活水準上所呈現的或多或少的差距,以及連帶而來在所得與財富上或多或少的差距(相對於不同規模的家庭的需求而言)。不過,相同的生活水準並不代表所得的花用和財富的分配方式會一模一樣。畢竟,人們在口味和偏好上有著懸殊的差異,因此經濟平等不代表經濟行為上的一致、單調或整齊劃一。今天,不管在哪一種所得水準下,都會有一些家庭在住的方面比較慷慨,而在教育的花費上則比較節省。此外,在本書的討論中,經濟平等顯然不等同於機會平等,兩者的差異在第三章會有更進一步的探討。   效率與平等的兩難抉擇,不代表對效率有利的就一定對平等不利,也不代表對平等有利的就一定對效率不利。例如,有些經濟手段因為搾乾了富人的錢,結果嚴重地打擊投資意願,讓窮人的工作在質與量上都變得更差,進而使經濟的效率與平等都遭到斲傷。相對的,如果一項技術可以提高非技術性勞工的生產力和可能所得,則社會在效率和平等兩方面都可以獲得提升。儘管如此,效率與平等有時候還是會相互牴觸的,而問題也在這時候出現。   在第二章,我們將討論效率與平等在經濟層面的衝突,並分析市場在什麼情況下會同時造就出效率與不平等。而在第四章,我們則將探討聯邦政府如何透過累進課稅、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就業方案等政策來調整所得與財富的分配。   我在本章將探討美國社會為了促進平等(也因此在效率上付出了一點代價),於是確立了某些社會與政治權利必須公平且普遍地分配於民,同時不會受到市場的干預。這些權利會影響經濟的運作,同時其運作又會受到市場的影響。雖然這些問題基本上屬於政治學的範疇,經濟學家也很少過問,但經濟學家有時候也不應加以忽略。把市場機制和不平等放在整個社會結構(包括將平等視為優先的領域)的脈絡底下,它們的交互關係將顯現得更加清楚。   一個社會如果同時採取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其制度結構便是分層式的,而這時候就有必要加以檢視這兩個層次。如果只檢視資本主義這個層次,物質福利的分配問題就將不被重視。   在一個以私有企業為主的經濟體系裏,公部門如果提倡平等,便是對市場經濟的結果進行刻意的介入,而這樣做總是要付出代價的。而在提到「政府應不應該介入市場?」這個問題時,一個不證自明的答案是:「不應該!」令人不意外的是,反平等主義的作家們通常採取這個看法。   這些作家們可能會說,忘記《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上所謂「人人平等」的聲明吧,也別管《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怎麼說,畢竟真正在意平等的只有知識分子罷了——一般老百姓可不在乎。堅持此種態度的人,可能會把經濟上的平等主義視為一種獨特的癖好,甚至神經官能症。   然而,將鉅額的財富或收入視為邪惡的象徵,或平等社會監督不周的結果,同樣是一種偏頗的立場。市場經濟的種種制度造就了這些不平等,但這些制度和追求平等的種種公民制度和政治制度一樣,共同組成了我們的社會架構。對某些人而言,「利潤」與「富有」是齷齪的字眼,不過這些人的觀點並不能在經濟遊戲的規則中占得上風。   要想更妥當地看待平等與效率的問題,即便是沒有受過其他社會學科訓練的經濟學家們,也應該嘗試涉足社會和政治的領域,而這也是本書所採取的起點。我將在本書探討社會在什麼時候會刻意選擇平等,而這些選擇會如何削弱效率和市場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為什麼社會會選擇將某些權利予以公平的分配。此外我也將指出,當社會要確立和實踐「公平分配的權利不應該成為可以買賣的商品」這項原則時,會碰到哪些難處。 權利的領域   在美國,所有已成年的公民都被普遍、公平且免費地賦予許許多多的權利與特權。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包括: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權利、言論的自由、信仰的自由、結婚生子的自由、人身的自由(即免於被奴役的自由)、透過移民脫離美國社會的自由,以及享用各式各樣公共服務,如警察的保護或公共教育等自由。為了方便起見,這些眾所周知的自由權我逕以「權利」(right)稱之。不過,權利一詞在此的意義比大多數政治學家的用法更為寬泛,例如言論的自由和進入國會大廈的自由都包含在內。   不過,權利也有它不好的一面,那就是每個公民都要負擔特定的義務。例如,每個人都有守法的義務,誰要是膽敢冒坐牢的險去偷別人的錢包,他就是違背了這份義務;服兵役和擔任陪審團也是國民應盡的義務。但是,這些是原則上應盡的義務,實際上不見得每個人都必須做這些事。而且,誰應該執行這些義務是隨機挑選的結果,與個人的偏好或地位無關。 權利的特徵   相較於經濟財,權利有一個很不同的顯著特徵,那就是,權利的取得和行使是不需要花錢買的。   一般來說,權利的行使不需要付錢,因此人民缺乏把權利的行使加以「經濟化」(economize)的誘因。試想一下,使用消防局的服務如果需要付費,一般民眾最起碼比較不會隨便報案,對於火災的預防也可能比較用心。同理,針對公共議題發表意見如果有個價碼,民眾在開口前可能會比較深思熟慮,辯論的品質也或許會因而提昇。不過,社會是不會採取配給的手段來規範權利之行使的。   其次,由於權利是普遍分配的,經濟學家的所謂「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法則——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上面——在此並不適用。同樣的一件事情,每個人都可以去做,包括那些做得不怎樣的人在內:有些人在非軍職的事務上幹得很出色,當起軍人卻糟糕透頂,因此徵兵制無法造就出最有效率的軍隊,但這卻是我們在戰時募集兵力的方法。

延伸內容

平等與效率,如何兩全?
◎文/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2016年11月27日報載:「房市貧富不均,12.7萬人擁4房以上,194萬戶中低所得無殼」。同一版新聞又有「最近開徵的地價稅平均漲三成,引爆民怨」。這些報導無非反映出台灣近幾年財富分配不均加速惡化,高房價加重「相對剝奪感」,因而政府陸續祭出多項打房措施,除加重交易稅,也從持有稅著手,各縣市陸續調高房屋稅和地價稅,卻因調幅過大引發民怨,而且房價受到波及,房市交易清淡,被認為打擊經濟,在經濟景氣不佳之際還落井下石。    財富、所得不均全球化      這些報導指的是「財富」不均,而財富是累積來的,有兩種來源:一是繼承來的,二是由平時的「所得」儲蓄下來或透過投資的利得積累下來的。第一種來源在自由民主社會中雖有嫉妒、羨慕、冷嘲熱諷等現象,也有課徵高額遺產稅、甚至於充公等等激烈手段,但比較沒有問題,畢竟這是屬於「先天的」不公、不平等。第二種來源在21世紀成了全球熱門議題,而且是從美國這個自由民主典範、世界最強國家開始出現熱議的。      信手拈來,2006~2008年,《中產階級的戰爭》、《M型社會》、《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終結貧窮:如何在我們有生之年做到?》、《下一個榮景:政治如何搭救經濟》、《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超極資本主義:透視中產階級消失的真相》等等中譯書紛紛湧現,霎時掀起貧富懸殊、所得分配不均和兩極化、低薪和貧窮問題的討論。在台灣,「誰偷走了我們的薪水?」「成長的果實被誰拿走了?」的質疑聲和文章、書籍也大量出現。而政府提供了很多研究計畫,邀請各方專家學者們鑽研出其然和其所以然,並提出一籮筐的建議,一時之間七嘴八舌,各種媒體提供戰場,沸沸揚揚好不熱鬧!      不過,之後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低薪、22K、所得分配不均的現象不但未改善,情況還更惡化,而青年貧窮問題的嚴重更凸顯了出來。到2014年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那本厚達七百頁的磚頭書《21世紀資本論》席捲全球,似乎有了較明確的定論和共識: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和貪婪的資本家是元凶。於是呼籲政府對資本利得課重稅,對房地產、遺產課重稅,以及實施各種福利政策來資助、保護窮人、弱勢者,讓公平正義實現的聲音又響徹雲霄,在「占領華爾街運動」出現時達到了最高潮。    轉型正義、公平正義如何是好?      儘管所得分配不均,「1%高所得vs.99%低所得」和「貧窮」是不相同的問題,但其所顯示的「不平均」、「不公平」、「不平等」卻被認定是相同的,於是,打破「不公不義」、實現「公平正義」的訴求重現人間。十九世紀時馬克思的《資本論》在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論》還魂,窮人翻身,追求平等,打倒資本家、資本主義、自由市場,政府掌握大權大力實施「所得重分配」,而各種「社會福利」措施會不會借屍還魂再大行其道?不得不大力關注,特別是現時「大債時期」,「債留子孫」愈見嚴重,政府施行「促進平等」的措施,其結果是否反而會戕害全民福祉呢?這個重要且嚴肅的課題,早在1974年亞瑟.歐肯(Arthur M. Okun)就進行探索,並在《平等與效率》(Equality and Efficiency)這本書中完整呈現其探索成果。      以「歐肯法則」(Okun’s Rule)聞名於世,並將「通膨與失業抵換」這個重大課題作為主要研究焦點的歐肯教授,就他在1974年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戈德金講座之演講內容擴充成為這本書,分成「權利與金錢」、「市場經濟好在哪裏?」、「所得與機會的平等」,以及「在經濟效率下追求平等」四大章。歐肯以「溫暖的心、冷靜的腦」的真正經濟學家心態下筆,不慍不火剖析這一個看似矛盾的問題,而為世人開一條可行之路。他完全肯定市場發揮的效率,認同「堅持一塊餅必須公平地分成若干等分,只會讓整塊餅變得更小」的說法,這也點出了「經濟平等」與「經濟效率」之間的兩難抉擇,歐肯並且提出一些增進效率但會造成「可接受的」某種程度的不平等的方法。他在書中一直反覆強調一個二而一的主題:市場需要占有一席之地,只是它的功能必須受到約束。    平等中多點理性、效率中多些人性      他在書末語重心長地指出:       「一個同時實施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的社會,一定會不斷想辦法在權利的領域和金錢的領域之間劃出界線,也一定會找出愈來愈適當的界線。不過,由於平等與經濟效率的衝突是永遠避免不了的,因此這個問題永遠無法獲得徹底的解決。從這個角度看,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實在是最不可思議的一種組合。或許這正是它們需要彼此的緣故——平等之中多一點理性,效率之中多一點人性。」      歐肯在書中剖析了累進所得稅制度、針對低收入者的福利政策、就業法案的成效與影響。這些方案和措施一直以來也都在各國實施,但21世紀的現時,全球卻陷入成長停滯、貧富不均更惡化、不公不義更明顯、福利措施使得政府債務龐大等等災難,究竟出了什麼差錯呢?是不是世人沒能「在追求平等之中多一點理性,在追求效率之中多一點人性」呢?看來還得由歐肯的書中獲取迷津呢!      當前的台灣,更在年金制度變革、不當黨產處置、同性婚姻平權、勞動條件公平合理等等轉型正義事件的泥沼中沉浮。如何從進退維谷的不堪情境中脫身,進而扶搖而上,似乎也需要從歐肯的這本書中取經。      本書雖然已問世了四十年,卻呈現出愈陳愈香態勢,值得一讀,特別是追求公平正義之士更應該讀它一讀。

作者資料

亞瑟.歐肯(Arthur M. Okun)

美國的總體經濟學家。他畢業自哥倫比亞大學,曾在耶魯大學經濟系任教,自1969年至1980年辭世為止,一直都是美國的重要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的資深研究員;他也曾在甘迺迪及詹森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擔任資深經濟學家、委員及主席。他一生最主要的研究主題是:失業與通膨之間的抵換關係(tradeoff);他還首創痛苦指數(misery index)的概念。 與George L. Perry合力創辦了具影響力的《布魯金斯經濟活動報告》(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該期刊的作者當中已有16人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基本資料

作者:亞瑟.歐肯(Arthur M. Okun) 譯者:許晉福高翠霜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書系:經濟趨勢 出版日期:2017-01-10 ISBN:9789866031984 城邦書號:QC1062 規格:平裝 / 單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