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疾病醫學
腸漏,發炎的關鍵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腸漏,發炎的關鍵

  • 作者:吳佳鴻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7-06-30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9折 315元
  • 書虫VIP價:298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抗發炎的關鍵,小心「腸漏症」作祟! 「腸漏症」是近年醫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愈來愈多研究證實腸漏與體內的發炎反應息息相關,而身體的慢性發炎,正是過敏、肥胖、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腸躁症、心血管疾病、慢性疲勞、關節炎、慢性偏頭痛等許許多多慢性疾病的罹病主因。 換言之,會引起身體發炎的「腸漏症」,極可能是你百尋不著的治療關鍵! 若能修復腸漏,將大幅降低體內發炎的機率,不但能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甚至能讓我們就此遠離慢性病。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疾病起於腸道。」腸道黏膜細胞全年無休地處理著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水分、微生物、毒物、藥物。黏膜細胞一邊吸收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水分、電解質;一邊將毒物、有害微生物、過敏原、無法消化的食物大分子阻擋在外。患有「腸漏症」卻不自知,形同防火牆失守,包括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謝產物、食物過敏原、環境毒素等有害物質,都可能因此「漏」進體內,引發一系列的免疫和慢性發炎反應,形成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在多數人皆有小病小痛、慢性病患者愈來愈年輕化的今日,「腸漏症」絕對是你我都需要了解的重要觀念。只要調整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人人都能修復腸漏,重新找回健康! ~【醫界鄭重推薦(按照姓名筆畫排序)】~ 吳明賢教授/臺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邱泰源教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黃國晉教授/臺灣醫用營養醫學會理事長 蔡兆勳副教授/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目錄

推薦序一 落實預防保健,顧腸才能顧本 推薦序二 以全人醫療為基石,遠離慢性病 自序 抵禦慢性病,健康的腸道是我們最有力的盾牌 Part Ⅰ 腸漏如何影響你我的健康? 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大腦 腸子怎麼會漏?──何謂腸漏? 腸漏看得到! 吃麵包會肚子痛?從麩質不耐症「乳糜瀉」看腸漏 淺談致病三元素 慢性病的關鍵:發炎 腸漏易引發慢性發炎,形成惡性循環 腸漏與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不會怎麼樣吧?」 -肥胖浪潮來臨 -「脂肪肝不痛不癢,有那麼嚴重嗎?」 腸漏與自體免疫疾病 腸漏與糖尿病 腸漏與腸躁症 腸漏與食物過敏 Part Ⅱ 避免NG行為,腸子才不會一直漏 修復腸漏的5R計畫 NG行為一:吃下不該吃的食物 -食品添加物 -高糖、高精緻化的西式飲食 -健康食物可能是「食物敏感反應」的元凶 NG行為二:不當使用藥物 -制酸劑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抗生素 NG行為三:酒精 NG行為四:接觸環境中的有害因子 -塵螨 -空氣汙染 NG行為五:承受過度壓力 NG行為六:過度激烈的運動 Part Ⅲ 關鍵步驟,修復腸漏 什麼是健康? -多數人都是「亞健康」 -醫療人員不是健康的關鍵 -藥只能治標,改造生活形態才能治本 原則一:吃對 -吃對營養,遠勝於計較熱量 -少糖、少精製、少加工、少速食 -多天然、多原型 -50%以上的蔬菜類食物 -吃好油 -注意過敏或敏感性食物 -認識幫助修復腸漏的營養素 -營養補充品非萬能 -「食育」遠勝德智體群美 原則二:適當動 原則三:睡好 原則四:紓壓 原則五:戒菸、戒酒 -戒菸 -戒酒 原則六:規律作息 健康是一輩子的事業,CEO就是你自己 附錄 無精製糖、無麩質食譜 參考資料及文獻

內文試閱

Part I 腸漏如何影響你我的健康?
  我們總以為,腸道的功能不外乎運送食物、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再把剩餘的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日復一日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再簡單不過。然而早在兩千四百多年前,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說過「疾病起因於腸道」,腸道健康更是近幾年的熱門主題,研究告訴我們,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運作息息相關。   整個腸道表面,每天都要面對我們吃下去的外來物,不管是食物也好、微生物也好、藥物也好,所有從外面環境進入口腔的物質,最後都會跟腸道面對面接觸,接受腸道的調控。因此可以說,腸道,正是我們身體內部組織與體外環境接觸的最大介面,是一道重要的屏障,腸道的功能健全與否,對我們每個人的整體健康影響極為重大,絕對不只是單純的運輸、消化吸收和排泄而已!   不管是為了讓自己遠離病痛、找回健康,或是想積極地預防疾病、讓自己更健康,我們都應該重新認識這個占據了肚子大部分空間的器官──腸道。
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大腦
  「腸道是第二大腦?怎麼可能?大腦在頭骨裡,腸道在肚子裡,怎麼會相像?八竿子打不著吧?」   為什麼說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大腦呢?因為腸道有自己的腸道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這些腸道神經細胞分布在整個腸道的管壁裡,腸道的神經系統含有將近上億個神經元細胞,數目相當於中樞神經脊髓的神經細胞數亮,功能與多樣性也跟中樞神經很相似。此外,腸道神經系統可以自行調控整個腸道的活動,包括蠕動、收縮、分泌、循環、免疫、發炎等生理功能,不受大腦的控制。換言之,腸道神經系統就像是一個獨立的大腦,可以獨立運作。   然而,身體的健康,有賴各部位器官與系統之間的協調運作,否則就會變成多頭馬車,各自為政了。腸道的神經系統看似獨立運作,不受大腦控制,但事實上,腸道的健康跟大腦的功能彼此互相影響、緊密關聯。腸道出問題,會影響大腦功能的表現;而大腦功能運作不正常,也會回過頭來影響腸道,這就是所謂「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是近來非常熱門的研究議題。   腸道的神經系統,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透過自律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內分泌細胞、免疫細胞、腸道菌的代謝產物、細胞激素等等來與大腦溝通,大腦也會給予相對應的回饋。腸道與大腦之間的網絡雖然錯綜複雜,卻和諧運作,影響著我們的飲食與能量代謝、腸道屏蔽功能(gut barrier function)、發炎反應、壓力調適、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心理情緒、行為表現、大腦的思考、認知、感覺、記憶等等。牽一髮動全身,中文常說的「直覺」,英文叫作「gut feeling」,若以「腸腦軸線」的角度來看腸與腦之間的緊密關聯性,還真有點道理呢!
腸子怎麼會漏?──何謂腸漏(Leaky gut)
  腸道的黏膜,是由一層薄薄的黏膜細胞(enterocyte)構成,黏膜細胞會分泌黏液到黏膜表面,而黏膜細胞底下則是黏膜固有層(lamina propria),再往下則是黏膜下組織(submucosa)與肌肉層等。   黏膜細胞雖然只是一層薄薄的單細胞構成,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如身體裡一道重要的防火牆,細胞彼此之間靠著緊密連結(tight junction)連結在一起。這層黏膜細胞不但會分泌腸道黏液,同時也會接觸到腸道管腔中的所有物質,包括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水分、微生物、毒物、藥物,不管是對人體健康有益或有害,都會跟這層薄薄的黏膜細胞直接接觸。因此,黏膜細胞一方面必須能夠吸收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水分、電解質;另一方面又得確保將毒物、有害微生物、過敏原、無法消化的食物大分子阻擋在外,以免進入人體,引發不當的免疫及發炎反應,危害健康。   我們可以這麼比喻,大多數人都有使用電腦的經驗,我們深怕電腦中毒,導致資料毀損,使得電腦當機無法運作,或者遲鈍緩慢、效率大減,所以幾乎都會安裝防毒軟體,啟動防火牆,以阻擋電腦病毒的入侵,但是當我們需要下載正常的資料檔案時,防火牆又會允許我們下載。腸道黏膜細胞這層薄薄的屏障,就像是身體裡的防火牆,一方面允許我們需要的營養素通過,一方面阻擋有害物質,要是防火牆的功能受到破壞,自然會影響健康。   腸道會透過免疫、神經、內分泌系統,與其他組織器官如胃、肝臟、膽囊、胰臟、中樞神經等相互溝通,如此複雜的生理機制二十四小時進行,並隨著外在環境(也就是腸道管腔裡的食物、微生物和毒物)而不斷調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我們的健康。   正常健康的情況下,薄薄的黏膜細胞彼此間靠著緊密連結,緊緊結合在一起,形成一道防火牆,黏膜細胞負責吸收我們需要的營養,同時也阻擋有害物質的入侵。然而,一旦緊密連結這道關卡鬆脫了,防火牆屏障就會出現問題,導致功能異常,有如牆壁上原本緊緊堆疊的磚頭間產生了縫隙,髒東西壞東西就容易入侵。   緊密連結的破獲或功能異常,造成細胞間的縫隙變大,腸道通透性因而增加,這就是所謂的「腸漏症」。由於緊密連結鬆脫了,造成細胞間的縫隙,讓許多有害物質可以鑽進人體內,一路進到黏膜細胞底下的黏膜固有層。黏膜固有層內有免疫細胞,一旦跟這些外來的有害物質接觸,便會針對這些入侵者啟動一系列免疫反應。   可以想像,緊密連結這道開關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也非常複雜,它不像水泥,只要把磚塊彼此黏緊就不動了;實際上,隨著外在環境的不斷變動,攝取的食物、藥物、微生物、毒素等的不同,緊密連結也必須隨時不斷作出適當的動態調節與反應,以應付各種狀況,什麼時候該吸收、什麼時候又該阻擋,都精過精密地調控。好比籃球場上的兩支隊伍,該如何防守?如何進攻?何時區域防守?何時全場緊迫盯人?都要隨時根據對手的戰術、當下比分、所剩時間、選手的狀況而做出不同的調整,並不是一招打天下。   事實上,腸道通透性增加的現象及其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性,並不是新發現,也不是最近幾年才被提出來。在一九五○年代,甚至更早,就有學者提出。到了一九八○年代,英國的 Ingvar Bjarnason 醫師在權威醫學期刊《刺絡針》發表文章,描述喝酒患者的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有毒物質進入體內造成組織的傷害。在該篇文章裡,Bjarnason 醫師把腸道通透性增加的現象,稱為「腸漏」,並在文章標題使用了這個詞。換言之,「腸漏」一詞在三十多年前就已正式出現,之後也有許多研究探討腸道通透性對健康的影響。   但直到二十世紀末及二十一世紀初之際,義裔美籍學者 Alessio Fasano 醫師及其研究團隊才發現了調控緊密連結的分子「連蛋白」(Zonulin),並進一步說明「連蛋白」引起腸道通透性,增加造成腸漏的機制,該研究發表在醫學期刊《刺絡針》後,與腸漏相關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
腸漏看得到!
  二○一六年一月份,《時代》雜誌刊登了一篇名為「腸漏症是真實存在的嗎?」(Is Leaky Gut Syndrome a Real Thing?)的健康專文,文中提到Fasano 醫師團隊發現「連蛋白」的相關研究,以及後續許多團隊關於腸漏的研究,告訴我們腸道黏膜並非像過去以為的一成不變,而是動態地調控著物質的進出,當黏膜讓不該進到體內的物質漏了進來,就形成「腸漏症」,這樣的現象跟食物過敏、乳糜瀉、發炎性腸道症、腸燥症、第一型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相關。這些研究顛覆了我們傳統上對於腸道黏膜的認識,也讓我們對腸道功能與運作的認知產生巨大轉變(paradigm shift)。   到底腸漏是什麼樣的狀況?真的存在嗎?我們測得到?看得到嗎?   一般民眾對於腸漏常常產生上述疑問,因為一講到「漏」,我們容易直覺聯想到「破損」,腸子既然有漏,就表示腸子有破損,而腸子如果破損了,那不就會流血、破洞,甚至斷裂嗎?   確實,腸漏代表有破損或功能上的缺失,只不過它發生在細胞或細胞之間構造的微觀層次,細胞之間的間隙大小只有約10~15埃15(1埃=10-10米=0.1奈米),非常微小,並非肉眼能見,所以腸子不會有明顯的破洞、流血或斷裂,一般傳統大腸鏡檢查也看不出來。然而,如果將細胞放在電子顯微鏡下,以高倍放大來看,就會清楚看到細胞之間緊密連結的構造受到破壞。另一些特殊的檢測方式,也可以測試腸道通透性是否增加,吸收了原本不該吸收的分子,間接知曉是否有腸漏。   隨著科技的進步,內視鏡技術推陳出新,德國學者透過顯微內視鏡技術,觀察罹患中度及重度腸躁症患者體內的腸道黏膜細胞構造,再透過某些食物誘發黏膜細胞受損,把黏膜細胞從正常緊密相接,到因為食物誘發黏膜受損後產生腸漏的現象,清楚地記錄了下來,並看到注射到體內的試劑因為腸漏而滲到管腔中,產生了類似漏水的情形。這個研究發表在知名的醫學期刊《腸胃學》(Gastroenterology)中,直接說明了「腸漏」並不是一個想像出來的概念,而是真實存在的現象,看得到也測得到。
吃麵包會肚子痛?從麩質不耐症「乳糜瀉」看腸漏
  為了更進一步清楚了解腸漏在疾病的致病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我們可以用典型的自體免疫疾病──乳糜瀉(celiac disease)當做例子:   乳糜瀉是一種因為吃了含有「麩質」(gluten)的食物而引發的自體免疫疾病。麩質是一種蛋白質,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等作物中。用小麥製成的麵粉,是日常生活許多食物的原料,一旦我們吃下這類食物,麩質便會進入我們的腸道。   一般蛋白質進到腸道後,會先被人體內的消化酵素分解成蛋白質的組成單位──胺基酸(amino acid),然後再被腸道吸收進去。然而,麩質這種蛋白質因為構造的關係,不容易被體內酵素完全消化,不僅如此,麩質還會刺激腸道細胞,分泌出「連蛋白」。   腸道內的連蛋白一旦增加,就會與黏膜細胞互相結合,造成腸黏膜細胞彼此間的緊密連結鬆開,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間隙變大,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形成腸漏,麩質便會從這個間隙,「漏」進體內。   漏入體內的麩質進入黏膜細胞底下後,與許多的免疫細胞接觸,就會引發一連串複雜的免疫及發炎反應,隨著程度的不同與時間的累積,逐漸影響健康。   這些免疫反應會產生許多細胞激素(cytokines),隨之引發更多的免疫細胞,產生更多的免疫反應、細胞激素、抗體,最後破壞腸道黏膜細胞,導致腸道黏膜細胞的凋零與死亡,讓腸道間的緊密連結變得更鬆散,腸漏現象也更嚴重,漏進更多有害物質,形成惡性循環,造成自體免疫疾病。   腸道一旦受到破壞,短期影響是引起腸道症狀,例如腹絞痛、腹瀉、腹脹、消化不良;長期影響則是造成營養吸收不良(例如礦物質鐵、維生素葉酸等),加上體內慢性發炎、免疫反應會影響全身,因而造成許多腸道以外的症狀,如貧血、關節炎、骨質流失、慢性疲勞、神經病變造成感覺異常、生長異常、皮膚疾病、癲癇、憂鬱等,更有研究發現,乳糜瀉與大腦功能相關,會對認知、情緒、心理、行為、睡眠造成影響,不只大人,小孩身上也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   乳糜瀉的例子告訴我們,雖然它是一個起因於腸道的疾病,但引起的自體免疫及發炎反應,不只造成了腸道症狀,還會影響全身各個器官,包括大腦,也說明了「腸腦軸線」的重要性,以及腸道健康對全身整體健康的重要性。
淺談致病三元素
  「難道每個人吃到含麩質食物都會這樣嗎?」當然不是。   根據Fasano醫師的研究,約有百分之一的人有乳糜瀉,所以並非所有吃到含麩質食物的人都會造成乳糜瀉。要造成乳糜瀉這樣的自體免疫疾病有三大要素,也就是Fasano醫師提出的致病三元素理論(A Trio of Causes)──基因易感性、環境誘發因子、腸漏:   一、基因易感性(gene susceptibility):帶有製造HLA-DQ2或HLA-DQ8蛋白基因的人,一旦腸道遇到麩質,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引發劇烈的免疫反應,因此特別容易有乳糜瀉。由於基因是遺傳而來,無法改變,也就是所謂的「體質」。   二、環境誘發因子(environmental trigger):必須要有誘發因子的存在,才能引起上述一系列免疫反應。在乳糜瀉的例子裡,誘發因子就是麩質。   三、腸道通透性增加,即腸漏:腸道黏膜細胞受到破壞,緊密連結功能缺損,防火牆失去了原本抵擋外來有害物質入侵的功能,導致管腔中的外來物(如:麩質)漏進腸道組織,因此引發後續的免疫發炎反應。   三個條件同時存在,才會造成乳糜瀉。   致病三元素理論不僅可用來解釋乳糜瀉,其他許多自體免疫或是慢性發炎疾病,也跟這三元素相關,例如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發炎性腸道症等。   正因如此,三元素理論提供了我們處理這類疾病時可以著手的重點。   簡單來說,只要其中一個條件不成立,乳糜瀉就不會發生。所以如果不吃含有麩質的食物,就不會誘發這些反應(排除誘發因子);或者,麩質雖然進入腸道,但腸道屏蔽是完整的,沒有腸漏(避免腸漏),麩質也就不會進入腸道組織,而會隨著排泄物排出體外;又或者,如果吃了麩質,麩質也真的漏進腸道組織裡,但對於沒有基因易感性的人來說,只會出現正常的免疫反應,不會那麼劇烈,也不至於造成乳糜瀉(沒有基因易感性)。   我們雖然無法改變基因,但可以盡量避免環境中的誘發因子(例如麩質)。確實,誘發因子很難避開,以飲食而言,許多人三餐都靠外食,或是偶爾外食,根本不知道(也很難知道)吃下肚的食物是否包含了可能誘發免疫反應的食物。那麼這時候,維持腸道屏蔽的健全與完整,避免腸漏產生,不讓有害物質進入體內造成傷害,就變得格外重要了!

延伸內容

推薦序一
◎文/ 邱泰源教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日前臺大公衛學院公布了一項與國民健康署合作的調查報告,指出國人死亡的危險因子排行榜依序為:高血糖、吸菸、高血壓、空汙PM2.5、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肥胖、缺乏運動、飲酒、BC肝炎、高血脂、嚼食檳榔等,明顯可見,絕大多數的危險因子都跟後天的生活形態、飲食行為和環境因子相關。   臺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提供了便宜有效率的醫療環境,但如今臺灣社會面臨慢性疾病盛行、高齡少子化趨勢、不斷高漲的醫療費用等嚴峻挑戰,也是不爭的事實。   想要提升健康與生活品質、節省醫療成本,落實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倡的預防醫學,促進健康、預防保健將是必然趨勢,而全人整合式的健康照護模式(Holistic Health Care)更是關鍵。   相較於全民健保每年約六千億的經費,政府投入於預防保健的費用的確有待加強。民眾也應認識並且重視生活形態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與專業醫護人員配合,提升自主健康管理的能力,如此方能有效對抗慢性疾病、促進健康、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花費,達到健保永續、政府―醫護―民眾三贏的局面。   作者吳佳鴻醫師在臺大醫學系就讀時,就是一位關心病人的好學生,在我擔任臺大醫院家醫部主任期間,接受了完整扎實的家庭醫學訓練,深刻了解預防醫學、全人照護的重要性,此次他融合功能醫學、預防醫學和營養醫學的觀念,以實證醫學為基礎,引用大量近期醫學文獻,教導民眾腸道健康的重要性、腸道在發炎疾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提出改善生活形態的具體建議,這在現今慢性疾病盛行之際,對民眾來說是一本相當實用的衛教書籍,相信定能協助更多民眾重拾健康。   期待全民一同努力,你我皆能免於慢性疾病之苦,邁向身心靈之完全健康。在此誠摯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二
◎文/蔡兆勳副教授(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拜讀吳佳鴻醫師的大作《腸漏,發炎的關鍵》,深深佩服他以扎實的家庭醫學全人醫療為基礎,繼而以文獻實證探討腸道健康與慢性疾病的關係。隨著醫學知識的累積,腸道不僅具有傳統消化吸收的功能,也是重要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跟代謝性症候群、自體免疫疾病和腸躁症息息相關。本書特別闡述預防勝於治療,透過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是維護腸道健康、遠離慢性病的重要關鍵。是一本值得擁有的衛生保健重要書籍。

作者資料

吳佳鴻

鴻馨診所院長。臺大醫學系醫學士、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臺灣肥胖醫學會肥胖專科醫師、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副祕書長、臺灣醫用營養醫學會會員、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IFM)醫師會員、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核心課程訓練、美國抗衰老醫學會(A4M)專科醫師考試通過。 吳醫師認為身體的組織、系統、器官的生理運作,都是彼此緊密相關、互相影響,而非獨立運行。面對慢性病的趨勢,我們可以試著跳脫以「疾病為中心」、器官各自獨立、單純治療症狀的框架,融入以「創造健康」、「人為中心」的全人整體照護思維,透過生活形態中飲食營養、運動活動、睡眠休息、壓力管理、周邊關係、心理情緒心靈等各面向的調整,讓身體各系統間的生理功能和諧運作,進而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Optimal Health)。他主張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進而影響周邊的人,讓大家一起變得更好、更健康。 更多健康資訊及演講邀約,歡迎至: 「Dr.Henry Wu's Health Notes」部落格 「Dr.Henry Wu's 健康記事」臉書專頁

基本資料

作者:吳佳鴻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CARE 出版日期:2017-06-30 ISBN:9789571370446 城邦書號:A2201942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