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套書館 > 人文藝術
鄂蘭講堂(二冊套書):責任與判斷(新版)+政治的承諾(新版)
left
right
  • 庫存 = 2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鄂蘭講堂(二冊套書):責任與判斷(新版)+政治的承諾(新版)

  • 作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17-11-29
  • 定價:700元
  • 優惠價:79折 553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內容簡介

  I.《責任與判斷》      本書集結鄂蘭生前最後十年未出版的文章與演講稿,這時,鄂蘭正在發展她的判斷理論,這些文章表達了她的問題意識,以及思辨的心路歷程。她一心搶救道德現象,在理論方面細究蘇格拉底、柏拉圖、耶穌、保羅、奧古斯丁、馬基維利、康德、尼采諸大家,又針對公共教育、梵蒂岡教廷、奧許維茲審判、水門案這些特定事件下判斷,斯人風采,如在眼前。      沒有人比鄂蘭更了解二十世紀的政治危機,這些危機可以視作道德崩潰,勢如瓦解,顯而易見。鄂蘭看到那困難的核心,不是由於人的無知或邪惡,未能辨識道德「真理」,而是道德「真理」竟不足以作為標準,去判斷人的行為。西方思想引以為神聖之事,全盤改變了。道德思想的傳統斷裂,再也無法復原。      鄂蘭在她出生的地方,看到眾人曾經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一種似乎牢靠而穩固的道德結構,在納粹的統治下崩解了;二戰之後,她又看到另一次翻轉,原來的道德結構重新被召喚回來。但它可以有多麼穩固呢?尼采認為規範人類行為的原則,是可替換的價值,最後不證明他是對的?      雖然別人可能料想鄂蘭定會同意,她還是沒有同意。她提出有些人確實會去分辨是非,根據這項區辨而行動。雖然他們既非聖賢亦非英雄,雖然他們沒有聽到上帝的聲音,或藉由普世的自然之光而照見真理,但他們知道、也堅守著善惡的區別。這個事實對鄂蘭來說太具有預示性,太強大了,她無法把這東西只當作性格之高貴。      要跟上她,是讀者的艱鉅任務。主要並不是挑戰讀者的智力或知識,而是思考能力。她提出的並非理論性解答,而是豐富的刺激,刺激你自己去思考。她相信在真正的轉捩點,「過往無法給未來帶來啟示,人心徘徊在晦暗之中。」在這種時刻,心靈的晦暗就是最清明的指示,指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人類責任的意義,人類判斷的力量。      II.《政治的承諾》      極權主義和原子彈所帶來的經驗,點燃當前時代政治意義的問題。今天我們對政治所持的偏見底下,是希望和恐懼:害怕人性會透過政治、透過手中掌握的武力毀滅自身。而和這個恐懼相連結的是希望,希望人性會恢復理智,不是將人類從世間消除,而是把政治從世間消除。      漢娜.鄂蘭對整個西方政治思想傳統展開批判性檢視,她發現,該傳統未能充分解釋人類的行動。這個傳統起於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自蘇格拉底被判死刑,思想家全都輕政治洞見而重哲學真理,視政治為達成更高目標的手段。馬基維利的著作是窮究哲學實用性的第一個徵兆,而霍布斯首次提出一種對哲學沒有用的哲學,卻聲稱出自常識。馬克思試圖把這個傳統顛倒過來。因為馬克思的翻轉,這個傳統真正走到盡頭了。      政治哲學,如同所有哲學分支,不能否認它源自於「對事物實然的驚奇」。雖然哲學家還是必然與人類事務的日常生活有疏離,但如果要成就真正的政治哲學,就必須將造成整個人類事務領域之人的複數性,包括它的偉大和悲慘,變成驚奇投射的對象。以聖經的話來說,哲學家必須接受奇蹟,神創造的不是大寫單數的人,而是「祂創造了男男女女」。

目錄

《責任與判斷》 導讀一 蔡英文 導讀二 傑若米.柯恩 文本疏注 序言 第一部 責任 第一章 獨裁統治下的個人責任 第二章 若干道德哲學問題 第三章 集體責任 第四章 思考與道德思量 第二部 判斷 第五章 小岩城事件的反思 第六章 《代理人》:沉默之罪 第七章 審判奧許維茲 第八章 自食其果 漢娜‧鄂蘭其他作品 譯名對照 《政治的承諾》 導讀 葉浩 導言 傑若米.柯恩 第一章 蘇格拉底 第二章 政治思想的傳統 第三章 孟德斯鳩對傳統的改寫 第四章 從黑格爾到馬克思 第五章 傳統的終結 第六章 導「入」政治 跋 鄂蘭其他作品 譯名對照

作者資料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出生於漢諾威,在馬堡大學和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和神學,她的老師們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海因里希.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份,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也奠定她無可撼動的大思想家地位。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後整理出版為《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被視為討論反猶大屠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年出版《過去與未來之間》(Between Past and Future),並於1968年再度增訂,記錄了鄂蘭在艾希曼審判前後的思考歷程。 1975年12月4日,鄂蘭因心臟病發,在紐約過世。

基本資料

作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譯者:蔡佩君 出版社:左岸文化 書系:左岸政治 出版日期:2017-11-29 ISBN:8667106507219 城邦書號:A0400083 規格:平裝 / 單色 / 65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