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1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心智生命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最有智慧之光的心靈。」——《波士頓環球日報》 「漢娜‧鄂蘭最有魅力亦最引人深思的著作。」——《紐約時報書評》 「一個充滿熱情與人文智慧的心靈, 探索著心智如何運作的基本問題。」——《新聞週刊》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 副教授) 導讀 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是二十世紀思想家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其所撰寫的《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為二十世紀政治哲學以及政治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而她諸多作品中的原創性思想更廣為引用。 《心智生命》(The Life of The Mind)是鄂蘭最後遺作,以更為哲學性的思維探討人類的三種心智活動:思考、意志與判斷,隱約呼應著大哲學家康德(Kantian)的三大批判理論: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以及判斷力批判。全書分為上卷〈思考〉及下卷〈意志〉兩個部分,上卷最初是1972年鄂蘭在英國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季佛講座 (Gifford Lectures)的演講,參加此講座的演講者皆是鼎鼎有名,如杜威、柏格森、維廉.詹姆斯、懷德海等人;下卷〈意志〉的開頭也是在同一場合所發表的演講,兩卷在作者漢娜‧鄂蘭過過世後,後由瑪莉.麥卡錫 (Mary McCarthy)以好友兼文學遺產執行者的身份,於1978年將手稿整理付梓。在這部著作中,鄂蘭不同於其他政治理論方面的著作,審視「思想」並再度回歸到哲學上的思考,探究思想在當代生活中的各種面貌—— 認為「思想」這件事,是人最基本的心智活動,亦即思考、意志與判斷。鄂蘭在「行動世界」的框架裡進行哲學探索,探討思想是否能夠增益人的行動、明辨真理、分別美醜的能力? 《心智生命》是鄂蘭一反過去關注外在事務,轉趨內在哲學的思考,是她留給後世少見的寶貴哲學遺產,不僅是鄂蘭的另一本重要著作,更可視為她對自身思想的最終結論。

目錄

譯者序/蘇友貞 導讀/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 副教授) 編者序/瑪莉.馬凱希 第一部 思考THINKING 導論 第一章 表象 1世界的現象本質 2(真實的)存有與(僅只是)表象:二分世界的理論 3形上學階層的倒置:表象的表層價值 4肉體與靈魂;靈魂與心智 5表象與扮相 6思考的本我與自身:康德 7實在界與思考的本我:笛卡兒式的懷疑與共同感知 8科學與常理;康德對知性與理性的區分;真理與意義 第二章 表象世界裡的心智活動 9無形與遁離 10思想與常理的內戰 11思考與作為:觀察者 12語言與隱喻 13隱喻與不可言說者 第三章 什麼使我們思考? 14希臘哲學中前哲學的假設 15柏拉圖的答案與回響 16羅馬的答案 17蘇格拉底的答案 18二合一 第四章 思考時,我們在何處? 19「有時我思,有時我在」(梵樂希):無處 20過去與未來間的縫隙:靜止的此刻 21附記 第二部 意志WILLING 導論 第一章 哲學家與意志 1時間與心智活動 2意志與現代 3中古世紀後的哲學對意志提出的主要異議 4「新」的問題 5思考與意志的衝突:心智活動的音色 6黑格爾的解答:歷史哲學 第二章 我成了自己的問題:內在的發現 7抉擇的機制:意志的先驅 8使徒保羅與意志的無能 9艾匹克泰德與意志的萬能 10奧古斯丁,第一位意志哲學家 第三章 意志與知性 11多瑪斯.阿奎那與知性的先要性 12司格徒與意志的先要性 第四章 結論 13德國觀念論與「概念的虹橋」 14尼采對意志的駁斥 15海德格不行使意志力之意志 16自由的深淵與時代的新秩序 編者後記 附錄:判斷(摘選自《論康德政治哲學》講稿)

內文試閱

我為這個系列講座所訂的題目「心智生命」聽起來很浮誇,而要談論「思考」這樣的主題,對我而言又似乎有點僭越,因此我認為,與其在開頭一味地道歉,不如先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當然,這個題目本身並不需要任何辯解,尤其是放在季佛講座(Gifford Lectures)這樣聲譽卓著的框架內。使我不安的是,如今要演繹這個題目的竟然是我自己,因為我從無成為「哲學家」的野心,更無意自謂是康德所界定的「職業思想家」(Denker von Gewerbe)。所以我必先自問,是否該把這個題目交回到專家的手裡。要徹底地回答此一問題,我首先必須明白陳述,自己為何會從安全的政治哲學理論領域裡跳出,貿然進入這些令人生畏的議題裡。 從現實經驗的層面來講,我對心智活動的關懷有兩個不同的起源。最直接的刺激,是旁聽艾希曼(Eichmann)在耶路撒冷受審的經驗。在報導該事件時,我用了「邪惡的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這個詞。在這語彙的後,我其實並沒有任何足以支撐這語句的命題或信條,我只是隱隱地覺得這個詞與我們傳統中(不論是在語意、宗教或是哲學的層面上)對邪惡的思維是背道而馳的。在我們既有的認知裡,邪惡總沾帶著魔鬼性,它是撒旦的化身,「從天堂墜落的光明」(〈路加福音〉10:18);或是墮落天使路西法(Lucifer)――正如詩人伍納慕羅(Unamuno)所說:「魔鬼也是天使。」它最大的罪過是驕狂(「和路西法一般的驕狂」),而「驕縱狂傲」卻是最優秀者才可能具備的特質:他們不願意侍奉神,他們要成為與神同等的存在。我們也一直認為邪惡的人是因嫉妒而生惡念,他們怨恨事不順遂並非出於己過(如理查三世),或如該隱之怨,該隱殺其弟亞伯,是因「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卻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邪惡也可能肇始自懦弱(如馬克白),或是出自對純粹良善的強烈恨意(如依雅各〔Iago〕所說:「我恨摩爾人。 仇恨是我的座右鉻。」或如克拉賈特〔Claggart〕痛恨比利.巴德〔Billy Budd〕「野性」的天真,被梅爾維爾〔Melville〕形容成是「本質上的墮落」),邪惡還可能是來自萬惡之源的貪婪。但是,我所親身經驗到的,卻和這些傳統的講法完全不同,我的經驗又是那麼不可否認地真確。最令我驚訝的是,行惡者所顯出的淺薄,使我們無法將他們那些不容置疑的惡行,追溯到任何有深度的根源或動機。雖然他們的惡行怪誕無比,但行惡者(至少此刻站在審判席上的那位效率十足的行惡者)卻是如此地平凡、普通,既不怪誕,更無任何魔力可言。我們在他的內在,簡直找不到任何理念與動機,而在他的過往行為、審判期間與預審時的表現中,只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負面特徵:那不是愚蠢,而是缺乏思考。在以色列法庭及監獄的各種規則中,他的表現一如在納粹政權裡那樣出色。一旦這些規則消失,他就變得不知所措。他在法庭上充滿陳腔濫調的語言(正如他在公職生活中所展現的那樣),化為一齣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劇。陳腔濫調、死守成規、公式化的語彙與行為等,都是庇護我們不與真實照面的社會功能,這些被社會認可的功能,暫停了現實事物對我們所強索的、必要與不止息的思考。如要全時地應付這思考的索求,我們必會筋疲力盡。而艾希曼和我們不同的是,他根本不知道有這種索求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少有時間,也無意停下來思考。這種缺乏思考的狀態,激起了我的興趣。行惡(不論是作為犯或不作為犯)是否可能不僅沒有所謂「卑劣的動機」(如法律所稱者),甚至根本沒有任何動機,亦並非出自興趣或意志的激發?不管我們如何界定邪惡,那用以裁定「惡棍終是惡棍」的惡念,會不會根本不是行惡的必要條件?而在討論善與惡的問題時,我們辨認是非的心智能力,是否和思考的心智能力相關?當然,我指的並不是思考可以製造良善的行為、「良善可以被教導」那樣的論調。可被教導的只有習慣與習俗,我們也非常清楚,當環境改變而產生了不同的行為標準時,習慣與習俗能快速地被消除與遺忘。(我們常在「道德」與「倫理」的課程裡討論善惡的問題,這已充分顯示了我們對此議題的無知。因為「道德」〔morals〕這個字的拉丁字源是習俗〔mores〕,而「倫理」〔ethics〕的希臘字源是「習慣」〔éthos〕。)所以,我所面對的缺乏思考,並不是來自對良善習俗的遺忘,或是無能了解善良的愚昧,更不是來自所謂的「道德瘋狂」。因為缺乏思考亦顯現在其他眾多的、無關道德決策與良知的事件裡。 此處的問題是:思考的活動(那不計結果與內容地去審察事件的習慣),是否是使人避免行惡的條件之一?更進一步地說,思考是否其實是支使人們抗拒惡行的條件?(至少良知〔con-science〕這個字,是有這樣的指向。如果良知的定義是「自覺與自知」,那麼良知就是在每一思考過程中能被實現的某種知識。)我們對良知的認識,難道不正支持著這樣的假設?因為只有真正的壞人、罪犯等,才需要有「好的良知」去規範,而只有良善的人才會感受到「壞的良知」。換一種說法,套用康德的語言:與事實的衝撞「使我擁有一個概念」(邪惡的平庸),我不得不提出「合法性的問題」(quaestio juris),並自問:「我憑藉什麼權利來擁有並使用這個概念?」 最先激發我對此問題產生興趣的是艾希曼的審判。接著,我自現實經驗中所提出的道德問題,竟與傳統的智慧相互衝突,這衝突不只顯現在倫理學對邪惡的闡釋,更表現在哲學對思考為何物的廣泛定義,這些都再度激起了我寫完《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一書後的種種疑慮。「人的條件」這十分有智慧的書名是出版社決定的,我寫那本書的初衷,不過是想對「行動生活」做一個小規模的探究。我所關切的「行動」議題,是政治理論中最古老的關懷。但一直使我不安的是,我所採用的「行動生活」(vita activa)這個關鍵術語,其實是由那些致力於默觀生活的人所創造的,因此,所有的生命活動,也就必然是透過了他們的視角而被觀察。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行動生活是「勞動」的,默觀生活是安靜的。行動生活是公眾的,默觀生活則隱於「荒野」;行動生活致力於「鄰人的需求」,默觀生活專注於「神的啟示」。我在此所引述的話語,來自一位十二世紀的作者,其實這樣的描述隨手可得,因為把默觀當成是心智最高狀態的想法,散布在西方哲學悠長的歷史之中。根據柏拉圖的觀點,思考是一種無聲的自我對話,唯一的目的在於打開心智的眼睛,就連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心智」(nous),也被當成一個用來觀察和凝視真理的器官。換言之,思考最終要達到的就是默觀,但默觀不是主動(activity),而是被動(passivity)。它是心智活動休止的終點。在哲學侍奉神學的基督宗教傳統中,思考成為沉思,而沉思終止於默觀。默觀是一種靈魂充滿欣喜的狀態,心智不再向外延伸找尋真理,而是以直覺靜待未來。(在此傳統影響下的笛卡兒,就將他那證明上帝存在的論述定名為《沉思錄》〔Méditations〕。)但到了現代,思考開始侍奉科學與制度化的知識,它雖然較有活動性,但在現代思潮堅持人的認知只限於一己之作的信念籠罩下,數學這個不仰賴實證經驗且任心智自我悠遊的學科,反成了科學中的科學,並掌握著開啟自然法與揭示表象後之世界的鑰匙。在柏拉圖的格言裡,靈魂中那無形的眼睛,以知識所予的確定,正是可看見無形真理的器官。 對笛卡兒而言(尤其在他那著名的「天啟」發生的夜晚),「自然法則〔隱藏在表象及錯亂的感官印象之後〕和數學法則之間,存在著基本的一致性。」也就是說,最高層次與最抽象的論證思考,和自然界現象之後的法則之間,存在著一致性。笛卡兒真正相信,以這類思考,加上霍布斯(Hobbes)的「以後果來認定」(reckoning with consequences),他終可發展出有關上帝存在、靈魂的本質以及類似議題的確切知識。 反諷的是,引起我對行動生命興趣的,是與它全然對立的默觀生命(Vita Contemplativa)中的全然靜止。這靜止的龐然氣勢,使得行動生命中不同活動間的分野都失去意義。在這具壓倒性勢力的觀照下,不管是操勞耕地、製造用品,或與人合作創業,都已失去了重要性。就連以行動為其思想與著作中心的馬克思,「當他提到『行動』(Praxis)這個詞時,也把『人的行動』放置在『人的思考』的大前提裡討論。」然而,我卻相信這個議題可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為闡明我對這個議題所有的疑慮,在那本討論行動生命的書的結尾處,我引用了一句西塞羅(Cicero)引自凱特(Cato)的有趣話語:「一個人從來不比什麼事都不做的時候更活躍,從來不比獨處時更不寂寞。」如果凱特所說為真,我們當然免不了要問:只思考而什麼也不做的時候,我們到底從事著什麼樣的活動?被眾人環繞,卻其實是獨處時,我們到底身在何處? 顯然,這些問題的提出將面臨多種難處。初看,它們應屬於我們過去所說的「哲學」或是「形上學」的範疇,但是,這兩個詞或說這兩個研究的領域,已眾所周知地喪失了它們的信譽。如果這只是現代實證主義者或後實證主義者破壞的結果,我們尚可置之不顧。卡那普(Carnap)認為應把形上學當作詩來看待,這顯然牴觸著形上學者的自許。如卡那普這樣的見解,可能只是出於對詩的低估。被卡那普攻擊甚烈的海德格,也曾認為哲學與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他認為兩者雖不完全相同,卻都有著同樣的思考源頭。而至今尚未被譴責為「只不過」是在寫詩的亞里斯多德,也持有同樣的意見,認為哲學與詩該歸於同處。維根斯坦(Wittgenstein)的著名格言「對不可言說之事,靜默以對」,是位於另一個極端的議論,但如果我們嚴肅對待維根斯坦所說的話,他指涉的並不只是感官經驗以外的事物,更應該是感官經驗的對象。我們所見、所聽、所觸摸,感官所承受,無一可用完全相同的文字表達。黑格爾所說極是,他指出「感官的『此境』(This)……語言永不可能到達」。發現語言(我們思考的媒介)與現象(我們生活的媒介)之間的差距,不正觸發了哲學與形上學的誕生?只不過在早先,不論是以推論(logos)或感知(noēsis)的形式,思考都被認為是可到達真理與真實存有的途徑,到了後期,重心才從思考轉至感覺的印象,以及能使感官更敏銳的實現方式。很自然地,前者看不起現象,後者則看不起思想。 我們在形上學中所遇到的難題,並不完全是由那些認為形上學「無意義」的人所引起,更是由那些被攻擊的人自己所引起。神學的危機始於神學家「上帝已死」的談話,同樣地,哲學及形上學的危機,也發生在哲學家宣布哲學與形上學已死的時候。這些都是舊話了。(胡塞爾〔Husserl〕的現象學之迷人處,就在他那反歷史與反形上學的一句口號「回到事物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海德格「看來仍停留在形上學的軌道中」,卻早在一九三○年代就已不斷聲張要「克服形上學」。) 「現代宗教裡暗藏的普遍情緒是:上帝已死」,最早說這句話的不是尼采,而是黑格爾。六十年前,大英百科全書就已十分篤定地將形上學定位成「哲學中最不受尊重的一個名字」。11如果再向前追溯這聲名狼藉的來源,在眾多毀謗者中我們就遇到了最出名的康德,這還不是被孟德爾松(Moses Mendelssohn)稱為「全然的摧毀者」、寫《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時的康德,而是寫批判前的康德。在那些作品中,他已坦然寫著「愛戀形上學是〔他的〕命運」,又提到形上學「無底的深淵」、「滑溜的地基」,以及那理想國式的「流滿奶與蜜的國度」(Schlaraffenland),在那兒,「理性的夢者」住在一個像「汽船」的所在,以致「沒有一件蠢事不是附和著那無地基的智慧」。而把話說得最透澈的應是麥肯恩(Richard McKeon)了:在漫長且複雜的思想史上,這個「驚人的學問」從未製造出「對它功能的普遍信念……。也從未有過有共識的主題」。讀這冗長的詆毀形上學的歷史,我們應對「形上」這個字還能殘存至今感到驚異。但是我們又幾乎要同意康德老年時所說的話,在一手扼殺了那「驚人的學問」之後,康德預言人們必然會再度回到形上學,「就如在吵架後回到情婦身邊一樣。」 我並不認為會有這個可能,也不希望有這個可能。在思索沒有形上學的好處前,我們也許應該先思索所謂神學、哲學與形上學已到盡頭的真正涵義。這絕對不是指上帝已死,我們對上帝是否已死的所知,和上帝是否存在的所知是同樣薄弱的。(如此薄弱,連「存在」這個字都有被錯置的嫌疑。)只是我們所慣有的思索上帝的方式已不能令人信服,如果要談死亡,真正死去的可能是傳統上思索上帝的方式。同理可應用到哲學與形上學的死亡,死去的並不是人類對意義恆在的追問,而是問題被定位與被回答的方式已失去了信服力。 真正死去的,其實是感官與超感官之間的基本區別,還有那可遠溯至巴曼尼德斯(Parmenides)的觀念:凡不能付諸感官的事件──如上帝、存有、第一因(archai)、理念等──都必然比表象更真實、更富真理、更有涵意,它們不但是在感官知覺之外,更處於感官世界之上。逐漸「死亡」的不只是這些「永恆真理」的落實定位(localization),更是它們的特殊性。同時,碩果僅存的形上學的辯護者,以日益高亢的聲音警告我們,形上學消失中所暗藏的虛無危機。他們雖然不常提這個論點,但這卻是重要且有利於他們的:的確,超感官世界一旦被棄絕,與之對立的、在傳統認知裡的表象世界也立刻被消弭。實證主義者所了解的感官世界,在超感官世界死亡後,亦不可能倖存。沒有人比尼采更清楚這樣的結局了,他那富於詩意與隱喻的對上帝已死的描繪,的確在這些議論裡引發了巨大的困擾。在《偶像的暮色》(The Twilight of Idols)一個頗富深意的段落中,他澄清「上帝」這個字在早先故事中的意義。「上帝」一字只不過象徵著形上學所了解的超感官世界,在此他不再用「上帝」這個字,卻以「真實世界」取而代之,他說:「我們已剷除了真實世界。還有什麼存留呢?難道是表象世界嗎?糟了!在拋棄真實世界的同時,我們也消除了表象世界。」 「超感官的消除亦即是感官的消除,因而也是二者之間分際的消除」(海德格),17尼采這樣的洞見,因為看來如此明顯,我們簡直無法在歷史上明確地為它定位。任何以此二分世界為軸心的思維,都暗示著兩個世界的不可或離。所以,現代各種攻擊實證主義的繁複論點,早都已含括在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所寫的、心智(超感官)與感官之間的精簡對話中了。心智說:感官的印象是虛幻的,它們隨著我們身體的變化而改變;甜、苦、顏色的存在,是依附著約定俗成的規則(nomō),而不是表象之後的自然法則(physei)。感官如是回答:「卑鄙的心智!你依靠我們供給你可資信賴的證據(pisteis)時,卻把我們推翻?我們的倒塌,就是你的滅亡。」換句話說,這兩個世界之間岌岌可危的平衡一旦消失,不管是「真實世界」消除了「表象世界」,或是「表象世界」消除了「真實世界」,我們所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與依據就將全盤覆沒。在這種狀況下,凡事都失去了意義。 (摘自本書第一部〈導論〉)

作者資料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 1906年出生於德國的政治哲學家,曾師從海德格與雅斯培,在納粹統治德國時移居美國,一生關注猶太民族的命運,積極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拯救猶太文化。鄂蘭著作豐富,當中《極權主義的起源》奠定了她政治哲學家地位,並一度成為左右美國學術潮流之思想家,是近代重要的女性哲學家之一,影響了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的政治理論和政治哲學研究。她的作品包括《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在過去和未來之間》(Between Past and Future)、《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論革命》(On Revolution)、《黑暗時代群像》(Men in Dark Times)、《論暴力》(On Violence)、《共和危機》(Crises of the Republic)、《康德哲學講座》(Lectures On Kant's)、《責任與判斷》(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政治的承諾》(The Promise of Politics)、《心智生命》(The Life of the Mind)等,當中最為世人熟知的部份是處理權力和邪惡的本質,以及有關政治、直接民主、權威和極權主義的著作。

基本資料

作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譯者:蘇友貞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文化思潮 出版日期:2025-01-03 ISBN:9786264191142 城邦書號:A2203924 規格:平裝 / 黑白 / 67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