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

  • 作者:夏黎明林慧珍
  • 出版社:遠流出版
  • 出版日期:2016-11-30
  • 定價:550元
  • 優惠價:79折 43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435元,贈紅利2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1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實踐「社會創新」 最在地、最深入的實戰指南   所謂社會創新,就是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就是創造一種新的社會影響。本書透過十四個真實成功案例的深入訪談及專業的模式分析,提供新社會如何在偏鄉角落成形,在地根性與全球普性如何對話的全新思考與借鏡。   如果我們把臺灣定位為一個太平洋邊的國家,那麼東部就成為面對太平洋的 「前山」,而不是「後山」。——夏黎明,2011   長期被稱為「後山」的東臺灣地區,受限自然環境與國家區域政策的失衡,相對於「前山」的差異性想像,從過去的貶抑話語到今日觀光市場、文化政治正確輪轉下的浪漫詞彙,仍舊揭示著現實上區域發展在觀點、政策及資源上的跛腳。然而近年來地方上一個個根著在地、走出自主道路的發展故事,正扭轉著跛腳觀點下的花東發展想像,展現另種可能性的發展意義。   本書即針對不同類型的發展故事進行訪談,藉由分析其經驗,試圖探討在面對東臺灣當前重要發展課題上,其背後的社會創新意涵與發展模式分別帶來什麼樣的參照性意義。本書共分為六個章節,開頭主要探討這些不同類型的發展故事與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的關係,接著由各章節描述十四個發生在花東地區的故事發展歷程,按「農業、部落、偏鄉、生活」四項主題分析討論,最後歸納其在地創新故事的社會性意義,期望能為生活在花東地區或想移居於此而有所發展的人們提供參考方向與價值。

目錄

【臺灣史與海洋史】系列叢書緣起 【推薦序一】故鄉、故人、故事;新思維、新價值、新思維、新想像 /黃宣衛 【推薦序二】根蒂在手,行止在我:編織花東新想像 /鄭漢文 ◎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故事列表 ◎個案地理位置資訊 【序曲】花東列車駛向何方 ◎ 全球化與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 ◎ 十四個發展故事的背後——在地能動與社會創新 ◎ 方法與文本說明 【PART1】田地裡的新芽 ◎ 走進加納納:一個花東部落合作農場的茁壯 ◎ 大王菜舖子:一個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微型企業 ◎ 花蓮好事集:搭建生活想像的平臺 ◎ 夏耘農莊:在鹿野扎根茁壯的秀明自然農法社群 【PART2】蛻變中的部落 ◎ 奇美有夢:一個海岸阿美部落十年轉型過程 ◎ 小米工坊:以拉勞蘭文化復振為核心的部落產業創新 ◎ 鸞山森林博物館:從街頭到家園,堅守部落的自主 ◎ 巴喜告經驗:追求學校部落同步成長的原住民教育模式 【PART3】點亮社會角落 ◎ 五味屋:發展偏鄉教育契機的社會企業模式 ◎ 向陽薪傳木工坊:兼具公益與營利的部落產業可能性 【PART4】花東生活價值新視野 ◎ O’rip生活旅人:筆觸下的花蓮生活新關懷 ◎ 法采時光:傳遞花蓮生活新價值的傳教士 ◎ 藍色日出:一份早餐裡的創新與堅持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以海為航行座標的行動者 【終章】新想像.新動力.新地方 ◎ 在地創新故事的社會性意義 ◎ 差異化帶來的挑戰與優勢:花東發展的條件 【後記】 【跋】眾人的溫暖匯注完成的一本書

序跋

【推薦序一】故鄉、故人、故事;新思維、新價值、新想像 黃宣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研究員)
  出生在秀姑巒溪畔的玉里鄉下,及長,又負笈南勢平原上的花蓮,一直到高中畢業到臺北唸書之前,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之間便是我成長過程中主要的活動範圍。離開學校就業之後,長期居住在臺北,但東臺灣卻始終是念茲在茲的故鄉。   因為這樣的故鄉情結,我的人類學研究以東臺灣為主要場域,也因此結識了夏黎明教授。記得是1995年間吧,在夏老師居間牽線下,我有機會負責臺東縣史阿美族篇的編纂,也從此跟他一手創辦的東臺灣研究會結下不解之緣。屈指算來,與夏老師相識至今,已經整整二十年了。   這本書是夏老師生前戮力進行的計畫之一,很可惜他沒有機會看到這個計畫的最後成果。由於我從2012年2月初借調到東華大學任職,也參與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所以跟夏老師退休後的研究興趣高度重疊,也有許多機會和他討論書中的案例故事。如今細讀書中內容,百感交集。   東臺灣的未來發展何去何從?相信這是許多人共同感興趣的課題。夏老師在本書的扉頁中以「花東列車駛向何方」,表達了他對這個課題的高度關切。事實上,他於2010年夏天從臺東大學退休,2011年便因花東條例通過,積極籌組「花東公民論壇」,以實際行動投身於東臺灣的區域發展。這本書是他關心東臺灣未來發展的一個環節。   本書作者林慧珍小姐畢業自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其後又遠赴德國萊比錫(Leipzig)大學與波蘭弗羅茲瓦夫(Wroclaw)大學取得全球化研究碩士,2013年起加入夏老師主持的東臺灣研究會,在花東兩縣執行數項研究計畫,包括本書的調查研究在內。由於有這樣的背景,林小姐對東臺灣有相當深刻的了解,也熟悉全球在地化的相關議題,又親炙夏老師多年,是繼承夏老師遺願完成此書的最佳人選。而且中文系的訓練使其文筆流暢,增添了本書的可讀性。   由於地理條件與歷史發展等因素的交錯作用,長期以來,東臺灣在財政上高度依賴中央政府,地方自主治理的權力與能力不足;也缺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左派勞工與中產階級,公民社會能量薄弱;傳統社群在殖民歷程中逐漸崩解;加上青壯人口大量移出;這些現象都是東臺灣在發展上必須面對的課題。   這本書提出差異化的論點,亦即主張勇於面對花東的現況,設法將以前認為的發展劣勢轉為優勢,創造一個嶄新的地方。書中選擇的十四個案例,都具有社會創新的意涵,而且展現出很不一樣的思維與價值,提供了對東臺灣未來發展的新想像。若這樣的趨勢持續擴大,成為主導花東發展的主流思潮,則原本被視為偏遠、落後的「後山」也可能變成「前山」,變成整個臺灣未來發展的領頭羊。身為花東子弟,衷心期盼這一天的來臨!相信這也是夏老師的最大遺願吧!
【推薦序二】根蒂在手,行止在我:編織花東新想像 鄭漢文(臺東縣延平鄉桃源國小校長、東台灣研究會董事長)
  花東縱谷本是以原住民做為主體的傳統社會,隨著歷史的變遷,一次次雙向性的移動與遷徙——集團移住與外部移民,不但改變了原有的社會結構,也帶出了當下多元異質鏈接的社會環境。在這同時,人對土地的認同和人際間對應的關係,經常徘徊於逃離與定著之間,這讓無根的苦難超越了歷史化的困境;而困境的部署,卻也讓這裡的人民,在荒蕪的年代栽種出新的希望,一如以臺灣為散布中心的五節芒,在最貧瘠的土地展現最堅強的生命力。   布農族稱五節芒為padan,隱含著「引路的人」之意。2013年東華大學人社一館的【文化沙龍】,夏黎明以〈社會創新,行動研究,與面對全球化下的花東發展〉為題開講,開啟了當代東臺灣發展的雙重性:整合與區隔/政府與民間對話的扉頁。這個思維隨著小英基金會的贊助,本著議題之一的〈根著與超越:一些個案分析〉,一路帶著研究人員在花東縱谷上來回穿梭。三年多來超過廿個點的田野採訪與研究,著實看見地方作為行動主體的力量,在部落、在農業、在生計上,各自以適切的方式,展現不同的契機。   《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的出版,呈現了新社會如何在偏鄉角落成形,也引發了邊陲的地方意識如何做為中心決策的再思考,其同時也提供了在地根性與全球普性對於生命價值的重新認定。可惜也可喜的是:「文本誕生,作者已死」;第一作者雖然無緣看見撒下的酵母已化成菌絲的擴展,讓人與物的本質產生根本性的轉變;然而,作品本身在完成的當下,已經給出了自身的生命意義,同時也給出了作者的精神價值。   展望未來的階段,東台灣研究會除了關注縱谷力量的持續散發外,也將關注太平洋濱、離島或山巔等空間不斷積蓄的力量。相信不久的將來,每一個地方的故事,會像成串的根莖一般,以聯繫性、異質性和非預期性的多元生成,豐厚這塊土地的子民,點亮東臺灣的幽暗角落。   最後,藉著序文的一角,以最誠摯的心,感謝慧珍在夏老離世後,毅然的完成本書的編撰;同時也感謝中研院黃宣衛、林玉茹,以及曹昌平、趙川明、李玉芬、陳文德、陳鴻圖和夏老遺孀淑玲等多位老師的指導與校稿;最最要感謝的是東臺灣叢書及期刊的付梓,多年來承蒙曹永和基金會的鼎力襄助,才得以讓持續在臺灣東南邊陲進行人文與地理、空間與歷史的研究成果,一一的擺上做為彼此心靈交通的文化饗宴。
【後記】
  執筆至此,彷彿抬頭便可瞥見,您就在東岸海上雲端,露出一貫的笑容。天空此時更加明朗,遠方的綠島清晰可見。這半年間與您遙遠的共筆,書的結果或許不是您在意的,而書的完成,或許您才覺得,對曾經幫助我們訪調的朋友有所交代,也或許,才認為對得起這些在東岸土地上認真生活的人們。——敬本書作者之一,夏黎明老師   對經常自許獨立研究者的夏黎明老師而言,花東區域發展一直是他所關心的課題。特別在2011年「花東地區發展條例」通過後,以及一連串的施行計畫,是轉機,也是風險。對夏老師而言,他明顯感受到地方動能的浮現,在地公民意識正逐步提升。正逢自大學教職退休的他,積極投入民間發展,除了參與「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的運作,也自2013年初著手進行小英基金會所支持的「根著與超越:面對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計畫」,亦即此書的前身——地方創新發展的個案調查。   每一個發展故事的走訪調查,夏老師總與計畫夥伴們親力親為,經常開著他的小黃車縱橫山海省道,駛入迂迴曲折的海岸山脈,甚至縱谷、南迴山區部落間。然而一次次漫長的訪談過程中,收穫最大的往往是我們。無論是對友善土地堅持的大王、顏嘉成、黃正宏、陳預英、吳其璁、林義隆,或是堅持部落自主的吳明季、戴明雄牧師、撒奇努、利曉鳳、阿力曼、鄭漢文校長,又或是專注部落就業機會發展的孫瑞隆、偏鄉教育機會發展的顧瑜君老師,以及為著實現花東生活價值而深深扎根的廖鴻基老師、賴威任、賴冠羽、江英煜、王玉萍、蘇素敏、陳亞平與黃啟瑞等受訪者,每一位本身都是精彩的生命故事。他們言談之間流露的誠懇,道出對花東這片土地的情感與努力,理想在漫長的時間軸裡緩慢地推移、擴散。我們往往學習到的,不僅是方法,更是那背後如此堅持與在乎的理念。   或許就在不斷領受訪談的感動之餘,促使夏老師決定將此調查計畫出版,他說過,每個地方發展故事的背後,深具意義、歷程艱辛,如果不能以出版的方式被看見,便可惜了那些努力的汗水。然則,一旦涉及出版,要能顧及呈現地方發展的心路歷程、又須具備原有調查的分析視角,以及整體要表達的意義、甚至可讀性等諸多考量,這樣一本書的完成便因此複雜起來。曾經,夏老師與計畫夥伴為著每個發展故事的創新性有過無數次的討論,為著個案的揀選標準與揀選過程中經常意見相左,甚至質疑這些調查究竟是否成熟到可以出版,花東還有許多發展故事正在發生,尚未能真正走訪。於是,一本書的形貌,就在這經常來來回回的辯論之間緩慢雕刻著,而夏老師也在這段時間裡帶著他未完成的心願離開了我們……。   接下夏老師的棒子,是理解老師急切地想完成這本書的念頭,是明白急切的背後,希望藉由這本書傳達,在這片花東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努力創新求發展的過程。過去,只要坊間一出現關於介紹花東人文與發展的新書,夏老師便馬上拿給我看,直說道,我們的出版很重要,因為這不是一本在形塑花東的美好想像,鼓勵人前來移居的書,而是一本道盡美好想像的背後,所混雜失敗與成功經驗的汗水,滲入土中滋長花東養分的書。當下,一方面,承接夏老師這樣的期待,另一方面,卻也不免小心地質疑我們究竟有多少能力去支撐起這樣的出版目的,又或者,這樣的出版目的具有多少實質上的意義?   於是,心頭抱持這樣的疑問,在這半年的撰寫過程中,爬梳夏老師生前關於花東的論述,站在東海岸聽著湛藍如常的浪聲,不停地與遠方的他對話。寫到書的最後,當這些地方生活場景歷歷在目,每位受訪者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那畫面躍然而起的瞬間,彷彿有些明白,究竟這本書所能提供的主要意義為何:書裡頭的每一篇故事,獨立起來都是個精彩的歷程,也具個別啟發,然而一旦集結起來,它變得更有力量,將更有機會形成論述,為花東發展提出重要的參照。   這本書,或許陳述不夠周延、分析不盡完全、論點也非全然強而有力,卻都是為著實現可能性的一種嘗試。感謝所有花東夢想的編織者,那些曾經接受我們訪問的朋友、師長與前輩們;也感謝協助編織成網的夥伴們,參與計畫訪談與紀錄的許珊瑜、洪翠苹、林明玉,和莎伊維克.給沙沙;以及,特別感謝讓《編織花東新想像》有機會得以成型的東台灣研究會的董事們,以及協助出版的曹永和基金會。同時,在形成出版的過程中,上述的師長、朋友與夥伴皆個別協助訪談文章的校訂,並感謝戴興盛老師、吳勁毅、蘇羿如、陳君明等人的外部協助校訂。此外,特別感謝東台灣研究會董事趙川明老師對史實方面的校訂,黃宣衛院長協助出版工作的主持,以及林玉茹老師協助綜纜本書的檢閱與修訂。 林慧珍

內文試閱

  【序曲】      花東列車駛向何方      花東列車,日夜奔馳,是東臺灣的交通大動脈。只是,在臺灣鐵路系統中,花東永遠是最後完成的一段,速度永遠最慢,設備永遠最老舊。      這,是花東的命運?      然而,資本主義邏輯下形成邊陲功能性質的花東,於近年來全球化衝擊下所探尋另一種發展可能性的風潮中,以地方為主體的價值與資源運用,再次被開啟重新審視的可能。      然後,有一群生活在花東的人,試圖翻轉命運,將最遠、最慢、最低、最差,種種區位上的不利因素,發揮充沛的想像力,轉化成為差異化的發展條件。      這群人不但扎根在地,同時又摸索出獨到的策略,帶來新的社會價值,突破在地的困境,逐步實踐其發展想像,驅動花東不斷向前,進而成為東臺灣未來發展上的可能新模式。      ——夏黎明,2014      全球化與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      昔日稱為後山的花東地區,自然環境極為特殊,族群分佈差異多元,在其孤立的區位特性下,致使自十七世紀荷蘭時代以來歷代政權介入的力量,甚至治理型態有所不同,形成迥異於西部發展的政經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特色。然而,東臺灣地區在其發展程度和角色上,與島嶼臺灣進入世界版圖的經貿關係、國際形勢密不可分,連動影響歷代政權針對此區域的特殊性與資源運用,產生了各異的治理思維與政策,也因此造就了東臺灣在當代發展上特有的議題與情勢。      .東臺灣:逐步編入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次區域發展      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納入世界貿易圈,東臺灣地區始成為清廷開山撫番與漢人移民拓墾之地,製糖的傳統型產業逐步發展。1895年後,日治臺灣,受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影響,作為殖民地的臺灣,逐步發展資本主義系統。而東臺灣,作為一個殖民地的邊區,企業現代化與資本主義化程度明顯晚於西部,殖民政府一度引進日本內地資本和移民,試圖內地化東臺灣,成效未果。然而1930年代中葉,當世界經濟型態朝向集團經濟發展,以及中日戰爭爆發為應付日本帝國擴張軍需資源的態勢下,東臺灣的區位條件成為帝國產業戰略佈局的重要考量,促使殖民政府積極導入建設和資本,與企業共構下積極推展產業開發計畫,使東部成為軍需熱帶栽培試驗地與重化工業基地,至此整合入日本戰爭經濟架構中。戰後臺灣,以軍備及國家安全為優先策略的1950年代,與資本主義成一陣線。除了美援,並且透過以扶植特定產業、擴大內需為主的進口替代政策下,以農養工,西部遂成為輕工業發展區,東部則被視為邊疆,設立合作農場與兵工墾區,致力於開荒與增產。      1960年代以降,臺灣正式走向開放經濟體制,編入全球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中,在發展型國家的架構下,以出口擴張為導向,於1965年成立加工出口區,確立國際分工上的經濟位置。1970年代,因應國際石油危機,臺灣在當局第二次進口替代工業化政策下,發展石化及重化工業為主要產業,替代許多產業所需進口的中間原料。至此,一種階層式的工業生產鏈結構於焉形成。其促進上游部門帶動中下游廠商的發展,也在以削價競爭策略的市場機制前提下,強化對其生產之控制與降低勞力成本。臺灣的產業區位,即受到此生產鏈結構制約,不斷往都市聚集,造就勞力加工密集區與都市化的快速擴張。1970年代以後的臺灣發展,正式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在全球經濟的競爭中迫使臺灣形構區域政策的不均化;於西部、北部快速工業化和都市化的過程中,造成農村地區人口、耕地面積的流失,以農業為主的東臺灣地區在不斷被吸出勞動力的情況下逐步被邊緣化,以一種不對稱的形式發展,於島內形成一種內部依賴的發展結構。走向依附西部區域發展的東臺灣地區,明顯表現在交通、人口、財政與文化/地理想像等方面。交通與人口即所謂資源上的依賴,由於產業資源幾乎集中於西部與北部,由東部聯外的交通建設則成為中央最末考量的項目,往往依附於西部交通發展需求而設。同時東部人口也因西部勞動力需求而大量外移。其次,財政上的依賴,由於東部的低度開發,地方政府多依賴中央的財政支持,但建設內容往往非全然適合東部整體區域發展的需要。再者,文化/地理想像上的依賴,當政治經濟與文化產業皆以西部、北部為重心時,區域地理及文化上的差異也連帶造成想像上的不平等,如被視為文化低度發展或次等想像區域。東臺灣地區在這樣的結構發展下,部落與農村經濟型態改變、原住民社會組織與發展面臨衝擊、醫療與教育文化資本不足等議題相應而生。      1980年中期以後至1990年間,因應國際經濟全球化的局勢,按資本主義再結構的邏輯,臺灣經濟結構再度進行工業轉型與產業結構升級,因而推波跨國資本與中小企業外移、勞動國際化擴張,並進一步市場開放,2001年加入WTO(國際貿易組織)加劇對農業的衝擊。然而失衡的區域政策僅是更加速城鄉差距兩極化,引發本土勞工、移民、環境、農業與弱勢族群社會問題等更為強大的後遺症,而東臺灣在區域產業的生產與消費鏈結上被邊緣化更甚,上述發展問題隨之加劇,成為臺灣經濟地景中人人稱謂的「偏鄉」。      .反思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地方主體的追尋      1980年末的臺灣,全球新一波新自由主義浪潮風起雲湧,同時也經歷一波政治解放的年代,國內勞工權益、環境保育、原住民權利等運動紛紛走上街頭,迫使政府正視國內因應全球化與區域發展政策失能的問題。面對這幾十年間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片斷化社會,與政治民主化過程中不同政治力量的增長,政府在1990年代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試圖由最基層單位的社區營造集體認同,推動公民意識的建立,企圖要求新的社會重建,進一步塑造國家生命共同體。社區營造等計畫進而於臺灣各地推行,試圖達到社區參與、地方振興與文化認同等目標。且不論這近二十年之成效為何,但確實埋下地方認同意識之種子。然而在產業方面,面對臺灣東部區域發展的長期失衡,1990年政府所提出「產業東移」政策,將產業開發重點由西部移向東部,卻在不脫移植西部工業化模式來繁榮地方經濟的邏輯下,僅高耗能之傳統產業水泥業東移,未見整體性的區域成長。      1990年末至2000年末,政府積極透過修訂東部地區相關的發展計畫,明訂以觀光休憩產業作為發展取向,面對東部環境資源,以適性而永續的治理方針提出發展願景與規劃。時值東臺灣地區發展條件過去因缺乏積極的開發與治理,雖處於公共基礎設施不足、產業與就業機會低迷的狀態,卻也因而保留相對自然乾淨的環境與景觀資源,以及節奏緩慢、豐富多元的人文特質。東臺灣地區的差異化條件,在二十世紀末反思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逐步受到政府及民間的重視,「有機」、「慢活」、「養生休閒」一一成為代言新生活的名詞,並特地被導入東部產業發展的規劃中。然而政府以觀光政策作為推動東部產業的主要發展取向,仍憑恃資本主義市場法則的必然性,來解決地方產業低度發展的問題。其企圖透過觀光產業的財團式經營所創造出規模性的勞動需求與商業利潤,作為就業機會與投資環境的提升,在實際操作中著重大型觀光開發的規劃,並將農業發展、交通建設、勞動就業、原住民文化朝觀光市場面向整合推展。顯見東臺灣的區域治理上依然續行其內部依賴結構,相關政策與建設多服務於西部市場及投資環境,是以引入都會資本和目標消費群作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效益標的。      然而當二十一世紀初跨國企業體與自由市場化更形競爭擴張的同時,資本主義全球化操作下所造就的經濟脆弱體質,以及種種生產與貿易體系的複雜與壟斷、第三世界勞工剝削、食安、環境及消費倫理等問題日益嚴峻。種種這些激發世界各地的公民團體與草根組織對新自由資本體系的抗議,質疑其將市場化獨大為單一經濟的運作機制,以及國家政策制訂護航市場化的立場。這股反全球化的力量經由世界各地的當地團體、群眾的示威活動與日常的實踐行動來展現,試圖找尋或創造以及實踐除了自由市場運作邏輯外的經濟生活可能性,如抵制性消費、公平貿易、農民市集或交換經濟等。同樣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東臺灣,當其民間出現自主意識,揚沸起對蘇花高速公路開發與否的爭議將近十多年,東部地區居民與公民團體對於交通開發與「地方發展和生活」的想像,開始有了不同層面的討論與需求的聲音,事實上也呼應了這波全球化的反動力量,經由爭議與辯論,再度反省東部發展如同全球經濟中被邊緣化的地域,其所面臨的衝擊效應。      全球經濟市場化的擴張與地域性反動力量的角力,顯然涉及國家內部區域發展不均的狀態,也將影響地方經濟社會與權力關係再度重組的可能性。2011年呼應政治風向與地方公民運動要求正視區域發展的呼籲,政府通過與施行「花東地區發展條例」,並於隔年配合完成「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此相當程度代表當前國家層級對東臺灣區域治理的基本認知與定位。立法同時,為避免法條與計畫架構在操作上包裹自由市場法則下的開發主義行為,地方民間與公民團體相繼提出條例修正與計畫實施參與權的要求,在條例較為具體的「花東地區發展基金」十年四百億的編列上獲得民間直接對中央的實施方案的提案權。民間於2012年開始自辦公共討論平臺,促成「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的運作,並於2013年由中央通過第一個民間提案:「推動花東合作事業強化地方產業發展方案」。自此之後,從清代開山撫番以來由國家支配東臺灣發展的結構,開始產生變化,區域發展決策模式的建構,宣告具有地方自主意識,公民有機會參與決策的時代來臨。      與此同時,在這近十幾年間,既根著於在地脈絡,卻又試圖超越在地局限,具有社會創新意涵的許多嘗試,以各類微型經濟或自主方案模式,在花東的各個角落發生。無論來自社區營造埋下的地方認同意識,或者來自全球化反動思潮下另類經濟的追尋與嘗試,皆反映在花東地區的農業、部落發展、觀光模式、文化復振、教育與社會公益,以及返鄉與移民築夢的生活價值追尋等面向上,在地個人或團體均不斷努力尋找自主並可持續發展的各種可能性。這些具有地方自主意識的動能,及其嘗試自足發展的另類經濟性,深切回應東臺灣特殊的社經結構發展下所造就的困境與議題,成為區域發展的一種由下而上的構成,對其整體性的影響,不亞於臺灣其他各地,毋寧為東臺灣的發展模式帶來一種新的想像。   

作者資料

夏黎明

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教授,東台灣研究會召集人。曾經在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荷蘭Universiteit Leiden,英國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擔任訪問學者。專業背景是人文地理學,長期推動和進行東台灣研究。早期關注自然環境,歷史發展,區位條件,國家政策,族群互動等對東台灣發展的影響。後期,則著重於地理想像,地方認同,地方自主發展等有關地方能動性的研究。著作有專書數本和論文數十篇。影響學界甚深的代表著作有:一、〈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1985);二、〈鄉土定義之分析〉(1988);三、《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1996);四、〈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能動性:東臺灣的個案分析〉(2014)。

林慧珍

德國University of Leipzig/波蘭University of Wroclaw全球化研究碩士,東台灣研究會專案經理。2010年透過浩然基金會另立全球化計劃資助,於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長期執行村校綜合發展項目。2013年始與東台灣研究會夏黎明教授進行東台灣區域發展等有關社會創新與地方能動性的研究。 目前生活在臺東,深為地方每一個堅持根著在地、面對全球議題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動性所感佩,期許自己也能深根努力。

基本資料

作者:夏黎明林慧珍 出版社:遠流出版 書系:臺灣史與海洋史 出版日期:2016-11-30 ISBN:9789573279044 城邦書號:A1200852 規格:軟精裝 / 全彩 / 520頁 / 14.8cm×20.9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