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少年得志,曾讓他得意忘形,
一時失志,卻激發他重新歸零的思考。
當看透成功與失敗,
才發現──
圓滿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三十歲當上民政局長,三十五歲選上立委,四十七歲成為立法院副院長。
沒有顯赫學歷,沒有雄厚背景,只有長年隨身的後背包,時時提醒著這位政壇備受矚目的新星要「勿忘初心」。
從一個熱愛台灣歷史、文學的青年,因緣際會參與野百合學運,在時代的風雲際會中逐漸踏上政壇……曾是文學研究者、大學講師的蔡其昌,從政後一路從國會助理做起,歷任台中縣民政局長、國會辦公室主任、民進黨發言人和三屆立法委員等。曾一度落選的他,以平凡心繼續努力,不但再度當選立法委員,並更上一層樓成為立院最年輕的副龍頭。到底蔡其昌是如何從一個瞇瞇眼的小胖子,逐漸找到自信,從平凡中淬鍊出不凡,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且聽他首度親身娓娓道來。
誠摯推薦
我認識他這麼多年,他從來沒有因為當上了什麼位子,而變得有架子、難相處。在這本書中,他把自己曾經遭遇的挑戰和歷練,做了很清楚的陳述。──蔡英文(中華民國總統)
讀這本書,人生的指南針就是「平凡但不要平庸」。接受「平凡」,但不能「平庸」,需要自信與智慧。蔡其昌就是以謙虛面對生命的無常,以勇敢追求自己的壯志。──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目錄
推薦序一 從後背包開始 蔡英文
推薦序二 蔡其昌政壇崛起:做什麼像什麼──「清水」無魚,但人才輩出 高希均
前言 給不認識蔡其昌的你
第一部 上天總會給人兩份禮物
之一 後背包的初心
之二 髮絲紋
之三 反脆弱
之四 止水澄波
之五 權力監牢在我們的心
第二部 平凡,但不要平庸
之六 自知者明
之七 行走於世的底氣
之八 二刀流
之九 有許多種第一名
之十 活著就要盡責
之十一 要會寫情書哦
之十二 健康很重要
第三部 人的最終目的──「求圓滿」
之十三 面對黑盒子
之十四 學問深時意氣平
之十五 民主沒有完美,只能盡量圓滿
之十六 在政治修出道來
之十七 世代無優劣之分
序跋
推薦序一
從後背包開始
其昌一直是我的好兄弟,他是直接、豪爽的人,有什麼想法,他都會直接說,即使我是主席、是總統,都沒有改變他直來直往的講話方式。和其昌聊天一向很愉快,唯一的困擾就是換我講話的時候,無法分辨他是睡著了,還是真的在聽。
其昌每次來找我,都穿著西裝,揹一個黑色的後背包,這樣的風格,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了二十歲,我感覺他很enjoy這個評價。但我一直沒有機會問他,到底包包裡面裝什麼。
不過現在不用問了,其昌在《後背包的初心》這本書中自己爆了料,告訴大家包包裡裝了什麼。而且不只是這樣,他還用這本書,告訴大家他心裡在想什麼。
在立法院的歷史當中,其昌有機緣當上史上最年輕的立法院副院長。但我認識他這麼多年,他從來沒有因為當上了什麼位子,而變得有架子、難相處。在這本書中,他把自己曾經遭遇的挑戰和歷練,做了很清楚的陳述,少年得志也曾經讓他得意忘形,一時失志則激發了他重新歸零的思考。
於是,我們看見了今天歷練豐富、成熟穩重,又不失風趣、沒有架子、有情有義的「蔡其昌副院長」。其昌說的沒有錯,「副院長」這三個字不會跟著他一輩子,「蔡其昌」這三個字卻會跟著他一輩子。
欣見其昌的書出版,即將迎來新一屆的立法委員選舉,我也要祝福其昌旗開得勝,順利連任,繼續揹著可愛的後背包,跟我一起為台灣的未來打拚。
蔡英文(中華民國現任總統)
推薦序二
蔡其昌政壇崛起:做什麼像什麼──「清水」無魚,但人才輩出
(一)「做什麼,像什麼」
「百層高樓地下起,英雄不怕路坎坷」,四十七歲的蔡其昌就擔任了中華民國立法院副院長。在台灣解嚴超過三十年的今天,這位最年輕的立法院副院長,不僅是對他個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台灣民主政治的進步紀錄。
我與蔡副院長同為中興大學的校友,他是我們校友會的理事長,熱心又出色。我在一九五九年於台中農學院農經系(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的前身)畢業。他出生於一九六九年台中清水,在台中得了完整的教育。先後在東海讀了歷史系的學士與碩士;又在興大得了財務金融碩士,並在財務金融所修博士。二個大學的校訓:「求真、篤實、力行」與「誠樸精勤」,已反映在這位傑出的校友言行上。
這位政治明星的斜槓人生充滿了多樣性、挑戰性及成就感。他做過文學研究者、大學講師、政治人物助理、地方政府官員、國會辦公室主任、政黨發言人、媒體名嘴、立法委員、立法院副院長。他用日本職棒稱投球與打擊俱強的選手為「二刀流」,要求自己的人生是攻與守俱佳,但先決條件是自己不能平庸。書中談到這些不同角色的轉換過程,讓我們看到了這位博覽群書的年輕人在每一個階段,所展現的旺盛生命力;並且做好了準備,再上層樓。
上天總會準備一份禮物給不同的人。送給蔡其昌的是我歸納出的六個字:「做什麼,像什麼」。
台灣社會亂象之一,即是各界的「大人物」,在公開場合,說的是一套;在私下場合,做的又是一套;分辨不清雙重人格下的真相。他們擅於說大話,怯於做大事,更少大格局。能夠肯定的是:「說」什麼不等於「做」什麼;「做什麼」又「不像什麼」。
蔡副院長恰恰是「做什麼,像什麼」的範例。在大學教書時,前輩教授希望他留在學校發展;他擔任民意代表時,用心經營,與基層民眾站在一起,共同解決問題。他把學生時代的「後背包」一路揹上,從教學投入到服務選民。「後背包」是他從政的起步,一路走來也變成了「做什麼像什麼」的人生錦囊。
(二)「平凡」卻「不平庸」
讀這本書,人生的指南針就是「平凡但不要平庸」。接受「平凡」,但不能「平庸」,需要自信與智慧。
社會上普遍的心態是:我的IQ比你高;我與眾不同;我有比別人高明的想法與做法。因此自己不能安於「平凡」,所以要與眾不同的待遇,歡喜享受特權,甚至急功近利、投機取巧。政壇上有太多「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不幸例子。多年前我就提倡過:有「平凡」的國民,才有「不平凡」的國家。
蔡其昌就是以謙虛面對生命的無常,以勇敢追求自己的壯志。在實際的公職生涯中,他可以「平凡」,做事卻是追求「不平庸」。
他三十歲擔任民政局長,三十五歲選上立委,四十七歲成為立法院副院長。他自我分析過:「我面對生命的態度比政治之路能走多遠更為重要。外界焦點總放在我是最年輕的副院長那一面,然而,我的真實生命裡,平淡比綻放多,失敗比成功精采數倍。」
這真是愈能平淡,才愈能精采。
(三)從政初心追求圓滿
長江後浪推前浪。台灣民選出的三位總統都是台大法律系的,法政思維貫穿了他們的政治決策。現在選民們要考慮另一種選擇:讀經濟財務的、讀科技的、讀歷史的、讀社會的…也來擔當重任。
蔡其昌有歷史人的縱深視野、經濟人冷靜的腦、社會人溫暖的心,以及他接地氣的自我要求:「人的最終追求圓滿」。
這位政治領袖對錯綜複雜的兩岸關係,提出了三個務實的信仰價值:民主、台灣優先、中華民國主權。讓我再延伸三個理念使它更完整:開放交流、和平互信、雙贏繁榮。
我特別期望蔡副院長用立法院副院長的影響力,做推動開放的中生代政治領袖。
推動「開放」政策,先要剷除小格局思惟。恐懼「有力團體」反對,恐懼「短期衝擊」太大,恐懼「意識型態」不正確。
台灣的「悶」經濟就是這「三個不敢開放」下的溫水經年累月煮出來的。此刻必須要讓我們的心智、思惟、步伐、策略、創新、膽識來個徹底的解放。「保護主義」是「開放」的死敵;「防弊」則是「開放」的死巷。政府太歡喜管制,太不放心鬆綁。所有這些必須調整。
貫穿全書的是很多坦率的自我解嘲及經驗之談。選引六例:
●學會跟自己好好相處、跟不帥的外表好好相處、跟我的瞇瞇眼好好相處。
●走上政治之路,「不小心」成功了,但非常「小心」地努力,讓「機遇」變成奮發上進的「機會」。
●「後背包」之於我像是初心,從不隱瞞自己的平凡,那是成長的養分。
●生命中可以有很多的第一,我最想要孩子們拿到閱讀第一。
●若能好好善用權力,這世界會因為對的起點,而改變一些不公平的事。
●有些人是跟你的權力與頭銜做朋友,不是跟你做朋友。
在五十歲生日時,蔡其昌認真思考他未來的路。他認為:大善無我,孜孜其昌。獨善其身是小善,真正的大善是無我,政治之路也是修身養性之路,比起三十五歲的我,初心沒有改變,五十後的我更懂得存善念、盡力做、求圓滿。莫忘初衷,務實前進。
有人說:「清水無魚」。但這個位在台中西北方的「清水」,人口不到九萬,卻出了不少耀眼的人才(朱經武、曹興誠等)。蔡其昌已拔劍出鞘,攀登事業的另一個高峰。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內文試閱
給不認識蔡其昌的你
我出生在美國阿波羅十一號登陸月球的那一年,一九六九年四月十六日。三個月後(碰巧是七月十六日),阿波羅十一號發射升空,幾天後阿姆斯壯在月球上說出了名留人類史的經典文句:「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我的人生當然無法跟人類登月壯舉相比,但似乎也有那麼一點點「改變」與「進步」的意味,走在台灣從戒嚴體制轉向自由開放的民主發展之路上。
走上政途,至少在三十二歲前,那是壓根都沒想過的「職涯提案」。卻是經歷命運首次重擊,從有專屬司機的台中縣民政局長變成失業青年,由眾人簇擁的雲端跌落,體會到權力如夢幻泡影的滋味,過上好長一陣子的失魂人生。
失敗沒有關係;失去也無所謂;平凡亦不打緊--沙漠之所以迷人,在於沙漠中有著未經挖掘的水源。只要知道在你的內心深處,也有一口深井,井裡盈滿了清澈的水,等待生命的主人親自挖掘。
後來的故事都是後來才知道。當年那位失意青年,完全不會想到二〇一六那年,四十七歲的驚奇境遇……。
之一 後背包的初心
二〇一六年二月一日下午,立法院副院長選舉結果出爐,我獲得過半數的同意票,當選為第九屆副院長。媒體查閱歷任資料後,稱我為立法院史上最年輕副龍頭,象徵了世代交替的新國會時代來臨。
我走進立法院正副院長就職宣誓的廳間,大法官陳敏站在一側,擔任監誓人,蘇嘉全(立法院院長)跟我舉起右手,齊聲唸出左手那張薄薄的宣誓詞:「余誓以至誠,恪遵國家法令,盡忠職守,報效國家,不妄費公帑,不濫用人員,不營私舞弊,不受授賄賂。如違誓言,願受最嚴厲之處罰,謹誓。」
短短的六十多個字,每一字我都唸得慎重,深怕咬字不夠清晰,有負民主的重量。
儘管內心奔騰不已,我竭力自制,幸好眼睛小,看不到流露出的微潤……,這是立法院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我很清楚,這是台灣民主太重要的時刻了!民主選舉的真實意義不是在於哪黨勝利的歡呼,哪黨敗北的悲悵,而是不再由誰獨大,讓國會是開放的、專業的、進步的。
蘇嘉全跟我都有個共識,要做真正民主的立法院長與副院長,超越黨派,謹守議事中立;立法院的黨團及議案協商、委員會內容與過程都要符合民主、公開與透明,並且使資訊數位化,與人民共享。共享經濟的年代,政治界也要改變思維。
隔天上午,我出現在立法院中正大樓大廳,要到副院長辦公室「場勘」,媒體注意到後背包。
記者問我:「怎麼還自己揹著後背包?當了副院長是什麼感覺?」
我笑著回:「能自己做就自己來,但一樣的背包感覺好像多了兩顆石頭,肩上的責任變重了!」
記不得是何時開始,後背包成了鍾意之物與個人標誌。長年穿梭台北與台中,一星期會有幾個夜晚留宿台北,西裝加後背包就是「上班LOOK」。
泛泛之輩竟成立法院副院長
如果你去問我高中、國中小學的同學,他們一定不相信,昔日那個學業成績平庸,話不多,胖到原本就小的眼睛在臉上被推高像兩道瞇線的蔡其昌,怎麼可能成為中華民國立法院副院長?
對比現今政壇,醫師出身如賴清德、陳其邁、柯文哲,或是留學頂尖名校,如林佳龍、鄭文燦,我從來就不屬於社會菁英的一份子,大學還是重考才有私立學校可以念。
政治之路也是白手起家,長相、學歷又普通,所以明白自己的平凡,一路走來,「原裝」是何樣,就如實真切展現於人前。
過往的職涯發展就像近年流行的斜槓人生一詞,做過文學研究者、大學講師、政治人物助理、地方政府官員、國會辦公室主任、名嘴、立法委員到現在的立法院副院長,尤其年輕時體會過人情冷暖,更不覺得好像換了頭銜,就要換個姿態。
我是從國會助理做起,習慣很多事都自己做,必要之物如手機充電器、換洗衣物、常用藥物、問政資料、選民服務案件都放在包裡。我也不喜歡繁文縟節,共事過的助理們都知道,只要沒有客人在或正式場合,就無尊卑之分,有如朋友一樣相處,他們稱我為「老大」,只有在外人面前才會叫「老闆」。
不少熟悉我們辦公室文化的親朋好友,包含新進員工,一開始都會嚇到,同事對我怎麼不像一般的立委助理那樣畢恭畢敬?反而比較像是科技新創公司的開放氛圍?因為我心裡知道所有的職位、頭銜都不是恆久不變,只有「蔡其昌」會跟著一輩子,所以選擇做自己,我就是我,不複製別人的樣貌。
以前的政治人物習慣被包裝,甚至偶包(偶像包袱)很重,現在的選民愈來愈偏好真實--他們喜歡看起來比較真、比較實在的人,顯示時代改變了。不過,這之於我似乎沒太大的差別,投身選舉後,由始至終都是「裸妝示人」。
從蔡局長到蔡立委,再到蔡副院長,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顯赫的學歷、也沒有雄厚的家世背景,因緣際會走上政治之路,「不小心」成功了,但非常「小心」的努力,讓機遇變成幸運,泛泛之輩竟成了最年輕的立法院副院長。
後背包之於我像是初心,我面對生命的態度比政治之路能走多遠更為重要。我從不隱瞞自己的平凡,甚至刻意分享失敗經驗,因為那都是成長的養份。
每次參加活動,外界關注焦點會放在曾是最年輕的民政局長,現是最年輕立法院副院長的「成功面」--三十歲當上民政局長,三十五歲選上立法委員,四十七歲成為立法院副院長。然而,在真實的生命裡,大多數時間,我的平淡比綻放多,失敗比成功精采數倍。
比如,失業不只一次,第二次失業時,就是我立委選舉的首敗,年近四十,還有妻小要養;受挫更是不計其數,全心投入卻鎩羽而歸,戰戰兢兢的盡全力依然得不到回報;工作不如意,迷茫活得沒目標的日子也沒比別人少過。
我並不是從學生時代就立定志向「將來要從政」,因此特別表現自己,努力站上政治舞台的人,會走上政壇,有點像是被命運推著走,自然而然的選擇這條路。
在東海大學與研究所,主修歷史,在文化洪流裡我著迷上台灣文學的脈絡,也在朝代更迭中思索國家定位,東海的開放學風更觸動我鑽研哲學與社會學的思辨,又碰上野百合運動,我也是學運一份子,只是那時礙於家裡經商,不想為家人帶來麻煩,刻意躲避任何拍攝的鏡頭。大學時我是辯論社社長,活躍於校園的思潮活動,與其說對政治有興趣,不如說令人熱血的是能與一群志同道合的盟友,把改變威權的理想落實成真。
作者資料
蔡其昌
台中市清水人,東海大學歷史學碩士,中興大學EMBA碩士、中興大學財金所博士班。曾經是文學研究者、大學講師,從政後一路從國會助理做起,曾任台中縣民政局長、國會辦公室主任、民進黨發言人,並當選三屆立法委員,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連續多屆評比第一名好立委,現任立法院副院長,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致力於將台中打造成台灣文學作家葉石濤所描述的「一個適合人們作夢、生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林靜宜/採訪整理
國立台北大學企管所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曾任《遠見雜誌》記者、《30雜誌》主編,現為作家,主要著作有《從郭董到果凍:相信郭台銘》、《誠品時光》、《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微笑走出自己的路:施振榮的Smile學,20堂創業、創新、人生課》、《新時代,心王道》、《台積電的綠色力量》、《捷安特傳奇:GIANT全球品牌經營學》、《時尚是門好生意》、《改變成功的定義:白袍CEO蔡長海的利他願景學》、《愛,讓孩子做自己:我這樣教出季衡與季剛》、《淚光奇蹟:陪伴曉鈴的病床手記》(以上均為天下文化出版)等十餘本書。現兼任HCW Architects & Associates 企劃總監,曾策展「造境:陳其寬大師版畫展」。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