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
- 作者:珍.賽佛(Jeanne Safer)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9-12-17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9折 288元
-
書虫VIP價:272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58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分類排行
-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
心如此近卻又遙不可及:療癒到覺醒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暢銷3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附《蛤蟆先生勇氣藏書卡》組)
-
成語裡的心理學:一句「刻骨銘心」,竟暗藏了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的情結說?跨時空連結古人智慧與思想科學
-
我扛得起水泥,扛得住人生:泥作阿鴻,工地裡的水泥哲學家
-
離開前的最後一課:與癌末病人的生命對話,25個看見愛與祝福的告別故事
-
刻意不在乎:告別垃圾話情勒!日本國家心理師教你如何透過大腦機制,不在意閒言閒語,不必虧待自己
-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
佛洛伊德與為什麼鴨(首刷限量附贈佛洛伊德吊飾):原來我可以不用那麼好,我的感受很重要
-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瑞典每30人就1人閱讀.韓國2022讀者最愛年度之書】
內容簡介
假新聞、長輩圖、懶人包,無所不在的政治訊息,是否正在侵蝕你我的親密關係?
當客廳、臥房變成吵吵鬧鬧的政治擂臺,又該如何維繫家人日常的情感交流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賴芳玉(律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不吵架推薦
最近,你又刪除或封鎖了哪些臉友,當中有好友或家人嗎?你一方面焦慮國家的未來,另一方面卻無法忍受朝夕相處的人立場與自己不同,只要一開口聊政治,音量就會大過電視名嘴。
在美國,二○一六年川普開始選總統後,各地爆發了驚人的「川普分手潮」,許多人都不能接受枕邊人偷看共和黨的競選轉播、出現在川普的造勢大會。
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跨政治立場通婚」占比從二十世紀晚期的百分之二十大跌至百分之九。《政治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olitics)中也有作者指出,比起跨種族或跨宗教,父母更擔心子女和不同政治傾向的人結婚。威克菲德調查公司(Wakefield Research)也發現,比起金錢問題,百分之二十的伴侶吵架焦點都放在政治議題,顯示它已成為婚姻問題的引爆點。
本書作者指出,在親密關係中爭吵政治議題,有時是出於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與家人、伴侶的想法和觀點可以同步,或是受過去的家庭關係影響,想從政治議題中找回關注或權力。但我們總是不經意忘了,每個人所抱持的政治主張,跟出身背景、生活歷練、價值觀密切相關。在作者訪談的五十多位對象中,有些人的種族偏見是出於小時候的經驗,有些人避談政治則是出於家庭教養。
因此,無論是哪種親密關係,尊重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是首要原則。作者自己是自由派,但丈夫是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的資深編輯理查.布魯克海瑟(Richard Brookhiser)。透過她自己的經驗,還有書中形形色色的家人與伴侶訪談,有助於我們循線找出在潛藏在立場衝突下的關係議題,從政治了解自己、家人與愛。
溫馨小提醒:
1. 談政治不要提高音量。
2. 喝酒不聊政治。
3. 不要把你贊同但來路不明的網路文章貼給另一半看(用你自己的話講出就好)。
4. 如果真的聊不起來,就不要開啟話題。
5. 不要一開頭就說:「你們xx 黨怎麼會這樣……」
6. 如果你的朋友嘲笑你另一半的政治立場,你應該幫你伴侶說話。
7. 不要去看你另一半在同溫層的網路留言。
8. 不要用 line 或 email 吵政治。
9. 理解對方是真誠支持他的政黨且立意良善,即使你們立場不同。
10. 切記,討論政治最終沒有贏家。
【各界好評】
「和大眾所想的不太一樣,溝通真正的目標,其實不一定是取得『一致的看法』。溝通更像是一個互相靠近的練習,看見彼此一樣的地方;同時,也看見彼此不同之處。試著理解雙方觀點的來龍去脈,然後予以尊重。而這種培養人我之間差異『開放性』的最佳修煉處,就是家庭。本書雖以政治作為切入點,但透過各種類型案例的解析,我們都能藉此好好思考『自主與親密』的平衡:如何在家庭中保有自己,卻同時可以和他人靠近。」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快速有效的建議,讓你跨越立場創造愛!」
——珍.卡羅(E. Jean Carroll),ELLE 雜誌專欄作家
「我跟作者痛恨彼此的政治立場已經四十年了,但我們依然相愛,所以本書內容絕對是她清楚明白能告訴讀者的。」
——理查.布魯克海瑟(Rihcard Brookhiser),《國家評論》資深編輯,本書作者的丈夫
「作者找出立場兩極的家人或伴侶中存在的社會與心理效應。她的勇氣與誠實令人讚賞,不僅檢視這些關係,還提供可行的建議,讓每位讀者知道如何表現得體。」
——唐娜.布列齊爾(Donna Brazile),美國民主黨政治顧問
「賽佛提出討論規則,教我們在不同的觀點交織中,把尊重與關懷放在首要地位。這位講話直白的自由主義者,有什麼資格教導我們呢?因為數十年來,除了探索心靈的專業工作,她還跟為一位堅定的保守派政治評論員維持長久的婚姻。」
——柯特妮.伊索(Courtney Eathorne),《書單雜誌》書評
目錄
序 四分五裂的家
第一章 永不止息的戰火
第二章 少不知事
第三章 家庭內戰(I)
第四章 家庭內戰(II)
第五章 頑固的希望
第六章 不再是敵人
第七章 三位川普支持者以及愛他們(或離開他們)的女人
第八章 核心價值是什麼?
第九章 我們所愛的事物,是因其原貌而愛
謝詞
內文試閱
第五章 頑固的希望 :「改變對方的政治立場」是危險的幻覺
那些最激烈、持續最久且沒完沒了的爭執,會毀了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關係。之所以會發生那些爭執,都是基於彼此心中的假設,它對每個人都有害,超越黨派、意識形態、性別及年齡。我們有個堅定的信念,一心覺得自己能改變對方的政治觀點,也認為是當務之急。兩派陣營的人們都篤信,只要有說服力又夠堅持,就可以辦到。感情關係會陷進絕望,就是這種強迫心態所造成,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有經歷過。「說服對方改變政治觀點」變成舉國上下都在困擾的感情問題。
人們會改變政治及對其他很多事的看法,但永遠不是因為受到強迫。然而,我們還是堅持這個目標,不停、甚至是拼命追求。
我們總是禁不住誘惑,幻想擁有能說服對方的超能力?我們的判斷力被蒙蔽,無法容忍另一種政治觀點,迫切地想讓對方轉換立場。尤其在當今的世界,政治立場變成身分認同當中如此重要的部分,以致對大多數人而言,和親密伴侶持不同立場,似乎是一件不堪設想的事。如果所愛的人投給另一個候選人,我們就一定得想辦法改變情況,不然就會感覺自己很孤單。明明贏不了,卻不肯放棄,這是人性所致。
我們耗費大量精力投入這場無望的鬧劇,真正的希望 被扭曲,無盡的悲傷、憤怒、怨懟及失望通通湧現出來。我們渴望轉化對方意識形態的理性面與感性面,也相信自己能夠、且一定要做到,但永遠無法實現。許多人懷著無法動搖的信念,費心改變他人,卻帶來悲慘的後果。
「為什麼政治重要到我覺得必須賭上我們的感情?」
說服對方轉變政治信仰,這個目標註定失敗。對於三十八歲的教師溫蒂・珍金斯來說,這卻幾乎說得上是她神聖的使命。溫蒂的婆婆是川普的狂粉,而溫蒂的人生任務就是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也要讓婆婆明白她誤入了歧途。即使溫蒂從來沒成功過,且沉痛地意識到,這段自己珍視且知道無可取代的關係已經受損,她仍將這個任務視為指導原則,堅持執行。
自溫蒂與她婆婆相識的二十年來,她是有些不滿婆婆的保守派思想。溫蒂是個堅定的自由派,也是虔誠的貴格會教徒,只是在二○一六年大選前,她還能克制自己,避談政治話題。溫蒂真心認為,婆婆是了不起的女性;確實,她比溫蒂的媽媽更像個母親、更有愛心,也更樂於付出。溫蒂的婆婆珍金斯女士不只是和溫蒂很親近(她們之間的隔閡只有政治意識),也每天都會照顧孫子孫女,她很愛他們,他們也很愛奶奶。
川普和他的政策讓溫蒂很火大,但「另一個女人」——她婆婆卻都支持。溫蒂對此很震驚,於是執意要改變婆婆的觀點,但是溫蒂的丈夫一點也不支持她,許多朋友也要求她停止、放棄這些行為。「大概沒人覺得我有理,也沒人覺得拿這個問題和她談有什麼益處,」她承認,但並沒有要放棄。表面上,她基於道德考量,覺得必須坦白說出自己的觀點。「我們已經在政治上保持沉默、維持禮貌很久了,不能再忍下去了,」她說,「我已經跟不只一個朋友說過『我需要一個互助會,支持那些依然試圖和家人談政治的人!』」。不過,她口中的「談政治」指的是把自己觀點強加在沒有意願接受的聽眾上。唉,她與那些像她一樣的人真正需要的團體——「政治狂人匿名戒除會」 還不存在。否則她會在自介時說:「我是溫蒂,我無法克制自己,總是要勸婆婆改變政治立場。」然後獲得入會資格。
溫蒂的婆婆無論如何都不想為了這件事吵架,她並不想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媳婦總是找她理論,她只想避開,卻沒有用。溫蒂企圖要改變婆婆的思想,婆婆的態度反而會讓溫蒂受挫,更可能破壞婆媳關係。溫蒂堅稱只是想要「讓婆婆理解」自己的立場,並了解為什麼婆婆會有那些觀點。但從溫蒂痛苦、憤怒的反應可以看出,她的目的遠比她所承認的更有侵略性,更會造成衝突。最後情況失控,溫蒂還在十歲兒子的面前跟婆婆「討論」起來:「我問婆婆,川普選上後,她的感覺如何,然後她說『我感覺平靜多了』。我立刻感覺熱血沸騰,我們談了一個半小時,兒子變得很不安,因為我們越講越大聲,口氣比平常講話衝。所以現在我都用傳訊息的方式和她談,雖然我知道這不是最好的辦法。」
還有一次,溫蒂覺得自己一定要告知「另一個女人」(她婆婆),她姊妹的保費「在川普執政下,飆升到超高」,婆婆回應說:「我不想談這個。」當下溫蒂覺得自己被冒犯了,她沒辦法接受別人說不。「我什麼也沒說,勉強同意她的要求。但我也覺得對她開始沒好感,想疏遠她,」她承認。對溫蒂來說,婆婆珍金斯女士拒絕討論這些議題,有損她的人格,無論她做了哪些好事、對家人多有愛,都無法消除這個汙點。
不管是溝通上的阻礙或關係中的裂縫,溫蒂都受不了。在她心裡,親密感、美德跟相似的政治觀,三者缺一不可。因此,雖然她打從心底欽慕、在情感上及其他方面都依賴婆婆,但與婆婆政治立場不合,讓她感到很痛苦。談到自己的母親,溫蒂坦白承認:「她和我政治立場完全相同,但對我的人生從沒有什麼幫助,但婆婆卻一直都在我身邊,事事關心我。」她又說:「為什麼政治重要到我覺得必須賭上我們的感情?」她得到一絲頓悟。
但溫蒂中了頑固的希望的魔咒。「我覺得她在針對我,那些觀點就是對我的不尊重,」她解釋道。即使溫蒂真的成功說服了婆婆,讓這位年長女性投票給競選州政府職位的民主黨候選人,但她顯然完全沒有放下心中對婆婆的定見。溫蒂只是慘勝了一場,因為她們倆人的政治信念依舊存在明顯的差異。「我以為那次說服她,感覺會好很多,但卻沒有,」她承認,「不管她做什麼,我都覺得還不夠。」
溫蒂唯一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政治上同心同德。「這是世界觀的問題,」她說。「川普在破壞我最重視的那些價值。我想給她一個機會,讓我們建立更深的關係。」但對溫蒂而言,建立更深的關係意味著,對方要默默接受她的政治思想大改造。而且她真心認為自己能做得到。她堅定地說:「身邊親近的人都覺得我瘋了,但我不覺得毫無希望;如果每個美國居民都努力去溝通,與投給川普的人取得共識,就可以往前踏出一大步了。」我個人很懷疑,這樣的雄心壯志可不可能成真,每個川普支持者若也都有同樣的企圖,不就會引發聖戰,拿政治理念相互對抗。最後每個人都在原地踏步,精神備受打擊,甚至更加生氣、失望。
溫蒂不能接受,如同第二個媽媽一樣的婆婆,為何在政治方面沒有一致的默契,這代表溫蒂永遠無法擁有心中渴望的完美母親。歸根究底,溫蒂的問題不出在意識形態上,而是在心理狀態上。她無法承受,不管自己做什麼,婆婆都不會跟她立場一致。她心中的「另一個女人」是與她思想完全一樣的人。雖然親生母親與溫蒂的政治立場一致,在情感上卻沒有滿足她。溫蒂沒有克服這種嚴重的失落感,反而創造出完美母親的典範,於是她苦口婆心地說服婆婆,企圖轉變她的政治立場,不惜造成兩人關係的裂痕。最令人難過的是,其實這兩個女人真心地愛著彼此。
沒有人有能力單方面改變另其他人的思想或心意。人些人不想清醒地面對如此事實,所以不斷徒然付出努力,一邊妄想著不可能發生的結果,一邊逃避著真相。
溫蒂的問題明顯體現了頑固的希望有多頑強,也代表美國人民如今陷入的緊張局面。無法哀悼過去經歷的失落,也無法承認自己對他人的掌控力有限,在親密關係與政治議題上不斷惡性循環。在一段得不到對方回應、不可能實現的愛情中,我們總會不斷敲冰求火;同樣地,我們也會徒勞地追求雙方政治立場完美一致。在這種心態驅動下,我們永不會放棄,一定要把觀點強加在不可能說服的對象身上,珍貴的親密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受到傷害。政治歧見會一直存在,這個事實令人難以忍受,於是內心不斷被驅使著要引戰,像是溫蒂與婆婆的那種親密關係,就因此被撕裂了。
在此動力驅使下,我們強迫別人愛自己,或是贊同自己,但兩種目的都註定要失敗,最終造成嚴重的傷害。事實上,比起追求無回應的愛情,接受政治分歧還算實際的目標。就算對方投給另一黨,你們彼此還是能擁有親密關係;就算今天都投給同一個人,也總會在其他重要的事情上意見不合,且你也控制不了。人生無可避免的是,親密關係總會有侷限,彼此在政治或其他重要領域抱持根本不同的觀點,但我們可以與此現實共存。
「頑固的希望」當然是貨真價實的希望,只是被扭曲了。不管我們怎麼努力,那個人都拒絕改變,為了不讓自己感受到失望的痛苦,只好不計代價地堅持這頑固的希望。只要不放棄改造對方的思想,就不用理解這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不用認清自己實際上的影響力多有限,就不用接受沉重打擊。就像單方面要求對方與自己交往,強迫他人改變政治思想也不會成功,。
最終問題不在於投給誰或支持哪一派,解決方法也不包括學習必要的辯論技巧、加強論點的說服力,或是改變、扳倒對方的思想。真正的問題是,我們以為,只有每件事情都意見相同,才有可能出現親密感。這類頑固的偏執想法充分顯示出,愛的本質、人際關係的底蘊與不滿,以及希望的本質都被嚴重扭曲了。
在越來越自戀的世界裡,另一個人不過是自身政治思想與感情的延伸,但事實上,只有接受並欣賞彼此不同的地方,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否則,我們就只是在找自身的投射而已。
無論在戀愛裡還是政治議題上,感到無法要求對方順從自己,或幾乎不可能成功說服對方,都讓人難以忍受。要接受這兩件事,我們必須先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失望以及孤單感。認清親密伴侶與自己根本上的差異後,就必承受如此後果。我們心中的世界模樣,沒有人會完全理解,也沒有人有義務接受,若能打破幻想、面對真相,就會帶來自由。放棄頑固的希望,心中真正的希望便會綻放,彼此展開交流、對話,進而欣賞對方特質。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在關係中互相重視、相親相愛,真正的希望才能浮現出來。
溫蒂要如何脫離她的困境呢?她得用不同的態度面對自己與婆婆的差異,並接受彼此的立場不會動搖,但關係也不會毀滅。在這樣的案例當中,她需要改變的是如何看待彼此意見不同,她得考量婆婆的價值觀以及個性,理解她的觀點,並且承認兩人的看法不可能每次都一模一樣,因為人生背景並不相同。親密關係中,每個政治立場不同的人都是完全獨立的個體,她婆婆也是。溫蒂猶如救世主般的滿腔熱情已經磨損了她與婆婆之間的信任,只有尊重對方的個體性,才能挽回局面。
作者資料
珍.賽佛(Jeanne Safer)
珍.賽佛(Jeanne Safer),執業超過四十年的心理治療師,出版過多本頗受好評且具啟發性的心理學著作,特別針對大眾難以談論卻又關切的禁忌議題:該如何面對有身心障礙的手足、生小孩與否的掙扎、是否該原諒背叛你的人以及如何面對父母過世。 除了著書之外,賽佛不定期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撰文,也是各大新聞談話節目的常客。著有《超越母性:不生小孩的人生》(Beyond Motherhood: Choosing a Life without Children)、《寬恕的迷思:有時不原諒比較好》(Forgiving and Not Forgiving: Why Sometimes It’s Better NOT to Forgive)以及《死亡的益處:失去父母,是我們二度成長的機會》(Death Benefits: How Losing a Parent Changes an Adult’s Life—For the Better.)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