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父母要讓自己成為好樹,關注與陪伴孩子,
讓他成為好果子,這是為人父母能為孩子做到最棒的事。
孩子要富養也要窮養,要引導而非指導,要約束而不控制,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養成好觀念與正確態度,成長為負責、惜物感恩、獨立思考與判斷、自律的獨立個體。
父母應該看到孩子的長處和他的缺乏,在他還不知道方向的時候,陪著他去探索。
作者認為孩子每天到學校上課,不僅是課業,更重要的是滲入日常點滴中的生活教育及培養良好的人格。
所以即使是英語學院,在每個學生入學前,她都會與家長深度懇談,取得共識,除了英文學習之外,在生活中傳遞正確的觀念與態度,讓孩子從小建立負責任的態度。
本書便是她落實生活與品格教養理念,記錄跟孩子相處、以及和眾多家長溝通的經驗,希望能讓更多的父母與教育者不再將分數和知識學習放在第一位,而能把陪伴孩子的重點放在生活教育和品格教育上,奠定孩子正確的人生觀。
目錄
[推薦序]:一個認真的人,一位傑出的教育家(沈方正)
[自序]
第一部 學與教,學校和家庭的合作
教育好比蓋房子,是一項需要多方團隊協調與銜接的系統工程,因此,校方與家長必須認同彼此的理念,時時交流並充分攜手合作,孩子才不至於無所適從,產生觀念或者行事準則的混淆。
1不迎合孩子
寫功課的必要性/成就感是最大的學習動力
2中英雙語並進,建立孩子的成就感
學好中文,也學好英文/聽說讀寫缺一不可
3如何教孩子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美式教育不等於隨心所欲/身分決定做人處事的態度/守本分即是受約束
4不辦生日派對,不過耶誕節的英語學校
教導文化歷史,但不慶祝節日/教孩子過生活,而不是過節日
5書本以外的學習
在歡樂中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裝備孩子的將來
6身體的教育課
身體不能讓人隨便觸碰/做好準備,迎接成長
7當孩子的伯樂
是好奇,還是興趣/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第二部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溝通是雙向的,並非自己滔滔不絕地說,更要用心傾聽。親子之間若能建立良好、良性的溝通方式,孩子自然會聽進並聽從父母的教導,不再將父母的話當作耳旁風。
8孩子的位格和你不一樣
你和孩子是「授」與「受」的關係/愛孩子,不討好孩子
9不用大吼大叫就能讓孩子聽話
多肯定,少否定/給予孩子愛的澆灌
10日常對話就可教孩子學會專心與專注
專心,從說話與聽話開始/用心與孩子對話
11稱讚孩子不為討好,而是給予鼓勵
讚美的分寸如何拿捏/奠定孩子信心的基石
12讓3C產品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
役物,而非役於物/制定使用規範,不讓孩子受戕害
第三部 孩子人格的養成
教育不只有知識層面,也包括各種正確的觀念,甚至比知識的積累更重要。有了正確的觀念才會有健全的人格,孩子為人處世必定積極正向,行為不會產生偏差。
13教獨立,從日常生活做起
訓練孩子獨立,不等於放任不管/學習獨立,就是學習為自己負責/會讀書,也要會生活
14問候不只是禮貌,還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給孩子一個相愛相顧的環境/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15富養心靈,窮養物質
孩子要富養還是窮養?/言教與身教並行
16看來無害的故事,其實對孩子影響甚大
教導孩子分清現實與虛幻/藉由閱讀給予孩子正確的澆灌
17培養孩子的受挫力
及早讓孩子認識失敗和受挫感/適時放手,鼓勵孩子勇敢嘗試
18辨別「需要」和「想要」,養成正確的金錢觀
零用錢不是隨意花用的錢/教孩子正確花錢就是教他理財
四、父母的自我學習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同時,也必須不斷自我學習和更新,讓自己的教育心態和教育方式能夠與時俱進。大人自己裝備完善與齊全了,才有足夠的能力裝備孩子。
19面對教改,師長也應及時更新
懼怕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師長
20不要以愛為名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
關愛但不溺愛/不要怕孩子遭受挫敗
21該不該和孩子做朋友?
與孩子做朋友就能拉近親子距離?/教導孩子前,先教導自己
22玩具永遠無法替代父母的陪伴
孩子為什麼會自言自語?/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23別讓孩子成為負面情緒的受害者
情緒控管也是一種身教/孩子的幸福感取決於家庭氛圍
24該為孩子規劃人生嗎?
針對孩子的特長給予指引/抽離情緒和主觀想法才能好好溝通/
學習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切莫只看當下/強迫無用,引導才能得到豐碩的果
序跋
【作者序】
每當我聽到身邊的人稱呼我「校長」時,我總會提醒自己,這個稱謂代表著我是有託付,有使命的人。我要向將孩子交託給我們的家長與孩子負責。因為當年我成立學校的主要用意就是為了建造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守本分,受約束,負責任的人。而我也深知孩子們的問題來自父母,來自家庭教育,這一切都在於觀念要改變,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所以我在這裡最要感謝的一個人,也是他改變了我後半生,這位就是我在信仰上的老師林穰弟兄。三十多年來,他帶著我認識自己的身分,幫助我在不同的身分裡該如何來進行該盡的託負及責任。
有人會問我的背景是什麼?什麼學經歷?以何種理念辦學?這二十一年中又有哪些事情是我覺得引以為傲的?我是這樣回答的:
第一,我只有高中畢業。在創立亞伯拉罕英語學院之前,我唯一的經歷就是母親,也就是我的神所賦予我的天職。
第二,我如何愛護我自己,我就如何愛護我身邊的人。這是我的辦學理念。
第三,我沒有任何的學經歷,但卻有一群比我學歷高、與我有相同理念的人與我一起共事。
而每當炎炎暑假來臨時,許多已經畢業的孩子會回學校來看我及老師們,分享他們在這裡所學到的是如何幫助與豐富他們長成後的學習與工作,以及他們對父母師長的感恩,這就是讓我感到最安慰的事。
亞伯拉罕英語學院從一九九八年春天創辦到今天,我一直深以這個地方為榮,因為在這裡,我們不僅培育了許多優秀的英文人才,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所看重品格教育更勝於英文程度的學院,也就是我們最在意的是人,而不是分數。而事實也證明,當我們把人先教對了,教好了,一切就會水到渠成,孩子的成績自然是卓越傲人。
因為我是一個母親,我知道父母和孩子就如同樹和果子的關係。樹好,果子就好。我也知道我曾犯過的錯是因為我沒有正確的觀念,以致於我會嚐到苦果。因此,我期許自己能藉由各樣的管道,將我在為人父母身分上,這一路上所得無數益處的觀念分享給更多願意相信接受的人,讓更多的父母都能成為好樹,結出好果,帶著孩子在正確的觀念中蒙褔。
1 不迎合孩子
我要求家長,務必陪著孩子一起寫功課。
過程中,你可以看到孩子的缺乏,才知道要給予他什麼幫助。
但不可下指導棋,即使發現孩子寫錯了,也不要馬上發聲糾正,要讓他能夠經歷自己思考和發現錯誤的過程。
精準和嚴謹,始終是我對自己和同仁們教學的要求,實事求是不譁眾取寵,更不因「利」而迎合孩子的喜好。我們的教室以莊重、祥和、寧靜的原木色調裝潢為主,沒有五顏六色的彩紙裝飾和卡通人偶,目的是希望孩子身在其中能夠不受干擾,心無旁騖地學習。
孩子很清楚地知道,他到亞伯拉罕英語學院是學習,不是來玩耍的。有趣的是,曾有不少家長告訴我,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會「威脅」孩子:「你如果不守規矩,下學期就不讓你去亞伯拉罕。」結果孩子們立刻乖乖聽話。這就印證,只要孩子能感受到對他有益處,他終究會接受並跟隨。
此外,我們一個學期有一堂課使用國語教學,這堂課我稱之為「健康的人生」,希望孩子除了英文的學習之外,也能在生活教育方面獲得正確的學習與觀念,讓孩子從小建立守本分、受約束、負責任的正確人生態度。
寫功課的必要性
與坊間其他補習班相較,亞伯拉罕英語學院確實與眾不同——週間每天上課、星期假日不開班等等,都是一般補習班不敢做的。家庭作業也是,不少家長因為這一點而卻步,覺得寫補習班的功課是「浪費時間」,但我們多年來始終堅持。
因為語言學家早已發現,就學習一門新語言而論,老師的教導、背單字等等步驟為「輸入」,說和寫屬於「輸出」,輸入後必須有輸出,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圈,所學的語言才能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家庭作業的確有其意義和必要性,不單只是加強課堂所學而已。坊間補習班可能一週上一天或三天課,學習無法得到持續性,而坊間流行的「遊戲化」教學方式與零星的課後練習,又令學習無法內化,結果只是唱唱跳跳幾小時,回家就忘了。
事實上,對於孩子的家庭作業這件事,近幾年在全世界引發了廣泛且熱烈的討論,連CNN、BBC等媒體也特別針對此議題進行調查和專題報導。基本上,持反對意見的歐美家長們覺得逼孩子做功課完全沒有意義,對於學習並無太大幫助,等同於大人無意義的加班;還說孩子幾乎大半的時間都待在學校,若回家又有一堆家庭作業,勢必占據與家人相處以及休息的寶貴時間。持不同意見的歐美家長則表示,目前的家庭作業不足以強化學習,甚至找更多的習題給孩子練習。認為寫功課浪費時間的人,心態只有一種——寫完交差應付了事。我們開說明會的時候,會向家長們詳細解釋家庭作業的目的,而且我要求家長,務必陪著孩子一起寫功課。過程中,你可以看到孩子的缺乏,才知道要給予他什麼幫助。我還發現,寫功課時有父母陪的孩子,不僅效率高、完成度較高,學習成效相對也較好。一旦孩子領受了做功課帶來的益處,他就會願意做。但現在很多時候,反而是父母因疲累或想做自己的事,而失去耐心陪伴孩子。
不過,陪寫功課絕對不是要家長在一旁「下指導棋」,更不是代替他思考,一直告訴他這該怎麼寫、那個寫錯了——看起來似乎很盡責,實際上不僅對孩子造成干擾,還會阻礙他獨立學習。即使發現孩子寫錯了,也不要馬上發聲糾正,要讓他能夠經歷自己思考和發現錯誤的過程。所以,我們口中的「陪」,是希望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數台灣家長以為靠分數就能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而孩子對學習有沒有熱情、有沒有學習障礙,這些遠比分數重要的事情似乎被輕忽了。孩子在學校上課的情況到底如何,家長其實看不到,只能透過老師的說法略知大概,陪寫作業無疑是最佳觀察時機。這麼做,對年紀小的孩子尤其關鍵,與其日後花大把時間、精力慢慢導正,不如從小就讓他養成好習慣。
許多事情無法立竿見影。培養能力和建立好習慣都需要時間的慢慢積累,短期很難立即看到成效。當孩子無法順利完成作業時,父母應該試著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比如是孩子上課沒專心聽講,所以不會?還是孩子理解力比較差,跟不上老師教學的速度?或是孩子對某學科缺乏熱忱?又或是孩子本身的學習態度出了問題?家長只要陪孩子寫作業,就能看到不會顯示在成績單和聯絡簿上的東西。
發現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提供孩子有效的協助。當孩子從茫然到一知半解,再到心領神會,他面對學業的能力和信心也將逐步建立。考試成績進步值得鼓勵,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夠從中體會到什麼是成就感,這比大人給的任何獎勵都有意義。而這樣的體驗將伴隨他一生,讓他從容應對未來的大小挑戰。
除此之外我們要「陪」的,還有孩子的「情緒」——幫助他專心一意。試想,假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在一旁看電視、玩手機、走來走去,孩子寫功課還能安心、集中注意力嗎?倘若陪伴一旁的父母,做的是正向的事情,例如工作、看書等等,自然也會把寧靜的心緒傳遞給孩子。
成就感是最大的學習動力
一所不迎合孩子喜好、一點也不「好玩」的學院,還有家庭作業和考試,為什麼孩子還願意來?因為我們給了孩子莫大的成就感。在學習過程中,若遭遇挫折或動機不夠強烈,確實會出現倦怠期,令人心生放棄的念頭。我們不難發現,成績好的學生通常不需要父母敦促,面對課業總是自動自發。相對的,成績稍差的孩子多半學習態度懶散,寫功課不專心,一天到晚需要被叮嚀。兩者的差別,就在於成就感。
在我們學校,連幼兒班的小孩都知道自己的英文有進步——從不識ABC到一看到單字就會念,甚至懂那些單字的意思,他們其實很興奮的。成就感激勵了孩子繼續向前,想學更多、學得更好,那就是最強大的動力,比任何鼓勵都有用。
不只學習,其他事情也一樣,當一個人從某件事情中獲得成就感時,便有充足的動力往前邁進,這是人性。至於我們的考試,絕不是為了比較成績好壞,而是想藉此知道孩子的學習成效,進而發現孩子的不足之處,然後予以加強。
家長們自己也當過學生,應該明白這些道理,但有的家長確實不明白,他只覺得好痛苦,或者心疼孩子,認為現代小孩好可憐,所以要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沒有負擔的童年」,這是一種自我投射的心態。他可能只記得從前父母對他的嚴格,所以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遭受這些。但他忘記是嚴格造就了今日的他,令他獲致目前的成功。如今他反而心疼這樣子的光景,其實是莫須有的。過去填鴨式教育,都是父母說、孩子照著做,書本上的東西死記死背,因為沒有說明、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幹什麼而痛苦。一旦有說明,孩子就能夠領悟,感受將徹底不同。
5 書本以外的學習
學習外語若缺乏持續性,很難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即便放暑假,也要設法維持孩子的英語環境,才能透過反覆練習,延續孩子的學習。
無論大人或孩子,想把外語學好,長時間不間斷的學習與練習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否則之前的努力很容易白費。所謂熟能生巧,若學習缺乏持續性,想把外語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度。不少法文系、德文系、西班牙文系的大學生,在求學期間都能說一口相當不錯的法語、德語、或西語,課本上的單字也都能熟記,可惜出社會工作之後,或許因為職務和所學語言無特別關聯,再加上自身沒有像學生時期那樣密集練習與接觸,久而久之,大學四年所學的東西很自然就忘了。英文也是如此。
在歡樂中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
暑假期間,亞伯拉罕英語學院為孩子安排的上課內容會比平時輕鬆、多元,譬如釣魚課、配音課、烘焙課等等,讓孩子有放假的感覺。但為期兩個月的課程仍舊採行全英語,目的是讓孩子的英語環境不因假期而消失,並透過反覆練習延續和加強所學。當然,除了英文學習的持續性,我們也很希望孩子能從生活課程中獲得正確的觀念和日常技能,像是釣魚、烘焙課等。
舉釣魚課為例,我們並非一開始就讓孩子拿釣竿,而是先教導孩子釣魚線怎麼綁、魚餌怎麼做,讓他們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我們還向孩子說明,假使最終釣不到魚該用什麼心態面對。這些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東西,正是我們想藉由這堂課傳遞給孩子的訊息。釣魚最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訓練的是孩子們的耐性,也就是自我克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耐性不是天生的。孩子因為理性和自我管理的意識發展得還不夠強健,一旦對某件事失去好奇心、覺得不好玩了,耐心便跟著失去了。幫助孩子培養耐性,對他將來的人生很重要。有耐心的孩子意志通常比較堅定,遇到困難不容易半途而廢。
烘焙課也一樣。烤蛋糕或烤餅乾,最重要的是井井有條、按部就班,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精準不出錯,手忙腳亂一定無法做出合格的成品。萬一烤出來的蛋糕或餅乾不那麼成功或不漂亮,我們會告訴孩子如何面對挫敗和失望,學習從失敗中汲取經驗,下次就可能有進步。這都是我們想給孩子的教導。
配音課就更有趣了,不僅讓孩子有機會練習正確的發音,還讓孩子在心、口、眼、耳並用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明白並實踐何謂「專心」。
所謂的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多種感覺器官並用,其實是在鍛鍊大腦、強化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令記憶力、反應速度和注意力得到提升。
這些看似很歡樂的活動,在我們的悉心設計下,孩子不僅學到英文,還從我們的說話裡獲得許多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所以即使在暑期,我們也有一貫的理念和作法,不是放任孩子玩耍而已。
我一直強調,教育最重要的一環,便是灌輸孩子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日後變成什麼樣的人,全看父母師長從小給他什麼、環境影響了他什麼。許多父母是醫生、教師或務農的孩子,長大後也選擇了和父母同樣的職業,這就是父母的影響,也是我們俗稱的「家風」。
裝備孩子的將來
不管釣魚課、烘焙課之類的暑期活動或平時的考試,孩子最後呈現的成果難免有好有壞,但我們會去除掉當中「比賽」的成分,因為我們不鼓勵「比較」,更不希望孩子因比較產生無謂的優越感——這是不健康的。我們期待孩子在學習的部分,是跟自己較勁,做到自己的最好,而不是跟別人比賽誰分數高、誰分數低。
「比較」是一種危險的心態,會在人與人之間製造對立,兩方都無法從中獲益。根據心理學家分析,輸方會懷疑甚至否定自我價值,認為自己無力掌控生活中的大小事,整個人愈來愈消極,不僅會產生短期或長期的心理陰影,還被證實會損傷孩子的大腦發育。贏方則日益依賴獲勝帶來的虛榮感,進而扭曲了價值觀。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立基點不一樣,無從也無需和他人比較。所以我們只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比較,從過去的經驗中求取進步。
我們還經常告訴孩子,要追求進步。什麼叫進步?不見得是突飛猛進,從五十九分到六十分也是進步。我們會很正面地跟孩子說:「很好,繼續努力。」同時讓孩子知道,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用害怕犯錯,一旦記住為什麼犯錯,往後不再重蹈覆轍,犯錯反而可以讓人學到更多。這些小事情都是我們日常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希望落實在他們心中,對未來的人生中有所助益。
在我的觀念裡,教育的意涵是懂得多的人,向不懂的人引導開啟。教育的目的則是為將來做預備。父母師長所要做的,是在孩子還沒進入社會或遇到問題之前先學會面對和預防,好讓他將來遭遇問題時知道該怎麼處理,等碰到了再邊教邊學已經太遲。
我一直反對「機會教育」,那是「無知教育」的代名詞——因父母不懂得怎麼教,藉著孩子的失敗來訓誡孩子。譬如,玩火會有什麼危險?大人可找新聞圖片或消防影片給孩子看,在網路發達的現在,這些資訊是很容易取得的。不能等他真的玩火、造成損傷的時候,再告訴他玩火是不對的。涉及危險之類的事就要教在前面,孩子們才不會因好奇而隨便去碰觸或試探。
不少人問我:「開英語學校,把英文教好就夠了,有必要管這麼多嗎?」我想,這正是我們學校與其他機構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的老師和員工都抱持著「這是一所正規學校」的心態來面對孩子、教導孩子。
我還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校長,妳明明是個很溫暖、很感性的人,為什麼一談到教育,就變得異常嚴肅?」
我的態度嚴肅,因為教育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我必須鄭重面對。帶領孩子去往哪個方向更是嚴肅的議題,我有義務非常慎重地向家長說明。延伸內容
【好評推薦】
劉炯朗,中研院院士
李家同,清華大學、靜宜大學、暨南大學榮譽教授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童中白,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祕書長、資深媒體工作者、前電視新聞主播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妍嵐,文華花苑總監
【專文推薦】
教語文不難,教做人很不容易。校長創辦學校造就了許多傑出的青年,絕對不是只教出了許多英文好的人,她煞費苦心以一個教育家的眼光及高度教出了許多「英文好的好人」,絕對是校長對於台灣社會認真的付出與貢獻。很開心在這邊大力推薦一位認真育家的苦口婆心之言,所有台灣的大人都值得買一本來好好看一看。
——沈方正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人人都想擁有一個充滿快樂記憶的童年,這個願望無法僅靠個人獨力實現,而必須從家庭教養與親子互動學習中共同創造與成就。有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與之一起快樂成長,這樣的幸福感也會成為我們一生永遠的財富。這本書讓我回想起二十多年來,我和家人陪伴兩個孩子成長的生命旅程,從美國返台,移居上海,再出國學習,雖然生活環境多所改換,但一路呵護幼苗平安長大的用心始終沒變。恭賀崔校長將她與家人多年的教養心得做了無私的奉獻分享,更要感謝由於她的堅持努力,讓許多孩子(包括我們家寶貝)得到了童年時期快樂的滋養。
——童中白 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祕書長、資深媒體工作者、前電視新聞主播
她像一朵充滿生命力的向日葵,永遠朝著太陽盛開。認識Principal Grace 近十二年,她的辦學理念與堅持從未改變,除了成績,更看重品德塑造。她是我三個孩子基礎教育的啟蒙者,亦是我十分敬佩的教育家。這本書不只能造福無數對孩子無所適從的父母,更能為現今的教育體系帶來省思。教導孩子,父母的知識永遠不夠,真正需要的,唯有智慧;本書的每一章節,甚至一句話,都能為身為父母者,增添正向的教育智慧。
——陳妍嵐 文華花苑總監作者資料
崔椿琦
亞伯拉罕英語學院創辦人、校長 我常說自己是一個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人,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母親,並不是我人生順遂不用上班,而是年少輕狂的日子裡,原本所以為的夢想,實現之後成為不得不面對的殘酷事實,甚至夜深人靜時,煩惱來襲,徹夜難眠。那樣掙扎痛苦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我孩子兩歲那年,因緣際會下,從好友口中認識並跟隨了我的人生導師,他口中所出的一切話,使我有勇氣改變,進而立定心志,腳步堅定地跟我的丈夫成立了現在的亞伯拉罕英語學院。 從一九九八年春天創辦到今天,我一直深以這個地方為榮,因為在這裡,我們不僅培育了許多優秀的英文人才,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所看重品格教育更勝於英文程度的補習班。而事實也證明,當我們把人先教對了,教好了,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我是一個母親,在我的工作裡,天天接觸的都是家長和孩子,我一再強調父母和孩子就是樹和果子的關係,樹好,果子就好。這一本書,就是盼望把我在為人父母身分上所得的無數益處的觀念分享給願意相信接受的人,成為好樹,結出好果,讓更多人可以和我一様在其中蒙褔。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