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巨人:美國帝國如何崛起,未來能否避免衰落?
left
right
  • 庫存 = 3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美國若喪失主導全球的自信,臺灣能否承受沒有巨人的世界? 最會從歷史中學習戰略的史學家、《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 尼爾.弗格森 最政治不正確的野心之作 【獨家收錄】臺灣版作者序:針對2020年全球新冷戰情勢而寫 ———————————————— 美國若不引領世界,肩負自由帝國使命,保障全球秩序, 世界將目睹霸權崩解、巨人殞落,走向動盪不安的新黑暗時代。 ———————————————— 承認吧!美國歷史就是一部美利堅帝國史,就是對外軍事干涉的歷史。 但那又如何?只要持續帶給世界公共利益,美國就是利大於弊的好帝國。 問題是,美利堅帝國還能撐多久? 親美或反美,保守派或自由派,都得面對美國巨人的崛起與衰落。 ▲回顧美國建國以來的歷史,掌握帝國崛起的關鍵 享譽西方的經濟史家尼爾.弗格森繼《帝國:大英帝國興衰給世界強權的啟示》後,再次替當今世上的頭號強權問診把脈。他結合對美國古今歷史、經濟與外交的淵博知識,用嚴肅又不失趣味的挑釁筆法,寫下美利堅帝國崛起、一躍而成世界超級強權的故事,並點出可能導致美國衰弱的根本原因。。 ▲善霸論:美國是歷史上帶來最多公共利益的好帝國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帝國總被人看作是負面詞。但弗格森卻在書中強勢主張:美國即帝國,更是21世紀需要的好帝國。因為美式自由帝國在過去、現在與未來都幫全球創造公共財。本書比較美國與歷史上其他帝國,指出美利堅帝國最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在其無與倫比的力量,更在於美國人缺乏帝國自覺。 ▲反帝國主義的帝國:具有美國特色的政治文化 美國獨特的歷史,形成了美國「明明就是帝國卻否定帝國」的特殊政治文化。這種文化是把雙面刃:一方面讓美國願意在二戰、冷戰等歷史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干涉世界局勢,促成德國與日本的國家重建與經濟奇蹟;另一方面卻也讓美國動輒陷入是否對外干涉的道德困境。不只過度顧慮聯合國與友邦觀感,還因為自信不足與道德譴責而屢屢作出違反國家利益的選擇。 ▲從對外干涉的成與敗,看見美利堅帝國的極限 從兩次大戰到韓戰、越戰,從科索沃戰爭到兩次伊拉克戰爭,美利堅帝國的歷史就是不斷對外軍事干涉的歷史。帶有道德感的對外干涉,正是美式帝國特色。美國對外干涉的正當性從何而來?影響干涉成敗的關鍵因素又有哪些?美國有可能不仰賴聯合國或其他國家,靠自己硬幹嗎? ▲三大內部不足,正在阻礙美國繼續稱霸未來 美國若想在21世紀維持帝國霸權不墜,必須先克服當前內部的經濟與人力挑戰。美國必須處理過度依賴海外資本、特別是中國資本的財政隱憂,同時必須解決其派駐海外兵力不斷縮減的問題。但最重要的是,美國人必須克服道德潔癖,找回帝國自覺,成為引領自由帝國的偉大巨人,把海外干涉與國家重建的任務執行到底。這是遠比中國或歐盟的外部挑戰,更為迫切的課題。但是,美國做得到嗎? ▲美國帝國的歷史經驗如何提供未來指引? 歷史雖然不會重演,卻可能十分相似。在新冷戰格局逐漸成形之下,未來美利堅帝國將以何種姿態面對世界?又將在全球扮演何種角色?這本書會帶你理解美國帝國的歷史,理解美國的帝國本質。 無論你親美或反美,認為美國是或不是帝國,你都得面對美國戰神弗格森的挑戰,面對這本書中的關鍵問題。畢竟,美國巨人是崛起或衰落,都將改寫世界與臺灣的命運: .美國是不是帝國?美國是好帝國嗎?二十一世紀需要美國帝國嗎? .美國該不該扮演到處干涉的世界警察?有哪些因素影響美國對外干涉的成敗? .美國正在走向衰落嗎?中國與歐盟是否將取代美國,成為下一個世界霸權? .美國萬一喪失主導全球秩序的自信並重回孤立,世界將走向何方? 專文導讀: 張國城|《國家的決斷》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一致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列 汪 浩|自由撰稿人、《意外的國父》作者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林孝庭|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 陳方隅、李可心|「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蔡依橙|醫師、「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各界讚譽: ★《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 尼爾.弗格森是當前最會從過去尋求戰略指引的歷史學家。 ★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史巨擘歐尼斯特.梅伊(Ernest May): 書中每一頁都在挑釁你。 ★《霸權興衰史》作者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 美國是不是帝國?這個議題總是吵不完,但近年來無人能談得比尼爾.弗格森更好。 ★牛津大學歷史系教授提摩西.賈頓艾許(Timothy Garton Ash): 為何美國人明明不是帝國主義者卻擁有一個帝國?本書大膽探討此一問題,生動精彩,言之有物,讀來令人膽戰心驚。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馬克斯•布特(Max Boot): 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美國是帝國,此書都肯定會動搖你原先的想法。 ★英國雜誌《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一本近年來最及時、最熱門的書。 ★《星期日電訊報》(The Sunday Telegraph): 本書確認了弗格森當之無愧於今日政治、經濟和歷史方面最犀利作家的地位。 ★《泰晤士報》(The Times): 兼具啟發性與娛樂性,爭議滿滿的一本書。 ★《愛爾蘭時報》(Irish Times): 又一本展現作者辯論天賦的傑作,保證引發激烈辯論。 ★《牛津大英帝國史》主編威廉.羅傑.路易斯(William Roger Louis): 尼爾.弗格森認為全世界都能從美利堅帝國中獲益。就算是不贊同他看法的人也會同意,《巨人》的確是一本引經據典、充滿歷史氣息的書。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就學術著作量與能見度而言,史學界無人能出尼爾.弗格森其右。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 美國準備好要統治世界了嗎?可能還沒。但作者認為它最好能趕快勝任這項任務。 ★美國圖書館協會《書目雜誌》(Booklist): 宣稱美國是帝國並不新鮮,新鮮的是弗格森認為這對當今世界有益。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本書一方面抨擊美國保守派在海外推行「國家建構」的空洞承諾,另一方面又迫使自由派重新思考該不該繼續反對美國的對外干預政策。 ★蔡依橙,醫師、「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十六年前寫成的書,對今日國際局勢的解釋力依然很強,有其獨到之處,值得閱讀思考。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維多利亞時代政治思想家約翰.彌爾曾指出,帝國是一個民族所能肩負的最高使命,以人類共同福祉為依歸,實踐上仰賴強烈的政治意志,龐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學習其他國家歷史與風土民情之意願。弗格森是這種帝國主義的倡議者,且以呼籲美國承擔大英帝國的未竟事業作為他個人的最高使命。 ★陳方隅、李可心,「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本書提供一個很「刺激性的」觀點(作者特別提醒大家他很「逆風」),解讀美國的歷史、外交政策,以及與世界體系的關係。從台灣的視角來看,我們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美國如此抗拒「成為一個帝國」,不過,我們對於「美帝」、「美國干涉內政」這樣的批判倒是耳熟能詳。終於,當有人再試圖用「美帝」一詞轉移國際焦點或顛倒現實時,我們可以拿出這本脈絡完整且清楚論證的書,用其論述,將「帝國」這頂帽子為美國好好戴上,且戴得端莊又優雅。如同作者提醒的,美國對於自身在全球的定位,就像是「靈魂被錯置在不對身體的人」,帝國還能走多久?這是作者給我們的思想功課。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1820年清帝國擁有世界37%的人口及33%的GDP,蒙古帝國曾經是世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但要是加上殖民地的話,大英帝國則是歷史上幅員最大的帝國。不過1820年之前,世界各國幾乎不知經濟成長為何物,蒙古帝國在忽必烈之後迅速衰微,而大英帝國的地位在二十世紀後,迅速而全面地為美國所取代。 美國是帝國嗎?除了馬克思主義者之外,很少人會如此看待美國。弗格森另立蹊徑從「帝國」的角度撰寫美國史,令本書不可避免地成為爭議焦點。但是隨著中國崛起與美中冷戰,弗格森的帝國視角卻巧合地呼應今日世界局勢的發展;在中國堅信美國必然衰退,歐洲相信世界必定走向多極的情形下,從帝國視角看待美國的興衰,成為十分具有現實感的角度。 ★林孝庭,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 美國究竟是否為一帝國主義霸權,向來爭論不少。本書以大歷史的格局,從軍事、政治、經濟與文化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對美國兩百年來權力投射運作,以及美國內政與外交事務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深入分析。論點新穎獨到,發人省思。任何欲瞭解美國在全球事務扮演何種角色之士,都可以從這部重要且精采的著作中,得到新的啟發。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推薦序 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寫於2020:臺灣版作者序 引 言 美國是帝國嗎?如果是,為何美國人一直否定自我?帝國等於霸權嗎?當年大英帝國與今日美國有何異同?後者能給前者什麼歷史教訓?最重要的是,自我否認的美利堅帝國,對期待美國軍事干涉的國家來說,究竟是好還是壞? 第一部 崛起 第一章 美利堅帝國的極限 美國如何從大英帝國殖民地變成美洲霸主?發表《獨立宣言》後的美國,是如何一路向西擴張,征服夏威夷、菲律賓,將拉丁美洲納入勢力範圍,打造獨一無二的美利堅帝國?最大的問題或許是,美國為何沒能征服更多的領土? 第二章 反帝國主義的帝國 兩次大戰喚醒了沉睡巨人,覺醒美國已成為世界強權。然而,美國人仍不承認自己就是帝國。這件事如何影響美國看待二十世紀的世界、看待頭號勁敵蘇維埃帝國?強大的美國又為何會在韓戰綁手綁腳、甚至在越戰屈辱戰敗呢? 第三章 衝突的文明 冷戰晚期的美國巨人,為何開始將戰略重心轉移到曾經是老牌帝國殖民地的中東地區?該地除了石油,還存在哪些重大利益?美國與以色列的特殊關係和中東政策,為什麼會引發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中東與恐怖主義有何關聯? 第四章 光榮多邊主義 冷戰結束後,科索沃、伊拉克等國際危機接踵而來。聯合國為何無能解決問題?百年前大英帝國曾有「光榮孤立」,百年後美利堅帝國有辦法效法並靠自己硬幹嗎?還是美國終究得要繼續仰賴傳統盟邦與聯合國的「多邊主義」? 第二部 衰落? 第五章 為何要支持自由帝國? 當今世上為何需要一個自由帝國?又為何是美國?帝國不是早就過時,被民族國家取代了嗎?為何許多民族國家獨立後經濟都搞得一團糟?自由帝國對全球經濟究竟是利是弊?大英帝國推動全球化的案例,又對美國人有何啟示? 第六章 美國人該打道回府,還是出於「組織化的偽善」而留下? 美國在過去兩個世紀裡,曾經幾度以「國家重建」的名義出兵干涉不同國家。儘管美軍很少干涉失敗,但真正促成重建國家並落實民主化的例子並不多。為什麼會這樣?未來美國有可能持續改進,並做得比當年大英帝國更好嗎? 第七章 歐盟與拜占庭帝國的距離? 蘇聯瓦解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強權。但隨著歐盟版圖東擴並草擬《歐盟憲法》,歐盟越來越像一股足以抗衡美國的政治與經濟力量,宛如歷史上東、西並立的羅馬帝國。然而,歐盟真的有辦法在政治上挑戰美國巨人嗎? 第八章 當中國門戶不再開放? 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底下,中國經濟快速崛起。與此同時,美國已成世界最大「負債帝國」,潛藏財政危機的隱憂。為了解決財政問題,美國正與中國建立越來越緊密的經貿共生關係。然而,這樣的關係還能維持多久? 結 論 望故鄉 美利堅帝國是否正步向衰落?美國繼續稱霸二十一世紀的最大阻礙,究竟是來自歐盟與中國的外來競爭,還是美國自身的財力、人力與注意力等內在不足?如果美國終究無法避免步上羅馬帝國後塵,那這會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 寫於2004:英文版作者序 致謝 統計附錄 參考書目 註釋

序跋

寫於2020:臺灣版作者序(節錄) 《巨人》出版至今已超過十六個年頭。前幾天人在紐約的編輯提醒我,我原來曾想把書名取作「盲眼巨人」。在當年,仍有人對美國佔領阿富汗與伊拉克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因此他認為取這書名太過負面。他當時甚至說服我,把副書名從我想要的「美國如何帝國崛起,未來能否避免衰落」改為更無害的「美利堅帝國的代價」。等到平裝版付梓時,他卻開始與其他許多人一道,轉而認同我的看法了。 我提起這段往事是為了提醒人們,本書絕非支持新保守主義的美國強權,儘管很多人如此認為。寫作本書時,我才剛到美國不久,還不知道在出版品裡大用諷刺的危險。我在2003年4月的《紐約時報》上寫道:「我先從實招來。我就是這幫新帝國主義者的死忠成員。」這句話常被沉迷社群媒體而無法讀完整篇文章(更別說讀完整本書)的人拿來攻擊我。我真正想說的是以下內容: 若把維多利亞時代帝國主義者支持的政策「綜合」起來,看起來就宛如出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甚至是世界銀行)的報告:提倡自由貿易、平衡預算、健全貨幣、普通法、廉潔的行政管理與由國際貸款資助的基礎建設投資。這些正好都是伊拉克如今需要的。如果聽起來可怕的「美利堅帝國」能實現這些,那麼我全力支持。問題在於,美國是否具有一項至關重要的特質:耐力。假若沒有這個特質,整個帝國計畫註定毀滅。我在美國待的時間越長,對此就越不敢肯定。 我想,時間已證明我的論點是正確的。誠如我在本書結論所預見,阿富汗與伊拉克今天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小布希政府試圖出口的自由民主模式。伊朗與北韓這兩位小布希口中「邪惡軸心」的其他成員,還是與過去一樣危險。古巴仍然是獨裁政權,而利比亞與敘利亞在試圖推翻國內暴君的過程中陷入內戰。此外,我也認為比起通貨膨脹,美國更可能走向通貨緊縮,就像在十九世紀末那樣,「通縮失敗者很可能轉向激進的政治形式,藉以表達其不滿情緒」。所謂更激進的政治形式就是指民粹主義與社會主義,而那很可能導致對全球化的全面反撲。我也正確地指出,為何在這種狀況下(包括歷任總統都傾向讓「跨部會競爭來決定政策」)不可能透過什麼連貫一致的策略來當世界警察。事實證明這項分析完全正確。 自2004年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地緣政治變化無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崛起。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正加速迎頭趕上美國),也是與美國競爭的超級大國。我在出版《巨人》的三年後,首次寫下一篇文章來談莫里茨.舒拉里克(Moritz Schularick)與我共同創造的「中美國」(Chimerica)一詞──也就是我最早曾在《巨人》第八章寫到的中國與美國經濟體的奇特融合(「亞洲儲蓄者與美國消費者之間的共生關係」)。我們向來主張「中美國」是無法長久的癡心妄想,這點也已經被歷史證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其根源是美國經常帳赤字的中國資金),中美關係迅速惡化,惡化到人人都在談「新冷戰」(編按:又稱第二次冷戰,冷戰2.0)的地步。 「我們已走到冷戰的山腳邊。」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2019年11月北京的「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接受我訪問時這麼說。這番話並沒有太令我吃驚。因為打從那年年初起,我就已清楚看見美國與中國之間正上演一場新冷戰。2018年初始於關稅與智慧財產盜竊的貿易戰,到了年底已演變成一場與中國華為公司爭奪5G網路全球主導地位的科技戰。美、中之間已化為一種意識形態上的對抗,以回應北京當局對待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與香港民主派示威人士的做法;美、中之間長年針對臺灣與南海的摩擦也與日俱增。 儘管如此,要讓季辛吉(而不是別人)承認我們正處於新冷戰的起點,其實是非同小可的一件事。自1971年首次密訪北京以來,季辛吉一直是中、美交往政策背後的操刀者;長達四十五年以來,中、美交往政策都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主旋律。這件事根本改變了冷戰中期的權力平衡,把蘇聯推向劣勢。它同時也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中國工業革命,創造了地緣政治條件。這件事也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導致了「中美國」的誕生。 北京與華府的關係怎會惡化得如此迅速,以至於現在連季辛吉都大談冷戰?一種常見的答案指出,川普總統像顆大鐵球一樣撞向「自由國際秩序」,因此新冷戰不過是「美國優先」策略的不幸後果之一。但這觀點太看重美國外交政策在2016年後的轉變,忽視了自2012年習近平就任中共總書記後中國外交政策發生的改變。未來的史學家都將發現,中美國的衰亡始於某位新任中國領導人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認定不再有必要遵守鄧小平著名的韜光養晦原則,去隱藏中國的野心。美國中部地區的選民會在2016年投票支持川普,有一部分正是不滿中美交往及其必然結果(全球化)的不對稱報酬。中美國的經濟利益不僅不成比例地流向中國,中美國的成本不僅不成比例地由美國勞工階級承擔,同樣一批美國人如今還看到他們用選票送進華府的歷任領導人,居然在這個新興超級大國的誕生上扮演了催生者的角色。中國成為與美國競爭全球支配地位的挑戰者,因為有著比蘇聯還強的經濟實力而更令人望而生畏。 COVID-19(編按: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大流行不僅讓新冷戰的情勢升溫,還向過去持懷疑態度的人揭露新冷戰確實存在。中國共產黨是這場大災難的罪魁禍首──其首先掩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危險性,然後推遲可能阻止病毒傳播到全世界的措施。然而,現在中國卻想為拯救世界免受自己所釀成的危機邀功。中國政府大量出口廉價且不大可靠的呼吸器、篩檢試劑與口罩,試圖從自己招致的失敗中反敗為勝。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譯按:耿爽)甚至宣傳起冠狀病毒源於美國的陰謀論,並在推特上轉推一篇文章,該文聲稱一支美國團隊在去年十月到武漢參加世界軍人運動會(World Military Games)時將病毒帶到了中國。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中國聲稱香港民主派的抗議潮一再發生,是因為背後有美國在操縱。當前針對前英國殖民地地位的衝突毫無疑問是「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的產物。誠如龐佩奧所說,北京強加於香港的新版《國安法》實際上「破壞了」香港的半自治地位;北京還撕毀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該聲明保證香港將在1997年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繼續維持自己的法律體系五十年。 在這個脈絡底下,美國大眾自2017年起對中國的情緒明顯變得更加強硬(尤其是較年長的選民),就不大叫人意外。如今,中國是民主黨與共和黨兩黨少數有共識的主題之一。對這一事實最好的寫照,就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的競選團隊也多次嘗試將拜登描繪成比川普更反中的鷹派[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最新出版的回憶錄剛好對他們有利]。在香港議題上,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就和龐佩奧一樣怒不可遏。 不僅如此,川普政府比近年任何一屆美國政府更公開支持臺灣政府。不只川普,我們同樣有理由預期拜登政府將繼續執行這項政策。若拜登贏得總統大位,很可能出任國防部長的蜜雪兒.佛洛諾伊(Michelle Flournoy)便曾在今年三月的訪談中表示:美國「必須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以不對稱的方式思考我們該如何加強嚇阻。要麼用『抵制性嚇阻』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放棄侵略,要麼就得提高中國武力犯臺的成本,讓他們得冒失去所珍視東西(例如海軍艦隊)的風險。他們才會懂得三思而後行,說聲:『好吧,也許我們不想今天入侵臺灣』」。中國國營媒體如今正公開討論這種入侵的可能性。如果有什麼事能將第二次冷戰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那就是中國共產黨征服臺灣並消滅其民主的野心。 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一場災難。但我曾在別處主張,一場「純粹的」冷戰不只無法避免,同時還有可取之處。因為這能讓美國不敢再自得意滿,轉而更認真努力不讓中國在人工智慧、量子電腦與其他重要戰略科技上超越美國。但我這項「我們應該學會停止煩惱並愛上新冷戰」的觀點,卻遭到大力抵制。Google前董事長艾瑞克.史密特(Eric Schmidt)主張,應該建立一套「競合」(coop-etition)模式,讓中、美兩國導向「競爭性合作關係」(rivalry-partnership)。在這個模式中,美國與中國將以三星與蘋果行之有年的方式,既競爭又合作。哈佛大學的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呼應這樣的想法,他認為肺炎疫情大流行已經使美國「不可能清楚辨別中國到底是敵還是友。競爭性合作關係聽起來可能很複雜,但人生本來就很複雜」。 他們的主張聽起來都很合理。但他們忘了一件事:中國共產黨不是三星。今天支持「競爭性合作關係」的人,就像前一場冷戰抱持鴿派立場的學術圈一樣(特別是1968年後),忽略了中國人對「亦敵亦友」(frenemies)的關係可能並不感興趣。中國人很清楚這是一場冷戰,因為這場冷戰是由他們先開始的。當我去年首次在會議上公開談論新冷戰時,我很訝異竟沒有中國代表反駁我。我在九月問他們其中一人(一位掌管重要國際機構的中國人)為何沒人反駁我。「因為我同意你!」他笑著回答。作為北京清華大學的客座教授,我親眼目睹了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下的意識形態轉變。研究諸如文革等禁忌主題的學者,紛紛受到調查或面臨更糟的災難。而對西方採取好鬥立場的人則步步高升。 然而,與「戰狼」外交官頭頭趙立堅經常在推特上發布的嗆辣言論相比,前述說法簡直是小兒科。在回應美國國會對中國強行推動香港《國安法》採取制裁措施時,趙立堅推文說:「美國參議院通過的《香港自治法》(Hong Kong Autonomy Act)只是一張廢紙。」按照他過往的標準,這發言還算客氣了。龐佩奧六月十七日在夏威夷與中國共產黨負責外交的政治局委員楊潔篪會面後,官方發布的中文公報語氣更有著冷戰的經典味道。例如,在對維吾爾人的迫害議題上,中方呼籲「美方尊重中方反恐維穩與去極端化努力,停止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凖,停止利用涉疆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這不禁令人想起毛澤東時代的老派尖酸刻薄,而這樣的回擊並不單單針對美國。中國政府嚴厲抨擊任何膽敢批評它的國家,從澳洲(被共產黨控制的《環球時報》編輯形容成「黏在中國鞋底上的口香糖」)到印度到英國,無一倖免。希望恢復交往路線或至少與北京建立亦敵亦友關係的人,都低估了王滬寧的影響力。王滬寧自2017年起成為中國權力最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習近平最有影響力的顧問。王滬寧曾在1988年8月赴美做了六個月的訪問學者,造訪三十多座城市與近二十所大學。他對那次美國行的記載成了《美國反對美國》(於1991年出版),是他針對美國民主、資本主義與文化(種族分歧是第三章的重點)的嚴厲批評。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政治理論家強世功在去年四月發表了一篇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他在文中闡明了中國野心的帝國本質。他主張世界史就是帝國史,而不是民族國家的歷史,因為民族國家是個相對較新的現象(我本人一直以來也都是這麼認為)。「人類歷史無疑是一部帝國爭霸史,」強世功寫道,「是一部帝國之間不斷競爭、推動帝國形態從區域性帝國逐漸轉向全球性帝國,然後再由全球帝國之間的爭霸進而推動建構『單一世界帝國』的歷史。」強世功認為,當今時代的全球化是「單一世界帝國的1.0版,是從大英帝國到美利堅帝國所共同塑造的世界帝國模式」。但英美帝國正在從內部「瓦解」,因為「有著無法解決的三大困境:經濟自由化帶來的日益加深的不平等,政治自由化帶來的⋯⋯治理失效,以及文化自由化帶來的墮落、虛無」。此外,西方帝國受到來自「俄羅斯的抵抗與中國的競爭」的外部攻擊。這不是創造一個另類歐亞帝國的企圖,而是「爭奪世界帝國首都中心的鬥爭」。 若你懷疑中國打算接管「帝國1.0」,然後根據中國的專制文明將其轉變為「帝國2.0」,你一定是沒注意到中國一路走來都在施行這項戰略。中國已成功成為世界工廠,就像過去的英國與美國一樣。現在,中國有個名為一帶一路的「世界政策」,這是個龐大的基礎建設計畫,很像霍布森(J. A. Hobson)在1902年所描述的西方帝國主義。中國利用進到中國市場的獎勵對美國公司施壓,要求他們服從北京路線。中國在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世界進行「影響力操作」。隨著中國的科技公司在全球各地、乃至美國擴大影響力,中國似乎比過去的蘇聯更有機會贏得新冷戰。 我們現在應能清楚看見,大多數當代中國對美國的分析都仰賴一項關鍵,那就是把美國人的墮落與衰落視為必然。我並不怪本書讀者可能會覺得中國人說得有理,但多年來我對於帝國還有另一項關鍵主張,那就是帝國的崛起、臻峰與衰落是不規律與難以預期的。事實上,帝國的壽命差異很大。它們可能突然崩潰(就像蘇聯帝國),或像羅馬帝國與大英帝國那樣,不止一次地復興與再生。美國當前的競爭對手會不會像1930年代的德意志與日本帝國,或1970年代的蘇聯帝國一樣,過度低估了美國;然後美國會自我修復,擊敗極權主義的競爭對手,就像1940年代與80年代那樣?《巨人》這本書並未排除這個可能性。美國是否能再次做到,必須得用另外一整本書來討論。2004年的我還看不到那麼遙遠的未來。即便是現在也很難預測,但我也只能衷心地希望。 尼爾.弗格森 美國蒙大拿州大天空市 2020年10月

內文試閱

世紀帝國 《世紀帝國》是當今世界最風行的電腦遊戲之一。我那十歲大的兒子一度數月沉溺其中。遊戲中假定世界歷史就是帝國衝突的歷史,彼此敵對的政體之間競相控制有限的資源:人口、沃土、森林、金礦和水上通道。在他們無休止的爭戰中,互相競爭的帝國必須在經濟發展和緊迫戰事間找到平衡。太具侵略性的玩家如果不花力氣維護現有的領土、擴張人口、囤積黃金,將很快耗盡資源。而過於專注發展經濟的玩家如果忽略了其軍事防禦能力,則很可能遭到外敵入侵。 毫無疑問,許多美國人都玩過《世紀帝國》,就像美國遊騎兵當初在摩加迪休*玩桌遊《戰國風雲》一樣。但顯然少有美國人(或者該說美國大兵),願意承認自己的政府正在現實中玩著這類遊戲。 本書不只想要論證美國是一個帝國,更要論證美國從立國以來就是個帝國。與多數對此發表過意見的作者不同,我基本上並不反對「美利堅帝國」這一概念。事實上,本書的論點之一,就是認為世上許多地區都能受益於美國統治。但並非哪種帝國都對當今世界有益,這個世界需要的其實是一個「自由帝國」(liberal empire)——這樣的帝國不僅能保障商品、勞力和資本的自由交易,還能夠創造與支持和平、秩序、法治、廉能管理、穩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好讓市場順利運作。同時,這個帝國還要能提供交通運輸、基礎建設、醫院和學校等公共服務。美國是否能成為一個成功的自由帝國?這正是本書所關切的重要問題。儘管美國似乎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來經營其「自由的帝國」(湯瑪斯.傑弗遜語),但其打造帝國的實際成果卻總是無能得叫人詫異。本書試圖說明,為何要美國當好一個帝國是如此困難?為何美國的帝國事業如此曇花一現,成效轉瞬即逝? 我寫作的初衷之一,單純是想用一般帝國史的脈絡來解釋美國歷史。本書會把美國當作歷史上另一個帝國,而非像多數美國人一樣把自己的國家看成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例外」。然而,我仍想描繪美利堅帝國的特色,指出它所享有的突出優勢與導致衰敗的劣勢。本書會把美國在二十一世紀初的重要事件,特別是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美軍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事件等,放進更長遠的歷史脈絡中,指出這些事並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與美國歷史傳統不符。本書主要是一部歷史著作,儘管你也可以把本書看作是根據我在美國經歷所寫成的當代政治經濟學著作。本書雖著眼於美利堅帝國的過去,卻不可避免地關注美國的未來——更確切來說是其未來的可能性。本書後面幾章對美利堅帝國最終能支撐多久提出了疑問。 美利堅帝國是否比其他帝國更強大,宛如屹立於古希臘羅德港的巨人那般駕馭世界呢?亦或它會像聖經中的歌利亞巨人般,體形雖大卻被矮小靈活的敵人用一個甩石袋就輕易擊倒?還是說事實上美國更像被無法推卸的責任所束縛的參孫,在加薩瞎了眼睛,最後只能盲目摧毀一切?同所有歷史問題一樣,我們若要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必須比較美利堅帝國與過往帝國的異同,提出反事實的思考:既要思考過去的其他可能,也要考慮未來的可能前景。 帝國否定說 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官方一直否認自己是帝國。美國大多數政治家都會認同歷史學家查爾斯.比爾德(Charles A. Beard)早在1939年就總結過的觀點:「美國不會成為羅馬帝國,也不會成為大英帝國,美國就是美國。」尼克森總統在他的回憶錄裡堅持自己的觀點:「美國是唯一一個在周邊鄰國不走帝國路線的大國。」過去十年來,此觀點始終被政策制定者們奉為圭臬。或用柯林頓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山迪.伯格(Samuel R. “Sandy” Berger)的話來說:「我們是歷史上第一個非帝國的全球大國。」小布希在2000年競選總統時呼應尼克森和伯格的觀點:「美國從來都不是帝國。我們可能是史上唯一一個有機會成為帝國卻拒絕成為帝國的大國。美國寧取崇高的理想而捨棄強權,寧取正義而捨棄榮譽。」這個觀點在他入主白宮後仍多次強調。就在入侵伊拉克前夕,小布希在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發表聲明:「美國無意決定伊拉克要建立怎樣的新政府,那是屬於伊拉克人民的選擇……我們只在必要時駐留伊拉克,不會多待一天。美國早在世界大戰後就許下了這樣的諾言,並在和平年代裡恪守承諾。打敗敵人之後,我們留下的不是佔領軍而是憲法和議會。」五月一日,總統登上「林肯號」航空母艦(USS Abraham Lincoln CVN-72)發表演說時,把話講得更透徹:「歷史上其他國家在別人的土地上打勝仗後都會駐留下來,佔領並剝削這些國家。美國人打完仗後只想回家。」國務卿科林.鮑爾(Colin Powell)2003年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美國並不追求成為一個擴張疆域的帝國。我們從來不是帝國主義者。我們對世界的理想,是全球人民都能享受到自由、繁榮與和平,而非僅是少數人的特權。」 很少會有美國人反對這一點。發人深省的是,2003年的「皮尤全球態度民意調查」指出,每五名美國人就有四位認為「將美國理念和風俗習慣傳播到全球是一件好事」。但當同樣一批人被問到「這是不是美國帝國主義所導致的結果」時,便罕有人表示贊同了。 佛洛伊德認為,「否認」是對心理創傷的一種原始心理防禦機制。因此美國人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似乎不可避免會更加否認自己國家的帝國主義特徵。然而,隨著美國對外政策由防禦轉向進攻,否認似乎就不再必要。因此,搞清楚這個帝國的確切本質,或許有助於我們治療這份心理創傷。畢竟,美國就是帝國,只缺名份。 霸權與帝國 尤利烏斯.凱撒自稱古羅馬的「大元帥」(Imperator),但從來不稱自己為王。他選中的繼承人奧古斯都則喜歡自稱「第一公民」。帝王的自稱可以隨心所欲,帝國也一樣。早在英格蘭成為大英帝國之前,亨利八世就曾宣布英格蘭是個帝國。相較之下,美國雖然長期以來都是帝國,卻對此稱號一直避而不用。 美國如果不是帝國,那會是什麼呢?當美國過去極力「圍堵」的那個帝國(譯按:前蘇聯)不復存在時,我們該如何稱呼美國呢?一種方式是稱之為「單極」(unipolarity)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或是「超級強國」(Hyperpuissance)。有些人可能更偏好「全球領導者」這類陳舊詞彙。菲利浦.博比特(Philip Bobbitt)乾脆把美國看作特別成功的民族國家。前陣子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系列講座則用了個不那麼讓人生厭的術語:「首要地位」(primacy)。不過目前最常被國際關係專家們使用的詞彙,恐怕還是「霸權」(hegemon)。 何謂霸權?霸權只是帝國的婉轉說法嗎?還是說,霸權是指「領銜者」(Primus inter pares),是聯盟領袖而非管轄臣民的統治者?霸權的動機為何?霸權是否會出於自身利益而干涉國外事務?還是說,霸權要無私地提供各種國際公共財? 「霸權」一詞,原本是用來形容雅典和其他古希臘城邦為了抵禦波斯帝國所組成的聯盟。雅典領導聯盟的成員國,但並不對它們進行統治。霸權還有另一個更狹隘的定義:認為霸權在二十世紀的主要功能是確保自由主義式的國際商業和金融體系能夠順利運作。這個觀點日後成為著名(且有些粗俗)的「霸權穩定論」。該理論認為,二戰以後國際關係的基本問題在於:一旦他國經濟受惠於美國霸權保障之下的自由經濟秩序,甚至開始迎頭趕上美國,則美國在致力維護自由貿易的道路上還能走多遠,又能走多久呢?美國人會不會為了延續霸權地位而重回貿易保護政策,還是會冒著相對衰落的危險堅持自由貿易?這就是所謂的「霸權的兩難」,對許多人而言這與大英帝國在1914年以前所面臨的兩難是相同的。 但如果說大英帝國是美國作為全球霸權的先驅,那麼美國是否也同樣能被視為英語帝國的繼承者呢?如果說兩者有什麼區別,我想多數歷史學家都會同意,美國1945年後的經濟實力已經超出1815年擊敗拿破崙後的大英帝國。 兩大英語帝國 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帝國合計不會超過七十個。如果《泰晤士報世界歷史地圖集》(The Times Atlas of World History)可信,則美國在我算來就是第六十八個帝國。美利堅帝國與先前的帝國有何不同?美國人和古埃及人一樣都在心臟地帶樹立高塔,只不過美國是蓋給活人住的。美國就像雅典帝國,善於領導盟國共同抵抗對手。美國也像亞歷山大帝國,擁有令人瞠目結舌的廣袤疆域。美國還像崛起於秦代且在明代到達頂峰的中華帝國一樣,整合浩大疆域的土地與各族人民,營造出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美國更像是羅馬帝國,擁有一個異常開放的公民身份體制:2003年,許多在伊拉克服役的軍人被同時授予紫心勳章和美國公民身份,這與在古羅馬軍團服役以獲得古羅馬公民身份的情形如出一轍。的確,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古典建築風格,以及美國的共和憲法結構,都讓美國看起來比過往任何帝國還像「新羅馬」——只不過這個新羅馬帝國的參議院足以節制皇帝的權力。考慮到與西歐的關係,美國看起來也頗像另一個羅馬(編按:指西羅馬帝國),儘管目前要稱呼布魯塞爾(編按:歐盟總部所在地)為新拜占庭帝國(編按:指東羅馬帝國)還言之尚早。 將美國與羅馬相比頗有老生常談之嫌。就語言及文化(兼具一神論特色與數學精確性)的傳播力來看,美國其實還具備了由穆罕默德的子孫建立的伊斯蘭教阿拔斯王朝的特徵。美國雖然常被描繪成崛起於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的西歐帝國的繼承者(兼其叛逆的產物),但在實際上,美國其實也非常相似於中歐與東歐的大帝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殖民者在十九世紀橫跨草原的西進運動,就有著沙俄移民橫跨西伯利亞草原東進的影子。美國的政治結構也更像哈布斯堡帝國或德意志帝國,反而不那麼像荷蘭共和國或大英帝國這第一個英語帝國。對於那些仍堅持「美國例外論」的人來說,帝國史學者只能這樣反駁:例外的程度就和歷史上其他六十九個帝國差不多。 我們需要更進一步思考美利堅帝國與大英帝國的異同。就像年輕時叛逆的兒子卻在成年後越來越像他們所不以為然的父親,以反對大英統治起家的美國如今卻越來越像大英帝國。本書的主旨之一,便是這兩個英語帝國之間的關係。我的理由很簡單:歷史上沒有哪個帝國像大英帝國一樣,有著與今天美國如此相似的目標。大英帝國的「自由帝國時期」(約1850到1930年)在帝國史上鶴立雞群,因為大英帝國不僅輸出商品、人力和資本,還輸出其社會與政治制度,成功承擔了經濟全球化的責任。兩個英語帝國的共通之處不少,但兩者仍有很顯著的不同。

延伸內容

推薦序
◎文/張國城(《國家的決斷》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讀弗格森先生的著作向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可是卻是一件饒富趣味的事。《巨人》這本巨著也不例外。 本書的重點在於「美國就該當個帝國」,因為帝國會帶來秩序。作者在書中分兩個部分來探討美利堅帝國:第一部先分析美利堅帝國如何運作,接著在第二部探討美國若有「帝國自覺」可能會帶來的好處。弗格森所謂的「自覺」,並不是說美國應該厚顏無恥地到處宣傳自己是帝國,直呼美國總統是皇帝。而是美國人應該要認知到自己的國家具有帝國特色。如果可能,美國應該要從以往的帝國經驗記取成功和失敗的教訓。同時,必須先對自己的經濟結構、社會組成和政治文化進行徹底改革。 弗格森更進一步主張,「帝國」一詞代表著要在疆界內(有時甚至是疆界外)取得經濟、文化和政治主導地位。「美國人也許真心不想統治別人的國家,但他們實在很想要別人按照美國人的方式治理國家。」這和現實主義學者史蒂芬.華特(Stephen M. Walt)所見略同,華特也認為美國的外交政策長期是以「自由主義霸權」為原則。不過弗格森認為美國應該積極地去干預其他國家,推動自由民主,必要時採軍事手段,而且聲稱此舉其實不會造成經濟上的重大負擔,這樣的主張就和現在美國的國際關係主流思潮有著頗大差距。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勢必得在這兩種看法間找到平衡點。 可能是因為弗格森是英國人出身,他對「帝國」推崇備至。他認為「人類有信史以來就有帝國的存在。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類歷史其實就是帝國的歷史,因為這些帝國善於記下、複製與傳遞自己的言行。被十九世紀看作是理想型態的『民族國家』(nation state),才是歷史上的新鮮產物,且依舊可能只是歷史中較短命的存在」。其實,這就是本書的最大價值之一:透過作者對歷史的爬梳整理,我們可以對國家行為、國家所面臨的限制和挑戰,有著清楚且提綱挈領地理解。作者再三強調,瞭解歷史很重要。美國在伊拉克所碰到的問題,英國早在1920年就經歷過。這也是筆者發現英國學者的一個共通點;經常強調並論證出許多事情並非獨一無二、前所未見。這對台灣人來說非常有價值。因為在台灣,我們常常不把問題當問題,或是認為這些問題只有我們才有。我們容易因此忽略歷史上其實早有人面對並解決過這些問題。 本書同時也試圖說明,為何要美國當好一個帝國是如此困難?「為何美國的帝國事業如此曇花一現,成效轉瞬即逝?」作者問。答案同樣藏於美國的帝國歷史:因為美國缺乏帝國自覺。可是美國明明是帝國,為何會毫無帝國自覺?這與美國如何看待「帝國」有關。弗格森在書中分析美國保守派和自由派各種反對「美國是帝國」的理由,來說明這個現象:「美國的自由派其實可以接受美國是帝國的說法——只要你譴責帝國是不好的。而保守派呢,他們其實也容許人家說美國強權是在世界各地行善——只要你不稱這是帝國行徑。但無論自由派還是保守派,他們絕不允許有人說美國是帝國並強調這也許不是件壞事。」這就碰觸到美國對外政策的另一面——「道德外交」原則。美國的自由派認為,帝國就是一個想要控制其他國家的大國,因此自然是不道德的;保守派則認為美國並不是為吞併他國而戰,而是為原則而戰,為美國人所信仰的自由民主、自由市場原則而戰。瞭解作者在書中揭櫫的道德外交原則,對我們理解美國外交史會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國家地位還沒有被國際正式承認的台灣來說,美國這個「帝國」可說是台灣安全及發展的唯一屏障與依靠。很多台灣人甚至希望能從美國的「帝國作為」中得利——認為美國弘揚自由民主,自然會因此肯定台灣,並阻擋中國對台灣的侵略。這提供了台灣人閱讀本書的充分理由。如果我們希望美國站在「帝國」立場來協助台灣,當然就有必要瞭解歷史上的帝國是如何運作,又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帝國興衰。這有助於我們判斷美國的未來,決斷台灣該如何面對。此外,對於一個讀國際關係的人來說,台灣仍然需要自己先確立國家的地位,而後才能和「美利堅帝國」有更好的合作和互惠。台灣人不能「己願他力」地認為台灣自然而然就是美利堅帝國一省,或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弗格森最後也提醒,正因為美國缺乏足夠的帝國自覺,加上美國政治人物傾向把「解放他國後就打道回府」的修辭當真,渴望「把男孩們帶回家,結束戰爭」,於是他們有時會貿然取消海外投入的承諾。這對於今日的台灣來說,實在是暮鼓晨鐘之語——因此,筆者希望每個台灣人都能好好地讀一下這本偉大的書。

作者資料

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

《時代》雜誌百大人物,跨足歷史、財經、外交領域的重要學者。一九六四年生於蘇格蘭,英國牛津大學博士,研究專長為經濟史、金融史與帝國史。曾任哈佛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現為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同時也是《彭博新聞》(Bloomberg)專欄作家。 弗格森著作等身,出版超過十六部作品。包括:《廣場與塔樓》、《文明》、《帝國》、《貨幣崛起》、《戰爭的悲憐》、《世界大戰》、《季辛吉》、《巨人》。獲獎無數,包括國際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富蘭克林公共服務獎、海耶克終身成就獎、艾哈德經濟新聞獎、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亞瑟.羅斯圖書獎。 而《羅斯柴爾德家族》更榮獲國際猶太圖書獎。

基本資料

作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 譯者:葉品岑相藍欣周莉莉 出版社:廣場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28 ISBN:9789869864541 城邦書號:A1680038 規格:平裝 / 單色 / 512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