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濟/趨勢 > 趨勢
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與不平等的新經濟解方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入選《金融時報》和麥肯錫2020年度最佳商業書籍★ ★《泰晤士報》《倫敦時報》《財星》雜誌2020年度最佳商業書籍★ ★《金融時報》2020年度最佳書籍★ 疫後時代最迫切的經濟問題 席捲全球的疫病終將平息,因為防疫而加速的自動化卻沒有停歇; 當科技的滔天猛浪不斷襲來, 究竟會為我們開創不用工作卻很繁榮的烏托邦, 還是落入多數人沒有工作、貧富不均的悲慘世界? 牛津大學經濟學家給下一個科技盛世的備忘錄 不工作的世界即將來臨,現在的職業技能全都可能被機器取代, 未來的職場面貌會變得如何?人類沒有了工作,還剩下什麼?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對機器可能取代人力而感到焦慮,許多經濟學家卻對此抱持樂觀的態度,因為從歷史來看,新的發明總是會補充人類勞動力的不足,或是創造出更多新形態的工作;機器其實可以幫助勞工,而非傷害勞工。 然而,丹尼爾.薩斯金梳理過去數十年來的人工智慧研究成果,推翻過往經濟學家的看法。以往各界廣泛相信,機器必須先學會人類的思考或推理才有可能超越人類,當AlphaGo也能戰勝人類棋士,證明機器可以藉由讀取海量數據、自我學習,表現得比人類更好。 未來,每個人都會面臨「科技性失業」,只有掌握資本和機器的少數人才能免於這波經濟浪潮的傷害。 薩斯金強調,只有積極思考如何公平分配經濟繁榮的成果,以及縮限科技巨頭急遽增強的政治權力,才能避免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的貧富不均情況。而當人人都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生活,我們最重要的課題,便是如何找到人生的目標與意義。 |各界前瞻推薦| 「任何思考未來經濟的潛在總統候選人都必讀此書!」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對於新科技將如何改變工作世界,極具開創性與發人深省」 ——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前英國首相 「為人工智慧時代工作的辯論,提供一套傑出、縝密的論述。本書通今博古、見多識廣,正是理解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如何重塑經濟與勞動市場的不二之選。」 ——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聯合國永續發展中心主任 「本書參透人工智慧時代工作的未來。從經濟學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本書內容可謂深思熟慮、見識卓越;不過本書真正的優越之處在於超越經濟學範疇。其貢獻無庸置疑。」 ——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榮譽校長 「丹尼爾.薩斯金針對科技即將改變人類工作型態的趨勢提供一種值得信賴、毫不誇張的觀點。這本論點強而有力、體現人性的著作值得全世界讀者展閱,影響深遠。」 ——馬丁.芮斯(Martin Rees)/英國皇家天文學家、《論未來》(On the Future)作者 「這本引人入勝的著作探討至關重要的主題。行文優雅、充滿原創思想,而且分外吸睛。」 ——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The Undercover Economist)《亂,但是更好》(Messy)作者 「這是一本探討重量級議題的重要著作。薩斯金的結論是,最終我們將迎來一個有薪工作變少的世界,這股趨勢將會撼動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基礎。這將是令人望之生畏的艱難挑戰,我們必須立即開始認真思考。」 ——馬丁.沃夫(Martin Wolf)/《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The Shifts and the Shocks)作者

目錄

自序 簡介 ▉ 第一部分 人工智慧的脈絡 第一章 被誤解的自動化焦慮 第二章 勞動時代 第三章 實用主義者的革命 第四章 低估機器能力 ▉ 第二部分 科技進步的威脅 第五章 任務侵占 第六章 摩擦型科技性失業 第七章 結構型科技性失業 第八章 科技與不平等 ▉ 第三部分 因應之道 第九章 教育的限制 第十章 大政府 第十一章 科技巨頭 第十二章 人生的意義與目的 後記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內文試閱

第一章 被誤解的自動化焦慮 人類社會中的經濟成長是非常晚近的時期才發生的現象。實際上,在近三十萬年的人類歷史中,絕大部分時候的經濟生活是相對停滯的,遙遠的先人僅僅憑著狩獵、採集勉強維生。但是近幾百年間,經濟停滯的局面突然迅速結束,每個人的產量提升大約十三倍,全球產出則是激增近三百倍。試想將人類歷史濃縮成一小時,經濟成長階段大約只占最後半秒鐘,巨大的變化彷彿只發生在一眨眼之間。 經濟學家往往都同意,經濟成長是科技持續進步所致,不過為何是從西歐開始(乃至於何處是發源地、始自何時並延續至十八世紀末),反倒是各持己見。原因之一可能是地理因素:某些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宜人的氣候,以及有利貿易往來的海岸線、河川水道。再者可能是文化因素: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受到差異極大的歷史知識、宗教影響,對科學方法、財政、辛勤工作或其他人的態度(有人說社會的「信任」程度很重要)也有所不同。不過,最普遍的解釋則是公共制度的差異:某些國家保護財產權,並施行法治以鼓勵冒險進取、賺取財富與創新活動,但其他國家並沒有這麼做。 無論是出於什麼特定原因,可以確定的是英國主導經濟成長,在一七六○年代開始領先其他國家。往後幾十年間,新機器陸續發明並導入生產行列,大幅改善商品生產方式。諸如蒸汽機之類的機器成為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標準象徵。工業革命可以說是人類歷史洪流當中最重要的時刻,「革命」一詞頗具戲劇效果,但用來形容這場變革還算是太輕描淡寫了。在此之前,任何經濟成長的規模都有限,而且總是斷斷續續或是在轉瞬間消逝。但在工業革命之後,經濟開始相對大幅而穩定的成長。到了今天,我們已經完全習慣這種既定的經濟成長趨勢。試想一下,每次只要遇到經濟成長的停頓或減緩,就會引發人們的憤怒與焦慮,沮喪與挫折的浪潮席捲整個社會,好像沒有經濟成長我們就不能生活得很好。 工業革命時代催生的新穎技術,讓製造商能夠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效率的運作,簡言之,就是成本更低、產量更高。在這場現代經濟成長的開端,我們可以察覺到「自動化焦慮」的起源。人們開始擔心,採納這些機器製造更多商品,意味著依賴人類完成工作的需求減少了。看來,經濟成長與自動化焦慮似乎從一開始就交織而生。 當然,人們一定在更早之前就對自動化感到焦慮。不管是哪一種創新發明,都不難想像或找出哪些不幸的傢伙可能會受到威脅。例如,在工業革命以前的所有技術中,印刷機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一項技術,但它最初曾遭到想要保護傳統手藝的文人墨客大力抵制。每當談到印刷版《聖經》,他們就會說,唯有惡魔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複製出大量複印本。不過,工業革命期間發生的變化具有不同於過往的特殊性,這場變革的強度、廣度與持久度,讓人們對自動化更加焦慮了。 自動化焦慮 自動化將奪走工作機會的焦慮情緒不斷蔓延,終於引發反彈和異議。看看謙虛的珍妮紡紗機(Spinning Jenny)發明者詹姆士.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的遭遇就知道了。他是一個不識字的紡織工,退隱在蘭開夏郡的偏鄉小村內靜靜打造自己的機器。他的機器使棉花團中紡出紗線的速度比人工更快,當時將棉花原料轉變為紗線的需求日漸成長,因此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創新發明。(事實上,截至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生產的布料高占全球生產量的一半。不過,當哈格里夫斯打算開始做些什麼事的風聲傳出去後,鄰居竟然破門而入拆毀機器,甚至無故搗毀他的家具。哈格里夫斯試圖到其他地方興建工廠時,他和他的生意伙伴還遭到一群暴民的襲擊。 和哈格里夫斯同時代的約翰.凱伊(John Kay)在一七三○年代發明自動飛梭機時,也面臨相同的命運。據說,他的住所遭到狂怒的織布工洗劫,「要不是兩名好友緊急把他塞進羊毛毯裡,運到安全的地方藏匿,恐怕早就命喪暴民手中。」曼徹斯特市政廳(Manchester Town Hall)有一幅壁畫就是在描繪他祕密逃離險境的過程。 前述實例都不是單一事件。工業革命期間,破壞科技產品的行為非常常見,這群像強盜的烏合之眾如今被稱為:盧德份子(Luddites)。這個名稱來自一名真實性有待商榷的織布工奈德.盧德(Ned Ludd),他住在東米德蘭(East Midlands),在工業革命剛開始時搗毀一整組紡織機。奈德這個人物可能是憑空杜撰出來的,不過有人率領群眾四處破壞機器卻是鐵錚錚的事實。一八一二年,英國國會被迫通過「破壞紡織機等物法案」(Destruction of Stocking Frames, etc. Act),明定破壞機器為犯罪行為,最高可判處死刑,數名罪犯很快就被起訴、處死。隔年,罰則放寬,改成放逐澳洲;但事實證明,這種程度的罰則恐怕無法達到懲戒效果,因此到了一八一七年又再度改回死刑。時至今日,我們依舊稱不情願採納新科技的人為「當代盧德份子」。 工業革命開始之前,國家並非總是站在發明者這一邊。事實上,有時候這些心生不滿或不甘願的勞工會帶來不少麻煩,試圖介入或阻止他們討厭的創新發明四處傳播。想想一五八○年代的兩則故事:其一是英國牧師威廉.李(William Lee)發明了一部不需要用雙手編織的機器。一五八九年,他啟程前往倫敦,希望向伊莉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展示他的發明,並獲得專利保護,可惜她一看到機器就直截了當的拒絕,並說:「大師,您的志向高遠,但請想想您的發明會對我可憐的國民產生什麼影響。這項發明肯定會剝奪他們的就業機會,毀掉他們的一生,甚至淪落街頭行乞。」其二是發生在波蘭人安東.莫勒(Anton Möller)身上的悲劇。這個不幸的人在一五八六年發明織帶機,之所以說他不幸,是因為他的家鄉格但斯克市(Danzig)議會不但駁回他申請專利的要求,還祭出絞死令回應他的請求。這一點和現今我們總是熱情回應企業家的反應完全不同。 然而,不只是勞工和國家焦慮,隨著時間流逝,經濟學家也開始認真看待自動化的威脅。正如前述,一九三○年,凱因斯讓「科技性失業」的說法就開始流行,不過,經濟學理論的其中一位奠基者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其實比他早一百多年開始研究這項議題。一八一七年,李嘉圖出版生平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四年後發表新版,納入全新章節<論機械>(On Machinery)。在新版中,他做出重大的學識讓步,宣稱他改變「科技進步是否有益勞工」這項議題的看法。李嘉圖原先一直假設:對勞工而言,機器是「一般商品」,但後來他認為這項假設是一個「錯誤」。或許是見識到當時工業革命在他的家鄉英國引起嚴峻的經濟變化,他認定這些機器實際上「多半非常有害」。 擔憂機器具有負面衝擊的思維貫穿整個二十世紀。近幾年來,我們看到關於自動化威脅的書籍、文章與報告傾巢而出,但其實早在一九四○年,關於科技性失業的辯論就已經很常見,以致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認為稱它為「舊論點」也很自然。這些論點確實經常重複出現,二○一六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告別演說中定調自動化是「下一波經濟位移」(the next wave of economic dislocation),而大約六十年前的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也是如此,當年他採用的詞彙幾乎和歐巴馬一樣,直指自動化帶來「產業位移的黑暗威脅」(the dark menace of industrial dislocation)。無獨有偶,二○一六年,英國物理學家史帝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描述自動化將如何「毀滅」藍領工作,並預言這種情況恐怕很快就會「外擴……深入中產階級。」然而早在一九三一年,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提出類似的威脅,警告世人那些原本用來幫助人類擺脫繁重勞動的「人造機器」,會泰然自若的反過來「征服」它們的創造者。事實上,自一九二○年以來,幾乎每十年就能在《紐約時報》上找到以不同方式談論科技性失業威脅的新聞報導。 動盪與變革 大部分與「新科技傷害經濟」有關的焦慮其實都搞錯重點了。回顧近幾百年來的演變,幾乎沒有證據支持這股主流的恐懼:科技進步將創造大量永久失業的勞工。新科技確實不斷淘汰勞工,不過最終大多數人都會找到新的出路。人們一次又一次擔心「這次不一樣」,擔心最先進的科技將一舉淘汰勞動大軍的情勢已經迫在眉睫,但事實上每一次的結果都一樣,龐大的失業潮並未發生。 可以理解的是,對未來有所期待是大家還能保持樂觀的原因。如果說,以前那些擔憂未來的人都是庸人自擾,那麼我們也可以肯定的說,現在擔憂的人是多慮了嗎? 正如我們所見,問題沒那麼簡單。以前擔憂「這次不一樣」只是白忙一場,現在這種擔憂卻有可能是對的。更進一步來說,就算只是歷史重演,我們仍應當心,別被過度樂觀解讀過去的論述沖昏頭。沒錯,被新科技淘汰的勞工確實會試圖另謀新職,但事情絕對不會以溫和或良性的方式發生。再以教科書認定為代表科技進步關鍵時刻的工業革命為例,儘管當時充斥著盧德份子的恐懼,我們從圖1.2看到,英國的失業率依舊維持在相對低點。但是,同時間整體產業大舉衰敗,許多原本可以賺錢的編織、蠟燭等手工藝品,全都成了無利可圖的消遣玩物。社區被掏空,整座城市急遽陷入衰退,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的實質薪資水準也不再讓民眾滿意,一七六○年至一八二○年僅成長四%,同期間食物更貴、菜色更糟、嬰兒死亡率惡化,預期壽命也下降。甚至人們還變矮了:一位歷史學家提到,在前述的負面發展下,人們的平均身高降至「有史以來最低水準」。 如今,盧德份子經常被視為對科技一竅不通的愚蠢人士,但有證據顯示,他們的滿腹牢騷其實合情合理。事實上,科技變革引爆的劇變與困境最終促成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的出現,或許這是二十世紀最激進的發明產物。被科技淘汰的勞工最終找到新的出路,這其實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事。美國經濟學家泰勒.科文(Tyler Cowen)曾說:「或許未來和過去沒什麼兩樣。」這正是為何我們不應該對工作的未來感到樂觀。 當我們思考所有可能的未來情境時,請記住這些十分管用的資訊。今日,我們花許多時間試圖算出未來將會有多少「職缺」。在悲觀主義者想像的世界中,有一大批人發現自己無所事事到處閒晃,沒有任何產能,因為工作全部交給「機器人」代勞了;對此,樂觀主義者則指出,當今許多國家或地區的失業率都創下歷史新低點,並強調害怕未來沒有工作可做實在是無稽之談。但是就這個議題而言,雙方都採取一種非常狹隘的方式思考工作的未來,好像唯一的重點就僅止於我們是否受雇而已。以史為鑑,這種單從「職缺」出發的思考角度無法掌握全貌。科技變革可能造成的衝擊不只是職缺的數量,更涉及工作的本質。一份工作該值多少錢?有多安全?工作日或工作週期有多長?工作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任務:是很充實、會讓人一早就想立刻跳下床開始進行的活動,還是一種會讓人想要逃避的事情?單單只關注職缺數量的問題,不只像是古諺所說的見樹不見林,更是無視樹林裡形形色色的樹種。 現在,我要回頭繼續討論「職缺」的問題。不過我們必須記住,科技進步對整個工作世界的影響不只是職缺的數量,還會對各個層面都造成衝擊。下一章會仔細檢視這部分。

作者資料

丹尼爾.薩斯金(Daniel Susskind)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經濟研究員,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客座教授。曾在英國政府中擔任過各種職務,包括英國首相策略單位的政策顧問、唐寧街十號政策單位的政策分析師,以及內閣辦公室的資深政策顧問。 薩斯金專門研究人工智慧與科技對社會、工作的影響。曾與同為經濟學家的父親理查.薩斯金(Richard Susskind)合著暢銷書《專業人士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s),探討人工智慧對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傳統專業人士的衝擊。 此外,薩斯金在TED的演講〈未來工作的三大迷思〉引發熱烈討論,並創下超過150萬觀看人次的紀錄。

基本資料

作者:丹尼爾.薩斯金(Daniel Susskind) 譯者:周玉文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系:財經企管 出版日期:2020-12-25 ISBN:9789865535995 城邦書號:A1500978 規格:平裝 / 單色 / 44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