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善良練習:發揮善的感染力,療癒紛亂的世界
- 作者:塔拉.庫辛奈(Tara Cousineau)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1-02-03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折 277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277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美國亞馬遜讀者★★★★★好評!
當前人類最迫切需要的一本書
科學證實,善良具有驚人的療癒力和感染力,
如果只有一種方法能夠改變人類與地球的命運,那麼非「善良」莫屬
∞
一天一點,運用心理技巧與正念練習,
擴大與生俱來的同理心,感染周遭世界
你,就是紛亂世界的一帖良藥
∞
臨床心理學家塔拉.庫辛奈的女兒,某天在校園中遭到另一名女孩攻擊,她又急又氣,恨不得立刻找對方理論,不料女兒不但沒有忿忿不平,反倒展現出寬容的雅量,同情起那名女孩的處境……
看看我們身處的世界:新聞報導充斥著家庭暴力、行車糾紛、政治抹黑甚囂塵上,孩子們變得躁進、好鬥,網路霸凌從未止歇。
你是否也想問:這個世界怎麼了?
這個世界是如此尖銳、不友善。同理心、尊重和基本禮貌變得越來越罕見。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很難發自內心展現慷慨與肚量。
這一切的一切,激發塔拉進行深入研究,她開始邀請人們分享關於善良的反饋和故事,探討人們在面對各種刻薄的對待時,該如何保有善良並展現同理心。
本書綜融神經生物學、演化科學、心理學和教育等領域的研究,這些研究都不斷顯示,善良其實根植於我們的內心,只是被壓力、壓抑的負面經驗與傷痛所掩蓋。
本書透過正念、冥想、書寫、想像力訓練、肢體接觸、覺知情緒……等多種練習,提供一套由內而外的養成方法,幫你找到表達善意的語言。當你有目標地實踐同情心時,全身都會散發出善的光芒,進而一點一滴的改變世界。
☼ 既然善良與生俱來,為什麼還需要「練習」?
研究顯示,「互助」、「友愛」、「同理心」這些特質,
其實是人類為了存活與繁榮而天生具備的生物特性,
然而它們就像肌肉一樣,若不經適當的鍛鍊,便會鈍化、麻木,
因此,我們需要藉由一些方式,有意識地喚起它。
☼ 我們不是不善良,只是陷入「同情昏睡」
當人感到恐懼、受威脅或沒安全感時,
就會變得精疲力盡、麻木或憂鬱,
因而陷入「同情昏睡」,
久而久之會變得暴力、不近人情,也看不見他人身上的美善,
無法創造善良的氛圍。
☼ 先舒緩自己的壓力、憤怒、不安,我們再來好好善良!
當你順利地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做好「情緒調節」
就會從同情昏睡中甦醒過來,
才有能力做出善舉,創造善的循環。
☼ 為什麼「活在當下」很重要?
透過正念練習,找到穩定扎根的感覺,
讓自己回到中心、回到當下,
便能如實看待各種負面情緒和經驗不受其影響,與善良的本性相遇。
【本書特色】
*這不是一本充滿空泛論述、告訴你世界多麼美好,善良有多麼容易的書。
它不僅用動人好讀的故事來拋磚引玉,
還從心理學、生物學及神經科學等多方去探討善的面貌與本質,相當全面且透徹。
*內含許多衍伸書目,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選讀。
書中提及《非暴力溝通》、《一念之轉》、《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等經典好書,可依循當中提及的作者和書目去找尋更多相關好書。
* 每章節附有練習。
我們可以透過每章節末的練習,有意識地喚醒善良、培養善良、擴散善良,
讓善意自然而然發生,進而療癒世界,造福所有生命。
【善意推薦】
Vegan Kitty Cat/純素部落客
末羊子/極簡主義作家
何晨瑋/泛科學專欄作家
瞿欣怡/作家
【各界好評】
本書以紮實的研究為基礎,內容動人、有趣且實用,並提供大量的實用建議和有效工具。塔拉.庫辛諾敏銳、富有洞察力且正中要點,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堅強地生活。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瑞克.韓森博士(Rick Hanson, PhD),《大腦快樂工程》作者。
一本可愛的書,充滿了簡單的善良,並提醒人們如何享受和體現美好的生活。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智慧之心》作者。
這是一本著重於善良的精彩好書,融入來自各種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如果你想要學習將更多的善良帶入生活,那麼閱讀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克里斯汀.內夫(Kristin Neff),《自我疼惜》作者,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
塔拉利用研究支持的實用技巧,提供了簡單卻有力的練習,使我們重新聯繫上具有同情心和善良的生活品質,而且在此過程中,我們的思想和心靈更自然地生活在這些狀態中。
——雪倫.薩爾茲堡(Sharon Salzberg),《靜心冥想的練習》、《正念的藝術》作者。
塔拉.庫辛諾融合她在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她深厚的生活經驗,為你提供了一個由內在到外在養成善良的途徑。
——拉比.拉米.夏皮羅(Rabbi Rami Shapiro),《慈愛的神聖藝術》作者。
本書美妙地證明了善良能夠橫跨各種差異,讓人們真正地彼此相繫,同時也是社會變革的關鍵。通過研究的視角,庫辛諾帶領我們走上一段詼諧、可信且令人鼓舞的旅程。
——賈克琳.琳賽(Jaclyn Lindsey),www.kindness.org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
多年來,塔拉.庫辛諾持續分享著自己的信念,即善良和同情心的力量可以使其他人擺脫日常生活的困擾和絕望。我很樂意將它提供給客戶和同事作為資料參考。
——南西.伊特考夫(Nancy Etcoff),《美麗的科學》作者
我們的世界有著對「善」的渴求,而我知道塔拉.庫辛奈(Tara Cousineau)致力透過寫作的方式,給世界帶來更多善意、憐憫心和同理心。我強烈推薦本書。
——唐納德.艾特曼(Donald Altman),《正念工具箱》、《只要60秒,甩掉壞情緒》作者。
我們一直追逐個人的成功和幸福,直到精疲力盡,擁有再多,我們依然感到空虛孤獨失落,我們急需一種治療方法。正如塔拉.庫辛諾溫和且清晰地向我們提點,解藥就藏在我們的基因當中,我們渴望關懷、聯繫和憐憫。閱讀本並且口耳相傳下去,讓「善良的感染力」開始吧!
——珍妮.康納(Janet Conner),《靈魂寫作》、《蓮花與百合》作者。
塔拉.庫辛諾用溫暖且明智的聲音提醒著,在我們經常瘋狂和分心的生活中,善良是我們存在的核心。善良是我們幾乎每分每秒都可以執行的動作;它使我們與其他人相互聯繫,並且改善我們所有人的生活。
——蘇珊.波拉克(Susan M. Pollak),冥想與心理治療學院校長。
塔拉創作了一本獨樹一格、文辭精妙的善良之書。儘管善良是一個被遺忘的概念,但是對於我們的健康和幸福無比重要,尤其在我們目前生活的時代。
——艾莉絲.多瑪(Alice Domar),《活在當下》和《自我愛護》共同作者。
有緣翻閱本書的讀者,請試著做做看書中的練習,
並盡可能向他人分享本書的故事和內容,
因為光是這麼做,你就是在改變世界。
☼
讓我們一起給最艱辛的時代,帶來最溫暖的光
目錄
前言
推薦序
本書導讀
第一部 善良是人的天性
第1章 善良需要努力
第2章 你的善良本能
第3章 樂於助人
第4章 培養勇氣
第5章 有意識地展現同理心
第6章 用想像力創造情感對象
第7章 親人般的歸屬感
第二部 樂於關懷的大腦
第8 章 重置壓力
第9章 與你的感官做朋友
第10章 情感矛盾
第11章 暫停的力量
第12章 由外而內的連結
第13章 擁抱與擊掌
第14章 接受他人的善意
第三部 充滿慈愛
第15章 心存正念
第16章 自我關愛
第17章 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第18章 全然接納
第19章 為我們的靈魂唱歌
第20章 珍惜小小事物
第21章 感恩的態度
第四部 善良的眼光
第22章 恩典與勇氣
第23章 寬恕是給自己的禮物
第24章 懂得道歉,創造一個友善的世界
第25章 記錄新開始
第26章 接受幫助
第27章 善意的禮物
第28章 慷慨大方的影響力
結語 重新想像善良
致謝
延伸內容
媽,我有事要告訴妳,但是我希望妳發表言論前,先聽我講完。」
當一個十七歲的女兒像這樣開啟對話時,哪個父母不會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可能她出了車禍、被約會強暴……又或是懷孕了。
我屏住呼吸,等她再次開口。
蘇菲解釋,前一天晚上,她遭到另一名女孩赤手空拳的攻擊。我的女兒讓我看了她胸部和背部深深的指甲抓痕,我嚇得倒退好幾步。
她的男友拍了一張她鼻子流血的照片,我拒看,因為我不想讓那畫面印在我的腦海中。
「妳現在還好嗎?」我柔聲詢問。
「沒事。」
「妳會不會從今以後都有陰影?」
「不會吧。」
「為什麼那個女孩要攻擊妳?」
「可能是有什麼舊仇……出於嫉妒,又或是想向我示威吧。」
我有股衝動,想衝到那女孩家破門而入,讓對方媽媽也嘗嘗這種驚嚇的滋味。
然而,蘇菲的選擇更高尚:她對那名女孩和她的生活狀況充滿同情心—展現出遠超於我的優雅和肚量。
身為一名幾乎終日與女性一起工作逾二十年的臨床心理學家,我對於女孩可以卑鄙到什麼程度,可說是瞭若指掌。
蘇菲沒有期望對方道歉,而且那女孩也從未提出道歉,一切都不了了之。但是這個衝突真的使我無法忍受,實在太差勁了。
此次事件,激發我去進行深度的研究,在面對各種卑鄙刻薄的對待時,要如何實踐自己的正念和同理心。
但是在具有爭議的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從我們的世界現況來看,這一切似乎很難做到:政治抹黑甚囂塵上,小孩子們開始變得焦慮或好鬥,公開嘲笑移民者和殘疾人士,霸凌現象正在擴增,對驅逐出境的恐懼也在增加。納粹的卍字記號被塗鴉在我們當地的中學,我們的大屠殺紀念館被褻瀆,關於婦女和女童待遇的描述使我們許多人感到恐懼。
此外,層出不窮的暴行,擴大了人們對世界的擔憂:難民危機、無處不在的恐怖攻擊、大規模公開槍擊、年輕黑人不斷被警察殺死、暴動、報復行為……
這些都不會帶來團結或凝聚力,而是在我們之間造成更多的分裂和疏離。
然而,我還是被女兒們正在聽席琳娜.戈梅茲(Selena Gomez)的歌曲《以慈伺敵》(Kill ’Em with Kindness)引起了共鳴。這首歌及時出現,讓我可以繼續向前。
善良成為我在家裡、同事以及客戶之間對話的主題。
有一個問題不斷地反覆出現:我們的良知怎麼了?
儘管歷史學家堅信我們生活在更無暴力、更民主的環境中,這個世界感覺起來仍像是個尖銳、不友善的地方,一切似乎都支離破碎。同理心、尊重和基本禮貌變得越來越罕見。
顯而易見地,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很難發自內心地展現慷慨與肚量。然而,我後來了解到,當你明白自己擁有行善的力量時,就會覺得展現善良沒那麼困難。
當面對任何威脅到你的事物時,無論是政治上、人際上或者生活上的衝擊,你都可以藉由善良「消除」恐懼。因此,我產生了寫這本書的想法。
我開始邀請人們分享關於善良的反饋和故事。
我會問:「你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嗎?為什麼這麼認為?」人們不是快速地回應:「哦,相信我,我不是個好人。」就是被問倒:「天哪,我真的必須想一想這個問題。」
請注意,很多人想到的善事有:因為孕婦的班機被取消而讓出機位;計程車司機借錢給錢包不見的人;一張出乎意料的感謝卡;留在門口的水仙花……但是有一半的時間,人們必須停下來花點時間思考什麼是善良。
顯然,我們常常要很努力才能「捕捉」到善的蹤影,彷彿它藏在角落,必須刻意搜尋才能發現。
對善良的恐懼
我們好像得了「善良恐懼症」似的,害怕當一個好人、害怕承認自己的善良、無法相信貌似友善的人,甚至不敢相信善意會發生。
這是怎麼回事?
日新月異的科技,是否太容易讓我們失去彼此的內心聯繫,盲目地迷戀自我與他人不同的獨特性,以至於「冷漠到近乎殘酷」的心態被視為正常?
我們是否覺得世界非常不安全,以致於過度保護自己?
若真是如此,我們是否回到了只把善良保留給我們的孩子、親密的家人和朋友的生存心態?
我們是否已將個人成功和幸福等價值凌駕於他人的福祉,導致寬恕之道逐漸成為絕響?
我們是否希望他人友善,但自己卻做不到?又或者我們只是將每天遇到的善意視為理所當然?
以上皆是。
這些問題在歷史上都曾出現過,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結果。心理分析師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和歷史學家芭芭拉.泰勒(Barbara Taylor)寫道:「善良永遠是冒險的,因為你會對他人感受變得相當敏感,它是一種體悟到他人快樂和痛苦的能力。」
他們對善良的歷史興衰作了總結,不禁感嘆,從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就認知到這種使人們緊緊相繫的真誠態度,然而如今這種良善正逐漸式微。
有人認為我們的生活取決於善良,因為正如哲學家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所寫:「我們最美好的生活是彼此相繫,且作為一個整體,我們的真實自我並不只存在於我們自己。」
善良跨越各個生活圈,大家不分彼此,形成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良好風氣,令人振奮且身受啟發,因為它造就關懷他人的文化。
現代社會的態度(強調自給自足、利己主義和疏離)已經削弱了我們對善良的信心。我們應該要相信善良是有意義的生活取向和公民美德,然而善良卻總是被聯想到虛弱、脆弱、女性化、陳舊和不可信任。
其實我們的良善本能一直都存在,因為我們的基本神經學與關懷息息相關。正如泰勒和菲利普斯所寫的,這是一種矛盾:「人們一直祕密地過著良善的生活,但是無法透過口語表達,也沒有任何文化上的支持。」
現在是建立友善文化的最佳時機,因為我們迫切需要這種文化。
為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將善良從一種感性的觀念轉變為一種對彼此關愛、尊重和欣賞的自然表達方式。這個目的需要付出許多努力。本書將提供給你一套表達善意的語言,鼓勵你感受它的必要性,幫助你明確地表達友善,並且為你提供由內而外的養成方法。你將會見識到自己擁有同情的本能,它深植於你的基因。但是,如果不落實在生活中,友善的能力就會減弱,演變成最令人恐懼的事情。
努力關愛
哈佛教育研究所的「讓關懷普及」計畫使這種恐懼浮上檯面。執行董事瑞克.魏斯伯德(Rick Weissbourd)指出,我們處在一個追求高成就的高壓時代,並且相當重視個人享樂。
「我們忘了多關心他人、關懷社群。」魏斯堡如是說。同時我也認同,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懷機會和善良模範,特別是在面對與我們不同的人時。
該項目的報告名稱為《我們需要培育的孩子》,調查了超過一萬名的青年。將近八成的年輕人選擇「高成就」或「幸福」作為他們的最高價值,只有大約兩成的年輕人選擇「關愛他人」。
普遍來說:「年輕人既沒有將關懷他人列為優先,也沒有看到周圍的關鍵人物以這件事情為優先。」研究人員觀察到言詞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還有上一代對孩子優先選擇權和價值觀的影響,也會透過日常行為表現出來:
「當孩子們沒有將關懷和公平擺在自我利益之前,當他們認為同儕不會以這些價值觀為優先時,他們更容易做出各種傷害行為,包括殘酷、不尊重、不誠實和詐騙。」
該報告警示我們注意現今兒童的錯誤價值觀和行為,並指出在養育他們長大的社會,我們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言語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政治、商業、教育、養育。如果我們重視關懷和友善,那麼便需要從我們本身、我們的人際關係和我們的社區中進行培養。
魏斯伯德說:「我認為好消息是,許多孩子的確看重關懷和友善,只不過他們常常將它擺在第二順位(在個人幸福和成就之後)。」
對良善的呼喊
善良是現今文化中被忽視的一種美德,但它一直存在於直覺本能之中,我們仍然可以運用它來幫助我們和整個世界。本書是一個號召人們團結的戰鬥口號,它闡明了善良是一種通往幸福和快樂的途徑。
我們大多數人都重視善良,並且渴望釋出善意。這件事本質上需要勇氣,因為我們必須勇於經歷與他人(尤其是與我們不同的人)建立聯繫的脆弱性。我們確實發現:建立關係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來自包括神經生物學、進化科學、心理學和教育在內等領域的廣泛發現,為建立一個更加友善和溫和的世界帶來了希望。簡單來說,因為我們為此著迷且從中受益。各領域的研究都不斷顯示,善良對個人和集體幸福的正向影響,包含身體健康、情緒健康、人際關係、生活滿意度、社區乃至經濟等多元方面。這些科學證實了古老的智慧,而且數據仍然不斷地增加中。以下是我們目前所知善良可以帶來的效果:
. 促進大腦中的情緒調節和同情網絡。
. 減輕退伍軍人的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關症狀。
. 保護助人的專業人士和急救人員免於同情疲乏。
. 減輕偏頭痛和慢性疼痛症狀。
. 增進對自己和他人的正向態度和同情心。
. 減少批評背負污名的社會群體,並且增加同理心。
. 改善身體意象。
. 強化浪漫愛情的關係。
. 改善青少年有關抑鬱症、焦慮症和社交孤立的症狀。
. 促進幼兒的抗壓性和親社會行為。
. 延長志願工作者的壽命。
事實證明,善良是幸福的解決方法。而且你擁有從內而外培養友善的渴望和自然動機。有了這本書,你可以增強憐憫的本能,並鼓勵他人有同情心,因為當你有目標性地實踐同情心時,全身都會散發出善的光芒,並且散播出去,因為它具有感染力。
作者資料
塔拉.庫辛奈 Tara Cousineau
臨床心理學家,研究人員,兩個女孩的母親。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婦女健康、身心醫學、幸福科學,以及利用創新的技巧來促進人類的幸福。 個人網站:aracousineau.com基本資料
作者:塔拉.庫辛奈(Tara Cousineau)
譯者:連婉婷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Beautiful Life
出版日期:2021-02-03
ISBN:9789864779802
城邦書號:BS6023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