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網路趨勢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如何在網路生活尋找意義及歸屬感?一個千禧世代作家探索自我與未知的旅程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如何在網路生活尋找意義及歸屬感?一個千禧世代作家探索自我與未知的旅程

  • 作者:克里斯.史特曼(Chris Stedman)
  • 出版社:潮浪文化
  • 出版日期:2021-12-28
  • 定價:550元
  • 優惠價:79折 43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435元,贈紅利2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1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穿越現實與虛擬的疆界,提出嶄新觀點! 在數位生活對人性提出最深刻的叩問及反思!  新舊世紀交會的此刻,更是重新定義時代與自我的契機。 ◆《一刀未剪的童年》作者,《被消除的男孩》作者,熱情盛讚◆  ◆《科克斯書評》《圖書館期刊》浪達文學,佳評如潮◆ 克里斯.史特曼因網路平台的耕耘書寫得到出書機會,各式媒體訪談邀約接踵而來。長期關注參與LGBTQ及性別、弱勢族群等社會議題,更因而一度被延攬至白宮服務。網路生活讓克里斯打開人生全新風景,獲益甚多,他決定與讀者分享一路走來的各種思索與經歷。 從網路交友、角色扮演、社會運動到自我認同,克里斯在書裡分析網路文化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更提出許多人面臨的疑問如:網路呈現的生活一定是膚淺虛假的嗎?究竟什麼才是「真實」?以社群媒體為例,有些人常感覺網路與現實分裂,只想使用濾鏡呈現亮麗成功的一面。克里斯卻點出: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在他人面前「展演」自我,這現象並非網路獨有。許多網路行為只是更突顯了人類原本擁有的古老衝動。 他在書中深入剖析各類議題,指出如網路資訊戰及演算法操控等因素皆不可忽視,也提醒我們需要更謹慎面對網路的使用習慣。像是網路已改變「永恆」的定義,在現實裡的無心之過也許船過水無痕,在網路卻會變成難以磨滅的數位足跡。在數位世紀如何因應網路的雙面刃特質?他認為我們不可因其惡而退讓了善的界限。社交網絡確實有助於諸如「阿拉伯之春」「black lives matter」等社會運動的發展推動。多方權衡下,網路提供了更多拓展及挑戰自我的空間。 克里斯同時也引用多位專家學者論述,實際走訪相關人士,記錄最前線的第一手訪談與觀察。更從信仰、遊戲、地圖繪製等各種層面,剖析中心與邊陲的權力論述、內在外在的衝突矛盾等問題。無懼於坦露自我,他以個人真實經歷相互佐證:一個成長於美國小鎮的酷兒也能從網路平台找到重要支持,進而做出重大改變。私日記的書寫風格,時而脆弱,時而激進,時而抒情,也讓本書帶著回憶錄般的私密色彩。   克里斯在本書呈現對數位時代真實的尖銳探索,揭示我們能如何重新理解人們長期以來的疑惑:我們是誰?我們在世界的定位是什麼?數位生活儘管時常讓人陷入過度完美的迷思,但這也構成新世代的成長途徑,讓人能夠想像自己各種可能的面向。他指出,想在網路時代尋找意義與歸屬感誠然是一大挑戰,但更是重新定義網路及人性的最佳契機。 本書特色 ●從現實到社群的連結互動、網路交友、完美濾鏡等種種思考對應虛擬及真實的互涉影響,觀點新穎。  ●作者坦誠書寫個人私密經驗,筆法抒情,半回憶錄的風格引人入勝。 \\\專文推薦/// 褚士瑩/作家 \\\線上線下齊聲按讚///(按姓名筆劃排序)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陳栢青/作家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褚士瑩/作家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羅毓嘉/詩人、財經記者 歐各思坦.柏洛斯/《一刀未剪的童年》作者 賈若德.康里/《被消除的男孩》作者  \\\已讀按讚/// 或許我們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線上的我們為什麼需要看起來如此冷靜、全知,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為什麼不允許自己跟線下一樣偶爾失控抓狂?網路上的我們,在社群媒體找到歸屬感、自我認知與人生意義,甚至珍貴的「信任」,我們不會去閱讀網站或是應用程式的使用者條款,並不是我們不想看,而是相信不用看,證明了我們具備信任的能力。線下的我們是否也能夠有歸屬感、高度自我覺察,有充滿意義的各種小目標,並且具備信任陌生人善意的能力? ——褚士瑩/作家 大數據、AI、元宇宙,這些五花八門的數位名詞,象徵著整個世代已數位移民到了網路,我們的精神活在虛擬比現實的時間還要多,到底哪一個角色才是我們的真實樣貌?當你對人生產生懷疑,精神總是透支虛脫,透過這本書的提醒,將幫助我們一起找回真實的樣貌。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國際好評/// 疫情讓很多人的「真實生活」活動都轉移到網路上,而本書剛好就探討了在虛擬空間何謂真實的問題。史特曼謹慎地引用學術資料來支持他的論點,並舉個人生活為例,把學術理論跟經驗結合在一起。本書將能讓你擁有充滿意義與連結的線上生活。 ——《科克斯書評》(KIRKUS) 在網路時代,「真的」是什麼意思?這是史特曼在新書裡探討的其中一個問題。他以自身分手、搬家以及染上疥瘡為出發點,透過許多相關故事討論,試圖尋找真實的過程。他深入探討自己的宗教信仰(或者該說無宗教信仰)、性傾向,甚至是他自己的線上品牌。他主張變裝皇后不是賣弄虛假,而是誇張了真實,就像張貼在社群媒體的自拍照一樣。他也認為,雖然很多人用社群媒體來尋找群體與親密感,但由於過度簡化自己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因此增加,而非縮短。雖然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使用第一人稱敘述,但史特曼也引用了很多研究「真實」概念的科學家及記者的觀點,提出他們的研究結果以及自身經驗。史特曼把自己的經歷放進這個充滿科技味但沒有艱深術語的敘述中,讓內容平易近人。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數位文化及其對社會有何影響的人,都能夠順利跟上作者的思維。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就算沒有疫情,本書也是必讀之書。書中詳細檢視了我們永遠「登入」的習慣,也對塑造我們在線上時間的社群制度提出審慎的批評。 ——影音俱樂部(AV Club)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史特曼這種幽默又發人深省的指南,引導我們重新在線上世界展現人的特質。 ——《美國雜誌》(America Magazine) 史特曼在本書裡試圖回答「數位化意味什麼,並重新建構令人崩潰沮喪卻也沉迷其中的數位生活,將其當作一個可以不斷反思『何以為人』這個古老問題的全新機會」。面對存在問題,史特曼在數位及真實生活中都安逸自在。本書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對話提出了精彩觀點。 ——《前言書評》(FOREWORD REVIEWS)   現在正是最適合本書出現的時代。這本書用簡單直接的語言處理人類的基本衝動,從頭到尾充滿許多生動的比喻。從本質上來說,本書呼籲以看似最奇怪的方式——真誠——來打破循環。「要先讓我們自己變得脆弱,對周遭世界產生感情與依賴,而不是認為數位生活就是我們可以因為不安而優化、設計自己的空間。」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我們很可能都要活在線上了。史特曼在這方面得來不易的智慧,非常值得關注。 ——《公開信評論》(OPEN LETTERS REVIEW)    雖然本書裡處處是史特曼人生的精彩比喻與感人片段,不過這本書最有意思、或許也是最重要的敘述,是作者染上疥瘡的經歷。史特曼在書中從頭到尾提醒我們,數位生活雖然跟線下生活不一樣,但完全沒有比較不真實,所以一定要謹慎以對。 ——浪達文學(LAMBDA LITERARY) 我很感謝本書。克里斯.史特曼以殷切的心對數位媒體提出批評,而我希望在往後數年,這本書仍然能引領大家討論我們的生活,不管是數位還是非數位。 ——哈尼夫.阿卜杜拉奇布(Hanif Abdurraqib)/《除非他們殺死我們》(They Can’t Kill Us Until They Kill Us,暫譯)及《雨中前行》(Go Ahead in the Rain,暫譯)作者 就在我們進入一個需要數位世界更真實的時代,克里斯.史特曼的最新著作奇妙地描繪了這個現象,並及時引導我們在線上變得更真實。他認為數位生活就像一種變裝,完全改變了我對於在線上呈現自我的看法,而這本傑作的影響並不只是這樣。他時而幽默,時而睿智,讓我們能以全新角度更清楚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亞歷山大.奇(Alexander Chee)/《如何寫自傳體小說》(How to Write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暫譯)及《夜后》(The Queen of the Night,暫譯)作者 剛開始,我對這本書的前提——在數位人生中找到真實、意義與歸屬——一點興趣也沒有,因為我太膚淺又太沒有道德觀,所以不會去讀任何書名有歸屬及意義這類字眼的書。然而克里斯.史特曼對於線上和線下的真實性精彩又奇妙的見解,卻意外吸引了我,他坦露的脆弱尤其讓我感動。我認為很多人都會對這本兼顧文化評論的回憶錄產生共鳴,尤其是像我這種自恃過高又挑剔的人。 ——歐各思坦.柏洛斯(Augusten Burroughs)/《一刀未剪的童年》(Running with Scissors)作者 本書對數位時代身分的複雜性提出了精彩動人的反思。克里斯.史特曼以特別細膩的觀點,敘述數位空間如何既滿足人類天生對於群體與認可的需要,又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特別是對已經無法再從宗教或其他傳統空間滿足這方面需求的世代來說。書中質疑傳統的二分法:真實/虛假、短暫/持久,並鼓勵我們把線上生活想成是一個充滿各種可能性的邊疆。 ——梅根.奧吉布林(Meghan O'Gieblyn)/《內陸州》(Interior States,暫譯)作者 克里斯.史特曼的這本書言詞坦率、充滿洞見,不過最大的成就在於讓我們對何謂真實有進一步的理解。書中提出很多評論文章忽略的一面:對很多人來說,數位生活是我們初次能學習盡情活著的地方。——賈若德.康里(Garrard Conley),《被消除的男孩》(Boy Erased)作者 克里斯.史特曼在本書巧妙地探究了越來越數位化的生活如何重新塑造我們對真實的認知,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周遭一切。史特曼引用大量研究資料,也進行深度反思,探索並激發我們對於這個不斷變動的世界的期望,並討論如何融入這樣一個世界。——山姆.蘭斯基(Sam Lansky)/《鍍金剃刀》(The Gilded Razor,暫譯)及《破碎之人》(Broken People,暫譯)作者 本書讓我們不再認為依賴網路是可恥的事,並幫助我們想像在一個破碎而有時孤獨的世界裡,建立新的社群,得到新的安慰。 ——布里亞倫.哈波(Briallen Hopper)/《難以去愛》(Hard to Love,暫譯)作者 克里斯.史特曼接納(而非抗拒)塑造線上社交生活的種種對立衝動是可並存的:理性參與和暴民心態並存,奇特的親密關係與演算法同溫層並存,虛榮的自拍與心靈探索的自拍並存。閱讀這本書讓我更深入思考在線上的人生,更意識到其道德層面,還有——相對來說,我現在理解了——「人」是什麼。 ——湯馬斯.佩吉.麥克比(Thomas Page McBee)/《男人在世:跨性別者歷經暴力、寬恕與成為男人的真實故事》(Man Alive: A True Story of Violence, Forgiveness and Becoming a Man)《業餘者》(Amateur,暫譯)作者 克里斯.史特曼意識到自己與社群媒體的複雜關係,細細思索社群、友誼、傷心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活。本書充滿慈悲為懷的坦率與條理分明的文字,針對當前最棘手的一些問題提出高明的見解。 ——尼克.懷特(Nick White)/《如何活過此夏》(How to Survive a Summer,暫譯)及《微甜》(Sweet and Low,暫譯)作者 克里斯.史特曼在這本研究虛擬空間之內之外何謂「真實」的書中,將親密、脆弱、諷刺和直率結合在一起,條理分明、令人信服。他的論證打開了一個空間,讓所有人都停止盲目追求規範與虛假的一致性,轉而深入探索人類的不確定性與連結那一面。 ——安娜.瑪麗.考克斯(Ana Marie Cox)/文化評論家、《朋友如此》(With Friends Like These,暫譯)主持人 克里斯.史特曼在這部作品裡發揮積極社運人士與前衛思想家的特質,為所有人照亮一條前進的道路。他讓我們看到網路如何提供我們機會,以新的方式去面對最重要的人生問題。要了解在數位世界裡何以為人,一定要讀這本書。 ——薇拉瑞.考爾(Valarie Kaur)/《舉目之處,沒有陌生人》(See No Stranger,暫譯)作者 我們很容易就被動地讓社群媒體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很多人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滑社群媒體)。要有足夠的智慧,才能有意識地思考、看到社群媒體的優點,以對自己有益的方式使用社群媒體。克里斯.史特曼就是這樣一個有智慧的人,而我們很幸運能在這種惡意四伏的時代聽到他理性的聲音。 ——戴夫.福爾摩斯(Dave Holmes)/《一個人的派對》(Party of One,暫譯)作者 在本書裡,克里斯.史特曼想探究真正的問題何在,慶幸的是,他並沒有替我們回答,而是鼓勵我們也提出同樣的疑問。他是一名繪製無形道路、把數位與實體世界連接起來的製圖師。 ——迪倫.馬龍(Dylan Marron)/《如何與討厭你的人交談》(Conversations with People Who Hate Me,暫譯)主持人、《一字一句》(Every Single Word,暫譯)作者 我跟許多千禧世代的同胞一樣,花很多時間掛在網路上。很少有人能像克里斯.史特曼這樣,把這個主題寫得這麼透徹,清楚呈現「永遠掛在網路上的世代」往往混亂不堪的生活方式。我非常推薦這本書,我認為這本書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影響我們日後討論線上互動的方向。 ——約翰.保羅.布拉姆(John Paul Bramme)/專欄作家、《你好,爸爸!》(!Hola Papi!,暫譯)作者 克里斯.史特曼對人性的觀點如此睿智、脆弱又透徹。雖然網路讓我們聚在一起,讓我們以為自己認識了陌生人,但真正的親密其實是罕見而神奇的事。這本奇妙的書掌握了那種魔力,並慷慨地提供給讀者。 ——R.艾瑞克.湯瑪斯(R. Eric Thomas)/《Here for It》作者 每個人都擁有多種面向。看到這麼多面向在一本綜合回憶錄與學術性質的書裡綜合在一起,讓我一頁又一頁看得停不下來。最後,克里斯.史特曼把他面對無神論的態度應用在數位世界,鼓勵我們超越非黑即白、非善即惡的二分法,了解我們所有人……都是真的。 ——諾拉.麥肯納利(Nora McInerny)/《面對人生,我們都是毫無準備的大人》(It’s Okay to Laugh)作者、podcast節目《很恐怖,多謝關心》(Terrible, Thanks for Asking,暫譯)主持人 這是一本探討何以為人的書,既溫暖又充滿智慧。本書將擴展你的眼界、安慰你的心靈。我很喜歡。 ——埃布.帕特爾(Eboo Patel)/《信仰行為》(Acts of Faith,暫譯)作者 克里斯.史特曼的文字從非常個人、富有同理心的角度出發,充滿了真正的好奇心,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線上生活。 ——科爾.埃斯科拉(Cole Escola)/演員、藝人

目錄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親愛的,我把真實變大了! 1業餘者 Amateurs 你天生赤裸,其餘皆是變裝 2焦慮推文 Anxietweets 網路上的濾鏡界限何在? 3群星之中 In the stars 當我們逃避現實,對網路上癮——網路能代替宗教和占星學嗎? 4繪製領土 Mapping the territory 如何在虛擬與真實間,定義世界與自己? 5勾勒距離 Drafting distance 強連結與弱連結的意義何在?和網路世界又該如何保持安全距離? 6留下印記 Inked 當數位足跡即成永恆,真實人生能夠編輯幾次? 7我們扮演的角色 The roles we play 虛擬世界和真實人生的身分認同 8不確定的推文 Uncertain tweets 擁抱未知,一起來做心靈體操 尾聲/絨毛兔習慣 The velveteen habit 所有的連結與分離,讓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內文試閱

1 業餘者 「真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真實」一直是個很微妙的概念,這個概念龐大而複雜,一直以來就是佛教和基督教科學派等宗教傳統的重要問題。但是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數位化,而我們日益倚賴來連結、表達自我、尋找資料的網路平臺又往往被說成是「假的」,現在這個概念感覺更是特別沉重。「真實」這個本來就很難解的問題——我如何能知道自己真正是誰?——這下子好像幾乎不可能有答案了。 既然問題深不可測,那就可以從很多地方開始。而我選擇從變裝秀開始。那是一個同志酒吧的業餘之夜,表演者都是剛起步的變裝皇后,來這裡試水溫。我剛剛恢復單身,勉強聽從朋友的建議,再度出來認識新朋友。我跟那天夜裡上臺的很多變裝皇后一樣,深感自己是個菜鳥。因為太久沒練習調情技巧了,我多半時間都自己默默待著。每次我從手機上抬眼,就幾乎只注意那些勇氣可嘉、渾身閃亮的藝人。 這些業餘變裝皇后才剛上臺、還掌握不住觀眾的喜惡,好幾個都厚著臉皮、理直氣壯地胡亂表演一通。有些人則比較像我,渾身散發的遲疑,就跟我從手機螢幕偷偷往外瞄時一模一樣。他們就算躲在濃妝面具後也藏不住緊張(提醒一下菜鳥:臉上的妝要跟脖子配合一下)。這些變裝皇后有的過於自信,有的極度沒安全感,可說呈現眾生百態。 可是在這個混亂的業餘之夜裡,有一種魔力,混合著莽撞與赤裸裸的脆弱,讓我震撼。也許是那時我自己的生活剛好一團亂——交往將近五年的男友剛搬離我們同住的公寓、工作上諸事不順,我身邊的一切都顯得很不確定。不管原因是什麼,那場表演的氛圍打動了我。我感覺那場表演,比我看過的任何更精心排練的變裝表演更真實。 我看得出來那些皇后在冒險、在實驗;我看得出來他們的緊張、激動與勇氣。很顯然,在他們的自信與遲疑中,他們想的是自己想表達什麼,而不是什麼樣的表演能替他們賺到演出費。他們沒有一個表現出在社群媒體動態中那種讓人疲憊的完美。那些數位誇耀與放閃(工作成就、訂婚照、新房子、假期)只讓我感覺自己那似乎打定主意不照計畫走的人生更悲慘了。而這些菜鳥,他們象徵了我心裡不斷增長的想法:也許現在正是撕掉劇本、擺脫所有規則的時候。不要管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該重視什麼、不應該重視什麼——擺脫那些原本讓我的人生有意義、讓我的人生成為真實的東西,然後來點新的嘗試。 在變裝界,「真實」的概念未必跟你想的一樣。對許多變裝藝人來說,真實不是盡量「悄悄通過」——融入群體,不引人注目——而是凸顯自己、獨立於眾人之外。變裝的真實破除我們既定的觀念,讓我們更清楚看到,最真實的,其實是介於兩者之間,是模稜兩可,是撕破性別劇本。變裝的真實在於它使用加強、誇張、偏差的手法來揭開真相:它把鏡子拿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看到我們繼承的性別包袱,鼓勵我們丟棄慣例。 這也是我們生活中的數位部分能辦到的。如果誠實地看著它們,它們也可以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依賴什麼、照什麼劇本走,以及這些事情透露我們如何理解自己。我們的數位變裝也會讓我們看到,我們的文化認為什麼是完美(完美的外表、完美的關係、完美的人生),然後問我們想不想把這些事情丟棄。那是一個實驗室,一個可以進行實驗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可以嘗試可能不會成功的事、還不擅長的事,然後看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關於變裝,最有名的一句話可能是藝人魯保羅(RuPaul)說的這句:「你天生赤裸,其他皆是變裝。」我們出生時是塊白板,然後花一輩子的時間給自己加上一層又一層的服裝、面具、裝備。所有的人最後都要面對抉擇:要照我們繼承的劇本來活,還是要自己開出一條路來。最好的情況是,變裝讓我們看到那些劇本有多不堪一擊,而周遭的世界,對我們的自我意識又有多大的影響。只有如實看到那種影響(正如看出變裝的超現實、誇張、裝模作樣與幽默),我們才能嘗試別的方式。 網路也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劇本有多不堪一擊——未必跟性別有關(不過有時是的!),而是在我們認為什麼會讓我們真實、讓我們活得像人方面。「鯰魚」(catfishes,在網路上呈現的身分與離線身分不同的人)、濾鏡(改變照片的亮度或顏色來美化照片,或者更進一步,讓人可以大幅改變外貌的軟體)、人體圖像合成(用人工智慧來創造以假亂真的影片)、我們精心創造的數位自我。這些事情都將我們一直以為構成真實的事物連根拔起,並證明那種理解有多麼不完整。這樣的連根拔起,給了我們一個想像另一種方式的機會。如果我們允許,網路可以向我們揭露自己,揭開所有的裝模作樣與隱藏,給我們一個機會,問自己真正是誰、如何看待自己,而這其中又有多少是受到我們已經內化的劇本所影響。這樣一來,我們也會有機會寫下新的準則。 禪宗大師鈴木俊隆寫道:「初學者的心充滿各種可能性,但老手的心卻沒有多少可能性。」生而為人,就是永遠是個新手——在黑暗裡磕磕絆絆,努力理解自己是誰,而驅動我們生命的又是什麼。只有承認我們沒有答案,我們才能問自己重要的問題。 不管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我們都在打造自己。可是在數位領域裡,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在別人眼裡是什麼樣子。就好像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可以當頭牌了,實際上卻只是在業餘之夜表演:在過程中實驗、在臺上出醜、暴露自己的人性。正是因為這樣,才讓網路成為有史以來探索真實問題最好的場域。在我們手忙腳亂搬演一場表演時,社群媒體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看到,當「真實」成為人性的議題,我們全都是業餘者。 ◆◆◆  我絕非科技專家——我還是不太懂虛擬私人網路(VPN)是怎麼回事,就算有心也沒辦法把各種位元單位從小排到大——但我至少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可以寫一本在數位世界中尋找真實的書:我是靠網路打下一片天的。我跟現在很多寫手一樣,在線上建立了自己的平台、找到自己的聲音,並與一群觀眾、評論家與同儕建立了初步連結。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靠社群媒體出人頭地。這件事發生時,我是名研究生,在一所小型的神學院研讀宗教。後來我開了一個部落格,專門推廣非反宗教的無神論者的故事及觀點,之後我的事業就出乎意料一飛沖天了。不到三年,我從一個無名小卒到上有線新聞網、簽了一本書,還得到一份哈佛(Harvard University)的工作。 我提出的是弱勢族群的觀點,但情況也很清楚,要不是數位工具,我的意見絕對不會受到這般重視。沒有網路,我不會在線上跟無神論的暢銷書作者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針鋒相對、跟受歡迎的無神論部落客PZ.邁爾斯(PZ Myers)辯論,或是有好幾年的時間,醒來時心底惶惑不安,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一個無神論寫手,在近乎每天不斷的攻訐中把我罵得體無完膚——這一切都發生在我滿二十四歲之前。 隨著我的部落格意外爆紅而來的一切——我那本討論從基督教基要派到包容性無神論的書,《尊重信仰的無神論者》(Faitheist,暫譯);來自公共電視網(PBS)、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及MSNBC等各新聞臺的邀請,甚至連現在已經停播的福斯新聞網節目《歐萊利實情》(O’Reilly Factor)都邀請我前去——多半都是提供我這些機會的人,偶然在網路上看到了我的作品。 我的故事,聽起來就像是網路擁護者列舉網路功能的範例:讓傳統上缺少廣泛討論的觀點有個發聲的舞臺。身為順性別的白人男性,處在一個不斷看重並獎賞這類觀點的世界,我當然是受益者,但身為一個無神論的年輕酷兒,正職是與穆斯林、基督徒和印度教徒一起促進跨宗教的合作,我的學術訓練並無法與我的對談來賓相提並論。我的氣勢與發言,一點都不像盤踞在暢銷書排行榜上的那些無神論者。我當時連生活費都賺不到,能跟他們相比才怪。寫《尊重信仰的無神論者》時,我白天長時間工作,晚上在一間公寓客廳隔間的床墊上徹夜打字。可是在網路上,這些都不重要。我繞過防火牆,在通常把我這種人阻隔在外的討論中注入新觀點。 而在工作之外,我擁有很多事物,甚至可以說是更重要的事,都要感謝網路。我在Twitter上結交了好幾位知己,在Instagram上認識了幾位交往對象。但我最要感謝網路的一件事,可能是我的人生。身為同性戀少年,我在網路上找到空間,可以吐露我的酷兒身分並找到支持。我不僅藉此練習在非數位生活領域出櫃的狀況,還與世界各地的酷兒建立了真實而意義重大的友誼,讓我覺得沒那麼孤單。 網路在我的青春期成為我的救生索,後來,在我快三十歲時,一連串的不順遂顛覆了我的自我認知,網路又意外救了我一次。在多年來支撐我的身分的一切——許多我張貼在社群媒體上、認為賦予自我人生意義的事——幾乎消失或結束後,我再次轉向網路尋求安心與支持。然而,在我這麼做的時候,我注意到,儘管生活上的動盪讓我痛苦掙扎,我還是努力在網路上營造一個自信、冷靜的形象。我想要了解,為什麼我會想在網路上尋求安心,張貼的內容卻又顯得一切如常。我感覺自己分成了兩半。雖然網路在我二十歲出頭時幫助我建立了一份事業,但,到了二十來歲的盡頭,我卻感覺對自己的數位人生很陌生。 就像我剛成年時,第一次脫離基督教、想徹底撇清關係一樣——剛開始探索數位人生的各個層面時,我也想不管好壞,把它全都丟掉。我看了一些反對網路的言論,說網路讓我們更虛假、更疏離。但那些說法並不能完全滿足我。我持續發問、請教他人的意見,想更深入了解。網路就跟宗教一樣,往往讓人感覺複雜而煩躁不安,我很難判斷自己對它真正的想法,也就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我對於數位生活的不安感受。而往往就是那些不容易釐清的想法、那些複雜而煩躁不安的感覺,教會我身為人的真諦。 我第一次懂得這一點,是在中學時,我媽跟我說我必須參加某種運動。剛開始我很抗拒,因為我通常都只做我天生就很擅長的事。最後我放棄反抗,加入越野隊。我完全沒有運動細胞,要訓練我的身體去跑以前想都沒想過的距離,真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困難的挑戰。但我堅持了下來,最後連續兩年獲得最佳進步獎(剛開始我的情況真的很慘)。不過,我有兩點最大的收穫:我發現自己愛上了跑步,另外我還學到,嘗試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會對自己有新的認識。 嘗試不熟悉、不擅長的事,就有機會弄清楚自己是誰。在冒險與跳躍時的脆弱之中,存在著某種東西。以新的角度看到自己的機會。把你一直以來告訴自己是誰或不是誰的說法打碎的東西。不再受限於你可以是誰、不可以是誰。 不管「品牌專家」怎麼說,我們都還不怎麼會用社群媒體。它太新了。在我們使用社群媒體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顯露出的笨手笨腳,證明我們有很多事做得很不好,像是了解自己、誠實面對自己這方面。這也讓社群媒體成為審視自我的完美鏡頭。因為它新、它有風險,而我們笨手笨腳地透過它來試圖了解自己、分享自我,也因此揭露了自己。揭露的這些事,給予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機會,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做出某些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的自己,可能會讓自己嚇一跳。我就嚇了一跳。 ◆◆◆  宣布要出版這本書後不久,有天晚上,我跟父親及他的女友一起吃飯。他們看了網上的公告,想知道「IRL」是什麼意思。 有那麼一刻,我以為他們是在開玩笑。我從來沒有想到會有人不知道這個縮寫代表什麼,尤其是像他們這種有Facebook和Twitter帳號的人。 「意思是『在真實生活中』(in real life)。」我邊吃披薩邊解釋。「大家通常用這個縮寫來指離線的生活。譬如你在那種應用程式上認識了某個人,後來你想跟他們見面,就會說:『要不要IRL碰個面?』」 看他們一臉茫然的樣子,我知道這個解釋有說跟沒說一樣。事實證明,我釐清疑惑的努力只引發了更多問題。他們不知道我說「那種應用程式」是指什麼,而這個詞是一些酷兒(搞不好某些非酷兒也這麼用)用來指Grindr或Scruff這類約會和約砲的應用程式。我開始解釋,但我不確定要怎麼說,或者要說到什麼程度。於是我們換了話題,我用好玩的濾鏡幫他們拍了幾張照片,然後我們就分開了。 走出餐廳時,我一直在想,雖然比起社群媒體存在之前,我們更常聯絡,但我還是有很大部分的生活,是他們毫無所知的,而在這部分的生活裡,有各式各樣的事情,讓我感覺自己是個完整、真實的人。 但,我的生活與自我——尤其是在數位空間裡——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連我也不了解的。媒體、老師和朋友明示暗示告訴我,我不必了解那些,那些都不是真的。不過,幾年前我也發現,不了解那些事反而無法讓我安心。時至今日,在這個有太多重要人生事件都發生在網路上的時代,我需要更了解「在真實生活中」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仍屬稚嫩的數位生活中,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習慣不去質疑自己正在做的事,只是一直點、一直滑。我也跟大家一樣。但如果從無神論者的角度去研究宗教教會我任何事,那就是懂得提問。如果從小到大的酷兒身分教會我任何事,那就是懂得提問。如果我現在知道自己在所有領域裡都是個半調子業餘者教會我任何事,那就是懂得提問。本書試圖針對數位化的意義提問,並重新建構迷人卻又令人挫敗、不安的數位生活,以此提供一個新的機會,不斷針對何以為人提出棘手的問題。 「真的」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些關於意義、歸屬及身分——也就是讓我們感覺活著的事——的古老問題,如何體現在愈來愈數位化的生活裡?目的、連結、共同體,這些都經常被視為人類經驗的核心,而我們這些會利用數位平台來尋找這些事物的人,一定要問自己,科技是讓我們更容易或更難找到這些東西,或者只是改變我們找到它們的方式。 這本書就是我為什麼想要進一步了解是什麼構成「真實的生活」、我又如何在線上及線下尋找答案的故事。我就像在業餘之夜上表演的某些人,也像我剛開始參加越野隊的時候一樣,不是很確定自己在做什麼,但我希望我的手忙腳亂、我想要搞清楚狀況的努力,還是有益處。資深跑者和變裝皇后往往會守護菜鳥,為他們指引正確的方向,同樣地,在這條更進一步理解如何在數位世界裡當個人的路上,我也很少獨行。在努力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有很多人指引我方向,或者陪我走一段。現在我也要邀請你,跟我一起踏出試探的腳步,冒一點險,好讓我們對真實有更深的了解。

延伸內容

親愛的,我把真實變大了!
◎文/褚士瑩(作家) 在一場科技對話力的哲學工作坊上,我請在座大多是家長或是教師的參加者,回答這個問題:「電競如果納入正式體育項目,會不會改變我作為大人,對於孩子熱衷打網路遊戲的看法?」 大多數的人都說他們不會改變對線上遊戲的看法,典型的答案是「電競是否納入正式運動項目,並不是孩子沉迷在虛擬世界裡的藉口。」換言之,雖然大人不了解電競遊戲的本質,卻可以毫不在意站在堅定的反對立場。 只有少數人說他們的想法會有所鬆動,鬆動立場的原因,通常是很膚淺的,像是可以賺錢,可以保送好的大學等等,只有一位自省能力比較強的家長,說他之所以會改變立場,是因為自己向來是一個總在追求社會認可的人,所以一旦社會認可電競,應該就會去支持社會價值觀認為是好的、有用的事。 這場討論,讓我意識到人們對待網路的看法,其實比想像中更加傳統。其實不只網路,很多人對於所有時代的進步,都會輕易貼上「不真實」的標籤。 但這是真的嗎?將近一百年前,當時也有人批評美國當時所謂的創新科技,包括耕種用的鋼製犁具、縫紉機,還有較為精巧的自行車,認為這些科技進步會損害人的「靈性」,把人變成機器,跟今天家長對網路遊戲或是社群團體的批評如出一轍,當時有一位美國律師提摩西.沃克(Timothy Walker)則為科技進步辯護說:「機器讓身體免於繁瑣的勞動,進而解放心靈。」沃克認為,我們因此解放之後,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哲學家和詩人。 當然,這兩種說法在今天來看都流於誇張,真正的事實是自動縫紉機或許從來無法帶給人類幸福,但也不會帶來不幸。社會學者做出這樣的結論:科技與幸福感之間的負面關係其實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網路也是。 時代的進步,觀念的翻轉,科技的創新,並不會讓新的真實變得虛偽,我想到台灣布農族的「變裝皇后」(Drag Queen)飛利冰,做為臺灣原住民,卻主動在自己的表演、服裝中塞入很多傳統布農族的元素,試著和變裝皇后這個來自歐美,顛覆傳統的文化概念融合並存。這樣說來,族名「飛利安」的他,在以「飛利冰」的身分站在臺上表演,跟在學校時不得不以漢名「金冠智」寫考卷時候的他,哪一個更真實? 克里斯.史特曼(Chris Stedman)在他《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這本書中也說: 「儘管網路是這麼一個複雜、令人不安的空間,我還是一直不離不棄,想到這一點,我不禁疑惑,問題是不是真的出在社群媒體上。我現在懷疑,與其說社群媒體絕對或絕大部分是一股破壞力量,不如說它是我們展現自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新工具,只是跟任何其他工具一樣,很容易被濫用或誤用。沒錯,它帶來了巨大的新挑戰。但它也提供了豐富的新機會,讓我們看到自己:在我們笨手笨腳嘗試在網路上當人時,它讓我們有機會去了解自己的衝動——想要傳播一個經過編輯的自我形象。審視我們使用網路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 變裝皇后飛利冰,學生金智冠,或許都只是飛利安「擴增(augment)」的實境,就像線上遊戲一樣。藉由向外界展示,飛利冰想要向自己證明,我很好,我的生活中有快樂的事,但重點其實不是外界,重點是自己,所有表演都是給飛利安自己看的。臺下、線下的,不一定就不真實。就像社會學家奈森.喬根森(Nathan Jurgenson)所建議的,不需要把生活劃分為「數位二元論」的線上和線下,覺得線上生活和線下生活本質不同,而且線下生活比線上生活更加真實,其實是一種誤解,現代版的真實是新的,跟以前不一樣,仍然是真實,只是有些變動,無論是1930年或一百年後的2030年。 或許我們真正應該反思的是:在臺上的飛利冰、或線上的我們,為什麼需要看起來如此冷靜、全知,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為什麼不允許自己跟線下的自己一樣,偶爾失控抓狂?網路上的我們,在社群媒體找到歸屬感、自我認知與人生意義,甚至珍貴的「信任」,我們不會去閱讀網站或是應用程式的使用者條款,並不是我們不想看,而是我們相信不用看,證明了我們具備信任的能力,線下的我們,是否也能夠有歸屬感、高度自我覺察,有這充滿意義的各種小目標,並且具備信任陌生人善意的能力? 真實從來沒有因為科技而變小、消失,真實只是轉移到了別的地方,變得更大了——就像我說得彷彿我認識飛利冰一樣。

作者資料

克里斯.史特曼(Chris Stedman)

維權人士、社區組織者以及作家,著有《尊重信仰的無神論者:無神論者如何與宗教虔信者找到共同點》(Faitheist: How an Atheist Found Common Ground with the Religious,暫譯)。他為《衛報》《今日美國》《赫芬頓郵報》《洛杉磯書評》《華盛頓郵報》《大西洋》(The Atlantic)《Pitchfork》《BuzzFeed》《VICE》等撰稿,也曾出現於CNN、MSNBC以及PBS。曾擔任耶魯大學人文社區(Yale Humanist Community)的創始主任及哈佛大學的人文牧師。目前則為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奧格斯堡學院(Augsburg University)宗教與哲學系(Department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的兼任教授。 《細節雜誌》(Details Magazine)將克里斯譽為「破解宗教信仰現狀的下一代領袖」之一,媒體《MIC》則稱他為「打破對無神論者刻板印象的千禧世代」。他於2021年6月開始主持名為《Unread》的podcast節目,推出同年即獲媒體《Vulture》《Mashable》選為「年度最佳podcast」(Best Podcasts of 2021)及「年度最佳新進podcast」(Best New Podcasts of 2021)。更多訊息請見:http://chrisstedmanwriter.com/。

基本資料

作者:克里斯.史特曼(Chris Stedman) 譯者:鄭淑芬 出版社:潮浪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28 ISBN:9789860648072 城邦書號:A5530008 規格:平裝 / 單色 / 41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