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教育
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

  • 作者:藍偉瑩
  • 出版社:親子天下
  • 出版日期:2021-11-25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藍偉瑩老師繼暢銷作品《教學力》後又一力作 所有教學者、學習者及家長,無法忽視且需刻意練習的《提問力》 「探究」與「素養」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關鍵字, 父母與老師更要成為啟動孩子思考的提問者! 善用提問,促進聆聽、對話與思考,發現與看見「關鍵理解」, 透過提問,優化解決問題,激發創意潛能,建立互動關係,驅動更好的改變!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提醒: 「傳統上既定的講課特徵,是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 但這種提問常常以取得答案為滿足,而不是引起疑難,由師生共同討論。」 超過25年教學資歷,長年投入客製化師資培育的偉瑩老師,累積了上百場教學工作坊的帶領能量, 8年來更是踏遍全台縣市,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 從培養教師優質教學力的初衷出發,這次更聚焦探究「提問」的本質: 不僅從教育哲學的思維源頭,爬梳提問的內涵(WHY)、提問需求的情境(WHAT), 更深入討論提問歷程的關鍵(HOW)以及提問實踐的場域(WHEN & WHO), 是資深教育工作者與師資培育者,針對教育與教養現場的「提問力」深刻體悟之作—— ★如何創造有益學習發生的課堂? ★如何激發師生共構的精彩對話? ★「發現」與「驗證」脈絡的提問,有何不同? ★孩子的提問過於發散,怎麼改善? ★4種NG提問陷阱,怎麼避免? ★如何透過7個問題,確認孩子是否已經掌握「關鍵理解」? ★我們的提問用語是否足夠「中性」以促進孩子思考? ★如何透過提問,讓學生成為會思考且自律主動的人? ★身為教師社群領導者,如何促進對話與反思? ★ 如何透過聆聽與溝通,使團隊產生有意義的互動? ★如何促進親子間有愛無礙的溝通?家長如何提問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就從《提問力》這本書開始,跟著偉瑩老師, 大人和孩子一起練習,把思考的天性轉為更好的思考習慣: →大人善用提問力,成為更好的引導促進者、課堂設計者,以及組織領導者。 →孩子學習提問力,發展探索世界的另一雙眼睛,培養嚴謹的思考與判斷力。 從「提問」的目的、脈絡、類型、方法與語言,幫助讀者掌握「提問」的關鍵, 並將「提問」有效應用在親子教養、學校學習與領導共好三大領域中。 因為,偉瑩老師深信: 提問,可引導自己及他人「看見並反思」隱藏於現象背後的意義。 能夠提問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探索者; 能夠反思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參與者。 誰適合閱讀《提問力》? 1.適合教師閱讀:透過提問,重新思考課程設計,審慎決定課堂中的提問設計和次序安排,有效串連學生思考,激發師生共創的精采對話。 2.適合學校決策與社群領導者:促進提問發展的關鍵理解,讓提問不流於發散,也不只是事實表層的理解,更能聚焦在深層的意義,促進組織溝通品質。 3.適合家長閱讀:讓提問自然而然在親子生活中深耕發芽,培養孩子主動好奇、思考探究的習慣。 【各界推薦】 這本書結合了作者長時間的教學經驗及人生觀察,有心法也有策略,引領讀者進入問題的世界。讓我們了解,更美好的未來就從向世界提問、向社會提問、向自己提問開始。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台灣教育最欠缺的就是「提問力」!我認為《提問力》這本書是後一○八課綱時代的及時雨!只要願意花時間好好參透這本好書的人,提問功力將會大增,引領孩子開始思考。 ——葉丙成(台大教授、無界塾創辦人) 面對無常的未來與環境,比起找答案,更需要先問對問題。就像藍偉瑩老師這本新書所提醒我們的,不要那麼容易接受既存的現實,試著再多問一點。去問,就對了。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試問下個世紀的孩子,面臨資源缺乏、高度競爭的成熟社會到底需要什麼能力?這本《提問力》給的不是答案,而是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大腦編寫的一本操作手冊!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目錄

推薦序 提問讓人與眾不同 黃俊儒 推薦序 台灣教育最欠缺的「提問力」! 葉丙成 推薦序 你想清楚了嗎?你問對問題了嗎? 廖雲章 推薦序 用提問為自己大腦編寫操作手冊 羅怡君 自 序 欣賞那個愛提問的孩子 前言 想要好答案,先有好問題 WHY 問「思」篇——為什麼提問? 你常提問嗎? 不提問,不思考? 為什麼要對他人、世界與自己提問? WHAT 問「題」篇——什麼是提問? 提問的情境有哪些? 提問的脈絡有哪些? 提問的方法有哪些? HOW 問「提」篇——如何提問? 「關鍵理解」如何決定? 「關鍵理解」如何探究? 「關鍵理解」如何引導? 「關鍵提問」如何提出? 提問如何更精準? WHEN & WHO 問「用」篇——問對了嗎? 親子教養如何用心問? 學校學習如何精心問? 領導共好如何真心問? 開創未來如何學會問? 結語 未來,從提出好問題開始

序跋

自序:欣賞那個愛提問的孩子
我從小就愛問個不停。 媽媽忙碌時如果沒有空理會我,就會請我安靜一點,如果請我安靜無效,她就會運用「有效的方法」讓我安靜。每當我無法向人問問題時,便會自己開始提問與找答案,所以很多東西只要經過我的手就會壞掉了,而我的說詞永遠都是:「是它自己壞掉的,不是我弄的。」 現在回頭想想,學齡前的我這樣想很正常,我只是想要知道鬧鐘為什麼會走、收音機為什麼會有聲音,而且我只是打開來瞧瞧而已,都是它自己不好,為什麼會拼不回去了呢?可以想見的,我當然又受到媽媽運用「有效的方法」修理了一頓。 上小學後,我感興趣的事物範圍開始改變,例如當我聽見大人總說「吃水果不要把籽吃進去,不然肚子裡會長出水果來」,我當然不可能把籽全都吞進肚子裡,試試看肚子裡會不會長出水果,但我會找很多空的鐵罐子,然後去外面挖許多土回來,只要有新的水果種子就把它種進土裡,想要看看會變出什麼來。雖然媽媽告訴我這樣種子不能長大,說土不對、罐子不對,說了很多很多,但我就是想要試看看。 記得有一次下過雨後,我看到路面上出現好多小蝸牛,覺得很特別,回家拿了塑膠袋就衝出門。後來我抓了一袋小蝸牛回家,純粹是出自好奇,並沒有要做什麼偉大的研究。當然,最後這些小蝸牛的屍體被媽媽發現了,罪魁禍首的我根本忘記我偷藏了一大袋在房間裡,於是我又被藍媽媽的「有效方法」管理了一番。 雖然我從小就是家中被「有效方法」管教最多的小孩,但卻更激勵了我的好奇心,讓我更想知道「為什麼」,或許在我心中更想知道的是,到底什麼時候媽媽才會有空回答我的問題吧!我的父母雖然對我的行為很難招架,卻常常在其他長輩或朋友面前說起我所做的事情,我聽得出來也看得出來,其實他們並沒有那麼討厭我的作為,這也讓我更安心地繼續維持好奇與提問的習慣,因為我知道他們還是很愛我的。 上學後,我發現並不是每個老師都喜歡我的好奇與提問,但還好我從小受過媽媽的「鍛鍊」,至少還看得出什麼表情和口氣是表示老師快要受不了我了,所以我很聰明地只會對著願意跟我一起討論的老師說出我的疑問。回想起來,能夠和願意敞開心胸跟你討論的人一起對話,真的是很過癮的事情。也因為對事情保持好奇以及凡事都想搞清楚的習慣,求學時期的我即便是在許多講述法的課堂中成長,就算老師們沒有問我問題,我也會一直對自己提問,只要有我想不通的事情,只要是課本上或是老師的說明有跳躍或不順之處,我就會想辦法自己找答案。 那是個沒有網路可以搜尋資料的年代,如果找不到答案只能找大人討論,否則就得去圖書館裡一本書、一本書地翻閱。我從來都不為了考高分而讀書,只有一件事情會讓我想要學習,那就是當我不懂或是想把事情搞清楚的時候。 至於我的好奇心是怎麼來的?其實正是從那位喜歡使用「有效方法」管教我的媽媽那裡來的,因此媽媽就是我第一個要感謝的人。 我的媽媽小學三年級後就因家庭因素無法繼續讀書,正因如此,她相當渴望學習,她也總是很努力地自學,每當遇到有不懂的地方就會想要知道,一有不會的地方也會馬上問我們或問朋友。現在媽媽更厲害了,每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她都會自己上網找資料研究,目的就是想要讓問題獲得改善,我想這就是媽媽給我最好的身教吧!從前最受不了我這麼調皮的人,卻是影響我最深、也是我努力學習的對象,給了我一生最好的示範。 我很感謝在求學生涯中遇過的幾位老師,他們是我第二個要感謝的人。 記得高中歷史老師採用主題討論的方式進行授課,歷史期中或期末考試也是用非選題要我們表達想法;數學老師不只是給我們解題目的方法,還讓我們知道數學家是怎麼思考與形成理論;國文老師花了許多時間讓我們看到文本是如何構成,思考作家想傳達什麼;生物老師總是抱著一疊厚厚的最新雜誌進教室,還提供許多補充資料讓我們盡情翻閱,我永遠都記得那份幾乎快要出到一百題的月考考卷,裡面有超過一半的題目都是非選擇題。感謝老師們能夠尊重我們的學習樣態,願意傾聽大家的提問,讓我能很安心地提問與思考。 因為這些對我影響深遠的人們,以及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讓長大以後成為老師的我在進行課程設計時,總會思考著:現象或事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如果要讓學生從不會到會,我應該要怎麼安排教學次序以及提問?如果在備課過程中發現有些細節是過去求學階段沒有釐清的,我也會重新學習一遍,因為一個完整的理論或概念,就應該具有符合邏輯的思考歷程。我自己重新經歷了一次概念建構的過程,所以在每一個要引導學生的關鍵,都能知道該如何引導與觸發。 進了研究所以後,是另一個學習上的大突破,因為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大量資料的閱讀,上課時間還能與老師和同學充分討論,也有許多課程鼓勵我們將感興趣的主題進行研究。記得碩一時,我就針對好多門課做仔細的研究,透過觀察、資料蒐集與分析,讓我更清楚學生學習的意義。而博士班後的學習更是如此,我的指導教授楊文金老師是個很尊重學生的人,老師總是說重點不是把書讀完,而是讀完以後,你有什麼想法?所以每當我閱讀經典後,總會不斷地與自己的想法進行內在對話,精煉自己的理論。謝謝我的指導教授總是要我們培養清楚的思維,建立自己的哲學,而不只是理解各種理論或哲思,也不是一味地仿作。即便我的想法不一定跟老師完全相同,但他總是要我們成為一個生產知識的人,他是我第三個要感謝的人。 最後,還要謝謝這些年來跟我一起努力的夥伴們,以及讓我入校陪伴的老師們,你們是我第四個要感謝的人。在每一場工作坊中,或是當我進到每一所學校入校陪伴時,對於老師們想要設計的課程或是決定要放入課程的內容,我總是好奇地提出許多問題,因為我真心想要了解老師們在課程設計中是如何決定重要內容的,以及做這些安排的真正想法是什麼,唯有透過不斷地提問,才能幫助我們一同了解設計中許多沒有被說出來的想法,這時的我是很真心地想向大家學習。 當我了解後,再依據對於課程設計的哲理與方法,透過提問協助老師們釐清決定或是發現困惑,接著一起找出答案。所以每一次工作坊或入校陪伴,我總是那個收穫最多的人。此外,為了讓自己在面對老師時可以說出更清晰的話語,我不斷地解析自己的思考,解析自己如何理解世界,從中並了解到人們在面對理解世界時的困境,這樣的自我解構歷程也讓我知道如何幫助他人解構自己的想法,並嘗試用更淺白的語詞來表達它。 不知道是因為太過幸運的緣故,我總是遇到能接納我的人,或是根本就是遇到跟我相似的人,不管如何,總是有人願意欣賞我的好奇心。或許這是因為當我面對生活或工作上的事情,或是個人或眾人的事務,我先提出的往往是問題,而不是給答案,讓事情有了更多的彈性與更好的發展性。雖然我的身邊仍有許多跟我不一樣的人,但我很喜歡這樣,因而讓我永遠留意差異,保持自己的好奇與彈性。而在與這些人互動的過程中,多數情況下我仍能獲得友善的回應,仔細想想,或許因為我的好奇與提問都是為了讓事情更好,而不只是想讓事情變成我想要的樣子。這樣的境遇,讓我有更多機會去後設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找出我為何能這樣看待事情,為何能這樣與人互動,又為何會這樣設計課程,逐漸整理出自己的理念基礎與實踐方式,也才誕生出這本書。 這幾年的教學現場應該是前所未有的活躍,老師們認真地探求各種課程與教學,大家廣泛地討論與學習各種理論與方法,然而也有許多同詞異義的情形存在,引起現場老師們的困惑、誤解或是比較。我想每一種理論必然有其形成的背景與環境,也有其適用之處,都能幫助現場的人面對不同的情境。其中我最在意的是現場的教師們能否掌握意義,而不僅只滿足於形式上的運用。無論在親子互動、課程教學、班級經營或是組織領導等,方法永遠只能被知道關鍵的人所用。我們能否讓生活更為一致,建立面對人、事、物的相同態度,這才是我想傳達與追求的重點,就像這一路以來那個永遠會對自己提問的我。 欣賞那個愛提問的孩子,這會讓他懂得欣賞自己,也會讓他熱愛探索世界,更會讓我們的生命因為他而變得豐富。我們也要欣賞那個喜歡提問的自己,因為人生就是一段不停提問的旅程,我們永遠都在探索自己的生命,雖然答案永遠都在變動著,但卻會愈來愈精彩。無論這個世界如何變動與前進,唯有不斷地提問,引出探詢解方的歷程,我們才有可能追求更好的未來。 提問,是終生持續的行動。 謹將此書獻給藍媽媽、指導教授楊文金老師, 以及曾經與我一起研討課程的老師們!

內文試閱

前言 想要好答案,先有好問題 「如果要讓一個人從不會到會,你會考慮哪些面向?」 這是我經常在帶領工作坊時問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一點都不特別,但卻不容易回答。 我們來看看另一個問題: 「如果要把一個單元教完,你會考慮哪些面向?」 我不知道你對於這兩個問題的回應是相同的、相似的或相異的?對我而言,前者思考的是「他人」會發生什麼歷程與結果,後者思考的是「我」要完成什麼歷程與結果。當我問了不同的問題,就會走上截然不同的解題歷程。 我們總是花太多時間在注意答案對不對,卻可能未曾想過,如果我們根本就問錯問題了,或是如果換一種問法,那麼會得到什麼結果? 原來,我們該認真思考的是「如何問」,而不是「如何答」。 提問的力量 問了不同的問題,就會走向不同的歷程,這指的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用以下四個例子來做討論: 【狀況1】 你們有發現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你們發現了什麼? 前面的句子有預設答案,對於現象已經有了提問者的既定評價;後者則沒有預設答案,解答者可以在獲取更多的資訊後,再決定下一步。 【狀況2】 這個題目要用什麼方法來解決? 這個題目裡談了什麼?這些內容間有什麼關係? 前面的句子對於有速解法的人來說是不用深思就能以直覺反應,直接決定答案;後者則是讓解答者梳理背景並聚焦在找出各項目的關係,思考過後再下判斷。 【狀況3】 這個方法有哪些錯誤的地方? 如果要讓這個方法更好,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前面的句子是封閉的,只想找出問題,但不確定這個問題後還會有什麼;後者則是開放的,引導解答者思考更好的可能,同時帶出希望的感受與行動。 【狀況4】 這篇文章在談什麼? 這篇文章想要傳達什麼? 前面的句子著重在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確認對於事實的了解;後者則是促進更深入的思考,進一步想探詢事實背後的溝通目的。 面對同一個現象,我們可以透過提問,得到心中想知道的答案,也可以透過提問,得到他人的想法,藉此看見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在上述四個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到同一件事卻有兩種不同的提問方式:前者的提出多是為了獲取或確認某些既定的想法,從問題的問法就能發現,提問者已經在語句中指引方向與提出期待,所以如何找出被肯定的答案就成為解答者最重要的事情;後者的提出是為了促進解答者看得更遠或更深一些,即使提問者的心中對於問題已經有預設的答案,卻不會在提問中被覺察,而讓解答者能夠專注在自己的理解上。 有人或許會問:這樣的比較難道是指透過提問得到預設答案是不對的嗎?但是學校課堂中的許多學習不都有固定的答案嗎?難道我們要在課堂中推崇開放、無標準的討論或漫談? 當然不是。我確實認為有些提問是有預設答案的,甚至就是要讓解答者知道提問者正在提醒他們要找出必須注意的事情,例如在探討關鍵問題之前,我確實必須確認基本的資料已經被解答者掌握與理解,才能具備足夠的資訊進行後面問題的推論。 然而更根本的問題在於,當我們太急著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讓我們忘記原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被探究。我們錯過了事實背後的意義、錯過了解答者的想法、錯過了發現差異想法的機會,我們甚至錯過了激發出更精采想法的可能,而這一切的可能皆源自於:我們忽略了解答者其實是一位探究者,他的主體性與能動性是必須被期待,更需要被引動。 我們與孩子間的互動最常出現的情形是我們對他提問,他就給出我們想要的答案,但是我們真的想要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嗎?無論他說出口的答案是對的或是錯的,我們是否在乎他是如何聯想、推斷或做出推理與判斷? 如果沒有人在乎孩子自身對於要探究的事實是否好奇,對於所生活的世界是否有想提出的問題,那麼我們確實錯失了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該出現的有意義經驗。 這正是本書的目的,想要帶著大家重新思考「提問」,思考我們在面對孩子、面對他人,以及面對自己時,我們都是怎麼問、又問了什麼。 本書架構 這本書共分為四大篇,包含:提問相關的哲理(WHY)、提問需求的情境(WHAT)、提問歷程的關鍵(HOW),以及提問實踐的場域(WHEN & WHO)。 WHY——首先,提問就是要引出思考,如果不關注我們如何思考,不了解我們在面對思考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外在與內在歷程,那麼我們就無法提出好的提問來引導有邏輯的思考。我選擇先說明這本書對於提問的理念,有了理念才知道提問時最需要關注與掌握的是什麼。 WHAT——再者,需要提問的情境讓我們知道,無論是何種情境,找到更好的答案是共同的目標,沒有這樣的認知,就不可能引出好的探究脈絡,無論是要發現新意義或是驗證已知的意義。我選擇在第二篇說明提問的情境脈絡,藉由對於情境與脈絡說明清楚後,我們才知道提問該做到什麼程度。 HOW——接著,提問歷程的產生讓我們知道,所有的提問都必須先釐清此次歷程在乎的關鍵,也就是這一段探究最終要達成什麼,可能是獲得深化的意義,或是達成有品質的過程。在前兩篇的原則說明後,我接續說明提問的方法,透過對於方法細節的說明,我們才會知道該做什麼,才能產生好的提問。 WHEN & WHO——最後,提問出現的場域與對象,幫助我們釐清情境異同,如果無法掌握不同場域與對象的特性,就無法實踐哲理,引出好的情境脈絡,提出好的問題。我選擇最後來說明不同場域與對象的運用,因為唯有透過真實實踐的探討,才能知道提問真實呈現時該有的樣貌。 在這四篇裡,我一致地守護著探究者的主體性與能動性,並以這樣的期許貫穿著整本書,也希望讓長久以來我們常說的「以孩子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及「以成員為中心」,藉此機會能進一步作思考與釐清。如果我們期待在生活中、學習中或工作中都是充滿創造力的歷程,那麼守護探究者的提問就變得重要。 提問是為了要引出探究者的探究歷程,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理解或發現。為了達成這樣的情形,我們應該先思考一些重要的事情: 提問者視角:如何引起投入。提問者必須轉換視角,思考對於探究者而言,什麼樣的提問是能夠引起好奇與困惑,讓探究者成為決定展開探究的主體,後續才有可能為了找到更好的答案而展現其能動性。 提問者焦點:如何引出歷程。提問者必須專注於探究歷程的進行,知道在每個當下應該引出什麼樣的探究歷程,讓探究者不斷地抓住待解的疑問,也要促進他採取更好的行動。 提問者姿態:如何促進思考。提問者必須對於探究者展現友善的姿態,不僅對於好奇的提出表示友善,對於探究歷程中的想法表示友善,也對於歷程中的困惑或失敗表示友善。友善不是討好,而是營造促進思考的環境氛圍,運用可促進思考的用語等,讓探究可以堅持,直到好的答案出現。 提問是一個動詞,也是一個名詞;是做一件事,也是做出來的那件事。提問是探索意義上非常重要的行動與結果。我們絕不是只要孩子學會結果而已,更要讓孩子學會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探究一個有意義的問題上,這樣的經驗將影響他有沒有辦法探索這個世界,也影響他是否能從探究這個世界的過程中形成新的意義,更影響他在面對未來這個世界尚未產生的許多問題時,能否具備去面對、去解決或承擔問題的能力?如果我們的孩子未來面對外在的世界,都沒有辦法提出一個明確的問題,那麼他可能連著手解決這些外在世界現象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透過有系統的提問安排或思考引導,讓孩子從我們的示範中,觀察與學習怎麼提出問題,而那些由孩子提出來的問題並非要由我們來回答,更多的是我們希望透過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引導他們覺察自己對於現象的理解與否,並能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最終,我們期待他們能培養自問自答的習慣,就如同成人在生活中應該出現的情形。 如同本書特別規劃每頁下方的提問筆記,期盼讀者透過對自己的提問,開啟找尋答案的歷程,這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探究者與學習者會有的思考歷程。能夠問出對的問題,是探究世界的第一步,也才有終身學習。

延伸內容

【推薦序一】提問讓人與眾不同
◎文/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提出一個好問題到底有多重要呢?提問當然不是只為了對這個世界找麻煩,而是如果能針對現象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好問題,經常也就意味著已經把麻煩解決了一半,就如同醫生在看病的時候,如果能精準地從各種病徵中抓出主要病因,大概也就把疾病解決了大半。提問就是具有這樣的神效,是一種十分高階的認知能力。 在過去有關提問能力的各種探討中,我特別對於台灣二○○六年第一次參加「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結果印象深刻。當年針對五十七個國家十五歲學生的評比中,台灣學生的數學成績傲視全球(第一),科學素養的成績也名列前茅(第四),只是如果細看科學素養表現的子項目,會發現台灣學生的「解釋科學現象能力」表現極佳,「形成科學議題」及「科學舉證能力」則有待加強。也就是說我們的學生雖然有很好的理解力,但是在論證以及形成議題的向度上,卻表現相對不理想,後來幾次的評比也多呈現出與這個結果大同小異的樣貌。 從這個評比結果可以發現,台灣學生在看似優異的科學及數學表現下,卻也存在著一些隱憂,某種程度透顯了我們這種「代工式」教育的缺失。所以在教學現場上,我們可以看見學生們對於完成教師或教科書所「交代」的事很在行,但是如果在這個既定範疇之外,對於自行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就比較掙扎。如果反應到社會概況,正好坐實了我們容易開設出好的代工廠,但卻比較難孕育出特色品牌的現實,顯然提問能力在這裡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在許多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研究中多發現,知道如何提出好的問題是智力的要件之一,而且很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面對變化急遽的世界,如果不能常常保有提問的能力及態度,就很難窺見整體社會的脈動並進而適應與調整。這些思考上的習慣都有賴於從小就開始漸進地培養,而本書正好提供這樣的養分。 偉瑩老師是我在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的學妹,她一向對於事情有很好的追問精神及觀察視角,也因此在博士班畢業後,能堅持地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並且經營地有聲有色。我相信偉瑩老師今日的成就,正是因為提問這項能力的養成,就如同她在自序中所提到的那位愛提問的孩子,因為提問可以讓人獨特與堅持,更是創新與實踐的原動力。 這一本書結合了作者長時間的教學經驗及人生觀察,有心法也有策略,透過平易近人的筆法,引領讀者進入問題的世界。讓我們了解,更美好的未來就從向世界提問、向社會提問、向自己提問開始。
【推薦序二】台灣教育最欠缺的「提問力」!
◎文/葉丙成(台大教授、無界塾創辦人) 一直以來,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思考。但傳統教育,卻往往重視知識更甚於思考。二○一三年開始,台灣各地出現了翻轉教育的浪潮。許多人希望我們的教育能開始與學生更多對話、能讓學生思考、能培養獨立思辨能力。但這真的很難!難的原因,正是因為大家的提問力不足。 偉瑩老師這本《提問力》,正是目前教育現場最需要的關鍵好書! 我們當老師、當父母的人,都希望學生╱孩子能學會思考,建立專家思維。但思維模式不是靠老師教、靠老師講就能夠養成的,是要靠常常思考才能逐步建立的。想要讓學生開始思考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有好的問題!因為人往往都是遇到問題,才會開始思考的。鮮少有人在沒有遇到問題的狀態下,還會開始思考的。 然而,傳統以來的教育都是著重知識的傳遞。過去的教師養成也因此多是重視「教」,遠勝過於「問」。影響所及,教育現場許多老師都是教書的能手、提問的苦手。我們在大學也都很鼓勵教授多跟學生提問討論,也常聽到教授說自己有做到跟學生提問、討論。但觀察之後才發現,所謂的提問討論,不過是叫學生看完文本後,一一點名問學生:「那你看完有什麼感想?」 這種「盍各言爾志」式的「那你看完有什麼感想」的討論,完全沒有層次,也沒有引導。但這卻也是教育界從大學到中小學都最常見的討論方式。這種提問做得再多,都很難能讓學生進入深層的思考,也因此讓學生的思考能力無法進步,遑論建立專家思維了。所以我一直認為,提問力的欠缺,正是目前台灣教育往前邁進的最大瓶頸。 自從相識以來,偉瑩老師最讓我佩服的,就是她引導學生進行提問討論的功力。我們曾在台大師培中心合作授課數個學期。我看她每次上課都能透過提問討論,讓學生很熱血地去探究,真的很不簡單!我常在想,如果台灣有更多的老師能學會偉瑩老師這樣的提問力,那台灣的教育就沒問題了! 但究竟提問力要怎麼樣才能養成呢?我非常高興看到偉瑩老師《提問力》這本書的問世!透過書中許多的提問案例與深入淺出地探討,讓我們更加了解該如何對學生做好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而且不僅如此,偉瑩老師在書中也帶著大家探討如何做好課程設計,進而建立關鍵理解、培養專家思維。書中諸多的提問範例,更能幫助老師、爸媽更有勇氣去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提問。 綜而論之,台灣孩子過去思考能力的缺乏,正是來自於許多老師提問力的不足。我認為《提問力》這本書是後一○八課綱時代的及時雨!只要願意花時間好好參透這本好書的人,提問的功力將會大增,引領孩子開始思考。 我鄭重推薦這本好書給爸媽跟老師們!
【推薦序三】你想清楚了嗎?你問對問題了嗎?
◎文/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藍偉瑩老師是教育創新圈裡的KOL,她從小喜歡發問,動手動腳找答案,長大成為老師後,仍然是自問自答,不安於標準答案。然後她跳出了教育體制,開創了一個更自由、有創意的教育組織,她不只是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更想要鼓勵學生培養提問力,因為面對無常的未來與環境,比起找答案,更需要先問對問題。 藍老師的這本新書讓我想起我所遇過最會提問的一位前輩。她曾是個上課從不發言的安靜學生,有天卻被老師叫到研究室,老師對她說:「妳下次不必再來了,因為我的班上不允許知識的寄生蟲。」她從此變了一個人,每次上課都積極爭取發言,於是她發現,問一個好問題,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她是我已故的前老闆、老師,《台灣立報》、《四方報》創辦人成露茜。成教授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社會學教授,而她在UCLA最知名的教學法就是「提問教學法」,不斷地追問學生深入問題意識,想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當年跟她一起開編前會的印象至今仍令我記憶猶新。那是個例行的母親節活動,我負責採訪全國自強媽媽表揚的記者會,除了新聞稿之外,還要寫一篇人物專訪。當時的我很得意地報告了人物背景與新聞切點,又找到當年度境遇最悲慘的婦女,做了一篇精彩的訪問。成教授聽完我的報告,她開口了: 我們的讀者為什麼要讀這條新聞? 政府每年從全國各地收集這些茹苦含辛的婦女故事,並公開地表揚她們,目的是什麼? 這位女士早年喪偶後服侍病重的公婆,一肩扛起三個小孩的教養責任,承受這麼悲慘的際遇時,政府的角色在哪裡?社福體系呢? 她為什麼覺得自己不肯改嫁是值得驕傲的? 她為什麼得靠吃這麼多苦頭來得到表揚? 這樣的表揚背後傳達了什麼樣的價值觀? 這樣的價值觀值得鼓勵嗎? 表揚這樣的價值觀,誰得利?誰受害?誰支持?誰反對? 這一連串從點、到線、到面的提問,把這一則平凡的例行記者會拉出了層次與視野,從性別與階級的角度,一一點出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就像藍偉瑩老師這本新書所提醒我們的,不要那麼容易接受既存的現實,試著再多問一點。去問,就對了。
【推薦序四】用提問為自己大腦編寫操作手冊
◎文/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說到提問,我經常開玩笑說,每天最常使用問句的人應該就是父母: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為什麼你老是跟我唱反調?」 「我拜託你乖一點好不好?」…… 這些無法回答、也難以進一步探究原因的問句,在孩子長大成人後依舊會發現發現各類「照樣造句」充斥生活裡。回想一下這些「類抱怨真指責」的問句,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是否習慣性將耳朵關上以便忽略這些問句,此時沉默是金? 場景切換到教室裡,老師們想開啟課堂討論卻收到冷淡回應,不禁感嘆: 「為什麼你們沒有意見也沒有問題?」 而學生心中可能想的是:「學這些以後用不到的東西要幹嘛?」 這兩組問句像不像古裝劇深宮怨婦裡的自怨自艾、自問自答呢? 現在,邀請你回想過去曾經浮現這些OS問句的時候: 那時的你真正在想什麼呢? 如果可以繼續想下去,你又會想到哪些事情? 仔細感受一下,即使你不必開口回答,一旦被問到以上兩題,很可能你已經開始思考,甚至不自覺產生行動想像,飄到另一個時空了。這些假問題換個角度、認真地摸索下去,也能成為探索自我、發現盲點的契機,更別說是一個好的提問,啟動腦袋裡的連鎖效應就一點都不難了。 可是,什麼才是能啟動思考的提問呢? 藍偉瑩老師的《提問力》跳脫一般好問題爛問題的窠臼,整本書也用4WIH自我問答做示範,從「為什麼要提問」的哲學觀開始,再將提問分類,一一回顧我們經常脫口而出的提問,有意識地揭開對話的目的、明白背後的脈絡,收納完畢後,自己解讀世界的慣性自此一目了然,這才算是清空經驗,準備走上新的思考歷程。 緊扣著「如何啟動思考、如何增進學習」為目的,藍老師根據教學內容不同的文本深入探討,根據學科知識設計合適的提問,加入拆解思維形成的方法。讀者隨著文字走入藍老師的腦路,導覽一遍完整邏輯之後,不意外地再拋出幾個問題,讓讀者立即整合方才累積的訊息,檢閱是否已形成意義。 我十分佩服藍老師整理抽象概念的能力,《提問力》並非傳授句型或課程架構,而是由高層次對知識、學習真義的探究,建構搭建提問路徑的能力,提供更多思考與對話方向的選擇,因應學習者和文本類型,有感觸動對方的內在好奇與動機。 提問像是一個人思考的風向球,讓思考路徑清晰可見,企業界曾應用類似概念,拆解「問題背後的問題」,直指事件本質的核心。試問下個世紀的孩子面臨資源缺乏、高度競爭的成熟社會到底需要什麼能力?這本《提問力》給的不是答案,而是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大腦編寫的一本操作手冊!

作者資料

藍偉瑩

現任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國內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著作《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榮獲金石堂2019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擁有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離開體制內之前,曾擔任台北市教育局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老師、新北市金陵女中秘書與化學教師。在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的交互激盪中,偉瑩老師以學習共同體模式開放課堂,發展具學科素養的探究課程;在超過25年的教學資歷中遇過不同特質的學生、父母與家庭,也充分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 現在,她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踏遍全台各縣市,了解教師在課程與教學上面臨的困境。透過為上百所學校、上千名教師的教學把脈過程中,理解教師的需求,不僅提供「客製化師資培育」,更將困難的教育哲學與課程專業概念,轉化為更容易理解與實踐的語言。透過支持成人來支持孩子,偉瑩老師期許與學校、老師、父母與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更鼓勵父母與教師反思並解構自己的學習歷程,幫助孩子朝「學習的專家」之路邁進。

基本資料

作者:藍偉瑩 出版社:親子天下 書系:學習與教育 出版日期:2021-11-25 ISBN:9786263051140 城邦書號:A3320385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