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草木真情──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
-
量子科技誕生:雷射、奈米機器人、量子電腦的祕密,與費曼、霍金等大科學家一起認識原子研究的新發展(漫畫量子力學系列完結篇•韓國好評科學漫畫)
-
原子能大進展:歐本海默、波耳怎麼發明原子彈?核分裂、原子爐如何產生巨大能量……看見核能發展的關鍵時刻(漫畫量子力學4•韓國好評科學漫畫)
-
鹿角蕨日記簿:栽培與觀賞
-
打造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苔球、盆栽與苔蘚牆的手作療癒時光
-
水耕盆栽超好養:無土不招蟲,加水就能活,輕鬆打造室內綠意〔2025暢銷改版〕
-
在異星的天空下:從土星上仰望星環、在星雲裡看星塵縹緲、墜入黑洞前最後一次凝望宇宙——你的第一本太空旅遊導覽手冊
-
麵包有可能是負三個嗎?用最有趣的方式認識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觀念、應用與啟發
-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從種子到古樹,探索自然界長壽之謎的朝聖之旅
-
仰望 從臺灣飛向世界,串連文化與自然、時間與空間的鳥之宇宙
最近瀏覽商品
-
噶舉三祖師:馬爾巴傳——三赴印度求取法教,建立西藏噶舉傳承的大譯師
-
零基礎也不怕,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個體經濟篇+總體經濟篇套書
-
鳥事一堆!超崩潰鳥類觀察筆記:來自全世界,集結海陸空,六種體型、七大劣根性,一笑解千愁的紓壓手繪賞鳥指南
-
【我的身體祕密知識繪本】我的健康守門員:牙齒(符合108課綱X SDGs永續閱讀書單)
-
尋找心的本來
-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如何與異溫層交流?沒捐錢給難民是錯的嗎?當代倫理學大師談全球化時代的道德難題
-
佛洛伊德與為什麼鴨(首刷限量附贈佛洛伊德吊飾):原來我可以不用那麼好,我的感受很重要
-
跨世代報告:從出生率到工作、政治、經濟、科技、心理健康,世代差異如何影響百年來的人類軌跡?
-
離散的植物:原生、外來、入侵……環境歷史學家體察植物界的傳播與擴散,探尋邊界、家、遷移及歸屬的意義
-
對話對畫:陪伴生命長出力量
內容簡介
深入探索海洋下的熱帶雨林
台灣最完整的珊瑚全紀錄首度問世!
◎ 台灣第一套完整珊瑚全圖鑑,上下冊共收錄49科849種。
◎ 收錄多支珍貴珊瑚生態影片,一窺珊瑚的成長動態。
◎ 完全收錄稀有的深海石珊瑚骨骼標本與八放珊瑚骨針常見形態。
珊瑚是什麼,又為什麼重要?
珊瑚是一群存在數百萬年,原始而多樣性很高的刺胞動物,包括俗稱的石珊瑚、軟珊瑚、柳珊瑚、寶石珊瑚、黑角珊瑚、水螅珊瑚等。而在所有的珊瑚當中,只有石珊瑚目會形成實體的碳酸鈣骨骼,也是最主要的造礁珊瑚;其他珊瑚則具有八隻羽毛狀的觸手,稱為八放珊瑚。
珊瑚礁由多種珊瑚群體所組成,雖然只佔海底面積的0.1%,卻提供25%的海洋物種生存所需,有「海洋的熱帶雨林」之稱,是海洋中孕育最多生物種類的地方。從食藻者至頂級掠食者,小至數毫米的鰕虎魚,大至體長超過10公尺的鯨鯊,以及瀕危的海龜、鯨豚等,都是這個龐大複雜生態系的一分子。
依照海洋生物最新分類系統WoRMS排序物種
本書依據海洋生物專屬的最新分類系統WoRMS(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世界海洋物種名錄),使用粒線體的基因序列,重新排序石珊瑚間的分類關係,並將八放珊瑚的名錄排序更新到最新的狀態。本書上冊將台灣海域常見的石珊瑚形態一一收錄,對各種珊瑚的基本特徵提供描述,並且以實驗室內拍攝的珊瑚骨骼顯微照片,呈現難得一見的深海珊瑚紀錄。下冊則以大量圖片詳細呈現八放珊瑚的關鍵辨識特徵,包括細微的骨針形狀、珊瑚體伸長與收縮特寫
權威海洋生物專家,調查台灣珊瑚40年成果總集結
作者戴昌鳳教授自1979年開始在台灣海域進行珊瑚礁生物與生態系的調查研究,歷經40餘年的時間,將台灣海域產的珊瑚做了詳細描述和分類(在21世紀後新發現的科別,有一半是由他命名的),從我國領海最南端的南沙、東沙群島,至最北端的彭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等北方三島,踏足許多人未曾進入的海域,將台灣海域產的珊瑚做了詳細描述和分類。
本書是為喜歡海洋生物、想要進一步認識珊瑚人士寫的參考書,也是作者從事台灣珊研究的全部成果。上冊內容涵括24科558種石珊瑚,包括2個新命名科及4種未定科的種類;下冊則收錄25科291種八放珊瑚,其中近80種迄今尚未見於任何圖鑑中。
作者以深入的總論詳述珊瑚的重要知識,包括全新的分類樹,其細部結構的變異、淺海與深海珊瑚的關係、珊瑚共生藻與生命週期、珊瑚礁生態系、台灣海域的珊瑚礁群聚、觀察與紀錄、分類系統等等,以及數段珍貴的珊瑚紀錄影片,完整介紹這個賦予海洋生命的奇妙生物群與台灣周遭海域的生態環境。
作者資料
戴昌鳳
1956年出生於台灣省新竹縣山區,14歲時第一次看到海,從此與海結下不解之緣。1979年獲台灣師大生物系學士,並於1981年取得台大海洋研究所碩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後,即返國任教於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現職為台大海洋所教授,曾任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理事長。自1979年起從事珊瑚礁研究,潛水足跡遍及台灣各海域,自最南的南沙太平島至最北的彭佳嶼都曾做過調查,致力於推動珊瑚礁海洋保護區,最大願望是珊瑚礁美景能被保留下來。 相關著作:《台灣珊瑚全圖鑑(下):八放珊瑚》《台灣珊瑚全圖鑑(上):石珊瑚》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