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犯罪手法系列2─毒物研究室:250種具有致命效果的經典毒物、植物、藥物和毒品(新版)
-
圖解建築結構入門:一次精通建築結構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應用
-
圖解S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下冊,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篇)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中冊,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科索沃篇)
-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無政府主義的歷史
-
電玩即政治:駕馭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
-
達賴喇嘛:1990-2024攝影記事
最近瀏覽商品
-
終結者+神之右手.職棒選手套書組
-
Canon EOS M5/M6/M50完全解析
-
車諾比的聲音:來自二十世紀最大災難的見證(首次完整俄文直譯,台灣版特別收錄核災30周年紀實攝影)
-
魔幻疫境:魔術師陳日昇的極限挑戰與追夢人生(隨書附贈三分鐘學會「讀心術撲克牌」)
-
2012諾貝爾獎得主莫言長篇代表作:《生死疲勞》《檀香刑》《蛙》《食草家族》(全新珍藏版一套四本)
-
來自失樂園【第五屆林佛兒獎作品集】
-
以民主之名的獨裁:民粹、兩極分化、後真相,戕害自由的21世紀「權力遊戲」
-
時間跳躍的妳來自昨日【讀第一次是推理!第二次是戀愛!】
-
疫情教會我們什麼?:紐約大學社會學家重返2020,從全球大疫下教育現場、弱勢社區、基層民代、實體小商家⋯⋯探索人類社群的凝聚契機,以及社會發展的新方向
-
離散之家(《紐約客》年度好書,南非新銳女作家一鳴驚人處女作)
內容簡介
“ 那些超生活的建築身軀樣貌確實會讓人陷入一陣短暫的暈眩之中,確實也激生出如火花般耀眼又快速消失的喜悅,依舊被作為一種內在直爽的外在投射的有效形式,同時經歷回到日復一日的生活場裡,一棟接一棟的房子連串出我們的街區背景,一個街區連著一個街區的建物立面群壓印成我們生活其中的城市面貌,我們是如此的熟悉,但是卻又感到同樣深沉的陌生,這就是現代城市面容帶來真實又虛無的感受,我們之所以接受如此這等面容,只是因為對它們的熟悉感而已。
城市街區的面容早已進入一種超穩定的境況,根本已經無法在短時間內有什麼重大的改變,所以每一張新面孔的置入環境中都是至關要緊的肩負著調節的作用,在這已經趨向固結化的每日棲居空間場裡,它們是少數可以寄予希望的實際可能。如今,雖然建築已不再以「偉大」姿態意識型態性地影響眾人,但是我們卻無處可逃地在其中經歷悲歡離合、渡過生老病死……”
學建築、做建築、喜愛建築,
從建築觀照人生,建構看世界的角度與方法。
人們下意識地尋找建築的入口,而區分出正面、背面,
從明確顯著、弱化甚至消失,建築的面日趨複雜多元,甚至不成樣子。
建築的容顏/立面是目視的第一印象,
是複雜構築下統合的結果,記錄結構與開口的抗衡,
更是設計者無聲卻有力的表達。
建築研究教學&實做者——徐純一,耗時30年採集並紀錄全球建築,
豐富影像與深刻觀點,爬梳現代主義以降建築面龐/立面的發展脈絡,
緊扣時代發展的脈絡,綜觀歷史、哲學、文學、藝術、建築、設計等面向,
收錄建築作品橫跨3大洲,近200位建築師、500座建築設計,
近3,000張圖片輔以圖說、立面圖與珍貴手稿,
實地考察找出脈絡,建構現代主義以後的建築立面系譜論點,
詳述每種樣型背後的時空、環境風土、材料、工法、造型、結構等與人之間的關係。
一致推薦
張基義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許華山 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客座教授
林彥穎 十彥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十彥設計有限公司共同主持人
李智翔 水相設計設計總監
王正行.張豐祥.袁丕宇 工一設計One Work Design主持設計師
目錄
│上冊│
序章
Chapter 1 面容/面龐
Chapter 2 柱樑列框
Chapter 3 複製列窗
Chapter 4 複窗錯位
Chapter 5 開口
Chapter 6 水平長窗
Chapter 7 盒子
Chapter 8 板
Chapter 9 柱
Chapter 10 框口、門
Chapter 11 屋頂主體
Chapter 12 物像化
│下冊│
Column 對建築面龐的閱讀 I
Chapter 13 容積塊體
Chapter 14 並置
Chapter 15 切分
Chapter 16 連動、旋動
Chapter 17 複皮層
Chapter 18 結構核
Chapter 19 極複雜
Chapter 20 形變
Plus———材料:由材料引入異他表現性
———地景:與地形地貌融合
Column 對建築面龐的閱讀 II
終章
版權致謝
作者資料
徐純一
1959年生,高雄人。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建築碩士。現為i2建築主持人;著有《建築新桃花源》、《建築新紀元:加州當代建築師作品選輯》、《如詩的凝視:光在建築中的安居》、《當代建築的母型—柯比意薩伏伊別墅》、《最後的人間場。建築的轉渡─全球建築師用告別來探討生命的建築詩篇》、《潮。打開魔宮寶盒的當代建築》、《對話》等。 相關著作:《對話:在全球化語境下在地建築最低限的當代出路》《潮。打開魔宮寶盒的當代建築》《最後的人間場。建築的轉渡─全球建築師用告別來探討生命的建築詩篇》基本資料
作者:徐純一
出版社:麥浩斯
書系:architecture
出版日期:2022-04-12
ISBN:9789864087662
城邦書號:1GA902
規格:方背硬皮精裝 / 全彩 / 960頁 / 21cm×27.5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