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榮格論現代人的心靈問題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榮格論現代人的心靈問題

  • 作者:卡爾.榮格(Carl G. Jung)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2-06-30
  • 定價:560元
  • 優惠價:79折 442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442元,贈紅利2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19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商周啟示全書系66折起!
  •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對於我們的心靈,我們實在太過熟悉,卻一無所知。 洪素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徐玟玲 榮格取向藝術治療師、中華民國教育部授證助理教授 黃宗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鄧惠文 榮格分析師 魏宏晉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推薦 收錄於本書的講演和論文,都是在回答大眾對我提出的重要問題。問題的提出本身,就是我們時代的心靈問題的某個寫照。 正如這部作品的書名所指出的,它要探討的是問題,而不是解答。……比起我們的祖先,「心靈」這個大哉問讓現在許多人腸枯思竭,而這部文集正是旨在告訴讀者窮究它的方法。 ——榮格,一九三○年十二月 藉由這本演講與論文集,榮格向讀者勾勒出自己思想的輪廓,為分析心理學入門的必讀作品。 他不僅闡釋關鍵的理論概念,包括原型、無意識、自律性情結、心理類型學,也介紹心理治療的實作與應用,包括藝術治療的進行方式、人生各個年齡階段的難題、婚姻裡的心理關係,同時還觸及心理學與藝術、宗教之間的關係。 最後,榮格以宏觀的角度探究心理學對世界觀的貢獻,以及精神與生命的關係。他回顧催生心理學這門學科的心靈需求,勾勒現代人的困境,並指出具有創造力的無意識將會如何拆解又重建一切。

目錄

推薦序 閱讀榮格,從「支撐點」到「中流砥柱」 徐玟玲 推薦序 豈是不堪回首月明中:尋找現代人的心靈故國之路 魏宏晉 一九三○年初版序言 一九三二年二版序言 一 現代心理治療的難題 心理學的學派之爭與心靈本身的複雜性 分析心理學的第一階段:自白 分析心理學的第二階段:澄清 分析心理學的第三階段:教育 分析心理學的第四階段:轉化 治療的轉向 二 論分析心理學與詩歌藝術作品之關係 對於詩歌藝術,分析心理學可以談什麼,又不該談什麼 兩種創作態度:內向型與外向型 創作過程中的無意識與自律性情結 藝術的社會意義 三 佛洛伊德與榮格的對比 差異之一:對心理學的主觀特質的體認和洞察 差異之二:未經批判的意識型態前提 差異之三:精神體驗 四 心理治療的目的 佛洛伊德、阿德勒以及我的觀點 依據患者的年齡、抵抗、性情調整治療目標 在常態化與理性化之外:患者的創造性 請患者畫出夢境與幻想 有效的事物就是真實 五 心理類型學 太過熟悉卻不為人知的心靈 面對典型情結,個體不同的反應方式 兩種一般態度類型:外向型與內向型 四種功能類型:思考、情感、感知與直覺 六 心靈的結構 七類意識內容:感官感知、思考、情感、直觀、專注、幻想、夢 無意識是心靈的一部分 無意識是否也有夢? 三個心靈階段:意識、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 神話與原型 七 心靈與大地 心靈的地底部分 母親與父親的原型 陰性基質與陽性基質 大地的條件對人類的心靈的型塑 八 古人類 差別只在於預設不同 偶然性與不可見的意志力量 心理事件的投射 宗教 九 生命的轉折 人生各個年齡階段的難題 童年到青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十 婚姻作為一種心理學的關係 原始同一性與父母的影響 意識的覺醒:包容者與被包容者 陰性基質與陽性基質的投射 十一 分析心理學和世界觀 世界觀:知道世界是什麼以及我是誰 「精神分析」與「分析心理學」各自為世界觀增加了什麼? 分析心理學的經驗性發現:集體無意識與原型 不是為了世界,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十二 精神和生命 以經驗為基礎 心理學對於不一不二的心靈與身體的立場 精神:比我識更高更廣的意識 處於「生命」與「精神」之間的人 十三 現代人的心靈問題 什麼是「現代人」? 現代意識對自己心靈深處的觀照 出於困境與需求的新的存在形式 「危險之所在,亦是救贖之所生」

內文試閱

  婚姻作為一種心理學的關係(節選)      原始同一性與父母的影響      在孩提時候,意識從無意識的心靈世界深處浮現,起初就像一座座島嶼,漸漸才形成「大陸」,整合成一個相續不斷的意識。這個不間斷的心理演進歷程,意味著意識的擴延。在一個相續不斷的意識出現的那個瞬間,就已經存在著心理關係的可能性。就我們所知,意識一直都是關於自我的意識。為了意識到我自己,我必須有別於他人。唯有存在著這個分別,才可能建立關係。儘管一般而言有所分別,但是這個區分往往有其缺陷,因為心靈世界或許還有一大片領域是無意識的。在無意識內容方面是不會有任何區分的,在那個範圍裡因而也不會產生什麼關係;那裡充斥著一個原始的無意識境況,那是自我和他人的原始同一性(primitiven Identität),也沒有任何關係存在。      適婚年齡的年輕人固然已經有了關於自我的意識(女孩子一般而言比男孩子早),不過他們是不久前才從原始的無意識濃霧裡走出來的。他們心裡還有一大片領域仍然籠罩在無意識的陰影裡,在那片領域裡也沒辦法產生心理的關係。其實,年輕人對於他人以及自己的認識並不完整,對於他人以及自己的種種動機也是一知半解。一般而言,他的行動大部分是出於無意識的動機。他們當然會主觀地認為自己是相當有意識的;因為人們一直低估了意識的內容,我們也往往會驚覺到,我們以為自己攀上了巔峰,其實只是在漫長的階梯底層而已。無意識的範圍越大,婚姻也就越加說不上是自由選擇,人們在墜入情網時明顯感受到的命運力量,特別容易讓人在主觀上注意到這點。就算沒有墜入情網,這種力量還是存在著,只不過是會以沒有那麼悅人的形式存在。      無意識的動機在性質上既是個人的,也是普遍性的。起初的動機是源自父母親的影響。在這個方面,對於男孩子來說,他和母親的關係是決定性的因素,而女孩子則是取決於她和父親的關係。他們和父母親的親密程度尤其會無意識地影響、促使或阻礙他們的伴侶選擇。對於父親和母親的有意識的愛,會促使他們選擇和父母親類似的配偶。相反地,無意識的親密關係(它不一定要有意識地表現為愛)則會阻礙這樣的選擇,使他們不得不調整他們的選擇。為了理解這個更改,我們首先必須明白他們和父母親的無意識的親密關係是由什麼造成的,在什麼情況下,他們會不得不做出有意識的調整,甚至是放棄選擇。一般而言,父母親因為人為的動機而使他們的生命產生的缺憾,會以相反的形式遺傳給孩子,也就是說孩子會無意識地被迫選擇一條人生道路,以補償父母親的生命裡的缺憾。其結果就是,疾惡如讎的父母親,他們的孩子卻往往越禮犯分;沒有責任感而遊手好閒的父親,卻有個執著於病態的虛榮心的兒子。父母親刻意地不去意識它,往往會造成極為不幸的結果。例如說,一個母親為了不想打破美滿婚姻的假象,而刻意不想意識到問題,如此一來,她會無意識地把兒子當成丈夫的替代者。於是,兒子就算沒有變成同性戀者,也會被迫違反本意而改變他的選擇。舉例說,他會娶一個顯然不如他的母親的女孩子,因而沒辦法和他母親爭風吃醋,或者他會愛上一個性格專斷蠻橫的女孩子,或許會使他掙脫母親的控制。如果本能沒有被扭曲的話,配偶的選擇應該不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可是它們早晚都會成為他的阻礙。從物種繁衍的觀點來看,或多或少基於本能的選擇可能是最好的,可是就心理學的觀點而言,它卻不一定是幸福的,因為在純粹本能的人格和因人而異的人格之間,其實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因為基於本能的選擇固然可以改善或強化一個種族,卻也會犧牲了個人的幸福。(「本能」一詞當然只是所有器官和心理的因素的一個統稱,而它們大部分的性質,我們仍然不得而知。)      如果個人被認為只是保存物種的工具而已,那麼完全基於本能的配偶選擇應該再好不過了。可是人們並不會意識到這個選擇的理由,因此它們只能建立一種非個人的聯繫,就像我們在原始民族那裡清楚觀察到的。如果要說那是一種「關係」,那麼也只是一種若有似無的、淡漠的、非個人的聯繫,完全受到故老相傳的習俗和成見支配,那是每個陳陳相因的婚姻的模範。      只要父母親沒有以他們的認知、算計或所謂的關愛去安排孩子的婚姻,只要孩子的原始本能沒有因為不當的教育或是因為被積壓和忽視的父母親情結的祕密影響而扭曲變形,那麼他的擇偶一般來說會是基於無意識的、本能的動機。無意識會導致沒有分別,或者無意識的同一性。實踐上的結果就是,一個人會預設另一個人也擁有類似的心理結構。正常的性愛是共同的、表面上平衡的經驗,它會加強合而為一以及同一性的感受。這個境況就叫做完全的和諧,也被歌頌為極大的幸福(「一心一意」﹝Ein Herz und eine Seele﹞) ;的確有它的道理在,因為回到那個無意識的合而為一的原始境況,就像是回到童年一樣(所以所有戀人們舉手投足都很孩子氣),尤有甚者,更像是回到母親的子宮裡,回到深不可測的大海裡,那是仍然沒被意識到的無窮源泉。那是真實不妄而不容置疑的神性經驗,其震懾力量泯除且吞噬了所有個體性的事物。那是和生命以及非個人的命運的真正共融(Kommunion)。這個泰然自若的個人意志被打破了,妻子變成了母親,丈夫變成了父親,兩者都被剝奪了自由,成了延續生命的工具。      意識的覺醒:包容者與被包容者      這裡所說的關係一直是在生物性的本能目標的範圍內,也就是物種的保存。由於這個目的在性質上是集體性的,因此夫妻之間的關係基本上也是集體性的,在心理學的意義下,沒辦法被視為個人的關係。唯有無意識的動機被找出來,而原始的同一性也不斷被揚棄,我們才有辦法談到這種關係。很少或者完全沒有任何婚姻可以順利而沒有危機地演變成個人的關係。沒有任何意識的覺醒是無痛的。      意識覺醒的道路各自不同,可是它們都遵循著若干特定的法則。一般來說,轉變肇始自人生下半場的臨到。人到中年,那是心理學上至為重要的年歲。孩子剛開始的心理世界是最狹隘的,局限在母親和家庭的魔力範圍裡。隨著孩子漸漸成熟,視域和他自己的影響圈也不斷擴大。他的期望和意圖都指向個人力量和所有權範圍的延伸,欲望也不斷伸向世界的每個角落。個人的意志漸漸被等同於種種無意識動機的自然目的。於是人就把他的生命氣息灌注到事物裡,直到事物可以自己生存且繁衍,不知不覺地,它們的蔓生超越了他自己。母親被她自己的孩子們超越,男人被他們自己的創造物超越,原本辛苦努力創造出來的東西,再也沒辦法讓它停下腳步。一開始是熱情,接著變成責任,最後成了難以承受的負擔,一個吸取其創造者的生命的吸血鬼。中年歲月是繁花似錦的時分,人以全部的力量和意志投入其事業。可是就在這個瞬間,夜晚也誕生了,人生的下半場就要上演。熱情換了一張臉孔,現在叫做責任,意圖也很殘酷地變成了義務,以往充滿驚奇和發現的道路,現在則是司空見慣。發酵了的酒開始變得清澈。只要不出問題,人的心態越來越保守。人不再往前看,反而不自覺地頻頻回顧,為了自己生命演變至今的方式辯護。人找尋他的真正動機,不斷地探索。對於他自己以及他的命運的批判性審視,使人認識到他自己的特質。可是這個認識不會那麼理所當然地臨到他身上。唯有經過劇烈的震撼,人才會認識他自己。      由於人生下半場的目標有別於上半場,如果長久執著於年輕時的心態,會導致意志的分歧。意識要向前走,或多或少聽從它自己的行動;而無意識卻要走回頭路,因為它再也沒有力氣和內在意志去不斷擴張了。這種和自己的分岐會造成不滿,而由於人沒有意識到他自己的境況,一般都會把種種原因投射到他的配偶身上。於是產生了一種山雨欲來的氛圍,那是意識覺醒不可或缺的前提。通常夫妻不會同時出現這種情況。婚姻再怎麼完美,也沒辦法消弭這種個別差異,配偶各自的境況也不會完全相同。兩個人中間通常會有一個人比較急著要結婚。和父母親的關係比較正面的一方,比較容易適應其配偶,反之,由於和父母親深層而無意識的親密關係,另一方在適應上會受阻。所以他要多花一點時間才能夠完全適應,而或許因為得來不易,他會更加珍惜它。      步調上的差異以及心理人格的範圍在關鍵時刻會導致種種典型的困難。我不想讓人有個印象,以為「心理人格的範圍」比較廣闊,就是胸襟比較寬大的意思。完全不是如此。我要說的其實是心性的特定複雜性,就像是有許多個切面的石頭和簡單的立方體的對比。那是多面的、一般而言有問題的天性,負載著或多或少不一致的心理遺傳特徵。不管是要適應這些天性,或者是這些天性要適應更單純的人格,都是不容易的事。這些多少具有解離性傾向的人們,一般都有辦法把分歧的性格特質長期分隔開來(abspalten),因而「看起來」很單純;或者說,他們的「多面性」,他們捉摸不定的性格,使他們特別有魅力。他們的配偶很容易會在這個迷宮一般的天性裡迷失方向,在其中找到許多讓他們思惹情牽的種種可能的經驗;儘管不會是全然討人歡喜的,因為他們往往必須在伴侶反覆不定的性格後面苦苦追趕。單純的人格總是被這些經驗包圍著或是困在其中。他會被吞沒在伴侶比較複雜的人格當中,找不到走出去的路。這是個屢見不鮮的現象:妻子完全被圍困在她的丈夫的思想裡,而丈夫完全被圍困在他的妻子的情緒裡。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被包容者」(Enthaltenen)與「包容者」(Enthaltenden)的難題。      「被包容者」基本上是以婚姻為生活的一切。他會全心全意對待另一半,對於外面的世界,他基本上沒有責任,也沒有會牽絆他的興趣。這個「理想的」境況有惱人的一面,那就是另一半什麼事都要依賴一個摸不透的、因而沒辦法完全相信或信任的人格,而會感到擔心受怕。其好處則是在於他的全心全意,對於「心理經濟」(seelische Ökonomie) 而言,是個不容低估的因素。      至於「包容者」,就其或多或少的解離性傾向而言,則會特別渴望以對於他的配偶全心全意的愛使得他自己感到完整,這對他來說是很困難的事,因而會一直趕不上另一半比較單純的人格。他在伴侶身上找尋和他自己的種種面向互補和對比的一切微妙而複雜的性格,卻會因為對方的單純而感到困惑。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簡單比複雜更有優勢,所以他很快就會放棄在一個單純的天性裡找尋微妙而可疑的反應的企圖。而另一半基於簡單的天性而期待他有個簡單的答案,不多久就會使他疲於奔命,因為這個對於簡單的答案的期待會(套用術語來說)「群集」(konstelliert)他的複雜性。不管他願意或不願意,他都會屈服於簡單性的說明力而選擇退縮到自己心裡。對於人們而言,任何心理作用(一般性的意識歷程)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偏好簡單的東西,即使事實並非如此。就算只是一半為真,他也會耽於其中。對於複雜的人而言,簡單的天性就像是一個小房間,讓他沒有足夠的空間伸展。反之,複雜的天性給了簡單的人太多的房間、太大的空間,使得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屬於哪裡。於是自然而然地,比較複雜的人會包含比較簡單的人。前者不會被吞沒在後者裡頭,而是會環抱著後者,而自身不會被環抱。可是或許由於他更渴望被環抱,因而覺得自己不在婚姻裡頭,而扮演著有問題的角色。被包容者抓得越緊,包容者越是想要往外跑。被包容者緊抓著不放而執意強求,可是,被包容者越是不斷索求,包容者就越沒辦法回應。包容者頻頻窺探窗外,當然起初是無意識的。可是他步入中年,那種對於合而為一以及全心全意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由於他的解離性的傾向,那幾乎是做不到的事,於是接著就往往會發生一些讓他意識到衝突的事。他會意識到他其實是在找尋他一直欠缺的被包含的感覺以及全心全意的感覺。對於被包容者而言,這些事件起初只是證明了讓他們痛苦難耐的不安全感。她覺得那些表面上屬於她的房間裡頭,還住著其他不速之客。包容者對於安全感的期望漸漸消失,這個失望使他退縮到自己心裡,被包容者沒辦法以絕望而粗暴的方式迫使對方就範,也沒辦法讓他承認或相信他對於合而為一的渴望只是個幼稚或病態的妄想。既然粗暴的手段行不通,斷念的作法倒也有好處,也就是說,以往被包容者在對方身上尋求安全感,現在她明白了她只能反求諸己。於是她找到了自我,也在自己的簡單天性裡看到了包容者遍尋不著的那些複雜性格。      如果說包容者沒有因為面對一般人們所謂的「出軌」而崩潰,而仍然相信他對於合而為一的渴望有其內在的正當性,那麼他會選擇暫時接受這個自我分裂(Zerrissenheit)。解離(Dissoziation)不會因為分隔(Abspaltung)而治癒,而是必須透過更澈底的裂解(Zerreißung)。所有渴望合而為一的力量,所有對於自我的健康欲求,都在抗拒這種裂解,於是,他會意識到內心的合而為一的機會,那是他以前在外在世界裡找不到的。他在自己心裡找到了完整的自我,那是他得到的回報。      這就是人到中年屢見不鮮的事,於是我們奇特的人性迫使自己從人生上半場過渡到下半場,原本人只是其本能天性的工具,經過了這個境況的轉變,他不再是工具而已,而可以真正做他自己,那是從天性到文明、從本能到思想的轉變。      我們要慎戒不要以道德暴力中斷這個必然的發展,因為以分隔和潛抑本能的方式得到的心態,其實是個贗品。沒有任何事物比偷偷的意淫更噁心的了,它和到處拈花惹草一樣不堪聞問。可是這個過渡是個長路漫漫的歷程,大多數人都會半途而廢。如果我們可以像原始民族一樣,讓這個婚姻的整個心理發展安住在無意識裡,那麼這個發展就可以沒有太多磨擦而完整實現。我們在所謂的原始民族那裡會看到讓人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的靈性的人,他們是宛若江河行地的命運的成熟作品。我這裡談到的是我的親身經歷。可是我在歐洲到哪裡找到那種沒有因為道德暴力而扭曲的人呢?我們還是那麼野蠻,才會相信苦行這種東西或是它的反面。可是歷史的巨輪是不會倒轉的。我們只能向前走,追尋著一種可以讓我們實現自我的命運的態度,就像原始民族的命運一樣。只有在這個條件下,我們才不會把精神(Geist)歪曲(pervertieren)成感性(Sinnlichkeit),而把感性歪曲成精神;兩者都是必須存在的,因為它們是相互汲取生命源泉的。      陰性基質與陽性基質的投射      我在上面概述的轉變,是婚姻裡的心理關係的基本內容。當然我們還可以多談一下那些被以為是自然目的並且導致轉變的種種妄念,那是人到中年的特點。在人生上半場特有的婚姻和諧(假如在適應上沒有問題的話),基本上是奠基於若干原型的投射(正如在關鍵階段看得到的)。      每個人一直以來心裡都會有個女性的形象,那不是「這個」特定女子的形象,而是「一個」特定女子的形象。這個形象基本上是個無意識的、源自太初的、深植於生命系統的遺傳物質,它是列代先祖們對於女性的所有經驗的一個「類型」(原型),是所有關於女性的經驗的一個沉澱,一個遺傳的、心理的適應系統。就算沒有女人存在,也可以在任何時候從這個無意識的形象推論出一個女人在心理觀點下應該是什麼模樣。而在女人心裡也是如此,她們在心裡也會對於男人有個天生的形象。經驗告訴我們說,它其實應該說是對於「男人們」的一個形象。而男人則是有一個對於「女人」的形象。由於這個形象是無意識的,所以它也就無意識地被投射到心愛的人身上,這也是情欲上的愛憎的原因之一。我把這種原型叫作「陰性基質」,因而對於經院哲學的問題「女人有靈魂嗎?」相當感興趣,因為我認為這個問題之所以有意義,那是因為人們似乎有理由懷疑。女人沒有「陰性基質」,但是有個「陽性基質」。陰性基質有個愛欲的、情緒性的性格,陽性基質則是講理的性格,所以說,男人口中所說的女性愛欲以及一般性的女人的感情世界,其實是基於他們自己的陰性基質的投射,因而有所偏頗。而女人對於男人的令人詫異的臆測和想像,則是以陽性基質的作用為基礎,它源源不絕地產生不合邏輯的判斷和錯誤的因果解釋。      不管是陰性基質或是陽性基質,它們都有極為多面向的性格。在婚姻裡,被包容者會把這個形象投射到包容者身上,而只有一部分的包容者會把這個形象投射到配偶身上。在這些情況裡,這個讓人心旌搖曳的形象迴盪在空中,等待真實的人來填入。有些女性類型似乎天生就會吸引陰性基質的投射;人們對於其中特定的類型都耳熟能詳。所謂「人面獅身」(Sphinx)性格更是不得不提,也就是雙面或多面性格;那不是人們說不上來是什麼性格的曖昧的不明確性(Unbestimmtheit),而是看似有許多線索的不明確性,就像蒙娜麗莎(Mona Lisa)的無聲勝有聲——不管是年輕或年老、母親或女兒、可疑的貞操、童稚的或是讓男人卸下心防的天真的慧黠。 不是每個真正有見識的男人都是陽性基質,因為陽性基質不在於識見不凡,而在於妙語如珠,尤其是談微言中而讓人覺得回味無窮。當然他也一定會披褐懷玉而與世乖違,因而也會有捨己為人的想法。他一定是個不拘一格的英雄,有無限的可能性,但是這並不是說陽性基質的投射不會在被一般人認為庸庸碌碌的人們裡頭找到一個真正的英雄。      不管是男人或女人,只要他們是包容者,那麼這個形象的填充就意味著一個結局不堪設想的經驗,因為由於自己的複雜性,他就可能會期待找到對應的多面性的回應。被圍繞和包容的空間看似一望無際。我用「看似」這個語詞,那是因為它其實是個有歧義的可能性。正如一個女人的陽性基質投射往往會挑上默默無聞而特立獨行的人,甚至會支持他去創造自己的命運,一個男人的陰性基質投射也會喚起一個「鼓舞人心的女性」(femme inspiratrice)。可是那或許十有八九是個飛蛾撲火的妄想。他之所以會失敗,那是因為他的信心不夠堅定。我必須對悲觀的人說,在這個心理原型裡有著特別正面的價值;相反地,我也必須告誡樂觀的人要提防那些讓人心醉神馳的妄想,更不要誤入歧途。      我們不可以把這個投射理解為一種個人的、有意識的關係。它剛開始的時候絕非如此。它會以無意識的動機為基礎(不同於生物上的動機),產生一種不由自主的依賴性。哈葛德的《她》暗示了在陰性基質投射底下讓人匪夷所思的觀念世界。它基本上是個精神性內容,往往以愛欲作為偽裝,表面上是一個原始民族神話心態的片段,它是由原型組成的,而所有原型加起來,就構成了所謂的集體無意識。相對應地,這樣的關係基本上是集體的,而不會是個人的。(貝努瓦在其《亞特蘭提斯》創造了和《她》如出一轍的想像人物,但是他否認抄襲哈葛德。)      如果配偶的其中一位產生這種投射,集體的生物性關係就會和集體的精神性關係扞格不入,而導致上述的包容者的裂解。如果他有辦法把頭浮出水面,那麼他就會透過這個衝突找到他自己。在這個情況下,原本相當危險的投射反而會促使他從集體的關係過渡到個人的關係。這就相當於在婚姻關係裡完全的意識覺醒。由於本文旨在闡述婚姻的心理學,所以不打算談到投射狀態的心理學。我們只要把它當作一個事實就行了。      如果不提到關鍵性的過渡的本質(即使有誤解之虞),我們就很難探討婚姻的心理關係。我們都知道,就心理學的觀點而言,除非人親自去體驗,否則他不會理解任何事。儘管如此,人們還是相信他自己的判斷是唯一正確而有說服力的。這個讓人詫異的現象是源自對於當時的意識內容的必然高估。(如果沒有這些注意力的不斷累積,他根本沒辦法意識到任何事物。)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它自己的心理真理,它所謂的計畫性真理,也就是每個心理發展的階段。有些階段甚至只有極少數人才會到達,那涉及種族、家庭、教育、天賦和熱情的問題。大自然是貴族式的。所謂的正常人只是虛構的,儘管它或多或少擁有普遍有效的規律性。這個心理世界是個從底層一直到停止下來的發展過程。就好像每個個體都有特定的重力,在各個階段忽升忽降,而達到它的極限,他的識見和信念也是如此。難怪大多數婚姻都可以在追求生物性的目的時攀升到心理的極限,而不損及心靈和道德的整全性。少數人會在心靈深處和自己產生衝突。在遭遇到許多外在的困境時,人們不會因為油盡燈竭而產生多麼戲劇性的衝突。可是社會越是安全,心理就會越加感到不安,起初是無意識的,並且導致精神官能症;接著則是有意識的,並且造成分歧、爭吵、離婚以及其他「婚姻問題」。到了更高的階段,我們會看到心理發展的種種新的可能性,它們觸及了宗教層次,而批判性的判斷也會到此為止。      所有這些階段都會停下來,而完全沒有意識到下一個發展階段會是什麼。一般而言,人會因為強烈的成見以及迷信的恐懼而把下一個階段的大門堵起來。不過那其實是有好處的,因為如果人意外地攀升到一個對他而言太高的階段,會使他變成一個有害的小丑。      自然不僅是貴族式的,它更是祕教式的。可是任何有見識的人都不會受到引誘而隱藏什麼祕密,他很清楚心理發展的祕密不可能會被洩漏,因為那個發展是個人能力的問題。

延伸內容

【推薦序】閱讀榮格,從「支撐點」到「中流砥柱」
◎文/徐玟玲      本書原文第一版於一九三〇年問世時,榮格五十五歲。榮格自認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分歧在於自己視無意識與意識同樣具有生命和意義,曾在自傳《回憶‧夢‧省思》(Erinnerungen, Träume, Gedanken)中說:「我的一生是無意識自我實現的故事。」然而,榮格也非常重視現實世界,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七年間與幻想的潛意識人物密集對話時,即確知:「需要在『這個世界』有個支撐點 。」而家庭和職業正是他在現實世界裡過正常生活的重要支撐點,以抗衡歧異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他借曼陀羅繪畫來取代與幻想之阿尼瑪(Anima,陰性基質)的對話。到了一九二八年,榮格正納悶為何會畫出一幅中國味很濃的《金色城堡》(Gelb-Schloß)[李尚遠1] 曼陀羅畫作之際,衛禮賢(Richard Wilhelm)寄來一篇論述中國道教煉金術的草稿,他飢渴地一口氣讀完,得到滿滿的共鳴,才一掃先前的孤單感,終於開始覺得可以對外建立關係了。一九二九年,與衛禮賢合著《金花的祕密》(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üte)之後,他找到重返世界的歸路,開始到處演講、旅行,同時轉向西方煉金術尋找可以有系統地深入心靈原型的方法。      榮格在這本集結演講和論文的書中,即是以系統式循序漸進的架構,為讀者呈現他就整體心靈結構的所思所想,並提出務實的分析心理學方法,諸如:      第一篇,列舉四階段分類法來探討分析心理學的整體結果——告解(Bekenntnis)、澄清(Aufklärung)、教育(Erziehung)及轉化(Verwandlung)。第二篇,藉由關照詩歌藝術作品而說明了「自律性情結」及互涉的一些重要概念——象徵、集體無意識、原型與理想;甚至探討到藝術的社會意義。第三篇,從自身的實務工作與親身體驗,來就佛洛伊德與阿德勒(Alfred Adler)兩位各有所長的學理有一番理性的反思。第四篇,就心理治療的目的,精彩分享了自己的夢工作理念與方法。第五篇,說明其臨床工作中,是先針對心靈事實進行調查與分類,產生一套心理現象學後再進一步建立心靈結構理論,又在後續的實證經驗應用裡,發展出的心理類型學。      到了第六篇,開始全面涉及心靈的結構,從心理、生理、外在環境條件的表現與關係,區分出心靈的三個階段——意識、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並安排許多臨床個案討論。第七篇至第十篇,著力於表述「相較於意識褊狹的探照燈柱,心靈是範圍更大而黑暗的經驗領域;無意識也屬於心靈的範圍」。文本指出原型是種種習性系統,它們既是教養也是情緒,它們遺傳了腦部結構的心理面向,一方面形成一個根深柢固的本能成見,另一方面則是本能適應的最有效的輔具。榮格也用不少篇幅致力於說明:大地的物質和動力是父母親面具背後更大的真實力量,存在於父母親和孩子之間的神祕分受;母親的原型相當於中文的「陰」的定義,而父親的原型則是相當於「陽」。接著,先往原始追緝「古人類」的心理投射與其形成的世界秩序;再著墨「生命的轉折」,討論個體主體性的形成與年齡階段的問題;繼而,切入「婚姻作為心理學的關係」。      書末的第十一篇至第十三篇,榮格從「分析心理學與世界觀」、「精神和生命」、「現代人的心靈問題」三大議題,表現出他對存在與人生的積極關懷。榮格表示,分析心理學不是個世界觀,而是個科學,它提供了基石或工具,人們可以用來建構一個世界觀,也可以拆除或改建它,心靈是一個源自人世間的環境條件的適應系統。因而,榮格從其時代中的表現主義藝術,清楚看見預言:人們已經從外在世界撤離,轉向主觀的內心世界。      當代,在榮格筆下既深深觸及黯黑又高高懷抱光明,且多到讓凡人讀不完的文獻群裡,筆者個人覺得,本書屬於「中流砥柱」,能讓人步履適中且安全地,接觸到榮格全面關懷人生的精粹觀點。誠如榮格自序裡所提示的本書作用: 「它要探討的是問題,而不是解答。……『心靈』這個大哉問讓現在許多人腸枯思竭,而這部文集正是旨在告訴讀者窮究它的方法。」由於這本書適合想瞭解榮格根本理念的普遍讀者,也就能對廣泛分布在社區裡的「陪伴」工作者帶來新視野。一般而言,生活感的自然而然式陪伴,一種同在感,是受陪者最能接受的方式。然而,對陪伴者而言,「同在」卻是一門功夫,本書所提出的許多要義,能幫助陪伴者更細緻地觀察對方心態、洞察與轉化自己的作為、尋找調節陪伴作為的資源……等等客觀的務實任務,可使陪伴者保有正向存在,而避免因全然被動或受制而發生耗竭。      又,榮格在本書有許多關於藝術創作運用在心理學及臨床工作上的觀點與心得,他認為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引導出一種精神狀態後,創作者會開始用自己的本質與存在來進行實驗,在一種流動、變化以及成為的狀態中,想像力總是以令人驚訝的方式找到正確的途徑,將人從「僅此而已」的束縛中解放而出,讓人來到玩鬧遊戲的境界。但,榮格沒有忘記強調:「大家不能將我的手法解讀為漫無目標、無邊無際。我永遠都堅守一項原則,那就是將詮釋的範圍限縮在有效時刻的意義範圍內。」因此,以筆者身為藝術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本書對於一些急於採行榮格「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方法,卻尚未窮究其中各層次義理與原則的表達性藝術治療者、心理助人工作者或陪伴者而言,是一個充滿珍奇又鑲有鏡子的實用抽屜寶盒,一層層拉開來細數之際,讀者原本匱乏的經驗知能與虛空,可以因此一層層從自身反映出新的覺知,十分可貴。      本文作者為榮格取向藝術治療師、中華民國教育部授證助理教授   
【推薦序】豈是不堪回首月明中:尋找現代人的心靈故國之路
◎文/魏宏晉      榮格心理學引人入勝,卻多深奧難解,不乏不得要領而中道廢弛;或束書不觀,遊談無根者。縱使榮格心理學於今日貌似復興,清談者眾,然借名流竄,故作沽激,實則麤惡者,所在多有,誤人甚深,有志親近者不得不慎。慎選入門,免入歧路、誤觸魔道,允為要務。而最是穩妥之道,莫過於親炙原典。商周出版近年來有計畫地翻譯榮格德文原典,該系列書籍,水準整齊,信達雅兼具,堪為中文讀者福音,最新出版的《榮格論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尤其是初窺門道,或久而不得其門者必讀之作。      本書最早在一九三〇年以德文在瑞士出版,兩年後再版,從他簡潔的初版和再版兩篇序文就可以看出來,他已經走出佛洛伊德決裂後沉潛、與自己無意識爭戰的黑暗期,對自己的心理學論述更加自信,揮灑尤為自如。而英文版在德文版之後,很快地於一九三三年便在美國出版,而根據英文版的中文翻譯則在一九八〇年代在台灣出現,之後兩岸不同譯本推出絡繹不絕,底本多還是以一九三三年的英文版為本,可能已不下十種之多。英文版的內容順序與部分章節和德文原版稍有不同,但根本的精神內涵幾乎無異。      榮格於本書基本上全面討論了他的思想,主題廣泛,除涵括諾斯替主義(Gnosticism)、神學、東方哲學與一般靈性等大眾口味外,涉及現代心理治療實際應用的問題這一大部分,實際上完整而簡潔地介紹了他自己心理學理論的基本假設,大篇幅闡述了分析心理學,讓人們可以對比出與佛洛伊德理論的區別,不再有似是而非的混淆。      榮格的著作有個特色,不同作品間常常內容重複,只是剪剪貼貼的重組,但總能就不同主題回應時代問題,甚至歷久彌新,多年之後讀來,仍發人深省,心有戚戚焉。      比如在「論分析心理學與詩歌藝術作品之關係」一章,他藉論述藝術的本質,傳達他的自律性情結理論,以象徵、集體無意識、原型與理想等概念,再次提醒人反省人類的渺小,偉大的藝術作品的原始意象是全人類的共有資產,其來源不存在於創作者的個人無意識,而是在無意識的神話領域裡頭。      因此,不論他在討論與佛洛伊德理論的對比、心理治療的目的、他的心理類型學、心靈的結構等理論性的問題時,他反覆強調的不外乎每個人作為人類整體、甚至整個自然界的一部分時,值此科學理性主義大興、人類自信滿滿的時代,更該謹慎謙卑、重視靈性,我們的存不在自身而已……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是作為彼此的部分的互動的因與果。也因此他特別強調不管作為一個科學家,甚至只是一個個人,士農工商、為人處世,倫理問題永遠都得占據考量的首位。      而在提醒了人的責任、重視心靈的能量之外,書末「現代人的心靈問題」這一章作為結論重點,他卻又帶出一個反轉,認為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難題不盡是因為科學主義壓抑靈性的問題而已,而是以消費主義包裝的靈性復興,可能只是個假象。膚淺的新興宗教大行其道,對各種「主義」過度地片面性狂熱,其實與那黑暗的、母性的、土壤的生命基礎是失去聯繫的,不僅與人類古老的靈性無關,甚至越走越遠,豈是不堪回首月明中。      總之,本書特點在於:一是所有篇章都在蘇黎世心理學俱樂部各種講座中發表,其中部分曾被修改成文單獨出刊,大多數則直接就演講內容整理而收入本書。再者,由於演講對象為大眾,顧及了深入淺出,比諸他的其餘專著,本書可謂是最為平易近人的一部。三是不管他是發表著作,或者進行演說,基本上都會反覆他的心理學源起、結構以及特性等重點,本書也是如此。既然更加淺顯易懂,當然是入門的不二之選。      本文作者為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資料

卡爾.榮格 Carl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〇〇年至一九〇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〇五年至一九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講師。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伙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他對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提出的深刻洞見,至今仍極具影響力與啟發。 相關著作:《榮格論心理類型》

基本資料

作者:卡爾.榮格(Carl G. Jung) 譯者:温澤元林宏濤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Discourse 出版日期:2022-06-30 ISBN:9786263183230 城邦書號:BK7114 規格:膠裝 / 單色 / 41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