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其他翻譯文學
一個作家的午後:村上春樹編選  費滋傑羅後期作品集
left
right
  • 庫存 = 3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小說特效藥75折起
  •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他極力穿越那深沉的絕望、努力抓住一點微弱光源、緩緩向前邁進的堅定意志。那或許是費滋傑羅身為作家的強韌本能。──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 X 費滋傑羅 兩大文學心靈一次收藏! 村上春樹持續譯介費滋傑羅作品超過40年 首次親自編選、翻譯、撰文介紹 8篇小說 + 5則隨筆 費滋傑羅人生黑暗的1930年代,閃耀難以撼動之美的作品集 ──特別收錄── 村上春樹編選後記‧親撰各篇解說‧鍾愛篇章〈我所失落的城市〉、〈酗酒個案〉 美國最傳奇作家 費滋傑羅 人生最艱辛時期,淬鍊耀眼經典 「我必須繼續當個作家,這是我唯一的生存之道。」 ──費滋傑羅 ▌關於費滋傑羅的後期創作 費滋傑羅生前撰寫超過一百五十篇短篇小說,分別發表於《週六晚郵報》、《科利爾週刊》、《君子》等雜誌,其中〈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曾經改編成電影(2008)。本書所收錄的十三篇,是費滋傑羅發表於1930年至1939年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說及隨筆。這個時期是他的健康、婚姻、財務都出現狀況,生活備感壓力之時。 曾經是文化金童、媒體追逐對象的費滋傑羅,在《大亨小傳》出版後叫好不叫座,1934年推出的《夜未央》連好評都沒有的情況下,收入主要依靠短篇的發表,後期更為好萊塢電影編劇,以便償還債務。1938年底,他和好萊塢電影劇組一起參加冬季嘉年華,卻喝酒鬧事,當場被開除。龐大債務加上事業受挫,他開始酗酒。1939年夏天,因為健康惡化,許多作品都只能在床上完成。1940年他決意要在短時間內寫出《最後一個影壇大亨》,卻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留下六章傑作。 文評家亞瑟・麥茲納(Arthur Mizener)在傳記《費滋傑羅》寫道:「《號音》(Taps at Reveille)出版之後到進軍好萊塢之前寫的短篇小說,和未完成的《最後一個影壇大亨》,共同形成費滋傑羅寫作生涯一個獨特的時期,寫的是他的絕望。」 然而,村上春樹卻特別為當代(日本)讀者編選這批所謂費滋傑羅後期的作品,並加以說明:「費滋傑羅是那種以日常生活經驗為核心,發揮想像,從中創作出小說的作家……」實際生活失去重心,意志消沉,當然會影響作品,但編譯此書的村上春樹更希望讀者看到的,是在遭遇多重困境中的費滋傑羅,如何努力不懈地嘗試,從不放棄用文字敘說更新的世界的那份執著。 國際名家及媒體讚譽  文筆寧靜卻強而有力,正是費滋傑羅晚期作品的特色。──《費滋傑羅》傳記作者 Arthur Mizener  費滋傑羅的短篇小說在他的寫作生涯中仍被誤解、被低估……他們的確品質不齊,但最優秀的作品當能躋身美國文學一流作品之列。──費滋傑羅專家 Matthew J. Bruccoli  費滋傑羅最好看的隨筆──他在1930年代所寫的自傳性文章──運用其不朽著作所展現的音樂性以及豐沛情感。──文學傳記作家 Scott Donaldson  他的才華,就像一隻粉蝶翅膀上的粉末所構成的圖案那樣地自然。──海明威  他自知創作短篇小說的才華,以及二十世紀美國文學若少了他的傑作,會多麼黯淡無光。──文學評論家 Charles E. Shain  閱讀費滋傑羅小說的樂趣,在於重新感受這些作品多有水準,以及傑作多不勝數。──《紐約書評》  美國短篇小說的大師。──《費城詢問報》  他的短篇小說所揭露的是,無論喜劇、奇幻類型,他都駕輕就熟──跟他奠定其地位的悲劇作品一樣好。──費滋傑羅研究社 The F. Scott Fitzgerald Society

目錄

短篇小說 一段異國旅程 兩個錯 瘋狂星期天 風中家族 一個作家的午後 酗酒個案 資助芬尼根 消失的十年 隨筆 我所失落的城市 崩潰 黏合 謹慎以對 早來的成功 編譯後記◎村上春樹

序跋

編譯後記◎村上春樹 (節錄) 我最早著手翻譯的書,是史考特.費滋傑羅的作品集《我所失落的城市》。這本書於一九八一年推出,那是在我以小說家出道不久時。從那之後,我一邊寫著自己的小說,一邊斷斷續續埋頭翻譯費滋傑羅的小說,編譯了幾本短篇集,還譯了一本長篇小說《大亨小傳》。 《我所失落的城市》在日本發表時,只有少數費滋傑羅的作品被譯出來,其中多數已經絕版。將他的作品介紹給廣大的日本讀者,成為身為翻譯者的我重要的任務之一。雖然對翻譯技術還沒有充分的信心,熱情仍推著我向前邁進。 如今,費滋傑羅的名氣和評價都比我最初翻譯時提高許多,他主要的作品也大多能輕易買到了。無論是《大亨小傳》或十篇左右的短篇小說,都被視為美國經典文學,讓不少日本讀者捧讀。這真是可喜的事。 但這些「被捧讀」的費滋傑羅作品,多半寫於一九二○年代,也就是所謂「爵士年代」,他的寫作全盛時期。他在一九三○年代,尤其是到了後期所發表的作品中,除了例外的那一篇,似乎不怎麼被關注與閱讀。一九三○年代後半相當於費滋傑羅的晚年,但他去世時才四十四歲,所以「晚年」的說法或許不是很恰當。因為本來四十幾歲,以小說家來說應該正處於狀態絕佳的時期。 不過,由於他在一九二○年代的活躍程度──無論是在工作上,或私生活上──實在太精彩了,三○年代以後的費滋傑羅,怎麼樣都感覺自己過了全盛期,正進入衰退中吧(而且世人大概也是這樣看待他)。無論人氣或實力,都已被曾是後輩的作家海明威超過了,而且差距逐漸拉大。這種焦慮,加重了他的「衰退感」。此外,妻子塞爾妲患了精神病,反覆住院、出院也讓他深感挫折。於是他開始酗酒。酒一喝,人也變了,在酒精的侵蝕下,即使提筆也無法捕捉所思所想。 費滋傑羅是那種以日常生活經驗為核心,發揮想像,從中創作出小說的作家,一旦實際生活失去重心,消沉下去,作品便相形失色了。當他和塞爾妲共度著正面快樂、多彩多姿的生活時,兩人一同看到彩色的世界,從中產生創作的能量。失去了塞爾妲──他的另一隻眼,對他構成精神上重大的損害。接下來到底要寫什麼才好?必須重新振作起來才行……他心中這麼想,卻困難重重。加上沉重的負債(塞爾妲的醫療花費龐大),他必須一邊和自己頑固的酒癮纏鬥,一邊獨力扶養可愛的幼小女兒弗朗西絲。 (中略) 對費滋傑羅書迷來說,未能看到他完成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影壇大亨》當然非常遺憾。雖然如此,得知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終於調整好狀態,開始朝新目標堅定地邁進,總算感到欣慰。然而,應該是為時已晚吧,一直以來,他持續耗損身體太久了。 無論怎麼想他都死得太早──或許這就是史考特•費滋傑羅這位作家的命運了。至於我自己,四十四歲那一年,曾經這樣想過:「啊,費滋傑羅就是在這個年紀離世的。」 我當時人在普林斯頓大學(費滋傑羅的母校)擔任駐校作家,正在寫著長篇小說《發條鳥年代記》,深有所感地想著:「如果沒寫完這部作品就死去,一定會很不甘心。」 我為這本書選譯的作品,主要是他在竭盡自己心力活下去的灰暗時期所創作出的作品。然而,從中可以窺見他仍極力穿越那深沉的絕望、努力抓住一點微弱光源、緩緩向前邁進的堅定意志。那或許是費滋傑羅身為作家的強韌本能。他擁有克服自憐、不讓自己安於晦暗的力量。讀者如果能從這本書收錄的作品感受到,或多少讀出那樣的感覺,對身為日文版譯者的我而言,沒有比這更高興的了。 此外,我在為作品寫的解說中也提過,我曾譯過〈酗酒個案〉和〈我所失落的城市〉這兩篇(都收在《我所失落的城市》書中),都是我喜愛的作品,這次也重新翻譯過。

內文試閱

【試讀1:短篇小說】一個作家的午後(摘錄) 編者 村上春樹 前言 本篇刊登於《君子》(Esquire)雜誌一九三六年八月號。 寫這篇作品時,費滋傑羅正和女兒弗朗西絲兩個人住在巴爾的摩市內的公寓裡。因為得了精神病的塞爾妲住進了當地的醫院。他的工作不如預期順利,身體狀況不佳,還背負高額債務。雖然商業雜誌依然希望他能一如既往地創作都會風格戀愛小說,然而正陷入逆境的他,實在提不起勁去寫那樣輕鬆的東西。文風差距之大令他苦惱不堪。 費滋傑羅把那樣陰暗的日常生活,以「私小說」般淡淡地寫下來。體裁雖是小說,但所描寫的心情,其實是費滋傑羅自身的感觸。這時候他才不到四十歲…… (小說內文) 一覺醒來,他感到幾星期以來從所未有的舒暢,逐漸明顯的事實教他沮喪起來——他感覺不出有哪裡不舒服。他背抵著臥房和浴室間的門框好一會兒,終於明白自己沒有頭暈。哪怕彎腰撿起床下一只拖鞋,也沒感到絲毫暈眩。 在這明媚的四月早晨裡,他卻搞不清楚現在幾點鐘,已經很久沒人給他的時鐘上發條了。他回頭穿過公寓走進廚房,發現女兒吃過了早餐,人不在,信送了進來,所以時間應該是九點出頭。 「我今天想出門一趟。」他對女傭說。 「這對你有幫助——今天天氣不錯。」她出身紐奧良,面貌和膚色看上去像是阿拉伯人。 「給我和昨天一樣的兩顆蛋、吐司、柳橙汁還有茶。」 他在公寓另一頭的女兒座位旁一面踱步,一面讀信。那是封煩人的信,沒半點教人開心的消息——大多是帳單和廣告,廣告上頭印著一位奧克拉荷馬日校男同學和他翻開的簽名相冊。山姆‧高德溫或許會和史佩斯威沙合作拍支芭蕾電影,也或許不會——這得等到高德溫先生從歐洲回來,他說不定又有了一堆新想法。派拉蒙影業想要作家授權一首出現在他書中的詩,他們不知道是作家原創還是引用的。或許他們想用作片名。無論如何,權利根本不在他手中——早在幾年前他就賣出了默片版權,去年連有聲電影版權也賣了。 「我沒那個搞電影的命,」他對自己說:「還是做好你的本分吧,老兄。」 他用著早餐,一面望著窗外的學生穿梭大學校園間換教室。 「二十年前我也和他們一樣忙著換教室。」他對女傭說。她露出了青澀名媛般的微笑。 「如果你要出門,」她說:「留點現金給我。」 「喔,我沒那麼早出門。我還會工作兩到三小時。我是說到傍晚吧。」 「開車嗎?」 「我才不開那輛破銅爛鐵——要有誰出五十塊我就賣了它。我會搭雙層巴士進城。」 早餐後他小寐了十五分鐘,接著走進書房開始工作。 問題是,這篇寫給雜誌的故事發展到了中段就顯得十分單薄,薄得像是吹口氣就要飛走。故事情節像是爬著沒有盡頭的階梯,沒有準備好的驚喜元素,而前天看來還美妙絕倫的角色,現在卻連在報紙上連載都不夠格。 「是啊,我一定需要出去走走,」他想:「我可以開車下仙納度谷,或是搭船去諾福克。」 但這兩個主意都不切實際——耗時、費力,而時間與力氣他都所剩無幾——還存下的那麼點全得留給工作。他瀏覽了一遍草稿,在好句子下拿紅色蠟筆畫線,整理好收進資料夾,再把其餘故事一條條慢慢撕碎,扔進廢紙簍。 「這個……嘛,我想想啊——」 「現——在嘛,接著呢——應該會——」 「現在嘛我想想,現在——」 折騰了一會兒,他坐下來思考: 「我只是在老調重彈——這兩天根本不該拿起鉛筆的。」 他逐一瀏覽筆記本中「故事靈感」標題下的文字,直到女傭通知他祕書正在線上——自從身體不舒服後他就請了位兼職祕書。 「什麼也沒生出來,」他說:「我剛把之前寫的全撕了。根本不值一提。我下午會出門一趟。」 「這對你有幫助。今天天氣不錯。」 「明天最好來一趟——有很多信件和帳單要處理。」 他刮好鬍子,為了怕自己臨時變卦,又休息了五分鐘才開始換衣服。出門是多教人興奮的事啊——他不想聽到管電梯的小伙子對他說很高興見到您,於是決定改搭後棟電梯,管那部電梯的人不認識他。他換上最好的一套西裝,西裝外套和褲子卻不搭調。六年來他只買了兩套西裝,但都是最高級的——單單這件西裝外套就要價一百一十塊。現在他得有個目的地——四處走馬看花終歸不好——於是他在口袋裡準備了一條給理髮師用的洗髮軟膏,再帶上一小瓶染髮劑。 「好一個神經病,」他評價著鏡中的自己:「你這靈感的副產品,幻夢的渣滓。」 【試讀2:隨筆】我所失落的城市(摘錄) 編者 村上春樹 前言 這篇寫於一九三二年七月,在費滋傑羅死後才發表。這篇和〈酗酒個案〉一樣,我在將近四十年前就曾譯過(當時的篇名採用外來語直譯英文的My Lost City),這次重新譯過。因為是我個人喜歡的作品,希望能譯得更貼切、更正確一點。 費滋傑羅在這裡以紐約這座城市為軸,述說自己的人生。當時的他才剛從歐洲回來,妻子塞爾妲患了精神病,一再住院、出院。而美國則正迎來黑暗的經濟蕭條時期,二○年代的繁華喧鬧已成過去,費滋傑羅的小說風格也被視為落後過時了。 但,他描述這座城市和自己的筆致,帶有細膩而堅定的抒情成分。感覺他好像不是用大腦構思,而是馳筆抒臆而成。文章得以說服人的能力,可能就是從這裡產生的。 (隨筆內文) 最初,我看到了一艘渡船輕緩地自澤西海岸啟碇,那一刻具體而微地形成了我的第一個紐約象徵。五年後,十五歲的我一下課就往城裡跑,就為了一睹《貴格會女孩》劇裡的伊娜‧克萊兒和《小男孩布魯》中的葛楚‧布萊恩。她們同時教我陷入了惆悵無望的單戀,徬徨的我無法在兩人之間做出選擇,因此她們混成了同一個美好的形影:女孩。女孩是我的第二個紐約象徵。渡輪代表著功成名就,女孩代表著浪漫戀曲。假以時日,兩者我多少都要擁有。還有第三個象徵,我卻不知失落在了什麼地方,這一失落就是永遠。 五年多後,我才在一個昏暗的四月午後找到它。 「噢,邦尼。」我大喊著。「邦尼!」 他沒聽見,我的計程車沒跟上他,等車駛過半個街區後,我再度看見他的身影。雨把人行道地面滴成斑斑黑點,他穿了件坦克棕色雨衣,精神抖擻地在人群間穿梭,雨衣內搭配的也是棕色服飾;並驚訝地發現他帶著一把輕巧的手杖。 「邦尼!」我又喊了他一遍,接著住了嘴。當我還在普林斯頓大學念書時,他已經是個紐約客了。他在越下越密的雨中拿著手杖一路疾行,我判斷這是他的午後散步,我既然不打算叫住他聊上一個小時,那麼我的赫然出現,對這個全心投入私人行程的邦尼而言,就成了打擾。計程車繼續跟了一段,我就這麼一路觀察,留下深刻印象:他不再是當初霍德宿舍裡那個靦腆的小生了——他踩著自信的步伐,沉浸在自己的天地裡,眼睛直直地望著前方。他在新環境中有股全然的自信。我知道他租了間公寓,與三個男人同住,大學時不能幹的事,現在百無禁忌,但是,還有些其他東西默默滋養著他,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那個新東西——大都會精神。 在那一刻之前,我所見識到的紐約只有它示人的那一面——我就像傳說中從鄉下進城幫廚的狄克‧惠廷頓,看著眼前的大熊耍把戲目瞪口呆;也像個南部大區來的少年,對巴黎的繁華大道神魂顛倒。之前我來紐約只顧著去百老匯看表演,伍爾沃斯大廈和羅馬戰車賽橫飾的設計師、 喜劇與問題劇的音樂劇製作人,他們絕對找不到比我更懂得欣賞的人,我對紐約風格與光采的推崇,甚至超越這個城市為自己打的分數。我向來不接受任何塞在學生信箱裡那些跡近來路不明的名媛舞會邀請,正因為我認為沒有任何真實舞會能比得上我心中描繪的紐約夢幻盛景。此外,我一廂情願認定是「女友」的她是個中西部人,全世界最溫暖的中心莫過於那裡,我眼中的紐約本質上是瞧不起人且無情的,唯有一晚特別。那晚,短暫經過紐約的她為麗池飯店的樓頂添上了一抹璀璨。 然而不久前,我徹底失去了她,一心渴望融入男性的世界,見到邦尼,讓我想起紐約正是這樣的地方。一週前,費伊蒙席帶著我上拉法葉街打牙祭,在我們面前擺上的食物像一張鮮豔的旗幟撒開,這還有個名堂,叫作開胃小點,我們配著食物喝起紅葡萄酒,而酒液就像是邦尼自信揮舞的手杖般,大膽無畏地為我們開道前行——但這畢竟只是間餐廳,喝過酒我們還得開車渡過橋,回到內陸。紐約大學生的消遣去處,巴斯塔諾比、尚利、傑克等名店如今變得恐怖得不宜前往,儘管如此,我還是回到了紐約,唉,撥開一重重醉雲酒霧的我,一次次地覺得自己背叛了堅持至今的理想。我沾了點露水姻緣,但還說不上傷風敗俗,那些日子裡留下的回憶幾乎沒有一個是快樂的;就像厄尼斯特‧海明威有一回說,酒館就是開來給單身男人找殷勤的女人,其他人只是在糟糕的空氣裡浪費時間。 但是,在邦尼公寓裡的那個晚上,人生甘醇安穩,比我在普林斯頓所愛的一切還乾淨純粹。輕輕吹奏的雙簧管樂音與外頭的市塵鬧聲交織一片,艱難地穿過層層厚重的書本透進房來;唯一不和諧的音調,只有某位仁兄撕開邀請函的清脆聲響。我正是在這裡發現了紐約的第三個象徵,並開始考慮租這樣一間公寓要花多少錢,盤算著有哪些朋友可以和我合租。 門都沒有——接下來的兩年,我所能掌控的命運,就跟囚犯所能選擇的衣服一樣多。我在一九一九年回到紐約的那陣子,生活侷促,奢望在華盛頓廣場租屋過甘醇的清修生活根本是做夢。當務之急是我得在廣告業裡賺點錢,好去布朗克斯租間小到令人窒息的雙人公寓。我掛念的女友從沒見過紐約,她不是不想而是不笨。在這心煩不樂的陰霾中,我度過了一生中最為患得患失的四個月。 紐約匯聚了所有世界誕生之初的霓光虹彩。返國的部隊沿著第五大道遊行,女孩跟著他們去到了紐約東區、北區——美國是最偉大的國家,空氣中洋溢著喜慶氣氛。當我星期六午後孤魂野鬼般地在廣場飯店的紅廳徘徊、或走進東六十街上一處處酒精瀰漫的花園派對,又或者和一群普林斯頓人窩在彼特摩爾酒吧小酌時,另一種生活時刻啃蝕著我的心——我布朗克斯的狗窩、我地鐵上小小的方寸之地、我每天病態依戀的阿拉巴馬來信——會有信來嗎?上頭會說些什麼?——還有我的破西裝、我的貧窮、我的愛。當我周遭朋友們的人生有模有樣地展開,我還奮力駕著自己的破帆船,不上不下地掙扎。在二十俱樂部裡,含著金湯匙的富家少爺圍著青春正盛的康絲坦斯‧貝芮特打轉、在耶魯暨普林斯頓大學俱樂部中,同學們歡聲笑鬧,慶祝戰後的首次重聚、在我不時走訪的富賈豪宅裡,堂皇氣派無所不在——我承認這些風景教人嚮往,也為自己投身浪漫不無後悔,但對我來說這些全是空虛。從熱鬧非凡的午餐到醉人至深的酒館,都一樣,這些地方教我急著回到克萊蒙特大道的家中——說是家,不過是因為或許會有信正等在門外。我的紐約大夢一個接一個被污染。記憶深處邦尼公寓的魔力,也在我和一個格林威治村邋遢肥胖的女房東碰面後,連同其他夢想一起幻滅。她跟我說儘管放心帶女孩回租屋,但這想法教我氣結,為什麼我非得是想把女孩帶回房間的人?我有女朋友了。我可以獨自去一二七街商圈漫步,然後怨恨那裡的欣欣向榮;或者去葛雷藥房買張便宜戲票,花上幾小時沉浸在自己對百老匯的舊日情懷。我是個失敗者——在廣告業裡混得普普通通,作家生涯遲遲無法起步。懷著對這座城市的恨意,我吼出聲,花光最後一分錢買醉落淚,然後回家…… ……然而,紐約這座城市就是這麼難以預料。接下來我要說的,只是那段浮華日子裡上千個成功故事中的一個,卻是我自己的紐約故事裡重要的一段。在我重返紐約六個月之後,編輯和出版社的辦公室大門終於為我敞開,劇院經理求著我寫劇本,電影界問我要大銀幕題材。在我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之際,我被接納了,不過他們眼中的我不是個中西部人,不是個超然觀察者,而是紐約想要的一個成功典範。這個說法得從一九二○年這座大都會的狀況說起。

作者資料

史考特.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20世紀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小說家。費滋傑羅被後世喻為「爵士年代」的代表作家,他自己將這段時期定義為「一個成長之後,卻發現所有上帝都已死亡,所有仗都已打完,所有對人類的信心都已動搖的世代」。 1896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費滋傑羅在求學時期便展現出異人的天賦和對文學極高的敏銳度。他於普林斯頓大學就讀期間參與許多社團,替三角社撰寫音樂喜劇,並依此完成一部小說投稿至Scribner’s出版社(之後替他出版第一本小說《塵世樂園》),雖被退稿但獲得編輯極高的評價。 1917年費滋傑羅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結識了未來的妻子──豪門之女塞爾妲,這段婚姻加劇了他高潮起伏的一生。1920年出版《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一書成名,同年與塞爾妲結婚。當時許多雜誌社紛紛以巨額稿費向他邀稿,為了滿足塞爾妲夜夜笙歌、舉辦宴會的奢華生活,他開始替這些雜誌社撰寫大量快速賺錢的流行短篇小說。然而,儘管《塵世樂園》非常暢銷,費滋傑羅其他作品銷售卻始終沒有起色。 1922年6月,費滋傑羅開始著手寫作《大亨小傳》,他對這部作品抱著極大的信心,傾盡心血,深信《大亨小傳》能為他再創事業高峰。1923年,為了節省家中開銷並全心投入《大亨小傳》的創作,費滋傑羅夫婦搬到法國南部的蔚藍海岸定居。但隨著費滋傑羅集中心力在創作之中,塞爾妲也有了新對象──年輕的飛行官愛德華‧強森,塞爾妲提出離婚不成,兩人的婚姻從此埋下不安的火種。1925年《大亨小傳》出版,獲得當時眾名家和媒體一面倒的好評,海明威更誇讚道:「費滋傑羅寫出這麼好的一部作品,他未來一定能寫得更好。」但銷售依然慘淡,讓費滋傑羅非常失望。 1930年塞爾妲精神崩潰,患上思覺失調症。為了支付妻子巨額的醫療費用跟女兒的教育費,負債累累的費滋傑羅甚至屢次向編輯柏金斯借錢。而塞爾妲在住院期間,將自己和費滋傑羅的婚姻生活,寫成一部半自傳式小說Save Me the Waltz,費滋傑羅非常惱怒,認為塞爾妲出賣了自己。接著於1934年出版第四部小說《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許多評論家將《夜未央》視為費滋傑羅夫婦腐敗生活的縮影,批評費滋傑羅生活頹廢、自視高傲,以及他嚴重的酗酒問題都間接導致了他自身的毀滅。 1937年,費滋傑羅與電影專欄作家格拉姆(Sheilah Graham)一見鍾情,陷入熱戀,費滋傑羅旋即搬進格拉姆位於好萊塢的公寓,為好萊塢編劇。1939年,他開始寫《最後一個影壇大亨》(The Last Tycoon,未完),也是費滋傑羅生平最後一部作品。1940年聖誕節前夕,費滋傑羅心臟病發作,過世於格拉姆家中,年僅44歲。直至二戰之後,美國文壇幾位文藝評論家為首,發起了費滋傑羅文學再評價運動,從此建立費滋傑羅在文壇上堅如磐石的盛名。

村上春樹/編者

1949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 1979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1987年出版暢銷小說《挪威的森林》,當年上下兩冊銷售突破四百萬冊,成為傳奇。作品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讀賣文學賞」等無數獎項肯定。中譯超過51本,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及採訪報導等。 除了小說,村上春樹亦有許多散文及報導寫作。另外翻譯經典外國文學也是他的重要寫作實踐。1981年,村上春樹翻譯出版費滋傑羅短篇選集《我所失落的城市》,開啟之後40多年譯介費滋傑羅之路。截至2022年推出《最後一個影壇大亨》日文版為止,村上總共編選、翻譯了7本費滋傑羅作品。

基本資料

作者:史考特.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村上春樹/編者 譯者:賴明珠/各篇導讀、村上編譯後記羅士庭/費滋傑羅作品英譯中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書系:文學森林 出版日期:2022-09-07 ISBN:9786267061343 城邦書號:A1410164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