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世界經典文學 > 歐美經典文學
大亨小傳【1925年初版封面插畫 復刻珍藏版】
left
right
  • 庫存 = 2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高寶暢銷展7折起!
  • 城邦6折優惠全年專享,快搶好康/文學類

內容簡介

───中文世界第一本─── ★ 1925年初版封面插畫 復刻珍藏 ★ ★ 獨家收錄:村上春樹譯後記〈身為翻譯家,身為小說家〉★ 關於愛,關於美國,關於夢, 你只需要讀這一本。 一段爵士年代的夏日戀曲, 讓村上春樹走上寫作之路,全球暢銷千萬冊的世紀經典。 「如果沒有《大亨小傳》,我不會走上寫作這條路。」──村上春樹 「我將《大亨小傳》立基在『幻象的破滅』上——正是這樣的幻象,世界才能如此鮮豔。你無須理會真假,但求沾染上那份魔術般的光彩就是了。」──費滋傑羅 **1925年初版封面插畫 復刻珍藏 ** 「這片灰濛濛的土地上,穿過空中那片籠罩不去的淡薄塵埃,你會看到艾科堡醫生那雙湛藍色的巨大眼睛──瞳孔離地面有一碼高……這個廣告招牌,這雙眼睛,長年日曬雨淋,無人上漆,光彩逐漸暗淡,但仍若有所思地注視著這片灰沉沉、肅穆且遭遺棄之地。」(《大亨小傳》,第二章) 1925年《大亨小傳》初版的封面插畫,繪製藍天上一雙空洞的眼睛及紅唇,折射出霓虹中的女郎。這是西班牙裔畫家法蘭西斯‧庫加特(Francis Cugat,1893-1981)的畫作。法蘭西斯‧庫加特有一位名人哥哥,沙維爾‧庫加特(Xavier Cugat),既是插畫家也是音樂家,電影《阿飛正傳》與《2046》裡的拉丁樂曲〈Perfidia〉就是他的創作。 法蘭西斯‧庫加特在古巴長大,移民美國,1920年代活躍於紐約文化圈,之後搬到好萊塢,擔任電影的色彩技術顧問。1924年,法蘭西斯‧庫加特接到《大亨小傳》的封面繪圖委託,那時費滋傑羅還沒寫完小說,書名也不叫《大亨小傳》。這本書最初的書名是:《在灰塵堆與百萬富豪間》(Among the Ash Heaps and Millionaires),費滋傑羅也想過幾個其他名字:《西卵鎮的崔馬喬》(Trimalchio in West Egg)、《通往西卵鎮的路上(On the Road to West Egg),以及《戴上鍍金帽的蓋茲比》(Gold-hatted Gatsby)。 之後,法蘭西斯‧庫加特完成這幅畫,並取名為:〈天啟之眼〉(Celestial Eyes)。費滋傑羅看到後非常喜歡,告訴出版社:「千萬不要把這張書封插圖給其他人用!要留給我,我要把這張圖寫進書裡!」於是它成為了小說裡「艾科堡眼科醫生的廣告招牌」,在最重要的場景灰燼之谷中出現,代表著穿越時空仍始終守看著此地的重要象徵,並使用在1925年《大亨小傳》的初版封面上,是美國文學中最著名的封面插畫之一。 **獨家收錄:村上春樹譯後記 ** 「如果有人要求我『舉出迄今為止人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書』, 我完全不用思考,就是這本《大亨小傳》、《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和《漫長的告別》。要是再讓我只能從中挑選一本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大亨小傳》。它是我這個小說家的一個目標、一個定點,小說世界裡的座標、一個軸。我仔仔細細地反覆閱讀這部作品,一個角落一個細節都不放過,許多部分幾乎能背誦下來。」──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自述,他最愛的作家非費滋傑羅莫屬,並從開始寫作時便起心翻譯費滋傑羅的作品。其第一部譯作正是費滋傑羅的《我所失落的城市》(1981),彼時村上僅剛出版兩部長篇小說,仍是文壇新人。之後,更陸續翻譯了《費滋傑羅之書》(1986)、《重返巴比倫》(1996)、《大亨小傳》(2006)、《冬之夢》(2009)、《一個作家的午後》(2019)、《最後一個影壇大亨》(2022)共七部作品。其中《大亨小傳》這部他心中最重要的小說,自三十出頭便決心翻譯,其翻譯功力更為精進,等待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於近花甲之年完成這項心願。於此種種,村上皆在本書譯後記〈身為翻譯家,身為小說家〉中與讀者分享。 ★《時代》雜誌票選百大經典小說 ★BBC「大閱讀」讀者票選百大小說 ★英國《衛報》最偉大百大小說 ★《新聞週刊》票選百大書單 ★NPR全國公共廣播電台世紀百大選書No.2 ★美國藍燈書屋世紀百大經典小說No.2 ★英國Radcliffe Publishing Course百大小說No.1 ★英國Waterstones書店世紀百大小說 ★法國《世界報》二十世紀百大作品 ★德國White Ravens國際圖書館推薦書目 ★澳洲CBCA圖書協會年度推薦書目 他絕望地伸出手,想抓住一縷空氣,存留一個碎片── 但是他淚眼朦朧, 這一切都跑得太快了, 他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那一部分, 永永遠遠地失去了最新鮮、最美好的部分。 《大亨小傳》初版誕生於1925年,當時已經是暢銷作家的費滋傑羅,一心想寫出一本真正的文學小說,為此他放棄了雜誌高額稿費的大眾短篇寫作,與妻子塞爾妲搬到法國蔚藍海岸專心創作。他告訴知名編輯柏金斯,這本書和他其他輕鬆的流行作品不同,他想寫出一個「在真誠且光輝燦爛的世界裡能夠被留下來的故事」。 於是他創造出了蓋茲比,一如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爵士年代裡,從中西部到東部闖蕩、一夕致富的人們,蓋茲比從一文不名的窮小子搖身變成夜夜宴客的慷慨富人,他盯著夢幻般的紐約長島碼頭的綠燈,尋覓著他夢寐以求的女人黛西。東部的名流貴客川流不息地來到他家中作客,私下卻鄙視他;而他癡心等待、早已嫁作貴婦的黛西,也只當他是婚姻走味後的逃避調劑。只有他的鄰居、也是故事的敘事者尼克,眼看著賓客們接受蓋茲比的熱情款待卻冷漠無情,眼看著蓋茲比奮力追求那腐敗可厭的虛榮。但尼克終於看出蓋茲比心中癡傻熱烈的追夢之心,蘊含著讓他敬畏的純真。 美國明尼蘇達州出身的費滋傑羅一如敘事者尼克,當他來到東部時,正逢美國舊富世代因「上帝已死、所有的仗都打完,對人類文明信心動搖」而開始醉生夢死,但費滋傑羅懷抱著新的夢想,他得努力賺錢維持自己和妻子渴望的奢華生活,他敏銳的寫作天分讓他很快成為時代名流,同時也一眼看穿流金幻象後腐蝕人心的靡爛,他設身處地瞭解奢華,也冷眼旁觀鄙視奢華。 因此,他筆下的蓋茲比,一個無視浮華虛實,全心尋夢的傻人。透過他,費滋傑羅彷彿向世人訴說著:幻象是世界美好的基礎,即使現實人生悲涼無常,只要你持續凝望著綠燈,相信那裡仍有值得追求的夢、值得燒盡靈魂去追求的愛情,世界就會停留在這美好的時刻。 這是一本飽含著魔術光彩的小說,精妙華美如一顆鑽石,新的一切編輯做法都是為了擦拭時間在這顆鑽石上蒙蓋的灰塵。它好得太傳奇,一經擦拭,便綻放出耀目的光芒,希望能與讀者們一起找到真正的感動,見證這本經典的不朽。 「如果沒有《大亨小傳》,我不會走上寫作這條路。它是我身為小說家的最終目標。」──村上春樹 「費滋傑羅能寫出《大亨小傳》這麼好的書,我相信他一定能寫出更好的。」——海明威 「《大亨小傳》是美國小說邁出的一大步,費滋傑羅深刻地描寫出宏大、熙攘、輕率和尋歡……凡此種種,風靡一世。」──名詩人兼文評家 T. S.艾略特 「當和他同代的作家都被遺忘後,費滋傑羅的時代就來了。」──美國作家、知名巴黎沙龍主人 Gertrude Stein 「艾科堡醫生廣告看板上的那雙眼,不同人看會有不同的重要性,但同時它也給了整個故事一種超然的感受。那雙不會眨動、沒有情感的大眼,俯視著世上不斷上演的各種情節。這個寫法真的太傑出了!」──知名編輯 柏金斯 「蓋茲比這個角色捕捉住費滋傑羅那個世代人的精神,成為美國神話的代表人物。白手起家、自我打造的美國富豪蓋茲比,其實帶著費滋傑羅的個人色彩──對金錢、企圖心、貪婪以及對一切都能重來的樂觀精神。」──AMAZON 「在這部費滋傑羅最好的作品裡,他比同世代其他作家都寫得更貼近美國社會的核心。」──美國知名作家 E.L. Doctorow 「從《大亨小傳》之後,我們終於有了美國自己的經典小說形式:一顆原石將自己打磨成真正璀璨的鑽石。」──知名書評人 James Dickey 「《大亨小傳》是費滋傑羅最好的小說,不僅敏銳地抓住當時社會生活的主題,更以象徵的手法展現了『美國夢』傳奇背後的嘲諷及悲悵。」──《牛津美國文學詞典》 「費滋傑羅以《大亨小傳》一書成為美國文壇的象徵,他的作品被冠上經典之名,《大亨小傳》中的人物、情節、語言不時被人引用,彷彿是未來美國的寓言……」──《大亨小傳》譯者 喬志高 「《大亨小傳》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三本書之一。」──美國知名作家 Joan Didion 「費滋傑羅比同世代其他作家都更能看清美國。」──知名作家 Tobias Wolff

目錄

出版緣起 費滋傑羅生平年表 大亨小傳 身為翻譯家,身為小說家──村上春樹譯後記

內文試閱

1 在我年紀還輕,閱歷尚淺的那些年裡,父親曾經給我一句忠告。直到今天,我仍時常想起他的話。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他對我說:「要記住,這世上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擁有的優勢。」 他沒再多說什麼,但奇妙的是,我們總是不必說透就能理解彼此,所以我明白他想說的遠不止這些。就這樣,我逐漸習慣對他人不輕易論斷,這樣的習慣讓很多古怪的人向我敞開心門,也有一些牢騷滿腹的討厭人士把我當成發洩的對象。畢竟,當這種特質一旦出現在一個普通人身上,那些不平常的人很快就會察覺,絕不放過。這一點,讓我在大學時代蒙受許多不公平的指責,因為那些放蕩、神祕的傢伙會把不為人知的祕密和煩惱都告訴我,有些人便說我是個狡猾的政客。但我從未刻意去打聽這些隱私,真實的情況是:只要有人想來跟我掏心挖肺時,我常能準確地察覺,接著就開始裝睏、假裝想著別的事情,或者裝出不友善、沒心情聽的樣子。因為年輕人的心聲、或者至少他們吐露心聲的方式,往往是雷同的,還帶有明顯的遮遮掩掩。不輕易評斷他人,是一個無止盡的願望。雖然父親曾經自豪地向我暗示,我也一直引以為傲地、重複地強調:每個人最根本的格調是天生注定的。但我仍然擔心自己會忘記那句忠告,怕因此錯失什麼。 不過,在對自己寬大的容忍性格誇耀一番之後,我得承認這也是有限度的。人的行為各色各樣,有的靠堅硬如磐石的基礎在支撐,也有像是浸在潮濕的沼澤中生成的,可是一旦超越了某個界限,我就不在乎這些行為是怎麼養成的了。去年秋天,我從東部回來,那時我心灰意冷,只想讓世界上所有人都身穿軍裝,在道德上永遠保持立正的姿態。我不願再保有那種盡情窺探別人隱私、聽人訴說的特權了。除了蓋茲比例外,這個賦予本書書名的人──蓋茲比,他代表了我由衷鄙視的一切。如果一個人的格調是一系列不間斷的成功姿態,那麼他身上一定帶有某種奇妙的特性。他對未來有著極高的敏銳度,猶如一台精密的儀器,能夠探測出幾十英哩外的地震。這種敏銳和被一般人所美化的那種「創造性氣質」的多愁善感很不一樣──它是一種樂觀、總是充滿希望的天賦,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機靈氣質。這種氣質,我從來沒有在別人身上見過,以後也不太可能見到了。蓋茲比人生最後的結局不是讓我對一切失望的原因,真正的問題出在那些吞噬他心靈的東西,那些緊隨著他的美夢而來的汙穢塵埃,正是這些塵埃,讓我對人世的憂傷和短暫的得意完全失去了興趣。 我家三代以來都住在中西部的城市,算是家境富裕,聲名顯赫。卡羅威家族也稱得上是個世家。據說我們是巴克魯公爵的後裔,不過這支族系真正的起始者是我祖父的哥哥。他花錢請人代替他去打獨立戰爭,五十一歲時來到這裡,開始做五金器皿的批發生意,如今,我父親仍在做這行買賣。 我從未見過這位伯祖父,但是親戚們都說我長得很像他,尤其像父親辦公室裡掛著的那幅板著面孔的肖像畫。一九一五年,我從新港念完耶魯大學畢業,距離父親從同一個母校畢業剛好二十五個年頭,不久之後,我便加入了延遲暴發、因為日耳曼民族移居各國而引發的世界大戰。我沉浸在反攻勝利的興奮當中,從戰場回家之後,反而靜不下心做事。中西部對我來說已經不再是世界溫暖的中心,它成了宇宙破敗的邊緣,因此,我決定到東部去學做股票債券生意。我認識的人全部都在做股票債券生意,我想,多收一個像我這樣的單身漢應該不是問題。我的叔叔嬸嬸們對我這個決定討論了很久,就像要為我選一所私立寄宿學校一樣慎重。最後,他們表情凝重,一臉猶豫地對我說:「那麼……就……去吧!」父親也同意資助我一年。幾經耽擱,我終於來到東部,心想我將永遠留在這個地方。那是一九二二年的春天。 馬上面臨到的問題,就是得在城裡找個地方住。那時氣候還暖和,我又剛離開那個綠地寬廣、草木親人的故鄉。所以,當一個年輕同事向我提議兩人一起在附近的小鎮合租一間房子時,我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他找到了一間飽經風霜的板材平房,月租八十美金。不過,就在我們正要搬進去時,公司卻把他調到華盛頓,我只好自己一個人住了。我養過一隻狗,雖然牠沒多久就跑掉,但我也算是養了牠幾天。我還有一輛舊道奇汽車和一個芬蘭女傭。芬蘭女傭幫我鋪床、做早餐,她在電爐旁忙著煮東西的時候,常一邊自言自語嘟噥著她祖國的人生大道理。 剛開始的一兩天,日子過得挺孤單的。直到某一天早上,一個比我還晚來到這個城市的人在路上叫住我。 「西卵鎮怎麼走啊?」他無助地問道。 我告訴他方向,為他指了路。等我繼續向前走的時候,心裡已經不再感到孤單,因為我成了這個地方的嚮導:一個能找路的人,一個最初的定居者。這個問路的人不經意地授予了我榮譽市民的身分。 之後,我就在這陽光普照,綠葉茂生,猶如電影鏡頭裡飛快變換的時刻中安頓了下來,隨著夏天萬物生長,那熟悉的信念又回到我心中,新生活開始了。 一來要讀的書非常多,再則呼吸著如此充足的新鮮空氣,讓我保持健康的體魄。我買了十幾本關於銀行業、信貸和投資證券的書,它們就像造幣廠新鑄的錢幣一樣,放在書架上閃閃發光,等著為我揭開只有邁達斯、摩根和梅塞納斯才知道的賺錢手法。除了這些書之外,我對其他書籍也很有興趣。大學時代我相當喜愛文學──有一年還替《耶魯新聞》寫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社論──如今,我準備拾回這些興趣,重新成為一個「通才」,就是那種學問淺薄,卻懂得最多的專家。畢竟,只從一扇窗戶的視野觀察,不及其餘,人生就能看似成功許多──這可不僅僅是一句機智的雋語。 我租的房子位在北美最不可思議的一個小鎮,這事純屬偶然。小鎮座落在紐約州正東方那個長長的、毫無規則可循的小島上。除了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觀之外,還有兩個形狀怪異的半島。兩個半島一東一西,距離城市二十英哩,外型一模一樣宛如兩顆巨大的雞蛋,隔著一個小水灣,半島角向外延伸至那片環繞長島海峽、西半球最廣大的海洋之中。兩個半島並不是正橢圓形,而是像哥倫布故事裡那個立起來的雞蛋一樣,連接陸地的一端呈壓平狀。不過,它們一模一樣的形狀還是讓天空飛過的海鷗驚異不已,而更令地上生靈大開眼界的是──這兩個半島除了形狀和大小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其他相似之處。 我住在西邊的那顆蛋──西卵鎮上。這個地方,嗯,是兩個半島中比較不時髦的一個。但這只是較為表面的說法,不足以說明這兩個地方內在離奇的落差。我的房子在蛋形的頂端,距離長島海峽只有五十碼,左右兩旁是租金一萬二到一萬五美金的豪宅,我的房子就夾在其間。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右邊那棟豪宅都是一座宏偉壯觀的建築,酷似諾曼第某個市政府,它的一側是座嶄新的塔樓,上面布滿常春藤,旁邊還有大理石蓋的游泳池,以及四十多英畝的草坪和花園。這就是蓋茲比的宅邸。不過我當時還不認識蓋茲比,所以應該這麼說:這是一位姓蓋茲比的紳士的宅邸。我住的那棟房子很難看,幸好房子小,還不算礙眼。也正因為如此,我才得以安心地看窗外的海景,欣賞鄰居的草坪,心靈也因為與富豪為鄰而得到安慰。這一切,每個月只花我八十美金。 小水灣的對面,時髦東卵鎮上那棟宮殿般的白色建築,倒映在水面上熠熠生輝。這段夏天的故事,從我開車去湯姆.布坎南家吃飯的那天晚上才真正開始。我大學時代就認識湯姆,現在他是我表妹黛西的先生。大戰 結束之後,我跟他們在芝加哥一起相處過兩天。 湯姆在各個體育項目上的表現都很傑出,他曾經是新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橄欖球員之一,稱得上是全國知名的人物。他這種人,年紀輕輕就在某個專長上登峰造極,往後的日子總不免有些失落。他家裡不是一般的富裕,大學時代他亂花錢的習慣已經為人詬病,現在他離開芝加哥來到東部,搬家時的氣勢更是嚇人。舉個例子,他把打馬球要配備的馬匹全部從森林湖運到東部來。我同世代裡居然有人有錢到這種程度,真是不可思議。 至於他們為什麼要搬來東部,我也不清楚。他們在法國待了一年,接下來就居無定所地四處飄蕩,沒有特定的方向,反正哪裡能打馬球、哪裡能跟有錢人在一塊,他們就往那裡去。黛西在電話上告訴我,他們這次是定下來了。我不相信,也不懂黛西為什麼會這麼想,但我就是感覺湯姆會一直飄蕩下去,若有所失地追尋著某場橄欖球賽裡那種無法取代的狂喜自滿與激情……

延伸內容

身為翻譯家、身為小說家──村上春樹譯後記 ……我曾經寫過,《大亨小傳》對我來說是一部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的作品。既然這麼說過,身為翻譯者,我就有必要、有責任具體地說明它究竟對我有多麼重要。 如果有人要求我「舉出迄今為止人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書」,我完全不用思考,答案早有。就是這本《大亨小傳》、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和瑞蒙.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任一部都是我人生(身為讀書人的人生,身為作家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小說。要是無論如何再讓我只能從中挑選一本的話,那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大亨小傳》。如果沒有和《大亨小傳》相遇,我甚至覺得自己說不定會寫出和現在完全不同的小說(或者說不定什麼都不寫。因為這只是純粹的假設性話題,自然不會有正確答案)。 不管怎麼說,我就是這麼沉迷《大亨小傳》。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受到很多激勵。這部篇幅雅緻的長篇小說,是我這個小說家的一個目標、一個定點,小說世界裡的座標、一個軸。我仔仔細細地反覆閱讀這部作品,一個角落一個細節都不放過,許多部分幾乎能背誦下來。 不過,聽我這麼說,確實有很多人露出困惑的表情。「我也讀過《大亨小傳》,可是它真的像村上先生所說的,是這麼了不起的作品嗎?」不少人這麼說。這一點,別人怎麼想我不是很清楚。但請等一下,如果《大亨小傳》不是部了不起的作品,那麼究竟其他什麼作品才算是「了不起的作品」呢?我不由得要這麼追問。不過,另一方面,我也不是不理解問這話的人的心情。因為《大亨小傳》將所有情景極其細緻鮮活地描寫出來,將所有情感用極其精緻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出來,它就是這樣一部文學作品,不用英文逐行逐句細心閱讀,就無法全面理解其精妙之處。這一點就是問題的最終所在。《大亨小傳》的作者史考特.費滋傑羅在二十八歲時文筆真正到達了頂點。然而將這部作品翻譯成日文,不管願不願意,有很多優美之處受到了損傷,被減損了。就如同精緻的葡萄酒沒有經過長時間的醒酒,獨特的芳香和口感難以避免地會微妙流失。 這麼說來,很容易產生以下的結論:這樣的小說通過原文閱讀是最好的方式。然而這種原文閱讀很難用一般的方法達到。空氣的微妙流動,使得與其相應的色調、情形和節奏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這樣自由自在的、暢通無阻的美麗文體,說實話,沒有相當的閱讀水準很難體會。某種程度來說,並不是懂英文就能體會到這種等級的敘事美感……

作者資料

史考特.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20世紀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小說家。費滋傑羅被後世喻為「爵士年代」的代表作家,他自己將這段時期定義為「一個成長之後,卻發現所有上帝都已死亡,所有仗都已打完,所有對人類的信心都已動搖的世代」。 1896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費滋傑羅在求學時期便展現出異人的天賦和對文學極高的敏銳度。他於普林斯頓大學就讀期間參與許多社團,替三角社撰寫音樂喜劇,並依此完成一部小說投稿至Scribner’s出版社(之後替他出版第一本小說《塵世樂園》),雖被退稿但獲得編輯極高的評價。 1917年費滋傑羅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結識了未來的妻子──豪門之女塞爾妲,這段婚姻加劇了他高潮起伏的一生。1920年出版《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一書成名,同年與塞爾妲結婚。當時許多雜誌社紛紛以巨額稿費向他邀稿,為了滿足塞爾妲夜夜笙歌、舉辦宴會的奢華生活,他開始替這些雜誌社撰寫大量快速賺錢的流行短篇小說。然而,儘管《塵世樂園》非常暢銷,費滋傑羅其他作品銷售卻始終沒有起色。 1922年6月,費滋傑羅開始著手寫作《大亨小傳》,他對這部作品抱著極大的信心,傾盡心血,深信《大亨小傳》能為他再創事業高峰。1923年,為了節省家中開銷並全心投入《大亨小傳》的創作,費滋傑羅夫婦搬到法國南部的蔚藍海岸定居。但隨著費滋傑羅集中心力在創作之中,塞爾妲也有了新對象──年輕的飛行官愛德華‧強森,塞爾妲提出離婚不成,兩人的婚姻從此埋下不安的火種。1925年《大亨小傳》出版,獲得當時眾名家和媒體一面倒的好評,海明威更誇讚道:「費滋傑羅寫出這麼好的一部作品,他未來一定能寫得更好。」但銷售依然慘淡,讓費滋傑羅非常失望。 1930年塞爾妲精神崩潰,患上思覺失調症。為了支付妻子巨額的醫療費用跟女兒的教育費,負債累累的費滋傑羅甚至屢次向編輯柏金斯借錢。而塞爾妲在住院期間,將自己和費滋傑羅的婚姻生活,寫成一部半自傳式小說Save Me the Waltz,費滋傑羅非常惱怒,認為塞爾妲出賣了自己。接著於1934年出版第四部小說《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許多評論家將《夜未央》視為費滋傑羅夫婦腐敗生活的縮影,批評費滋傑羅生活頹廢、自視高傲,以及他嚴重的酗酒問題都間接導致了他自身的毀滅。 1937年,費滋傑羅與電影專欄作家格拉姆(Sheilah Graham)一見鍾情,陷入熱戀,費滋傑羅旋即搬進格拉姆位於好萊塢的公寓,為好萊塢編劇。1939年,他開始寫《最後一個影壇大亨》(The Last Tycoon,未完),也是費滋傑羅生平最後一部作品。1940年聖誕節前夕,費滋傑羅心臟病發作,過世於格拉姆家中,年僅44歲。直至二戰之後,美國文壇幾位文藝評論家為首,發起了費滋傑羅文學再評價運動,從此建立費滋傑羅在文壇上堅如磐石的盛名。

基本資料

作者:史考特.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 譯者:徐之野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書系:文學森林 出版日期:2022-09-07 ISBN:9789868761643 城邦書號:A52A052 規格:精裝 / 單色 / 296頁 / 14.8cm×21.0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