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伊朗的靈魂:革命、反美、神權政府,1979年後伊朗知識分子的掙扎與奮鬥
- 作者:勞拉.席科爾(Laura Secor)
-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2-10-06
- 定價:810元
- 優惠價:79折 640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640元,贈紅利3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608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為孩子出征:在屬靈的爭戰中,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護衛者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記憶的社會框架(百年經典首次繁中引進、法文直譯,收錄專文導讀及生平年表)
-
建築的面龐the Face of Architecture:現代主義之後的立面設計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裝潢工法全能百科王【暢銷典藏版】:選對材料、正確工序、監工細節全圖解,一次搞懂工程問題
-
國之荒原: 金權政治、貧富差距、體制失能、族群對立,理解美國人憤怒的根源
-
遊戲人生72變 2:跨越心界線──引導思考‧促進交流,活化教學心技法
-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
有趣的聖經故事:只要兩小時,原來讀聖經這麼簡單!
內容簡介
伊朗,曾經的波斯霸主、伊斯蘭世界中心,
近年卻被指控為宗教狂熱、恐怖主義的溫床。
1979年革命後,從世俗政府走向神權統治,從親美走向反美,
近年更因核協議與勢力擴張受國際關注,
究竟伊朗人民在想什麼,又真的想往哪裡去?
1979年伊朗發生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一夕之間從親美的世俗國家變身成西方國家眼中保守封閉、宗教狂熱、恐怖主義的溫床。有人說,這是美國刻意操弄的刻板印象,但為何伊朗國內卻有許多不滿的聲音?本書作者親訪伊朗的知識份子與異議人士,重述伊朗革命後四十年的歷史。帶領讀者一起探索,這些宗教思想家、政治人物、文人、記者、社會運動份子和一般民眾,用盡全力思索,不顧一切奮力與自身政府對抗,究竟是為了換來一個怎樣的未來?
◎伊朗專家陳立樵(輔大歷史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崔進揆(中興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專文介紹伊朗政治制度與美伊關係二十年
◎《我們最幸福》作者芭芭拉.德米克、《紐約時報》傳奇書評人角谷美智子盛讚
◇伊朗如何從親美到反美?
伊朗曾是中東最西化、親美的國家,但在開放自由的表象背後,卻是英美的政治干預與經濟剝削,當伊朗人過著貧苦的生活。為了趕走外來勢力、改變國家,1979年爆發了伊斯蘭革命,推翻親美的巴勒維王朝,極度反美的領導人何梅尼上台。不久,發生了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使美國與伊朗正式決裂,伊朗就此走向國際孤立,經濟封鎖之路。
◇神的統治之下為何不是樂土?
1979年伊朗革命後,建立起現代世界罕見的神權國家。以伊斯蘭教士為主的「法基赫」成為世俗政府背後的決策力量。在他們的主導下,一度男性必須蓄鬍來證明自己的信仰,女性則都得戴上頭巾,革命前的比基尼海灘已成遙遠的過去。社會杜絕來自西方娛樂,年輕男女並肩而行就可能遭遇盤問。此外,1980年代起伊朗更多次投入戰局,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讓伊朗青年在伊拉克前線流乾了鮮血,經濟也走向混亂局面。
◇天堂在哪裡?
面對國際的孤立、經濟的困境,有人認為伊朗若要晉身為已開發國家必須採納西方價值,但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與伊斯蘭傳統要求信眾的克制,似乎又背道而馳。對政府的不滿、該選擇哪條路線前進,都是伊朗知識分子不斷苦思的問題。雖然,他們自認「沒有任何人試圖推翻伊斯蘭共和國」,但伊朗政府卻以反美為武器對這些「異議分子」監視、盤查、拷問,或以通敵罪名入獄。而這些異議分子確實也受到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社會支持,外界以聲援他們來打擊伊朗政府。可以說,不論革命前或革命後,伊朗仍無法擺脫美國的影響。
本書將以這些「異議分子」為主角,重看伊朗近40年的歷史,深入了解伊朗人所追求的未來究竟是什麼。這不只是他們的個人故事,更是一個國家及其人民努力尋求改變的過程。今日的伊朗也許不是個快樂的天堂,但那些為了國家努力的個人,卻值得我們致以敬意。
◎專業好評(依姓氏筆畫排序)
陳立樵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崔進揆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當代南亞與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張育軒 說說伊朗創辦人
莊德仁 北市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台師大歷史所博士
蔡依橙 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蔡源林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各方讚譽
凡是把伊朗想成鐵板一塊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到令人恐懼的諷刺漫畫背後的世界。這是部審慎報導的思想史,但不只如此。席科爾無懼於描述革命共和國的殘暴,而最重要的是,整本書透顯出知識分子的熱情與承諾所散發的光芒。——芭芭拉.德米克,《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
席科爾描述的伊朗故事令人精神為之一振,但對我們來說,這當中也蘊含著警告:不要踐踏這片土地,等待來春降臨之時,你將無力阻擋新生的力量。——《新共和》
席科爾窺視這個維持了數十年的複雜神權政治體制「黑箱」,她的作品必將引起各界的熱烈討論。——紐約文化網站「風味線」
一部介紹伊朗文化與伊朗知識分子的作品,伊朗知識分子敢於對伊斯蘭共和國統治者做出意識形態挑戰,整個過程令人毛骨悚然。——上架提示出版社書評
揭露事實,而這些事實往往令人感到震驚……作者記錄了當局血腥鎮壓與民眾奮勇抵抗的真相,發人深省。——《科克斯書評》
這部令人身歷其境的思想史……提供了理解過去四十年伊朗政治思想的堅實基礎,正是這些政治思想在伊朗這個複雜而迷人的國度激起了各式各樣的政治行動。——《出版者週刊》
這是首度有作品將焦點放在統治者以外的個人身上,這些焦慮而充滿決心的知識分子試圖推動政治變革,甚至連他們自己也被改變,他們最渴望的是恢復與保存伊朗的尊嚴,還有他們自己的。——阿扎爾.納菲西,《在德黑蘭讀羅莉塔》與《想像的共和國》作者。
目錄
伊朗地圖
序言
第一部分 革命
第一章 小黑魚
第二章 伊斯蘭共和國
第三章 持續沉思的時期
第四章 血的洗禮
第二部分 重生
第五章 擴大與縮小
第六章 熱月
第七章 伊朗曆三月二日
第三部分 改革
第八章 連環謀殺案
第九章 伊朗曆四月十八日
第十章 總體計畫
第十一章 奇蹟室
第十二章 蜘蛛的房屋
第十三章 蓋棺論定
第四部分 反抗
第十四章 普通人
第十五章 阿希耶赫
第十六章 汙泥與塵垢的史詩
第十七章 知識分子骯髒戰爭的結束
後記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英漢對照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在頭巾革命之前,伊朗的奮鬥
近日伊朗發生頭巾革命,起因於一名庫德族女子在街上被道德警察認定衣著不當,被帶去拘留中心,卻在三天後死亡。這起事件背後是伊朗混亂的政治環境,也因此引發頭巾革命。
伊朗在1979年之後,從親美的君主統治國家,轉為反美的神權統治國家。此後國內由保守派與改革派輪番執政,但持續有道德警察負責監督人民的衣著舉止,加上政治黑箱、宗教介入、性別歧視,伊朗給人一種即使持續遭受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社會的排斥與威脅,好像也是理所當然。但事實上,當我們僅以西方濾鏡解讀這個國家時,往往會忽視伊朗人民的真實聲音。其知識份子長期努力想改革國家,他們引入西方思潮,借鏡他國經驗,也許我們該借用他們的視角,在事件熱潮之外,更深入且持平地了解伊朗。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勞拉.席科爾 Laura Secor
畢業於布朗大學哲學系。現為美國記者,並在紐約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新聞學。2004年到伊朗旅行,因見證伊朗人對政府的不滿,開始書寫伊朗革命與人民尋求改變的努力過程。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外交》(Foreign Affairs)、《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與其他出版品撰寫關於伊朗和美伊關係的報導。現居布魯克林。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