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異界與你我的距離比想像中還近!
日本動漫的異界世界觀就是這樣來的!
.相撲的「四股踏步」動作其實是除魔儀式?
.小時候玩的「踩影子」是從袪除邪氣的儀式轉化而來?
.人氣動畫《你的名字》中,男女主角相遇的黃昏時刻就是容易遇上妖異的「逢魔時刻」。
從自古流傳的民俗信仰和歷史角度,解開異界的真相。
專文推薦
暢銷書人氣作家 螺螄拜恩
好評推薦
日本神社寺院中毒者 小淇|作家.日本文化評論家 邱振瑞|作家 茂呂美耶|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陳明姿____按姓氏筆劃序
探尋日本源自異界概念的傳統與民俗。
十字路口擺放的石敢當或地藏,就是異界和人世的邊界線。
正月迎入家門的年神,便是從異界跨越時間的邊界線而來。
造訪龍宮城進而超越時空的「浦島太郎」;往來於現世與異界進行冒險的「桃太郎」;來自月之都,神祕的「輝夜姬」……這些民間故事和傳說,都是以異界為舞台。
第一章「空間與異界」:
山裡為什麼有這麼多怪異生物與傳說?神社有許多祛除除汙穢的結界?鳥居具有防堵異界入侵者闖入的功能?這些位在俗界的異界場所,充滿了令人大開眼界的妖異概念。
第二章「事物、生活與異界」:
手指和手指之間有看穿魔物的「狐之窗」?套餐把飯放左邊、湯放右邊的理由?平日不經意說出來的話語、經常映入眼簾的顏色和形狀,都包含了咒術相關的意涵。
第三章「例行活動與異界」:
撒豆驅鬼的「節分」由來是?彼岸就是打開「那個世界」的門?穿過茅輪結界的夏越之祓是?透過年節俗慶,說明人們如何面對異界之物。
第四章「表演藝術與異界」:
能樂、相撲、茶道等日本傳統表演藝術,往往伴隨著神聖儀式。本章將說明表演藝術如何成為連結人與神的場所,創造出一個「異界」。
目錄
推薦 請小心提防異界領路人,一旦涉足,便難以脫身 螺螄拜恩
前言
Prologue 1 所謂「異界」,就是和我們不同的神與魔共存的黑暗世界
Prologue 2 異界概念初見於《古事記》,至江戶時代已發展成娛樂性文化
Prologue 3 與異界居民相關的傳承存在於全國各個角落
序章 透過故事解讀的異界世界
STORY 1 造訪異界「龍宮城」,進而超越時空的浦島太郎
STORY 2 桃太郎和鬼怪其實同樣都是異界的居民
STORY 3 讓整個京都為之恐懼顫慄的大江山酒吞童子
STORY 4 來自於月之都,輝夜姬的神祕之處
第一章 空間與異界
山:催生出山神與山岳宗教的聖地
海:海的另一頭是死後的世界
墓:能夠超越時空與亡魂相見
神社:眾神降臨此世時的居所
門:隔開俗界與異界的結界
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橋樑
十字路:現世與未來交錯的地方
水邊:神與妖怪共存的場所
宅邸:設置在家中的結界和驅魔物
方位:東北到西南是鬼的通行方向
時刻:誕生出怪異的時間邊界線
他界:靈魂最後抵達的死後世界
第二章 事物、生活與異界
言詞:由口中而出,帶有靈力
動作:保護自己遠離穢氣與邪祟
左右和符號:趨吉避凶,祛除魔物
女子:因穢物而生的性別結界
身體:隱藏在肉體當中的神祕
遊戲:召喚神靈的異空間
動物:活在現世的神祕生物
職業:驅趕魔物的特別儀式
顏色:顏色所擁有的神聖之力
聲音:呼喚神靈靠近的鈴鐺之力
香氣:更靠近神之領域的手段
第三章 例行活動與異界
正月:款待祖先的靈魂
節分:驅逐病魔的「滅魔儀式」
端午節:藉菖蒲的咒力避邪除穢
女兒節:使用替身淨身除厄的例行活動
彼岸:打開「那個世界」的門
夏越之祓:傳承神話的傳統例行活動
七夕:向星星祈願,去除穢氣的傳統例行活動
盂蘭盆節:祖先的靈魂從那個世界回來
祭典:向神明祈願,與神明交流的儀式
重陽節:以菊花的靈力避邪除厄
中秋節:對著滿月獻上祈禱與感謝
跨年:大掃除是清淨身心的儀式
第四章 表演藝術與異界
能樂:扮演神與精靈的幽玄世界
文樂:魂魄棲宿的傀儡人偶
舞:聯繫神與人的咒術儀式
雅樂:延續千年的古代樂音
茶道:以邊界區隔出的聖域空間
相撲:根據陰陽道打造的神聖土俵
Column 1 複合交錯混合而成的異界世界觀
Column 2 發生水患的地方容易有妖怪出沒
Column 3 不論是板羽球或放風箏,都含有呪術性相關意涵
Column 4 傳統競技流鏑馬,原本是除魔儀式
注釋
參考文獻
延伸內容
【推薦序】請小心提防異界領路人,一旦涉足,便難以脫身
◎文/螺螄拜恩
兒時獨獨衷情日本怪談,當友伴投身跳房子、跳橡皮筋遊戲時(曝露年齡),我卻窩在房裡,閱讀一本本談論鍋島妖貓、皿屋敷阿菊,與四谷怪談等閃爍妖異光芒的鬼故事。為防患未然,還自製一本「逃生手冊」,上頭記載,搭船遇到海坊主,需遞上有洞的勺子才不會沉船;被裂嘴女追殺勿慌張,連說三次「髮蠟」便能擊退她!
對「異界」的著迷持續至今,或許正如《日本異界博物誌》所言,在長期浸淫下,我不知不覺跨越了邊界,嚮往接觸未知世界的居民(身上依然帶著有洞的勺子和髮蠟)。
鬼怪傳說誕生自人類對大自然的恐懼及崇拜,是一種文化傳承,譬如日本的山岳信仰,希冀經由嚴苛修行,獲取超自然力量。此類文化現象同見於尼泊爾,西方登山家攀登高山象徵征服自然,雪巴人則抱持敬畏心行過朝聖之路,受惠山嶽恩典的臺灣原住民也有類似儀式,種種活動承載著人們的共同記憶。
如今,對於異界的畏懼已自主流文化退場,成為次文化的熱門主題,建構於異世界之小說、動漫等作品多不勝數,像日本漫畫《靈異教師神眉》、《鬼滅之刃》等,皆賦予異界居民充滿娛樂性的意義,不再有人害怕妖物作祟,反倒引為趣談。
而《日本異界博物誌》追本溯源,撥開時間迷霧,從民俗學、宗教、歷史和文化各方面,進行審慎考據與研究,以動人筆觸,娓娓道來日本妖怪文化源流,以及區隔現世與彼世之「異界」概念。讀者一睹奇妙光景之外,從而知悉,許多禁忌與習俗仍代代相傳,只是以不同面貌展現於日常。
例如日本人深信言語中寄宿強大靈力,簡稱「言靈」,故藉由生活化儀式趨吉避凶,像日、臺兩地習慣稱小孩「犬子」,昔日農村甚以豬、狗、貓取賤名,皆究於往昔嬰孩易夭折,此舉為了避免幼兒被妖魔或邪氣染指之對策。
本書自「空間」、「事物與生活」、「例行活動」和「表演藝術」四個面向,分門別類敘事,將模糊抽象之異界概念整理得井井有條,且保有豐富故事性及趣味性,讀者大開眼界之餘,增加了不少知識。內文佐以多幅珍貴插畫、照片及圖表輔助說明,引人入勝,一不小心就會栽入精采世界觀,即使最強陰陽師安倍晴明前來搭救,亦難以自拔不想脫身……欸如果安倍晴明很帥的話,還是跟他走好了~(喂)
書中敘述日本傳統舞台藝術——能樂中的配角「脇」,是引領觀眾跨越邊界,走入異界的角色,而作者朝里樹亦然。當你翻閱本書,耳邊彷彿驟然響起由笛子和打擊樂器交織之悠揚樂曲,繽紛華麗,綴以金、銀箔與細膩刺繡之寬大戲服於眼前翻飛,作者踏著圓滑的獨特步法,隱然浮現,帶你一步步走進,一旦涉足便難以回頭,離奇虛幻之神祕異界。作者資料
朝里 樹
怪異妖怪愛好者,作家。一九九○年生於北海道,二○一四年法政大學文學系畢業,專攻日本文學。現任職公務員,同時也在閒暇時間進行怪異、妖怪的收集與研究。 著有《日本現代怪異事典》、《世界現代怪異事典》(日本笠間書院)、《日本靈異新發現!現代妖怪圖鑑》(楓樹林出版社)等書。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