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有去無回的地方:一個維吾爾女孩在新疆「再教育營」的真實經歷
- 作者:米日古麗.圖爾蓀(Mihrigul Tursun)、安德莉亞.C.霍夫曼(Andrea C. Hoffmann)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2-12-27
- 定價:400元
- 優惠價:7折 280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280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6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從中國集中營劫後餘生,甘冒生命危險為維吾爾人挺身而出*
*漫畫「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主角親筆,道出她充滿殘暴與哀傷的命運*
「我倖存下來,就是要向全世界揭發此事。日後再沒有人可以辯稱,他們對這樁人間慘劇一無所知。」
她有罪,只因為她是維吾爾人?
米日古麗.圖爾蓀的三個孩子被強行帶走,自己被帶到「再教育營」,每日每夜遭受慘無人道的苦刑折磨,並且被迫絕育。她目睹同室獄友被強暴和殺害;全天被攝影機監控,不能說話,只能蹲著或站著睡覺;不一定能吃到稀粥和饅頭,但常常吃到電擊棒的滋味;唱黨宣歌曲、喊口號、背紅書和習語錄,沒有一分鐘能夠自主思考。中國政府為消滅維吾爾文化與宗教信仰施行同化措施,打垮自己的人民,阻止他們親近,讓他們活在恐懼中,恐嚇他們,不允許他們擁有自由,要他們沉默。
今天即使在流亡中,米日古麗依然遭到跟蹤與威嚇,但她決心挺身而出,不再沉默,勇敢公開自己的親身經歷,向世界昭告集中營牆內的罪行,維吾爾人受的苦難。她的故事是中共迫害維吾爾人的鐵證,並讓我們能接近那些被中國新聞隱匿的人。
目錄
序曲
第1章 中國的維族女孩
第2章 一波多折的婚禮
第3章 三個孩子的媽
第4章 回到無常之地
第5章 地獄牢籠
第6章 你們對我兒子做了什麼?
第7章 「你的神是習近平!」
第8章 時時刻刻的跟監
第9章 死劫難逃
第10章 救贖
第11章 流亡人在埃及
第12章 新生活,舊恐懼
謝詞
內文試閱
序曲
經過漫長的飛行,班機終於降落在華盛頓。因為埃及和美國兩地時差,落地時,美國當地的太陽依然高掛。兩個孩子在最後三分之一段旅程原本一直在睡覺,這時全都拉長了脖子,滿臉好奇地看著窗外。「我們到啦!」我告訴他們。「我們到新家了。」
「好多飛機喔。」我那三歲的兒子讚嘆道。他迫不及待想要下飛機,踏上外頭的柏油路。我從上方置物櫃取下行李,推著他和他的雙胞胎妹妹,朝出口移動。在下飛機的舷梯上,午後的驕陽映上我們的臉。
在一位同機阿拉伯女乘客協助下,我們弄到一台行李手推車。接著就排隊等候安檢,我一手牽著一個孩子,緊緊抓著他們不敢隨便放開。我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踏上了美國的土地。但當移民局官員出現在眼前時,我感受到兩個孩子開始侷促不安,他們不想再往前走。他們四隻眼睛睜得老大,直盯著穿制服的官員和他們身邊到處嗅行李的緝毒犬。「他們要來揍我們了!」我兒子害怕地說。突然間,他們掙脫我的手往旁邊跑走,一下就消失在排隊的乘客之間。我拋下行李,跟在他們後面死命的追。我追著追著,眼睜睜看著兩個小孩消失在人群中。這時我再也顧不得一旁的排隊紅龍柱,硬穿越過去,登時引起了巨大的騷動,也驚動了機場警衛。「喂,排隊好嗎?」其中一人對我吹哨子。
這時,我看到兩個孩子了,他們就躲在桌子下頭。我趕忙朝他們跑去。但他們卻越來越害怕,嚇得渾身發抖,原來這時他們看到機場警衛在我後頭追過來,就快要追上我。「他們要來抓你了!快逃啊,媽媽!」我女兒大叫。
「怎麼了?」穿制服的警衛大聲問我。
「我兩個孩子會怕您。」我試著和他說明。
「是喔,為什麼?」儘管這人身高將近一米九,還攜著槍,卻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好怕的。
剛才幫我們找推車的阿拉伯女子這時趕了過來。她拜託這位警衛說話輕聲點。然後拿出隨身的糖果,遞給我兩個躲在桌子下發抖的孩子。
過了好一陣子,他們才慢慢平靜。「你們好聰明。」我對他們說,經過一陣安撫後,他們才敢走過警衛旁邊,讓我牽著。「但你們不用再害怕,因為我們現在到美國,已經安全了。」
但他們會害怕,我卻完全可以理解。我們母子三人,幾年下來真的歷經苦難。這一刻,我們才算逃出了人間煉獄。
第1章
中國的維族女孩
我出身新疆且末縣附近的托格拉克勒克村(Toraklik),是位於中國極西塔克拉馬干沙漠上的綠洲城市。外界認知中的高科技中國,與我們八竿子打不著。至少從我出生那年的一九八九年至今,我的故鄉始終沒有進步。
我在驢車上誕生。原本媽媽是打算搭這驢車,從我們村子趕到庫爾勒市(Korla,舊名梨城,在新疆中部)待產,因為那是離我們村子最近的大城市,城裡有座醫院。其實,這邊的女子一般是在家中生產的。但因為我是早產,又胎位不正,情況危急,因此需要由醫生接生。要到醫院唯一的方法就只有搭乘驢車,忍受一路上漫長又顛簸的旅程。但她忍不了那麼久,才到半路,我就已經呱呱落地。因為這樣造成產婦嚴重併發症。當時才只有十七歲的母親,就這樣難產過世。
我父親圖爾蓀悲痛逾恆。當時他才剛和我母親新婚一年。兩人非常相愛,一心夢想著要建立一個大家庭。
但突然之間徒留傷痛,外加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哭喊著想吸到母親的奶。
母親在同一天就依伊斯蘭習俗入葬。之後家族聚會,討論該如何安置喪母的我。家族中沒有人認為我有太大機會存活。因為我早了七周落地,實在是太小了。大人說,當時的我,小到可以裝進我爸的帽子裡。所以大家都認為我很快就會夭折。只有我年邁的外婆,強自忍著失去女兒的悲痛,懷抱著希望,一心想著,最少也要讓這個孫女活下來。
她建議我爸:「把這孩子交給我吧。我來試試看能不能把她拉拔長大。」其實,外婆跟大家一樣都悲痛欲絕。但或許她是覺得,要是順利,拉拔這小孫女長大能減輕她內心的喪女之痛。外婆總是覺得,在我身上看到了我母親透過我活下來了。也因為這樣,讓她想要好好照顧這小不隆咚的嬰兒,這個身上流著她女兒瑪莉卡血液的孫女。
而且,外婆也立刻發現,我父親完全無法獨力照料一個新生嬰兒。倒是她自己,照顧小孩經驗老到。畢竟,她可是先後生養了二十四個孩子。
我的母親是她的么女。但在當時,外婆家裡還有另一個女兒未嫁。我的姨媽曼齊兒跟我母親很像,就跟外婆還有我一樣,個頭嬌小。相較於我們那裡的人,她的膚色很白,而她臉部的輪廓很柔和。另外她也一樣有著一頭及腰的深棕色長髮,像波浪般微微捲曲。她年紀只比我媽大一歲半。也因為這樣,外婆就很有把握,我爸爸應該也會中意她。所以在我爸守喪期過後,外婆就跟我爸提起,要他娶曼齊兒做續弦。我爸稍微考慮一段時間後,就同意要和曼齊兒共組新家庭。
所以此後,我在外婆家長大。她住在托格拉克勒克村外的一處簡陋小屋中。我父親和我姨媽則住在另一個鄉鎮。外婆每個月會帶我去看他們一次,有時則換他們過來,好看看我。也因此,一直到現在,我和他們都還一直維持著很緊密的關係,也一直把曼齊兒視為媽媽。但真正一手照顧我的人,則始終是最重要的外婆,她雖然已經上了年紀,卻還是充滿了溫暖和慈愛。
一開始我非常難照顧,因為身為早產兒又難產出生的我體弱多病。有段日子,大家都不知道沒有母奶餵的我到底能不能活下來。但我外婆養了一頭母牛,還有四頭母羊。憑藉著耐心,只要我肚子餓了,她就用手指沾碗裡的羊奶,讓我吮著吸,就像從母親胸部哺乳一樣。就這樣,她克服種種困難,慢慢把我給帶大。日子一長,我逐漸茁壯,體重也開始增加。當我終於渡過最艱難的時期,也顯然可以安然長大後,外婆為這個她手中養大的第二十五個孩子感到開心。她驕傲又自信地對大家說,老天真的對她特別眷顧。
在很多方面,外婆代表的是一個不復存在的世界。其實,早在那時候,她的世界就已經搖搖欲墜了,只是我們都沒有察覺而已。遠離北京四千公里,我們所住的這個世界與北京宛如平行時空。就連時鐘都走在不同刻度上,因為比起中國本土,我們的太陽要晚許多才升起。老實說,小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我們住的地方叫做中國。我們那些親戚只要提到故鄉,指的都是東突厥斯坦。所以我一直以為,想當然耳,我們的祖國應該也是叫這名稱。
在我眼中,那些有著丹鳳眼、扁平鼻子、沒有體毛的漢人,怎麼說都是外國人。漢族女人不編頭髮,而漢族男人也不留鬍子、不戴帽子,跟我們村裡的人怎麼說都不一樣。大人都會教導我們小孩子說,見到漢人要提高警覺,只要覺得不對勁,拔腿就跑,跑得越遠越好,因為他們喜歡吃維族小朋友。我一直很相信這事,大家也都相信這事。所以,我們一直都很慶幸,村裡從來就沒有漢人因為迷路不小心闖進來過。
物質方面,我們過得並不富裕,甚至在某些人的眼中,會覺得這稱得上貧窮了。但在當時我並不覺得如此。只是,如今回想起來,我們當時的生活水準和中國其他地區相比,真的有著明顯的差異。當時在外婆家,既沒電又沒自來水。為了讓家裡有水喝,外婆會派我每天到附近的湖裡挑兩桶水,而這湖水也正是我們這兒綠洲的水源。
照顧牲口是我在家的一份工作。每一天早擠完奶後,我就要負責把羊兒和母牛帶到有草和植被的地方,好讓牠們能在那裡吃上一整天。同時我也要留意,別讓這些牲口走失。後來開始念書,每天上學路上還要找適當地點把牠們拴好,下課後再去帶牠們回家。
每次只要我注意到哪頭牲口懷孕了,就可以看到外婆布滿皺紋的臉喜上眉梢。我們最喜歡有小羊羔出生,因為隨著牠們的出生,不只帶來了羊奶和羊毛,還帶來羊肉。有一回,一頭母羊一胎生了兩頭小羊羔。外婆早早就開始打算該怎麼好好利用。「可以賣掉一頭,用那筆錢買保暖的衣物,或者自己留下來,用牠身上的羊毛來給我們的外套加襯子。」她這麼對我說。因為冬日裡,我們那兒需要特別暖和的衣裳。
但外婆這打算,卻沒有考慮到兩頭小羊媽媽的心情。這頭母羊並不想同時給兩頭小羊哺乳。牠只想給較大的那頭小羊哺乳,另一頭較瘦弱的小羊,牠則不加理會。只見那頭小羊躲在角落裡不斷啼哭,吵著要喝奶。這冷酷的一幕把我嚇壞了。不管外婆怎麼努力要讓母羊接納小羊都沒能成功。到後來她也只好放棄。
「她不願意接納這頭小的。」在不斷嘗試後她認輸了。
「但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牠死掉啊。」
「不會的。」外婆吩咐我,到外頭小棚舍去找一只特別的瓶子。那瓶子前面有個吸嘴,樣子就像是餵嬰兒的奶瓶一樣。外婆朝這奶瓶裡裝上擠來的羊奶。「這下我們要自己餵這頭小羊了。」外婆說,「以後這就是你的工作。」
就這樣,突然間我要負責扮演羊媽媽的角色了:一天裡,我要多次拿這奶瓶餵養小羊,每次牠見到奶瓶,總是一副餓壞了、迫不及待的樣子。過了幾天,小羊長得壯了些,身上的毛也變得更飽滿。然後牠甚至能夠探索羊舍外頭的環境。這讓我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自豪。
對我們而言,羊兒不僅是我們的生計,也是我們主要飲食的來源。每一年在特別日子裡,我們都會宰殺一頭羊。然後把羊肉儲存在屋子下頭的瓦罐裡,沒有冰箱的我們,用這種方法保存肉類。宰殺後大部分的羊肉我們會立即烹煮,分享給村子裡的鄰里親戚。這是我們村裡的習俗:每天會由村中一家負責作飯,再與其他鄰居分享。這一來,即使家中當時一無所有、也沒有下廚的人家,還是每天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食物。
另外,我們也吃家裡後院長的蔬果。那裡頭,外婆種了甜根菜、豆子、馬鈴薯、蕃茄和各式蔬菜。除此之外還有果樹,甜美的杏桃,還有成熟後甜到不可思議的石榴。我總是吃到肚子很撐。這時外婆就會教訓我。「你也該留些給其他小朋友吃啊。」她這麼命令著我,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與他人分享食物很重要。
雖然家裡就只有我和外婆兩個相依為命,又住在村子外頭。但這一帶還住著我的其他嬸嬸阿姨、叔叔舅舅。他們經常會來看我們,而一些大約和我同齡的表兄弟姐妹們,也總是不時會到家裡來找我們。
那時我最好的朋友是蔻蘇兀,她是我們鄰居體弱多病的女兒。我最愛和她玩扮家家酒。我們會扮成洋娃娃的媽媽,照顧她們。但我們那裡買不到真正的洋娃娃,其實,那兒什麼玩具都買不到,只有靠自製。我們會用大根的胡蘿蔔,用刀子雕出她們的臉,這就是我們的洋娃娃。而上頭的綠葉,則是洋娃娃的頭髮。把這些娃娃抱在懷裡,我們餵她們吃飯,或是哄她們入睡,就像真的嬰兒,或是該說是真的洋娃娃一樣。
有時候,蔻蘇兀或其他小朋友會在我家過夜。那時,我們就會都擠到外婆的大床上。早上她會叫我們起床,因為雞啼時就是晨禱的時候。外婆會罩上面紗,跪在地上,開始以阿拉伯文誦念禱告經文。幾個小朋友不僅要複誦經文,動作也要一樣。但我經常會在這時鬧她。比如她磕頭時,我會趁她不注意,從旁偷偷靠近她,然後搔她癢。外婆是很怕癢的人。一開始她會忍住,但過一陣子再也忍不住後,就在肅穆的祈禱中放聲大笑。我們小朋友隨即跟著大笑。
伊斯蘭信仰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每到禮拜五,外婆和我就會換上最好的衣服,一起到清真寺去。整個村裡的人這時都會齊聚至此,共同進行禮拜五的禱告。對村人而言,這是互相探望的日子。也總是會有人帶糖果來,分享給我們小朋友,通常要不是杏仁就是葡萄乾。收到這些寶貝,我一定立刻藏進口袋,留待接下來的一個禮拜慢慢享受。等到下個禮拜五大家再見面時,又可以得到不易吃到的新零嘴了。
另外我也很喜歡齋戒月。外婆很嚴格,要求我們白天連滴茶水都不能進。要是齋戒月落在炎熱或酷寒的季節裡,那可就很不好受了。但是外婆卻堅持,一定要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學著抗拒這樣的誘惑。「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她這麼教導著我。而為了犒賞白天的齋戒,到了晚上,親戚們會聚在一起,共享豐盛的一餐。
這就是外婆所傳給我的伊斯蘭信仰,完全不是外界說的那種非常嚴格或是極端的伊斯蘭信仰。我們的親戚也跟我們一樣。我父親更會特別強調說,我們維吾爾人在宗教信仰方面,要比阿拉伯人寬鬆的多。維族婦女很少戴頭巾。倒是男性習慣戴帽子。我們小女生則是頭髮一律露出來,編成一縷縷的小髮辮。
我的童年,不管是和外婆,或是鄰居、親戚,完全都只有用維吾爾語交談。就連在村裡小學上課時,也是維吾爾語授課。這都要感謝鄧小平的德政,他接替毛澤東成為共產黨的領導後,在一九八〇年代給予新疆地區相當多的自治權。但到了一九九〇年代,我開始就學時,新疆自治已經走到尾聲。北京一點一滴地強化對維民的控制。
延伸內容
我向台灣的讀者推薦這本書,一本充滿悲苦與對自由嚮往的書。台灣人的善良,我這個在這裡居住了二十六年的新台灣人感受深刻,但因為這善良而不願面對他人的苦難,則會讓我們的善良蒙上懦弱的風險。我們今天享受著自由與幸福,不能忘記曾經我們也經歷過苦難與艱苦的抗爭,那個時候,別人的關注,也曾經給過我們鼓舞,給過我們未被遺忘的溫暖,當然,也得到過因為對於我們的悲苦保持同情而施予援手的實質性幫助!
維吾爾是一個美麗的民族,如同米日古麗女士,在飽受磨難之後,仍然能夠綻放出美麗的笑容,希望在她的苦難故事之外更能夠看到她對於自由的嚮往。我做為一個維吾爾台灣人,誠懇希望所有台灣人,在勇敢直視瞭解我們的困難之後,對於我們的勇敢與堅強,也給予尊重與鼓勵!
——立法院人權委員會祕書長吾爾開希
【亞馬遜讀者強烈推薦】
★令人震驚、激動、不安!讓人五內翻騰,沒有人能夠無動於衷。
★推薦閱讀!雖然神經要繃緊了,但裡面充滿許多情感,情緒會為之沸騰。
★我把這本書推薦給每一個人。米日古麗真實坦然地道出他在集中營的經歷,以及他家人和其他女性遭受的境遇。很難相信他們竟然要經歷這些。
★對我們來說似乎遙遠的事,對今天中國的維吾爾人來說仍是當前議題。但重要的是我們要談論,眼光放遠到自己生活以外的世界。
★必讀,並且要把書送給那些不知道真相的人。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發生在集中營裡的事
米日古麗的故鄉在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的意思就是「有去無回的地方」。這個書名一方面說明了她出生的故鄉,二方面代表了許多維吾爾人進入集中營後「有去無回」的處境。
米日古麗是少數能夠活著出來陳述事實的人。書中她以第一人稱自述:親眼看著襁褓中的孩子被強行抱走後,她就被拖入了集中營,沒日沒夜地被審問,時時被監控,遭受酷刑虐待。她年幼的兒子在她被監禁期間死亡,死因不明。今天即使在流亡中依然遭受威脅,但她決心挺身而出,勇敢向世界昭告集中營牆內的罪行,維吾爾人受的苦難。米日古麗說:「這就是我的使命:我倖存下來,就是要向全世界揭發此事。好讓日後再沒有人可以辯稱,他們對這樁人間慘劇一無所知。」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米日古麗.圖爾蓀 Mihrigul Tursun
維吾爾人,1989年生,多次被拘禁在新疆的「再教育營」。被拘捕期間,一個孩子在中國當局監管下不明死亡。 2018年11月28日在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上發表演說,描述集中營中慘無人道的條件與酷刑。2018年12月獲頒「公民力量」獎。安德莉亞.C.霍夫曼 Andrea C. Hoffmann
漢堡應用技術大學(HAW Hamburg)調查記者學系教授。曾擔任FOCUS新聞雜誌國外新聞通訊。著作在全世界翻譯成17種語言。基本資料
作者:米日古麗.圖爾蓀(Mihrigul Tursun)、安德莉亞.C.霍夫曼(Andrea C. Hoffmann)
譯者:顏涵銳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生活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2022-12-27
ISBN:9786263185159
城邦書號:BH2033
規格:膠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