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創傷理論,與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創傷理論,與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

  • 作者:潔西卡.芬恩(Jessica Fern)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3-04-06
  • 定價:399元
  • 優惠價:79折 31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30日止
  • 書虫VIP價:315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99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人生煩惱聊天室,忘憂382折起!
  •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 首本融合「依附理論」與「多重伴侶關係」的書籍 ★ 寫給受過性別運動經典《道德浪女》啟蒙, 和已經在實踐——或曾動念探索——道德多重伴侶關係的人, 一本審視童年與內在,處理占有欲和不安全感的非典型關係指南 真正健康、道德的關係,重點不在一對一, 而是尊重、界線,以及知情同意。 當你向外探索多邊戀和開放式關係,內在的覺察旅程才正要開始。 ▍何謂CNM?▍ Consensual nonmonogamy——合意非一對一關係,指同時擁有多位性伴侶或戀人,或兩者皆有。關係中的所有人對於這種安排都知情同意,包括但不限於多重伴侶關係、交換伴侶、開放式婚姻、開放式關係等等非典型親密關係。 心理學中的「依附理論」,在伴侶關係的討論和原生家庭創傷的治療中,早已蔚為主流,但大多數都集中在如何培養安全的單偶關係上。若想與不止一位伴侶建立安全、健康、快樂的依附關係,如何才能辦到? 此領域為市面上伴侶關係與心理諮商書海尚未補上的空白地帶。有鑑於此,多邊戀心理治療師潔西卡.芬恩將傳統依附理論擴展到「雙方知情同意的非一對一關係」領域,從而開闢新天地。她提出了一套「依附╱創傷」嵌套模型,並藉此往外延伸,討論一般人對情感的體驗如何影響他們對於關係的理解。最後,她提出了六項具體策略,幫助人們在多重伴侶關係中建立安全健康的依附關係。本書不僅具開創性的理論,也是各種非典型親密關係的實踐指南。 ◥ 第一本提供「多重伴侶常見問題+案例分享」的進階指南 ◥ 清晰描述童年到成人的「四大依附理論」 ◥ 論述獨到的「創傷嵌套模型」 ◥ 依附與創傷自我覺察在「單偶/多重伴侶關係」上的應用 ◥ 建立「多重安全狀態」的六大具體建議 ◥ 提升「自我安全依附」的實用技巧 許欣瑞/「波栗打開開」資源網召集人 崔妮/「拆框工作坊」創辦人兼召集人 兔兔/「拆框工作坊」吉祥物 呂嘉惠/心理諮商師、性諮商師 鄒孟栩/心理諮商師 ——驚艷盛讚—— ▲▲▲▲▲▲各界好評▲▲▲▲▲▲ 無論什麼樣的情感模式——單偶或多偶、開放式或多重伴侶——很難說有絕對的好壞。但在親密關係裡,我們總是在面對自己的欲望、需求及過往人生發生過的一切,無論當下我們站在哪個人生階段,關係真的是一輩子的功課。台灣有專書出版真是太好了。 ―崔妮/「拆框工作坊」創辦人兼召集人 這本書讓人們了解他們可能將自己的童年依附模式帶入成人關係中而重塑了舊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具體技能,關於如何利用這些知識創造更健康、令人滿意和安全的關係動態。 —馬克斯·里弗斯/親密關係教練、《愛的衝突:衝突是如何真正讓你的關係變得更深》作者 對於處於開放關係中的人來說,此書是必讀的,應該作為每一位治療多邊戀者的諮商師的教科書。 — 凱西·拉布里奧拉/輔導員、護理師、《多重關係分手用書》《嫉妒情緒指南》《愛得知所進退》作者 對雙方合意非單一伴侶關係文獻的實用補充,也是第一本專注於將依附理論應用於此類關係的自助書籍。 — 梅格-約翰·巴克博士/《重寫規則:愛情、性和人際關係的反自助指南》作者 任何考慮非單一伴侶關係的人都會從閱讀這本書中受益。潔西卡.芬恩不僅在解釋依附理論並將其應用於非單一伴侶關係上做得非常出色,還提供了讀者可以採取的實際步驟以及可以磨練的技能,幫助他們建立想要的安全而滿意的關係。 —喬艾倫·諾特/性教育家、《床底下的怪物:性、抑鬱和我們沒有的對話》作者 我衷心地將這本書推薦給任何對於自我接納和自我控制感興趣的人,以及在建立充滿愛、可持續、健康的多重關係時對自己的情感健康感興趣的人。 —凱蒂·錢布里斯/關係教練、《嫉妒生存指南:如何在開放的關係中感到安全、快樂、有保障》作者 對於為非單一伴侶關係個案服務的治療師,和在這種關係中建立安全依附因素有興趣的一般人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讀物。 — 伊麗莎白·謝夫博士/《隔壁的多邊戀者》《多重關係的故事》《當你愛的人是多邊戀者》《多邊戀家庭中的孩子》作者

內文試閱

  為什麼要寫一本關於多重關係和依附的書?      在西方社會的戀愛觀之中,充斥著許多會壓抑非傳統感情的預設與限制,許多人都深受其害。隨著「浪漫愛」的版圖不斷擴張,單偶其實已不再是唯一可行的關係形式,社會觀念、思考愛情與伴侶關係的心理學模型也全都需要更新,才可能納入超越單偶典範的關係結構。      我認為,心理學界的依附理論可以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甚至可說是革命性的框架,能協助我們理解人類與他人建立安全關係的生物與心理必要性;依附理論也可以讓我們知道,依附斷裂會帶來哪些重大挑戰,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給予、提供伴侶的愛。過往研究已經反覆證明,釐清自己的依附類型,並藉此和伴侶一起往安全依附前進,是建立幸福、永續關係的重要元素。依附理論,是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在一九六○年代所提出的理論,但在過去幾年間,它已經逐漸擴張到學術和心理治療的領域之外,在關於自我療癒、親職教養、約會、婚姻、感情等更一般性的公共討論中也相當流行。      很多採行道德多重關係的人(他們常驕傲地自稱是「關係怪咖」)已經對依附理論有所接觸,並且認為那有助於強化我們對於關係的整體認識。依附理論也很常被用來協助處於多重伴侶關係的人,作為他們釐清、解決各種擁有多位伴侶可能遭遇到的特殊挑戰與問題。儘管本於依附理論的各種治療方法,目前已經被伴侶諮商領域,視為目前最有效、研究基礎也扎實的治療手法,但究竟這些方法要如何運用在非單偶關係的伴侶身上,卻一直沒有答案。可以想見的是,關於如何建立安全戀情的現有資源與建議,多半都還是以單偶制為出發點,無論有意還是無意,帶有高度「一對一正統預設」色彩的建議,往往讓處於多重關係的人更為困惑,不知道同時擁有多重伴侶的自己,要如何建立起安全的關係。(中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拓展依附理論的應用,隨著有愈來愈多人踏入非一對一關係,我也希望本書能夠協助大家,以合乎道德、充滿愛意、技巧純熟—而且安全—的方式,踏足與遊歷這些目前仍人跡罕至的領域。      第一章 依附理論概論      健康的依附是一種深刻的情感連結,是一種持久的親密感,可以跨越時空地聯繫人們。人類天生就擁有一種依附系統,讓我們期待和他人建立關聯性。提出依附理論的學者約翰.鮑比,將這種與生俱來的期待稱為依附行為系,認為是人類為了生存而演化出來的行為系統之一。作為嬰兒,我們無法滿足自己的任何需求,基於生存需求,我們勢必得和能提供我們食宿的照顧者建立起紐帶與依附關係,並且滿足嬰兒在生理與心理上對於情緒同步、溫暖回應與身體接觸等需求—在大眾育兒文化中,通常將此稱為「肌膚時間」,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關鍵。      當嬰兒感到恐懼、痛苦或不適時,依附系統就會啟動。這些感受會讓嬰兒想靠近照顧者,或者出現趨近尋求行為,例如哭泣、伸手、呼喊,年紀稍長的嬰兒則可能會爬行、跟隨他們的依附對象。這些行為都是為了要恢復安全的感受,並且回到實際的安全處境。當兒童所需要的支持、安心和慰藉需求,確實被照顧者所滿足,他們的神經系統就會回到平靜、穩定的內在恆定狀態。由於嬰幼兒還不能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所以他們會需要依靠照顧者來共同調節。親近他人有助於讓兒童平靜,長時間獲得照顧者的照看與安撫,也能夠讓兒童學會自我安撫、自我調節情緒狀態的能力。兒童希望知道,我們的依附對象會在我們身邊、是觸手可及的;我們也希望知道,當我們有困難時,依附對象能夠成為我們的避風港,接著能夠成為我們的安全堡壘,讓我們能夠安心地出外冒險與探索—鮑比將此稱為探索行為系統,當我們的依附需求獲得滿足時,這個系統讓我們能夠從容、自由地探索自我、他人,以及周遭的世界。      約翰.鮑比和學者瑪莉.安斯沃斯的研究顯示,兒童會發展成安全或不安全依附,取決於家長能否成為與他們情感相連、回應迅速的避風港。如果照顧者多數時候都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他們通常就會發展為安全依附;如果孩子覺得照顧者很不一致、遙不可及、沒有回應,甚至可能帶有威脅性和危險性,他們就會發展出比較不安全的依附。如果童年時期缺乏依附對象,或者令人恐懼,我們就難以發展能夠自由探索、了解世界與發展自我的能力;當這種狀況發生,我們就會發展出不安全的策略與他人互動—我們可能變得比較防備、焦慮,或者變得比較逃避、排斥。      學者馬里奧.米庫林瑟和菲立普.薛佛曾經提出一個模型,說明依附系統的功能和動態,我把它轉化成下頁的流程圖,來展示不同依附體驗的產生過程。首先,當兒童遇到威脅(無論是感受上或實際上的威脅,還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威脅),他們都會想靠近依附對象,以尋求保護。如果此時依附對象確實可得、有所回應,而且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兒童就會獲得安全感,能夠回去玩耍或繼續探索;如果依附對象並不可得或沒有回應,缺乏避風港可以求助的兒童就可能會採取鈍化(關閉)或激化(啟動)的策略,來回應自己的依附需求。      當兒童感到害怕、受到威脅或需要幫助,但「靠近照顧者卻不可行」(他們不在身邊,或者尋求他們協助也無濟於事),我們就會知道得要更仰賴自己,於是,我們就會變得更自力更生,並把自己的依附需求降到最低。當我們鈍化或關閉自己的依附系統時,我們也會壓抑其所衍生的各種渴望—不過,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想獲得親密感或連結感,而是為了要適應、生存下去。如果我們感到不舒服或有危險,而「靠近照顧者似乎可行」,我們就會發現,可以提高哭泣的強度來引起他們的注意。如果照顧者沒有直接回應我們最初的依附要求,但提高強度、激化依附系統的作法確實某程度上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我們就會認為這個策略是有效的。我們將在本章後方討論這些策略—鈍化、激化,或在這兩者間搖擺—如何和三種不同的不安全依附類型相互關聯。      可能讓兒童採取鈍化依附策略的照顧者作為包括:      .忽視或虐待兒童。      .情感淡漠或拒絕孩子。      .回應孩子時帶有敵意、憤怒或威脅。      .不鼓勵孩子展現脆弱性。      .鼓勵(明確地或隱晦地)孩子靠自己、要獨立。      可能讓兒童採取激化依附策略的照顧者作為包括:      .不可靠、不可預測或具侵略性—有時互動令人愉悅、緊密相連,但有時卻情緒失調、情感斷裂。      .會懲罰或批評孩子的獨立性或好奇心。      .給予孩子他不足、無能、愚蠢,或在某些方面很失敗的訊息。      .採取直升機式的育兒方式,可能包括過度讚美,但也包括過度控制、保護或完美主義。      .如果孩子和依附對象分離時,遭到虐待或出現創傷經歷,會強化「與依附對象分開很危險」的想法。      這兩種策略也可能同時發生,換言之,孩子可能會同時具有激化和鈍化的經歷,或者可能在這兩種策略之間搖擺。關於這點,我們會在恐懼-逃避型依附的部分進行更多討論。安全依附:當童年時期的依附需求都獲得了滿足時一般而言,安全依附兒童的家庭環境,多半是溫暖、支持性的。他們的照顧者通常可及、可得,對他們的需求也有所回應。照顧者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處於這種狀態,只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如此即可;當兒童出現依附需求,就會向依附對象靠近,如果對方此時展現情緒同步的狀態給予回應,就能夠讓他們的神經系統平靜下來。透過這種經驗,兒童會發現,允許自己感受內在需求,並且將這些需求傳達給別人,是一種有效的策略。一個在場、安全、保護、有趣、情緒同步、有所回應的照顧者,是讓兒童培養出安全依附的關鍵。      早期的正面依附經驗,對健康的大腦發育和情緒調節有很大的影響。當依附對象在情感上能和孩子有所共鳴,孩子就能獲得支持,並學會調節自己正面與負面的情緒,這也有助於降低壓力荷爾蒙、增加催產素(連結荷爾蒙)。藉由和照顧者共同調節,他們也能學會理解和處理表情暗示和社交暗示、學會同理心,並提高抗壓能力。當孩子和成人的互動經驗比較安全,他們的自信心通常比較高、創傷復原力較高、社交技巧比較好、專注力更高、更能享受遊戲,整體的情緒也比較健康。      藉由被照顧的經驗,孩子就可能發展出一種安全感和信任感,他們會知道:這個世界是個友善的地方,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因為他們身邊的人關心,也願意協助。成人階段的安全依附童年早期的依附體驗,將會成為我們在成人戀愛關係中所追求、期待的關係藍圖。我們與照顧者的互動經驗,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也會影響我們在有需求時,對於伴侶的回應有何期待。      屬於安全依附的人,通常擁有比較健康的自我意識,並且能夠用正面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伴侶。他們的人際互動方式,也會受到過往經驗影響—他們知道自己有需求時可以提出,而此時別人通常會傾聽、願意回應。知道自己的行動有成效能帶給我們自主感。作為兒童,當我們為了減輕不適而用身體或聲音向外求助,而照顧者通常能夠滿足我們時,我們就會知道自己是重要、值得被愛的存在,進而為我們帶來健康的自信心,以及對自己能力的正面感受。等我們長大成人,這些經歷也讓我們能更有彈性,可以面對伴侶無法滿足自己需求的時候—我們會比較能夠承受被拒絕或滿足有所遲延的情境,我們也比較能夠改採其他方式來滿足自己的依附需求,不會因此動搖彼此的關係。      鮑比認為,依附理論可以解釋「從搖籃到墳墓」的一切經驗,他並指出,成人戀愛關係就是一種互惠的依附紐帶,伴侶會成為彼此的依附對象。鮑比認為親子依附關係具有四個基本特徵:保持靠近、分離沮喪、避風港、安全堡壘。而我們會發現,親子依附關係和成人依附關係之間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成人在培養和強化戀人之間的感情時,會尋求身體接觸、會深情款款地相望,甚至會用娃娃音說話、發出嬰兒學語的咕咕聲。與戀人分離會帶來痛苦;遭遇困難時會想要靠近他們,視戀人為避風港。我們也會把戀人視為探索世界與自身性傾向的安全堡壘,也知道能和戀人分享所有的重要發現。      (中略)安全依附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並且會尋求在身體和情感上,都能建立健康關係的人。安全依附的成人對於親密性、親近性以及自己對他人的需要或渴望,不會感到不自在,他們不擔心失去自我,也不擔心被關係吞噬。對於安全依附的人來說,「依賴」並不是個骯髒字眼,那是個不用失去自己、不用妥協就可能感受到的事實。安全依附的人對於自己的獨立性和個人自主性,也很自在。和戀人分離時,他們可能會覺得想念,但在獨處時,他們也打從心底覺得沒問題。要和伴侶暫時分離時,他們對於被遺棄的恐懼也非常低。換言之,安全依附者會感受到關係對象的恆常性,即使在身體或情感分離的期間,也仍然保有信任他人、建立情感連結的能力。      對象恆常性的概念,是個兒童認知發展上的里程碑,發展出這種概念的兒童,才能夠理解依附對象是個獨立的人,這個人會愛他們、會待在他們的身邊,但他們也會離開房間,而即使他們短暫不在視線範圍之內,不代表他們完全消失。在成人階段,關係對象的恆常性讓我們能夠信任,即便彼此分離,自己與他人的聯繫和連結也會持續下去。安全依附的人能夠內化伴侶的愛,即使彼此的身體分離、情感斷了聯繫,甚至是在發生衝突時,仍然能夠隨身攜帶。      安全依附的另一個重要面向是,他們在感到沮喪時,可以自己調節情緒,也可以接受伴侶的支持,共同調節。安全依附的人比較能夠照顧自己的需求,並請伴侶提供協助。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中,安全依附的情侶通常也比較能設定健康的界線—當他們說不要,是真的不要,當他們說要,就是真的要。對我來說,這才是真摯知情同意的基礎。      研究也顯示,相較於不安全依附,在成人戀愛關係中,無論是對關係的滿意度、平衡度、對伴侶的同理心、尊重和原諒程度,以及對性生活的滿足程度,都跟安全依附的程度呈現正相關。此外,戀人如果是彼此的安全堡壘,也比較能夠提升雙方的「性探索」程度,也就是一個人「多願意和戀人共同打造正面、支持且安全的性環境」。如果讀者聽過我關於依附的演講,一定聽過我這麼說:安全依附現在可是性感的新代稱。            第三章:依附和創傷的嵌套模型   (前略)      家庭層次      接下來的這個層次,將會超越關係層次的一對一互動,除了家人之間的互動,實際家屋的層次也會影響我們的依附類型。這些因子可能包括:你家中共有多少人、家庭的文化類型、成長的地點、家中幾代人同堂、你是否因為父母分居、離婚或你本人居無定所,因而需要來回奔波。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你對於家人或家庭生活所感受到的支持或壓力感受,進而影響你是否感到安全。      你兄弟姐妹眾多,常常感受到很多的愛和關注嗎?你總是有人可以聊天或一起玩嗎?還是你需要在兄弟姐妹之間爭奪食物或注意力,而你的需求很容易就會被淹沒?你家中是否有幾代人,能夠填補你和家長之間的空白或成為溝通的橋樑?還是多代同堂反而壓縮到家長所能提供給你的資源?家中有人生病嗎?      你有繼父母或繼兄弟姐妹嗎?你屬於內向型(自我層次),但家人全都是外向型嗎?或者你是藝術家性格,家人卻全都是科學家性格?你家中有沒有和你很親密的寵物,還是你其實對寵物過敏?你的家人有哪些習慣或慣例,這些又如何影響你的依附體驗?上述這些家庭層次的經歷,全都會影響我們的歸屬感,以及我們對於自己、人際關係、世界,是否感到安全穩定。      這個層次還包括物理環境,例如,你是否「喜歡」童年時期的家屋與臥室(如果有的話)的物理空間,在那裡你是否感到安全。如果家裡太雜亂或太乾淨、太安靜或太吵雜,或者有其他你無法適應之處,全都可能會為神經系統帶來壓力和緊張,促使我們做出生存模式的壓力反應。我的一位個案就曾發現,她現在的焦慮型依附和她小時候頻頻搬家的經歷關係很大。她與父母在關係層次上的依附經歷相當安全,但他們在短短數年內就搬了四次家,由於一再地失去朋友、學校、家屋,讓她的身體出現了一種持續的隱隱不安感。她發展出一個心理敘事,只要她在一個新地方感到舒適、開始安頓下來,她腳下的地毯就會瞬間裂開。家屋的一致性對她來說非常重要,而這種家庭層次的不安感,讓她現在無法在關係層次相信她的感情對象真的會是穩定不變的存在,進而讓她出現極高程度的依附焦慮。      我的另一位個案也曾提到,他小時候住在一個老鼠叢生的屋子裡,強化了他與兄弟姊妹的逃避依附。與老鼠同住代表,為了避免和老鼠相遇,家裡就會有一些壁櫥、抽屜甚至房間,是他們會想盡辦法避開的所在。唯一能讓他們感到安全的,就是撤退到公寓中比較沒有老鼠的幾個地方。在治療中,他們開始看到這種退縮的作法,其實也降低了他們想要和父母或其他手足建立連結的欲望,因為想親近家中其他成員,就勢必得進入屋內感覺較不安全的區域。年齡漸長、開始有社交生活後,他們會因為覺得邀請朋友來家裡太丟臉,而經常花較多時間去朋友家玩。由於家庭層次的物理環境,他們在個人層次感受到羞恥與難為情,進而導致他們在關係層次中,出現較高程度的逃避依附,以及對於親密關係的不適感。等到我先和這位個案處理完這個家庭層次的早期依附經歷,並讓他們的神經系統對於現在的家恢復安全感後,他們在個人與關係層次才偏往安全型。

作者資料

潔西卡.芬恩 Jessica Fern

心理治療師,以及創傷與人際關係專家。在她目前經營的諮商工作中,將依附理論擴展到雙方同意的非一對一關係領域,帶領個人、夫妻和處於多重伴侶關係中的人們,探討他們關係中的好與壞、開放與限制,因為這些人不希望再被自己的反應模式、文化條件、不安全的依附心理和過去的創傷所制約,而她的主要目標就是陪伴他們打破社會慣性,找到能夠真正經營出健康依附關係的方法。

基本資料

作者:潔西卡.芬恩(Jessica Fern) 譯者:柯昀青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分類 出版日期:2023-04-06 ISBN:9786263104204 城邦書號:RV1225 規格:膠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