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情緒,無法翻譯:從文化心理學出發,探索情緒如何被創造,以及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情緒,無法翻譯:從文化心理學出發,探索情緒如何被創造,以及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 作者:芭蒂亞.梅斯基塔(Batja Mesquita)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23-06-29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折 379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79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0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心態致勝》卡蘿.杜維克、《象與騎象人》強納森.海德特——推薦 你的情緒不是你的情緒 從自豪的美國人、善體人意的日本人到知恥的台灣人,看我們的文化如何創造情緒 方怡潔|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阿 潑|媒體工作者 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家、Podcaster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梁藝瀠(YY)|Vidamore 創辦人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恆溫教養》作者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簡美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齊心推薦 本書感謝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宋文里 審訂 「所有人的情緒都是文化的產物」 皮克斯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裡,小女孩萊莉的頭腦裡住了五個情緒小人:樂樂、憂憂、驚驚、厭厭、怒怒;他們會彼此較勁,搶著控制小萊莉的行為。電影描繪情緒的方式,詳實展示了許多西方文化脈絡的人是如何理解情緒的——情緒在人之內、屬於心理的、而且是本質式的(特性永遠不會改變)。 如果這部電影是日本、土耳其、甚至是台灣導演拍的,頭腦裡這五個小人分別會對應到哪些情緒呢? 答案很可能是——根本沒有情緒小人存在。 這是因為在許多文化裡, 情緒有可能不存在於人的「內心」,而是在「人與人之間」。 傳統心理學把情緒視為人的內心活動,因此情緒研究也以個人為中心。然而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在大多數的文化中,情緒經常從社交情境中展開,每一個「情緒事件」也都乘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與歷程。 藉由指出另一種看待情緒的方式,作者將帶領讀者看見—— ●「羞恥」在台灣是知分寸、懂進退的美德,在美國卻代表個人社交意義上的失敗。 ● 經常有興奮感受的美國人更加健康;經常從事平靜活動(如泡澡)的日本人則更長壽。 ●「憤怒」讓男性談到更好的薪水,對女性的求職卻毫無幫助。 ● 對許多文化而言,「愛」與「快樂」是不值得追求或不重要的情緒。 與他人情緒互動就像在舞池裡共舞,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周遭的人很可能聽見的是不同的音樂,因而踩著不同的舞步。然而,只要我們能謙遜地放下自身文化對於情緒的假設,解開彼此的情緒,我們仍有能力理解另一種舞步。 跟隨本書,作者將帶領我們跨越文化的邊界,透過相關研究與民族誌,探索世界各地的情緒有何不同、為何不同,並尋找相互理解的可能—— 讓我們一起跳出情緒之舞吧! ★國內推薦★ 「當我們接受稱讚時,是要咧嘴開懷大方稱謝,還是該臉紅低頭謙稱僥倖?當我們表達愛的時候,是要大聲說出,還是該默默付出?我們的憤怒、嫉妒、悲傷如果全都以真情流露,是會讓我們贏得真性情的稱讚,還是讓社交生活處處碰壁?情緒不管是無意識的流露,或是有意識地選擇,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點,也是我們參與社會生活與被人理解的媒介。我們該如何表達情緒,又該如何解讀別人的情緒?人類學家與心理學家紛紛指出,情緒不只是個人的,更是互動規範與文化倫理。本書作者探討心理與文化的交會處,把幽微的情緒解說得鞭辟入裡,讓我們在以指尖翻頁之際,不禁想起相似的場景,會心而笑。」 ——方怡潔(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對你來說,「幸福」是什麼?你覺得是外在的刺激和樂趣,還是內在的平靜和寧靜?我猜拿著這本書的你,有高機率會選擇後者。不是因為我會算命,而是因為你我都活在「東亞文化」當中。本書作者認為「留意情緒當中的文化差異」是很重要的,例如: 親人過世,我們傾向「節哀順變」,而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可能更傾向於表達強烈的情感。 對日本人來說,「丟臉」事關重大;但對美國人而言,這件事就相對沒那麼嚴重。 在印度教文化中,愛被視為一種神聖的力量;而在西方文化中,愛卻被視為一種個人情感。 甚至連『情緒』是怎麼引起的,不同文化的觀點也會有所不同。在強調MINE(我的)情緒的文化中,人們會根據自己的生理變化來判斷自己的情緒;而在強調OURS(我們的)情緒的文化中,人們會根據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情來推斷情緒。所以,當下次你再看到一些翻譯書籍上說『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情緒負起完全的責任』的時候,再想想。或許你會看見這句話背後的文化預設是什麼。如果你經常和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接觸,那麼這本書可以變成你客觀理解彼此情緒的鑰匙;而如果下次你發現自己對於情緒的理解和別人的理解有所出入,也不要太快做出評價,很可能你正用某一種『眼鏡』在理解世界,而他的眼鏡與你不是同一副。期許我們都能在關係裡保有覺察,讓情緒的說與不說,表達與不表達,都有它的處所可以自在安放。」 ——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家、Podcaster) 「在本書中,作者用很多實際的例子,讓我們見證文化對於情緒的影響,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台灣的例子,相信會讓讀者們很有感。書中很重要的一個框架:MINE情緒模型與OURS模型的劃分,很值得大家去理解並認同。你會發現,自己以前之所以沒辦法好好接住別人的情緒,可能是因為你只用了同理心,或是你可能只想「感覺他們的感覺」。但是,要接住別人的情緒,你需要用更宏觀的方式,來看待彼此的情緒;在不同文化下是如此,在相同文化下也一樣。希望大家都能在閱讀之後,更加包容彼此的情緒,讓社會更和諧。」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海外好評★ 芭蒂亞.梅斯基塔關於文化和情緒的研究具有高度原創性又極為重要,而且在形塑情緒科學方面深具影響力。毫無疑問,這是一本開創性的著作。 ——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心態致勝》(Mindset)作者 情緒是在現今世界中生存與興盛,甚至塑造世界的文化工具。本書是情緒文化差異領域的傑出學者的重要傑作,十分值得期待。 ——麗莎.費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How Emotions Are Made)、《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Seven and a Half Lessons About the Brain)作者 本書由作者三十多年的科學研究與移民經驗出發,呈現許多吸引人的故事與證據充實的見解,深深吸引讀者。讀完本書之後,我們將可了解情緒科學家解答文化問題時如何又為何錯了這麼久,以及芭蒂亞與其他學者如何致力於導正這些錯誤。本書不可不讀。 ——芭芭拉.佛列德里克森(Barbara L. Fredrickson),《愛是正能量,不練習,會消失!》(Love 2.0)作者 本書由世界首屈一指的情緒與文化專家擔任導遊,帶領讀者悠遊在世界和心智之中。這趟旅程有趣、充滿迷惑、深入見解和同情。讀到最後,我們將更了解自己、文化,以及全人類共同又各有差異的福祉。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作者、《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共同作者 在本書中,著名的情感科學家芭蒂亞.梅斯基塔令人信服地表明,要了解跨文化和跨種族鴻溝的人們,需要讓自己沉浸在他們多樣化的情緒現實中。本書是毎個致力於正義和包容的人必讀之作――從執法部門到學校到工作場所都是。 ——珍妮佛.艾柏哈特(Jennifer Eberhardt),《偏見的力量》(BIASED)作者 審訂|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論述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著有《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邁向心理學的下一頁》、《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以上由心靈工坊出版)。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情緒,無法翻譯 第二章 情緒是「我們的」(OURS),還是「我的」(MINE)? 第三章 教養孩子 第四章 「正確」與「錯誤」的情緒 第五章 建立連結和感覺愉悅 第六章 言內之意 第七章 學跳華爾滋 第八章 在多元文化世界中探索情緒 後記 致謝 註釋

內文試閱

  第三章 教養孩子(節錄)      我的兒子奧利佛(Oliver)大約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用正確的方向拿起書本。朋友或祖父母來訪時,孩子的父親或我會故意把書倒過來拿給他,等著他把書轉正。這時訪客一定會興奮地稱讚他,他會看起來一臉得意。他那時真的有感到自豪嗎?也許不是像成人那樣的自豪(心理學家已經發現,早年的自豪感還沒有成人自豪感的諸多特徵),但在訪客的加持之下,我們這些家長創造出自豪感的契機。我們培養出一種被文化重視的情緒。      人類學家馮涵棣(Heidi Fung)發現,台灣的母親會用相似的方法培養出羞恥感——她們會利用和創造出讓孩子感到羞恥的契機。當三歲大的「弟弟」靠近研究人員的錄影機時,弟弟的母親就斥責他:「ㄟ,弟弟,媽媽講話你都是(不聽)……不可以!我來打屁股。不守規矩的小孩子。」她揚言要把他丟到一邊,不去理他:「我們不要你,你罰站。」她還叫他控制好自己:「你看,你哭的樣子,多醜啊。」弟弟的姊姊也附和:「醜八怪。醜八怪,羞羞臉。」馮涵棣說明,讓孩子感到羞恥並不是要傷害或排擠他,而是「傳授和教導『恥』(discretion-shame)的文化價值……教導小孩子如何成為社會的一份子,用意是讓他們融入、不被排拒。」      奧利佛的父親和我會替奧利佛創造機會,讓他適時感受到適當的情緒;弟弟的母親和姊姊也是如此。不論是弟弟的母親和姊姊,或是身為奧利佛父母的我們兩人,都會慫恿孩子感受到、表現出文化中希望他們有的情緒。兩邊的情緒不一樣,因為兩邊的社會化目標不一樣。我們家住在美國,所以我們想要孩子有強烈的自信心,在世界上自立自強、獨樹一格。弟弟的母親想讓孩子學會台灣社會重視的禮節;對弟弟來說,他需要的規範就是藉由羞恥感知道自己該守什麼本份。我們分別誘發出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又分別讓我們的孩子隸屬他們各自的文化。簡而言之:情緒讓我們成為所屬文化的一部分。      養一個自我感受良好的孩子      人類學家娜歐米.昆恩(Naomi Quinn)觀察道,「早在他們理解到他們日後若要一直獲得別人的讚賞、持續自我感受良好會需要有什麼樣的成就之前,孩子就已沉浸在父母的讚美裡,而且往往是公開的讚美。」她這裡描述的是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會叫大家關注任何值得稱道的小事,像是把一本書翻正。有一項研究計畫比較了芝加哥一帶美國白人中產階級家庭的母子和台灣的母子(同樣來自中產階級);訪談中談到父母教導小孩的目標時,美國的母親都自動提到自尊感:「我想要他們覺得自己很好」,或是「我想要他們有自信」。這些母親深信,孩子若要健康發展,自信是一切之本,因為這樣孩子才能快樂、堅強、成功,並且有嘗試新事物的勇氣。當一個文化認為快樂、成功和激動是核心目標時,自我感受良好便是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這項研究由佩姬.米勒(Peggy Miller)進行;讓人不意外的是,研究中的美國中產階級母親認為積極「建立、培養,或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件重要的事。她們認為,若要做到這一點,一個好的方法就是現在「愛、尊重,和支持」孩子;這樣日後就會在心理上有各種益處。奧利佛的父親和我就是這樣做的:我們愛、尊重、支持我們十個月大的孩子。像這樣稱讚孩子的特別成就,我們並不是特例。      父母的讚美不只會針對當下的事情而已。在米勒的研究裡,許多母親會跟孩子(或研究人員)回憶以前孩子當主角的事件。有一位芝加哥的母親和研究人員談起她兩歲半的女兒茉莉(Molly):      講這個你一定會覺得有趣。有個星期五,我們就只是閒坐在那裡……吉姆(Jim)和我坐在地上……她把她的手放在我身上,跟我說:「快樂,我」。我就回了:「這樣很好啊,茉莉。快樂,你。」〔研究人員:這個我喜歡,聽起來好可愛。〕我說:「我好像從來沒聽過人這樣說,」吉姆回:「我知道,我從來沒聽過人說過『快樂,我』。」      米勒和她的共同研究人員寫道,茉莉的母親提起女兒用人稱代名詞的方式很有趣(而且她講述這件事的時候,茉莉也在場)。這樣一來,她同時對茉莉和研究人員透露出茉莉的行為表現有多麼可愛、令人意外;另外,她也提到她和她先生當下的反應,藉此更強調了茉莉的用字有多麼新奇獨特。她還用這個事件來吸引聽眾——研究人員是高度社會化的聽眾,其回應(「這個我喜歡,聽起來好可愛」)再次認同了茉莉母親的行為。這個故事將茉莉刻畫成一個特別的孩子,也成為母親和孩子一起感到自豪的一個機會。在芝加哥中產階級歐裔美國人的家庭裡,這種敘事處處可見。      讚美不只有在家中才有。奧利佛和小兩歲的妹妹佐依(Zoë)在北卡羅萊納州上小學,回家的時候常常會帶著「最優秀」的獎狀。身為「新來的」美國母親,我真心想要相信我的孩子確實「最優秀」,但這些獎狀的內容不一定反映出這件事。有一個月他們最優秀,是因為他們背完學校開的第一個法文字彙表(二十個單字);另一個月,他們是運動會裡最熱衷的參與者——完全沒有獲勝的機會,但還是全心投入。這些獎狀沒有任何一個代表重要成就,但校方用公開讚美的方式,讓孩子(我相信是很多孩子)覺得自己有價值、被重視,或甚至在某一方面獨一無二。與此相關的感受,我們可以稱之為「驕傲」或「自豪」。      在以孩子為重心的文化裡,孩子的觀點從幼時就會被認真當一回事,而讚美在這種文化中無處不見。美國和歐洲白人父母會和嬰兒面對面互動,也會跟嬰兒說話;但在許多其他的文化裡,母親會把嬰兒繫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跟他們面對面。      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有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就算只是嬰兒)一起加入交談,可以用我自己家中的故事來說明。我在威克森林大學有一位大學部的學生,姑且先叫他約翰;他非常聰明,但也非常散漫。他上了研究所後,有一次在最後一刻請我幫他一個忙——他需要一個有幼兒的家庭在晚餐時間的錄音。我同意幫他這個忙,但就在我們開始用餐之前,我想到他會無法使用我提供的資料。我會跟孩子說荷語,孩子的父親會跟他們說英語,但約翰不是雙語人士,所以我們的交談他會完全聽不懂。由於約翰的交件期限非常緊迫,我只好繼續錄下我們用餐時間的交談。但讓我意外的是,這個錄音對約翰非常有用——他關注的是大家說話的回合(turn)。我的女兒佐依那時還沒滿周歲,也還沒開始講話,可是我們還是讓她有說話的時間。我們會問她問題(英語和荷語都會問),而就算她那時還沒辦法回答,我們還是會給她時間回答。我們幫她做好建設,成為一個自身就能被人看重的個體。      有許多方法讓美國中產階級的兒童知道他們身而為人受到重視,但「稱讚」這個行為特別容易激起情緒。美國中產階級父母稱讚兒童年幼時的成就,像是把書拿正,或是他們的童言童語(「快樂,我」),這樣不只讓孩子知道這些成就有多麼重要,「更是藉此希望他們培養出更全面的自立心態;一般認為當孩子未來追求快樂與成功時,這種心態對他們有益。」在米勒的研究中,有一位母親就是這樣說的:「〔重要的是〕給他們充足的愛和讚美,讓他們對自己感覺好,然後好好駕馭這個世界。」父母和其他社會化代理人(socializing agent)將這些小成就標明出來,為孩子的整體自我感受良好鋪平了道路;這使孩子傾向於感到快樂、自豪或擁有自尊。      美國的親子教育網站現在會叫父母不要什麼事都稱讚小孩,讓他們對自己的感受比較貼近現實,也許是因為以往的做法過頭了。雖然如此,美國中產階級的父母還是會想要孩子深信,他們在世界上應當得到的事物一定可以得到,並且有安全感、覺得被愛,可能還會覺得自己獨特。有一個網站這樣說:「給予你的孩子正面的經歷。如此他們將具備體驗正面經歷的能力,並將這些體驗帶給其他人。〔如果你〕讓小孩有負面的體驗,他們就不會發展出未來生存所需。」一般普遍的認知是,正面的感受是需要被孕育出來的。      我在帶孩子的時候,覺得難以想像要怎麼把重心放在讓他們覺得羞恥,或感受到恐懼。我和米勒研究的芝加哥母親一樣,覺得「羞辱孩子,太嚴厲地斥責他們或透過跟別人比較來刺激他們,這些作法都應該要避免,因為這樣會傷害自尊心。」許多心理學研究也支持這種看法,認為羞恥與缺乏自尊心和憂鬱症相關。研究還發現與羞辱行為有關聯的後果,包括暴躁易怒和反社會的傾向,以及讓兒童缺乏同理心。因此,美國白人中產階級的父母實在無法想像「羞恥」(即公開嘲弄或羞辱孩子)怎麼能當作第一線的社會化工具。      在WEIRD文化脈絡的社會化策略裡,體罰可能比羞辱還更糟糕。一般的建言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打小孩。」現今的共識是體罰會讓兒童心生畏懼,因此可以讓他立刻聽話,但無法長久改變他的行為,故無法達成管教的目的;這種作法不能讓孩子分辨是與非。另外,體罰(以及兒童心中對體罰的恐懼)會妨害親子之間的親密感,並且有礙孩子的心理健康。體罰還會讓兒童自己學會動粗,因此增加他們反社會、霸凌他人的風險。WEIRD文化的共識是,羞辱或恐懼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些作法不會讓孩子變成我們文化想要的樣子。      但是,有些群體會認為有這樣的情緒是好的;這些群體裡的兒童如果做錯事,必然會受到羞辱或感到恐懼。在這些群體裡,羞恥或恐懼會讓孩子成為該群體重視的成年人。我會在下一節談論這樣的情形。      養一個懂得羞恥的孩子      人類學家碧兒吉特.羅特格-羅斯勒(Birgitt Röttger-Rössler)和發展心理學家曼佛列德.霍洛丁斯基(Manfred Holodynski)描述米南佳保兒童社會化過程中,malu(羞恥)扮演關鍵的角色;這個鮮明的案例讓人看到其他的情緒如何發揮社會化的作用。這些兒童來自印尼西蘇門答臘省的小村落(萊文森和艾克曼就是在這裡測試他們的MINE理論);對米南佳保人來說,社會化的主要目標是尊敬父母和所有其他長輩(不論是否有親屬關係)。      對米南佳保人而言,「尊敬」代表謙遜、遵守規範;兒童會透過學習malu(最貼近的翻譯是「羞恥」)來學習這種行為模式。米南佳保父母會從孩子年幼時督促他們表現謙卑畏怯,如此他們稱作malu-malu(「嬰兒的malu」)。父母讓孩子注意到這種行為時,也是讓在場所有其他人注意到孩子,而這種關注本身也有可能誘發malu。等到孩子年紀稍長,就會開始受到公開羞辱。五歲的女童海法(Haifa)和同齡的表兄弟伊斯(Is)一起光著身子在村裡的池塘裡游泳,同學看到後就公開嘲笑他們。同學大笑又彼此間竊竊私語,接著有一個人大叫:「他們沒有羞恥心!」大夥在笑聲中應和。等到海法和伊斯穿好衣服後,大家才停止。同理,孩子的照護者和其他親戚也會等孩子違反規範的行為停止後,才會停止斥責孩子。假如孩子不聽話,他們就會受到冷落忽視,一直到他們不再有不恰當的行為為止;相關的大人也會因為孩子違規,表現出替代性羞恥(vicarious shame-sharing)。      米南佳保人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初期,有時候會刻意受到羞辱;一個例子是十三歲的安迪在全班面前被老師剪頭髮(見第二章)。米南佳保孩童受排擠的方式會越來越嚴厲,以確保他們體驗到羞恥,也「知道」什麼是羞恥。這種被誘發出來的羞恥感,不僅標記某個行為違反規範,必須避免,也會因此培養出米南加保文化裡崇尚的性格——拘謹、謙卑,而且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社會後果。      本章開頭提到台灣的案例也是如此。弟弟的母親讓自己的兒子感到羞恥,藉此讓他學會禮貌。她讓弟弟注意到他違反規範;假如她住在芝加哥一帶,可能會被別人嫌「批判的意味太重」。美國的母親不願意羞辱或批評自己的孩子,以免傷及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但弟弟的母親則是想要培養出一個懂得羞恥的孩子,深信讓弟弟感到羞恥是「正確的」。在台灣,羞恥感代表你知道自己的本份,因此會順從別人,願意避開違反規範可能會招致的負面後果。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之下,弟弟的母親覺得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孩子不知羞恥,而不是讓孩子感到羞恥。      如果要指責米勒和馮涵棣在研究中訪談的台灣母親不管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有失公允,因為這種指責沒有顧及她們的視角——許多人甚至不懂研究人員所謂的「自尊心」(self-esteem)指的是什麼。中文無法準確翻譯「self-esteem」一詞,而且培養自我良好的感受並不是重要的目標。有幾位母親自動提到她們想讓孩子的人格健全,但都是只有在談到應盡量避免嚴厲管教時才會提到此事。另外,訪談者請台灣的母親談論孩子是否有良好的自我感受時,都覺得「有自尊心」的孩子更容易被挫折打倒、更頑固,也更不會服從管教——在她們眼裡,這些都是不好的特質。      但是在這種羞恥教養之下,米南佳保和台灣兒童怎麼不會時時刻刻都低落不振?小孩最後的下場,是否只有一輩子自尊心低落、有憂鬱傾向、缺乏同理心,又暴躁易怒?實際情況看來並非如此。其中一個原因是當羞恥感發生時,孩子與父母和親戚之間的關係不一樣:在這種關係裡,父母和親戚會同感羞恥,甚至會有替代性羞恥。在台灣和米南佳保的群體裡,羞恥感會強調出你和其他人(像是父母)的連結,也有可能因此導致羞恥感不會那麼傷人。羞恥的主要作用不是被人排拒或孤立,而是點出你在一個無法抽離的社交網路當中應有的位置;它會提醒你在這個網路之中應該要遵守的本份,但不會把你推出去。      「弟弟」的母親會在研究人員面前羞辱他,其中一個原因是「弟弟」的行為反映出母親是什麼樣子的人。母親的責任是讓弟弟「知恥」。弟弟懂得羞恥,母親的形象也會變好。羞恥不會點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可能有危險,而是強化這些連結。      在另一項研究裡,馮涵棣和陳倩慧(Eva Chian-Hui Chen)追蹤了七個台灣中產階級家庭。研究從小孩兩歲半開始,持續到小孩滿四歲為止;研究人員每六個月拜訪其家庭一次,並且有系統地錄下家人和孩子的自然互動。研究人員總共錄了超過一百個小時的家庭互動,發現每小時會有超過三次的羞恥事件。在絕大多數的事件裡,家長會指出孩子犯錯,藉此讓個案小孩感到羞恥。在這項研究裡,台灣的母親常常會把焦點到放到她們同感羞恥,以下便是一個例子。母親叫四歲的阿新和他兩歲的弟弟去睡午覺,但兩個小孩不肯聽話:      媽媽說:「老師叫我們作息要規律,不然我們會被老師罵。」〔兩個小孩〕想知道老師是否真的會罵她。媽媽回答:「老師那天不是才罵過……我嗎?」兩個小孩問為什麼。媽媽回答:「她說我沒有好好教你們,沒有叫你們乖乖午睡,對不對?」      如果孩子不聽話,孩子的母親會被指責,因為她沒有好好帶孩子。同感羞恥不言自明——孩子不守規矩會讓父母和家人蒙羞。許多其他家長也會說:「你讓媽媽沒面子」,或是:「這個孩子真是不聽話」,同樣點出他們同感羞恥。但在這裡可能更重要的是,父母藉由另一個權威角色(以此例而言是孩子的老師),維繫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緊密連結——母親並沒有要拋棄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因應外部的需求。孩子和父母(或親戚)之間有著根本的結盟關係,這樣站在同一國雖然會讓不遵守規範的影響更大,但也表示羞恥帶來的威脅沒有像西方文化裡那麼大。在米南加保和台灣文化裡,羞恥感會讓人糾正錯誤,但不會威脅到孩子和最重要的照護者之間的連結。      知恥被認為是一種美德——這表示你懂得社會規範,而且能避免觸犯這些規範。知恥會讓你在乎別人對你的觀感,同時也會讓你避開違反規範的行為,因而不至於被社會排擠。成年的米南佳保人認為malu會產生出符合規範的行為,「Malu讓我們謹言慎行,不會做出壞事或犯錯。」同理,台灣母親會設法幫孩子感受到羞恥,藉此教他們遵守禮節。不論在哪一種文化裡,照護者會替孩子做出對他們最好的事——以米南佳保人和台灣家庭而言,「知恥」是讓孩子成為被社會重視的成員的最佳管道。

延伸內容

【型男老總私讀小碎念】喜怒哀樂不是你的情緒
◎文/城邦書虫總經理 林福益   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情緒向來視為我們內心的一種感覺,表現於外而有喜怒哀樂不同的反應。但事實上,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社會環境,卻培養出不同的情緒修養與認知,彼此之間也會因為表達的方式不同,而產生一定的情緒感知落差。   公開場合提問被質疑,東方人可能會覺得羞愧恥辱,但西方人卻覺得提問就是不懂,沒什麼了不起。獨力做好一件份內的事,東方人會覺得理所當然要盡責,被讚美時要謙虛低調;西方人則會大肆宣揚,視為自豪表現。諸如此類的情緒,不僅是心理的本質特性,更在人與人之間不斷衍生湧出,而且因文化差異形成不同的情緒。   其實,語言文字對一個情緒名詞的形容,很難精準界定出定義,而我們對於情緒展現的包容度與解釋,也可能從小就被社會禮俗或是標準框架發展。就好像我們覺得老外講話的肢體、表情很戲劇化;但他們可能才覺得我們的溫柔有禮是過度壓抑呢。

影音

作者資料

芭蒂亞.梅斯基塔 Batja Mesquita

比利時魯汶大學文化與社會心理學中心情緒與動機心理學教授,研究工作大多集中於文化脈絡在情緒中扮演的基本角色。著作主題多半與情緒的文化差異,以及文化適應和情緒有關。曾擔任《認知與情緒》期刊(Cognition and Emotion)和《情緒評論》期刊(Emotion Review)副總編輯,目前擔任《情緒、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Emo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和《社會與人格心理學指南》(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編輯委員會委員。荷蘭皇家人文與科學院、國際心理科學學會、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美國心理學學會、實驗社會心理學學會院士。

基本資料

作者:芭蒂亞.梅斯基塔(Batja Mesquita) 譯者:王年愷陳永祥 出版社:臉譜 書系:臉譜書房 出版日期:2023-06-29 ISBN:9786263152274 城邦書號:FS0163 規格:膠裝 / 單色 / 36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