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法律
法律有關係:法律是什麼?怎麼變?如何影響我們生活?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法律有關係:法律是什麼?怎麼變?如何影響我們生活?

  • 作者:王曉丹/主編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23-05-04
  • 定價:680元
  • 優惠價:79折 537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537元,贈紅利2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51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第一本台灣法律與社會研究指南 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從簡單買一杯咖啡的日常交易,到就業、納稅、租房和企業營運等更複雜的事務,都需要有規範及法律支持。在理想情況下,法律為國家提供了政府行使權力進行統治的指導方針,對個人則提供了保障生命財產和公平交易的法律支援。然而,我們還是到處可見非法或法律的無效:滿街的違建,坊間津津樂道逃稅避稅之法。人們走到警察局、來到法院,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表演。法律運作經常轉化為制式而瑣碎的流程,即使每個點都合法,還是無法串連出共同的價值。 每到需要溝通的時候,我們經常驚覺不知該與誰對話,如何對話。 台灣政治與社會權力結構的變遷深刻地影響了法律在社會中的角色。解嚴前,法律被用來管制人民,成為統治者的工具;解嚴後,法律轉變成為節制權力濫用的手段,以建構保障個人自由和權利的法治社會,更是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全球化與科技發展也對法律的社會角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法律鑲嵌於政治、經濟、文化與生活脈絡,以各種方式成為人我社會關係的關鍵部分。如果仔細觀察每個法律現場,我們會發現法律實踐是個體欲望、集體爭論以及權力作用的反映。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法律,解決糾紛中產生的困惑,朝向理想社會邁進,我們必須不斷探索:要成為怎樣的個體?成就何種集體?個體與集體的關係是什麼?如何藉由個體與集體的相互辯證創建法律? 「法律與社會研究」領域在國外已發展近五十年,起初強調運用社會科學知識來提升法律政策的效能,後來則關注法律和政治權力、組織生活以及日常實踐之間的共構關係,特別是描繪法律的歷史和文化特性。此一領域的研究者採取跨領域的視角,援引了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哲學、人類學等知識,在不同學科的養分下,設定創新的方法論、嶄新的研究議題與多元的分析架構,開啟有別於主流法學的研究方式。在台灣,法律與社會研究受西方的影響,同時也受到社會劇烈變遷的衝擊,因此發展出獨特的學術焦點。 這是一本台灣法律與社會研究的文獻地圖,18章為18個議題,作者就自己研究領域,提供該議題相關的概念、論證與理論,以及近二十年來國內外的知識成果。全書分為三個單元、六個主題,首先「拆解」一般人對法律的認知,意識到法律理念實際上深受經濟發展、全球政治和科技創新的影響,拼湊更完整的法律圖像。接著「理解」法律的內在邏輯,從而掌握當下討論與改變法律的核心議題。最後回到法律的公平正義目標,從社會的主體能動中展現法律改變社會的能量,並具體舉出家庭、性別與各種社會運動的案例,除了讓青年學子與研究者按圖索驥進入學術對話,也讓人文社科讀者從而理解並思考,法律是什麼、怎麼變,如何影響我們生活。 本書從傳統的實證研究延伸出文化、歷史、哲學和人權等更多元的研究視角,更加關注當下的法律權利如何對個體和集體產生影響,以及是否能夠改變根深蒂固的社會不平等模式。

目錄

導論 新時代、新秩序、新研究——辯證個體與集體的法律/王曉丹 第一部 法律是什麼?表面與深層 第一單元 時代變遷下的法律演化 1憲政與國家資本主義:衝突或相輔?/陳維曾 2誰的全球、治理了誰:人權、善治與全球衛生政治/李柏翰 3法律、科技與政策:科技法學研究路徑的回顧與反省/劉靜怡 第二單元 法律究竟是構成還是眩惑社會? 4法律多元的場域共構與時空交織/王曉丹、莊士倫 5國家除魅?法律社會學中的國家/林佳和 6法律與現代性:四種理論觀點與一場思考旅程/蔡博方 第二部 法律怎麼變?人與制度 第三單元 成為「法律人」 7律師與律師工作:國家、市場與全球化視角/許菁芳 8打造理想檢察官:從法律職業系統的角度觀看/簡士淳 9警察執法的法律社會學:以101大樓前的法輪功抗爭為例/沈伯洋 第四單元 穿梭於外來/在地、西方/東方、連續/斷裂光譜的法律 10外來法vs.本土社會?法律移植作為法社會研究概念工具/陳韻如 11情理法的融貫:傳統裁判理念的當代思辨/黃琴唐 12行動者、歷史制度論與法律變遷:以楊肇嘉與台灣地方自治改革為例/陳柏良 第三部 法律如何影響我們生活?被動與主動 第五單元 法律怎麼說,我們如何聽 13社會中的「法律文件」:以離婚後之夫妻財產爭議為例/郭書琴 14噤聲與異聲:現代法律語言的不滿及其可能/容邵武 15法意識的概念地圖:從認知模板出發,經由拆解文化圖式到突破法律霸權/王曉丹 第六單元 法律與社會行動的可能 16女性主義法社會學:理論、運動與法制的革新/林志潔 17家庭法律社會學的在地圖像:一個讀書人的生活實踐/施慧玲 18法律動員:法律真的能帶來改變嗎?/官曉薇

內文試閱

法意識的概念地圖:從認知模板出發,經由拆解文化圖式到突破法律霸權(摘錄) 法律的制定與實踐,本意是實行社會正義與公平,然而在社會真實情況與日常生活中,卻演變成法律霸權。霸權來自於不平等結構,而有史以來不平等現象與結構自然存在於所有社會之中,法律在社會中實踐,法律自然會受到不平等結構的制約或影響。我們經常聽到「法律保障懂法律的人」這句話,也有不少人相信「法律保障有權力的人」。然而,不平等的結構與權力通常不是來自於特定人刻意地營造或操作,而是來自於歷史與人性的自然形成,甚至往往是經由人們的參與,在個人追求與主體建構中形成。本章專注於法意識研究:既然不平等的現象與結構普遍存在,然而,現代人對不平等現象容忍度越來越小,抵抗法律不平等的社會實踐漸趨重要,在這個順從或抵抗法律的實踐過程中,人們體驗或使用法律的法意識,究竟形成怎樣的關於平等與自由的意義建構,又賦予人們何種挑戰既有權力的能動與侷限。本章藉由法意識研究,從最基本的認知出發,經由完整的法意識概念地圖,拆解法律霸權的邏輯與建構,從而提出突破法律霸權的關鍵。 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實踐 法律實踐充斥於日常生活,不論是過馬路、買東西、辦公事、談交易、繳稅款,都牽涉到法規,也都有可能引發糾紛。合法與非法的界線無所不在。法意識(legal consciousness)是指,日常生活中,人們遇到事件時,與法律相關的所思所想,及衍生出來的態度和行為,主要集中在合法與非法界線的默認、閃避與協商。這些思維與行動構成了針對事件意義的法意識,當人們的法意識變得形式化、穩定化和機構化,這些意義就會成為話語系統的一部分,限制並約束人們未來生活與文化的意義創造。法律實踐因此是一種生活與文化的實踐,是參與者在社會關係中,體現人際互動和規範思維,並且創造文化意義的過程。 法律作為一種文化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反映出某種共識或秩序。舉例而言,台灣許多住宅門口常見民眾以花盆或三角錐占據非其所有地,作為自家的停車位,那麼,其他人會怎麼看待或詮釋這種情況?法律與其有何關聯?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沉默,此種法意識的內容有幾個可能:如果花盆主人平常敦親睦鄰,那麼鄰居比較會體諒他停車的需求;也許占地行為源於四十年前鄰里集體違建時的推擠結果,現在若打破行之有年的默契,會被當成找碴與不合群;說不定,這不只是強占空地的問題,或許強占者會因為一點小事惡言相向,鄰居有可能不想惹事上身;沉默有時甚至意味著某種鄰里共識,當這位置上沒有停車,花盆主人同意其他人放上聯絡電話就可以暫停,形成一個放花盆者可以優先停車的默契。這些形成默契的秩序也不是不會改變,當鄰里搬入新成員,上述默契可能會被打破,但打破者則會被評價為自私自利。當鄰里之間有其他摩擦,占地行為也可能會成為鄰里爭議,此時圍繞著合法非法的敘事就會改變,但糾紛的解決還是取決於雙方協商過程是否彼此尊重,而達到相互承認的情狀。 法意識絕非純粹個人內在的心理活動,而是隱藏在日常生活與衝突中,人們解釋衝突的論述系統(discourse),在此論述系統之下,不論是沉默、敘事默契,或相互承認,這些關於法意識的描述,都是人們的思維行動與法律產生關連的模式。在糾紛的互動及協商過程中,人們的敘事(narrative)呈現了體驗、理解與運用法律的方式,包括想像法律制度、運用法律邏輯等,與法律相關的感知、決策,及其背後的世界觀。而在編排故事、甚至說謊等解釋衝突的敘事中,權力扮演重要角色,這些呈現在敘事的論述觀點都是權力鑲嵌於認知模板的方式。 由於社會的多元化發展,認知模板形成也有多元化的現象。而在經常彼此矛盾的多元認知模板間,人們法意識的認知與解釋不一定會完全依循某個特定認知模板,甚至會以另一個模板為基礎去進行抵抗。整體而言,人們依循與抵抗認知模板的思維與行動,形塑了法律作為一種文化實踐的樣貌。因此,權力的認知模板形塑了敘事觀點,多元化的認知模板衍生出多樣化的法意識,而在人們多樣化的法意識之文化實踐中,同時也建構了社會關係。 綜合而言,法意識研究描繪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糾紛時,如何在多元認知模板的文法結構間,編寫或改寫規範與法律的論述。在描繪糾紛時,研究者通過探索文化默契、自我與他人互動模式,以及私人與公共利益定位等秩序狀態,剖析人們的道德責任感,如何在賦予事件意義之際,由於採用了權力的認知模板,進而參與了權力的再製。此時,研究者必須考察法律的傳統與文化及其當代發展,進一步探問社會權力如何與當代法律共構,個體又如何在延續與斷裂間,既依循又抵抗法律。因此,法意識研究致力於探討特定場域中關於法律的意義建構,以及此種意義所構成的社會關係,既剖析社會不平等結構,同時也理解法律作為文化實踐,此文化實踐挑戰社會結構的可能與侷限。 本章所稱法意識的「法」,侷限於國家法(或稱西方現代法、實定法),因此法意識就是人們對於國家法的意識。而法意識的「意識」,其範圍依據研究的問題而有所不同:量化研究受限於問卷調查的形式,法意識指的是民眾對於法律是否公正的看法;質化研究則依據方法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定,研究者多半採詮釋主義的取徑,指的是人們在結構下的感受與認知、行動與意向、道德與責任。 本章將回顧法意識研究的重要的問題意識。接下來將逐步討論法律概念與論證的不平等、剖析不平等資源與文化圖式如何建構「法律性」、指出隱身在主體建構的「法律性」不平等結構,以及描繪不平等文化圖式與法文化的變遷,最後總結法意識研究的未來。 當我們在糾紛裡尋找法律身影,經歷到法律概念與論證的不平等 法意識研究起源於法人類學的糾紛過程(disputing process),研究糾紛過程中雙方的感受、表達與實踐,尤其是糾紛的解決方式。一篇發表於一九八O年的著名文章帶來了突破性的發展,標題為〈糾紛的興起與轉變:命名、歸罪、主張⋯⋯〉(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putes: Naming, Blaming, Claiming…),文中費爾斯坦爾(Williams L. F. Felstiner)等人將糾紛發展描繪為一種「線性」的主觀認知轉變歷程,從「命名」傷害或不利益,到探問原因而「歸罪」其他人,最後尋求第三人協助而有所「主張」,指出同一個事件,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解釋。例如,一個沒有抽菸史的人咳嗽了大半年,被檢查出得了肺癌,一開始唉聲嘆氣情緒低落,此時尚未進入「命名」階段;但後來聽說鄰居多人也有類似症狀,還有人得了肺癌,抬頭看到黑煙,於是便將大家的病症「歸罪」於隔壁工廠;經過眾人努力蒐集資料,一致覺得工廠老闆違法排放,應該要對大家的健康受損負起賠償責任,所以向工廠老闆「主張」或到法院提起損害賠償的訴訟。敘事主角對於自己病症的解釋經歷了一段認知轉變的過程,從自認倒楣得病,到老闆黑心,最後請求法院給予公正的審判。這種糾紛過程的發展不必然順暢,陳昭如與張晉芬發現人們主觀認知的差異,她們以量化數據的方法研究勞動待遇,研究成果顯示,客觀的不公平不一定會反映在勞動者的法意識,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性別因素。 進入法院之後,糾紛從「問題」轉變為「案件」,民眾經常會感到自己失去對事件解釋的控制權。法人類學家梅里(Sally Engle Merry)在一九九O年出版了經典論著《訴訟的話語:美國社會底層的法律意識》(Getting Justice and Getting Even: Legal Consciousness among Working-Class Americans),這本書採取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式,研究了美國麻州初審法院的案例,包括鄰居地界糾紛、父母子女管教衝突、夫妻暴力或協議破裂等。梅里的研究指出,初級法院與民眾存在著話語邏輯的落差:民眾帶著想望走進法院時,大致運用了權利與證據的法律話語,但是法院書記官就像刁難人的守門員,經常將之界定為非法律案件,轉而應用道德話語或治療話語,勸告雙方互相讓步。這個研究的核心是「權力」的概念——生活中的困擾進到法院之後,法律的權力凌駕了當事者的權利——法院人員以其權力重新改寫了糾紛的意義與相關人的責任倫理。 從法律語言的角度可以進一步解釋人們失去詮釋權力的過程,而由於法律人的邏輯與論證模式不同於一般民眾,法律的權力改寫有時會產生不正義的結果。王曉丹研究法律論證的不平等,以關鍵詞搜尋特定時間內家暴離婚的判決,發現法律論證假設當事者為獨立於他人、不受他人影響的個體,且法律論證採取「線性」的時間與因果推論,有別於受暴婦女「循環式」與「關係式」的思維邏輯,這最終造成了法律無法涵蓋受暴婦女以家庭為中心、考量小孩與整體家庭狀況的訴求,因而產生性別不平等的結果。再舉一例,吳豪人著眼於法律概念的不平等,指出國家法立基於西方現代市民法的世界觀,本身預設了人與土地及人與環境的「個人所有」概念,這與原住民族歷史和習慣的「集體總有」概念相違背,而法律的強制性作為殖民主義的一環,對於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發展造成巨大的不正義。上述研究都顯示出,司法或法律背後的法律意識不只與人民的法意識有差距,真正的關鍵在於,二者的論證邏輯與概念內涵之差異造成對弱勢群體的不正義,深刻影響了法律權力的合法正當性。 雖然因為種種歷史及文化的條件環境,形成了法律論證與概念的不平等,但是整體而言,法律的合法正當性還是未受到嚴厲質疑,這牽涉到人們看待法律的信念結構。若要進一步探究此種法律合法正當性的信念結構,則必須進入人們的主觀世界,討論人們如何想像、感受與體驗法律。因此,法律與社會研究必須深究,法律實踐文化中人們主觀意識的呈現與轉變。

作者資料

王曉丹/主編

主編 王曉丹,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研究領域為法意識/法文化、女性主義法理學、人權法律民族誌、法律動員與社會轉型。 作者群(依文章出現順序) 陳維曾,國立新加坡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李柏翰,國立台灣大學全球衛生學程助理教授 劉靜怡,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專任教授 王曉丹,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莊士倫,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候選人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蔡博方,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 許菁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簡士淳,美國克里夫蘭州立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沈伯洋,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韻如,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黃琴唐,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陳柏良,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郭書琴,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容邵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志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 施慧玲,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官曉薇,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基本資料

作者:王曉丹/主編 出版社:左岸文化 書系:左岸社會議題 出版日期:2023-05-04 ISBN:9786267209325 城邦書號:A0400150 規格:平裝 / 單色 / 60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