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用「自主學習」來翻轉教育!沒有課表、沒有分數的瑟谷學校
- 作者:丹尼爾.格林伯格(Daniel Greenberg)
-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 出版日期:2023-10-19
- 定價:330元
- 優惠價:79折 261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261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7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自主學習」實踐經典!美國瑟谷學校創校人的第一手觀察記錄
「不是為了考試成績、不是為了得到獎勵、不是為了合乎規矩,
孩子們主動、認真學習來的東西,
才能在他的生命中具有意義、發揮作用……」
——丹尼爾.格林伯格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學生應該學些什麼?孩子能負責到什麼程度?他們應該自主到什麼程度?民主社會中的學校應該如何辦學?對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而言,即使有改革之心,也只能這麼想一想而已;對大部分的家長來說,雖然心疼孩子在傳統教育裡跌跌撞撞,卻也莫可奈何。
●兒童天生好奇,只要給孩子一個學習環境,他就會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
瑟谷學校(Sudbury Valley School)是美國第一家「自主學習學校」,成立於西元1968年。瑟谷的教育哲學植基於對人的信任,和亞里斯多德提出的:「人生而好奇。」
傳統教育體制中,制式化地要求孩子在某個年紀做某些事、以某種特定的方法與速度去學習某些被認定為重要的學科。瑟谷則相信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興趣、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人生目的——他們完全尊重個體自決的權利。
透過本書,讀者將能認識瑟谷過去數十年的部分經驗,包含該校的部分價值觀與執行面:學生法庭、榮譽制度、認為玩得開心比輸贏更重要的體育活動……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參閱的另類模式,書中無負擔又充滿驚喜的教育理念,比方說開放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學習的混齡制、讓孩子想學的時候再學……更值得家長深省、落實於親子互動之中。
●每個孩子都學會了基本學科——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時間表、自己的方式學到的!
雖然沒有人管,孩子們或早或晚都會自己學會閱讀,一般在八歲左右學會,最早的五歲、最晚的十二歲。孩子們到了十一、二歲便會想學算術,一般可以用半年的時間,每週上兩堂課的速度,學完小學六年的所有數學課程。想上大學的孩子,大約花半年卯起來猛K入學的參考書,都能申請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其中許多人甚至進了一流大學。
瑟谷認為,不斷灌輸各種知識給孩子,將導致吸收不了的孩子自覺是笨蛋、吸收得了的孩子自以為優秀,但是誰也不會真正知道怎麼樣處理人生。瑟谷的學生都顯得有自信,他們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要什麼……他們獨立自主,懂得解決問題。這些能力都不是書本中學得到的,但是這些能力都是他們將來面對人生時最大的資產。
多位教育界與親子領域名人推薦,出版至今多次再刷,具網路高討論度! ▎
本書由親職作家及資深媒體人陳安儀寫專文導讀,並有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寫推薦序。譯者更曾直接到瑟谷學校參觀,以對體制外學校有興趣和了解的台灣人身分去參訪,將所見所聞寫於譯序中,視角細膩且內容豐富。本書在1997年曾以《瑟谷傳奇》為書名發行,2016年在橡樹林出版,至今有許多於部落格撰文介紹或發表心得的文章,也有多次再刷的紀錄,具有較高的討論量。
作者為瑟谷學校的創校人兼校長,本書為教育現場的第一手觀察紀錄! ▎
瑟谷學校是美國第一家「自主學習學校」,成立於西元1968年,作為沒有任何課程、沒有上下課時間,也沒有任何學科要求的體制外學校,開辦至今已過半世紀。本書作者積極參與學校發展與教學理念的建構,希望孩子能當一個自由、獨立的人,不害怕權威,自由的探索並依興趣來學習,這便是瑟谷的立校精神。透過本書可認識瑟谷多年來的經驗,包括價值觀與執行層面,值得教育工作者、家長們及一般讀者參考與省思。
全書滿滿的實際例子,穿插瑟谷照片!將生活與學習自然結合! ▎
本書有自由學習與自在生活兩個部分,共收錄了三十六個簡短、趣味又具啟發性的教育現場小故事,以實際發生的情形為例,讓讀者一窺瑟谷的教育環境、方式以及與體制內學校的不同之處,並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師生之間獨立卻又彼此關心的氛圍。書中穿插多張學生們在瑟谷的日常照片,並附有文字說明,可實際看到大小孩子們快樂玩耍、自主學習的樣貌。
目錄
導讀/找回孩子的快樂童年與學習熱忱:我讓孩子就讀自主學習學校
推薦序/以自由、尊重、責任、支持,成就每個孩子的學校
譯者序/美國教育考察紀實──瑟谷學校
原序/人類天生好奇
前言/不用申請大學
第一篇 自由學習
1 數學
2 班級
3 堅持度
4 學徒制度
5 閱讀
6 釣魚
7 諾亞方舟
8 化學
9 廢物利用
10 特別開支
11 流行風
12 社團
13 個人帳戶
14 烹飪
15 混齡制
16 遊戲
17 圖書管理
18 時間表
19 學習
20 評量
21 避雷針
第二篇 自在生活
22 校務會務
23 危險/
24 榮譽制度
25 運動
26 露營
27 委員會及委員
28 清掃工作
29 奇蹟的經費預算
30 教育
31 小小孩子
32 好孩子?壞孩子?
33 家長
34 開放參觀
35 自由與正義
36 最終的問題
跋/成果
本書1997年曾以《瑟谷傳奇》的書名發行
內文試閱
15混齡制
「混齡制」是瑟谷的祕密武器。
我從來不明白為什麼學校要分齡上課。在真實社會裡,人們並不以年齡分組工作。同齡孩子的能力和興趣也不一定相同。
我們發現把孩子不分齡的放在一起,會自然混齡,就像社會一樣。
我教怎麼做三明治的那次,學生從十二歲到十八歲都有。烹飪課最常見到混齡現象。後來我教現代史的時候,十歲的艾卓安擠在一堆十六、七歲的大孩子裡,一起聽課。
原則始終如一: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興趣最重要。有些課需要技巧,年紀小的孩子常常技巧反而更好。
孩子們學習速度不同的時候更有趣。他們會互相幫忙。他們必須如此,否則進度會太慢。他們願意如此,因為他們不需要彼此競爭成績或小金星。他們喜歡如此,因為幫助別人學習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樂事。
這種景象令人異常感動。學校到處充滿了混齡活動。
混齡也滿足孩子的某種情感需求。十六歲的大孩子和六歲的小孩子擠在沙發上,唸故事書給他聽。這可以滿足大孩子照顧別人的心理需求,而且也讓小孩子覺得舒服、安全—身邊充滿了大人和大孩子照顧他。相對地,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教一個十六歲門外漢如何用電腦時,也會覺得非常自得。
社交層面也是混齡的優點之一。孩子們第一次舉行舞會時,我想像著滿屋子「壁花」。這是我的個人投射。初中第一次參加舞會時,我的老師叫男生站一邊,女生站另一邊,一切都完了。
孩子們讓我們吃了一驚。每個人都來了,每個人都跳了舞。年紀相差一歲的、十歲的,都一起跳。首獎得主是一個十歲女孩和一個七歲男孩組成的那一對。每個人都玩得很盡興。時光流逝,小孩子變大孩子,這個傳統卻從未改變。
小孩子會模仿大孩子,甚至會祟拜大孩子。有時候大孩子的行為會變成負面示範,我們的兒子麥克十八歲時跟我們說:「我真高興自己小時候總是和青少年混在一起。看過他們的例子之後,我就不用浪費時間做那些沒有意義的事了。我知道什麼有用、什麼沒用。」
大孩子也會受小孩子影響——他們好像是家裡的弟弟妹妹一樣。雪倫四歲來瑟谷,她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頭一年,她變成學校裡每一個人的「孩子」。大家唸書給她聽、跟她玩、和她說話、擁抱她。校友帶著小孩來看我們的時候,這些青少年和小孩一玩就是幾小時。
至於學習層面。小孩喜歡跟其他孩子學習。這樣比較容易。其他孩子不久前才學過,教起來比較了解困難在哪裡。不像大人,都已經忘記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的了。孩子的解釋往往更簡單、更清楚。他們也比較不會給人壓力、不會批評。而且孩子們都會想快快學會,好跟別的孩子一樣。
孩子也喜歡教別人,這使他們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教別人使自己學得更徹底。他們必須自己弄懂了、整理好了,才能教別人。所以他們會努力弄清楚,才能跟別人說清楚。
混齡是我們的祕密武器,大大提高了我們學校的教學效果,使得學校成為一個有人性的、真實的、有活力的學習環境。學校好像是一個小社區,每個人都互相學習、互相幫忙、互相教導、互相糾正—互相分享生命。我很喜歡這種氣氛。
大人也可以向孩子學習。漢娜寫過一篇文章〈大樹〉,是最好的示範:
今年秋天,一個秋高氣爽的早晨,我第一次「看見」了學校前庭的大樹。我在瑟谷十八年了,這麼說起來是有點奇怪,但是我是說真的。每年秋天,我看著大樹的葉子變紅、掉落,樹幹光禿禿的伸向藍天。每年春天,我看著新葉子長出來,先是粉紅的新芽,然後變成一片深綠。我也看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爬上這棵大樹,越爬越高,有時候爬到樹頂,一坐就是好幾小時。可是直到今年,我才真正了解、真正看見了這棵大樹。做為一個大人,我不了解這棵樹,直到一個小女孩教會了我。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天,雪倫很快樂地告訴我,她學會爬樹了。她說是喬伊絲教她的,她也要教我怎麼爬。我跟著她走出去,因為太陽照得正好,滿山的秋色引人陶醉,地上的落葉閃著金光,我不想讓一個小女孩失望。雪倫告訴我怎麼爬樹,要我照著做。我幫過很多小孩爬上去,也幫過很多小孩爬下來,可是我自己從來沒爬過。
雪倫不肯輕易放棄,我知道如果要她對我保持好感,我必須乖乖地爬這棵樹。她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教我,哪裡放腳、如何爬上爬下。我第一次爬上了大樹。
在樹上,我才發現這棵樹有多美。我無法形容這些巨大的樹幹、溫暖的空間,以及我的感動。我才明白,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見」這棵樹。大人總覺得自己比孩子有知識,孩子需要學習、需要教導,但是我相信瑟谷的每一個孩子都比我更明白這棵樹的美,而我們大人卻忽視了天天在眼前的美景。雪倫是個好老師,我會永遠珍惜她教我的這一課。
32好孩子?壞孩子?
年紀大的孩子則是另一回事了。他們來的時候各有不同,帶給我們各種挑戰。
他們之中,有些自小在瑟谷長大。大部分是轉學生。轉學生分為兩大類:成績好,但是不快樂的學生和所謂的問題學生。有時候有人二者皆是。
這兩種學生之中,你寧可教哪一種?經驗給我們的教訓往往很奇特。
山姆十六歲才來瑟谷,與社會格格不入。有那麼整整一年,他只呆坐著抽菸。認識他的人都懷疑有哪個學校肯收他。
過了一陣子,他的內心平靜下來了,開始思考他的人生。第二年末,他畢業了,進了大學。他試了許多工作,包括進口寶石,來支持他度過大學及骨骼醫學專科訓練。現在他自己開業,非常成功。
山姆來瑟谷之前,一直是各個學校的問題學生。可是在瑟谷,即使是剛來的第一年,山姆都很甜美。當他元氣逐漸恢復之後,他用盡各種方法使瑟谷更好、幫助別的孩子適應。
羅伯十四歲來瑟谷的時候是個典型的失敗者,他總是酗酒惹事。認識他的人都相信,他這一輩子注定了要過得很悽慘。
他在瑟谷四年,逐漸重整人生。他慢慢學會表達自己,有時候說很多很多的話。他學會閱讀、玩耍,開始對未來有著希望。慢慢地,他越來越不虐待自己的身體,甚至開始注意健康。
他離開時,決心投身服務業,尤其對急救有興趣。受了許多訓練之後,他成為一個救援小組的領隊。後來他又念了護校,成為有執照的護理人員。
羅伯在瑟谷總是很愉快、展現開放的態度。起初他很安靜、內向,後來逐漸變得友善,懂得社交了。他從來沒有製造任何問題。
每一年都有問題學生轉學到瑟谷:被別人放棄的孩子、偷車賊、惹麻煩的孩子、吸毒的孩子、酗酒的孩子、怕上學的孩子、各種具有反社會性格的孩子。他們要不是死也不肯上學,就是已經被學校開除了。在瑟谷,我們對他們一視同仁。他們得到自由,以及跟著自由而來的責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重任。沒有人阻止他們。
他們很快地明白。完全的自由、開放的氣氛、友善的人們、混齡的環境使他們逐漸認清現實。創校初期,這個過程大約要花一、兩年。多年之後,老鳥帶菜鳥,這個過程往往開始得更早、步伐也更快了。這時候青少年對學校的幫助很大。
史蒂拉是最極端的一個例子,她是個海洛因上癮的十四歲女孩。她的社區教育委員會寧可違反法律,也願意付錢讓她轉學到瑟谷來,他們巴不得把她趕走。每一年,他們會派人來看看瑟谷是不是還存在,史蒂拉是不是還在上學。
沒有多久,史蒂拉就不得不面對自己。她離開以後,進了大學,後來成為優等生、拿了心理學碩士、寫了小說。
史蒂拉、羅伯和山姆全是同一類的孩子。我記得很清楚,創校初期的一次校務會議上,一群「好學生」抱怨有人不應該留在學校裡:「我們來參加校務會議、我們用盡各種方法幫忙,我們才是你們需要的學生。他們整天不做事,坐在那裡發呆。」我記得自己深深吸了一口氣,跟他們說:「這些所謂的壞孩子比你們更瞭解瑟谷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正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這就夠他們忙的了。你們這些人一天到晚忙著討好別人,根本還沒有開始了解自己。」
問題學生在瑟谷的表現一向很好,尤其如果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原因很簡單:惹麻煩其實正表示他們還沒有放棄掙扎。不管別人怎麼試圖打擊他們、改造他們、使他們合乎主流禮教,他們都沒有放棄掙扎。他們有膽量、肯堅持。當然,他們的力氣常常花在自我毀滅的行為上,但是這些力氣若是不用在與世為敵上,馬上就可以用來重建自我,甚至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好學生」反而更難。他們總是在討好老師,到了瑟谷馬上無所適從。他們想:「該討好誰呢?」他們會先試老師。沒有用。這裡的老師不給金色小星星。那麼該怎麼辦?
這種調整很痛苦。當他們發現學校裡的每一個孩子都很聰明的時候,日子更不好過。在瑟谷,沒有人能當第一名。想領先也沒機會。
這些孩子比問題學生更是社會的犧牲品。經年累月地與外在威權妥協之後,他們已經失去了真正的自己。他們眼中沒有光釆,靈魂沒有笑聲。
他們沒有破壞力,但是也沒有創造力。對他們而言,自由是極可怕的。再沒有人規定他們要做什麼了。
恢復之路很難走,而且耗時甚久。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恢復。通常,最好的藥是讓他們徹底無聊。沒有人為他們排課程,這些學生往往陷入什麼事也不做的狀態。當他們無聊到了極點的地步,他們就會不得不自己安排活動,開始創造自我人生。這種情形或早或晚會發生。這些「乖孩子」所付出的代價是多麼高!
從一開始便在瑟谷上學的青少年則不同。他們既不是「壞孩子」,也不是「好孩子」。你一看到他們的臉就會明白。這些是幸運的孩子。他們對自己、對環境都覺得自在。他們可以接受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些打擊,不會因此失去人生的方向。
我們永遠贏不了。人們看到我們的學生會說:「你們收的都是好學生嘛!怪不得自主學習和自由行得通。如果是一般的孩子,絕不會行得通。」另一方面,人們看到我們收的某些學生和我們的開放入學政策就會說:「這家學校收的都是問題學生,正常孩子不適合來這裡。」好學生、壞學生、普通學生……。
我們永遠贏不了,但是我們總是能贏。這全要歸功於我們對每個人一視同仁——負責任的人。沒有祕訣、沒有輔導手段、沒有魔術。每個人都有一股內在的動力來面對生活。在瑟谷,我們讓他們自由地去發掘並使用這股內在力量。
作者資料
丹尼爾.格林伯格 Daniel Greenberg
其教育背景為理論物理學及猶太民族研究,曾出版及教授有關物理學、科學哲學、歷史。為瑟谷學校創校人之一兼校長,積極參與學校的發展與教學理念的建構。 其他關於瑟谷學校的著作包括:《The Sudbury Valley School Experience》、《Worlds in Creation》及《Legacy of Trust》等。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