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科普、生活風格

《打開德國說亮話!》

德國工藝精湛,從汽車工業到各式光學製品,都可以看見傲人的成就。而德國人做起事來也給人一板一眼、正經八百的印象,一切都要講求標準作業流程,只認秩序、規則,絲毫馬虎不得。
放入購物車

《站在邊緣之境》

前陣子和朋友去看演唱會。原本大家都是買特區的座位,想更接近欣賞表演;但後來有些狀況,有人必須改到樓上較遠的位子。不好容易搶到這場千載難逢的票,任誰都想要有個絕佳座位,討論群組上沒人出聲。眼見氣氛有些僵持,我決定主動「讓位」,成全大家可以一起看表演、又不傷和氣的快樂結局。
放入購物車

《大腦修復術》

我討厭遲到,也不喜歡耽誤別人的工作,所以,常被人說我是「提前症」很嚴重。做事劍及履及、行事風格明快,總覺得能在截止日之前完成工作,就可以更有餘裕面臨突發狀況。可是偏偏身邊有人就是犯了「拖延症」的毛病,什麼事都拖到最後一刻才動手,完全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
放入購物車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今年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狂襲,不僅危害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擾亂生活步調,更改變了世界的運行方式。在各種防疫宣導素材中,我對於病毒傳染途徑的示意影片印象深刻:驚覺原來病毒無所不在,而且存活力超強,更會藉各種方式找尋可乘之機,進攻人體。甚至,不斷變形演化,讓防疫工作挑戰重重。
放入購物車

《29張當票?:千金不換的人生現場》

多年前讀到秦嗣林老闆的《二十九張當票》,不僅翻轉了自己對當鋪這行業的印象,也感動於每張當票背後感人的精采故事。原來,在當舖裡所交易的不是典當物品的價值高低,而是不同的人生轉折。拿物件來典當的人,其實都在當下手頭拮据有「求現」需求,如非必要,沒人想進當鋪。
放入購物車

《不只是寓言》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內容,有些是真實,有些則是虛構的情節。和床頭故事充滿想像或娛樂的性質相較,寓言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聽完之後總能從中體悟出一些道理,或是充滿哲理的思考觀點,彷彿故事只是附著在人生道理的趣味包裝。
放入購物車

《為什麼我們想要的比需要的多》

你會不會和我一樣,明明知道必須「斷捨離」,但怎樣也做不到。於是,房子的空間被各種物件以蠶食鯨吞的速度,步步攻占,一轉眼就是又亂又雜又擁擠。每次看到設計裝潢雜誌那種簡約又有個性的空間時,心中都會吶喊:為什麼我們想要的總比需要來得多?
放入購物車

《美的演化》

偶爾會到山林間健行散心。每次看見從樹叢飛出色彩?麗斑斕的鳥類,總會為之驚艷。一來驚豔造物者留給大自然生物的神奇美麗,二來也會疑惑,在一片綠油油樹林裡如此明顯的顏色,豈不反而會招來天敵注意,將自身陷入生存的風險危機之中。
放入購物車

《我,為什麼會這樣?》

人的情緒很微妙,有時候明明事前盤算要冷靜,情況發生的當下卻完全失控;甚至,一句話衝出口後才會驚覺懊惱:我為什麼會這樣?事後三省吾身的結論總會是,到底,還是自己的脾氣修養太差,得多學會控制。
放入購物車

《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

國中接觸化學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老師教大家利用各種口訣記誦,光是想到不同周期的排序就覺得頭大,更遑論還要去理解化學反應式的原則與變化。可偏偏我們又常會將「化學反應」掛在嘴邊,像是跟某人不對盤就會說是與對方的化學反應不好;或是看到喜歡對象臉紅心跳就是起了化學效應……。課本中覺得難懂的,在生活中卻是最好的籠統形容。
放入購物車

《角落小夥伴 魔法繪本裡的新朋友:紙上電影書》

一直知道,角落小夥伴系列作品是我們家的暢銷書,在各大書店排行榜上也是橫掃萬書的厲害角色。只是,對於年過半百的我來說,一直沒好好去認識故事裡的各個角色。對於角落生物的大受歡迎,猜想可能是因為小夥伴們很可愛、很有趣,讀者讀了之後會覺得「很療癒」吧。
放入購物車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人會思考,但我們好像很少去思考大腦是如何思考?不說你不曉得,當你每天不睡覺醒著的十六個小時內,大腦平均每一秒就要判斷一個決定。在這樣的「案量」下,哪有多少時間去思考。大腦不是偷懶,而是天生就會建立不同的情境模式,對於沒遇過的事常會選擇「視不而見」,所以產生偏見或錯覺的情況,比比皆是。
放入購物車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你的情緒管控能力如何?常聽到有人會說「我天生脾氣差」、自己就是很容易哭,或是笑點很低。過去都以為情緒是自發的,人的大腦與身體都有個固定路線或機制在控制我們的喜怒哀樂,如果一個人的情緒控制力不好,就會說:大概腦子裡的某個部分有毛病。
放入購物車

《傳奇教練丹約翰的肌力體能訓練金律》

為了保持體力與維持身材不走樣,我和許多人一樣都會利用下班時間到健身房報到。每次看到肌肉棒子用力挺舉槓片,呼吸吐納間發出用力的聲音,不時還會檢視肌肉在起伏動作後的變化,我心中總是感嘆,羅馬真的不是一天造成的;然後,還好我不必住在羅馬。
放入購物車

《樹木希林 一切隨心》

看電影,是我的興趣。演員在電影中詮釋角色演繹出的神韻性格,決定了電影的精采度,也會在觀眾心中留下一種烙記印象。好的演員可以駕馭不同類型的角度,透過精湛演技幫襯、貫穿故事的靈魂,有時更能在獲得共鳴與肯認之餘,成為某種角色的代表指標。
放入購物車

《自然的祕密絮語》

習慣在床頭放幾本書。這些書大概分成兩種,一種是我正在閱讀趕進度的書;一種是長年都可以放著,想翻什麼就隨意翻閱的短文或智慧哲理語錄。對我來說,睡前看書,倒不是為了助眠,而是暫時的時空隱遁,可以放下白天生活中的煩瑣,帶著想要的心情進入夢鄉。
放入購物車

《生命與味覺》

身為外食族,有空的時候還是希望能親手簡單烹煮。到超市選購食材,除了盡量挑選當令時節生產的蔬果,也偏好有履歷保證的有機栽種。看著架上標價「貴了一點」,心中難免會出現能吃飽就好的猶豫,但既然都要下廚了,為了讓自己「吃好一點」的基本對待,還是會堅持食材的品質。
放入購物車

《他人的力量》

公司在知名廟宇「行天宮」附近,但偏偏捷運站出口離行天宮站步行有些距離。常看到有人在捷運站出口對著手上的旅遊書看半天,或拿起手機導航躊躇著方向,一臉苦惱又似乎想靠自己能力解決的表情。向來熱心助人的我,常會上前詢問,然後就帶著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前進,省下走錯路的麻煩。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