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
幽靈帝國拜占庭(二版):從羅馬到伊斯坦堡,一窺文明的衝擊、帝國的陷落、基督教的興起、詭譎的權勢之爭……
-
從考古看甲骨:文字裡的古代中國(野生動物篇)
-
記憶台灣2:從國族政治、人文地景,見證成就台灣歷史的每一步
-
測試:死後生命的世界與終極驗證(法國長銷30萬冊靈性經典)
-
你我都需要的社會處方箋:跨域共創以人為本的健康幸福指南
-
敬畏神,讓你無所畏懼:6 週領受改變你一生的智慧
內容簡介
介紹邵氏電影公司自二0年代草創之後,稱霸中國影壇的歷史,以及它對後來台、港、中國大陸等地在電影發展上的影響及地位。就像美國的觀眾要到四十幾年以後,才能透過VCD或DVD重新回味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在《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裡的英俊身影一般;直到2001年之前,對全球廣大華人觀眾而言,我們無法再次看到林黛、樂帝、葛蘭、陳厚、鍾情、王羽、鄭佩佩、李菁、汪盈、何莉莉、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井莉等等那些曾經伴隨我們年輕歲月夢想明星的電影,說來真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邵氏電影對於華語影視文化的重要性,可有以下幾點:1. 從二○年代上海的草創、三○與四○年代在新加坡的發展,到五○、六○和七○年代在香港的擴張,邵氏的片廠規模、年度片產、全球觸角,常被以「東方的好萊塢」形容之,委實當之無愧。2. 六○年代中期至七○年代的中期,可說是邵氏的全盛時期,此時正值大陸「文革十年」的浩劫,台灣也在白色恐怖的「戒嚴時期」;邵氏電影的影響,它們的「國語電影」主流勢力,至少填補或提供了全球華人世界一個「文化中國」的憧憬。3. 邵氏垂直整合的片廠規模,它們「生產線」式的產製型態、明星制度,以至於所生產的大量商業取向電影,相當程度開拓、重建或奠定華語電影的「類型電影」,因而或許可以被視為華語電影的「古典主義」時代。時至八○年代,邵氏的勢力擴張至電視媒體,其影響力持續展現於兩岸三地與全球的華人社群,日益鞏固、歷久不衰。
作者資料
廖金鳳, 卓伯棠, 傅葆石, 容世誠等
弘石,本名陸紅實,大陸中央電影台(CCTV-6)節目部主任、副研究員 李亦中,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電影電視系副教授兼主任 陳美玲,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現為中學老師 邱淑婷,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表象文化論博士,現任教於韓國 傅葆石,美國伊利諾大學Urbana-Champaign分校歷史學系副教授 劉現成,台灣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講師 羅卡,香港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香港電影節回顧展資深策劃、影評人 卓伯棠,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副教授兼主任 容世誠,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石琪,香港資深影評人 吳昊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副教授 梁秉鈞,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盧偉力,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助理教授 余少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廖金鳳,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副教授
基本資料
作者:廖金鳳, 卓伯棠, 傅葆石, 容世誠等
出版社:麥田
書系:麥田影音館
出版日期:2003-11-28
ISBN:9789867537072
城邦書號:RD7009
規格:360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