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遺產、信託、繼承:人生最該懂的財務法律課,有效分配、爭議解決,有問必答Q&A
-
一路笑到掛的生死哲學課:哈佛哲學家用幽默剖析生與死的一切【暢銷新版】
-
敬畏神,讓你無所畏懼:6 週領受改變你一生的智慧
-
古巴人的美好年代:從革命光輝到經濟崩潰的無盡匱乏,真實平凡人物的堅韌、富足、自由與愛。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
與時間的河約定:來自極地的永恆呼喚(星野道夫最完整最具代表性攝影全集暢銷經典珍藏版)
-
一切如此美麗──論塞尚
-
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法律實戰四部曲
-
古代公務員生存指南:直擊古代官署的日常,清晰還原衙門裡的工作群像,揭露官場不為人知的隱祕……
內容簡介
「臺灣史是什麼?」是質疑,也是期許。
習以為常的臺灣史敘述,其實潛藏著哪些濾鏡?
本書是吳密察的提問,也是吳密察的回答
臺灣史過去不受重視,如今已成顯學,並且堂而皇之的占據課本大量篇幅。但,臺灣史是什麼?只要講述臺灣的過去,就建立了臺灣主體性嗎?荷蘭人的紀錄、清代的方志、日治時期的檔案,分別有哪些預設框架,導致我們看見的「歷史事實」其實有所偏移?今日的臺灣人應該如何使用這些歷史資源,才能產生意義,而不陷入陳說的窠臼?臺灣史又該如何採取更寬廣的研究視野,讓島嶼的經驗有資格在世界舞台上和其他學門切磋對話?
這些問題都是吳密察教授終生的學術關懷,而本書便是他對上述問題的答覆。吳密察親自挑選生涯發表之研究,以「臺灣史是什麼?」為核心主軸,重新組織成本書。
第一部總論,以大視野描畫出臺灣史的輪廓,提出有臺灣主體性的臺灣史應該是如何,不該是如何。
第二部提出影響較深遠的大問題,具體呈現史學研究者引證史料、分析史料的技藝,並提出不同於傳統看法的詮釋。如:臺灣史上最大戰爭乙未之役,如何而起?在臺灣民主國的官員紛紛逃跑之後,日軍為何反而遭遇更猛烈的抵抗?日本殖民政府的土地調查,如何扭轉前近代的臺灣社會,採行近代個人主義式的財產制?
第三部則是挑戰奇怪的、似是而非的臺灣史觀念,提出異於以往的理解。我們總是不假思索地把鄭成功和反清復明連在一起,但實際檢視鄭成功和明宗室以及清廷之間的互動,會發現未必如此。我們都說臺灣四面環海、是海洋國家,似乎預設了隨處皆可出航。但細看清代的紀錄,可以發現當時臺灣根本沒有「良港」……
「我想要出版一本挑釁通說、俗說的書。」這是吳密察教授推出此書的意圖,在回答臺灣史是如何建構出來、臺灣人的自我認識又是如何受到影響的同時,又帶著「臺灣史如何能對世界學術有所貢獻」的期待及想像。結合立論主張以及研究成果,吳教授期待本書的各篇文章能夠與讀者對話,預備臺灣史更加深化並普及的未來。
「《臺灣史是什麼?》書名中有個大問號,它不僅是吳教授個人的提問,想必也是許多臺灣史家,甚至眾多臺灣人共同的疑問。」──周樑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本書推薦序
「我讀吳老師這本書,一直覺得這是『臺灣民族主義』的英雄之旅的故事。……作為一個歷史學者,他關注的始終是『作為國家史的臺灣史』應該要問什麼問題。」──許佩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本書解題
目錄
推薦序:周樑楷
解題:許佩賢
第一部:總論
第1章 臺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
第2章 臺灣民族主義的歷史書寫戰略
第3章 「歷史」的出現
第4章 日本殖民時代在臺灣史上的意義
第5章 「臺灣文化」的歷史建構:一個初步的試論
第二部:分論
第6章 日清戰爭與臺灣:從民主國到乙未保臺之役
第7章 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的展開及其意義
第8章 再思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中央政治與同時期的朝鮮
第9章 《民俗臺灣》的時代背景及其意義
第10章 臺灣的脫殖民地化挫折及二二八事件
第三部:異論
第11章 用臺灣史畫東亞地圖
第12章 臺灣自古是中國的領土嗎?
第13章 鄭成功反清,但或許不復明
第14章 清代臺灣有良港嗎?清代安平的港口條件
第15章 除了亂源,我們可以怎麼理解羅漢腳?
第16章 日本時代萌芽的臺灣民族主義,為什麼失敗了?
第17章 二二八事件裡的蔣渭川
第18章 「臺灣史」與「日本史」的交錯
跋:吳密察
內文試閱
跋 吳密察(摘錄)
這本文集收錄的文章,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通論性的文章,它試圖以比較大的視野,描畫出臺灣史的輪廓;第二類是專題性的研究文章,這種文章大都引證相對豐富的史料,但也希望它能為臺灣史裡的重要問題提出新的詮釋;第三類則是具體的對臺灣史之「通說」、「俗說」、「誤說」,提出不同以往的理解。說得僭越一些,這些文章多少還是表現了我這個「搞怪孩子」(這是小時候,我祖母對我這個「乖孫子」的暱稱)的個性!
從宏觀的視野來看,臺灣自從十六世紀以來,便一直受到不同時期之不同帝國的影響。因此,帝國對於臺灣的影響、臺灣對於帝國的回應,也就自然成為臺灣史的重要內容。甚至,毋寧說,與諸帝國的交鋒才真正是立體的(dynamic)臺灣史。讀者將可以從收入本書中的這些文章,看出來我對於臺灣史的基本構想,這也是我特別將此書題為「臺灣史是什麼?」的原因。
本文集裡的文章,大都是應人邀請之作,尤其九〇年代日本學術界正值典範交替之際,對於外國學者也相對開放,因此多次獲得應邀在日本著名歷史刊物、出版企畫中寫些自己的研究心得。我首先要感謝我的東大指導老師濱下武志教授,邀我在他企劃的《アジアから考える》(從亞洲思考)叢書中寫關於臺灣史的文章;我相識四十餘年的研究同好若林正丈教授,邀我在他參與企畫的《岩波講座 日本近代と植民地》叢書中寫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文章;一樣也是相識四十餘年的檜山幸夫教授,邀我參加日本的「日清戰爭一百周年國際研討會」,從臺灣的觀點表達對該歷史事件的看法。東大留學時候的東洋史學科學長栗原純教授,邀我參加「比較史と比較歷史教育研究會」的國際研討會。大學同班同學費德廉(Douglas Fix)、當年素昧平生的菊池裕子教授,邀我參加亞洲學會年會。早稻田大學劉傑教授,安排我到長崎大學演講。
國際研究發表的場合,我都不願只是提出一些丁豆的小品文章,而是抓緊機會挑選臺灣史的重要問題,向國際學術界正面訴求具有臺灣主體性的詮釋觀點。我想這些文章在當時是多少達到了向國際發聲的效果了。值此文章結集出版之際,我要再次向諸位當時給我機會的老師、朋友申謝:當年您們的邀請,不但是給我個人機會,也可以說是給臺灣機會可以向國際發聲。
但也因為這些文章都是應不同的邀請,於不同的時間(而且已經頗有年月)、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聽者、讀者所準備的,如今集結成書自不免有一些重複之處,此次彙集成書也未多做修改,畢竟它有其當年發表時候的脈絡,而且多次重覆也自然顯示那些內容是我所認為重要而特別重視的。由於近幾十年來研究環境(尤其是史料的開放與獲得)有相當的改善,國內對於臺灣史的研究也有很大的進展,我這些顯得「人老珠黃」的文章,自然多已經被超越了。但基於時間的關係,我已經無暇一一做趕上列車的補充了,只在特別的地方做了一些最小幅度的補充和文後說明。敬請讀者諒解。
內文
第1章:臺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摘錄)
對於已經習慣在中國史的框架中瞭解臺灣歷史的人來說,出現「臺灣史研究所」,顯然有違和感。但是,拘泥於中國史的框架中瞭解臺灣史,果真有充分的說服力嗎?如何才能真正瞭解臺灣的歷史?「臺灣史研究所」的成立,迫使我們必須檢討在此之前的臺灣認識是否正確?同時,「臺灣史研究所」的成立,也使我們必須面對「如何有效地分析、敘述臺灣歷史」的質問,即必須回答臺灣史所以成立的學問基礎及其課題。本文將對「臺灣史研究所」成立的外在客觀因素,即由臺灣歷史累積起來的臺灣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成長,做一個回顧性的整理,並討論以往臺灣認識的偏頗,及臺灣史這門學問獲得公民權之後接踵而來的「臺灣史是甚麼?」或「臺灣史應該是甚麼?」這種學問上的要求。
歷史敘述或分析本身即是將複雜的過去加以概念化的作業。這種作業是將過去諸多事項在時間序列中作有意義的組合,用以解釋或究明問題。因此可以說,歷史研究是發現新的可能性的工作,是一種尋求更能夠說明過去與現在的方法的努力。
【圖1-4:歷史認識說明圖】
檢討過去整理或認識臺灣歷史的方法,便會發現圖甲是最支配性的典型(史觀)。這種歷史觀是將臺灣歷史解釋成臺灣島以外的人在這個島上發展的過程。島外的人在P時點(以中華民國而言是一九四九年)將其活動舞台轉移到臺灣。於是,歷史是在中國大陸經夏、商、周、秦、漢……元、明、清、民國一路發展下來,然後在一九四九年移轉到臺灣發展下去。在這種史觀中,一九四九年以前,即P時點以前的臺灣是沒有歷史的(或沒有意義的)。這種史觀使臺灣歷史的前段被剝奪掉了。其實,不只戰後的國民黨政權如此,戰前的日本殖民地主義在整理臺灣歷史時也是如此,只是如圖丙所示,該P點在一八九五年而非一九四九年罷了。如果我們將圖乙、圖丙合併起來,便會發現臺灣歷史被二次剝奪了,連一度曾經擁有的歷史P'(一八九五)-P(一九四九)的部分也一併失落了。
接下來檢討圖甲所代表之史觀的問題。首先,這當然是外來統治者的歷史觀。他們在加諸臺灣人統治暴力的同時,也合成「歷史」。這樣合成的「歷史」是為了說明外來統治者統治臺灣的「必然性」,並將之正當化。這種由外來統治者的史觀所描繪出來的統治擴張史與臺灣人的共同記憶無緣,臺灣人無法從這種「歷史」之中探尋自己的記憶。例如,一九二○年代受到世界性民族自決思潮鼓舞的臺灣知識青年,或三○年代中期以後苦於日本的戰時體制而協力戰爭的臺灣人,都不見於圖乙的「歷史」,即使不致於完全消失,也不免被扭曲、變形。
從結果來看,由於現在的臺灣由中國(國民黨)所統治,而占臺灣多數的種族是漢人,因此圖乙的史觀很容易被接受。因此,對此稍做分析。如前節所述,日本殖民地統治由於是異民族支配,其殖民地性格很容易察知。但中國對臺灣的支配屬國內殖民的性質,必須在更深層的結構中才能察覺,因此往往被忽略。甚至,如果吾人從原住民的立場來思考,那麼早在十六、七世紀以來,他們就連續地被移墾殖民主義壓制著。但是長期以來,在完全不同的歷史脈絡下形成的中國民族主義卻被誤套在臺灣人頭上。
如所周知,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萌芽,是十九世紀西洋勢力來到東方之後的事,而促其成長的則是日本的侵略。如果不把中國與臺灣混為一談,則近代史中的臺灣人並未參與中國民族主義的形成,當然反之亦然。一九○○年代中國在形成「中華民族」時,臺灣已由清帝國脫離而為日本的殖民地。一九三○年代以後中日對立,臺灣人更是在戰爭狀態下「協力」日本侵略戰爭的「天皇赤子」。相對於此,臺灣近代民族主義的萌芽,起源於殖民地體制下臺灣人向日本殖民統治者要求民族自決的主張。足以形成中國民族主義強烈要素之中國人的中日戰爭體驗,與促成臺灣民族主義形成的臺灣人的殖民地體驗,是完全不同,甚至對立的。正因為如此,戰後藉由如上述圖乙史觀整理歷史的國民黨官製臺灣史,便意圖抹殺或扭曲臺灣人的歷史。因此,臺灣人的殖民地記憶不見天日,深藏在臺灣人的心底。
造成對臺灣人認識的偏頗,其原因之一是來自中國認識的錯誤。一種雖然不正確,卻廣被接受的觀念,是將中國(China)誤認為我們一般所謂的國民國家。實際上,與其說中國是一個近代國家,毋寧說它是一個帝國。中華帝國與一般的帝國一樣,支配廣大的異民族地區,而且有國內殖民地。維持中華帝國的是神聖的普遍王權及以儒教、漢字為中心的文化意識形態。但是這二百年來的世界史趨勢是統一帝國相繼瓦解,而從其中成立了許多近代國民國家(nation state),國民國家成為最強有力的國家形態。但是,二十世紀初,中華帝國沒有經過分裂的過程,直接由帝國轉換為國民國家。但為了包攝舊帝國內部的諸民族,而創出了與原先帝國相同規模的民族(中華民族),以這個被創造出來(虛構)的民族建設一個國家(中華民國)。也就是說,二十世紀的中國,事實上只是穿上國民國家外衣的帝國。
了解中國是帝國,而非近代國家之後,才能真正理解中國人的帝國意識與少數民族的獨立運動等問題。如果從少數民族的動向來看,可以預測不安定的中國(帝國)應該會和西歐的經驗一樣,必然要分裂為複數的國民國家,才會終於到達穩定的狀態。同樣的,了解中國是帝國之後,也才可以理解中國統治的樣態,及其內部的人們如何接受統治。帝國統治的根據,在於統治者的武力與帝國臣民的帝國意識(包括共同承認皇帝權力的神聖性)。前者是統治者單方面的作用,在此不遑多論。後者當然就是被統治者如何享受、獲得帝國的榮譽。但是,如果考慮傳統社會中人們日常生活的行動範圍、識字率、資訊流通的狀況,就會發現,龐大的帝國臣民實際上並沒有深刻感覺到帝國的存在。也就如說,正如孫文所言,一般人只關心納稅的事,其他事情則認為與自己無關(「天高皇帝遠」、「帝力於我何有哉」)。能夠享受帝國榮譽的只有士大夫階層,帝國之掌握地方也是由這種士大夫階層代辦。
如前節所述,臺灣是由中華帝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居民移墾的,大部分移民臺灣的人都是迫於生計、在社會底層的民眾,士大夫階級的移民極少。移民最重要的工作是克服風土,從事農耕,短期間內並沒有追求士大夫地位的餘裕。因此,整個清朝二百多年,臺灣只誕生了二十九位進士,而且幾乎都是十九世紀後半以降才產生的。臺灣的士大夫階層可謂相當薄弱。而且,傳統中國社會中,扮演帝國統治代辦者的「紳」(士大夫階層)在臺灣非常不顯著,相反地,在移墾社會中形成、擁有私人武力的「豪」,反而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說,雖然在清帝國統轄下,但臺灣卻沒有支持帝國體制、代理帝國支配地方的士大夫階層。因此,一八九五年日本領有臺灣時,臺灣雖也有基於中華帝國意識的反抗,但基於鄉土愛及對新統治者的不安而起的地方性反抗則較強。
接著,再回到前示圖1-4的問題。圖1-4這樣的圖式理解,決不是只存在於日本殖民主義或國民黨政權這種外來統治者之間,還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經常可見的一種形式,就是將臺灣史視為漢人的開拓史,而稱之為「臺灣四百年史」。在這種說法下,圖1-4的P點是在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之交。
大航海時代的十六、十七世紀之交,西洋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東洋的中國人、日本人都來到或經過臺灣附近。這些東洋、西洋人「發現」臺灣,用他們自己的文字描寫臺灣,臺灣因此有了「歷史」。臺灣的「歷史」變成這些有文字的「文明人」來到臺灣,開拓「蠻荒大地」,啟蒙「野蠻民族」的過程。這種歷史觀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史觀的臺灣版。
上述臺灣四百年史觀的問題點,在於拘泥於以文字來重建歷史,卻忽略了未必所有的民族都是以文字來傳達其歷史或民族的共同記憶。而且這也忽視四百年前臺灣已有原住民存在的事實。二十世紀歷史學對這種「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式的十九世紀帝國主義史觀的反省,及白人到來前的非洲史或美洲印第安史的再構築,在意識上與技術上的進展,應該都對「臺灣四百年史」這種偏頗的臺灣史敘述深具啟發意義。至於漢人開拓史觀,也沒有正視以下的事實,即移民入殖者經過一定期間後,就安住當地。也就是說,如果把臺灣史簡化成漢人開拓史的話,不僅不能正確評價原住民在臺灣歷史中的定位,而且也不能說明漢人移民定居臺灣後形成地域社會及在該處的各種營為。這和我們不能以移民開拓史完全說明北美洲的歷史是一樣的道理。
經過以上的檢討,臺灣史的課題也就是應該如何敘述臺灣歷史的要求,自然就很清楚地浮現了。例如,必須揚棄以外來政權為中心的史觀,確立以臺灣為主體的歷史敘述,以臺灣這個空間範圍往上追溯,重建臺灣歷史。此外,也必須克服漢人中心史觀,確立臺灣島內各種族平等的歷史敘述,重新構築四百年以前的臺灣(原住民)歷史。當然,這種臺灣歷史的整理、敘述本身即是臺灣民族主義的一環。臺灣史是因臺灣民族主義的高揚而成立的,因此成立後的臺灣史也必須說明臺灣民族主義的發生、成長及其內容、結構。亦即,目前對臺灣史而言,最重要的課題是有效地分析、說明臺灣民族主義。
但是,臺灣史或臺灣社會並不是在民族主義的方向上單純地直線發展的。例如,前述臺灣島內有複數民族(南島系民族、漢民族)及族群(ethnic;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同時存在,這是臺灣民族主義不能簡單地向集中化(統合)的方向前進的原因之一。而且,從過去的歷史來看,臺灣在地理上是處於開放的位置,很容易被編入國際環境中。大航海時代的十六、十七世紀如此,十九世紀中期以降的新帝國主義時代亦復如此。更何況,今日國家間往來密切,關係也更加複雜化,任何地域都不可能只有對內的向心力,而沒有向國際化(脫國家化)的分散力。因此,臺灣史也不能不重視臺灣在(特別是在東亞地區的)國際上的地位。臺灣史必須紮根於臺灣內部的同時,也必須從更大的國際(廣域)脈絡來掌握。
作者資料
吳密察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了退學。曾任臺大歷史學系教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國史館館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日本近代史。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