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歐美文學
QUEER(電影主視覺書衣版/垮世代理論教父作品之四十週年出版紀念)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4月會員日:外版79折起,滿899折$150,下單升級/續會VIP!
  • 年度最強限定:$499輕鬆升級VIP/外版新書

內容簡介

四十週年出版紀念 40TH ANNIVERSARY EDITION 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這地方就是間等候室,特定的人會在特定的時間過來繞繞。 ★垮世代(Beat Generation)文學運動代表作家——威廉・S・布洛斯的文學奠基之作,四十週年出版紀念,收錄研知名布洛斯研究學者奧立佛・哈里斯(Oliver Harris)之詳盡導讀。 ★紀大偉‧洪茲盈‧陳思宏‧盛浩偉——作家驚艷推介 ★同名改編電影,由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執導,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主演。 不祥、陰鬱、紊亂不堪,如夢般特殊的混亂 絕對私密卻閃耀著政治性的光芒,乍看之下寫實主義的敘事,偏又猛然進入各種狂野畸想,一次異樣摸索,自我揭露之書,無可捉摸的文本。 「布洛斯是從自強納生.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以來最偉大的諷刺文學家。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垮世代主要成員,《在路上》(On The Road)作者 「布洛斯掏心挖肺的重要作品,他寫作的起點。」 ——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垮世代主要成員,《嚎叫》(Howl and Other Poems)作者 「布洛斯的敘事冷酷、嘲諷、革新、自在、幽默、嚴肅、詩意、徹底美國。」 ——瓊・蒂蒂安(Joan Didion),《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作者 「威廉是神射手,動筆如扣扳機般精準且無所畏懼。」 ——杭特・S・湯普遜(Hunter S. Thompson),《賭城風情畫》(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作者 「二戰後出現最重要的作家……他充滿遠見的純然力量以及幽默感,使得我對布洛斯的欽佩,遠超尚在人世的所有作家,以及多數已不在人世的作家。」 ——J・G・巴勒德(J.G. Ballard),《超速性追緝》(Crash)作者 「布洛斯似乎鍾情於某種全新媒介……奇幻曼妙至極、超越時空限制,普通的句子可被拆解成片,宇宙試圖在淫穢猥瑣中擠出一條路,而讀者形同狗嘴刁著的鼠,被嚇得震撼不已。」 ——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作者 「精采絕倫,令人拜倒,備受忽略的作品,光是缺席,便已成為傳奇。一部原始生猛、鞭辟入裡、冷酷無情的小說。」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布洛斯創造給成人的陰鬱童話,書寫惡夢中的恐懼,尤有甚者,我們惡夢中的渴求……遠超其餘戰後作家,他,橫跨世代,在目前青少年文化中,甚至比當年垮世代風行之日更受歡迎。」 ——《洛杉磯時報書評》(Los Angeles Times Book Review) 「所有垮世代作家中,威廉・S・布洛斯是最危險的……他是無政府狀態的雙面間諜,還是從眾以及其他所有控制機構,從政府到鴉片類藥物等,最堅定不移的死敵。」 ——《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本書撰寫於一九五二年,直至一九八五年才出版,是一個餘韻繚繞,有關附身與驅魔的故事,既是赤裸真實的自傳式描繪,亦是才華洋溢的政治性小說,同時是布洛斯筆下唯一寫實主義式的愛情故事,以及一幅由各種荒誕狂想組成的蒙太奇拼貼,並為他的大師之作《裸體午餐》(Naked Lunch)鋪路。本書背景設定於一九五○年代初期的墨西哥市,隨主角威廉・李的步伐展開,他是一名受到嚴重海洛因戒斷症狀,以及對尤金・艾勒頓的浪漫遐想渴慕所折磨的迷失男子,在尋找生活中的親密與意義。他無望地追逐欲望,從墨西哥的美國僑民生活的一間酒吧來到下一間酒吧的過程中崩潰,布洛斯註冊商標式的敘事聲響亦隨之浮現,瘋狂混合了自怨自艾的幽默,和醜陋的美國人最醜陋的一面。 布洛斯以虛實交混的手法,造就一高度實驗性閱讀經驗。文字充滿聲音、聲音牽引思緒、思緒隨角色痛楚、沉重或歡愉,彷彿涉渡深淺難測的靈魂水道,物理性的緩滯箝制著理解,內裡則燒火悶燃。自我衝突、矛盾,嚎叫與撫慰。一座非寫實城市,巧妙而遙遠地隱喻了冷戰時代的帝國主義,大量來自他處的各式混亂角色,淹吞著同性戀身分的自我認同,孤獨裡的心慌意亂,擁擠中的流離失所,直至迷失在布洛斯的黑暗華麗而直率的想像。

目錄

QUEER 兩年後:重返墨西哥市 附錄:一九八五年版威廉・S・布洛斯之導讀 編者導讀 編者致謝

內文試閱

〈第五章〉   李和艾勒頓本來約了週一上午十一點,到國家當鋪贖回他的相機。李來到艾勒頓的房間,在十一點整叫醒他,艾勒頓不太爽,他似乎還想回去繼續睡,李最後終於說,「嗯,現在準備要起來,還是……」   艾勒頓睜開眼睛,跟隻烏龜一樣眨起眼,「我要起床了。」他說。   李坐下讀報,小心翼翼避免看著艾勒頓穿衣服,他正試圖控制內心的受傷與怒氣,而這使他精疲力盡,沉重拖地的腳步,讓行動和思考都慢了下來。他的臉部僵硬,語氣不帶感情,這股張力持續了整頓早餐,艾勒頓靜靜啜飲著番茄汁。   他們耗費一整天才拿回相機。艾勒頓弄丟了當票,他們從一間辦公室前往下一間,官員搖搖頭,敲著桌子,等待著,李又額外掏出兩百披索讓官員上鉤,他最後總共得多付四百披索,還要加上利息和各種費用。他將相機交給艾勒頓,艾勒頓默默收下,什麼也沒說。   他們一言不發回到「唷呵號」,李走進去,點了飲品,艾勒頓則隨即不見人影,約一小時後,才走了進來,坐在李身旁。   「今晚一起吃晚餐如何?」李問。   艾勒頓回答,「不行,我今晚得工作。」   李沮喪又心碎,週末夜的溫暖與笑聲消失無蹤,他不明白箇中原因。所有戀愛或友誼關係之中,李都會嘗試藉由非語言層面的直覺,以建立連結,類似無聲交流的思緒和感受。然而,艾勒頓卻猛然割裂連結,李感受到實質的痛苦,彷彿有一部分試圖朝對方延伸而去的他,被切斷了,而他盯著流血的殘肢,震驚又不可置信。   李說,「就像華萊士政府,我也會補貼不事生產的人,所以我願意支付二十披索,換你今晚不要工作。」李正要繼續開展這個主意,但艾勒頓不耐煩的冷淡阻止了他,他於是住口,以震驚又受傷的眼神盯著艾勒頓。   艾勒頓緊張又失落,敲著桌子,四下張望,他自己也不知道,李到底哪邊惹到他了。   「那要喝一杯嗎?」李問。   「現在不行。總之,我得走了。」   李猝不及防起身,「好喔,那我們就,」他說,「那我們就明天見。」   「好,晚安。」   李被獨自拋落在原處,他試圖想一個計畫留下艾勒頓、約隔日行程、以某種方式減輕他受到的傷害。   艾勒頓離開了,李扶著椅背,朝椅子彎下身,像生病不適的人,他凝視著桌子,思緒沉緩下來,彷彿身體很冷似的。   酒保這時在他面前放了個三明治,「這?」李問,「這幹嘛?」   「你點的三明治。」   「喔,對。」李咬了幾口三明治,配水吞下,「記在我帳上吧,喬。」他向酒保喊著。   他起身走了出去,速度很慢,靠在樹上好幾次,盯著地板,宛如腹疼。回到公寓,脫下外套和鞋子,並坐在床上,他的喉嚨痛了起來,溼氣擊中他的雙眼,他癱倒於床,痙攣般啜泣。他縮起雙膝,手摀著臉,雙拳緊握,直到將天亮時,他才翻身、伸展,啜泣止息,臉龐在晨光中也終於放鬆了下來。   李在中午時分起床,並在床緣坐了很久,一隻鞋子在他手上懸盪,他隨後在臉上拍了些水,穿上外套,出門。   李抵達憲法廣場,閒晃了幾個小時。他口乾舌燥,走進了一間中式餐廳,坐進雅座,點了杯可樂,現在既然他已經坐下,沒有多餘動作讓他分心,悲傷也瀰漫了全身,「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他逼迫自己檢視種種事實。艾勒頓不夠基,一段相互對等的關係是不可能的,李的愛慕讓他不爽,跟許多無所事事的人一樣,他也討厭有人占用自己的時間,他沒有摯友,不喜歡明確約定的行程,他不喜歡感受到有人對他抱有期待,他想要的,是盡可能在缺乏外在壓力的情況下生活。艾勒頓痛恨李付錢贖回相機的舉動,他覺得自己「捲入了假行動」,且他不想擔負的義務,被強加到了身上。   艾勒頓沒有任何朋友會送他價值六百披索的禮物,這樣占李的便宜,或也不可能覺得自在。但他沒有嘗試要澄清,他不想看見衝突是涉及必須放棄己利的,李發覺自己滿能同理艾勒頓的觀點,雖然過程令他痛苦,事關看清了艾勒頓多麼的冷漠,「我喜歡他,也想要他喜歡我,」李心想,「又不是說我試圖要用錢買到什麼。」   「我得出城才行,」他決定,「去別的地方,巴拿馬,或南美洲。」於是他前往車站,想找下一班往維拉克魯茲的火車班表,當晚其實就有班車,但他並沒有買票。光是想到隻身抵達另一個國家,離艾勒頓千里遠,一股冰冷的荒蕪便籠罩了他全身。   李搭計程車前往「唷呵號」,艾勒頓不在,李在吧台坐了三個小時,灌酒。最後,艾勒頓終於從門外往裡望,微微朝李揮了揮手,便和瑪麗上樓了,李知道他們八成是要去店主的公寓吧,他們時常在那裡用晚餐。   他跟著上樓到湯姆・威斯頓的公寓,瑪麗和艾勒頓果然在,李坐下,試圖引起艾勒頓的興趣,但他醉到一點道理也沒有。他嘗試耍幽默,隨意聊聊,結果卻是不忍卒睹。   他肯定睡著了。瑪麗和艾勒頓已經離開,湯姆・威斯頓幫他拿了熱咖啡,他喝掉咖啡,起身,蹣跚走出公寓。他精疲力盡,一路睡到隔天早上。   種種混亂的場景,醉醺醺的一整個月在他眼前流逝而過。有張他認不得的臉,是個好看的孩子,琥珀色眼珠、黃色頭髮、筆直又美麗的黑色眉毛,他看見自己在起義者大道上的某間酒吧,要某個素昧平生的人請他喝啤酒,卻被狠狠推到一旁,他看見自己掏槍指著某個在柯維拉街的無良酒吧外跟著他,並試圖搞他的人。   他感覺到那些協助他回家的人,友善又平穩的雙手,「慢慢來啊,比爾。」他的童年好友羅林斯站在那兒,穩如泰山、強壯陽剛,和他的獵麋犬一起,卡爾跑去趕街車,摩爾掛著他惡毒的臭婊笑容,這些臉孔全在一場惡夢中混雜一起,以怪異的呻吟般白痴語氣對自己說話,他起先聽不懂,最終也聽不見了。   李起床,刮鬍子,感覺好多了。他覺得自己可以吃份捲餅,喝點咖啡,他抽菸、讀報,避免想到艾勒頓,不久後前去市中心一間間逛過槍店,找到一把相當划算的柯特「邊境」左輪手槍,只花了兩百披索,槍是用點三二-二十的子彈,狀況完美無缺,序號為三十萬開頭,在美國價值至少一百美金。   李走進美國書店,買了本西洋棋書。他把書帶去查普特佩克公園,坐在湖邊的汽水攤,並開始閱讀。他的正前方,是一座島,上頭長著一棵巨大的柏樹,數百隻禿鷹棲息在樹上。李心想著牠們都吃些什麼,於是扔了塊麵包過去,禿鷹理都沒理。   李對賽局理論與隨機行為的策略感到興趣,如他所料,賽局理論無法應用在西洋棋上,因為西洋棋排除了機率的元素,並接近完全消滅了無法預測的人為因素,要是能徹底理解西洋棋的機制,那麼在動了第一步之後,便能預測出結果了,「這是給思考機器玩的遊戲。」李心想,他繼續往下讀,時不時露出微笑,最後,他站起身,將書扔過湖面後,走遠。   李心知肚明,他無法在艾勒頓身上找到他想要的,事實的法庭已拒絕了他的請願,但李不能放棄,「也許我能找到改變事實的方法。」他心想,他已經準備好承擔風險了,也願意做出極端行為。像一名沒有什麼好失去的聖徒或通緝犯,李也已經超越了他這副愛發牢騷、小心謹慎、垂垂老矣、擔驚受怕的所謂肉體了。   他搭計程車到「唷呵號」,艾勒頓就站在酒吧前方,在陽光下無精打采眨著眼,李盯著他,露出微笑,艾勒頓回以笑容。   「你怎麼樣啊?」李問。   「很想睡,剛起床。」他打了打哈欠,準備走進「唷呵號」,揮一揮手,表示「再見」,然後坐到吧台,點了番茄汁,李在他身旁坐下,點了雙份蘭姆可樂。艾勒頓換位子,坐到威斯頓夫婦那桌,「幫我把番茄汁拿到這桌來,好嗎,喬?」他喊著酒保。   李坐到艾勒頓隔壁那桌,威斯頓夫婦正要離開,艾勒頓跟著他們出去,之後又回來,坐在隔壁讀報。瑪麗走進來,和艾勒頓坐在一塊,聊了幾分鐘後,他們擺起棋盤。   李已經灌了三杯,他走過去,拉了張椅子到瑪麗和艾勒頓正在下棋的那桌旁,「哈囉,」他說,「不介意我插嘴幾句吧?」   瑪麗一臉不爽抬起頭來,不過在迎上李沉著卻魯莽的目光後,便露出微笑。   「我剛剛才在讀西洋棋的書呢,這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我是不意外啦,沒人能像阿拉伯人那樣坐著。古代的阿拉伯棋局,只是在比誰坐得久嘛,等到雙方都快餓死時,就是和局啦。」李喝了一大口酒。   「在西洋棋的巴洛克時期,使用某種討人厭的習慣動作,來騷擾對手的作法開始普及,有些棋手會用起牙線,有些人拗起指關節,或用口水吐泡泡,方式層出不窮,持續演進。一九一七年,在巴格達的某場棋賽上,阿拉伯棋手阿拉契尼德・卡揚,便擊敗了德國西洋棋大師寇特・史萊米爾,方法便是哼〈你死了之後我還會在〉哼了四萬次,而且每次邊哼還會邊將手伸向棋盤,好像他要出招動棋子了一樣,搞得史萊米爾最後終於痙攣發作。」   「你們曾有幸親眼見識過義大利西洋棋大師特徹拉齊尼表演嗎?」李幫瑪麗點菸,「我是認真要說『表演』的啦,因為他是個大娛樂家,而且跟所有娛樂家一樣,也不比江湖郎中高明多少,有時還徹頭徹尾就是在欺瞞。   偶爾他會用煙幕讓對手看不見自己的路數,我說的當然是真正的煙幕囉,他還有一群受過訓練的傻子,只要給個信號,就會衝進來,把棋子全吃了。當輸棋明擺眼前時,這也還滿常發生的啦,因為他事實上根本不懂西洋棋,只懂一點規則,而且還不太確定咧,這時他就會跳起來大吼,『你這個作弊的混蛋!我看見你手心裡藏了支皇后!』然後拿起碎掉的茶杯用力扔往對手臉上。   一九二二年,人家把他轟出布拉格,下一次再看到特徹拉齊尼,就是在上烏班吉了,整個人都毀了嘛,在那無照叫賣保險套,當時是牛瘟橫行的那年,所有東西都死光了,鬣狗也是。」   李停下來,這個慣例就像聽寫般來到,他不知道接下來要說些什麼了,但他猜測,這段獨白會漸趨骯髒下流。他盯著瑪麗,她正和艾勒頓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應該是某種情人間的暗號吧,」李認為,「她正在告訴他,他們現在該走人了。」艾勒頓起身,說他去上班前得先剪個頭髮,瑪麗和艾勒頓離開了,酒吧裡只剩李一個人。   獨白繼續,「我當時在馮・克魯區將軍麾下擔任副官,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那人很難伺候,第一個星期後我就放棄努力了,我們在軍官室有句話說啊:『千萬別在老克魯區面前露出你的側翼。』嗯,反正我沒辦法再忍受克魯區一晚了,所以組裝了一輛不算太大的篷車,和當地的美少年阿布都一起上路,才離開坦哈加羅十五公里,阿布都就因為牛瘟倒下了,我只好把他留在那等死。我真的很不想那麼做啦,但當時也沒其他辦法了,他整個美貌都毀了,你懂我意思的。」   「在尚比西河的上游源頭,我遇見一名荷蘭老商人。討價還價了好一番之後,用一小桶止痛藥跟他交換了一名男孩,男孩半是伊凡迪族,半是露露族的,我想他最遠應該夠我撐到廷巴克圖吧,搞不好能一路到達卡呢。但是這名伊凡迪―露露族的混血男孩,甚至在我還沒抵達廷巴克圖之前,已經露出疲態,我決定用他去換個異性戀貝都因模特兒,混血兒外貌好看歸好看,卻無法維持。到了廷巴克圖,我前往『肛門葛斯的二手奴隸拍賣場』,想看看我能用他汰換到些什麼。」   「葛斯衝出來,開始滔滔不絕起來:『啊,李先生,是阿拉派您過來的!我有個非常適合您屁股的東西,我是說,您後庭啦。剛進貨,只有過一個主人,還是醫生呢,是那種只會匆匆用過,一週兩次型的奉公守法好主人,又年輕又嫩喔。事實上,還在牙牙學語呢……您瞧瞧!』」   「『你把這種老人流口水叫作牙牙學語啊?這傢伙都會害我祖父得淋病好嗎。再努力點啊,小葛。』」   「『您不喜歡嗎?真可惜,欸啊,每個人的品味不一嘛。眼前呢,我有個百分之百來自沙漠的純正貝都因人,血統可以直接追溯回先知本人,看看他的言行舉止就知道,多麼驕傲!多麼熱情如火啊!』」   「『表面功夫做得不錯嘛,葛斯,但還不夠好,這就是個白化症蒙古蠢蛋嘛,聽著,小葛,你眼前面對的可是上烏班吉這邊最老的死玻璃欸,所以直接拿出壓箱寶吧。把手伸入你油膩膩的爛坑,撈出你在這個被蛾蛀的破拍賣場裡,長得最好看的混蛋吧。』」   「『好吧,李先生,您追求的是品質,對吧?麻煩請跟我走,這就是了。還能說什麼呢?品質不言自明,只是我有一大堆寒酸的顧客,想追求品質,聽到價格卻在尖叫,不過您知我知,品質所費不貲。事實上,我敢用先知本人的屌發誓,賣給您品質這麼好的商品,還是我虧錢喔。』」   「『嗯哼,感覺他被用過不少次了,但我接受啦,可以試車嗎?』」   「『李,天殺的,我又沒在開妓院。這地方貨物售出、概不退還,無法先驗貨的,您會害我被吊銷執照。』」   「『我又不會半路突然想要就拉他去像你那種透明膠帶加家用水泥的蓋出來的破地方,距離最近的露天市集還要一百五十公里遠咧。況且,我怎麼知道他不是女的?』」   「『李先生!我們是正派經營的拍賣場!』」   「『我有次在馬拉喀什就是這樣被騙的,奉公守法的賣家魚目混珠,把一個愛女扮男裝的猶太女人當成阿比西尼亞王子賣給我。』」   「『哈哈哈,很愛說笑喔您。那不然這樣如何:今晚待在鎮上過夜,自己來試試。要是您早上改變心意了,我退您每一分皮亞斯特,這樣夠公平了吧?』」   「『成交。現在呢,這個伊凡迪―露露混血的,你可以給我什麼?狀況完美無缺,才剛大翻修過,他吃不多,半句話都不會說。』」   「『天啊,李!您知道我可以為了您切下右邊的睪丸,但我用我老媽的屄發誓,要能賣出這些混血貨啊,比讓毒蟲大發慈悲還難,我寧可跌倒、癱瘓、卵蛋爛掉。』」   「『少來這套啦,多少錢?』」   「葛斯站在那名伊凡迪―露露混血男孩面前,手叉在髖部上,露出微笑,搖了搖頭,接著在男孩身旁走來走去。他伸手指著男孩膝蓋後方一條有些靜脈曲張的細小血管,『瞧瞧這個。』他依舊在微笑和搖頭,又開始走來走去……『還有痔瘡。』他搖搖頭,『我不知道耶,我真的不知道該跟您說些什麼,張開嘴巴,孩子……缺了兩顆牙。』葛斯不再笑了,而是用低沉體貼的語氣說起話來,像個殯葬業者。」   「『跟您老實說啦,李,我手上有一大堆這種混血貨,所以我寧願乾脆忘了這回事,我們來議另一件貨價吧。』」   「『那我該拿這怎麼辦才好?在大街上叫賣啊?』」   「『還是可以帶著當備胎啊,哈哈……』」   「『哈,那你可以給我多少價格?』」   「『嗯……您可別生氣啊……兩百皮亞斯特。』他說完便受驚般小跑步起來,彷彿要逃離我的怒氣似的,在院子裡揚起一股如雲塵沙。」   獨白此時戛然而止,李環顧四下。酒吧幾乎已人去樓空,他付了酒錢,走進夜色之中。

作者資料

威廉・S・布洛斯 (William S. Burroghs,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九七年) 出身聖路易望族,同名之祖父發明了現代的計算機,舅舅艾維・李(Ivy Lee)則是現代公關領域的創始人之一,但在作品及人生中,卻反抗起家學淵源,終身致力顛覆現代美國的倫理道德及政治經濟。 為了逃離現況,尤其對於自身同性戀傾向及毒癮的治療,於一九五○年離開祖國,不久後開始寫作,在二戰後開啟的「垮世代」(Beat Generation)文學運動裡,與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為主要成員。 「垮世代」成員篤信自由主義,核心理念包含投入精神探索、美國和東方宗教的探索、拒絕標準價值觀、反物質主義、描述人類現況、試驗致幻藥物和性的解放及探索。 他們的文學創作廣受爭議,作品不遵守傳統常規,結構和形式上也經常雜亂無章,語言粗糙甚至粗鄙。至布洛斯過世時,已獲公認為二十世紀最針砭時政、文化影響力最深遠、也最創新的藝術家之一。曾出版《裸體午餐》、《毒蟲》(Junky,以下書名皆為暫譯)、「新星」三部曲《軟機器》、《爆炸的票》、《新星快車》(The Soft Machine、The Ticket That Exploded、Nova Express)、《野男孩》(The Wild Boys)、《第三心靈》(The Third Mind)、《計算機》(The Adding Machine)、《國際區》(Interzone)等著作。 曾輾轉居住於墨西哥市、丹吉爾、巴黎、倫敦,一九七四年返美,後定居於堪薩斯州勞倫斯,一九九七年八月二日在此逝世。

基本資料

作者:威廉・S・布洛斯(William S Burroghs) 譯者:楊詠翔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書系:blink 出版日期:2025-04-01 ISBN:8667106520515 城邦書號:A5850042 規格:平裝 / 黑白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