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童話故事集:王爾德逝世125週年日月紀念版,完整收錄《快樂王子》與《石榴屋》
- 作者: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
- 出版社:堡壘
- 出版日期:2025-08-20
- 定價:349元
- 優惠價:79折 276元
-
書虫VIP價:276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2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王爾德逝世 125 週年日月紀念版
完整收錄王爾德唯一的童話創作
⊹ 復刻百年經典插畫.內頁重現羅賓遜 × 庫契的童話視覺 ⊹
⊹ 拾心香研 Poky 獻聲錄製.走進有香氣的童話 ⊹
⊹ 王爾德特輯.收錄作品之外的王爾德 ⊹
⊹ 附贈全書有聲書,穿越日月之間的童話世界 ⊹
從《快樂王子》到《石榴屋》
九篇童話,橫跨白天與黑夜
寫下關於愛的各種模樣
「有悲傷的地方,就是神聖之地」
── 奧斯卡.王爾德
從白晝走入月夜
映出愛的模樣也照見人性幽微
走進王爾德筆下溫柔與悲傷並存的童話世界
本書完整收錄王爾德唯一的童話創作
復刻兩位插畫家橫跨百年的經典作品
查爾斯・羅賓遜勾勒《快樂王子》,以柔光之筆照亮白晝
班・庫契描繪《石榴屋》,以剪影筆觸映照月夜
內頁採用雙色選紙,映襯翻頁間的光影流轉
九篇童話,一段從日走到月的閱讀旅程
每一篇故事,每一幅插畫,都是連結內在的共鳴與凝視
王爾德所構築的世界未必溫柔
卻在直面人性的幽暗中透出微光
也在悲傷中看見人心最柔軟的所在
他描寫的角色明知世界的殘酷
卻願意選擇以不同的愛來回應
〈快樂王子〉的愛,是靜默的犧牲
〈夜鶯與玫瑰〉的愛,是被誤解的信仰
〈自私的巨人〉的愛,是學來的能力
〈忠實的朋友〉的愛,成為濫用與偽裝的語言
〈了不起的火箭〉的愛,是空洞的自我想像
〈少年國王〉的愛,選擇清醒與同理的姿態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的愛,是從冷漠的玩笑裡醒來的悔悟
〈漁夫與他的靈魂〉的愛,是願意割捨自己的勇氣
〈星孩〉的愛,是重新學習愛與被愛
這些名為童話的故事,不只寫給孩子
也獻給長大之後,在現實中受傷的大人
走過暗夜,迎向清晨
目錄
關於插畫家/從白晝走入月夜,兩種筆觸下的童話世界
☀ 快樂王子 ☀
快樂王子
夜鶯與玫瑰
自私的巨人
忠實的朋友
了不起的火箭
☽ 石榴屋 ☽
少年國王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
漁夫與他的靈魂
星孩
特輯/生而為王(爾德),作品之外的王爾德
內文試閱
〈自私的巨人〉
每天下午放學後,那些孩子們總會跑到巨人的花園裡玩耍。
這是一座寬廣而迷人的花園,長滿柔軟的青草,草地上星星點點地開著美麗的花朵。花園裡有十二棵桃樹,春天時開出粉紅與珍珠色的嬌豔花朵,到了秋天則會結出豐碩的果實。樹上的鳥兒美妙地歌唱,孩子們甚至會停下遊戲,專注傾聽。「我們在這好快樂啊!」他們互相喊著。
有一天,巨人回來了。之前他是去康沃爾拜訪他的食人魔朋友,這一待就是七年。七年過去,他已經說完了所有想說的話,他的話題很有限,於是決定回到自己的城堡。他到達時,看到孩子們正在花園裡玩耍。
「你們在這裡做什麼?」他粗聲粗氣地叫道,孩子們嚇得跑開了。
「我的花園就是我的花園,」巨人說:「大家都知道,我不准任何人在這裡玩,除了我自己。」於是他在花園周圍建起了高牆,還立了一塊告示牌:擅入者將受法律追究
他是非常自私的巨人。
可憐的孩子們再也沒地方玩了。他們試著在路上玩耍,但路上滿是灰塵和硬石,讓人難以忍受。他們常常在下課後沿著高牆散步,談論裡面那座美麗的花園。「我們之前在那裡多快樂啊。」他們彼此說著。
春天來了,鄉間各處開滿小花,鳥兒四處飛舞。只剩下自私巨人的花園還是冬天。鳥兒不願在這裡歌唱,因為沒有孩子當聽眾,樹木也忘了開花。曾有一朵美麗的花從草地上探出頭來,但它看到那塊告示牌,不禁為孩子們難過,於是又縮回地下繼續沉睡。
開心的只有雪和霜。「春天忘記了這座花園,」它們說:「我們可以在這裡待上一整年。」雪用她巨大的白色斗篷蓋住草地,霜則把樹木都塗成銀色。然後他們邀請北風一起居住。北風來了,他裹著冷冽的披風,整日在花園裡咆嘯,還把煙囪的管帽都吹了下來。「這地方真棒!」他說:「我們一定要找冰雹過來玩。」於是冰雹也來了。每天他都要在城堡的屋頂上敲打三個小時,直到敲破大部分的瓦片,接著用最快的速度繞著花園奔跑。他一身灰色,氣息像冰一般。
「我不懂為何春天遲遲不來,」自私的巨人坐在窗邊,看著他那片冷冰冰的白色花園說:「我真希望天氣變好。」
但春天始終沒來,夏天也一樣。秋天賜予每一座花園金色果實,巨人的花園裡卻什麼都沒有。「他太自私了。」秋天說。所以那裡永遠是冬天,只有北風、冰雹、霜和雪在樹間起舞。
一天早晨,巨人醒著躺在床上,忽然聽到一段美妙的音樂。在他耳中聽起來如此悅耳,他以為是國王的樂師們從門前路過。其實,那只是窗外有隻小紅雀在歌唱。但他已經太久沒聽到花園裡的鳥鳴,所以那聲音在他聽來彷彿是世上最美的旋律。此時,冰雹停止在他頭上跳舞,北風也不再咆哮,一陣清甜的香氣從敞開的窗戶飄了進來。「我想春天終於來了。」巨人說著,連忙從床上跳起來,朝窗外看去。
他看到了什麼?
他看見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孩子們從牆上的一個小洞爬進花園,正坐在樹枝上。他眼前的每棵樹上都坐了一個小孩。樹木因為孩子們的回歸感到快樂,於是開滿了花朵,在孩子們的頭上輕輕揮動枝條。鳥兒快樂地飛來飛去,嘰嘰喳喳,花朵從青草中抬起頭笑著。這一幕相當美麗,但在這花園裡只有一角仍是冬天。那是最遠的角落,有個小男孩站在那。他太矮小,爬不上樹枝,所以在樹旁邊哭得好傷心。那可憐的樹上還覆著霜雪,北風在上空狂吹怒吼。「小男孩,快爬上來!」樹說,想辦法盡量彎下枝條,但男孩實在太矮了,怎樣都爬不上去。
巨人看著這一切,心都融化了。「我實在太自私了!」他說:「我現在知道為什麼春天不願來了。我要把這個可憐的小男孩抱到樹頂,然後把牆拆了,讓我的花園永遠是孩子們的遊樂場。」他對自己之前的行為感到十分懊悔。
於是他悄悄下樓,輕輕打開前門,走到花園裡。但孩子們看到他之後嚇得全跑了,結果花園又變回冬天。只有那個小男孩沒跑,因為眼淚模糊了視線,所以沒看到巨人走了過來。巨人悄悄走到他身後,溫柔將他托起,放上樹枝。樹立刻開了花,鳥兒飛來歌唱,小男孩張開雙臂抱住巨人的脖子,親了他一下。其他孩子們看到巨人不再可怕,紛紛跑了回來,帶著春天一起回到花園裡。
「孩子們,現在這是你們的花園了。」巨人說完拿起一把大斧頭,砍倒高牆。中午人們上市集時,發現巨人和孩子們正在這座他們前所未見的美麗花園中玩耍。
孩子們玩了一整天,到了傍晚才來向巨人告別。
「你們那個小同伴呢?」巨人問道:「就是我抱到樹上的那個男孩。」巨人最喜歡他,因為那孩子親了他一下。
「不知道,」孩子們回答:「他已經走了。」
「你們一定要告訴他,叫他明天也要來。」巨人說。但孩子們表示不知道那男孩住在哪裡,也從沒看過他,這讓巨人非常難過。
那些孩子們每天放學後,都會來花園裡和巨人一起玩。但巨人最喜愛的那個小男孩卻再也沒出現過。巨人對所有孩子都很好,可是他仍然思念他的第一個朋友,常常提起他。巨人老是說:「我多想再見到他啊!」
許多年過去,巨人變得又老又虛弱。他再也不能四處玩了,只能坐在一把大扶手椅上,看著孩子們嬉戲,欣賞他的花園,說道「我有許多美麗的花,但孩子們才是最美的花。」
某個冬日清晨,巨人在更衣時望向窗外。他現在不討厭冬天了,因為他知道春天只是在沉睡,花兒只是在休息。
忽然,他滿是驚訝地揉了揉眼睛,看了又看,那真是不可思議的一幕。花園裡那最遠的角落,有棵樹開滿了美麗的白花。樹枝都是金色的,而銀色的果實垂掛其間,樹下站著他最愛的那個小男孩。
巨人欣喜若狂地跑下樓,衝進花園。他急忙穿過草地,走向那孩子。他就近一看,臉卻因憤怒而漲紅。他說:「誰膽敢傷害你?」他看見孩子的手掌上有兩個釘子的疤痕,小腳上也有兩個。
「誰膽敢傷害你?」巨人大聲問:「告訴我,我要拿我的大劍去砍了他!」
「不!」孩子回答:「這些是愛的疤痕。」
「你是誰?」巨人問,突然感到一陣莫名敬畏,於是跪在孩子面前。
孩子微笑看著巨人,對他說:「你曾讓我在你的花園裡玩耍,今天你就跟著我到我的花園去吧,那裡是天堂。」
那天下午,當孩子們跑進花園時,發現巨人已躺在那棵樹下死去,身上覆滿了白花。
延伸內容
「《快樂王子》為王爾德的創作開啟了全新篇章:失落。他筆下的情感曾是形式,如今,失落不再是形式,而是切實存在。」
──《衛報》
「我因為痛風被困在房間裡,但一直靠著《快樂王子》來安慰自己。若不寫信告訴你,我是多麼喜歡他和他那些同伴,那就太忘恩負義了。我幾乎無法判斷自己更欣賞《了不起的火箭》的機智與幽默,還是《自私的巨人》的溫柔與美麗,後者在同類型的作品中可說是無可挑剔。」
── 王爾德導師沃爾特・帕特(Walter Pater)
「這些童話中有某些東西,會讓我想起我們為什麼想成為讀者與作家。原因就在於,故事越奇幻,我就越能相信它們,也越確定我永遠不會忘記它們。」
──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偷書賊》作者)
作者資料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 十九世紀末英國最具魅力與爭議的作家之一,以犀利的語言、對美的執著,以及批判社會的虛偽聞名於世。 王爾德主張「為藝術而藝術」,認為藝術應超越道德或功利,純粹為美而存在。因此作品中常出現對傳統道德的質疑、揭露貴族與中產階級的虛偽等。而他對美的極致追求,也延伸至服飾與生活風格,穿戴天鵝絨外套、造型浮誇的帽子,與收藏中式瓷器、紳士盒等,王爾德以身為舞台,實踐他所信仰的唯美主義。 王爾德的言語幽默機智,更蘊藏著看穿真相後的諷刺與溫柔。這樣的風格貫穿於他所創作的戲劇、小說、文學評論與童話之中。本書收錄的童話之一《快樂王子》是他為兩個兒子創作的睡前故事,寫出對人類情感的細膩觀察,快樂與憂傷並存。 正值事業巔峰時期,因與詩人波西・道格拉斯的戀人關係,王爾德被控犯下嚴重猥褻罪而入獄,名聲蕩然無存,晚年旅居巴黎逝世。然而,他的文字並未消失。一九六〇年代,隨著英國社會對性別與自由的意識提升,王爾德再度受到矚目,成為新一代眼中追求自由戀愛與公民權利的先鋒。 他筆下對美與真實的堅持、對壓抑社會的反抗,被視為真誠而前衛的代表。他的作品不只是文學經典,更成為理解人性與自由的重要象徵。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