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國家為什麼會破產:橋水基金應對大週期的原則
-
僕人I: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
價值投資翻身筆記:5大穩健理財觀念 × 年化報酬率50%投資心法,30歲前達成買房目標!
-
台灣AI大未來:解析最新的AI趨勢、台灣情勢、企業布局與個人發展
-
反市場:JG股市操作原理
-
造光者:晶片戰爭中最神秘的關鍵企業,微影巨人ASML制霸未來科技賽局的崛起之路
-
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
-
30個必學的AI行政工作術:搞定會議、行程、簡報、文書、圖表、影音、資料庫,事半功倍,準時下班!
-
時間管理,先吃了那隻青蛙【25年暢銷經典版】:告別拖延,布萊恩.崔西高效時間管理21法則
內容簡介
本書整合管理與創業學派精髓,以永續系統發展(SSD)方法論為核心,解析企業從創價、成長、轉型、系統領導、策略發展至永續創新的動態管理要訣及必要修煉,幫助企業打造永續經營競爭力。
第一篇〈觀念篇〉闡述創價成長、永續創新等六大核心知識脈絡,第二篇〈實踐篇〉收錄科技製造、數位永續、社會企業及社會影響力等領域共十二個標竿組織案例:
■溢泰實業 ■艾美特 ■兆利科技 ■叡揚資訊
■新呈工業 ■海能量科技 ■ESPRO ■芙彤園
■賀木堂 ■翔耀綠能 ■佳格食品 ■產業創新研究院
以系統化學理與真實案例的對話提供實務框架,協助企業前瞻布局、主動創新,並透過生態系發展策略管理,兼善社會、環境、經濟利益,邁向永續經營,實現基業長青。為企業家、教育界、非營利組織及創新創業者提供跨域學習平台,共創永續未來。
大師推薦──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創業家在創業過程會面臨許多挑戰,首重「氣長」,才能等待時機到來。領導人應具備「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三大基本信念,而企業經營追求永續,就要持續不斷地創新。
John Sterman/美國MIT史隆管理學院系統動態學講座教授暨永續中心主任
在動態與複雜性不斷攀升的數位賦能時代,唯有具備系統思維才能做出更有效的決策並持續學習。系統動態學能協助我們深入理解所處的複雜系統——無論是組織、企業、市場、整體社會,甚至全球氣候體系。本書提供最佳實踐案例。
Marya Besharov/英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教授暨社會創新創業中心主任
因應當前全球政經社會環境與ESG永續思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具備社會創新創業精神以及系統思維的領導者——他們能洞察挑戰背後的複雜結構,並跨域協作,推動有意義的改變。
目錄
作者序 從創業邁向永續的動態管理思維
PART I 觀念篇:從創業邁向永續的六項修煉
第一章 啟程:創價思維
第二章 飛揚:成長飛輪
第三章 盤旋:第二曲線
第四章 雁行:系統領導
第五章 乘風:策略發展
第六章 翱翔:永續創新
PART II 實踐篇:十二家標竿企業的實踐案例
【科技製造創新升級】
案例一 溢泰實業:環保科技賦能,邁進全球卓越企業
案例二 艾美特:跨越半世紀傳承發展的智慧家電國際品牌
案例三 兆利科技:科技製造與時俱進的國際供應鏈創新經營
【數位永續創新發展】
案例四 叡揚資訊:深耕軟體發展,創造知識經濟的產業標竿
案例五 新呈工業:數位永續雙軸發展的中小企業創新標竿
案例六 海能量科技:使命感驅動科研解方的永續行動企業
案例七 ESPRO:永續商業與科技賦能的新興市場領航者
【地方創生社會企業】
案例八 芙彤園:從地方創生到國際精品的科技社會創業
案例九 賀木堂:從公務部門到國際級茶酒的銀?創業
案例十 翔耀綠能:三代傳承永續經營的循環經濟實踐者
【教育創新社會影響力】
案例十一 佳格食品:以營養健康食品本業回饋社會的世界台商
案例十二 產業創新研究院:以知識驅動永續創新的國際智庫
致謝
延伸內容
作者序 從創業邁向永續的動態管理思維(節錄)
本書係以永續系統發展論為企業分析架構,希望藉此帶領讀者理解企業如何從最初的創造價值,歷經成長、轉型與創新,最後走向永續經營,這背後融合了兩套關鍵觀念:首先是企業生命週期的觀點,從創業、成長、進入主流,最後可能面臨衰退的過程。但我們不希望企業的生命週期是以衰退作為結束,因此引入創新與第二曲線(Second Curve)的觀念。第二曲線的啟動,往往不是在企業的最高峰,而是在前期就開始醞釀與投入。這段過程需要提前準備,也需要試驗與摸索。
因此,本書的章節設計,是以企業邁向永續經營的實際歷程為主軸,分為六個章節來說明:
第一章〈啟程〉:企業剛起步的階段,我們將探討創業初期的動機、挑戰與價值創造的出發點。
第二章〈飛揚〉:企業的成長期。當企業無法進入成長期,將會面臨停滯,甚至被迫終結。因此,我們會分析企業如何從小規模走向擴展的各種模式。
第三章〈盤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經歷挑戰與瓶頸,本章將分析當企業遇到挫折、營運模式出現問題時,如何反思與調整。
第四章〈雁行〉:企業進入成熟穩定期,有了一定的市場地位與代表性的產品或服務後,關注的不再只是營收數字或產品,而是重新審視內部的組織運作與跨部門合作。本章將深入討論領導力、制度設計與組織文化,觀察團隊如何共同努力,帶領企業穩定而持久地發展。
第五章〈乘風〉:本章談的是企業既有產品或服務追求持續發展、或面臨衰退時,是否能提前洞察市場與產業變化,並在適當時機點抓住新的成長機會。
第六章〈翱翔〉:企業走過創造、成長、轉型、再創高峰的歷程,最終回到初衷與理想。我們相信一個真正能夠永續經營的企業,不只具備核心價值與社會理想,也有與時俱進的市場競爭力與經營能力。
本書依照上述六個章節的架構撰寫而成,並透過真實企業案例與理論對話,協助讀者思考,在這個劇烈變動的時代,企業該如何做才能真正邁向永續。本書中所選的企業並非以規模大小或資本額多寡為標準,而是根據其是否體現「創業家精神」與「動態創業管理歷程」。台灣企業有近99%是中小企業,長期努力並持續創造價值,乃台灣真正的競爭力所在。因此,書中多以該企業的創辦人及核心高階主管為訪談對象,希望從他們的親身經驗,理解企業如何從一個最初的想法出發,一步步實現願景並邁向永續經營。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企業家彼此學習的平台,也希望能提供教育界、非營利組織、創新創業者一套可理解、可實踐的參考架構。
關於創新創業和創業家的管理,其理論與內涵博大精深,此書的出版並無意限制創業家的管理框架,也不追求涵蓋所有精密深奧的學理,而是希望整理本人在國科會支持下的多年研究,以及在國際間輔導創新創業及企業永續經營的研究心得,提供讀者快速且有系統的方式進入這個領域。
同時,本書最珍貴之處也來自於十二家企業創辦人、董事長、總經理等高階經營者無私分享的第一手資訊,這是國科會核定設立的「數位賦能與ESG永續創新產學聯盟」,從近兩百家企業成員中挑選出的標竿企業,皆與政大及國際學者教授們有具體的共事共創歷程,因此讓創業家管理學的理論與實務有了難得的整合。
這十二家企業都是獲獎常勝軍,其特色發展領域在歐美及亞洲等等市場,都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參考標竿。有科技製造業的國際供應鏈經營管理經驗;也有中小企業創新成長的寶貴經驗;還有結合地方創生的社會企業,以及致力於教育創新社會影響力的實踐案例。在創業家的特質方面,有從很年輕就開始創業的故事,也有銀髮族創業的案例,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已經由二代接班或進入接班傳承階段,更有三代傳承的案例。相信本書所分享的多元創業家特質及企業組織案例,能夠讓讀者找到有所共鳴的經驗心法。
我長期在國際間參與各國政府的產業創新政策研究及企業輔導,見證能高度成長的經濟體,都是奉行創新創業精神的實踐者。因此我樂於擔任為創業家助跑、陪跑的企業教練,以創業家精神致力於推廣終身教育,希望透過本書來引發大家對創業更深層的認識與熱情,創造共榮價值。
作者資料
顏敏仁
顏敏仁教授是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專任教授暨國科會數位賦能與ESG永續創新產學聯盟執行長。兼任MIT系統動態學全球政策委員暨臺灣分會主席、美國產業創新研究院(iiLABs)名譽院長、日本亞洲生產力組織(APO)學術首席顧問等學術榮譽職位。曾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科技與經濟政策智庫、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及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訪問教授。 顏教授具備豐富的科技、管理、產業經濟跨領域背景,特別擅長結合學術與產業界實務,以系統方法推動永續發展教育及產業創新升級,包括創新事業管理、系統領導、策略管理、數位轉型、城市創新與地方創生、產業經濟與政策分析等。 顏教授長期關注、參與教育及社會服務工作,協助政府與國際機構進行國家治理與產業發展政策規劃研究與創新計畫推動。他亦為SSCI國際學術期刊《知識管理研究與實踐》(KMRP)及《卓越經營管理》(MBE)亞洲主編,發表許多國際專業書籍及論文著述。著有《策略動態學核心原理》、《SSD企業創新策略管理技術》、《SSD數位賦能永續發展教育》、《Transforming Manufacturing》(製造經濟轉型)、《New Dynamics of Global Supply Chain Systems》(全球供應鏈系統動態新經濟)、《Digital Works》(數位經濟工作)等書。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