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文字研究
漢字的故事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最富閱讀趣味的圖解版「說文解字」,帶你認識漢字深遠的文化淵源! ◆外國人愛讀:原書出版後獲得西方漢學界高度讚揚,很快就譯為英、法、德、挪威、芬蘭文等版本,發行量高達八十五萬冊,長踞外國人學漢字的推薦書單! ◆漢語世界也暢銷:一九九八年簡體版在大陸問世,立刻成為北京幾家大書店的暢銷書! 「漢字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打從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第一天開始學中文,這個問題就吸引她一步步挖掘漢字背後的故事。對於每個字為何這麼寫,我們思考過多少?身為漢字的日常使用者,我們能認出多少現代漢字的甲骨前身呢? 《漢字的故事》是林西莉女士以八年時間寫成的力作,書中她不僅從個人的體驗出發來說故事,也用一幅幅生動的圖片,述說一個個漢字的源遠流長。她親自踏訪中國鄉鎮考查、拍攝古文物,也拍攝現代漢語文化裡的民俗生活,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有了圖片搭配解說,變得輕鬆易懂,也讓我們一再驚訝,象形字和實物的關聯多麼密切。 因為天天用,我們好像失去了對每個漢字的意義和造字之美的感受力。透過林西莉這位瑞典人(她也是漢學大師高本漢的高足)的眼光,正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這些一筆一畫,原來背後都有故事。書中介紹了與漢人生活各層面有關的漢字,例如交通工具、環境地景、農耕、日用工具等等,我們會從這三○四個最貼近生活的基礎象形字,感受到與老祖宗生活經驗的牽連。 《漢字的故事》自出版以來,即受到西方漢學界高度讚揚,本書是首次根據近代發現的大量考古資料,討論漢字核心部分的象形字起源;加上林西莉不採學院式的嚴肅論述筆調,而以其獨特的觀點,用簡明、通俗的說故事方式,引介一部漢字的文化史──也是精彩的中華文明史。 【名家推薦】 ◎師大國文系教授賴明德、季旭昇專文推薦;季旭昇教授校訂! ◎作家、各界學者、教育名家聯合背書推薦:小野、朱天心、余光中、林良、洪蘭、張大春、張曼娟、張曉風、黃春明、羅智成。

目錄

【推薦文】深入淺出的漢字文化史  ◎季旭昇
【推薦文】不可多得的漢字研究教材  ◎賴明德
【台灣版作者序】用「原體字」接觸漢字的源頭  ◎林西莉 (Cecilia Lindqvist) ■ 前言 甲骨文和金文
■ 第一章 人和人類
■ 第二章 水與山
■ 第三章 野生動物
■ 第四章 家畜
■ 第五章 車輛、道路和船隻
■ 第六章 農耕
■ 第七章 酒和器皿
■ 第八章 麻與絲
■ 第九章 竹與樹
■ 第十章 工具與武器
■ 第十一章 屋頂與房子
■ 第十二章 書籍與樂器
■ 第十三章 數字和其他抽象的字
■ 第十四章 意與聲:從象形字到形聲字 附錄一 漢字的筆順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附錄三 中國歷史朝代和時期
附錄四 重要考古遺址位置圖
誌謝
譯者後記
索引

序跋

【台灣版作者序】用「原體字」接觸漢字的源頭
◎文/林西莉 (Cecilia Lindqvist)      我從一九五○年代開始在斯德哥爾摩大學學習漢語,那時候尚在人世的恩師高本漢教授,一定會用未經簡化過的「原體字」(即正體字),來分析、解釋漢字的結構。高本漢自一九一○年左右初抵中國後,他畢生的研究都是鑽研「原體字」,自然地,研究「原體字」也成了我的興趣,沒有什麼事比研究「原體字」更讓人振奮了。      後來一九六一年我到中國的北京大學進修,也必須適應當時才由官方確立沒幾年的簡體字。我知道制定簡體字有其美意,對不識字的大眾,簡體字比較好掌握,比較容易學。有很多當時制定的簡體字結構,其實應用於書寫有一千多年了,那還可以了解、接受;但是有很多新造的簡體字,不但看起來很怪,甚至可以說很醜。對我來說,這些簡體字其實更難記住。      所以每次我要學習新字的時候,我一定先去看原始未簡化的「原體字」,熟悉其字形結構,辨認出部首、聲旁,努力去看出那個字背後隱含的古老圖像。只有在我摸清楚每個「原體字」真正的意義後,我才有辦法學會並記住新的簡體字。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這樣是守舊,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不過我覺得這麼做道理其實很簡單,很多漢字的原體可能看來相當複雜,不過你如果知道怎麼去拆字分析,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字形結構是很有邏輯及道理的。我認為,「原體字」永遠都會是漢字研究屹立不搖的根基。      更重要的是,透過「原體字」,你可以和充滿智慧的造字祖先面對面,接觸到科技、藝術、建築及文化等璀璨的中華文化傳統,當然,也能讓人一窺古老中國的地理景觀與市井小民的生活面貌。      我在《漢字的故事》書中就是試著探討上述內容,如今拙作即將在台灣以「原體字」出版,我誠摯希望能與所有讀者分享,我對漢字及中華文化的熱愛。      林西莉   二○○六年一月 於斯德哥爾摩

內文試閱

  甲骨文      一八九九年的一個夏日,作家兼學者劉鶚到北京達仁堂為患瘧疾而住院的朋友王懿榮買中藥。這副藥裡包含一種幾個世紀以來就有的普通成分:「龍骨」。劉鶚站在那裡,看著店家把「龍骨」搗碎。他驚奇地發現,骨上有類似漢字的刻紋!      王懿榮的燒一退,兩位先生就進城把北京各家藥店的每一塊骨頭買下來。在這些骨頭上一共刻有一千零五十八個奇怪的古老文字,比當時的人所能了解的任何文字都要古老。      當時中國人對自己文字起源的了解都來自成書於西元一二一年左右的《說文解字》,該書對大約九千個字給予一般性解釋。在兩千年當中,中國學者以敏銳但又刻板的方式繼續討論《說文解字》對這些字的解釋,而沒有任何新的資料來源。一層又一層的解釋文章疊起來像一座小山那麼高。      北京中藥店的獸骨第一次直接觸及古代。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在很久以前把太陽寫成這樣:;把月亮寫成這樣:;把月亮寫成這樣:      一九○三年,劉鶚發表其甲骨文著作──《鐵雲藏龜》引起一陣轟動。      犬      在我們西方世界,犬被譽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儘管也會把一個人的行為描述成「像一條狗」這樣貶意的用法,但一般來說,犬還是受到人類的讚譽,被視為對人友善、忠誠、助人和陪伴。      我們西方人可能認為中國也是這樣,因為在那裡犬做為首要家畜至少有八千年了。但是創造「犬」這個字的時候,犬比較被視為野獸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人類世界的一部分。這點從很多合成字可以找到證據。很明顯地,當時的人考慮的不是已馴養和忠誠的犬,而是瘋狂、粗野、好鬥和殘酷的犬。我們可從一系列表示野獸的「犬」合成字看到這一點,不僅包括狼、狐狸這類食肉動物,還有獾、獺、黃鼠狼(人類世界以外的如犬動物),以及各種猴類。      對「犬」最早的描述出現在商代的青銅器皿上。圓瞪的眼睛和貪婪的大嘴給人一種兇猛、近乎野蠻的印象。那絕不是寵物犬。      甲骨文的「犬」樣子顯得溫馴多了,不過所看到的還是蜷著長尾巴、警惕性很高的動物,有幾隻狂吠著,聲音似乎還不絕於耳。      洛陽是周朝位於黃河之濱的國都,那裡的一塊墓碑上刻著一隻犬,軀體強壯,四肢短而有力。行家一眼就會看到這是一隻狐狸犬,北半球能幹的工作犬。高高豎起的耳朵和蜷在大腿上充滿活力的尾巴,是其他品種的犬不具備的特徵。      中國實際上有自己的狐狸犬:鬆獅犬,牠是兩千年以來世界上最古老、最馳名的一種品種,但是很多人認為牠還要更古老。鬆獅犬與格陵蘭的愛斯基摩犬、俄國的西伯利亞犬、我們瑞典的拉普蘭犬和耶姆特蘭犬是近親,都與幾種日本的短毛狐狸犬血緣更近,中國還有一種短毛狐狸犬。牠是不是我們在洛陽古墓碑上看到的那種狗?      除了幫助獵人捕捉鳥和其他小動物以外,鬆獅犬還被當做廟宇的看門狗。鬆獅犬也被當成毛皮和食肉的來源飼養,直到今天這種情況依舊。狗肉被認為是佳品,據說黑色鬆獅犬的小狗肉最好吃,九個月以前的小狗肉營養最豐富。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專門的狗肉館,愈往中國南部就愈普遍。餐館主人在點餐前還讓客人挑狗,就像在義大利挑選水池裡的鱒魚一樣,魚在魚簍裡歡蹦亂跳地等待著;只有看上去最鮮嫩的會被選中,然後按照烹飪的程序任人宰殺。      也是起源於中國的北京狗歷史悠久,卻很少讓人食用。牠們是宮廷的寵物,特別受到那些無所事事的后妃所青睞。她們穿著襖袖肥大的衣服,經常牽著狗散步。沒有人能比古怪的慈禧太后更熱中於此事,她在整個十九世紀下半葉統治中國。在她統治期間,宮殿裡到處是各式各樣的北京狗,宮廷畫師不停地為她的寵物畫像。      至一八六○年歐洲人大肆掠奪北京圓明園,北京狗連同其他掠奪物品被運往歐洲,從此北京狗傳遍全世界。至一九八○年代,在中國狗並不常見,至少在城市是如此,因為一九五○年代以來展開的衛生運動,野狗遭到捕殺。由於狗食的主因,寵物狗也逐漸遭到禁養。老百姓說,幾十年的民不聊生,僅有的糧食人自己還要吃呢。只有有助於工作的牧羊犬和看家犬被留了下來。      我現在還記得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情形。那是一九六一年新年,居民在住宅區舉辦了一個臨時動物展覽,擁擠的動物籠子沿一條小街擺著。其中一個籠子裡有一條狗,周圍擠滿了孩子。這時離國共戰爭已有十幾年之久。他們過去有誰看見過狗?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狗開始恢復早已失去的領地。但是一九八一年以後,城市又開始禁止飼養寵物狗,主要是由於衛生的原因。      冊      當我們第一次拿著一本中國傳統書籍時,會有一切都顛倒了的感覺。從我們的角度看,不僅是必須從後邊往前讀──我們書籍的最後一頁恰恰是中國書籍的第一頁,而且字行不是從左到右,而是從上至下,從每頁的右上角開始讀。      這種安排方法有其古老的傳統。早在甲骨文和金文就是這般寫法,直到中國第一批真正的書還是這樣書寫。      最古老的書是寫在竹簡上。為了得到竹簡,中國人要把堅硬的竹子按著一定的長度截開,最短的二十公分,最長的七十公分,再把截開的竹子劈成一公分寬的竹簡。外面那層綠色的薄皮要去掉,然後曬乾,就可以用筆和墨在光滑、質密的竹面上寫字。用麻繩或絲繩把寫好的竹簡連上,捲起來,「書」就完成了。      從上至下寫並不像剛看到時那樣特別。現代書寫調查表明,人類通讀直行比通讀橫行快──這一點大概與眼睛的肌肉有關。這樣寫特別適合漢字。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不變的單位,沒有變形,詞尾也不變化。      右圖是《儀禮》一書中的一段,該書是從漢朝至現代中國文化主體的「十三經」之一。組成書的竹簡有半公尺長。左邊是捲起的部分,右邊是寫好的十六片竹簡。      從「冊」字我們能看到這種書的形象──一些竹簡用繩串在一起。      用竹子製作的書是傳統中國書的前身。從商朝到西元三世紀的漢末,大約一千七百年間中國人一直使用竹簡。後人一共找到了四萬片竹簡,包括多種不同文字材料:軍事條約、哲學、醫學、數學、天文學、法律、曆法、傳記和隨筆。      竹簡有著實用和便宜的特徵,但讀起來很笨重。在使用竹簡的長期過程中,社會發展很快,中國和鄰國之間的商業交易及各種接觸使往來文件驟增。純就體力方面考慮,閱讀竹簡變得愈來愈沉重和煩惱。據說,秦始皇為了控制和領導國家,每天要翻閱六十公斤重的竹簡。早在西元前七世紀,如果不是更早的話,有人因為實用的緣故就在長條絲綢上書寫,與寫在竹簡上相同。但是絲綢太昂貴,似乎只有官方的重要文件才使用。隨著時光推移,普通文件也開始使用絲綢,一直延續到唐朝(西元六一八—九○七年),才開始使用紙。      另一方面文件變得愈來愈長,把眾多竹簡捲起來變得很困難,因此人們開始把紙摺成手風琴的樣子,然後裝訂起來。這樣就有了由平展紙頁組成的書,外表上比古代成捲的竹簡更像我們今天的書籍。但是文字的排列仍然沒有變化。一直到近代中國人仍然這樣印書──只在紙的一面印,而且是直行。近幾十年來,我們西方的印法才在中國通行。      中國的畫家仍然在絲綢或紙上畫山水,然後裱成畫軸,還配上詩詞,方法與寫在竹簡上的完全相同。      (本文節錄自貓頭鷹《漢字的故事》)

延伸內容

【推薦序】深入淺出的漢字文化史
◎文/季旭昇(台灣師大國文學系兼任教授)      在我念大學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高本漢先生的大名,並且買過幾本他的書,對他非常崇拜。所以當貓頭鷹出版社要我為高本漢先生的高足──林西莉女士的《漢字的故事》寫序時,我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      高本漢先生讓我崇拜的原因,一是學術基礎厚實,二是為學方法嚴謹,三是學術態度持平。這些優點,完全也反映在林西莉女士的《漢字的故事》。      林女士從一九五○年代跟高本漢先生學習漢語,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二年在北京大學學習漢語,其後多次訪問中國,對中文及中國文化非常熟稔。在全書中,我們看到林女士對甲骨、金文、《說文解字》、隸楷、考古、社會、民俗、藝術……等各方面都有相當程度的掌握,就撰寫本書所需要的基礎學術來說,是相當厚實而充分的。我在書中沒有看到不夠專業的論述。      其次是為學方法。對中國傳統的文字考釋,林女士說:「我很快發現傳統解釋經常是過時的,特別是還沒有人根據近幾十年的考古新發現來修正語言學。……我這本著作是首次根據那個時候以來發現的大量考古資料討論漢字的核心部分。」這樣的評論,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也還不算過時。我們看到在林女士的書中大量運用考古發現來修正傳統對文字學的解釋。例如在介紹「單」這個字的時候,林女士引了山西大同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使用的石球,並且跟雲南的納西、普米人,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西安半坡,山西大同許家窯等地所使用的石球互為證明,推測「單」字最上方的兩個「口」形(甲骨時代做兩個圓形)物,應該就是狩獵用的石球。      在介紹「車」字的時候,林女士用了殷商車馬坑、西周車馬坑、漢墓浮雕、近代照片等各種資料,把車字的相關知識介紹得非常精彩。      在介紹「工」字的時候,林女士引了河南博物館藏新石器時代的夯、陝西近代仍在使用的夯,以推測甲骨文的「工」字其實就是「夯」的象形。說實在的,這樣的推測,真還具有相當的說服力。      更讓人欣賞的是林女士撰寫本書的態度,在經過綿密的研究工夫之後,我們看到本書作者對古代中國文字及文化的喜愛與欣賞,那不是一種盲目的喜愛,而是經過理性的探討之後的欣賞,很容易讓人認同。例如在介紹「舟」字的時候,林女士談到中國的船隻早在三世紀就傳到了印度,從一四○五年到一四三三年鄭和七次下西洋,這是一種外交親善旅行,主要目的是提高中國皇帝的威信和促進商業往來。當一四九八年葡萄牙人航行到印度時,他們在各地看到的城鎮比葡萄牙的更富裕,他們所帶來的商品和禮品在亞洲受到當地人的嘲笑。中國人的航行,從來沒有制定過任何經商標準,沒有建任何城堡,沒有掠奪奴隸,沒有占領任何土地,他們尊重其他國家的信仰,祭祀不同國家的神。      這種文化是多麼地和善可親!相較於今天WTO以先進國家的優勢壓迫弱勢國家,兩種文化孰優孰劣,明白可知。      由於林女士對材料蒐集廣博而深入,所以我們讀她介紹的很多字,所得到的背景知識非常豐富。例如:單單「魚」字,林女士就寫了四頁,從半坡的魚到宋代的金魚,我們彷彿在看一部短小精要的中國魚史;「鳥」和「隹」字,林女士寫了六頁,從中國鳥類特別豐富寫到金文族徽中的鳥、剪紙中的鳥,我們彷彿在看一部短小精要的中國鳥史。全書類似這樣的闡釋,比比皆是,令人看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應該是本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      當然,我們也要指出,林女士的這本書著成到現在,差不多有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中,戰國文字大量出土,對文字的考訂有很大的助益。同時,甲骨、金文的研究,也有很多新的成績出來,林女士在書中所說「沒有人根據近幾十年的考古新發現來修正語言學」的情況,已經完全改觀(我個人在《說文新證》中就收錄了很多現代學者精彩的意見),所以有某些字的解釋,現在學者的看法可能會和本書不盡相同。例如:甲骨文的「 」應該隸定作「視」而不是「見」,「 」應該隸定作「石」而不是「厂」,「 」應該隸定作「篲」而不是「羽」;金文的「」應該隸定作「雔」而不是「雙」;「力」字應該是「耜」的象形初文,與「耒」是不同的農具等。這些數量不算多,也不是本書最最重要的特點部分,我們就不多說了。      林女士自己說這本書的中心是講述一個「故事」,這就是反映在漢字起源及其發展的中國文化史,而不是採用「學院式」的論文體來寫本書。用中國傳統的話來說,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著作,非常適合大眾閱讀,尤其在國語文程度日益低落的這個當兒。
【推薦序】不可多得的漢字研究教材
◎文/賴明德(台灣師大國文學系教授)   《漢字的故事》是一部探討漢字構造和漢字歷史的生動作品。它是由精通中西文化的當代瑞典漢學家林西莉教授精心構思所寫成的。它的特色是對包括甲骨文和金文的漢字原始形貌及其核心結構,作精確的解析;對漢字的歷史和掌故,作詳盡的敘述。由於取材具體實用,詮釋清楚生動,娓娓講述,如數家珍,讓人在閱讀時,倍感親切有味,興趣盎然。   本書難能可貴之處,是充分運用近代發現的大量考古資料作依據,對漢字構造的發展,詮釋明確,證據豐富;書中所刊載的文物圖片,都是作者親自用心拍攝,精挑細選;所敘述與漢字有關的掌故,都是作者本人從田野調查中,實地尋訪求證所得,故全書具有高度的科學性、藝術性和歷史性。對初習漢字者而言,無論是華人或各國人士,它是一部具有啟發性的教材;對專門研究漢字的人而言,也是頗具參考價值的資料。   全書一共詮釋了三百零四個與日常生活事物密切相關的漢字,包括動物、植物、畜牧、農耕、環境地景、交通工具、文物、樂器等。經由作者細膩的描述,每一個漢字都成了中華民族成長發展中鮮活的圖像,不但讓世人透過這些最貼近生活的文字,驚豔於中華文明的瑰麗璀璨,而且更能感受到漢字形體龍飛鳳舞,多采多姿的造字之美。   本書原作以瑞典文字寫成,譯為漢文之後,台灣版採用正體字直行排印,既保持漢字構造的明確樣貌,又切合傳統文獻的書寫形式,這樣呈現對漢字的講述最為恰當。   個人在大學講授漢字構造長達四十年,從經驗中獲知,學生對漢字構造愈能清楚領會,不但對每一個字的形、音、義可以牢記不忘,而且在運用文字時,愈能精確、信實,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個人在多年教學生涯中,雖然研讀和參考過有關漢字研究的教材無數,卻發現能夠像《漢字的故事》一書這麼豐富精彩,而且具有學術性的作品,實在不可多得。   當今,全世界正在興起一股踴躍學習漢語文化的熱潮,除使用漢語文系統的人口之外,每日計有三千萬各國人士正在勤習漢語與漢字。本書的發行,相信必將對全球學習漢字的人產生極大的助益和影響。

作者資料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一個比你更懂中文的外國人,瑞典著名的漢學家,同時也是教授、作家和攝影家。 林西莉女士自一九五○年代末起學習漢語,師事瑞典知名的漢學巨擘高本漢;六○年代初曾留學北京大學,之後並多次造訪中國。 旅居亞洲和拉丁美洲多年之後,林西莉回到瑞典擔任專職漢語教師,課餘除了寫作專書介紹漢語及中華文化,也為瑞典電視台製作多部相關的專題節目。一九八九年她被授予名譽教授,二○○九年被授予斯德哥爾摩大學名譽博士。 她的《漢字的故事》(一九八四)和《古琴》(二○○六)雙雙獲得奧古斯特獎,《另一個世界》(二○一五)獲得謝爾格倫獎,在國際上引起很大關注。二〇一六年獲般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基本資料

作者: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譯者:李之義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書系:貓頭鷹書房 出版日期:2006-03-24 ISBN:9789867415899 城邦書號:YK1026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