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本書既非沉痛的省思,亦非猛烈的攻擊,而是一份忠實的記錄――也是到目前為止關於盟軍轟炸柏林,最詳實動人的目擊報導。――紐約時報書評
本書的作者蜜絲是一位白俄公主,一九四O―一九四四年間,由於德國普遍缺乏語言人才,蜜絲很快地在德國廣播電台覓得一職,之後轉往外交部情報司,在那裏和一群後來積極參與著名「七月密謀」的反納粹核心分子共事。蜜絲對於史陶芬堡格伯爵暗殺希特勒失敗,以及接下來的恐怖控制的詳細日記,成為至今對該次事件唯一的一份目擊紀錄。
此外,這也是一本與眾不同的二次世界大戰的日記,作者巧妙地交織歷史、回憶錄及自傳三種文體,而當時年僅二十三歲的蜜絲,以看似天真,其實卻敏銳老成的筆觸,透過她年輕的眼睛,探看古老歐洲的敗亡。
儘管必須面對種種人性的扭曲、邪惡,以及無數巨大的傷慟,蜜絲仍然保有她含蓄且犀利的幽默感,這不僅是本書最引人的特質,同時也是讀者閱讀本書時唯一的救贖。
作者資料
瑪麗.瓦西契可夫(Marie Vassiltchikov)
蜜絲?瓦西契可夫(Marie Vassiltchikov )於一九一七年一月十一日生於俄國聖彼得堡,一九 七八年因血癌病逝於倫敦。 俄國大革命前,父親的家族在立陶宛擁有產業,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蜜絲身在德國,是位落難的 白俄公主。 蜜絲極愛寫日記,每天都用打字機將一天所發生的大事打出來。這一份日記保存了二十五年,直到 一九七六年,在親友的鼓勵下,終於決定公諸於世。正因如此,日記中的每個字都發自內心,全無 掩飾虛矯。
基本資料
作者:瑪麗.瓦西契可夫(Marie Vassiltchikov)
出版社:麥田
書系:麥田叢書
出版日期:2000-12-29
ISBN:9789574692682
城邦書號:RL4017
規格:400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