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哲學
哈利波特的哲學世界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哈利波特真的勇敢嗎?勇敢與魯莽有什麼差別? 霍格華茲不是標榜美德嗎?「專門生產壞人」的史萊哲林為何會出現在霍格華茲? 永遠都是「結屎臉」的石內卜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鄧不利多不是說不能說謊嗎?怎麼哈利與妙麗常常說謊卻不用受罰? 甚至連為人正直的鄧不利多和麥教授也跳下來跟著說謊呢? 家庭小精靈天生是奴隸嗎?他們喜歡當奴隸嗎? 為了打敗佛地魔,可以忽略家庭小精靈被迫為奴的不公不義嗎? 原來,讀哈利波特也可以思考哲學問題,成為小小哲學家! 敬邀以下四種讀者: 1. 哈利迷兼哲學迷:希望本書調出來的心靈美酒比例恰到好處。 2. 單純的哈利迷:希望本書能讓你將閱讀小說的興趣觸角延伸到哲學世界。 3. 單純的哲學迷:看看本書如何巧妙地將哲學分析應用在流行文化上。 4. 至今仍對哈利或哲學興趣缺缺的人:希望本書能讓你發現兩者各自的趣味與價值所在。 這個如迷宮般的哈利波特世界,埋藏著許多不可思議的秘密,保證令你目瞪口呆、驚異連連。你不需拿到算命學的證書,也不用和鷹馬交朋友,甚至連霍格華茲的圖書證也不用。直接打開書本,一切就會展現在你面前。 現在你手上的這本書(或許,有些進階班學生可以一邊餵貓頭鷹吃點心,一邊讓書本飄浮到適當位置),裡頭有十七位哲學老師分別打開了霍格華茲的秘密鑲板,裡頭呈現的新奇洞見不僅可以嘉惠巫師,某些眼光獨到的麻瓜更能從中獲得寶貴啟示。 本書以神秘的魔法國度為背景,談到許多既有趣又引人深思的課題。例如,如何培養真正的勇氣?自欺為何不能帶來快樂?魔法做為科技的一門分支,道德要如何應用在這個神秘領域上?意若思鏡為何不能取代真實人生?我們可以從催狂魔和幻形怪身上學到什麼與快樂、恐懼及靈魂有關的事? 從頭到尾,本書沒有任何尖刻話語,每一章都個別施予反昏迷咒。記得準備好你的魔杖,好好「領悟言外之意」;不注意這些警告,邪惡力量就有機會趁虛而入,就是那個佛……。抱歉,不能說出那個人的名字。

目錄

【開學報告】
【哈利波特原者縮寫表】
【哲學的魔法】 葛來分多:哈利國度裡的人物
 1.勇敢的哈利波特
 2.自欺欺人的德思禮夫婦:自欺的道德觀與心理學
 3.佛地魔的僕人、馬份的死黨與海格的好友:哈特波特書中的友誼
 4.女性主義與機會平等:妙麗與霍格華茲的女性 赫夫帕夫:羅琳世界的道德觀
 5.天堂、地獄與哈利波特
 6.魔法、科學與科技道德觀
 7.意若思鏡:為何該留心鄧不利多的警告
 8.怪角的輓歌:歧視、冷漠與社會正義的寓言──家庭小精靈福利促進協會 史萊哲林:夜行巷與黑魔法
 9.野心是一種美德嗎?史萊哲林為何出現在霍格華茲
 10.扭曲的倒影:惡的本質
 11.佛地魔、波修斯與惡的破壞作用
 12.魔法、麻瓜與道德想像力 雷文克勞:多重口味的形上學課題
 13.尋找第九又四分之三月台:不同實在界的概念
 14.空間、時間與魔法
 15.魔地佛為何不死:從巫師身上了解人格同一性
 16.受預言轄制的生命:霍格華茲裡的命定與自由 .霍格華茲榮譽退職教授群
.霍格華茲現職教授群
.譯名對照表及索引

序跋

哲學的魔法
  一個又是可怕巨人又是禁忌森林的世界,居然能一集又一集地雄據暢銷書排行榜,羅琳筆下的魔法宇宙確實虜獲了全球無數讀者的心,讓千千萬萬個麻瓜如痴如醉。像「德思禮」和「魁地奇」這些新名詞,不僅全球風行、口耳相傳,更有如催眠咒一般,不斷激起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這套哈利波特系列風行全球之餘,也開始引起文學家與學術界注意。第一個以哈利波特為專題的學術會議「光輪二○○三」,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舉行。這場「哈利波特座談會」包含眾多文學、文化與哲學相關主題,諸如正義、道德發展、女性角色和英雄主義等等。二○○四年夏天,加拿大又舉辦了另一場類似的學術會議,而「光輪二○○五」座談會也準備在二○○五年秋天舉辦。   然而,並不是人人都喜歡哈利波特。例如,文學評論家卜倫便直言不諱地批評哈利小說根本是「一系列沒完沒了的陳腔濫調」,任誰讀了都不會有什麼好處。他還說:「這套書既不是《柳林風聲》(注1),也不是《愛麗絲鏡中奇遇》(注2)……只是在灑狗血罷了。」他堅信這套小說不會像吉卜林、瑟伯或卡羅的小說一樣,讓孩童領略到文學之美;一旦時過境遷,短暫的流行也將煙消雲散。   羅琳不是莎士比亞,她也沒說自己是。正如馬克‧吐溫曾如此評價自己的作品:「酒比水少,雖然看起來較有價值,但是每個人都要喝水。」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由於人類普遍的愚蠢,一種觀點是否虛妄,自然以其普及程度而定。關於這一點,羅素顯然言過其實。一種事物流行與否,與它是真是假或有無價值完全無關,哈利波特走紅便是現成的好例子。天時地利或有影響,行銷策略亦功不可沒,但重要的是,哈利小說觸動了人們的心弦──那種魔法的神秘氛圍,讓讀者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也一直努力用影像營造出那種魔法氣氛,《阿茲卡班的逃犯》已在二○○四年夏天搬上銀幕,後面還有四集要拍(注3)。到目前為止,前五集小說已經譯成六十一種語言發行全球,銷售量也創下超過億本的佳績!前兩集哈利電影則擠入有史以來最賣座電影排行榜前二十五名。   不管是麻瓜還是非麻瓜出身的哲學家,喜愛哈利的程度遠超過一般人想像。哈利波特第一集在美國出版時,副標題「哲學家的魔法石」(Philosopher’s Stone,也可以說是「點金石」)被改成「神秘的魔法石」(Sorcerer’s Stone),主要理由就在於:一般人看到「哲學」兩字容易卻步。一般說來,哲學給人一種深奧難懂的印象,似乎只有學術象牙塔內的人得以窺其堂奧。這實在是一種誤解。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哲學起源於驚奇。」這種對周遭一切充滿好奇的赤子之心,可說是孩童的專利,他們天生便充滿這種哲學式好奇心。人類剛學會說話,神秘的世界立刻激發我們無限的想像力。我是誰?我是怎麼來的?上帝是誰創造的?冰箱裡的燈在關門之後還會亮著嗎?孩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一連串「為什麼」對大人而言簡直是疲勞轟炸。這一點雖不難理解,但是大人們應該小心,不要因而扼殺了孩童渴望理解世界的熱情。   近年來,沒有任何通俗文學作品能像哈利波特一樣,如此扣人心弦地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兒時回憶;同樣地,也沒有任何書籍能像Open Court出版社(注4)廣受好評的「大眾文化與哲學」系列叢書那樣,把哲學普及到社會各個角落,讓哲學不再是人們心中那頭抽象怪獸。本書秉持著兩者的精神,邀請讀者重溫孩提時代曾有的那份驚奇感──哲學的源頭活水。   孩童那種永無止境的好奇心並沒有錯,不論哪個年齡層的人,對這一點都越來越有共識;再說,不管哲學問題大小,發問本身不僅是人類的一大特色,還能替生活帶來不少樂趣。哲學邀請我們重燃心靈深處的驚奇火種,回到想像力無遠弗屆的童年時光。但是,有一點不同:想要解答那些古老又深刻的問題,水晶球與劫盜地圖可能派不上用場,唯有依賴縝密的推理和思想實驗才能盡情享受這趟哲思之旅。如同哈利小說讓人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我們希望這本書也能激起讀者那份童稚的好奇與熱情,悠游自在地徜徉在魔法的哲學國度中。   羅琳的小說當然不是哲學式小說,卻能從哲學角度帶給讀者無窮的啟發。這套小說除了故事生動有趣、情節高潮迭起之外,更能在想像力、情感與理智的層面上與讀者緊密互動,可以讓讀者沿途欣賞書中各式各樣的哲學景致。   曾經涉獵過哲學的讀者,聽到佛地魔說「世上並沒有善與惡,有的只是權力,還有那些軟弱得無法認清這一點的庸碌之輩」時,腦海中難道不會浮現尼采的影子嗎?或者想像一下,如果霍格華茲由亞里斯多德掌管,他和鄧不利多會有多像?不然想想哈利的隱形斗篷,不正是柏拉圖「蓋吉氏的戒指」(注5)的翻版嗎?本書會把重點放在一些最有趣的問題上,剩下的就當做家庭作業留給讀者自行思考。有家庭作業才有霍格華茲的味道,不是嗎?   本書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哲學觀點,勞苦功高的功臣不僅個個都是魔法功力深厚的哲學家,更是哈利波特最忠實的粉絲。他們完成的一系列文章不僅平易近人,更包含一種文化上的關懷與哲學上的深刻洞見。讀者或許不同意書中許多觀點,但只要你願意思考,就等於跨出哲學的第一步。有時候,為了激發讀者思考,我們提出的問題會比答案還多。當然,必要時也會教你一些咒語和使用方式,讓你自己施展魔法。   本書仿照霍格華茲,將內容分屬四個不同的學院。哈利、榮恩與妙麗所在的葛來分多,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由於本書先從一些主要人物的討論開始,好比哈利三人組,還有海格與德思禮等等,因此將第一個單元稱為「葛來分多」。   我們的院長湯姆‧莫理斯──傑出的公眾哲學家──以「勇氣」做為開學的第一門課,帶我們探索這項葛來分多引以為傲、也是哈利在故事中不斷展現的美德;讀者定能從中感受到無限的鼓舞,並找到一帖成功的良方。湯姆迷哈利迷到甚至要自己寫一本哈利專書!請密切注意《哈利波特與生命意義》這本新書何時問世,它絕對是你進階閱讀不可錯過的寶典。對於想通過「超級疲勞轟炸巫術測驗」的人,這可是必讀書目。   副院長黛安娜‧謝討論了卑鄙膽小的德思禮夫婦──哈利十一歲以前的「家人」──而且特別把重點放在他們對魔法那種冥頑不靈的自欺態度上。霍格華茲前學生代表哈洛德‧索斯路德則引用了亞里斯多德對友誼的洞見,用三組人馬來比較好友誼與壞友誼,分別是:佛地魔及其僕人、馬份和他的死黨克拉與高爾,還有海格與哈利。最後,米米‧葛萊德史坦(違反校規的次數比哈利與榮恩加進來還多)討論了巫師世界各式各樣的女性,包括妙麗、恩不里居、麗塔‧史譏,還有麥教授等等。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中發現,傳統女性主義者引以為傲且極度嚮往的兩性平等,正體現在羅琳虛構的魔法世界中,而且這種平等完全不需要魔法哦!
1.譯注:《柳林風聲》(Wind in the Willows)是英國童話作家格拉姆(Kenneth Grahame)的經典作品。
2.譯注:《愛麗絲鏡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是英國作家卡羅(Lewis Carroll)於一八七一年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續作。
3.譯注:這是本書英文版發行時的情況,《火盃的考驗》已於二○○五年上映。
4.譯注:本書英文版的出版社。
5.譯注:蓋吉氏(Gyges)是個牧羊人,幫利底亞國王牧羊。有一天,他撿到一枚戒指,帶著這枚戒指去參加每個月的例行會議。他無意中將戒指盤座向內轉,結果變成了隱形人,而其他同伴談論他時,就好像他不在場;等到他將戒指盤座向外轉時,便又立刻現身。發現這件事後,他就不斷實驗這枚戒指的魔力,最後利用這枚戒指引誘皇后、謀殺國王,最後更   赫夫帕夫打魁地奇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它以正直聞名,這一點對學院自有加分效果。本書第二單元討論的主題為道德,用「赫夫帕夫」來統稱還蠻適合的,因為這個學院的人不僅正直,誠實、忠心與勤勉更為人津津樂道。最高評議長傑瑞‧沃爾斯以哈利為例,討論道德、犧牲的力量,以及生命意義等主題,同時穿插沙特、康德與詹姆斯等人的哲學觀點(傑瑞也喜歡偷偷跟在學校行政人員後面,再突然衝過去攫住他們的鼻子尖聲怪叫:「抓到你的鼻頭啦」)。前魁地奇共同隊長班傑明‧利普斯孔與克里斯多夫‧史都華德,詳細比較了哈利世界的魔法道德觀與真實世界的科技道德觀。著名的赫夫帕夫搜捕手蕭恩‧克萊因帶領讀者探索怪異、奇妙卻會帶來麻煩的意若思鏡,他引用一些哲學大師如笛卡兒與諾齊克等人的觀點,將意若思鏡的道德與知識論內涵娓娓道來。最後,史蒂芬‧派特森以康德哲學為引路,從妙麗的「家庭小精靈福利促進協會」出發,討論哈利小說中的歧視問題。   史萊哲林學院讓霍格華茲的走廊與羅琳的小說籠罩在一片陰暗邪惡的氣氛中,因此,整個第三單元便以「史萊哲林」為名,專門討論惡,以及它的本質、起源與破壞作用。熱心的男學生主席史蒂芬‧派特森又接了第二項任務,負責說明史萊哲林學院為什麼一開始會編入霍格華茲。他援引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仔細說明要如何慎思、明辨、篤行,才能讓野心成為一種美德。大衛‧蒂佛與凱瑟琳‧蒂佛(仍在學習如何萃取名聲與熬煮榮耀)探討了惡的本質與成因。珍妮佛‧韋德請來了奧古斯丁、波修斯與尼采從旁助陣,用她的生花妙筆解釋惡的破壞效果,一副要把讀者內心的佛地魔揪出來的架勢;不過,她倒是打趣地否認自己沒有這種企圖。魔藥學老師大衛‧巴格特提到哈利故事是道德與心靈的毒藥,尤其對孩童傷害最大,因為這套故事不僅模糊了善惡之間的界線,更提倡一種道德上的利己主義與相對主義。他只是引述別人的意見,就被哈利的麻瓜粉絲罵到臭頭。這個主題雖然重要,但是牽涉到的哲學問題與觀點太多太廣,很難一言以蔽之,只能談談重點,否則這本書就會變得和《鳳凰會的密令》一樣厚了。   本書最後一個單元探討形上學。做為哲學的一門分支,形上學雖然沒那麼容易理解,但是提出的問題一定會讓讀者很感興趣。形上學發問的是:真實是什麼?本單元也將這部分歸入「雷文克勞」,因為這個學院的人心思敏捷、機智風趣且博學多聞,而這些正是跨入形上學領域的必備特質。羅琳曾說自己如果收到霍格華茲的入學通知,分類帽大概會把她分到雷文克勞學院,這點倒蠻符合我們對羅琳的印象。霍格華茲傑出校友葛瑞‧馬修斯(著有多本哲學及兒童相關著作)提出許多哈利書中的形上學問題,邀請讀者一起來思考,例如時間、空間與同一性真正的本質為何?麥可‧蕭伯斯坦(經常收到學生給他的「挪威肥料」試用品)更詳細探討了時間與空間的問題,並且針對時光旅行、呼嚕粉與現影術的可能性,提出相當具啟發性的觀點。級長傑森‧艾伯爾帶我們進行一場有關哈利書中人格同一性問題的探索之旅:不管是哈利還是誰,如何才能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宣稱自己還是同一個自己?在形上學單元的最後一章,葛列格里‧巴沙姆(現在改騎鷹馬上班,因為飛天掃帚已經過時了)以自由、命定與預知(崔老妮與哈利世界中一些其他先知的強項)的問題,帶領讀者進入思想的最高潮,也為本書劃下完美的休止符。   如果你是哈利迷兼哲學迷,我們希望本書調出來的心靈美酒比例能恰到好處;若是單純的哈利迷,希望本書能讓你將閱讀小說的興趣觸角延伸到哲學世界;至於哲學迷,也希望你能充分體驗哲學的魅力,看看本書如何巧妙地將哲學分析應用在流行文化上。我們甚至希望那些至今仍對哈利小說或哲學興趣缺缺的人,能因本書而發現兩者各自的趣味與價值所在。   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曾說:「唯有在暮色蒼然降臨時,智慧女神之鷹才展翅起飛。」不過,讀者比較幸運,因為貓頭鷹信差剛把信送到你們手上,本書便是麻瓜的霍格華茲入學通知單。一方面,可以在這裡學習哲學的魔法、感受哲學帶來的無窮魅力;另一方面又能重溫兒時回憶,找回珍貴的赤子之心。除非你想收到一封咆哮信,否則趕緊上路,到餐廳裡準備參加開學宴會。其他學生都已到場,教授們也都各坐定位,等著聽分類帽唱歌了。

內文試閱

1.勇敢的哈利波特  ◎文/湯姆‧莫理斯
  提到全世界的當紅炸子雞,自然少不了哈利波特。他的走紅,也將一名巫師如何堅持生命良善的故事展現在世人面前。   哈利性格中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自古以來備受推崇的美德──勇氣。這名小巫師在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前五個學年的冒險故事,就是勇氣的最佳寫照。 ■ 魔法與美德   羅琳塑造了一個栩栩如生的魔法世界,和一般「麻瓜」世界截然不同,彼此卻又密不可分,而這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最迷人的地方。然而,魔法的描繪再怎麼活靈活現,也只是其哲學意涵的附帶表現工具。   相信大部分人都聽過「真希望有什麼魔法,能一次搞定所有問題」,或是「我會盡力處理這個問題,但可別寄望我會什麼魔法」這類說詞。一旦進入霍格華茲的國度,就會發現這種一般人對魔法的態度其實是一種誤解。哈利每天生活在魔法世界中,相較於現實世界的芸芸眾生,裡頭的成員遇到的難題依舊一籮筐,一點也不會比較少;而這些問題不是單憑魔法就能解決,反而需要藉助智慧、計畫、勇氣、決心、毅力、足智多謀、忠心、友誼,以及其他許多偉大哲學家認同的傳統美德。工具的使用存乎一心,對於解決難題,魔法這種工具能發揮多少效果,追根究柢,關鍵仍在使用者身上。魔法的重要性完全不是羅琳想要傳達給讀者的重點;相反地,哈利波特書中人物所擁有的傳統美德──那些放諸四海皆準的美德──才是羅琳最主要的關懷。這些才是真正的魔法。 ■ 霍格華茲的美德   霍格華茲是一所寄宿學校,四個學院的創辦人標榜的美德不同,也都希望專屬學院的學生能將自身優點發揚光大。葛來分多重視「勇者」,雷文克勞偏愛「智者」,赫夫帕夫喜歡「勤奮的人」,史萊哲林則對「野心勃勃的人」情有獨鍾(《火》p. 196)。當然,學生的優點可能不只一種,但是學院創辦人希望提供一個環境,讓每個人的強項與特點得以充分發揮。   神奇的是,哈利、榮恩與妙麗第一天上學時,都被分到鄧不利多掌管的古老學院──代表勇氣的葛來分多。關於智慧、勤奮與企圖心,哈利似乎樣樣不缺,但是他卻被分到以勇氣著稱的學院,這點著實耐人尋味。以哈利這種年紀,經歷過的恐懼絕對不會少於任何同齡的男孩;事實上,羅琳還特地將哈利內心對恐懼的負面情緒和感覺,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 恐懼感   從第一集到第五集,除了哈利之外,羅琳對於主要人物的情感描寫都是從外在的一面──如明顯的舉動或其他肢體動作等──加以著墨;唯獨哈利的情感是從內在的一面來描繪,彷彿要大家在哈利面臨巨大危險或命運未卜時,跟著哈利一起經歷內心的情緒起伏。我們先看看羅琳描寫其他人物恐懼的一些片段:  吉德羅‧洛哈雙腿發軟地倒在地上。(《消》p. 353
 榮恩嚇得張大嘴巴。(《消》p. 384
 克拉和高爾露出被嚇壞的神情。(《阿》p. 330   然而,提到哈利時,羅琳卻都是從內心來強烈描寫他各式各樣的恐懼感。哈利和大多數人一樣,恐懼感經常讓他感到胃部不適。看看下面這幾段:  他的胃部一陣痙攣。(《消》p. 169
 哈利的胃部緊抽了一下。(《阿》p. 332
 他心裡忐忑不安。(《鳳》p. 142
 哈利感到自己的五臟六腑似乎在瞬間凍成了冰。(《神》p. 220   有時,我們這位年輕的修業巫師內心還會經歷到更深刻的恐懼感:  哈利的心猛然一震。(《神》p. 125
 哈利停下腳步,心臟在胸腔中怦怦狂跳。(《阿》p. 303
 哈利感到似乎有一隻鐵手猛然攫住了他的心臟。(《神》p. 267   有時,危險也會讓哈利陷入麻木或癱瘓:  哈利突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好像他的腿變成了鉛塊似的。(《神》p. 126
 哈利嚇得全身都變僵了。(《消》p. 105   除了這兩段,關於哈利感到恐懼時的身心反應,還有其他種種不同的描寫:  他的嘴巴有些發乾。(《鳳》p. 846
 哈利的腦袋好像失靈了。(《消》p. 365
 他腦中一片冰冷麻木。(《鳳》p. 43   描寫恐懼的段落不勝枚舉。從某種程度來說,哈利似乎很像《綠野仙蹤》(另一本以魔法為背景的名著)裡「膽小獅」(而且是幼獅)的翻版。說得含蓄點,哈利絕不是一個對危險麻木的人,他嗅得出哪裡有危險,也對危險深感恐懼。然而,無論內心多麼害怕,他總是設法克服,並且展現出大無畏的勇氣面對危險,最後總是能化險為夷,贏得眾人的尊敬。正如家庭小精靈多比所言:  哈利波特是這麼英勇大膽!(《消》p. 32 在第四集結尾,校長鄧不利多更是直接對哈利波特說:  你已經展現出遠超過我預期的崇高勇氣。(《火》p. 722   從鄧不利多這樣通常對學生抱有高度期許、又充滿智慧與洞見的人口中冒出這句話,無疑是一份至高的評價。 ■ 哈利的勇氣秘方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容易發抖、害怕又常常被嚇壞的孩子有勇氣面對生命中巨大的危險並力挽狂瀾?我們有必要停下來省思何謂勇氣,才能明白像哈利這樣敏感的心靈,何以能體現這種難能可貴的美德。   勇氣是做出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是做出合乎道德的事,而不是以人身安全或社會壓力為考量的事;是做出對整體而言最有利的事,而不是符合個人最大利益的事。勇敢的人會適時對危險保持警覺,並且克制怕死、自保、安逸、自利等自然衝動;甚至在有人規勸自己避開可能的威脅時,也要能不顧別人的想法而為所當為。   偉大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教導世人:人類面臨危險時有兩種極端反應──過分害怕是膽小,無所畏懼是魯莽,而中庸之道便是勇氣。一般都認為,勇氣和膽小相反,但是不同於魯莽。一個對危險無動於衷、無視於危險的存在、或者用輕率態度面對危險的人,不能被稱為勇敢;一個人面對危險時,為了保存或促進更大的善,即使有受傷的可能,仍然選擇正面迎接挑戰,這種行為才能稱為勇敢。勇敢的行為源自於一個人的價值觀,會隨著信念堅持的程度而有所差異,也會針對當時情況所需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勇氣是一種基本美德(或力量),少了它,其他美德都無法在關鍵時刻適時彰顯出來。例如,誠實的人若不願意掩蓋事實,則唯有依靠誠實的勇氣才做得到;又如「堅持」這項美德,若是少了堅持的勇氣,只好在困難或危險面前俯首稱臣。   勇氣是一種美德,相較於其他的美德,更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相信讀者不難理解;然而,面對逆境時──特別是那些最需要勇氣的關鍵時刻──勇氣究竟從哪裡來,有必要進一步釐清。這個問題可以從哈利波特身上得到很多啟發。仔細觀察哈利經歷過的各種危險和恐懼經驗,我們抽出幾樣能激發勇氣的東西,進而整理出五種對策,可以讓人無畏任何艱難險阻,進而鼓起勇氣、迎向前去。在此先將這些對策條列如下,再一一說明哈利的勇氣秘方。 哈利的勇氣秘方:
(1)為迎接挑戰做好準備工作。
(2)尋求周遭的支持。
(3)運用正向自我交談的力量。
(4)認清緊要關頭時什麼最重要。
(5)採取適當的行動。 (1)為迎接挑戰做好準備工作   要建立自信並且激發勇氣來面對難關,唯一的方法就是準備,好比那些即將上場作戰的士兵或是進行重要比賽的運動選手常說的:「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隨時可以上場發揮訓練成果。」準備是信心與勇敢行動的第一要件,哈利為準備魁地奇比賽而不斷練習,終於如願以償拿到勝利。第四集的三巫鬥法大賽中,哈利在進行最後一項任務之前,一想到自己已經做好準備,不僅情緒鎮定了下來,更滿懷信心迎接挑戰:   他對這次任務比前兩次有信心多了。雖然它必然會跟以前一樣困難並且充滿危險,但穆敵說得沒錯:哈利早在這之前,就已成功對付過一些怪獸,並順利闖過幾個魔法關卡,這次他至少事前得到通知,還有機會為即將面對的難關進行準備。(《火》p. 634 接著又寫道:   六月二十四日就快要到了,哈利的心情也變得越來越緊張,不過,這次已經比他在第一項和第二項任務之前的情形要好得太多了。首先呢,他這次確實是有竭盡全力,來為執行任務進行準備工作,因此,心理上感覺踏實許多。(《火》p. 636 做好準備工作,是建立自信與激發勇氣的不二法門。   勇氣經常與信心相提並論,兩者也往往一起出現在哈利身上。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有必要稍加說明;這兩種特質彼此不同,但是關係相當密切。   勇氣是一種美德,信心則是一種態度。無論面臨多大的危險,勇氣都是實踐價值的基本性格;至於信心,則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期待行動能帶來想要的結果。缺乏勇氣卻信心滿滿,或是勇氣十足卻自信缺缺,都有可能發生;然而,這兩種特質雖然不同,卻能相互支援。勇敢的行動需要某種程度的信心,才能保證面臨危險時做出最好的回應,並且創造合理的成功機會;而一個人越勇敢,越不會被困難脅迫擊倒,就越容易建立信心,在行動上發揮最大潛能。了解這種關聯相當重要,因為哈利經常在危急時建立自信,藉此增強勇氣。做好準備工作是建立自信的先決條件,該有的勇氣也會伴隨而生。哈利生命中的諸多人事物,種下了他勇敢行為的種子,我們的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凡事只要做好準備,勇氣自然源源不絕。 (2)尋求周遭的支持   儘管做好萬全準備,能在技術層面上幫助我們應付任何難題,但是有些時候,準備工作本身並不足以產生充分的信心與勇氣。沒有比孤立無援更令人難受的事,尤其是面臨混沌不明或四面楚歌的情況。身邊有些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的朋友和夥伴,總是能給我們最需要的鼓勵與支持。這種支持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為自己帶來無比的勇氣。   想要得到別人的支持,最好的辦法就是支持別人。朋友有難,哈利總是拔刀相助;等到哈利需要幫忙時,朋友就會伸出援手。簡單舉個例子:哈利第一次參加魁地奇比賽之前有點緊張過度。  哈利覺得很不舒服。(《神》p. 192   他走出更衣室踏入球場時,「暗暗祈禱自己的膝蓋不要打顫」(《神》p. 193)。情況似乎很糟糕,不過,他一看到朋友對自己的鼓勵,打氣效果立刻出現:  他從眼角瞥見那面迎風飛揚的旗幟,在觀眾頭頂上閃耀出「哈利萬歲」的七彩字體。他的心怦怦跳,感到勇氣倍增。(《神》p. 193   還有一次比賽前,葛來分多隊長木透在更衣室對全體隊員精神訓話,一方面鼓舞士氣,一方面也提醒大家,無論在準備或能力方面,他們都不會輸給對手(《消》p. 201)。打氣果然見效,葛來分多拿下了勝利。   朋友需要鼓勵時,主動伸出援手,等於為自己需要幫助時做好準備。對哈利而言,朋友意義重大;他鼓勵他們,他們也鼓勵他,更在重要時刻助他一臂之力。知道有人幫助自己,更容易提振勇氣與信心。事實上,哈利波特系列故事其中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友誼的非凡價值。哈利成就的每一件事,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朋友幫助他,不少教授幫助他,連偉大的鄧不利多也經常在關鍵時刻拔刀相助。   遇到困難時有人幫忙,雖然可以更加堅定自信與勇氣,但如果別人對自己有信心,自己也會更有信心。在《火盃的考驗》中,有三項相當危險的任務等著哈利完成;在第二項任務開始前,他那強壯的巨人朋友海格曾對他說:  「你一定會贏的!」海格嘶吼道,又往哈利肩上拍了一下,而這次他感到自己的腳明顯地往泥巴地裡陷了一、兩吋。「我就是知道。我可以感覺得到。你一定會贏的,哈利。」(《火》p. 507   不過,就算朋友相信你、祝福你,也衷心替你加油,有時仍無法說服自己有能力迎接眼前的挑戰。  哈利周圍的人紛紛起身離去,交誼廳漸漸空了下來。人們不停走過來,用一種跟海格一樣充滿信心的愉快語氣,祝哈利明天早上鴻運高照、大展神威,他們顯然全都深深相信,哈利明天必然會大顯身手,有著跟第一項任務同樣精采的表現,在比賽中大獲全勝。哈利感到自己喉嚨裡彷彿卡了個高爾夫球,完全無法出聲答話,因此他只是點點頭。(《火》pp. 510-511 光靠別人的肯定還不夠,我們必須說服自己有能力面對挑戰。 (3)運用正向自我交談的力量   有時候,哈利會試著說一些話,幫助別人建立自信;但是也有一些時候,他對朋友說話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增加內心的勇氣。當哈利為情勢所逼不得不離開榮恩獨自冒險、並且知道自己很可能無法活著回來時,他對榮恩講了一句話,藉此向自己傳達正面的訊息:  「那就待會兒見了。」哈利說。盡可能讓自己發抖的聲音聽起來有點信心。(《消》p. 355 我們偶爾會在哈利的內心世界中看到勇氣是怎麼來的:  難道他們認為他沒辦法保護自己嗎?他已經有過三次成功逃出佛地魔魔掌的紀錄,他並不是毫不中用的廢物……(《阿》p. 94 接著,他獨自待在破釜酒吧的房間裡,又運用正向自我交談的力量強化信心;不過,這回不只是心裡自言自語,他還大聲說了出來:  「我可沒這麼容易就被殺掉。」哈利大聲說。
 「真有氣魄,這才對嘛,親愛的。」他的鏡子睡意朦朧地說。(《阿》p. 94   一個人待在房間時,自己對自己說什麼至關重要。是鼓勵自己還是打壓自己?是不斷朝負向思考還是積極地自我肯定,準備善用自身才能全力出擊?正向思考與正向自我交談雖然不能取代才能和準備工作,卻可以改變我們的心理狀態;謹慎而適當地運用這種技巧,將會激發自身無限的潛能。當哈利說「那就待會兒見了」或「我可沒這麼容易就被殺掉」時,並不需要預測未來或反駁另一種可能;他只需集中意志、鼓起勇氣,朝理想方向前進,不讓自己被恐懼淹沒,因而削弱了那份精神力量。 (4)認清緊要關頭時什麼最重要   越關鍵的時刻,為了保護、保存或提升自己認為重要或無可取代的價值時,我們越能勇敢地面對危險。為了解救朋友脫離險境,哈利總是展現驚人的勇氣。有一回,他發現一條通道──一條通到地下的大水管──那裡有一條大蛇把一名小女孩──他最要好的朋友的妹妹──抓走了。儘管情況很危險,有可能受傷甚至死亡,哈利還是準備從水管滑下去:  他不得不去,既然他們現在已找到密室的入口,只要金妮還有一絲最微弱、渺茫,甚或是荒唐的活命希望,他就絕對不能輕易放棄。(《消》p. 351 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他的決定沒有絲毫猶豫:  「我要從這兒下去。」他說。(《消》p. 351 看重生命戰勝了恐懼。   第四學年,哈利參加三巫鬥法大賽,進行第二項任務時,他從可能變成水中墳墓的地方努力把朋友救了出來。他認清緊要關頭時什麼最重要,沒有時間被負面情緒耽擱,立即採取他認為的必要行動。   人類歷史上一些最勇敢的人後來都說過,他們成就豐功偉業的那一刻,並沒有覺得特別勇敢,只是知道該怎麼做,然後就去做了。明白緊要關頭該做些什麼,激勵他們採取行動──信念戰勝了恐懼。他們雖然害怕,但還是去做;或者說,當時的情況讓他們沒有時間覺得害怕或勇敢。   有些時候,即使做好準備工作,也得到別人支持,又能運用正向自我交談的力量,也認清緊要關頭時什麼最重要,卻還是無法鼓起勇氣面對問題。真正勇敢的人不會一直卡在原地不採取任何行動,有時候必須先採取勇敢的行動,勇氣才會跑出來。激發勇氣、提振勇氣的第五項對策,也是最後一項,有時是唯一有效的對策。 (5)採取適當的行動   哈利曾多次展現行動的力量。有一次上課時,一條大蛇出其不意地從一名巫師的魔杖中竄出來,並滑向哈利的同學,準備發動攻擊。恐懼的氣氛籠罩整間教室。  哈利無法確定是什麼因素促使他這麼做。他甚至不曾意識到,自己究竟是在何時決定採取行動。他只曉得他的雙腿就像裝上兩個滑輪似地,帶著他迅速移到前方,而他像呆子般地朝著黑蛇猛喊道:「離開他!」然後黑蛇居然奇蹟似地──不可思議地──應聲倒在地板上,變得非常溫順馴良,活像是一條粗粗的黑色水管,而牠的目光現在也已經轉向哈利。哈利感到他的恐懼在瞬間消退。(《消》p. 232   哈利和榮恩第一次到火車站準備搭乘霍格華茲特快車上學時,榮恩的媽媽對他們說,只要朝著看似堅固的磚牆直接走進去,就可以到達火車即將出發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不過,表象是會騙人的,有時唯有透過行動,才能消除心中的疑慮。榮恩的媽媽衛斯理太太指點面露憂色的哈利:  「不用擔心,」她說:「你只要朝著第九和第十月台中間的路障走,大膽直接走過去就行了。中間不要停下來,也不要害怕你會撞到,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覺得緊張,最好是用小跑步跑過去。來吧,現在你先走,榮恩再跟著去。」(《神》p. 104 態度積極固然重要,但是,關鍵仍在行動。 ■ 哈利跨出堅持信念的一大步   哈利的成長過程多災多難,從發生在他身上的一連串事件中,我們看到他在面臨危險時,不僅認清緊要關頭時什麼最重要,也能在情況混沌未明、甚至不知最後能否平安脫險時採取必要行動。其中的關鍵在於:他跨出堅持信念的一大步。   在三巫鬥法大賽第三項任務中,哈利進入一座大型迷宮,必須克服沿途種種可怕的危險才能抵達終點。看到前方飄浮著一片金霧之後,哈利猶豫了起來。他對金霧一無所知,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危險的魔法,一時之間進退兩難。就在他思索著要不要折回去尋找別的路時,卻聽到前方不遠處傳來女孩的尖叫聲。他喊著那位女對手的名字,卻沒有人回應。  周遭一片寂靜,他轉頭環顧四周。她出了什麼事?她的尖叫聲好像是從前方傳過來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快步衝進那片魔法金霧。(《火》p. 649 沒想到,結果出乎他意料之外。  世界在瞬間變得上下倒轉。哈利整個人反過來懸掛在地上,頭髮全都豎起來,眼鏡顫巍巍地吊在鼻子上,隨時都可能會墜入那片深不可測的天空。他伸手把眼鏡按在鼻尖上,膽戰心驚地懸掛在那裡。
 那感覺就像是草地已變成了天花板,而他的雙腳則被黏在草地上似的。他下方那片布滿閃亮繁星的漆黑天空,往四面八方延伸至無垠的遠方。他感到他若是試著移動一隻腳的話,說不定就會從地面上掉下去。
 好好思考一下,他告訴自己,並感到一股熱血沖上他的腦門。好好思考一下……(《火》p. 649   情況似乎糟透了,讓人陷入不知所措又極度害怕的窘境。哈利覺得,如果隨便亂動,情況可能變得更糟;若是什麼都不做,又等於放棄去救那名發出尖叫的女孩。於是,哈利做了他應該做的事──用一種英雄般的行徑,稟持著勇敢的信念,向未知跨出一大步──結果竟然和先前同樣讓人吃驚。  他閉上眼睛,這樣他就不會看到下方那片廣袤無垠的空間,再用盡全身力氣,把他的右腳從那片草坪天花板上拔起來。
 世界立刻恢復正常,哈利往前跪倒在感覺無比美好的堅實地面上。他嚇得暫時全身癱軟無力。他深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鎮定下來,然後再重新站起身來,快步趕向前方。當他衝出金霧時,他回過頭來瞥了一眼,看到它在月光照耀下,一閃一閃地對他發出無邪的光芒。(《火》p. 650   面臨緊要關頭而必須為所當為之際,有時顧不了心裡的感覺,唯一的辦法就是採取行動。這就是勇氣,也呼應了十九世紀哲學家、被稱為存在主義之父的齊克果那句有名的「躍入信仰」。齊克果深刻地體認到,面臨生命信念受到考驗的重大時刻,一味地思考分析該採取什麼行動,只會鑄成難以挽回的遺憾;理由再怎麼充足,從來都不是真正重大抉擇的關鍵因素。如同他在那本著名又發人深省的《非科學的最後附言》中所言:「千思萬想,不如一躍。」3 在上面的例子中,哈利雖然只是把腳拔了起來,但身體上的一小步卻是精神上的一大步。哈利躍入自己的信念,是一名真正的勇者。   哈利波特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和常人一樣、為恐懼所苦的小伙子,依然有能力克服情感的弱點,勇敢地擇善固執。的確,沒人可以保證危險來臨時一定會挺身而出,但我們至少可以效法哈利的精神,利用五種對策讓自己更有勇氣面對難關。只要善用心靈的力量,每個人都能培養勇氣這種美德──這正是勇敢無比的哈利波特帶給我們的寶貴啟示。

作者資料

蕭恩.克萊因(Shawn E. Klein)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哲學系大學指導教授,也是哲學博士候選人,在該所大學及美沙市社區學院教授哲學。他的主要興趣是倫理學與社會哲學,而且一直在等待他最喜愛的波士頓魁地奇球隊能在他有生之年拿到世界盃冠軍。

大衛.巴格特(David Baggett)

美國賓州國王學院哲學助理教授,曾發表過許多關於倫理學、知識論與宗教哲學的文章。他曾到世界各地的火車站尋找分數名稱的月台,而且從他對嘶嘶咻咻蜂入迷的程度看來,可能需要專業的協助。

基本資料

作者:蕭恩.克萊因(Shawn E. Klein)大衛.巴格特(David Baggett) 譯者:黃惟郁 出版社:麥田 書系:哲學小徑 出版日期:2006-08-24 ISBN:9789861731247 城邦書號:RP2002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