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當代文學
浮華世界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浮華世界》(Vanity Fair)是薩克萊的代表作,生動刻劃一個折衝當時社交界名花,揭露滑鐵盧戰役前後英國中上階層社會腐敗、偽善、敗德的現狀,表現出犀利的嘲諷與深厚的厭世觀。 薩克萊用一種揶揄的態度揭露社會的現實,故事中心圍繞著貝琪和艾蜜莉亞兩個好朋友,這兩位女子離開學校後,進入社會,此後在人生路上的浮浮沉沉。艾蜜莉亞是心地善良的富家女,從小在呵護中成長,對世事的險惡全然不知,她將芳心默許給了英俊的軍人奧斯朋,卻不知道意中人其實是個浪蕩子。貝琪的出身不佳,但她是意志堅強的女人,既然沒有人能替她鋪路,她決心用自己的方式晉升上流社會……貝琪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學中絕無僅有的角色,她為了達到目的有時不擇手段,時值英國發生戰爭,國內外陷入混亂,貝琪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往上爬,雖然她的某些行為讓人不齒,但她強烈的生存意志和充沛的精力,卻讓讀者不由得原諒她。 薩克萊曾說:「小說藝術的目的是在反映現實,也就是盡可能將人生的真相表現出來。」浮華世界不啻是這個宣言下最真實的一面鏡子。 【名家推薦】 ◎台灣大學外文系 曾麗玲教授 總策劃 ◎中正大學外文系 陳國榮副教授 導讀 ◎知名作家 廖輝英 專文推薦 ◎知名作家 劉黎兒 專文推薦

導讀

【導讀】薩克萊人生的浮華世界  ◎文/陳國榮(國立中正大學副教授 )   以現代讀者的角度來看,威廉.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在十九世紀眾多的英國小說家之中,是頗難定位的。一方面,他不像奧斯汀(Jane Austen)、布朗蒂(Charlotte Brontë)或狄更斯(Charles Dickens)這些家喻戶曉的作家有名。另一方面,他又比稍晚的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梅芮迪斯(George Meredith)、或吉辛(George Gissing)更為一般讀者所知悉。因此,薩克萊與其同時期的女性小說家艾略特(George Eliot)可說是最為大眾所忽略的維多利亞時期之一流小說家。而薩克萊的《浮華世界》(Vanity Fair)則因小說本身的長度與其複雜的歷史背景,更成為許多喜愛研讀英國文學讀者的遺珠之憾。   薩克萊於一八一一年生於加爾各答。當時的印度是由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所支配。他的父親是該公司一位富有的官員。然而在他四歲時,他的父親卻不幸英年早逝。一年多後,薩克萊就被送回英國受教育。留在印度的母親則在三個多月後嫁給同公司的另一位官員。這些幼年痛苦的經驗在薩克萊的心靈中造成極大的創傷。返回英國後,薩克萊先後在三個私立學校接受教育。當時嚴厲的維多利亞式教育方式強調對學生的體罰與羞辱。因此,孤獨的薩克萊在其人格成長教育中,因為缺乏父母的照顧,可說是在憂鬱與絕望中度過。而他渴望母愛的心情也不時的流露在其小說與畫作中。一八二九年,薩克萊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就讀。然而當時大學所強調的古典教育與他的興趣相左。因此就讀一年多後,薩克萊就輟學離開劍橋大學,並未取得任何學位。   在就讀大學期間,薩克萊開始了他一生頻繁的歐洲之行。在一八二九年首度到巴黎時,薩克萊開始迷上了賭博。他離開劍橋大學時,就已負債一千五百英鎊。(當時只要兩三百鎊就可以讓一個中產階級的人舒適的過一年。)之後的幾年中,薩克萊過著波希米亞式的生活,不斷地到處旅行,嘗試各種的學習與工作(如學繪畫、讀法律、辦小報),但依舊的沉迷於賭博與隨意的性關係。到了一八三四年,因為揮霍光了祖傳遺產,而且所辦的報紙也倒閉,薩克萊從一個生活安逸的中產階級淪落為幾乎一無所有的窮人。   一八三五年夏天,他在巴黎時愛上了年僅十七歲而且身無分文的愛爾蘭女孩,伊莎貝拉(Isabella Shawe)。雖然伊莎貝拉的母親不斷的阻撓(她的父親是個已故的軍官),但薩克萊仍和她在次年八月結婚。一八三七年,他們生下第一個女兒。此時的薩克萊僅有一百英鎊年收入,再加上所辦的另一份報紙也倒閉(此事更拖累他的繼父),生活比起之前更為窮困。家庭的經濟壓力,使得薩克萊不得不重新思考未來的日子。因而也展開他成為一個專職作家的生涯。   之後幾年,薩克萊先後用提特馬斯(Michael Angelo Titmarsh)與費茲布鐸(George FitzBoodle)為筆名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一系列附有自創插畫的故事與諷刺文章。一八四四年薩克萊發表了第一部以十八世紀為背景的連載小說《貝利.林登》(Barry Lyndon)。因為不受歡迎,連載完後想集結成書的願望也無法實現。(這本小說在一九七五年被大導演庫柏立克(Stanley Kubrick)改編成一部唯美的電影《亂世兒女》。)   在此期間,伊莎貝拉於一八四○年生下第三個女兒(她的第二個女兒不幸在一八三八年夭折)。產後的伊莎貝拉得了憂鬱症,因此薩克萊決定帶著妻兒回到愛爾蘭去拜訪岳母及她的親友。在航途中,伊莎貝拉試圖跳船自殺。雖然及時獲救,可是她的病情卻持續惡化。最後薩克萊只能將她送往療養院,終其一生。同時,他也將兩個女兒帶往巴黎,委託他的母親撫養。薩克萊無法與家人團聚的夢靨又再度上演。   經過了報章雜誌、旅遊記敘、與諷刺小品等文章的磨練後,薩克萊於一八四七年開始了他小說創作的巔峰時期。第一部作品就是於當年一月開始連載,以滑鐵盧戰役(1815)前後為時代背景的《浮華世界》。此書並於一八四八年以單冊方式出版。薩克萊在一八五○年完成《潘丹尼斯》(The History of Pendennis)。此本小說依循典型十九世紀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的模式,描述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如何在希望與失望的浮沉之間,變得成熟進而確定自我在社會上的身分。一八五二年所出版的《亨利.艾斯蒙》(The History of Henry Esmond, Esq.)則以十七世紀末與十八世紀初,英國詹姆士黨人叛亂(the Jacobite rebellions)為背景的歷史小說。小說劇情所強調的仍是個人在歷史變遷中的身分定位問題。《紐坎家族》(The Newcomes, 1855)則描述中產階級藉由與貴族聯姻以追求財富及政治權力,進而揭露人性自私的醜陋面目。薩克萊最後一本著名的小說《維吉尼亞人》(The Virginians, 1859)則是延續《亨利.艾斯蒙》的故事情節,但是場景移至美國。劇情則以艾斯蒙的兩個孫子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各自效忠英國祖國與美國殖民地所發展出的衝突為中心。在此期間,薩克萊也受邀至英國與美國各大城市發表以英國幽默作家與漢諾瓦王朝(the House of Hanover)四位以喬治命名的國王為主題的兩個系列演講。此時期的薩克萊可說是處於名利雙收的人生高峰時期。   可是好景不常,長年為胃病與泌尿問題所苦的薩克萊在一八六三年耶誕夜時,突然因腦血管破裂導致中風而過世,享年五十二歲。   薩克萊最著名的小說《浮華世界》有個有趣的次標題《一本沒有英雄的小說》(A Novel without a Hero)。在小說的序言(“Before the Curtain”)中,小說的敘述者即以劇場經理與木偶表演者自居,把小說中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物比喻成是戲中的傀儡:貝琪(Becky Sharp)是個關節異常靈活的木偶,艾蜜莉亞(Amelia Sedley)是個裝扮漂亮的洋娃娃,而杜賓(William Dobbin)則是個木訥但不失自然的人形。換言之,相對於小說時代背景的英雄人物,如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和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薩克萊所要呈現的是雖過著平凡生活,但卻汲汲營營追尋虛幻的世俗之夢的社會各階層人物。小說中的人物如薩克萊所言,是「一群活在一個沒有上帝的社會中的人們」。親戚為了爭奪遺產而勾心鬥角,朋友因對方破產而情義盡失,夫妻則因婚外情或貪婪物質享受而各自分飛。所有的人際關係幾乎完全由社會地位與財富作為唯一的考量因素。在這種人生哲學裡,幸福快樂自然不是個理想的小說結局。如薩克萊所言,「在故事結束時,我要每個人都感到不滿意且不快樂—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及所有其他的故事都應該持相同的態度」。此種觀點也正點出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生活態度。因此,小說的敘述者與薩克萊本身,對小說中人物所採取的是常是一種超然但又揶揄的角度,並以旁觀者的身分來對待劇中人生的富貴浮雲。然而,薩克萊卻不時的點出不論是小說家本身或是讀者同樣的也處在這個浮華世界當中,而無法自外於小說人物與七情六慾的掙扎。   此種人生觀更在小說的標題《浮華世界》中展露無遺。「浮華世界」一詞出自十七世紀宗教作家班揚(John Bunyan)的《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1678)。這本書在當時是家家戶戶除了聖經之外必備的一部作品。書中一段提到,基督徒(Christian)和他忠實的同伴(Faithful)在前往天國途中,經過一個浮華市集。這個終年開放的市集兜售所有世間浮華的東西:房屋地產、勳章名位、金銀珠寶、妓女妻兒,以及各式各樣的享樂。在這市集中,除了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騙術與形形色色的傻瓜與惡徒外,各種作奸犯科、偽證、與通姦者也俯拾皆是。因此,當基督徒與他忠實的夥伴進入市集時,因為他們的衣著與言語和這個市集中的人完全不同,再加上他們對於市集所兜售的種種物品絲毫不感興趣,因此自然引起騷動。當被問到他們要買甚麼時,他們的回答是:「我們要買真理」。所有人不是把他們當成傻瓜就是當成瘋子看待。如果我們把這個市集和薩克萊在《浮華世界》中所呈現的社會相比較,自然可以更明確了解他所想要表達對英國社會甚至整個文明世界的批判。   《浮華世界》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影集。目前在市面上可以取得的有:一九三五年所拍攝的《貝琪.夏普》(Becky Sharp),該部影片曾得到當年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彩色影片;一九六七年由當時紅極一時的蘇珊.漢普夏(Susan Hampshire)領銜主演的迷你劇集;一九九八年由英國BBC重新改編的電視影集,因為這部六集的影片長達三百分鐘,所以是最詳實的電影版本;而二○○四年環球公司出品,由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所主演的《浮華新世界》,因為其片長適中,佈景服裝造型華麗,再加上當紅女星的加持,可能是最為一般觀眾所歡迎。在閱讀完這本小說後,再去欣賞這些影片,讀者對薩克萊的《浮華世界》應該會有更深入的認識。

延伸內容

浮華世界的虛情與真愛  ◎文/廖輝英 (知名作家)   《浮華世界》是一本描述十九世紀歐洲上流社會生活的寫實巨著。之所以稱它為巨著,最少有下列兩大原因,其一是它的內容,作者不僅僅只是敘述上流社會王公貴族們豪奢、無聊、糜爛、追逐名位、爭奪遺產、運用權謀詐術和女色機巧往上攀附的種種精細傳神的故事;而且它所描寫的時代,正是從拿破崙揮兵橫掃歐陸各國、最後在滑鐵盧慘敗的十九世紀初期開始,具有斷代史詩的架構與氣魄,當然字數也就與一般當初剛萌芽的各型態小說不可同日而語,確是份量頗重的巨著。   很多讀者難免會提出這樣的質疑:像這種已有相當年代的「歷史」小說,有什麼值得現代人閱讀和借鏡之處?我想答案其實真的很簡單:經過時間的汰洗,歷久彌新,即使時代不同、背景相異,但依然能經得起考驗、能被大多數讀者接受、喜愛,而且深深感動他們的文學名著,大抵就屬於這一類,而且往往成為經典。那些大師級的作者如莫泊桑、褚威格的作品,至今依然膾炙人口,就是這個原因。重新出版《浮華世界》,也是基於相同的道理。   當然,應該也會有人質問:我們的社會貧富差距已夠懸殊,還有必要鼓吹豪奢無當的浮華歪風嗎?   問得好!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可以藉由本書,充分洞察人性的貪婪、無謂的爭逐、以及真情與摯愛的珍貴。浮華世界,其實不是單獨存在於每一個時代,它是和一切美好與不美好共存於一個社會大熔爐裡的──在我們現今生活的世界,它其實也正大剌剌的發著刺眼的光芒呢。   浮華二字所刻劃的世界,大概離不開虛榮、虛偽、虛與委蛇、虛有其表、虛應故事、虛情假意、虛張聲勢,以及奢華、權勢、競逐、邪惡、無聊、欺詐和偽裝。光看這些字眼,的確會讓許多人心生畏懼,覺得可怕厭惡;不過,另一方面,浮華世界所呈現的繽紛、華麗、奢靡與魅力四射,卻是吸引人類拼命靠近與努力奔赴的耀眼目標。幾乎可以這樣說,大多數人心中,不是暗藏一股對浮華的傾慕好奇,就是不知不覺陷溺其中。真正能夠看破的,還真不多。   為什麼?   因為,浮華的標竿,往往都與金錢、地位、成功、有名和上流社會有關,那不正是大多數人爭著要、卻往往只有少數人才能享有的?   浮華世界在現今社會中最為吾人所津津樂道的,大約有下列諸項:名牌、名人、名流、權貴、豪門、各類明星,那一樣不吸引著眾人的目光?我看前日的報紙,五零年代巨星奧黛麗赫本在主演的《第凡內早餐》影片中所穿的古奇名牌黑色禮服,在拍賣會中,以兩千六百萬台幣賣出,價格令人咋舌,這難道不是浮華的一種作風?不管我們同不同意,它的確存在,而且也發揮了它和樸實、誠懇社會絕佳對比的正面功能。   《浮華世界》一書,作為愛情小說來讀,也是一本令人廢寢忘食的好看小說。我們讀到女主角艾蜜莉亞堪不破喬治的浮誇不實、用情不專,任著真正愛她的多賓少校從她未婚時代開始默默等待、在她守寡之後又守護苦等十八年、還差點因為她的執著和愚痴而讓這一份真情失去時,真是焦急萬分而束手無策!我們也眼睜睜看著一肚子壞水的麗蓓嘉,用盡美色、詭計、謊言和種種手腕,不惜犧牲好友、親人,拼命攀附權貴時,覺得心焦而憤憤不平。小說高潮迭起、不斷牽動讀者的心靈,當我讀到艾蜜莉亞父親破產後財產被拍賣精光,與她有婚約的喬治一家悔婚、不顧她死活時,那位深情的多賓少校,卻用高價從拍賣場上買到艾米莉亞原有的鋼琴,並殷勤的運去給她時,我在感動之餘,突然喚起了四十年前的記憶:原來,在我還是少女時,我讀過《浮華世界》這本小說!四十年過去,我竟然還記得多賓少校這深情的一幕!足見真情的確可以穿越時空、在有情人心中,留下永恆的記憶。   也因此,我建議讀者可以把《浮華世界》當成愛情小說閱讀,所有愛情小說的條件它都具備,而且,還更豐富、更有看頭。
不論什麼時代,可愛惡女與人性永遠最活躍──不朽的文學作品表現此項真實 ◎文/劉黎兒   《浮華世界》英文原名是Vanity Fair,日文譯本長年的譯名是《虛榮之市》,作者薩克萊眼中的十九世紀初期英國上流社會的形形色色,不過宛如一個喧囂熱鬧充滿市集,但也充滿欺瞞、作假、無賴等,因為原形畢露,慾望無止境,因此也格外有活力;原書副題是「A Novel Without A Hero」亦即沒有明顯的主角的小說,登場人物非常多,每個人的人性就是主角,當然有幾組男女,尤其是薩克萊創造的影響後世頗深的「惡女」貝琪.夏普也成為讀者關心的重點,惡女在現代小說作品中慢慢成為比善良女人更受歡迎,《浮華世界》應該算是元祖之一,因為有這樣積極想出頭天、不斷向上攀伸的女人成為小說主軸,也讓小說保持了最高的懸疑性。   薩克萊並沒有明說小說開始的背景是什麼時候,但開頭艾蜜莉亞從女校畢業大概是一八一三年,因為畢業後不到兩年就結婚,婚後不久喬治就死於一八一五年滑鐵盧之戰,而最後改嫁的艾蜜莉亞跟喬治的遺腹子──也名為喬治(推定是一八一六年生)跟貝琪在慈善集會見面時,從薩克萊自己畫的插畫來看,小喬治已經儼然成人,個子高出母親許多,而且最後一章還提到選舉法修訂(一八三二一八三二年),因此至少在這之後收場;亦即小說一口氣描述了廿幾年,可以想見薩克萊是以相當威猛的速度來寫這段期間的英國社會百百種人,除了力爭上游的女家教之外,其他還有貴族、富商、地主、軍人、牧師、外交官等,以及環繞這些人的的隨從男女等,可以說攘括上、中流,而正好獨缺跟薩克萊並稱雙傑的狄更斯所愛描寫的下流社會。   小說登場人物之多,而且發生的大小事件也很多,描寫手法跟狄更斯長篇小說不同,並非心理的描寫,而是全知全能觀點的描寫,作者本身的解說也混入其中,好像一直躲在角落不時會想點醒讀者,因此讀者永遠很難將自己投射成貝琪或是艾蜜莉亞,永遠保持客觀的讀者身分,幸好事件不斷,娛樂性很高,而且典型的英國文學、戲劇的饒舌、諷刺、戲謔,也讓人玩味無窮,讀了幾本這樣的英國文學作品,就很能理解留英的夏目漱石所以寫出《我是貓》那樣的嘲謔體作品的原因了。   全篇六十七章,幾乎正好在中間的三十二章從奧斯本中尉戰死的場面開始敘述,也顯示滑鐵盧之戰此一歷史事件也是小說的分水嶺,登場人物的命運也遭捲入此一影響歐洲歷史的戰役結果,也是薩克萊很高明地將歷史與小說結合在一起,讓這部小說也擁有歷史小說的層面,英國版的《戰爭與和平》之稱,但跟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比起來,《浮華世界》是更為日常、更富含人性,也更有意思多了。   薩克萊因為曾經立志要當插畫家,原版中有許多他畫的插圖,最初小說分冊發行時小說的副題是「筆與鉛筆所作的英國社會的素描」因此一開始便不打算有特定主角,因為是素描,因此不論紳士、淑女都遭薩克萊剝了一層皮,原本都是戴了假面的偽善者,他們都無法從「虛榮」解放自己,因此並沒有真正的自由,全篇都是虛榮浮華百態的型錄,算計親戚的遺產的牧師夫婦、拼命想讓兒子躋身上流社會的父親、不介意決鬥可能喪命的放蕩軍人、自命自由主義者卻不准甥子跟身分不同的人結婚的有錢老小姐、溺愛兒子的母親、破產也無法忘懷往日風光的老人、嬌生慣養的任性小孩等等,當然不擇手段想進入上流社會的貝琪更是浮華之市的榮譽市民。   貝琪或是他們的洗練手法以及輕佻狡飾的身段,就是作者著力描寫的精華所在,雖然有人覺得薩克萊是嚴厲而充滿諷刺之意的,但我覺得他對筆下這些人物其實都充滿溫厚的同情,不論那流人都相當平等對待,因為越是上流人越不過是如此無奈滑稽的小人而已,誰也不過是平凡庸俗的人,因此歡笑眼淚、精明愚蠢不過是一體的兩面,但是人卻無法識破、看開,為此汲汲營營,猶如趕市集般。   他創造的英國文學史上重要「惡女」,也就是最受矚目的貝琪,讓人無法真的憎恨她,雖然如果實際生活中有這樣的貝琪活在身旁可不好惹;貝琪其實不過是堅強的女人,雖然不擇手段要爭取自己的社會流動性,不論什麼環境都能表現自己,不會迷失自己,是相當有自我實現能力的女人;她必要時也會主持正義,讓人稱快,就像最後她把老掉牙的信出示給艾蜜莉亞看,打破艾蜜莉亞對喬治的愚蠢的幻想,以免那無謂的錯覺成為艾蜜莉亞新人生的障礙,實在想為貝琪大聲喝采、鼓掌,這樣的畫面,即使是在現在的電視劇裡也會非常精彩的關鍵場面;而且貝琪也很公平地認定始終與自己為敵的杜賓的優良資質,對他維持基本敬意,等於幫了這兩位好人一把。至於其他在貝琪力爭上游過程中,成為犧牲者的大抵都是自作孽不可活的,所以貝琪這樣的女人活在那個時代,闖進上流社會好像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般,讓人覺得很爽快。   也因此貝琪才會變成日後《浮華世界》幾度改拍的主角,也讓小說有了靈魂人物,薩克萊其實不斷巧妙地肯定貝琪,我覺得薩克萊自己創造了貝琪這樣的敢愛敢恨的猛女角色,自己也愛上貝琪了;貝琪的職業是女家教,這個職業是在十九世紀初期英國中下流社會女人唯一能接近上流社會翻身的工作,本身是很戲劇性的角色,因此維多利亞時代小說、戲劇裡,有許多女家教登場;即令現在,也幾乎是現代豪門劇裡不可欠缺的職業,例如愛演封建婚姻的韓劇裡也經常有女家教出現,貝琪其實是又是元祖了。因為貝琪惡女塑造成功,強烈影響了薩克萊以後的作家如安索尼.托洛普等,也相繼創造其他類似貝琪的堅強惡女。   至於貝琪是否真的為了詐取保險而殺了愛人約斯?這是有相當爭議的,薩克萊自己畫的插畫是貝琪躲在幕簾後面,面目猙獰地握著短劍,並沒有刺殺或真的毒殺的場面,到底真相如何?相當偏袒惡女貝琪的作者是否讓貝琪為錢殺愛人已經成為著名的歷史之謎,甚至一九九六年倫敦大學教授約翰.莎薩藍德寫的「希斯克里夫是否為殺人犯?」(Is Heathcriff A Murderer?)中還特別列有一章是討論到底貝琪是否殺強斯;薩克萊長女安曾透露她問過父親這個問題,結果薩克萊說了「我也不知道她是否殺了」,從某種角度而言,這是全知全能的作者唯一留給讀者想像空間的最大的謎吧!   也因此與貝琪相對的善女、聖女的艾蜜莉亞,反而顯得很沒主見,無法自己動腦思考任何事,其實只是隨波逐流的浮濫的好人而已,溺愛孩子,而且活在自己一廂情願理想話的丈夫的回憶中,像是永遠長不大的懦弱女孩,幸好還有貝琪拔刀相助,解除她的迷妄枷鎖。   我以及許多身邊的日本女人讀此一小說,都隨年齡而改變自己看法、認同.青春時代,善惡分明,貝琪就是無法尊敬的惡女,艾蜜莉亞就是值得同情的聖女,但等我們都成為女人後,就會為貝琪強烈吸引,而不像初次閱讀時是傾倒於艾蜜莉亞,現在反而對沒有主見的艾蜜莉亞很不耐煩;這是有深度的文學作品的特徵,每次看,看法都會不同,反映了讀者自己閱歷、價值觀的變化。   不論貝琪或是艾蜜莉亞,在那個時代的女人唯一追求自己幸福的手段就是婚姻,或許這樣的本質至今都沒有很大的改變,因此不管什麼時代,想跟有錢有勢的上位優勢男人結婚的女人永遠存在;薩克萊的安排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主軸的兩個女人都得到幸福;男人除了從軍、升官、經商發財外,遺產也是很重要的,如何取得遺產等課題也似乎沒有很大改變。   登場人物非常多,但如果讀過美國伊利諾大學教授戈登.雷(Gorden N. Ray)所寫的《薩克萊傳》,便知道許多人物、事件都跟作者的人生、經歷是不可分的,像是阿米莉亞被認為上很像是薩克萊實際人生裡的精神衰弱妻子伊莎貝,而貝琪或許是包含了一度為愛而捨棄還是孩童的自己的母親,也多少有他後來愛上的朋友之妻布魯克菲爾德夫人的成份夾雜其中;小說雖為虛構,但還是無法不寫自己或身邊人物,結果證明自己的人生也有過那樣一段浮華虛榮吧!

作者資料

威廉.梅克比斯.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1811~1863) 與狄更斯齊名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小說家。最著名的作品是《浮華世界》。 薩克萊出生於印度的加爾各答,父親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員工,父親於他四歲時過世,母親改嫁。 1816年,與繼父卡麥可.史密斯一起離開印度回到英國。薩克萊由外婆撫養。母親回國後,薩克萊進入了查特豪斯公學(Charterhouse School,英格蘭學院制獨立寄宿學校,屬於英國傳統公學)就學,認識了知交約翰.李區(John Leech,英國知名插畫家)。1829年,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就學,一方面將自己的詩詞投稿,另一方面沉迷於賭博。自大學輟學後,在歐陸各地旅居,過著自由奔放的生活,在這段日子裡結識了歌德。薩克萊使用父親的遺產做投資、發行週刊雜誌,還想成為獨立的畫家,可是都宣告失敗。加上投資的印度銀行代理公司破產,父親遺產全數損失。 1836年,與伊莎貝拉.蓋辛.蕭(Isabella Gethin Shawe)結婚,共生育了3個女兒,但二女兒僅出生8個月就夭折了。 1843年發表了《愛爾蘭小品集》,1844年出版《亂世兒女》,1846年發表《庸人之書》,直到1848年發表《浮華世界》時,他的作家才能才受到肯定,與狄更斯並稱。1848年~1850年發表《潘丹尼斯》,1852年發表歷史小說《亨利.艾斯蒙》,1853年~1855年發表《紐康家》。 1863年12月24日,在寫《丹尼斯.杜瓦爾》的時候過世,享年52歲。他下葬於倫敦的肯薩爾園公墓。1864年,《丹尼斯.杜瓦爾》發表。 相關著作:《浮華世界(全譯本|下冊)》

基本資料

作者:威廉.梅克比斯.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商周經典名著 出版日期:2007-03-20 ISBN:9789861248035 城邦書號:BU6031 規格:膠裝 / 單色 / 832頁 / 13.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