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永續」兩字不斷被大聲疾呼,因為自從經歷了20世紀後期的擴張時代,地球已經喪失了永續的可能性。
在1950年到2000年的半個世紀中,世界人口從25億變成61億,增加到2.4倍,同時,全球GDP、石油消耗量、發電容量、小麥的年產量也分別增加到8.1倍、7.3倍、21倍、4.1倍,自有人類以來消耗的各種資源,超過八成集中消費在這個時代,結果讓我們的物質生活遠較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富足,都要方便。
但是相反的,因為過度消耗地球資源,排出超過地球自淨力的有害物質,使地球資源枯竭,環境破壞更加嚴重。在未來的這50年,已經不可能再以擴張時代的速度擴大經濟,餵養人口的農田已經開發到達物理極限,撐起擴張時代的石油如果依照目前的速度繼續被消耗,應該不到2050年就要用盡。
為了讓地球永續存在,至少必須滿足三個要件:
◎確實認知地球的有限:
大多數的金屬等地下資源經過不斷使用終會枯竭,排放超出地球自淨力的有害物質會惡化地球環境,因此大家都在尋求與有限的地球折衝的方法。
◎生態系的全面保全:
除了生態系的資源外,我們還必須守護生態系的非貨幣價值,例如乾淨的水及空氣、穩定的氣溫、帶給人們的安心及癒療效果等。
◎維護下一代的利益:
我們這一代如果再繼續消耗有限資源,未來的人們可以利用的資源就要減少,排放過量有害物質,就無法將健全的環境留給下一代。我們需要採取行動,讓未來的世代跟我們一樣享受到地球的恩惠。
地球臨界時代的企業不被允許忽視永續經營,必須從「為股東賺錢的企業」脫皮變身成為「為社會所需要的企業」。企業當然應該追求利潤,但是建構不破壞環境、沒有歧視的健全職場也很重要。為此,必須要有明確的企業理念,沒有理念的企業經營即使成功也無法持續,最終還是會消失。
本書採用了「自然滿意度曲線B點左側世界與右側世界」的新手法,藉以解釋對企業而言的永續為何,並介紹用以佐證的許多案例,提供存活在地球臨界時代的指標。企業積極努力建構永續社會,也有助避開全球性的危機。
目錄
◎前言 二十世紀末到今日
◎第一章 人類社會的發展
◎第二章 永續概念的誕生
◎第三章 環境經濟學的重要性
◎第四章 有效利用資源創造新經濟
◎第五章 處於永續經營的時代
◎第六章 經濟服務化的致勝機會
◎第七章 挑戰自然資本的企業
◎第八章 喚起企業公民的自覺
◎第九章 未來企業以環保策略勝出
◎結語 追求永續經營邁向成功之路
◎第一章 人類社會的發展
◎第二章 永續概念的誕生
◎第三章 環境經濟學的重要性
◎第四章 有效利用資源創造新經濟
◎第五章 處於永續經營的時代
◎第六章 經濟服務化的致勝機會
◎第七章 挑戰自然資本的企業
◎第八章 喚起企業公民的自覺
◎第九章 未來企業以環保策略勝出
◎結語 追求永續經營邁向成功之路
內文試閱
地球臨界時代的企業不被允許忽視永續經營,必須從「為股東賺錢的企業」變身成為「為社會所需要的企業」。企業當然應該追求利潤,但是建構不破壞環境、沒有歧視的健全職場也很重要。為此,必須要有明確的企業理念,沒有理念的企業經營即使成功也無法持續,最終還是會消失。
一九八○年代後期泡沫經濟時代結束,一九九○年代起時代氛圍出現很大的轉變,全球「反省成長至上主義」的風潮高漲,一九九二年「地球高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一舉轉向重視環保。一九九七年規定已開發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京都議定書獲得採納,並於二○○五年二月生效,強化發展永續社會的運動。本世紀的世界必須盡早與非永續社會訣別,往永續社會發展前進。發展永續社會所需要的核心技術不同於要征服、統治自然的技術,是跟自然學習、與自然共生的技術,是可以更有效地應用太陽能、風力、生質能源等可再生自然能源的技術。結合這些先進環保技術與惜物愛物精神,是我們未來應該走的路。
傳統經濟學缺乏「有限性」與「存量」的概念,「經濟能夠無限成長」似乎是經濟學的不成文規定。但是地球資源有限,過度消費就讓資源減少,最後用罄。可再生的水這類資源也不是無限,淡水的存量一定,不理會自然的水循環一味超抽地下水,缺水問題會更加嚴重。大量排出超過自然淨化能力的戴奧辛等有害廢棄物,地球環境就要急速惡化。從環境以及資源的制約、存量、環境容許量等來看,可以清楚知道經濟不可能永遠持續成長,但是多數經濟學家在討論經濟時,總將環境問題視為不同次元的問題不予理會。
在經濟規模遠小於地球限制的時代,不需要考慮環境及資源制約,傳統經濟學在當時建構完成基本架構,而不是人類所面臨的「有限地球」為前提。今日「環境經濟學」取代了傳統經濟學,本書採用了「自然滿意度曲線B點左側世界與右側世界」的新手法,藉以解釋對企業而言的永續為何,並介紹用以佐證的許多案例,提供存活在地球臨界時代的指標。企業積極努力建構永續社會,也有助避開全球性的危機。
企業要真正做到永續經營,必須兼顧環境經營與利潤創造。提高資源產能則是建構永續經營的基礎,如何以最小的資源獲得最大的生活滿意度,而實際可行的作法包括:
‧以按需生產取代大量生產
‧延長產品壽命取代用過即丟產品
‧以輕薄短小取代厚重長大
‧堅守「減量、再利用、再生」的原則
‧以租賃取代私有
‧省能源、省資源型技術革新……
處於永續經營時代的企業,有效活用存量的各種服務,都能成長為一個行業,這類的服務有修理、翻修、二手商品買賣、再利用、再生(再資源化)、租賃、媒合(仲介)、顧問諮詢、IT資訊技術系統服務、環保基金、綠色融資(提供環境產業的優惠融資)等,這些領域在未來應該會是舉足輕重的「新行業」。今後活用既有物品的中古市場,以及解體、分解、再生報廢產品的再生產業等有效活用存量的行業會更成長、發展,並且加速「服務經濟化」。發展服務經濟化,是建構環境負擔少的永續社會的必要階段。
作者從各種角度採訪了實際企業,在地球極限時代努力從事各種環境經營的企業,其共同點是「追求永續經營」:
‧松下電器劃時代的「非氟冰箱」
‧佳能與理光的細胞生產方式
‧從製造業轉為服務業的IBM
‧事業獨創一格的郵購公司
‧改賣二手商品的電器行……
透過這些綠色經營典範,清楚了解環境經營提高了企業價值,換句話說,兼顧環境經營和利潤創造的營運模式,將是企業致勝的關鍵。回顧企業史,無法順應時代變化而被排除在市場之外的企業不勝枚舉,在地球極限這個新舞台,企業為了確保合理利潤同時為世人接受,必須實施環境經營,換種說法,就是「地球極限時代的企業若不目標環境經營將無法殘存」。
本書也花了一些篇幅介紹永續概念的歷史以及基本概念,筆者有信心即使是沒有這方面知識的商務人士、學生們,也都能因此了解地球環境的現況以及永續概念,為採取環保行動提供一大線索。
一九八○年代後期泡沫經濟時代結束,一九九○年代起時代氛圍出現很大的轉變,全球「反省成長至上主義」的風潮高漲,一九九二年「地球高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一舉轉向重視環保。一九九七年規定已開發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京都議定書獲得採納,並於二○○五年二月生效,強化發展永續社會的運動。本世紀的世界必須盡早與非永續社會訣別,往永續社會發展前進。發展永續社會所需要的核心技術不同於要征服、統治自然的技術,是跟自然學習、與自然共生的技術,是可以更有效地應用太陽能、風力、生質能源等可再生自然能源的技術。結合這些先進環保技術與惜物愛物精神,是我們未來應該走的路。
傳統經濟學缺乏「有限性」與「存量」的概念,「經濟能夠無限成長」似乎是經濟學的不成文規定。但是地球資源有限,過度消費就讓資源減少,最後用罄。可再生的水這類資源也不是無限,淡水的存量一定,不理會自然的水循環一味超抽地下水,缺水問題會更加嚴重。大量排出超過自然淨化能力的戴奧辛等有害廢棄物,地球環境就要急速惡化。從環境以及資源的制約、存量、環境容許量等來看,可以清楚知道經濟不可能永遠持續成長,但是多數經濟學家在討論經濟時,總將環境問題視為不同次元的問題不予理會。
在經濟規模遠小於地球限制的時代,不需要考慮環境及資源制約,傳統經濟學在當時建構完成基本架構,而不是人類所面臨的「有限地球」為前提。今日「環境經濟學」取代了傳統經濟學,本書採用了「自然滿意度曲線B點左側世界與右側世界」的新手法,藉以解釋對企業而言的永續為何,並介紹用以佐證的許多案例,提供存活在地球臨界時代的指標。企業積極努力建構永續社會,也有助避開全球性的危機。
企業要真正做到永續經營,必須兼顧環境經營與利潤創造。提高資源產能則是建構永續經營的基礎,如何以最小的資源獲得最大的生活滿意度,而實際可行的作法包括:
‧以按需生產取代大量生產
‧延長產品壽命取代用過即丟產品
‧以輕薄短小取代厚重長大
‧堅守「減量、再利用、再生」的原則
‧以租賃取代私有
‧省能源、省資源型技術革新……
處於永續經營時代的企業,有效活用存量的各種服務,都能成長為一個行業,這類的服務有修理、翻修、二手商品買賣、再利用、再生(再資源化)、租賃、媒合(仲介)、顧問諮詢、IT資訊技術系統服務、環保基金、綠色融資(提供環境產業的優惠融資)等,這些領域在未來應該會是舉足輕重的「新行業」。今後活用既有物品的中古市場,以及解體、分解、再生報廢產品的再生產業等有效活用存量的行業會更成長、發展,並且加速「服務經濟化」。發展服務經濟化,是建構環境負擔少的永續社會的必要階段。
作者從各種角度採訪了實際企業,在地球極限時代努力從事各種環境經營的企業,其共同點是「追求永續經營」:
‧松下電器劃時代的「非氟冰箱」
‧佳能與理光的細胞生產方式
‧從製造業轉為服務業的IBM
‧事業獨創一格的郵購公司
‧改賣二手商品的電器行……
透過這些綠色經營典範,清楚了解環境經營提高了企業價值,換句話說,兼顧環境經營和利潤創造的營運模式,將是企業致勝的關鍵。回顧企業史,無法順應時代變化而被排除在市場之外的企業不勝枚舉,在地球極限這個新舞台,企業為了確保合理利潤同時為世人接受,必須實施環境經營,換種說法,就是「地球極限時代的企業若不目標環境經營將無法殘存」。
本書也花了一些篇幅介紹永續概念的歷史以及基本概念,筆者有信心即使是沒有這方面知識的商務人士、學生們,也都能因此了解地球環境的現況以及永續概念,為採取環保行動提供一大線索。
作者資料
三橋規宏(Mitsuhashi Tadahiro)
1940年生,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系畢業後進到日本經濟新聞社工作,曾任倫敦支局長、《日經商業》總編輯、編輯局科學技術部部長、社論副主任等,主要報導總體經濟政策與地球環境問題,2000年離開日經,擔任千葉商科大學政策資訊系教授,現在是中央環境審議會委員、聯合國大學零排放論壇理事、全國防止地球暖化活動推廣中心(JCCCA)營運委員會議長、千葉縣建構資源循環型社會推廣會議會長、「思考環境的經濟人會議21」秘書長等。 著有《環境再生與日本經濟》(岩波新書)、《日本經濟綠色國富論》(東洋經濟新報社)、《專題日本經濟入門》(編著,日本經濟新聞社)等。
基本資料
作者:三橋規宏(Mitsuhashi Tadahiro)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新商周叢書
出版日期:2009-01-21
ISBN:9789866571497
城邦書號:BW0288
規格:膠裝 / 單色 / 27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