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心經超圖解:看圖就懂,史上最強般若智慧解析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竹林姊妹:從中國到美國,雙胞胎拐賣、收養、離散的真實故事【作者印刷簽名扉頁版】
-
香料(地中海史權威羅傑.克勞利歷史新作):以摩鹿加群島為中心,見證十六世紀形塑現代世界的權力地圖
-
深夜裡的哲學家:為什麼好人總會受苦?人生有意義嗎?讓蘇格拉底、笛卡兒、尼采等70位大思想家回答45則令人深夜睡不著的大哉問
-
一分鐘秒懂漫畫易經:洞悉窮通順逆,通曉世事人情。原來易經這麼懂中國生存哲學,難怪南懷瑾、曾任強、季羨林這些大師都讀易經!
-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解碼《坎特伯里故事集》:從朝聖之旅開啟的中世紀八點檔
-
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美學×醫學×歷史的疾病探案之旅!偵探醫師解剖東西藝術珍品,自人物的表情、肢體、動作與感官線索,拆解神經疾病密碼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一座建築,一個傳奇;一座建築,一部歷史。
走過千年歲月的璀璨建築奇蹟,它是新耶路撒冷,是上帝之城。
基督將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彼得成為基督在地上的代言人,將福音傳到世界。西元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在彼得的埋骨之所建造一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到了十七世紀初,它歷經修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能容納六萬人望彌撒;它是梵蒂岡城的地標,也是歷任教宗埋骨的聖堂。
西方歷史上最著名的藝術家、建築家,都曾參與這座教堂的建造或裝飾工程,包括米開朗基羅、貝尼尼、卡諾瓦幾位大家,完成了震攝人心的巴洛克圓頂、精雕細琢的青銅華蓋、由兩百多根廊柱環抱著的聖彼得廣場,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多位藝術家的曠世巨作,如聖母慟子像等。
當你拜訪這座世界最大的教堂,等於走訪一趟歐洲歷史。這座教堂走過千年歲月,從西元四世紀一座彼得埋骨的小教堂,歷經羅馬帝國的興衰、基督教世界的建立、文藝復興時期的革新洗滌,緩步走進二十一世紀,經過歷任教宗與世俗權力的更迭,而這些人最後埋在它底下。循著這條路徑,你可以看到文化、宗教、歷史、藝術在這座教堂裡頭刻畫的痕跡,再沒有其他建築有如此滄桑又輝煌的歷史。
作者一層層剝開千年來同一建地原址上的先後教堂,敘述這樁企圖龐大、過程艱巨的大工程。描述大教堂所展示的帝王與教皇之間的權力關係,如何在歷史上同時作為一個進行敬拜、朝聖、集會、與觀光多角色的空間;建築本身形成的時空對話、與近旁梵蒂岡其他建築以及整個羅馬城之間的互動。我們也要深入這棟建築,再現四世紀舊堂的僅存遺跡,探索深藏它底下的墓群謎團。
這是一本切入角度非常與眾不同的「建築物傳記」,是歷史、也是偉大藝術與建築的探索。書後還提供遊覽的詳細建議,你可以跟著作者的步伐漫遊這座世界最大的教堂。文中還穿插精采圖片與畫作。對於初次接觸聖彼得大教堂的人,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如果你已造訪過,你會希望那年去羅馬時,就已經看過這本書。
【好評推薦】
‧漢寶德專文推薦
‧學術與趣味兼具,引人入勝,本書解開了全球最知名大教堂的複雜歷史。──周日電訊報
‧製作精良、文筆雋美的專論。──周日泰晤士報
‧優秀的旅遊指南,閱讀此書令人嚮往文中所述之地,想要帶著本書造訪這座教堂。──獨立報周日版
‧出色……機趣、又博學地敘述聖彼得大教堂這棟建築結構的演變。──每日電訊報
‧作者筆下機鋒無限、胸中自有定見,將基督教世界這棟宏偉大教堂的結構與重要性細究了一個分明。──獨立報
‧引人入勝、原創十足……敘述面廣而清晰簡練……讀本書是一件樂事。──周日商業郵報
作者資料
米勒(Keith Miller)
米勒曾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歷史,他深入研究這座負有盛名又充滿爭議的建築物:誰建了它、它的造型如何又為何如此造型;它底下有什麼;在它裡面走動參觀之際,它又如何地刺激啟迪我們。這是米勒的首部著作,他一一呈現這座建築的歷史、傳記,也深入偉大藝術與建築的探索。他現在是新聞從業者、大學教師、評論者,居於倫敦。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