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成五大部分:
一、請財經專家、投信資訊長分析2011年第二季與總統大選前一年的選股原則。
二、六大財經分析師談選股。
三、2011年可能飆股35檔。
四、基金專家選基金20檔。
五、2011年理財大事記。
目錄
◎1.財經專家談2011年第二季與總統大選前一年的選股原則
◎2. q前紐約銀行中國區總經理龔天益中國十二五計畫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3.國泰證券分析師王冠穎推薦
運達投顧副總經理張智誠推薦
萬寶投顧副總經理黃清照推薦
華信投顧總經理李士豪推薦
第一金投顧副總陳奕先推薦
財經作家賴憲政推薦
統一投顧總經理黎方國推薦
◎4.五大產業20檔飆股出列
◎5.基金專家選基金
◎2. q前紐約銀行中國區總經理龔天益中國十二五計畫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3.國泰證券分析師王冠穎推薦
運達投顧副總經理張智誠推薦
萬寶投顧副總經理黃清照推薦
華信投顧總經理李士豪推薦
第一金投顧副總陳奕先推薦
財經作家賴憲政推薦
統一投顧總經理黎方國推薦
◎4.五大產業20檔飆股出列
◎5.基金專家選基金
內文試閱
台經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
楊家彥:中國進入轉型期 台廠需調整步伐
中國GDP一直仰賴政府支出與出口部門,和已開發國家內需成分較高的GDP不同,歐美國家的消費佔GDP約六、七成,中國僅約三成。另一方面,在通貨膨脹與人民幣升值壓力下,無法再靠政府大量支出與出口來達到經濟成長,形成中國施行第十二個五年計畫(簡稱十二五計畫)的背景與挑戰。
十二五計畫的兩大主軸,第一是產業轉型升級,所以提出了服務業與七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二是發展內需,以前的五年計畫也有提到,但當時條件都不夠成熟,現在人民幣升值了、基本工資調漲了,的確是發展內需市場的好環境。
中國政府正企圖藉由十二五計畫,將這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帶入轉型階段,以中國大陸為腹地的台商,若不順勢調整,只會面臨更大的成本挑戰,反過來說,若策略適時的轉變,就能成功地趕上中國內需市場的發展,抓住機會。
在十二五計畫對未來的影響之前,先看中國在過去十一五計畫的特色,雖然大部分的思維仍不脫離追求高經濟成長目標,但已經開始提到「平衡」概念,中央政府已經試圖平衡農村與一級城市的貧富差距,例如「家電下鄉」政策。
十二五致力區域平衡
「家電下鄉」政策的「知名度」很高,台灣當時還盛傳「中國家電下鄉受惠概念股」,宏碁、華碩、聲寶、櫻花、尚朋堂5家廠商呼聲高,但在缺乏配套措施之下,這個政策後來就不了了之,對中國GDP更無助益。
為什麼家電下鄉的成效不彰呢?政府叫農村的人把自己的儲蓄拿出來買家電用品,但是貨物鋪得進去嗎?物流能夠觸及三、四線城市嗎?對農民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應該是肥料和醫療資源吧。「家電下鄉」政策最後雷聲大,雨點小,但已顯示出中國政府藉致力區域發展均衡的決心。
另一項強調發展均衡的政策,後續效應就比「家電下鄉」大得多,就是2007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勞動合同法》,讓中國勞工的基本工資得到了上漲的法源,2008年1月實施,也讓中國勞力密集產業的製造成本開始上漲,已為產業轉型與移向內陸埋下了伏筆。
十二五計畫中,中央政府鎖定了西南部兩個重點區域為發展核心,一個是擁有3000萬人口重慶市,設定2015年底GDP相較於目前成長一倍,要達到1.4兆人民幣水準,並將花費四兆人民幣(為十一五計畫時的兩倍),讓非農業產業佔重慶GDP的95%。另一個是第二大人口省份的河南省(9500萬人口),目標是將人均所得由目前的3000美元,提升至6000美元。
沿海工廠大舉遷內陸
在中央政府的引導之下,從2009年開始許多沿海省份的大廠,開始移向內陸發展。隨著廠商被鼓勵往內陸移動,把四川建立成發展大西部的中心,就可以在內陸創造出內需市場,中國的內需規模人口,可望從四億、五億增加到六億,內需規模越大,GDP的成分就越以內需為主,將為原來的二、三線城鎮帶來商機。
對勞工來說,勞力密集的產業往內陸移動,以前需要做好幾天火車到沿海找工作的人,可以留在原來的鄉鎮討生活,解決了不少民工、流民的問題。因此,在內陸省份的人均所得漸漸提高,造就了一個內需消費市場,複製沿海省份的發展經驗。
製造業去了內陸,沿海的省分並不會面臨蕭條,事實上,沿海的省分已經創造出足夠的內需市場,因此十二五計畫中把沿海省份設定為發展服務業。以中國最大經濟規模的省分廣東省為例,十二五計畫中設定GDP為8%,每人年均所得7%之成長,減少對製造業的依賴的同時,將提高外國人投資以及推動服務業。因此整個基調在於發展內陸來平衡所得差距問題,發展沿海來促成產業升級問題。
沿海工廠大舉遷內陸
許多人說,十一五計畫造成一些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但對某些特定產業來說,中國大陸的產業升級可能不是按部就班的方式,而是「跳蛙式」的成長,就像他們電信業歷經市內電話就升級到手機,而不像台灣那時還有個BB call機的過渡時期,有些產業會一步到位。
藉由政府大量投資來「養」出一個產業,例如過去中國在太陽能電池產業,在地方政府相互競爭「政績」之下,華南、華中、華北地區省分都在搞太陽能發電產業,後過就是重複投資造成產能過剩,最後只好靠整併來「清理」市場。
但事後看來,中國太陽能產業發展的速度也很快,和台灣發展DRAM產業有著相似的軌跡,歷經大量投資、產業規模成長、生產過剩、整併等過程,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產業。
台商前進大陸必須僅慎,畢竟中國大陸最終目標是發展自己的產業,中國初期發展產業的策略是以市場換取技術,許多外資發現,和中國企業合資開發市場,對方學到要學的東西以後就拆夥了。 中國政府常打兩手牌
以國內兩兆雙星之一的面板產業來說,中國已是全世界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意味著也是全世界對面板需求最大的地方,但中國官方在這方面打的是韓國、台灣兩手牌,讓兩國相互競爭來發展它自己的面板產業,畢竟這麼大的市場何須拱手讓人呢?也基於這個理由讓我相信,中國官方最終不會把市場留給南韓,台灣出線的機會比較大。現在中國大陸處心積慮地把台灣廠商拉到大陸去,為的還是最終的面板技術。
台灣的面板業者有充分的動機前進大陸,而且絕不是過去所講的「將過時的面板業移到大陸去」,而是將最新世代的面板製造移至大陸,這樣才能最貼近市場,直接供應給大陸內陸的電視組裝廠商,節省運輸成本,面板業才能跟上這個趨勢。
中國產業升級,不可能兩、三年內就上的去,它們需要時間做轉型工程,但是人民幣升值卻打擊了低毛利的出口的產業,首當其衝的就是在深圳的山寨機產業,它們紛紛關門,台灣的聯發科曾靠手機的公板大賺山寨產業的錢,董事長蔡明介曾公開讚揚「今日山寨,明日主流」;現在呢,聯發科的股價跟著山寨產業向下轉彎,跌破400元,本益比只剩下十倍。
未來五年,十二五計畫可能是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進行的,對產業的發展影響也很大,人民幣升值讓亞洲各國發展得到平衡,中國不再獨攬世界工廠,其他國家獲得機會,例如台商常講的越南、寮國、柬埔寨被稱為新代工三角,印度也急起直追,將和中國的製造業短兵相接,對於西南的新製造基地來說,人民升值帶來的挑戰並不小。
美國逼使人民幣升值
從2006年到2009年,人民幣從8.061到6.827兌一美元,升了20%左右,在金融海嘯時期,又對歐元升了40%,對製造業來說可是雙重打擊,因為當時的產能佔了GDP的70%以上,而消費卻只占GDP的30%上下,多出來的40%本來應該靠出口消化,卻遇上人民幣升值,以及金融海嘯,2006年到今年三月初,已經升值了近23%,這就是中國製造業愈來愈辛苦經營的原因。
人民幣升值的其中一個關鍵在於美國,過去,美國希望透過經貿往來以達到和平演變中國的目的。2006年美國逼中國升值無效,但人民幣還是緩緩的升值了。到了2009年美國使出殺手鐧: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對美元匯率、大宗商品價格和國際資本流向帶來明顯的改變,大量熱錢流向亞洲。
我把量化寬鬆政策稱為「大洪水沖倒龍王廟」,人民幣不升值都不行,這段期間人民幣大概又升值了4%,對出口廠商來說,利潤就少了4%,而抵抗力比較弱的國家,例如中東、非洲等國便發生了「茉莉花革命」,連皇帝都被趕下台。
中國現在遇到兩難的處境,但人民幣升值太快,會造成失業問題。不升值,遇上了美國的量化寬鬆,外資湧進來,人民銀行一直買美元,只會造成通貨膨脹,在2011年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就高達4.9%,人民銀行只有靠著升息因應。
中商擴張對台商不利
但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產業而言並非全是缺點,併購海外企業成了人民幣升值下的最佳策略。2010年,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價格併購VOLVO汽車公司100%股權,成為中國民企最大的海外併購案。英國《經濟學人指出》,中國併購海外企業目的之一,就是開拓新的海外市場、獲得技術以及謀求潛在的資金收益。
中國企業擴張對台灣業者來說存在著隱憂,中國企業也追求產業升級,例如它們朝製造業的上游發展,全力培植工具機、機台等機械業,就會衝擊台灣的業者(台中、彰化一帶,是台灣機械業重鎮 ),尤其當人民幣的購買力愈來愈強的時候,台廠的壓力就愈來愈大,甚至可能被吃掉。
對台商來說,有一種曲折但比較保險的方式進入大陸,就是和外資合作一起進入中國,分攤風險,共享利潤。許多的日本廠商在大陸發展並不順利,例如日產汽車在和中國東風汽車合資成立東風日產之後才有所突破,中間牽線的,正是台灣裕隆汽車,裕隆以裕日車名義投資了東風日產。
2011年1月份,東風日產元月新車銷量達7.5萬輛,年增率達25%,市場估,單元月份就可貢獻裕日車(2277)每股獲利約1元,消息被媒體刊出來當天裕日車的股價也以漲停板收盤,這和10年前台灣搖搖欲墜的汽車產業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由裕日車的例子可知,台灣廠商是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媒介,台廠若採取與外資合作的策略,對方就沒辦法一口把你吞掉。對台廠來說,順應著中國產業升級、內需市場蓬勃發展的兩大趨勢,就可以參與這段經濟成長,擴展自己。
楊家彥:中國進入轉型期 台廠需調整步伐
中國GDP一直仰賴政府支出與出口部門,和已開發國家內需成分較高的GDP不同,歐美國家的消費佔GDP約六、七成,中國僅約三成。另一方面,在通貨膨脹與人民幣升值壓力下,無法再靠政府大量支出與出口來達到經濟成長,形成中國施行第十二個五年計畫(簡稱十二五計畫)的背景與挑戰。
十二五計畫的兩大主軸,第一是產業轉型升級,所以提出了服務業與七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二是發展內需,以前的五年計畫也有提到,但當時條件都不夠成熟,現在人民幣升值了、基本工資調漲了,的確是發展內需市場的好環境。
中國政府正企圖藉由十二五計畫,將這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帶入轉型階段,以中國大陸為腹地的台商,若不順勢調整,只會面臨更大的成本挑戰,反過來說,若策略適時的轉變,就能成功地趕上中國內需市場的發展,抓住機會。
在十二五計畫對未來的影響之前,先看中國在過去十一五計畫的特色,雖然大部分的思維仍不脫離追求高經濟成長目標,但已經開始提到「平衡」概念,中央政府已經試圖平衡農村與一級城市的貧富差距,例如「家電下鄉」政策。
十二五致力區域平衡
「家電下鄉」政策的「知名度」很高,台灣當時還盛傳「中國家電下鄉受惠概念股」,宏碁、華碩、聲寶、櫻花、尚朋堂5家廠商呼聲高,但在缺乏配套措施之下,這個政策後來就不了了之,對中國GDP更無助益。
為什麼家電下鄉的成效不彰呢?政府叫農村的人把自己的儲蓄拿出來買家電用品,但是貨物鋪得進去嗎?物流能夠觸及三、四線城市嗎?對農民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應該是肥料和醫療資源吧。「家電下鄉」政策最後雷聲大,雨點小,但已顯示出中國政府藉致力區域發展均衡的決心。
另一項強調發展均衡的政策,後續效應就比「家電下鄉」大得多,就是2007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勞動合同法》,讓中國勞工的基本工資得到了上漲的法源,2008年1月實施,也讓中國勞力密集產業的製造成本開始上漲,已為產業轉型與移向內陸埋下了伏筆。
十二五計畫中,中央政府鎖定了西南部兩個重點區域為發展核心,一個是擁有3000萬人口重慶市,設定2015年底GDP相較於目前成長一倍,要達到1.4兆人民幣水準,並將花費四兆人民幣(為十一五計畫時的兩倍),讓非農業產業佔重慶GDP的95%。另一個是第二大人口省份的河南省(9500萬人口),目標是將人均所得由目前的3000美元,提升至6000美元。
沿海工廠大舉遷內陸
在中央政府的引導之下,從2009年開始許多沿海省份的大廠,開始移向內陸發展。隨著廠商被鼓勵往內陸移動,把四川建立成發展大西部的中心,就可以在內陸創造出內需市場,中國的內需規模人口,可望從四億、五億增加到六億,內需規模越大,GDP的成分就越以內需為主,將為原來的二、三線城鎮帶來商機。
對勞工來說,勞力密集的產業往內陸移動,以前需要做好幾天火車到沿海找工作的人,可以留在原來的鄉鎮討生活,解決了不少民工、流民的問題。因此,在內陸省份的人均所得漸漸提高,造就了一個內需消費市場,複製沿海省份的發展經驗。
製造業去了內陸,沿海的省分並不會面臨蕭條,事實上,沿海的省分已經創造出足夠的內需市場,因此十二五計畫中把沿海省份設定為發展服務業。以中國最大經濟規模的省分廣東省為例,十二五計畫中設定GDP為8%,每人年均所得7%之成長,減少對製造業的依賴的同時,將提高外國人投資以及推動服務業。因此整個基調在於發展內陸來平衡所得差距問題,發展沿海來促成產業升級問題。
沿海工廠大舉遷內陸
許多人說,十一五計畫造成一些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但對某些特定產業來說,中國大陸的產業升級可能不是按部就班的方式,而是「跳蛙式」的成長,就像他們電信業歷經市內電話就升級到手機,而不像台灣那時還有個BB call機的過渡時期,有些產業會一步到位。
藉由政府大量投資來「養」出一個產業,例如過去中國在太陽能電池產業,在地方政府相互競爭「政績」之下,華南、華中、華北地區省分都在搞太陽能發電產業,後過就是重複投資造成產能過剩,最後只好靠整併來「清理」市場。
但事後看來,中國太陽能產業發展的速度也很快,和台灣發展DRAM產業有著相似的軌跡,歷經大量投資、產業規模成長、生產過剩、整併等過程,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產業。
台商前進大陸必須僅慎,畢竟中國大陸最終目標是發展自己的產業,中國初期發展產業的策略是以市場換取技術,許多外資發現,和中國企業合資開發市場,對方學到要學的東西以後就拆夥了。 中國政府常打兩手牌
以國內兩兆雙星之一的面板產業來說,中國已是全世界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意味著也是全世界對面板需求最大的地方,但中國官方在這方面打的是韓國、台灣兩手牌,讓兩國相互競爭來發展它自己的面板產業,畢竟這麼大的市場何須拱手讓人呢?也基於這個理由讓我相信,中國官方最終不會把市場留給南韓,台灣出線的機會比較大。現在中國大陸處心積慮地把台灣廠商拉到大陸去,為的還是最終的面板技術。
台灣的面板業者有充分的動機前進大陸,而且絕不是過去所講的「將過時的面板業移到大陸去」,而是將最新世代的面板製造移至大陸,這樣才能最貼近市場,直接供應給大陸內陸的電視組裝廠商,節省運輸成本,面板業才能跟上這個趨勢。
中國產業升級,不可能兩、三年內就上的去,它們需要時間做轉型工程,但是人民幣升值卻打擊了低毛利的出口的產業,首當其衝的就是在深圳的山寨機產業,它們紛紛關門,台灣的聯發科曾靠手機的公板大賺山寨產業的錢,董事長蔡明介曾公開讚揚「今日山寨,明日主流」;現在呢,聯發科的股價跟著山寨產業向下轉彎,跌破400元,本益比只剩下十倍。
未來五年,十二五計畫可能是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進行的,對產業的發展影響也很大,人民幣升值讓亞洲各國發展得到平衡,中國不再獨攬世界工廠,其他國家獲得機會,例如台商常講的越南、寮國、柬埔寨被稱為新代工三角,印度也急起直追,將和中國的製造業短兵相接,對於西南的新製造基地來說,人民升值帶來的挑戰並不小。
美國逼使人民幣升值
從2006年到2009年,人民幣從8.061到6.827兌一美元,升了20%左右,在金融海嘯時期,又對歐元升了40%,對製造業來說可是雙重打擊,因為當時的產能佔了GDP的70%以上,而消費卻只占GDP的30%上下,多出來的40%本來應該靠出口消化,卻遇上人民幣升值,以及金融海嘯,2006年到今年三月初,已經升值了近23%,這就是中國製造業愈來愈辛苦經營的原因。
人民幣升值的其中一個關鍵在於美國,過去,美國希望透過經貿往來以達到和平演變中國的目的。2006年美國逼中國升值無效,但人民幣還是緩緩的升值了。到了2009年美國使出殺手鐧: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對美元匯率、大宗商品價格和國際資本流向帶來明顯的改變,大量熱錢流向亞洲。
我把量化寬鬆政策稱為「大洪水沖倒龍王廟」,人民幣不升值都不行,這段期間人民幣大概又升值了4%,對出口廠商來說,利潤就少了4%,而抵抗力比較弱的國家,例如中東、非洲等國便發生了「茉莉花革命」,連皇帝都被趕下台。
中國現在遇到兩難的處境,但人民幣升值太快,會造成失業問題。不升值,遇上了美國的量化寬鬆,外資湧進來,人民銀行一直買美元,只會造成通貨膨脹,在2011年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就高達4.9%,人民銀行只有靠著升息因應。
中商擴張對台商不利
但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產業而言並非全是缺點,併購海外企業成了人民幣升值下的最佳策略。2010年,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價格併購VOLVO汽車公司100%股權,成為中國民企最大的海外併購案。英國《經濟學人指出》,中國併購海外企業目的之一,就是開拓新的海外市場、獲得技術以及謀求潛在的資金收益。
中國企業擴張對台灣業者來說存在著隱憂,中國企業也追求產業升級,例如它們朝製造業的上游發展,全力培植工具機、機台等機械業,就會衝擊台灣的業者(台中、彰化一帶,是台灣機械業重鎮 ),尤其當人民幣的購買力愈來愈強的時候,台廠的壓力就愈來愈大,甚至可能被吃掉。
對台商來說,有一種曲折但比較保險的方式進入大陸,就是和外資合作一起進入中國,分攤風險,共享利潤。許多的日本廠商在大陸發展並不順利,例如日產汽車在和中國東風汽車合資成立東風日產之後才有所突破,中間牽線的,正是台灣裕隆汽車,裕隆以裕日車名義投資了東風日產。
2011年1月份,東風日產元月新車銷量達7.5萬輛,年增率達25%,市場估,單元月份就可貢獻裕日車(2277)每股獲利約1元,消息被媒體刊出來當天裕日車的股價也以漲停板收盤,這和10年前台灣搖搖欲墜的汽車產業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由裕日車的例子可知,台灣廠商是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媒介,台廠若採取與外資合作的策略,對方就沒辦法一口把你吞掉。對台廠來說,順應著中國產業升級、內需市場蓬勃發展的兩大趨勢,就可以參與這段經濟成長,擴展自己。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