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的七十年和平抗爭,守護西藏及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首刷限定尊者扉頁印簽】
-
犯罪手法系列2─毒物研究室:250種具有致命效果的經典毒物、植物、藥物和毒品(新版)
-
這樣說,跟誰都能聊信仰:不冷場、不對抗、不尷尬,聰明又友善的溝通法則
-
圖解建築結構入門:一次精通建築結構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應用
-
圖解S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下冊,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篇)
-
查無此史: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印度其實沒有咖哩?西班牙人沒有滅掉阿茲特克?深度尋訪歷史上最「偉大」的謊言與真實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中冊,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科索沃篇)
-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無政府主義的歷史
-
電玩即政治:駕馭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
內容簡介
一段引人入勝,凡對語言、知識或書寫有興趣的人,必然深深著迷的歷史。
◎在文字出現之初,識字的人很少,一般人寧可信賴口語相傳,對書面文件抱持高度懷疑。
◎柏拉圖曾經警告我們,書寫會削弱記憶力,文字只是口語的影子。
◎書寫,原本只是用來輔助記憶,而不是讓言詞穿越時空的媒介。
就因為連書寫都曾經不被信任,當我們回顧西方書寫工具的漫長演進史,從黏土板、印刷機到平凡的鉛筆,將毫不意外的發現:幾乎所有的書寫工具,就算更好用、更方便、更具生產力,在興起之初,都不免引起眾人的焦慮和憤慨。
印刷機破壞了寫作者與紙頁間那種「近乎靈性般的連結」。打字機「缺乏人性又吵雜」,還可能「摧毀手寫藝術」。就連歷久不衰、深受畫家與寫作者喜愛的鉛筆,本來都只是木工為了標記木板順手發明出來的工具,根本不是為了書寫而生。
那麼,電腦呢?
電腦最初的發明目的其實與書寫無關。原本設計電腦的用途在於計算數字,而不是處理文字。但過去二十年來,我們對電腦與網路的態度,早已從疑慮、好奇,轉變為深深的依賴。電腦不但是寫作者首選的書寫工具,更是最新一代的書寫機器。而在另一方面,懷疑論者則將各種問題歸咎於電腦,諸如草率的書寫速度、摧毀語文的元凶。我們對電腦與網路愛恨交織的情結,至今仍在不斷演變。
《今昔之筆》將依序闡述我們對各種書寫科技的熱愛、懼怕與使用方式,這段精采的歷史不僅包括電腦,也涵蓋了打字機、鉛筆與黏土板。每次伴隨著新書寫工具出現而發生的心理衝擊和反應,幾乎完全相同:從抗拒到接受,從接受到普及,終而以新代舊。
《今昔之筆》不但從宏觀角度檢視我們與各種書寫科技之間糾結纏繞的關係,也將討論我們如何利用新科技去複製舊的做事方法,同時積極創造新式的表達型態;又是如何學習信任新科技與新穎的文件樣貌。並更進一步的,描寫當今的數位革命如何影響了讀寫活動,當前的最新科技和過往又有哪些不同。
不論是古代的莎草紙,還是當今的筆記型電腦,種種引人入勝的書寫小史在《今昔之筆》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凡對語言、知識或書寫有興趣的人,都必然為之深深著迷。
【專業推薦】
◎詹宏志
◎楊照
◎胡忠信
目錄
◎序 文字的科技
◎第一章 書寫為據
◎第二章 科技恐懼症
◎第三章 梭羅的鉛筆
◎第四章 全國手寫日
◎第五章 在黏土上書寫
◎第六章 字星稱霸的時代
◎第七章 信任文本
◎第八章 在螢幕上書寫
◎第九章 所有人都是作家
◎第十章 自己的空間
◎第十一章 網路的黑暗面
◎第十二章 從鉛筆到像素
◎第一章 書寫為據
◎第二章 科技恐懼症
◎第三章 梭羅的鉛筆
◎第四章 全國手寫日
◎第五章 在黏土上書寫
◎第六章 字星稱霸的時代
◎第七章 信任文本
◎第八章 在螢幕上書寫
◎第九章 所有人都是作家
◎第十章 自己的空間
◎第十一章 網路的黑暗面
◎第十二章 從鉛筆到像素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