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超級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保健養生
順著24節氣排毒養生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 順著24節氣排毒養生

  • 作者:彭溫雅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2-08-13
  •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四季寒熱溫涼變化,時時影響著人的體質,所以隨著二十四節氣反應的季節更替,人體也順應著表現出不同的身體狀況;寒、熱、虛、實不同體質的人體,隨著大自然的循環,也表現出不一樣的生理狀態!人體只有適應大自然的規律養生,才能增強五臟六腑的適應能力,達到內外環境的統一與健康長壽的目的! 從「自評體質法」開始,先瞭解自己的體質,再找出最正確的節氣排毒法,讓自己健康又健美! 寒性體質的人,立夏時節可以多吃生薑緩解疲勞、改善失眠; 熱性體質的人,立夏時節可以多拍打胳肢窩,緩解身心壓力; 虛性體質的人,立夏時節可以多按壓足三里穴排除體內水腫; 實性體質的人,立夏時節可以多吃苦瓜,降血糖又能降血脂! 讓不同體質的你,照著節氣輕鬆健康又健美! 【名家推薦】 ◎陳旺全醫學博士(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岑永康、張珮珊(暢銷書作家暨知名主播)

目錄

前言 節氣與體質的關係及影響----自評你是哪種體質

第一篇 依循24節氣改善你的偏寒體質

偏寒體質者身體機能代謝活動均比較衰退,抵抗力弱、體溫不足,基本上適合吃溫偏熱食物,並配合一些穴位按摩和適當的運動改善體質。

◎春季
‧立春 氣溫變化大,偏寒體質者特別容易感冒並受到病毒感染
‧雨水 經常是陰雨綿綿的天氣,偏寒體質者要特別注意氣管保養
‧驚蟄 天氣開始回暖,偏寒體質者特別容易有皮膚發炎的困擾
‧春分 只要不是敏感性肌膚,此時將是你一年中肌膚最好的時節
‧清明 飲食起居接要順應自然,不要刻意與節氣相逆
‧穀雨 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是神經痛的發病期

◎夏季
‧立夏 應避免淋雨,防止環境中的外邪濕氣增加
‧小滿 氣溫明顯的升高,而且屬於高濕的節氣
‧芒種 此時節為偏寒體質者調整體質的最好時機
‧夏至 偏寒體質者可利用人體陽氣最旺盛時,治療某些屬於寒性的疾病
‧小暑 忌食生冷的食物與冰冷的飲品,以免形成氣血瘀阻
‧大暑 「大暑到,暑氣冒。」

◎秋季
‧立秋 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
‧處暑 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白露 民諺說:「白露身子不露,免得著涼瀉肚。」
‧秋分 偏寒體質者此時節應注重「固護脾陽,益氣健胃。」
‧寒露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
‧霜降 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復發的高峰期

◎冬季
‧立冬 偏寒體質者之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陽氣」
‧小雪 「頭為諸陽之會」,偏寒體質者需要特別保暖頭部的陽經
‧大雪 在此時節,偏寒體質者特別容易肩頸不舒服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節氣,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
‧小寒 偏寒體質者在此時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腸胃
‧大寒 在此時節,「寒」是主氣,要特別注意關節的保暖

第二篇 依循24節氣改善你的偏熱體質
偏熱體質者易興奮緊張、常口乾舌燥、嗜喝冷飲、尿量少而色黃、常便秘,基本上適合吃涼偏寒食物,並配合一些穴位按摩和適當的運動改善體質。

◎春季
‧立春 肝火上升,怒則氣上;要特別注重情緒調理,適時減壓
‧雨水 偏熱體質者在此時節容易因為潮濕而加重過敏的狀況
‧驚蟄 氣候不穩,偏熱體質者要特別注意肝臟的養護
‧春分 氣溫變化急驟,偏熱體質者容易失眠多夢、煩燥易怒
‧清明 環境濕熱,偏熱體質者容易有泌尿系統發炎、白帶過多等症狀
‧穀雨 體內肝陽旺盛,容易出現乏力、食欲減退、嘔心等症狀

◎夏季
‧立夏 尤其要密切注意心臟的養護
‧小滿 居室裡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芒種 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久待,加強體能鍛鍊、促進排汗
‧夏至 注意保護陽氣升發,以免影響身體的平衡
‧小暑 偏熱體質者在此時節特別要注意養肝、護肝
‧大暑 在此暑氣逼人的節氣中,偏熱體質者要嚴防中暑

◎秋季
‧立秋 保持身體水分的平衡,防止燥邪入侵
‧處暑 此節氣應保持平淡、安寧心神
‧白露 大自然中的濕邪逐漸退去,以養肺和滋腎為重點
‧秋分 《黃帝內經》提醒此時應「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寒露 「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霜降 進入深秋,陰氣大盛,寒意漸生

◎冬季
‧立冬 俗諺:「立冬補冬,補嘴空。」
‧小雪 《黃帝內經》指出:「靜則神藏,燥則消亡。」
‧大雪 偏熱體質者要早眠早起,保持肺氣清肅
‧冬至 受到寒冷刺激,血管發生收縮,血壓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小寒 偏熱體質者因為氣候變化無常,使不穩定的血糖更難控制
‧大寒 「小寒大寒,冰凍成團。」

第三篇 依循24節氣改善你的偏虛體質
偏虛體質者元氣不足,對病毒的抵抗力減弱、免疫力差、體虛盜汗、精神不濟,基本上適合吃滋補性食物,並配合一些穴位按摩和適當的運動改善體質。

‧立春 氣溫不穩定,偏虛體質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
‧雨水 花粉症的高發期
‧驚蟄 偏虛體質者容易感到勞累昏睡、頭暈、精神不集中
‧春分 氣溫度變化較大,若起居梢有不慎,則肺當先受之
‧清明 時節肝氣最旺,易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
‧穀雨 偏虛體質者在此時節特別容易引起過敏
‧立夏 時溫度攀升,偏虛體質者最好能選擇經過加熱後的食物
‧小滿 偏虛體質者在此時節一般都有午後潮熱、心煩失眠等症狀
‧芒種 「芒種夏至,芒果落蒂。」
‧夏至 俗話說:「冬至一陽升,下至一陰升。」
‧小暑 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
‧大暑 偏虛體質者要多活動,增加身體的排洩功能
‧立秋 好好把握這陰陽交替的時節,努力的培陽益陰
‧處暑 別輕忽早晚溫差,以免病毒細菌伺機入侵人體
‧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秋分 對於偏虛體質者而言,此節氣正是納陽補陰的好時節
‧寒露 偏虛體質者要特別注意保暖、情緒控制
‧霜降 人的脾胃在此時節正處於旺盛時期,要把握當下儲存後天之本
‧立冬 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但也不宜過於燥熱
‧小雪 偏虛體質者要特別注意寒邪,以免損傷陽氣
‧大雪 此節氣為進補的大好時節
‧冬至 此時應講究「養藏之道」,才能調養身體、提高免疫力
‧小寒 氣溫驟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多
‧大寒 避免免疫力低下時,在溫差較大的環境下活動

依循24節氣改善你的偏實體質

偏實體質的人排毒功能比較差,即排便、排尿、排汗均有障礙、內臟有積熱,基本上適合吃瀉性食物,並配合一些穴位按摩和適當的運動改善體質。

◎春季
‧立春 偏實體質者要當心出現眼睛不適與痔瘡復發的問題
‧雨水 偏實體質者此時節特別容易有血壓不穩的現象
‧驚蟄 要特別注意身體的局部保暖
‧春分 此時陰陽平衡,因此偏實體質者的養生重點為「平衡」
‧清明 特別容易出現心煩氣躁或頭痛眩暈的症狀
‧穀雨 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夏季
‧立夏 「人通天,心屬夏。」偏實體質者要特別注意對心臟的養護
‧小滿 偏實體質者此時的養生重點是「健脾去濕」
‧芒種 炎熱且多雨水,體內汗液無法通暢的散發出來
‧夏至  《禮記》:「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小暑 偏實體質者在此節氣要特別當心濕熱
‧大暑 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體力消耗比其他季節大很多

◎秋季
‧立秋 此時節排毒代謝功能較差,內臟或有積熱,發汗較困難
‧處暑 多吃健脾胃的食物,促進脾胃功能恢復並增強體質
‧白露 偏實體質者在這個燥邪當令的時刻,養生重點應放在「滋水養陰」
‧秋分 天氣乾燥,易出現乾咳少痰、皮膚乾裂等現象
‧寒露 要特別注意氣溫的變化增減衣物以養護身體
‧霜降 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便秘患者顯著的增多

◎冬季
‧立冬 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小雪 中醫理論認為,血得溫而行,得寒則凝
‧大雪 身體的代謝因氣候寒冷減弱,體內循環也更差了
‧冬至 偏實體質者,特別要保持心靈的放鬆
‧小寒 偏實體質者若欲禦寒,首當以養腎
‧大寒 氣溫的偏低,人體的五臟六腑需要吸收充足的養分

24節氣之國曆日期對照表

◎立春 國曆2月3或4或5日
◎雨水 國曆2月18或19或20日
◎驚蟄 國曆3月5或6或7日
◎春分 國曆3月20或21或22日
◎清明 國曆4月4或5或6日
◎穀雨 國曆4月19或20或21日
◎立夏 國曆5月5或6或7日
◎小滿 國曆5月20或20或22日
◎芒種 國曆6月5或6或7日
◎夏至 國曆6月21或22日
◎小暑 國曆7月6或7或8日
◎大暑 國曆7月22或23或24日
◎立秋 國曆8月7或8或9日
◎處暑 國曆8月22或23或24日
◎白露 國曆9月7或8或9日
◎秋分 國曆9月22或23或24日
◎寒露 國曆10月7或8或9日
◎霜降 國曆10月23或24日
◎立冬 國曆11月7或8日
◎小雪 國曆11月22或23或24日
◎大雪 國曆12月6或7或8日
◎冬至 國曆12月21或22或23日
◎小寒 國曆1月5或6或7日
◎大寒 國曆1月19或20或21日

作者資料

彭溫雅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醫學系、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生,現為溫亜中西醫聯合診所所長,「中醫為體,中西併用」。 專長:漢方減重、穴位埋線瘦身、中醫豐胸、免疫系統疾病、婦科調理、難受孕體質調理、腸胃調理、轉骨調理、皮膚科、過敏性疾病等症狀。 著作有《順著24節氣排毒養生》(2012)、《中醫不告訴你的36件事》(2012),並常上健康節目如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TVBS《健康兩點靈》,以及健康類雜誌與媒體採訪。

基本資料

作者:彭溫雅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輕鬆入門 出版日期:2012-08-13 ISBN:9789862722183 城邦書號:BE1032 規格:平裝 / 雙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